CN112890170A -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0170A
CN112890170A CN202011452015.3A CN202011452015A CN112890170A CN 112890170 A CN112890170 A CN 112890170A CN 202011452015 A CN202011452015 A CN 202011452015A CN 112890170 A CN112890170 A CN 112890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dendrobium
dendrobium nobile
roots
fresh 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2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晓康
廖方华
杨继勇
雷安淋
赵克琼
杨贵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shui Trusk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shui Trusk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shui Trusk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shui Trusk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20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01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0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0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选取无病害且颜色鲜亮的当年生金钗石斛的鲜叶和根茎,先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将其外部的杂质清洗掉。涉及石斛粉技术领域。该石斛(金钗)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七个详细的步骤,对原有复杂的操作步骤进行优化整合,在实际动手操作时相对简单,容易上手,其中对石斛鲜叶和根茎分别进行筛选、清洗、浸烫、烘干以及粉碎处理,能够充分的保留石斛内部的营养成分,减少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同时配合添加有中药材人参、何首乌、柴胡、地黄、淫羊藿,即具有适合人体的营养价值,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体产生抗体,进而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

Description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斛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
石斛的品类众多,用途也各不相同,有入药、观赏、制作香料等用途,而石斛粉也是其用途之一,主要是以石斛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实现一定的功效,而现有的石斛粉制备方法生产的石斛粉多以补充营养为主,并未充分的利用其药用价值,缺乏与中药材配合使用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且整个生产过程耗时较长,步骤相对繁琐,操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制备方法并未充分的利用其药用价值,多以补充营养为主,缺乏与中药材配合使用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取无病害且颜色鲜亮的当年生金钗石斛的鲜叶和根茎,先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将其外部的杂质清洗掉,然后取出放入室内自然晾干;
S2、按20:1的比例向锅中分别倒入纯净水和食用碳酸氢钠,并对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锅中溶液温度上升至90-100℃时,再将S1中晾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放入锅中浸烫,在5-7分钟后先将石斛鲜叶捞出,再过2-3分钟后,将根茎捞出,并将石斛鲜叶和根茎水分沥干并冷却备用;
S3、先将S2中沥干水分的石斛鲜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8-12分钟后取出,然后再将石斛根茎放入烘干机中,并在 120-13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10-15分钟后取出;
S4、将S3中烘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12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石斛全粉备用;
S5、分别称取人参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2重量份、柴胡8-10重量份、地黄5-8重量份以及淫羊藿3-6重量份,均匀混合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使用15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S6、将S5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中分别加入S4中石斛全粉粉末40-50重量份以及果糖粉10-15重量份,并均匀混合搅拌,之后加入80-100重量份的纯净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7、将S6中制得的混合料放入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之后再使用均质机对其进行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粉末,最后再放入杀菌设备中进行杀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石斛粉。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加入食用碳酸氢钠能够在浸烫时防止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营养流失,同时避免内部吸收过多的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S3中由于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对两者分开烘干处理,能够更好的将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含水量均控制在8%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S4中使用粉碎机之前,需要先对粉碎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残留的杂质影响粉末的纯度,在筛选时,将滞留在筛网上的颗粒进行二次粉碎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S5中人参、何首乌、柴胡、地黄、淫羊藿均为处理好的中药材,由于均为干燥状态,可以直接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粉末应放在光滑的玻璃容器中存放,避免过多的粉末吸附子容器内壁上,便于后续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S6中加入果糖粉能够增加粉末整体的甜味,在食用时味道更佳,其用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整,加入纯净水需要事先经过杀菌处理,在加入时需缓慢匀速倒入,速度不易过快,便于各粉末原料更好的混合,同时在搅拌时应沿同一方向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S7中得到的成品粉末应为细腻浅灰色状态,粉末的大小平均在100-120目之间,通过杀菌设备对粉末最后进行杀菌处理,能够将粉末中的细菌消灭,进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用于所述S2中对石斛鲜叶以及根茎进行浸烫的浸烫锅,所述浸烫锅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浸烫槽,所述浸烫槽的内部设置有漏网,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杆和两个转动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筒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槽