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1856A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21856A CN112821856A CN202110166734.7A CN202110166734A CN112821856A CN 112821856 A CN112821856 A CN 112821856A CN 202110166734 A CN202110166734 A CN 202110166734A CN 112821856 A CN112821856 A CN 1128218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w energy
- energy automobile
- blade
- main shaft
- foldable so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70 controlled releas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3—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50/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50/2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for tr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2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PV modu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其中,充电系统包括: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和与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固定相连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叶片部件组、主轴和电机,叶片部件组包括多个叶片部件,多个叶片部件尾端设置有主轴孔,通过主轴孔依次活动连接于主轴上,多个叶片部件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展开及折叠;还包括:日光跟随器;日光跟随器用于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变化调整叶片部件组,以使叶片部件组的光能吸收平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本发明的充电系统的占地面积小,采用日光跟随器保证了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光电转化率。本说明书提供的充电方法应用在上述充电系统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车载电源的能量有限,新能源汽车需要经常进行充电。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完成对蓄电池能量的补充,使蓄电池不断循环使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不但能大幅度减轻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而且非常环保。
目前,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电动车中,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较低,需要较大的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才可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影响了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实现在有限的面积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和与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固定相连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叶片部件组、主轴和电机,叶片部件组包括多个叶片部件,多个叶片部件尾端设置有主轴孔,通过主轴孔依次活动连接于主轴上,多个叶片部件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展开及折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日光跟随器;日光跟随器用于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变化调整叶片部件组,以使叶片部件组的光能吸收平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可选的,主轴与地球的经线平行设置;电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叶片部件转动,并通过主轴和叶片固定块依次带动相邻的叶片部件转动。
可选的,主轴与日光跟随器连接,根据主轴的转动调整太阳能光伏板面向太阳的方向,使太阳光按照直射的角度入射到太阳能光伏板上。
可选的,叶片部件的个数为12个。
可选的,多个叶片部件展开后,每相邻的两个叶片部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可选的,日光跟随器的可视角至少为180度。
可选的,太阳能光伏板还包括电源引线,电源引线与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池连接。
可选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设置在新能源汽车的车顶,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保护罩内。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一驾驶信息;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展开的第一驱动指令;获取太阳当前位置,并根据太阳当前位置向主轴发送第二驱动指令。
可选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还包括: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二驾驶信息;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折叠的第二驱动指令。
可选的,第一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熄火信号,第二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打火信号。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通过在保护罩内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在保证太阳能电池数量的情况下,减少占用面积,同时,由于保护罩的保护,提高了对抗极端天气的能力,降低了恶劣自然环境对太阳能电池的自然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利用日光跟随器能够使阳光尽可能的以直射的角度进入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光能吸收面,提高了光电转换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对车载电池的电量供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叶片部件、200.新能源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目前,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电动车中,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较低,需要较大的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才可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影响了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和与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固定相连的新能源汽车200,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叶片部件组、主轴(图中未示出)和电机(图中未示出),叶片部件组包括多个叶片部件100,多个叶片部件100尾端设置有主轴孔,通过主轴孔依次活动连接于主轴上,多个叶片部件100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展开及折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日光跟随器(图中未示出),日光跟随器用于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变化调整叶片部件组,以使叶片部件组的光能吸收平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是80°至90°之间的角度值。
本实施例中,新能源汽车200的车顶设有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光伏转换器连接在新能源汽车200的蓄电池上。
