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6966B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6966B
CN106536966B CN201580038817.0A CN201580038817A CN106536966B CN 106536966 B CN106536966 B CN 106536966B CN 201580038817 A CN201580038817 A CN 201580038817A CN 106536966 B CN106536966 B CN 106536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mpression
seat
valve seat
sid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88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6966A (zh
Inventor
黑岩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3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6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6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6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16F9/5126Piston, or piston-lik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1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in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6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contraction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extension, i.e. responsive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12Fluid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40Multi-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缓冲器(S)包括: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该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形成于阀盘(1),连通两个室(L1、L2),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阀座(3A、3B),其包围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或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以及阀芯(4A、4B),阀座(3A、3B)包括: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30);中间阀座部(31),其自外侧阀座部(30)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活塞(1)的中心轴线(X)侧延伸;以及内侧阀座部(32),其自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中间阀座部(31)连结起来,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侧(X)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作为缓冲器,存在如下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筒状的缸体;活塞,其作为阀盘,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于缸体内;活塞杆,其连结于活塞,一端向缸体外延伸;两个室,其由活塞划分而成,可向该两个室填充工作油;通路,其连通这些室;以及阀芯,其打开或关闭通路。对于这样的缓冲器而言,在伸缩时,利用阀芯对通过通路并在室彼此之间进出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使两个室产生压力差而产生阻尼力。
例如,在日本JP2010-196798A所公开的活塞上,在周向上交替排列地形成有多个贯通该活塞的伸长侧的通路和压缩侧的通路(以下称为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在该活塞上,在活塞的一侧与伸长侧通路的数量相对应地形成有独立包围伸长侧通路的出口的扇状的阀座,在另一侧也与压缩侧通路的数量相对应地形成有独立包围压缩侧通路的出口的扇状的阀座。另外,阀芯对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该阀芯具备多个环板状的叶片阀地构成,并相对于各阀座离开、落位。
另外,在日本JP2011-149447A所公开的活塞上,在周向上交替排列地形成有贯通该活塞的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在该活塞上,在活塞的一侧形成有一体地包围所有的伸长侧通路的出口的圆环状的阀座,在另一侧形成有一体地包围所有的压缩侧通路的出口的圆环状的阀座。而且,阀芯对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该阀芯具备多个环板状的叶片阀地构成,并相对于各阀座离开、落位。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缓冲器特别地用于汽车的车身的减振的情况下,基于能够提高乘车舒适度等理由,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优选的是,设定为使表示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的曲线的倾斜平缓,即,减小阻尼系数(阻尼力增加量相对于活塞速度增加量的比率)。
例如,在以往的日本JP2010-196798A所公开那样的、利用扇状的阀座使各通路独立的独立端口结构中,能够在相邻的扇状的阀座之间设置伸长侧通路的入口、压缩侧通路的入口。因此,能够将阀座尽量地延伸到外周侧并增大阀芯的直径,而容易使阀芯挠曲。这一方法在如上述那样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时是有利的。但是,在独立端口结构中,由于无法增大阀芯的用于承受室的压力的受压面积,因此,若室的压力不升高,则阀芯无法打开,难以充分地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
另外,在日本JP2011-149447A所公开那样的、利用圆环状的阀座一体地包围伸长侧通路的出口、压缩侧通路的出口的圆环状阀座结构中,虽然能够增大阀芯的受压面积,但是,需要在阀座的外周侧设置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中的至少一者的入口。因而,不更换缸体直径,就无法增大包围伸长侧通路的出口的阀座和包围压缩侧通路的出口的阀座这两者的阀座直径。因此,难以使阀芯挠曲,在该情况下,也难以充分地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
日本JP1999-166573A的图6所公开的阀座包括:四个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其在活塞的外周侧沿周向配置;共计八个中间阀座部,其自这些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朝向活塞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四个内侧阀座部,其自各中间阀座部的上述中心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连结相邻的中间阀座部,阀座的形状像环那样相连。而且,在阀座的内侧,在利用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中的一者的出口。另外,在阀座的外侧,在利用内侧阀座部连结的中间阀座部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中的另一者的入口。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兼顾在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时是有利的、不更换缸体直径就能够增大阀芯的直径这样的独立端口结构的优点和能够增大阀芯的受压面积这样的圆环状阀座结构的优点这两个优点,并能够使阀芯容易打开。
