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6711B -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6711B
CN112786711B CN202011643730.5A CN202011643730A CN112786711B CN 112786711 B CN112786711 B CN 112786711B CN 202011643730 A CN202011643730 A CN 202011643730A CN 112786711 B CN112786711 B CN 112786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elding
sliding
block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37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6711A (zh
Inventor
张海
苏邱
张雷
李宝龙
齐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u Yanggu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u Yangg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u Yanggu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zhou Yangg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37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6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6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6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6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6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0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 H01L31/0200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00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 H01L31/0201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module bus-ba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边框、串联电池片组、汇流条,所述串联电池片组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侧;所述串联电池片组包括:若干电池片串,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非完全相同;若干汇流条,与所述串联电池片组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设置为非完全相同,解决了目前IBC光伏电池中,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完全相同,使得电池片组通常为矩形,使得最终的光伏电池形状单一,无法满足对光伏电池形状的不同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有关电池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中IBC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所谓IBC电池,即应用有交错背接触技术(IBC)的太阳能电池。由于IBC电池的特殊结构,其金属栅线都设置在IBC电池的背面,从而使得IBC电池的正面无任何栅线以及焊带,从而完全消除了IBC电池片正面的栅线以及焊带的遮挡,使得电池片正面可以全部用来接受光照,进而能够更有效的收集光生载流子,使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然而,目前IBC光伏电池中,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完全相同,使得电池片组通常为矩形,使得最终的光伏电池形状单一,无法满足对光伏电池形状的不同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包括:
边框、串联电池片组、汇流条,所述串联电池片组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侧;
所述串联电池片组包括:若干电池片串,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非完全相同;
若干汇流条,与所述串联电池片组连接;
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串焊机的作用下,将若干电池片通过互联条串联起来,形成电池片串,再将各电池片串连接形成串联电池片组;
步骤S2:通过第一焊接装置焊接制备Z型汇流条,再放置在串联电池片组上,通过第二焊接装置使用层压温度将Z型汇流条焊接在串联电池片组上。
优选的,所述电池片串的数量为6串,各串电池片串的数量依次为1片、2片、3片、4片、5片、5片
优选的,所述边框使用非直角设计,采用斜度角码设计。
优选的,所述若干汇流条包括Z型汇流条。
优选的,所述汇流条采用层压温度焊接在所述串联电池片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
工作台;
定位块,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定位块包括:凹槽开口水平朝向右侧的凹形块,所述凹形块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前端位于所述凹形块的凹槽前端的后侧;
第一支撑块,所述凹形块前端面和矩形块前端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块;
第二支撑块,所述凹形块的凹槽前方部分的右侧也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块;
第一焊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的凹槽内;
第二焊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凹形块前端右侧;
两个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凹形块前端左侧和所述矩形块前端右侧;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的凹槽前方部分的右侧;
所述矩形块和凹形块的各拐角均为直角;
所述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包括:
若干相互平行,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端的第一滑槽;
两个夹持块,前后间隔设置,且下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块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杆均平行于所述矩形块前端;
两个推动块,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远离所述夹持块的一侧,两个推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斜面,且两个推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从靠近第一伸缩杆方向到远离第一伸缩杆方向间距原来越大;
两个推动球,分别与两个斜面滑动连接;
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且平行于所述矩形块前端;
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靠近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两个推动球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包括:
第二滑槽,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上端,所述第二滑槽平行于凹形块的凹槽前方部分的右侧面;
两个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上、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块之间;
电动绕线盘,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电动绕线盘上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拉索;
两个第三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上,所述两根第一连接拉索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第三伸缩杆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远离电动绕线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支架;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三伸缩杆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通过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对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
所述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输送装置;
竖直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的一侧;
