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0711A - 阀以及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阀以及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0711A
CN112780711A CN202011224181.8A CN202011224181A CN112780711A CN 112780711 A CN112780711 A CN 112780711A CN 202011224181 A CN202011224181 A CN 202011224181A CN 112780711 A CN112780711 A CN 112780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valve
valve
sub
hol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41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0711B (zh
Inventor
安井刚
水野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80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0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5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supporting elements intended to guide or limit the movement of the annular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05Throttling passages in or on piston body, e.g. sl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9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with a single cylinder and of single-tub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ylinders
    • F16F9/32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ylinders for attachment of valv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1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in pis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以及缓冲器。一种阻尼阀,具备:叶片阀,其呈环状,并以外周和内周中的一方作为自由端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环状的对置部,其以在与叶片阀的自由端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叶片阀的轴向的一方;第一通路,其以与间隙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并且当叶片阀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打开。

Description

阀以及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和具备阀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目前,阀被用于例如针对缓冲器伸缩时所产生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而产生阻尼力。此外,在上述阀中,存在一种阀,该阀具备:叶片阀,其以内周和外周中的一方作为固定端,并将另一方作为自由端,从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对置部,其朝向该叶片阀的自由端的端面突出,并且包括在与该自由端的端面对置的状态下,在与该端面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的环状的对置面(例如日本专利特开JPH2-76937A)。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叶片阀的自由端的端面和对置部的对置面对置的状态下,也能够在它们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因此,叶片阀的自由端侧的端部从使该端面与对置部的对置面对置的位置起到不对置的位置为止向轴向的两侧进行移动。借此,当缓冲器的伸缩速度(活塞速度)上升时,叶片阀的自由端侧的端部挠曲,该端面和对置部的对置面变得不对置。此外,当叶片阀的挠曲量伴随着活塞速度的上升而增加时,在自由端与对置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变大,流过叶片阀的液体的流量增加。
发明内容
此处,为了提高叶片阀的耐久性,优选为,一边确保流过叶片阀的液体的流量,一边减小叶片阀的挠曲量。此外,为了一边确保流过叶片阀的液体的流量,一边减小挠曲量,需要以即便叶片阀的挠曲量较小、叶片阀的自由端的端面和对置面也不对置的方式而缩短对置面和其附近的对置部的轴向长度(厚度)。但是,从确保强度等的观点出发,缩短对置部的轴向长度是存在限度的,在现有的阀中,难以一边确保流过叶片阀的液体的流量,一边提高叶片阀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确保流过叶片阀的液体的流量、一边提高叶片阀的耐久性的阀、以及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式,种阀具备:叶片阀,其呈环状,并以外周和内周中的一方作为自由端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环状的对置部,其以在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自由端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轴向的一方;第一通路,其以与所述间隙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所述叶片阀,并且当所述叶片阀向远离所述第一副叶片阀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即阻尼阀在内的缓冲器的纵剖图。
图2为将图1的活塞部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即阻尼阀的叶片阀、以及第一、第二副叶片阀分解表示的俯视图。
图5为对图3所示的叶片阀向下方挠曲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即阻尼阀的第一变形例,且对该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的叶片阀向下方挠曲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7为将图6所示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的叶片阀、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副叶片阀分解表示的俯视图。