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部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的顶端与所述漏网的底部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石斛(金钗)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七个详细的步骤,对原有复杂的操作步骤进行优化整合,在实际动手操作时相对简单,容易上手,其中对石斛鲜叶和根茎分别进行筛选、清洗、浸烫、烘干以及粉碎处理,能够充分的保留石斛内部的营养成分,减少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同时配合添加有中药材人参、何首乌、柴胡、紫河车、地黄、淫羊藿,即具有适合人体的营养价值,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体产生抗体,进而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素质效果,再与石斛自身的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药用效果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适用于体质较弱且食欲较差的术后人群,也可用于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适用范围广泛,且不含任何添加剂,纯天然用料,保证食用时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中浸烫锅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中浸烫锅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浸烫槽、3-漏网、4-转动槽、5-装置槽、6-升降结构、 61-转动电机、62-转动杆、63-转动套筒、64-转动齿轮、65-第一锥形齿轮、 66-第二锥形齿轮、67-螺纹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取无病害且颜色鲜亮的当年生金钗石斛的鲜叶和根茎,先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将其外部的杂质清洗掉,然后取出放入室内自然晾干;
S2、按20:1的比例向锅中分别倒入纯净水和食用碳酸氢钠,并对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锅中溶液温度上升至90-100℃时,再将S1中晾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放入锅中浸烫,在5-7分钟后先将石斛鲜叶捞出,再过2-3分钟后,将根茎捞出,并将石斛鲜叶和根茎水分沥干并冷却备用;
S3、先将S2中沥干水分的石斛鲜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8-12分钟后取出,然后再将石斛根茎放入烘干机中,并在 120-13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10-15分钟后取出;
S4、将S3中烘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12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石斛全粉备用;
S5、分别称取人参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2重量份、柴胡8-10重量份、地黄5-8重量份以及淫羊藿3-6重量份,均匀混合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使用15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S6、将S5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中分别加入S4中石斛全粉粉末40-50重量份以及果糖粉10-15重量份,并均匀混合搅拌,之后加入80-100重量份的纯净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7、将S6中制得的混合料放入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之后再使用均质机对其进行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粉末,最后再放入杀菌设备中进行杀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石斛粉。
所述S2中加入食用碳酸氢钠能够在浸烫时防止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营养流失,同时避免内部吸收过多的水分。
人参的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柴胡,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淫羊藿,全草供药用,主治阳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
所述S3中由于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对两者分开烘干处理,能够更好的将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含水量均控制在8%以下。
所述S4中使用粉碎机之前,需要先对粉碎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残留的杂质影响粉末的纯度,在筛选时,将滞留在筛网上的颗粒进行二次粉碎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所述S5中人参、何首乌、柴胡、地黄、淫羊藿均为处理好的中药材,由于均为干燥状态,可以直接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粉末应放在光滑的玻璃容器中存放,避免过多的粉末吸附子容器内壁上,便于后续取出。
所述S6中加入果糖粉能够增加粉末整体的甜味,在食用时味道更佳,其用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整,加入纯净水需要事先经过杀菌处理,在加入时需缓慢匀速倒入,速度不易过快,便于各粉末原料更好的混合,同时在搅拌时应沿同一方向搅拌。
所述S7中得到的成品粉末应为细腻浅灰色状态,粉末的大小平均在 100-120目之间,通过杀菌设备对粉末最后进行杀菌处理,能够将粉末中的细菌消灭,进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用于所述S2中对石斛鲜叶以及根茎进行浸烫的浸烫锅,所述浸烫锅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浸烫槽2,所述浸烫槽2的内部设置有漏网 3,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4,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5,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6,所述升降结构6包括转动电机61、转动杆62和两个转动套筒63。
所述转动电机61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齿轮64,两个所述转动齿轮64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62的两端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动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5。
所述转动套筒63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槽4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6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6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6的外部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5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套筒6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转杆67,所述螺纹转杆67的顶端与所述漏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