第一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侧;
第二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上方;
第一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下端;
若干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内;
第一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下端;
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与第二水平连接板之间;
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一齿轮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
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条远离竖直支架的一侧;
连接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
第三连接杆,连接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沿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的一侧转动连接;
喷气式除尘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下端;
第一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上端;
第三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侧;
第二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上端,且位于第一定滑轮靠近竖直支架的一侧;
第二绕线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齿轮的轮轴上,所述第二绕线盘上缠绕有第二连接拉索,所述第二连接拉索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拉索第二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后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
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上端,所述第二滑轨平行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内;
第四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第五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五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毛刷;
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固定连接;
检测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下端;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检测组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喷气式除尘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连接箱,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中部下端;
凸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内,所述连接箱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凸轮的第二驱动电机;
若干竖直导向杆,贯穿所述连接箱下端;
n形检测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若干竖直导向杆下端;
若干第三弹簧,套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上;
推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上端,所述推动板与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转动可推动所述推动板向下运动;
检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检测块上端内侧中部,所述检测板下端设置若干力传感器;
第三竖直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箱内;
若干第四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竖直滑轨内,所述第四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齿条,所述第二竖直齿条与第三竖直滑轨之间固定连接第四弹簧;
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内,所述连接箱内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三驱动电机;
两对第三滑轮组件,均包括若干上下间隔的第三滑轮,所述两对第三滑轮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n形检测块沿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两侧;
两个第三连接拉索,上端与第二竖直齿条固定连接,下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对应侧的第三滑轮,并贯穿至n形检测块内侧,且第三连接拉索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n形检测块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检测板外侧,且滑板下端位于检测板下端下方,两个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第一检测器件,两个滑板与对应的n形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第一检测器件、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对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通过焊接质量评估装置进行质量评估,所述焊接质量评估装置包括:
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焊接装置焊接待评估的Z型汇流条时的焊接参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条移动速度、焊接功率;
焊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焊缝信息,所述焊缝信息包括:焊缝宽度、焊缝高度、焊缝长度;
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Z型汇流条由三个第一汇流条焊接制成Z型,所述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包括:焊接后连接拐角处夹角,焊接后偏离信息,所述焊接后偏离信息包括: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偏移距离、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竖向偏移距离;
超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应力状态;
分类装置,用于将评估后的焊接后的汇流条分类;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分类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包括:
基于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及公式(1)计算应力评估系数;
Figure GDA0003274604190000071
其中,Q为所述应力评估系数,λ为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值,δ为超声波的衰减系数,m为焊接前的三个第一汇流条的平均重量,v2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横波波速,v1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纵波波速,E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拉强度,A为三个第一汇流条的最小焊接面积,E1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剪强度,ρ为所述第一汇流条材料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第一汇流条的厚度,K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泊松系数,K1为焊接前各第一汇流条表面的清洁系数,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2,S为第一汇流条的最大长度,lg为以10为底的对数,M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接参数的总数量,Fi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i个焊接参数,fi为与所述第i个实际参数对应的第i个标准焊接参数,N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缝参数的总数量,Wj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j个焊缝参数,wj为与所述第j个焊缝参数对应的第j个标准焊缝参数;