图8(a)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即阻尼阀的第二变形例,且对该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的叶片阀向下方挠曲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b)为对图8(a)所记载的叶片阀向上方挠曲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9为将图8(a)和图8(b)所示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的叶片阀、以及第一、第二副叶片阀分解表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附图中被标注的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部分)或所对应的部件(部分)。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为被设置于缓冲器D的活塞部的阻尼阀V。此外,缓冲器D被夹装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身与车轴之间。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就将图1所示的缓冲器D的上下简称为“上”“下”。
另外,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在内的缓冲器的安装对象未被限于车辆,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能够根据安装对象而适当地对安装状态下的缓冲器的上下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即便将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以与图1相同的朝向而安装于车辆,也可以以上下反向的方式安装于车辆。
接着,对上述缓冲器D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缓冲器D具备:有底筒状的缸1;活塞2,其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该缸1内;活塞杆3,其下端与活塞2连结,且上端向缸1外突出。
此外,在活塞杆3的上端设置有支架(未图示),活塞杆3经由该支架而与车身和车轴中的一方连结。另一方面,也在缸1的底部1a设置有支架(未图示),缸1经由该支架而与车身和车轴中的另一方连结。
这样,缓冲器D被夹装于车身与车轴之间。此外,当车辆在存在凹凸的路面上行驶等而使车轮相对于车身上下振动时,活塞杆3进出于缸1中而使缓冲器D伸缩,并且活塞2在缸1内上下(轴向)移动。
另外,缓冲器D具备环状的缸头10,所述缸头10堵塞缸1的上端,并且将活塞杆3支承成能够自由滑动。另一方面,缸1的下端在底部1a处被堵塞。这样,缸1内被设为密闭空间。此外,当从该缸1内的活塞2观察时,在与活塞杆3相反的一侧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插入有自由活塞11。
在缸1内,在与该自由活塞11相比靠上侧的位置形成有填充有工作油等液体的液体室L。另一方面,在缸1内的与自由活塞11相比靠下侧的位置形成有封入了空气或者氮气等的压缩气体的气体室G。这样,缸1内通过自由活塞11而被分隔为液体室L和气体室G。
此外,当在缓冲器D伸长时活塞杆3从缸1中退出,缸内容积增加相当于该退出的活塞杆3的体积量时,自由活塞11在缸1内向上侧移动而使气体室G扩大。相反地,当在缓冲器D收缩时活塞杆3向缸1中侵入,缸内容积减少相当于该侵入的活塞杆3的体积量时,自由活塞11在缸1内向下侧移动而使气体室G缩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D为单杆、单筒型,利用气体室G对进出于缸1中的活塞杆3的体积量进行补偿。但是,缓冲器D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收容液体和气体的贮存器以代替气体室G,并在缓冲器伸缩时在缸与贮存器之间交换液体,以对进出于缸中的活塞杆的体积量进行补偿。此外,也可以将缓冲器设为两杆型,而在活塞的两侧设置活塞杆,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用于对活塞杆的体积量进行补偿的结构自身。
接着,缸1内的液体室L被活塞2划分为活塞杆3侧的伸长侧室L1和该伸长侧室L1的相反侧(活塞杆相反侧)的压缩侧室L2。该活塞2构成为具有两个阀盘4、5,所述两个阀盘4、5被形成于活塞杆3的外周的台阶3a和与活塞杆3的顶端部螺合的螺母30夹住,并被垂直地保持于活塞杆3的外周。
在该两个阀盘4、5中的上侧(伸长侧室L1侧)的阀盘4上,安装有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另一方面,在下侧(压缩侧室L2侧)的阀盘5上安装有极低速阀8。此外,以包括两个阀盘4、5、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以及极低速阀8的方式而构成阻尼阀V。以下,详细地对构成该阻尼阀V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上侧的阀盘4包括:环状的主体部4b,其在中心部形成有允许活塞杆3的插通的安装孔4a;筒状的裙摆部4c,其从该主体部4b的下端外周部向下方突出。此外,在主体部4b上形成有向裙摆部4c的内周侧开口并在轴向上贯穿主体部4b的伸长侧和压缩侧的端口4d、4e。此外,在伸长侧的端口4d通过被层叠于主体部4b的下侧的伸长侧的主阀6而被开闭,压缩侧的端口4e通过被层叠于主体部4b的上侧的压缩侧的主阀7而被开闭。
另外,下侧的阀盘5包括:环状的嵌合部5b,其在中心部形成有允许活塞杆3的插通的安装孔5a,并且与上侧的阀盘4中的裙摆部4c的内周嵌合;筒部5c,其从该嵌合部5b的下端外周部向下方突出;环状的对置部5d,其从该筒部5c的下端向径向内侧突出。此外,嵌合部5b与裙摆部4c之间被密封件5e堵塞,并且在嵌合部5b上形成有使裙摆部4c的内侧和筒部5c的内侧连通的连通孔5f。另外,也可以在能够通过将嵌合部5b压入至裙摆部4c而对两者之间进行密封的情况下,省略密封件5e。此外,在嵌合部5b的下侧层叠有阀塞9和极低速阀8,该极低速阀8被设置成对位于筒部5c的下端的对置部5d的开口进行堵塞。
借此,从主阀6、7流向压缩侧室L2的液体依次流过上侧的阀盘4中的裙摆部4c的内侧、下侧的阀盘5中的连通孔5f以及筒部5c的内侧、和极低速阀8。相反地,从压缩侧室L2流向主阀6、7的液体逆向地流过上述路径。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极低速阀8以与主阀6、7串联的方式而被设置于使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连通的通路的中途。以下,将位于主阀6、7与极低速阀8之间的、从裙摆部4c的内侧到筒部5c的内侧的空间设为中间室L3。
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分别被构成为具有一片以上的叶片阀。该叶片阀为具有弹性的较薄的环状板,各主阀6、7以允许外周侧的挠曲的状态而使内周侧被固定于阀盘4,并对以使外周部落位离位于阀盘4的方式而对应的端口4d、4e的出口进行开闭。