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叶片部件组,叶片部件组在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展开及折叠。在新能源汽车200驾驶状态下,叶片部件组处于折叠状态;当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桩体并能够接受到太阳光时,叶片部件组的多个叶片部件100展开,吸收太阳能,为新能源汽车200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叶片部件100在展开状态下,是通过主轴与新能源汽车200的车顶固定连接的,因此,叶片的长度可大于新能源汽车200的宽度,以使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获得更大的光能吸收面,增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量。
如图1所示,当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不进行充电时,例如:车辆在行驶状态,或者阴雨天气不能通过太阳能光伏板进行电量收集时,叶片部件组处于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当车辆处于阳光下,可以利用阳光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充电时,多个叶片部件100在电机的驱动下,呈现展开状态。
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多个叶片组件通过尾端的主轴安装孔与主轴连接。叶片部件100的个数为12个。主轴与地球的经线平行设置;电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叶片部件100转动,并通过主轴和叶片固定块依次带动相邻的叶片部件100转动。主轴带动顶端的叶片部件100进行转动,顶端的叶片组件通过主轴和固定块带动中间的叶片部件100和底端的叶片部件100依次进行转动。
日光跟随器用于获取太阳的入射角度,在可视角范围内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变化调整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光能吸收面朝向太阳的方向,以使叶片部件组的光能吸收平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日光跟随器的可视角范围至少为180度,预设角度为90度。日光跟随器可采用压差式日光跟随器、控放式日光跟随器、时钟式跟随器或比较控制室日光跟随器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主轴与日光跟随器连接,根据主轴的转动调整太阳能光伏板面向太阳的方向,使太阳光按照直射的角度入射到太阳能光伏板上。
通过设置日光跟随器,可以使得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在展开状态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提高太阳光的转化率。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叶片部件100的个数为12个。多个叶片部件100展开后,每相邻的两个叶片部件100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应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部件100的数量不局限于12个,叶片部件100中心线的夹角与叶片部件100的数量相关。例如:当叶片部件100的数量为24个时,叶片部件100中心线的夹角为15度。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太阳能光伏板还包括电源引线,电源引线与新能源汽车200内的电池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设置在新能源汽车200的车顶,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保护罩内。
保护罩安装在新能源汽车200的顶部,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透明保护罩内,通过安装保护罩可以有效地保护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并且不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罩为可开合保护罩,即在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折叠状态下,保护罩为闭合状态,当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展开时,保护罩为打开状态。保护罩的开合可以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新能源汽车200驶入车位后,用户通过遥控装置打开保护罩,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在电机的驱动下,将叶片组件依次打开,呈现展开状态。日光跟随器获取太阳光的入射角度,通过主轴调整叶片部件100的光能吸收平面至合适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能。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通过在保护罩内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在保证太阳能电池数量的情况下,减少占用面积,同时,由于保护罩的保护,提高了对抗极端天气的能力,降低了恶劣自然环境对太阳能电池的自然损坏,提高了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利用日光跟随器能够使阳光尽可能的以直射的角度进入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光能吸收面,提高了光电转换的效率。
如图3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一驾驶信息。
由于新能源汽车200在驾驶过程中,对车载电池的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适用于新能源汽车200在停驶状态下的充电。
当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下时,获取新能源汽车200的第一驾驶信息。其中,第一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200的熄火信息。当车辆处于停驶状态时,通常是将车辆熄火,因此,通过获取车辆的熄火信息,可以得知车辆处于停驶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亦可以同时获取车辆驾驶室车门关闭的信号作为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一驾驶信息。例如:在车辆的驾驶室的车门上安装碰撞传感器,当进一步获取到碰撞传感器的碰撞信号时,可进一步确定车辆处于停驶状态,可对车辆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充电。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还可以同时获取车辆驾驶位的压力传感信号作为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一驾驶信息。例如:在车辆的驾驶位安装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司机是否在驾驶位上,当司机离开驾驶位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可进一步确定车辆处于停驶状态,可对车辆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充电。
S200.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展开的第一驱动指令。
当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并具备为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充电的条件时,例如:阳光充足。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展开的第一驱动指令,第一驱动指令是指电机驱动叶片部件100呈展开状态。例如:电机正转,并带动叶片部件100依次展开。
S300.获取太阳当前位置,并根据太阳当前位置向主轴发送第二驱动指令。
当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处于展开状态时,为了获取最大的光电转化效率,需要获取太阳当前的位置。在获取太阳当前的位置时根据时间和日期以及当前位置的经度、维度获得太阳的位置,并通过太阳的位置获得此时阳光的入射角,并将此时的入射角度发送至主轴控制器,控制主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转动,保证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光能吸收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4所示,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S400.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二驾驶信息。
当新能源汽车200需要启动时,获取新能源汽车200的第二驾驶信息。其中,第一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200的打火信息。当车辆启动时,首先需要将车辆打火,因此,通过获取车辆的打火信息,可以得知车辆即将启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亦可以同时获取车辆驾驶室车门开启的信号作为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二驾驶信息。例如:在车辆的驾驶室的车门把手上安装红外感应器,当进一步获取到红外感应器的信号,可进一步确定车辆即将启动,可对车辆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停止充电。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还可以同时获取车辆驾驶位的压力传感信号作为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二驾驶信息。例如:在车辆的驾驶位安装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司机是否在驾驶位上,当司机处于驾驶位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可进一步确定车辆处于启动,可对车辆的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停止充电。