基于所述应力评估系数及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及公式(2)计算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合格评估值;
Figure GDA0003274604190000081
G为所述合格评估值,ln为以e为底的对数,exp为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sin为正弦,αd为基于所述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d个连接拐角处夹角,D为焊接后连接拐角的总数,βd为与第d个连接拐角对应的标准夹角,μ为Z型汇流条的重要度系数,R为偏离信息的总数量,Ch为基于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h个偏离信息,Lh为与所述第h个偏离信息对应的标准允许偏离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器比较所述合格评估值与预设评估值,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小于等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不合格品;
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大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合格品。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边框的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边框的直角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焊接装置的局部部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中检测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边框;11、锁角;2、串联电池片组;21、电池片串;3、汇流条;31、Z型汇流条;4、第一焊接装置;41、工作台;42、定位块;421、凹形块;4211、凹槽;422、矩形块;43、第一支撑块;44、第二支撑块;45、第一焊接组件;46、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461、第一滑槽;462、夹持块;463、第一伸缩杆;464、推动块;4641、斜面;465、推动球;466、第二伸缩杆;467、连接块;47、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1、第二滑槽;472、第一滑块;473、第一连接杆;474、电动绕线盘;475、第一连接拉索;476、第三伸缩杆;477、可伸缩支架;478、吸盘;479、第二连接支架;48、第二焊接组件;5、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51、输送装置;52、底座;53、第一水平连接板;54、竖直支架;55、第二水平连接板;56、第一滑轨;57、第二滑块;58、第一齿条;59、第一连接支架;510、第一齿轮;511、第二连接杆;512、连接套;513、第三连接杆;514、喷气式除尘装置;515、第一定滑轮;516、第三水平连接板;517、第二绕线盘;518、第二连接拉索;519、第三滑块;520、第二滑轨;521、第四连接杆;522、第五连接杆;523、第二弹簧;524、检测组件;5241、连接箱;5242、凸轮;5243、竖直导向杆;5244、n形检测块;5245、推动板;5246、第三弹簧;5247、检测板;5248、第四滑块;5249、第二竖直齿条;52410、第二齿轮;52411、第三滑轮;52412、第三连接拉索;52413、滑板;52414、第四弹簧;52415、第三竖直滑轨;52416、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如图1-3所示,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包括:
边框1、串联电池片组2、汇流条3,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设置在所述边框1内侧;
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包括:若干电池片串21,各电池片串21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非完全相同;
若干汇流条3,与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连接。
优选的,如图1,所述电池片串21的数量为6串(竖向6串),各串电池片串21的数量依次为1片、2片、3片、4片、5片、5片;
所述边框1使用非直角设计,采用斜度角码设计,可如图2,斜角α为钝角。如5图2边框的角部连接处采用锁角11锁紧,锁角安装时插入边框最深处,禁止松动。
所述若干汇流条3包括Z型汇流条313。
优选的,所述汇流条3采用层压温度焊接在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上。
一种上述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串焊机的作用下,将若干电池片通过互联条串联起来,形成电池片串21,再将各电池片串21连接形成串联电池片组2;
步骤S2:通过第一焊接装置4焊接制备Z型汇流条313,再放置在串联电池片组2上,通过第二焊接装置使用层压温度将Z型汇流条313焊接在串联电池片组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各电池片串21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设置为非完全相同,解决了目前IBC光伏电池中,各电池片串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完全相同,使得电池片组通常为矩形,使得最终的光伏电池形状单一,无法满足对光伏电池形状的不同使用需求。
具体的,打破传统组件6串电池片,每串数量相同的设计,6串分别为1片、2片、3片、4片、5片、5片电池片的设计,在串联电池片上使用Z型汇流条,先焊接成Z型,再放置在组件上,使用层压温度焊接,提高生产效率。边框设计上使用非直角设计,采用斜度角码设计,可以满足自动打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一焊接装置4包括:
工作台41;
定位块4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1上,所述定位块42包括:凹槽4211开口水平朝向右侧的凹形块421,所述凹形块421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422,所述矩形块422前端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端的后侧;
第一支撑块43,所述凹形块421前端面和矩形块422前端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块43;优选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可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结构;
第二支撑块44,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也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块44;
第一焊接组件45,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内;其中,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可均采用现有的焊接组件,如包括焊接机械臂,所述焊接机械臂上设置有焊接升降气缸和焊接电烙铁。
第二焊接组件48,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凹形块421前端右侧;
两个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46,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凹形块421前端左侧和所述矩形块422前端右侧;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
所述矩形块422和凹形块421的各拐角均为直角;
所述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46包括:
若干相互平行,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端的第一滑槽461;
两个夹持块462(可选的,夹持块与第一滑槽之间也可固定连接弹簧),前后间隔设置,且下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61内;
两个第一伸缩杆46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块462远离所述凹槽4211的一侧,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杆463均平行于所述矩形块422前端;
两个推动块46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463的远离所述夹持块462的一侧,两个推动块46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斜面4641,且两个推动块464相互靠近的一侧,从靠近第一伸缩杆463方向到远离第一伸缩杆463方向间距原来越大;
两个推动球465,分别与两个斜面4641滑动连接;
第二伸缩杆466,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41,且平行于所述矩形块422前端;
连接块46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466靠近第一伸缩杆463的一端,所述两个推动球465通过所述连接块467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包括:
第二滑槽471,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上端,所述第二滑槽471平行于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面;