伸长侧的端口4d的入口向伸长侧室L1开口,伸长侧室L1的压力朝向使伸长侧的主阀6的外周部向下方挠曲、从而向打开伸长侧的端口4d的方向进行作用。另一方面,压缩侧的端口4e的入口向中间室L3开口,该中间室L3的压力使压缩侧的主阀7的外周部向上方挠曲,从而向打开压缩侧的端口4e的方向进行作用。
此外,在构成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的叶片阀中的位于最靠阀盘4侧的第一片叶片阀的外周部分别形成有缺口6a、7a。借此,即便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闭阀,也由缺口6a、7a形成节流孔,从而使液体经由该节流孔而在伸长侧室L1与中间室L3之间进行往返。
由上述缺口6a、7a形成的节流孔允许液体的双向流动。因此,也可以省略被形成于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的缺口6a、7a中的一方。另外,节流孔的形成方法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在伸长侧或者压缩侧的主阀6、7所落座离座的阀座上形成开槽,并通过该开槽而形成节流孔。另外,也可以将节流孔替换为管。此外,主阀也可以为提升阀等叶片阀以外的阀。
接着,如图3所示,极低速阀8被构成为具有叶片阀8a、和被层叠于该叶片阀8a的上下的第一、第二副叶片阀8b、8c。叶片阀8a和第一、第二副叶片阀8b、8c分别为具有弹性的较薄的环状板,第一、第二副叶片阀8b、8c的外径小于叶片阀8a的外径。
此外,在极低速阀8的上下层叠有一片以上的间隔件80a、80b,所述间隔件80a、80b的外径与叶片阀8a、以及第一、第二副叶片阀8b、8c的外径相比较小。此外,极低速阀8的内周部被间隔件80a、80b夹住并被固定于阀盘5。另一方面,极低速阀8中的与间隔件80a、80b相比更靠外周侧的部分分别被允许向上下两侧挠曲。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阀8a、以及第一、第二副叶片阀8b、8c的内周成为固定端,外周成为自由端。
另外,叶片阀8a以未挠曲的状态而被设置于成为该叶片阀8a的自由端的端面的外周面f1与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相对置的位置。换言之,阀盘5的对置部5d朝向未挠曲的状态下的叶片阀8a的外周面(自由端的端面)f1突出,该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成为与叶片阀8a的外周面f1对置的对置面。另外,“未挠曲的状态”是指,被保持为无负载时的状态(成为自然长度的状态)的意思。
即便在以叶片阀8a未挠曲的状态、使该叶片阀8a的外周面f1与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相对置的状态下,也能够在叶片阀8a的外周(自由端)与对置部5d之间形成间隙P。此外,通过该间隙P而允许叶片阀8a的外周(自由端)相对于对置部5d上下移动。但是,由于该间隙P是非常狭小的,因此,几乎不会引起液体经由间隙P的移动。
压缩侧室L2的压力朝向使叶片阀8a的外周部向上方挠曲的方向进行作用。另一方面,中间室L3的压力朝向使叶片阀8a的外周部向下方挠曲的方向进行作用。此外,当受到压缩侧室L2或者中间室L3的压力而使叶片阀8a的外周部上下挠曲,并使外周面f1和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上下错开而不对置时,叶片阀8a的挠曲量越大,则其外周(自由端)和对置部5d之间形成的间隙P越是扩大。
另外,叶片阀8a和在该叶片阀8a的下侧重叠的第二副叶片阀8c为开孔叶片阀,在它们上除了允许活塞杆3的插通的安装孔(未用符号表示)之外,分别还形成有在轴向(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孔。以下,为了对被形成于叶片阀8a的孔、和被形成于第二叶片阀8c的孔进行区别,将前者设为主通孔h1,并将后者设为副通孔h2。另外,将构成阻尼阀V的各部件被安装于活塞杆3的外周的状态设为安装状态。
如图4所示,叶片阀8a的主通孔h1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并在叶片阀8a的周向上排列地形成有八个。另一方面,第二副叶片阀8c的副通孔h2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弧状,并在第二副叶片阀8c的周向上排列地形成有三个。此外,如图3所示,在叶片阀8a和第二副叶片阀8c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即便未进行它们的周向上的对位,两个以上的主通孔h1也相对于一个副通孔h2而连通。
借此,防止主通孔h1的下端被第二副叶片阀8c堵塞的情况,主通孔h1的下端被维持为始终开放的状态。另外,为了防止主通孔h1的下端被第二副叶片阀8c堵塞的情况,只要在叶片阀8a和第二叶片阀8c的安装状态下,以主通孔h1的下端开口和副通孔h2的上端开口在轴向观察时(在从轴向的一方观察的状态下)重叠的方式配置主通孔h1和副通孔h2即可。只要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就能够任意地变更主通孔h1以及副通孔h2的数量、形状、以及配置。另外,可以将主通孔h1设为在俯视观察时圆弧状,并在叶片阀8a的周向上排列地形成,也可以将副通孔h2设为在俯视观察时圆形,并在第二副叶片阀8c的周向上排列地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叶片阀8a的上侧重叠的第一副叶片阀8b为除了允许活塞杆3的插通的安装孔(未用符号表示)以外不具有孔的无孔叶片阀。此外,如图3所示,在叶片阀8a和第一副叶片阀8b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副叶片阀8b的外周位于与叶片阀8a的主通孔h1的上侧开口相比靠外周侧的位置。
借此,在第一叶片阀8b的外周与叶片阀8a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主通孔h1的上端被第一副叶片阀8b堵塞。另外,当图3所示的叶片阀8a的外周部受到压缩侧室L2的压力而向上方挠曲时,第一副叶片阀8b的外周部也随其向上方挠曲,因此,第一副叶片阀8b的外周被维持为与叶片阀8a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主通孔h1的上端被维持为由第一副叶片阀8b闭塞的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5所示,当叶片阀8a的外周部受到中间室L3的压力而向下方挠曲时,第一副叶片阀8b的外周从叶片阀8a的上表面分离,主通孔h1的上端被开放。由于在叶片阀8a的外周部向下方挠曲的情况下,第二副叶片阀8c的外周部也随其向下方挠曲,因此,虽然第二副叶片阀8c的外周被维持为与叶片阀8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但主通孔h1的下端通过副通孔h2而向下方开放。
借此,中间室L3的液体能够从第一副叶片阀8b与叶片阀8a之间流入至主通孔h1,并经由该主通孔h1和副通孔h2而向压缩侧室L2进行移动。即,由主通孔h1和副通孔h2形成第一通路B1,所述第一通路B1与在叶片阀8a的外周(自由端)和对置部5d之间形成的间隙P并列。此外,该第一通路B1被第一副叶片阀8b开闭,并且该第一叶片阀8b在叶片阀8a向下方挠曲的情况下,打开第一通路B1,从而允许液体在该第一通路B1中从中间室L3向压缩侧室L2的流动。