除此之外,当车载电池的电量充足,或者经过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充电后车载电池的电量满电后,需要停止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对车载电池的充电。
S500.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折叠的第二驱动指令。
当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需要停止充电时,需要将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折叠,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折叠的第二驱动指令,第二驱动指令是指电机驱动叶片部件100呈折叠状态。例如:电机反转,并带动叶片部件100依次折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能够在新能源汽车200处于停驶状态下,将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展开,并调整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的角度,使之与太阳的入射角度保证垂直,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在新能源汽车200启动后,将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折叠,不影响新能源汽车200的正常驾驶,具有灵活性高、便利性好的特点。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必须按照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和与所述可折叠太阳能光伏板固定相连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叶片部件组、主轴和电机,所述叶片部件组包括多个叶片部件,所述多个叶片部件尾端设置有主轴孔,通过所述主轴孔依次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轴上,所述多个叶片部件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展开及折叠;
所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日光跟随器;
所述日光跟随器用于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变化调整所述叶片部件组,以使所述叶片部件组的光能吸收平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地球的经线平行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主轴带动所述叶片部件转动,并通过所述主轴和叶片固定块依次带动相邻的所述叶片部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所述日光跟随器连接,根据所述主轴的转动调整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面向太阳的方向,使太阳光按照直射的角度入射到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件的个数为1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部件展开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跟随器的可视角至少为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的车顶,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所述保护罩内。
8.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一驾驶信息;
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展开的第一驱动指令;
获取太阳当前位置,并根据所述太阳当前位置向主轴发送第二驱动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获取新能源车辆处于停驶状态的第二驾驶信息;
向电机发送驱动叶片部件组折叠的第二驱动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熄火信号,所述第二驾驶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打火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6734.7A CN112821856A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6734.7A CN112821856A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1856A true CN112821856A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62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66734.7A Pending CN112821856A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218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48350A (zh) * | 2023-09-15 | 2023-11-14 | 廊坊熙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
-
2021
- 2021-02-04 CN CN202110166734.7A patent/CN11282185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48350A (zh) * | 2023-09-15 | 2023-11-14 | 廊坊熙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3999B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汽车可伸缩自动遮阳装置 | |
CN101786422B (zh) | 一种风能与太阳能互补电动汽车 | |
CN106427604A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 | |
CN203580587U (zh) | 可迅速收启的柔性薄膜太阳能汽车罩 | |
US661782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maintain charge of vehicle battery using light energy | |
CN110949138A (zh) | 用于两轮车的太阳能薄膜发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821856A (zh)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216122321U (zh)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系统 | |
CN111452622A (zh) | 车载太阳能系统及车辆 | |
GB2220738A (en) | Solar-powered cooling/heating systems | |
CN106585344B (zh) | 一种公交车风光互补车门遮雨装置 | |
JPH04201A (ja) | ソーラーセル併用型の電動スクーター | |
CN205039613U (zh) | 一种折叠式车顶太阳能充电系统 | |
CN213927666U (zh) | 节能环保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 |
CN211731288U (zh) | 一种可收纳可展开的移动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 |
CN113212176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光伏发电装置和电源管理系统 | |
CN215552570U (zh) | 一种电动汽车 | |
CN215751841U (zh) | 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 | |
CN217969249U (zh) | 一种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 | |
CN108357364A (zh) | 自给式新能源小型电动轿车 | |
CN215528917U (zh) | 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 | |
CN213322698U (zh) | 一种太阳能环保电动观光车 | |
CN204761132U (zh) | 风力太阳能供电舞台车 | |
CN103303133A (zh) | 一种在汽车上收集太阳能的方法 | |
CN220700907U (zh) | 一种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