两个第一滑块47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471内,所述第一滑块472与第二滑槽47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连接杆473,所述第一连接杆47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471上、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块472之间;
电动绕线盘47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473上,所述电动绕线盘474上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拉索475;
两个第三伸缩杆47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472上,所述两根第一连接拉索475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中,相互远离的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479,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远离电动绕线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支架(优选的,可设置为可伸缩的,即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可伸缩)477;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47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如图4所示,3个汇流条布置成Z型;三个连接条的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焊接组件及第二焊接组件焊接;
安装时,前后端的汇流条,分别卡入对应的两个夹持块内,前后端的汇流条中,靠近对应的推动块的一端头与推动块抵接(如下端的汇流条右端与右侧的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中推动块左端抵接,用于左右方向一端定位,从而左右方向另一端焊接处左右位置能够保证,且两个夹持块用于前后方向的定位及固定;
其中,推动块连接第一伸缩杆,从而使得推动块左右方向位置可调,从而便于在左右方向调整相互焊接的汇流条之间的距离,以及便于满足左右尺寸不同的汇流条的焊接需求;其中,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杆伸缩,带动推动球在推动块上滑动,实现两个推动块之间的前后方向间距可调,从而与两个推动块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个夹持块之间的前后方向间距可调,以便于满足前后尺寸不同的汇流条的焊接需求,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前后两个汇流条的定位及固定;
上述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中,通过控制电动绕线轮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拉索带动两个第三伸缩杆前后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需要焊接左侧的汇流条和中间的汇流条时(焊接右侧的汇流条与中间的汇流条时,是通过上方的可伸缩支架定位)前后,此时控制下方的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中,两个第三伸缩杆前后方向相互远离,使得其中后侧的第三伸缩杆上的可伸缩支架达到中间的汇流条的后端,以对其前后方向限位,然后启动吸盘,实现将吸盘吸附固定,实现左右方向定位,且可控制第三伸缩杆的长度,以调整左右方向吸盘夹紧力,便于可靠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中间的汇流条的定位及固定;优选的,焊接下方的汇流条与中间的汇流条时,也可将下方可伸缩支架压在右侧的汇流条前端,实现进一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多个定位及固定,便于保证本发明z型汇流条可靠焊接制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7-8所示,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通过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5对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
所述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5包括:
底座52,所述底座52上方安装有输送装置51(具体的,如图7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
竖直支架5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52上,且位于所述输送装置51沿输送方向的一侧(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时,竖直支架设置在输送装置左侧或右侧);
第一水平连接板53,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
第二水平连接板55,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上方;
第一滑轨5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55下端;
若干第二滑块57,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56内;
第一齿条5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57下端;
第一连接支架59,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与第二水平连接板55之间;
第一齿轮51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59上,所述第一齿轮510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59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轮510与所述第一齿条58啮合传动;
第二连接杆5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条58远离竖直支架54的一侧;
连接套51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511远离第一齿条58的一侧;
第三连接杆513,连接在所述连接套512内,所述第三连接杆513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沿着输送装置51的输送方向的一侧转动连接(可选的,第三连接杆513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512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长度方向设置上下贯通的滑孔,所述连接轴限位在所述滑孔内,该技术方案实现第三连接杆下端高度可调);
喷气式除尘装置514(如高压除尘器件),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杆513下端;
第一定滑轮5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上端;
第三水平连接板516,固定连接在底座52上,且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
第二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516上端,且位于第一定滑轮515靠近竖直支架54的一侧;
第二绕线盘51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510的第一齿轮510的轮轴上,所述第二绕线盘517上缠绕有第二连接拉索518,所述第二连接拉索518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绕线盘5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拉索518第二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515、第二定滑轮后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519;
第二滑轨52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516上端,所述第二滑轨520平行于第一滑轨56,所述第三滑块519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520内;
第四连接杆521,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519固定连接;
第五连接杆522,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杆521远离第三滑块519的一侧,所述第五连接杆522下端固定连接有毛刷;
第二弹簧523,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5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522固定连接;