另外,当叶片阀8a和第一叶片阀8b向上方的挠曲量变大一定程度时,叶片阀8a和第一叶片阀8b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阀塞9抵接,从而阻止了进一步的挠曲。这样,阀塞9对叶片阀8a和第一副叶片阀8b向上方的挠曲量进行限制。
相反地,当叶片阀8a和第二叶片阀8c向下方的挠曲量变大一定程度时,叶片阀8a和第二叶片阀8c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螺母30抵接,从而阻止了进一步的挠曲。这样,螺母30作为对叶片阀8a和第二副叶片阀8c向下方的挠曲量进行限制的阀塞而起作用。另外,也独立于螺母30而设置对叶片阀8a和第二副叶片阀8c向下方的挠曲量进行限制的阀塞。
此外,在该螺母30的上端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形成有槽30a。该槽30a防止当叶片阀8a或者第二副叶片阀8c与螺母30抵接时、第一通路B1和压缩侧室L2的连通被切断的情况。另外,上述槽30a也可以形成于极低速阀8。另外,也可以将孔形成于螺母(槽塞)30以代替槽30a,并利用该孔保障第一副叶片阀8b打开第一通路B1时的第一通路B1的连通。
以下,对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阻尼阀(阀)V在内的缓冲器D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缓冲器D伸长时,活塞2在缸1内向上方移动而压缩伸长侧室L1,该伸长侧室L1的液体流过阻尼阀V而向压缩侧室L2移动。该液体的流动被伸长侧的主阀6、由各主阀6、7的缺口6a、7a形成的节流孔、或者极低速阀8赋予阻力,因此,伸长侧室L1的压力上升,缓冲器D发挥出阻碍伸长工作的伸长侧阻尼力。
相反地,在缓冲器D收缩时,活塞2在缸1内向下方移动而压缩压缩侧室L2,该压缩侧室L2的液体流过阻尼阀V而向伸长侧室L1移动。该液体的流动被压缩侧的主阀7、由各主阀6、7的缺口6a、7a形成的节流孔、或者极低速阀8赋予阻力,因此,压缩侧室L2的压力上升,缓冲器D发挥出阻碍收缩工作的压缩侧阻尼力。
此外,在上述缓冲器D中,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根据活塞速度而开阀,或者极低速阀8的叶片阀8a的外周部上下挠曲,从而使阻尼力特性(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变化。
更详细而言,在缓冲器D的动作开始这样的活塞2的速度(活塞速度)极低、活塞速度接近于0(零)的极低速区域中的情况下,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关闭。另一方面,极低速阀8的叶片阀8a的外周部在缓冲器D的伸长时向下方挠曲,收缩时向上方挠曲,叶片阀8a的外周面f1和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上下错开而未对置。
在该情况下,在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之间往返的液体在由各主阀6、7的缺口6a、7a形成的节流孔、中间室L3、和在上下错开的叶片阀8a的外周与对置部5d的内周之间形成的间隙P中流过。另外,在缓冲器D伸长时,第一副叶片阀8b的外周从向下方挠曲的叶片阀8a的上表面分离,从而使第一通路B1打开。虽然在极低速区域中,伸长时的将第一通路B1和间隙P合在一起的流路的开口面积、和收缩时的间隙P的开口面积分别伴随着活塞速度的上升而变大,但与由各主阀6、7的缺口6a、7a形成的全部节流孔的开口面积相比较小。
因此,关于在活塞速度处于极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对于液体在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移动时的压力损失,在伸长时由将在叶片阀8a的外周与对置部5d的内周之间形成的间隙P和第一通路B1合在一起的流路产生的压力损失所主导,在收缩时由间隙P产生的压力损失所主导。此外,极低速区域中的阻尼特性为,在伸长时和收缩时与活塞速度成比例的阀特有的特性。另外,也可以将叶片阀8a中的主通孔h1的设置位置设于与图5相比更靠叶片阀8a的内周的位置,或者,设定为当从中间室L3侧受到压力时、叶片阀8a的未被第二副叶片阀8c支承的外周部进一步挠曲。借此,设定为,在活塞速度位于极低速区域的情况下,第一通路B1不打开,在活塞速度位于低速区域或者中高速区域的情况下,第一通路B1打开。
另外,如上所述,即便在叶片阀8a的外周面f1和对置部5d的内周面f2对置的状态下,也能够在它们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因此,也可以在极低速区域内的低速侧的区域中使液体流过该微小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在极低速区域内的低速侧的区域中,由该微小的间隙形成的压力损失占主导,阻尼力特性成为与活塞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节流孔特有的特性,在极低速区域内的高速侧的区域中成为阀特有的特性。
接着,在活塞速度变高、并从极低速区域脱离而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与处于极低速区域的情况相同地,伸长侧和压缩侧的主阀6、7关闭。另一方面,极低速阀8中的叶片阀8a的外周部的挠曲量变大,伸长时的将间隙P和第一通路B1合在一起的流路的开口面积和收缩时的间隙P的开口面积分别与由各主阀6、7的缺口6a、7a形成的全部节流孔的开口面积相比较大。
因此,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关于液体在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进行移动时的压力损失,因由缺口6a、7a形成的节流孔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占主导。此外,低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特性成为与活塞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节流孔特有的特性。
接着,在活塞速度进一步变高、并从低速区域脱离而处于中高速区域的情况下,在缓冲器D的伸长时,伸长侧的主阀6打开,并在收缩时,压缩侧的主阀7打开。此外,极低速阀8的叶片阀8a的挠曲量与低速区域相比变大,在上下错开的叶片阀8a的外周和对置部5d的内周之间形成的间隙P变大。
在该情况下,在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往返的液体在因伸长侧或者压缩侧的主阀6、7的开阀而在该外周部与阀盘4之间形成的间隙(开口部)、中间室L3、在上下错开的叶片阀8a的外周与对置部5d的内周之间形成的间隙P、和在伸长时被形成于叶片阀8a的第一通路B1中流过。在中高速区域中,间隙P较大,液体以几乎没有阻力的方式流过。