漏网3可以在浸烫槽2内部上下移动,可以将浸烫槽2中的石斛鲜叶以及根茎捞出,转动电机61外接有电源,通过外部开关控制其运转,转动杆62 位于主体1的内部,可以在主体1内部自由转动,通过设置该升降结构6,主要用于对漏网3进行升降,在浸烫好之后,通过启动转动电机61,使得两个转动齿轮64可以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杆62转动,通过转动杆62转动能够带动其两端的第一锥形齿轮6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锥形齿轮66可以带动转动套筒63转动,而由于螺纹转杆67与转动套筒63为螺纹连接,进而使得螺纹转杆67可以向上移动,最终带动漏网3向上移动,而漏网向上移动时能够将浸烫槽2中的石斛捞出,使其水分离,实现自动捞出与沥干水分功能,省去了人工手动多次捞取,在捞取时可以一次将其全部捞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速度更快,节省了大量时间。
工作原理:
S1、选取无病害且颜色鲜亮的当年生金钗石斛的鲜叶和根茎,先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将其外部的杂质清洗掉,然后取出放入室内自然晾干;
S2、按20:1的比例向锅中分别倒入纯净水和食用碳酸氢钠,并对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锅中溶液温度上升至90-100℃时,再将S1中晾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放入锅中浸烫,在5-7分钟后先将石斛鲜叶捞出,再过2-3分钟后,将根茎捞出,并将石斛鲜叶和根茎水分沥干并冷却备用,加入食用碳酸氢钠能够在浸烫时防止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营养流失,同时避免内部吸收过多的水分;
S3、先将S2中沥干水分的石斛鲜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8-12分钟后取出,然后再将石斛根茎放入烘干机中,并在 120-13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10-15分钟后取出,由于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对两者分开烘干处理,能够更好的将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含水量均控制在8%以下;
S4、将S3中烘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12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石斛全粉备用,使用粉碎机之前,需要先对粉碎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残留的杂质影响粉末的纯度,在筛选时,将滞留在筛网上的颗粒进行二次粉碎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S5、分别称取人参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2重量份、柴胡8-10重量份、紫河车6-8重量份、地黄5-8重量份以及淫羊藿3-6重量份,均匀混合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使用15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中药粉末备用,人参、何首乌、柴胡、紫河车、地黄、淫羊藿均为处理好的中药材,由于均为干燥状态,可以直接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粉末应放在光滑的玻璃容器中存放,避免过多的粉末吸附子容器内壁上,便于后续取出;
S6、将S5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中分别加入S4中石斛全粉粉末40-50重量份以及果糖粉10-15重量份,并均匀混合搅拌,之后加入80-100重量份的纯净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加入果糖粉能够增加粉末整体的甜味,在食用时味道更佳,其用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整,加入纯净水需要事先经过杀菌处理,在加入时,需缓慢匀速倒入,速度不易过快,便于各粉末原料更好的混合,同时,在搅拌时应沿同一方向搅拌;
S7、将S6中制得的混合料放入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之后再使用均质机对其进行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粉末,最后再放入杀菌设备中进行杀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石斛粉,得到的成品粉末应为细腻浅灰色状态,粉末的大小平均在100-120目之间,通过杀菌设备对粉末最后进行杀菌处理,能够将粉末中的细菌消灭,进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取无病害且颜色鲜亮的当年生金钗石斛的鲜叶和根茎,先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将其外部的杂质清洗掉,然后取出放入室内自然晾干;
S2、按20:1的比例向锅中分别倒入纯净水和食用碳酸氢钠,并对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锅中溶液温度上升至90-100℃时,再将S1中晾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放入锅中浸烫,在5-7分钟后先将石斛鲜叶捞出,再过2-3分钟后,将根茎捞出,并将石斛鲜叶和根茎水分沥干并冷却备用;
S3、先将S2中沥干水分的石斛鲜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8-12分钟后取出,然后再将石斛根茎放入烘干机中,并在120-13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10-15分钟后取出;
S4、将S3中烘干好的石斛鲜叶和根茎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12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石斛全粉备用;
S5、分别称取人参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2重量份、柴胡8-10重量份、紫河车6-8重量份、地黄5-8重量份以及淫羊藿3-6重量份,均匀混合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使用150目的筛网对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选,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S6、将S5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中分别加入S4中石斛全粉粉末40-50重量份以及果糖粉10-15重量份,并均匀混合搅拌,之后加入80-100重量份的纯净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7、将S6中制得的混合料放入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之后再使用均质机对其进行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粉末,最后再放入杀菌设备中进行杀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石斛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加入食用碳酸氢钠能够在浸烫时防止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营养流失,同时避免内部吸收过多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由于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对两者分开烘干处理,能够更好的将石斛鲜叶和根茎内部含水量均控制在8%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使用粉碎机之前,需要先对粉碎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残留的杂质影响粉末的纯度,在筛选时,将滞留在筛网上的颗粒进行二次粉碎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人参、何首乌、柴胡、地黄、淫羊藿均为处理好的中药材,由于均为干燥状态,可以直接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粉末应放在光滑的玻璃容器中存放,避免过多的粉末吸附子容器内壁上,便于后续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加入果糖粉能够增加粉末整体的甜味,在食用时味道更佳,其用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整,加入纯净水需要事先经过杀菌处理,在加入时,需缓慢匀速倒入,速度不易过快,便于各粉末原料更好的混合,同时,在搅拌时应沿同一方向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得到的成品粉末应为细腻浅灰色状态,粉末的大小平均在100-120目之间,通过杀菌设备对粉末最后进行杀