检测组件524(可为现有检测器件,如检测电池片表面图像的摄像装置,也可为检测尺寸的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下端;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检测组件524、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喷气式除尘装置514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输送装置输送电池片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左右移动,第一齿条上的第二连接杆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第三连接杆左右摆动,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三连接杆上的喷气式除尘装置可对电池片进行喷气式除尘(也可在使用毛刷或者不使用毛刷时,对毛刷除尘),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左右摆动除尘(调整除尘角度),以扩大除尘范围;
同时第一齿轮正向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拉索拉动第三滑块在第二滑轨内向左滑动,此时第二弹簧压缩,第三滑块通过第四连接杆带动第五连接杆向左移动,实现第五连接杆下端的毛刷向左移动除尘,当第一齿轮反向转动时,第三滑块在第二弹簧弹力的向右移动,实现左右移动除尘,以扩大除尘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一个驱动部件,即可同时实现上述两次扩大除尘范围,使得控制更加方便,且第三滑块和第二滑轨的限位,第二滑块和第一滑轨的限位,使得运动更加可靠。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7-8所示,所述检测组件524包括:
连接箱5241,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中部下端;
凸轮5242,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所述连接箱5241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凸轮5242的第二驱动电机;
若干竖直导向杆5243,贯穿所述连接箱5241下端;
n形检测块5244,固定连接在所述若干竖直导向杆5243下端;
若干第三弹簧5246,套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5243上;
推动板5245,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5243上端,所述推动板5245与所述第三弹簧5246固定连接,所述凸轮5242转动可推动所述推动板5245向下运动;
检测板5247,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检测块5244上端内侧中部,所述检测板5247下端设置若干力传感器;
第三竖直滑轨5241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
若干第四滑块524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竖直滑轨52415内,所述第四滑块524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齿条5249,所述第二竖直齿条5249与第三竖直滑轨52415之间固定连接第四弹簧52414;
第二齿轮52410,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所述连接箱5241内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52410的第三驱动电机;
两对第三滑轮52411组件,均包括若干上下间隔的第三滑轮52411,所述两对第三滑轮52411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n形检测块5244沿着输送装置51输送方向两侧;
两个第三连接拉索52412,上端与第二竖直齿条5249固定连接,下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对应侧的第三滑轮52411,并贯穿至n形检测块5244内侧,且第三连接拉索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52413,所述滑板52413与所述n形检测块5244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2413位于所述检测板5247外侧,且滑板52413下端位于检测板5247下端下方,两个滑板5241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第一检测器件,两个滑板与对应的n形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第一检测器件、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向下压推动板,实现推动板下方连接的n形检测块距离电池片的距离可调,检测时n形检测块内侧的检测板与所述电池片上端接触,通过比较检测板上的各力传感器(也可设置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判断对应处接触压力,以对电池片厚度的检测,及上表面形状波动的初步获取(即上表面是否平整或者满足对应的曲度要求);
检测时n形检测块内侧内的滑板与电池片对应的外侧面接触,如图1,可显示左右方向的滑板(也可布置结构,实现前后方向两个滑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对电池片前后侧尺寸的检测),可在滑板与电池片接触的表面设置第一检测器件(如距离或力传感器)以实现对电池片左右方向尺寸的检测;
且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竖直齿条上下移动,第二竖直齿条上移动时,通过两个第三连接拉索带动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移动,此时第五弹簧压缩;第二竖直齿条下移动时,在第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两个滑板相互靠近,如此实现两个滑板间距可调,以实现不同外侧尺寸的电池片的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电池片多个方向尺寸的检测,且由于上下间距及左右间距(在设置前后侧的滑板时,前后间距也可调)可调,便于不同尺寸的电池片的检测。
且上述第二竖直齿条与第四滑块、第三竖直滑轨的配合,及上下的滑轮与第三连接拉索的配合,实现对运动的导向,使得本发明运动可靠。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对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通过焊接质量评估装置进行质量评估,所述焊接质量评估装置包括:
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焊接装置焊接待评估的Z型汇流条时的焊接参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条移动速度、焊接功率;
焊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焊缝信息,所述焊缝信息包括:焊缝宽度、焊缝高度、焊缝长度;
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Z型汇流条由三个第一汇流条焊接制成Z型,所述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包括:焊接后连接拐角处夹角,焊接后偏离信息,所述焊接后偏离信息包括: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偏移距离、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竖向偏移距离;
超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应力状态;
分类装置,用于将评估后的焊接后的汇流条分类;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分类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包括:
基于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及公式(1)计算应力评估系数;
Figure GDA0003274604190000191
其中,Q为所述应力评估系数,λ为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值(取值为大于0小于1,穿透能力越强,取值越大),δ为超声波的衰减系数,m为焊接前的三个第一汇流条的平均重量,v2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横波波速,v1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纵波波速,A为三个第一汇流条的最小焊接面积,E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拉强度,E1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剪强度,ρ为所述第一汇流条材料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第一汇流条的厚度,K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泊松系数,K1为焊接前各第一汇流条表面的清洁系数(取值为大于0小于1,表面越清洁,取值越大),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2,S为第一汇流条的最大长度,lg为以10为底的对数,M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接参数的总数量,Fi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i个焊接参数,fi为与所述第i个实际参数对应的第i个标准焊接参数,N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缝参数的总数量,Wj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j个焊缝参数,wj为与所述第j个焊缝参数对应的第j个标准焊缝参数;
基于所述应力评估系数及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及公式(2)计算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合格评估值;
Figure GDA0003274604190000201