因此,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的情况下,对于液体在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进行移动时的压力损失,因伸长侧或者压缩侧的主阀6、7的开口部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占主导。此外,中高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特性成为与活塞速度成比例的阀特有的特性,与低速区域比较,斜率较小。另外,在中高速区域的中途、主阀6、7打开的情况下,阻尼力特性以该打开的速度为界限而成为端口特有的特性,斜率再次变大。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阻尼阀(阀)V、以及包括该阻尼阀V的缓冲器D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阻尼阀(阀)V具备:叶片阀8a,其呈环状,并以外周作为自由端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环状的对置部5d,其以在与该叶片阀8a的外周(自由端)之间空开间隙P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副叶片阀(副叶片阀)8b,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上侧(轴向的一方);第一通路B1,其以与间隙P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a,并且当叶片阀8a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b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B1打开。换言之,阻尼阀V具备:叶片阀8a,其呈环状,并以外周作为自由端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环状的对置部5d,其以在与叶片阀8a的自由端之间空开间隙P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副叶片阀8b,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轴向的一方;第一通路B1,其以与间隙P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a,并且当叶片阀8a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b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B1打开。
根据上述结构,当叶片阀8a挠曲、第一通路B1打开时,液体能够在第一通路B1与间隙P这两方中流过。借此,与不具有第一通路B1的叶片阀相比较,即便挠曲量相同,流过叶片阀8a的液体的流量也增加了相当于液体能够流过第一通路B1的量。这样,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相对于叶片阀8a的挠曲量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够确保流过叶片阀8a的液体的流量,并抑制叶片阀8a的挠曲量变大的情况,从而提高叶片阀8a的耐久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阀)V还具备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下侧(轴向的另一方)的第二副叶片阀8c。另外,在叶片阀8a上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轴向)贯穿的主通孔h1,并且在第二副叶片阀8c上形成有副通孔h2,所述副通孔h2在轴向观察时与主通孔h1重叠的位置沿着厚度方向(轴向)贯穿第二副叶片阀8c,此外,第一通路B1由主通孔h1和副通孔h2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b开闭。换言之,阻尼阀V还具备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轴向的另一方的第二副叶片阀8c,在叶片阀8a上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主通孔h1,在第二副叶片阀8c上,在与主通孔h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副通孔h2,第一通路B1由主通孔h1和副通孔h2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b开闭。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形成当叶片阀8a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b的方向挠曲时打开的第一通路B1。此外,由于当变更主通孔h1与副通孔h2的重叠的量时,能够变更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容易地调节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此外,由于该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成为在中高速区域中所产生的阻尼力的调整要素,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调整阻尼力。
另外,第二副叶片阀8c可以被省略,也可以被变更。例如,在变更了第二副叶片阀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中,如图6、图7所示,在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下侧(轴向的另一方)的第二副叶片阀8d上,在轴向观察时与主通孔h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副叶片阀8d并且向侧方开口的缺口h3。此外,在该第二副叶片阀8d的与叶片阀8a相反的一侧层叠有第三副叶片阀8e。第一通路B1由主通孔h1、和通过缺口h3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a与第三副叶片阀8e之间的间隙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b开闭。换言之,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还具备:第二副叶片阀8d,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a的轴向的另一方;第三副叶片阀8e,其被层叠于第二副叶片阀8d,在叶片阀8a上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主通孔h1,在第二副叶片阀8d上,在与主通孔h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并且向侧方开口的缺口h3,第一通路B1由主通孔h1、和通过缺口h3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a与第三副叶片阀8e之间的间隙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b开闭。