然而,在上述活塞中,内侧阀座部形成为圆弧状,成为内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中央部向外周侧鼓出的形状。因此,内侧阀座部成为阻碍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的流路面积扩展的障碍,而无法充分地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详细而言,对于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而言,如上述那样使阀芯容易打开,并且,增大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的流路面积是有效的。在想要增大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的流路面积的情况下,基于确保活塞的强度等理由,优选的是,向活塞的内周侧扩展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但无法越过内侧阀座部地进行扩展。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在内侧阀座部为向活塞的外周侧鼓出那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内侧阀座部成为阻碍伸长侧通路、压缩侧通路的流路面积扩展的障碍,而无法充分地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另外,该问题并不限定于划分出两个室的阀盘为活塞的情况。另外,上述问题在仅在阀盘的一侧形成有上述阀座的情况下也会产生。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减小中高速区域的阻尼系数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以及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或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所述阀座具有: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中间阀座部,其自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各自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或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内侧阀座部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或设于比该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伸长侧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的一侧,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压缩侧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的另一侧,包围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伸长侧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的一侧,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压缩侧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所述伸长侧阀座和所述压缩侧阀座分别具有: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中间阀座部,其自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内侧阀座部,其自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所述伸长侧阀座的所述内侧阀座部和所述压缩侧阀座的所述内侧阀座部分别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或设于比该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位局部剖切地表示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仰视图。
图4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和阀芯分解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1的另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副阀的俯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缺口叶片阀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阻尼力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第1变形例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第2变形例的仰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缺口叶片阀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多个附图中标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或相对应的结构。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包括:活塞(阀盘)1,其划分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两个室);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该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形成于活塞1,连通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阀座3A、3B,该阀座3A、3B形成于活塞1,包围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或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以及阀芯4A、4B,该阀芯4A、4B层叠于活塞1,用于对伸长侧通路2A或压缩侧通路2B进行开闭。
阀座3A、3B包括: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30;中间阀座部31,其以两个为一对,分别自外侧阀座部30的周向上的两端向活塞1的中心轴线X侧延伸;以及内侧阀座部32,其自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将相邻的上述中间阀座部31连结起来。
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或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配置于阀座(3A或3B)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压缩侧通路2B的入口13或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配置于阀座(3A或3B)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缓冲器S安装在汽车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用于车身的减振。如图1所示,缓冲器S包括:筒状的缸体5;活塞1,其能够滑动地插入于缸体5内;活塞杆6,其一端连结于活塞1且另一端向缸体5外延伸;以及自由活塞7,其能够沿缸体5的与活塞杆相反的一侧的内周面滑动地插入于缸体5内。在缸体5内形成有两个室(L1、L2),该两个室(L1、L2)由活塞1划分并可被填满工作油。另外,在缸体5内形成有气室G,该气室G由自由活塞7划分出并可被封入气体。在两个室(L1、L2)中,活塞1侧的室(L2)利用自由活塞7而与气室G分隔开。以下,将可被填满工作油的两个室(L1、L2)中的、成为图1中上侧的活塞杆6侧的室设为伸长侧室L1,将成为图1中下侧的活塞1侧的室设为压缩侧室L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缸体5连结于车轮侧并且使自缸体5突出的活塞杆6的另一端连结于车身侧,从而将缓冲器D设定为正立型。在由路面凹凸而产生的冲击被输入于车轮时,活塞杆6出入于缸体5而使缓冲器S伸缩。另外,缓冲器S设定为单筒型,与缓冲器S伸缩时的活塞杆进出体积量相对应的缸体内容积变化能够利用随着自由活塞7的移动而产生的气室G的膨胀、收缩来补偿。