G为所述合格评估值,ln为以e为底的对数,exp为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sin为正弦,αd为基于所述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d个连接拐角处夹角,D为焊接后连接拐角的总数,βd为与第d个连接拐角对应的标准夹角,μ为Z型汇流条的重要度系数(取值为大于0小于1,越重要,取值越大),R为偏离信息的总数量,Ch为基于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h个偏离信息,Lh为与所述第h个偏离信息对应的标准允许偏离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器比较所述合格评估值与预设评估值,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小于等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不合格品;
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大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合格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焊接质量评估装置,所述焊接质量评估装置包括: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焊接装置焊接待评估的Z型汇流条时的焊接参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条移动速度、焊接功率;焊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焊缝信息,所述焊缝信息包括:焊缝宽度、焊缝高度、焊缝长度;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Z型汇流条由三个第一汇流条焊接制成Z型,所述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包括:焊接后连接拐角处夹角,焊接后偏离信息,所述焊接后偏离信息包括: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偏移距离、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竖向偏移距离;超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应力状态;分类装置,用于将评估后的焊接后的汇流条分类;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实现基于智能计算后自动分类,而不需要人工评估分类,分类更加可靠,且基于综合考虑上述焊接参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焊缝信息、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超声波检测模块检测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应力状态多方面进行评估,使得评估更加可靠。
其中,公式(1)综合考虑超声波穿透能力、衰减系数、第一汇流条表面清洁系数的影响,并结合焊接前的三个第一汇流条的平均重量、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横波波速、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纵波波速,三个第一汇流条的最小焊接面积,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拉强度、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剪强度、所述第一汇流条材料的密度、第一汇流条的厚度、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泊松系数、第一汇流条的最大长度,焊接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i个焊接参数与所述第i个实际参数对应的第i个标准焊接参数的比较,焊缝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每个实际焊缝参数与对应的每个标准焊缝参数的比较,实现对应力状态的可靠评估;并且公式(2)结合上述应力评估系数,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每个连接拐角处夹角与对应的标准夹角的比较,Z型汇流条的重要度系数,并根据每个偏离信息与对应的标准允许偏离信息的比较,最终综合获取合格评估值,使得计算更准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包括:
边框(1)、串联电池片组(2)、汇流条(3),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设置在所述边框(1)内侧;
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包括:若干电池片串(21),各电池片串(21)所含有的电池片的总数量非完全相同;
若干汇流条(3),与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连接;
所述若干汇流条(3)包括Z型汇流条(31);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串焊机的作用下,将若干电池片通过互联条串联起来,形成电池片串(21),再将各电池片串(21)连接形成串联电池片组(2);
步骤S2:通过第一焊接装置(4)焊接制备Z型汇流条(31),再放置在串联电池片组(2)上,通过第二焊接装置使用层压温度将Z型汇流条(31)焊接在串联电池片组(2)上;
所述第一焊接装置(4)包括:
工作台(41);
定位块(4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1)上,所述定位块(42)包括:凹槽(4211)开口水平朝向右侧的凹形块(421),所述凹形块(421)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422),所述矩形块(422)前端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端的后侧;
第一支撑块(43),所述凹形块(421)前端面和矩形块(422)前端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块(43);
第二支撑块(44),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也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块(44);
第一焊接组件(45),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内;
第二焊接组件(48),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凹形块(421)前端右侧;
两个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46),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凹形块(421)前端左侧和所述矩形块(422)前端右侧;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工作台(41)上,且位于所述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
所述矩形块(422)和凹形块(421)的各拐角均为直角;
所述第一定位及固定组件(46)包括:
若干相互平行,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1)上端的第一滑槽(461);
两个夹持块(462),前后间隔设置,且下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61)内;
两个第一伸缩杆(46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块(462)远离所述凹槽(4211)的一侧,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杆(463)均平行于所述矩形块(422)前端;
两个推动块(46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463)的远离所述夹持块(462)的一侧,两个推动块(46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斜面(4641),且两个推动块(464)相互靠近的一侧,从靠近第一伸缩杆(463)方向到远离第一伸缩杆(463)方向间距原来越大;
两个推动球(465),分别与两个斜面(4641)滑动连接;
第二伸缩杆(466),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41),且平行于所述矩形块(422)前端;
连接块(46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466)靠近第一伸缩杆(463)的一端,所述两个推动球(465)通过所述连接块(467)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包括:
第二滑槽(471),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上端,所述第二滑槽(471)平行于凹形块(421)的凹槽(4211)前方部分的右侧面;
两个第一滑块(47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471)内,所述第一滑块(472)与第二滑槽(47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连接杆(473),所述第一连接杆(47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471)上、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块(472)之间;
电动绕线盘(47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473)上,所述电动绕线盘(474)上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拉索(475);