即便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形成当叶片阀8a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b的方向挠曲时打开的第一通路B1。此外,若变更第二副叶片阀8d中的朝向缺口h3的侧方的开口部的宽度w(图7)(换言之,若变更缺口h3的形状),则能够变更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调节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此外,由于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成为在中高速区域中所产生的阻尼力的调整要素,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调整阻尼力。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设置有上述第二、第三副叶片阀8d、8e的情况下,叶片阀8a在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b而打开第一通路B1之后,第三副叶片阀8e进一步远离第二副叶片阀8d,第一通路B1的开口面积也更进一步变大。这样,根据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也能够分两级打开第一通路B1。
另外,在叶片阀8a上,除了当该叶片阀8a朝一方挠曲时打开的通路之外,也可以设置有当朝另一方挠曲时打开的通路。例如,如图8(a)和图8(b)、图9所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形成有:第一副叶片阀8g,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f的上侧;第一通路B1,其以与间隙P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f,并且当叶片阀8f朝向远离第一副叶片阀8g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B1打开;第二副叶片阀8h,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f的下侧;第二通路B2,其以与间隙P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f,并且当叶片阀8f朝向远离第二副叶片阀8h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二通路B2打开。换言之,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还具备:第二副叶片阀8h,其被层叠于叶片阀8f的轴向的另一方;第二通路B2,其以与间隙P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叶片阀8f,并且当叶片阀8f朝向远离第二副叶片阀8h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二通路B2打开。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如图8(a)所示液体使叶片阀8f朝向下方挠曲而从中间室L3流向压缩侧室L2的情况、和如图8(b)所示使叶片阀8f朝向上方挠曲而从压缩侧室L2流向中间室L3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该两方而确保流过叶片阀8f的液体的流量,并且抑制叶片阀8f的挠曲量变大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叶片阀8f的耐久性。
此外,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中,在叶片阀8f上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轴向)贯穿的第一、第二主通孔h4、h5,在第二副叶片阀8h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通孔h4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轴向)贯穿第二副叶片阀8h的第二副通孔h6,在第一副叶片阀8g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二通孔h5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轴向)贯穿第一副叶片阀8g的第一副通孔h7。换言之,在叶片阀8f上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第一主通孔h4以及第二主通孔h5,在第一副叶片阀8g上,在与第二主通孔h5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第一副通孔h7,在第二副叶片阀8h上,在与第一主通孔h4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轴向贯穿的第二副通孔h6。
此外,第一通路B1由第一主通孔h4和第二副通孔h6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g开闭。另一方面,第二通路B2由第二主通孔h5和第一副通孔h7形成,并由第二副叶片阀8h开闭。换言之,第一通路B1由第一主通孔h4和第二副通孔h6形成,并由第一副叶片阀8g开闭,第二通路B2由第二主通孔h5和第一副通孔h7形成,并由第二副叶片阀8h开闭。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第二通路B1、B2,并且能够独立地调节各通路B1、B2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伸长压缩两侧的阻尼力。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力中,第一主通孔h4被形成于与第二主通孔h5相比靠外周侧的位置。借此,即便不进行叶片阀8f、第一副叶片阀8g、第二副叶片阀8h的周向的对位,也容易地使第一主通孔h4和第二副通孔h6连通,并且使第二主通孔h5和第一副通孔h7连通。
但是,也可以将第一主通孔h4形成于与第二主通孔h5相比靠内周侧的位置,若进行叶片阀8f、第一副叶片阀8g、第二副叶片阀8h的周向的对位,则也可以在同一圆周上配置第一、第二主通孔h4、h5。换言之,第一主通孔h4只要被形成于与第二主通孔h5相比靠外周侧或者内周侧的位置即可。此外,如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阻尼阀那样,即便在叶片阀8f上形成第一、第二通路B1、B2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如图6、图7所示那样的缺口叶片阀(第二副叶片阀8d)和无孔叶片阀(第三副叶片阀8e)而形成第一、第二通路B1、B2。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阀中,在阀塞9的下端和螺母(阀塞)30的上端分别形成有沿着径向的槽9a、30a。此外,利用螺母30的槽30a保障了第一副叶片阀8g打开第一通路B1时的第一通路B1的连通。另一方面,利用阀塞9的槽9a保障了第二副叶片阀8h打开第二通路B2时的第二通路B2的连通。但是,也可以如前所述将各槽30a、9a替换成孔。