菌处理,能够将粉末中的细菌消灭,进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S2中对石斛鲜叶以及根茎进行浸烫的浸烫锅,所述浸烫锅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浸烫槽(2),所述浸烫槽(2)的内部设置有漏网(3),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4),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5),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6),所述升降结构(6)包括转动电机(61)、转动杆(62)和两个转动套筒(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61)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齿轮(64),两个所述转动齿轮(64)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62)的两端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动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63)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槽(4)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6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6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6)的外部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5)的外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套筒(6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转杆(67),所述螺纹转杆(67)的顶端与所述漏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011452015.3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8901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2015.3A CN112890170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2015.3A CN112890170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0170A true CN112890170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1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2015.3A Pending CN112890170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017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1916A (zh) * 2008-09-27 2009-02-11 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睡眠的中药制剂
CN102318823A (zh) * 2011-10-07 2012-01-18 刘和勇 一种石斛营养粉
WO2016037425A1 (zh) * 2014-09-12 2016-03-17 梁英珍 一种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94743A (zh) * 2016-05-22 2016-10-12 王伟家 一种石斛养生茶精的制作方法
CN108771735A (zh) * 2018-06-20 2018-11-09 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石斛粉的加工方法
CN211558701U (zh) * 2019-12-10 2020-09-25 刘凯程 一种农产品加工浸烫装置
CN111772080A (zh) * 2020-07-23 2020-10-16 安徽苿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加工处理用浸烫设备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1916A (zh) * 2008-09-27 2009-02-11 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睡眠的中药制剂
CN102318823A (zh) * 2011-10-07 2012-01-18 刘和勇 一种石斛营养粉
WO2016037425A1 (zh) * 2014-09-12 2016-03-17 梁英珍 一种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94743A (zh) * 2016-05-22 2016-10-12 王伟家 一种石斛养生茶精的制作方法
CN108771735A (zh) * 2018-06-20 2018-11-09 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石斛粉的加工方法
CN211558701U (zh) * 2019-12-10 2020-09-25 刘凯程 一种农产品加工浸烫装置
CN111772080A (zh) * 2020-07-23 2020-10-16 安徽苿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加工处理用浸烫设备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健超等: "复方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力竭游泳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浙江中医杂志 *
孟映霞等: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0753B (zh) 药酒制备过程中药材处理方法、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JP2011103810A (ja) 自然健康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394637A (zh) 玛卡虫草黑枸杞茯苓保健山楂糕及其制备工艺
CN113142574A (zh) 一种药食同源的营养配方的食品
CN112890170A (zh) 一种金钗石斛粉的制备方法
CN109303332A (zh) 一种调理阳虚体质的养生膏
CN103300159B (zh) 一种清肺化痰的豆腐及制备方法
CN112772915A (zh) 一种黄精芝麻蜜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7578A (zh) 一种中药养生药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3194A (zh) 一种桑葚保健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860A (zh) 一种泻火明目的夏枯草粉剂及制备方法
CN1113615C (zh) 一种中药皮蛋
CN109770167A (zh) 一种苹果陈皮枸杞果酱及其制备工艺
CN104629998A (zh) 一种保健养生酒的酿制方法
CN108782853A (zh) 一种补肾活血益气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10786389A (zh) 一种辣椒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7189A (zh) 一种鳟鱼罐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24590A (zh) 一种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5500A (zh) 一种咖啡保健果冻
CN106689538A (zh) 一种木通七叶莲利尿消肿果味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7273A (zh) 一种百香果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6343092A (zh) 一种养肝益精茶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6640A (zh) 一种粉利及其制作方法
CN114404474A (zh) 一种补气生血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CN108902870A (zh) 一种坚果鲜花原粉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