两个第三伸缩杆(47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472)上,所述两根第一连接拉索(475)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中,相互远离的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479),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79)远离电动绕线盘(4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支架(477);
两个第二定位及固定组件(47)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三伸缩杆(476)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4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串(21)的数量为6串,各串电池片串(21)的数量依次为1片、2片、3片、4片、5片、5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使用非直角设计,采用斜度角码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3)采用层压温度焊接在所述串联电池片组(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通过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5)对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
所述电池片检测及预处理装置(5)包括:
底座(52),所述底座(52)上方安装有输送装置(51);
竖直支架(5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52)上,且位于所述输送装置(51)沿输送方向的一侧;
第一水平连接板(53),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
第二水平连接板(55),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上方;
第一滑轨(5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55)下端;
若干第二滑块(57),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56)内;
第一齿条(5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57)下端;
第一连接支架(59),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与第二水平连接板(55)之间;
第一齿轮(51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59)上,所述第一齿轮(510)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59)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轮(510)与所述第一齿条(58)啮合传动;
第二连接杆(5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条(58)远离竖直支架(54)的一侧;
连接套(51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511)远离第一齿条(58)的一侧;
第三连接杆(513),连接在所述连接套(512)内,所述第三连接杆(513)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沿着输送装置(51)的输送方向的一侧转动连接;
喷气式除尘装置(514),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杆(513)下端;
第一定滑轮(5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上端;
第三水平连接板(516),固定连接在底座(52)上,且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架(54)靠近所述输送装置(51)一侧;
第二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516)上端,且位于第一定滑轮(515)靠近竖直支架(54)的一侧;
第二绕线盘(51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510)的第一齿轮(510)的轮轴上,所述第二绕线盘(517)上缠绕有第二连接拉索(518),所述第二连接拉索(518)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绕线盘(5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拉索(518)第二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515)、第二定滑轮后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519);
第二滑轨(52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516)上端,所述第二滑轨(520)平行于第一滑轨(56),所述第三滑块(519)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520)内;
第四连接杆(521),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519)固定连接;
第五连接杆(522),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杆(521)远离第三滑块(519)的一侧,所述第五连接杆(522)下端固定连接有毛刷;
第二弹簧(523),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5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522)固定连接;
检测组件(524),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下端;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检测组件(524)、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喷气式除尘装置(51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524)包括:
连接箱(5241),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53)中部下端;
凸轮(5242),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所述连接箱(5241)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凸轮(5242)的第二驱动电机;
若干竖直导向杆(5243),贯穿所述连接箱(5241)下端;
n形检测块(5244),固定连接在所述若干竖直导向杆(5243)下端;
若干第三弹簧(5246),套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5243)上;
推动板(5245),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导向杆(5243)上端,所述推动板(5245)与所述第三弹簧(5246)固定连接,所述凸轮(5242)转动可推动所述推动板(5245)向下运动;
检测板(5247),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检测块(5244)上端内侧中部,所述检测板(5247)下端设置若干力传感器;
第三竖直滑轨(5241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
若干第四滑块(524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竖直滑轨(52415)内,所述第四滑块(524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齿条(5249),所述第二竖直齿条(5249)与第三竖直滑轨(52415)之间固定连接第四弹簧(52414);
第二齿轮(52410),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箱(5241)内,所述连接箱(5241)内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52410)的第三驱动电机;
两对第三滑轮(52411)组件,均包括若干上下间隔的第三滑轮(52411),所述两对第三滑轮(52411)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n形检测块(5244)沿着输送装置(51)输送方向两侧;
两个第三连接拉索(52412),上端与第二竖直齿条(5249)固定连接,下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对应侧的第三滑轮(52411),并贯穿至n形检测块(5244)内侧,且第三连接拉索(52412)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52413),所述滑板(52413)与所述n形检测块(5244)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2413)位于所述检测板(5247)外侧,且滑板(52413)下端位于检测板(5247)下端下方,两个滑板(5241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第一检测器件,两个滑板(52413)与对应的n形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52416);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第一检测器件、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通过焊接质量评估装置进行质量评估,所述焊接质量评估装置包括:
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焊接装置焊接待评估的Z型汇流条时的焊接参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条移动速度、焊接功率;
焊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焊缝信息,所述焊缝信息包括:焊缝宽度、焊缝高度、焊缝长度;
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Z型汇流条由三个第一汇流条焊接制成Z型,所述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包括:焊接后连接拐角处夹角,焊接后偏离信息,所述焊接后偏离信息包括: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偏移距离、焊接后相邻第一汇流条之间的最大水平竖向偏移距离;
超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应力状态;
分类装置,用于将评估后的焊接后的汇流条分类;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分类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包括:
基于焊接参数获取模块、焊缝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及公式(1)计算应力评估系数;
Figure FDA0003274604180000071
其中,Q为所述应力评估系数,λ为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值,δ为超声波的衰减系数,m为焊接前的三个第一汇流条的平均重量,v2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横波波速,v1为超声波检测模块中超声波的纵波波速,E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拉强度,A为三个第一汇流条的最小焊接面积,E1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抗剪强度,ρ为所述第一汇流条材料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第一汇流条的厚度,K2为第一汇流条材料的泊松系数,K1为焊接前各第一汇流条表面的清洁系数,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2,S为第一汇流条的最大长度,lg为以10为底的对数,M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接参数的总数量,Fi为焊接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i个焊接参数,fi为与所述第i个实际参数对应的第i个标准焊接参数,N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中获取的焊缝参数的总数量,Wj为焊缝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j个焊缝参数,wj为与所述第j个焊缝参数对应的第j个标准焊缝参数;
基于所述应力评估系数及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及公式(2)计算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的合格评估值;
Figure FDA0003274604180000081
G为所述合格评估值,ln为以e为底的对数,exp为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sin为正弦,αd为基于所述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d个连接拐角处夹角,D为焊接后连接拐角的总数,βd为与第d个连接拐角对应的标准夹角,μ为Z型汇流条的重要度系数,R为偏离信息的总数量,Ch为基于Z型汇流条尺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第h个偏离信息,Lh为与所述第h个偏离信息对应的标准允许偏离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器比较所述合格评估值与预设评估值,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小于等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不合格品;
当所述合格评估值大于预设评估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类装置工作,将所述待评估的焊接后的Z型汇流条分类为合格品。
CN202011643730.5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786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3730.5A CN11278671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3730.5A CN11278671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6711A CN112786711A (zh) 2021-05-11
CN112786711B true CN112786711B (zh) 2021-12-10

Family

ID=75753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3730.5A Active CN11278671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67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0071B2 (ja) * 2009-11-25 2012-09-19 哲朗 井口 多角形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2888206U (zh) * 2012-09-12 2013-04-17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CN106301166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卡姆丹克太阳能(江苏)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687418B (zh) * 2017-04-04 2021-03-1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电池的焊带连接方法
CN207184386U (zh) * 2017-08-21 2018-04-03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光伏结构
CN107978649A (zh) * 2017-12-21 2018-05-01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208849718U (zh) * 2018-07-17 2019-05-10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规则屋顶光伏组件
CN110634987A (zh) * 2019-08-05 2019-12-31 湖北工业大学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多主栅焊接及自动封装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6711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99163A1 (en)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for power battery echelon utilization
CN108775887B (zh) 一种锂电池的检测方法
KR101305008B1 (ko) 태양광 셀 제작 시스템
CN108686980A (zh) 锂电池检测和分选设备
CN211824265U (zh) 一种尺寸外观检测仪器
CN113335916B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设备
CN113275691A (zh) 一种新型横版叠瓦点胶焊接机
CN2112175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用检测台
CN111069081A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台
CN112786711B (zh) 一种新型ibc光伏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08957332A (zh) 锂电池成品检测设备
CN213435775U (zh) 电池产品检测机
CN217971509U (zh) 一种用于半方晶棒切割机的上下料移动装置
CN115464382B (zh) 全自动锁螺丝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5832482A (zh) 新型电池放电装备及工艺
CN108759750A (zh) 新能源电池检验设备
CN21012157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下料机构
CN213287720U (zh) 一种人体断层标本的收集分拣装置
CN209849326U (zh) 一种长条形工件自动检测装置
CN114889216A (zh) 平板粘磁铁机
CN112362672A (zh) 一种传动齿轮加工用具有筛选结构的平面检测设备
CN219837541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件加工检测组件
CN212597205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容设备的自动上料开夹机构
CN219369582U (zh) 一种双工位交替式电极外观检测设备
CN219507198U (zh) 一种区分检测机料箱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