另外,虽然在各实施方式中,叶片阀8a、8f、以及各副叶片阀8b、8c、8d、8e、8g、8h的内周成为固定端,外周成为自由端,但外周也可以成为固定端,内周也可以成为自由端。换言之,叶片阀8a、8f只要呈环状,且以外周和内周中的一方作为自由端并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涉及的叶片阀、以及副叶片阀被利用于和主阀6、7串联的极低速阀8中。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叶片阀、以及副叶片阀用作主阀。此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将活塞速度的区域划分为极低速区域、低速区域、中高速区域,但是各区域的阈值能够分别被任意地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阀)V被利用于缓冲器D中。此外,该缓冲器D具备缸1、和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插入至缸1内的活塞杆3,并利用阻尼阀V对当缸1和活塞杆3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换言之,缓冲器D具备缸1、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插入至缸1内的活塞杆3、和阻尼阀V,阻尼阀V针对当缸1和活塞杆3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因此,当缓冲器D伸缩而使缸1和活塞杆3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时,能够产生因阻尼阀(阀)V的阻力而引起的阻尼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阻尼阀(阀)V被设置于在缓冲器D的活塞杆3上所安装的活塞部分。但是,出入于缸1的杆也可以并不一定是安装有活塞的活塞杆,设置阻尼阀V的位置并不限于活塞部。例如,如上所述,在缓冲器具备贮存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缸1和贮存器连通的通路的中途设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
以上,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就能够进行改造、变形、以及变更。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
本申请要求基于在2019年11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特愿2019-201178的优先权,并通过参照的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引入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Claims (7)

1.一种阀,具备:
叶片阀,其呈环状,并以外周和内周中的一方作为自由端而允许向轴向的两侧的挠曲;
环状的对置部,其以在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自由端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而被设置;
第一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轴向的一方;
第一通路,其以与所述间隙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所述叶片阀,并且当所述叶片阀向远离所述第一副叶片阀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一通路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
还具备第二副叶片阀,所述第二副叶片阀被层叠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轴向的另一方,
在所述叶片阀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主通孔,
在所述第二副叶片阀上,在与所述主通孔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副通孔,
所述第一通路由所述主通孔和所述副通孔形成,并由所述第一副叶片阀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还具备:
第二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轴向的另一方;
第三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所述第二副叶片阀,
在所述叶片阀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主通孔,
在所述第二副叶片阀上,在与所述主通孔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并且向侧方开口的缺口,
所述第一通路由所述主通孔、和通过所述缺口而被形成于所述叶片阀与所述第三副叶片阀之间的间隙形成,并由所述第一副叶片阀开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还具备:
第二副叶片阀,其被层叠于所述叶片阀的所述轴向的另一方;
第二通路,其以与所述间隙并列的方式而被形成于所述叶片阀,并且当所述叶片阀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副叶片阀的方向挠曲时,所述第二通路打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中,
在所述叶片阀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第一主通孔以及第二主通孔,
在所述第一副叶片阀上,在与所述第二主通孔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第一副通孔,
在所述第二副叶片阀上,在与所述第一主通孔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着所述轴向贯穿的第二副通孔,
所述第一通路由所述第一主通孔和所述第二副通孔形成,并由所述第一副叶片阀开闭,
所述第二通路由所述第二主通孔和所述第一副通孔形成,并由所述第二副叶片阀开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其中,
所述第一主通孔被形成于与所述第二主通孔相比靠外周侧或者内周侧的位置。
7.一种缓冲器,具备:
缸;
杆,其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所述缸内;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
所述阀针对当所述缸和所述杆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液体的流动施加阻力。
CN202011224181.8A 2019-11-06 2020-11-05 阀以及缓冲器 Active CN112780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1178A JP7402017B2 (ja) 2019-11-06 2019-11-06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JP2019-201178 2019-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711A true CN112780711A (zh) 2021-05-11
CN112780711B CN11278071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68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4181.8A Active CN112780711B (zh) 2019-11-06 2020-11-05 阀以及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2999B2 (zh)
JP (1) JP7402017B2 (zh)
CN (1) CN1127807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34820A1 (de) * 2020-12-23 2022-06-23 Ktm Ag Ventilanordnung für einen Schwingungsdämpfer
WO2023199648A1 (ja) * 2022-04-14 2023-10-19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緩衝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6937A (ja) * 1988-06-03 1990-03-16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H10231878A (ja) * 1997-02-21 1998-09-02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617746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発生バルブ構造
CN105899837A (zh) * 2013-10-31 2016-08-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缓冲器
JP2019116902A (ja) * 2017-12-26 2019-07-18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WO2019194168A1 (ja) * 2018-04-06 2019-10-10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5870B2 (ja) * 2006-08-25 2013-03-2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949789B2 (ja) 2014-01-10 2016-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16173140A (ja) 2015-03-17 2016-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DE102016210789B4 (de) * 2016-06-16 2020-08-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Dämpfventil für einen Schwingungsdämpfer
JP2018076920A (ja) 2016-11-09 2018-05-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6937A (ja) * 1988-06-03 1990-03-16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H10231878A (ja) * 1997-02-21 1998-09-02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617746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発生バルブ構造
CN105899837A (zh) * 2013-10-31 2016-08-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缓冲器
JP2019116902A (ja) * 2017-12-26 2019-07-18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WO2019194168A1 (ja) * 2018-04-06 2019-10-10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6139A (ja) 2021-05-20
CN112780711B (zh) 2023-03-24
US11542999B2 (en) 2023-01-03
JP7402017B2 (ja) 2023-12-20
US20210131517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4785B2 (en) Controllable damping forc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11630295B (zh) 阻尼阀和缓冲器
KR101441535B1 (ko) 완전 이동 밸브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하는 쇽업소바
CN112780711B (zh) 阀以及缓冲器
US11536344B2 (en)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WO2019239718A1 (ja) 減衰力発生機構、減衰力発生機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力緩衝装置
US9297436B2 (en)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11629772B2 (en)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KR20060041496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CN115885118A (zh) 缓冲器
JP7206174B2 (ja) 緩衝器
US20230279921A1 (en) Hydraulic compression stop with closable windows
WO2019194168A1 (ja)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CN111868410B (zh) 阀座构件、阀和缓冲器
CN112360913B (zh) 液压阻尼器和用于液压阻尼器组件的活塞
JPH11166573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7216618B2 (ja)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WO2016052701A1 (ja) 緩衝器
CN106536966B (zh) 缓冲器
JP7470076B2 (ja) 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JP6204703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CN113217572B (zh) 阻尼器组件
US20230287954A1 (en) Shock absorber
US20220065321A1 (en) Shock absorber
KR20200053292A (ko) 쇽업소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