另外,缓冲器S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能够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是,使缸体5连结于车身侧并且使活塞杆6连结于车轮侧,从而将缓冲器S设定为倒立型。另外,也可以是,在缸体5的外周设置外筒而将缓冲器S设定为双筒型,在形成于缸体5与外筒之间的贮存室封入工作油和气体,从而利用该贮存室补偿与活塞杆进出体积量相对应的缸体内容积变化。如此,在将缓冲器S设定为双筒型的情况下,还可以设定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盘划分贮存室和压缩侧室L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产生阻尼力而利用了工作油,但还可以利用除工作油以外的液体、气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滑动地插入于缸体5内的活塞1为本发明的阀盘,如上述那样划分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这两个室。活塞1包括容许活塞杆6贯穿的中心孔10并形成为环状。活塞1与层叠于该活塞1的上方的阀芯4B和层叠于该活塞1的下方的阀芯4A一起利用螺母61保持于活塞杆6的安装部60的外周。
如图2、图3所示,在活塞1上沿周向交替排列地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活塞1的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该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各有三个。在伸长侧通路2A内和压缩侧通路2B内分别自中心轴线X侧朝向外周侧突出有岛部11。另外,如图3所示,在活塞1的下部形成有包围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的阀座3A和设于阀座3A的内侧的凸台部8A。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活塞1的上部形成有包围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的阀座3B和设于阀座3B的内侧的凸台部8B。以下,为了区别上述各阀座3A、3B,将包围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的阀座3A称作伸长侧阀座3A,将包围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的阀座3B称作压缩侧阀座3B。
形成于活塞1的上部的压缩侧阀座3B和凸台部8B向上侧突出,形成于活塞1的下部的伸长侧阀座3A和凸台部8A向下侧突出。岛部11向上侧和下侧突出,如图5、图6所示,向上侧突出的压缩侧阀座3B、凸台部8B以及岛部11的顶部配置于与活塞1的中心轴线X正交的同一平面上。向下侧突出的伸长侧阀座3A、凸台部8A以及岛部11的顶部配置于与活塞1的中心轴线X正交的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对层叠于活塞1的阀芯4A、4B不施加初始挠曲的设定。另外,也可以设为:在伸长侧阀座3A和压缩侧阀座3B中,配置于活塞1的外周侧的后述的外侧阀座部30比凸台部8A、8B突出,并对阀芯4A、4B中的双方或一方施加初始挠曲。
如图2、图3所示,形成于活塞1的上下的压缩侧阀座3B和伸长侧阀座3A分别包括:三个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30;共计六个直线状的中间阀座部31,其分别自各外侧阀座部30的周向的两端向活塞1的中心轴线X侧延伸;以及直线状的内侧阀座部32,其自各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将相邻的中间阀座部31连结起来,该压缩侧阀座3B和伸长侧阀座3A分别成为封闭的环的形状。也就是说,内侧阀座部32隔着中间阀座部31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30相反的一侧(与外侧阀座部相反侧)延伸地形成。
如图3所示,在形成于活塞1的下部的伸长侧阀座3A,在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且在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在伸长侧阀座3A的外侧且在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压缩侧通路2B的入口13。
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在凸台部8A和向伸长侧通路2A内突出的岛部11的周围向形成到伸长侧阀座3A的内周端的窗14开口。当下侧的阀芯4A落位于伸长侧阀座3A时,由该阀芯4A封堵窗14,由此,关闭伸长侧通路2A。此时,与上述窗14的相对的部分的面积成为阀芯4A的受压面积,阀芯4A承受伸长侧室L1的压力而打开伸长侧通路2A。由此,为了将对伸长侧通路2A进行开闭的阀芯4A与另一阀芯4B进行区别,以下称作伸长侧阀芯4A。另外,即使伸长侧阀芯4A落位于伸长侧阀座3A,压缩侧通路2B的入口13也不会被该伸长侧阀芯4A封堵,而与压缩侧室L2始终连通。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形成于活塞1的上部的压缩侧阀座3B中,在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且在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在压缩侧阀座3B的外侧且在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
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在凸台部8B和向压缩侧通路2B内突出的岛部11的周围向形成到压缩侧阀座3B的内周端的窗17开口。当上侧的阀芯4B落位于压缩侧阀座3B时,由该阀芯4B封堵窗17,由此,封闭压缩侧通路2B。此时,与上述窗17相对的部分的面积成为阀芯4B的受压面积,阀芯4B承受压缩侧室L2的压力从而打开压缩侧通路2B。如此,以下,将对压缩侧通路2B进行开闭的阀芯4B称作压缩侧阀芯4B。另外,即使压缩侧阀芯4B落位于压缩侧阀座3B,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也不会被该压缩侧阀芯4B封堵,而与伸长侧室L1始终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和出口12在活塞1的上下相对。同样,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和入口13在活塞1的上下相对。由此,能够沿活塞1的中心轴线X笔直地形成伸长侧通路2A、压缩侧通路2B,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活塞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阀座部32和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阀座部32分别具有直线状的形状,并在将配置于内侧阀座部32的两侧的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沿该直线Y设置。伸长侧通路2A能够扩展到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阀座部32的外侧端。另外,压缩侧通路2B能够扩展到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阀座部32的外侧端。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设为内侧阀座部32不越过直线Y而向该活塞1的外周侧突出的结构,能够扩大伸长侧通路2A、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
设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的凸台部8A和设于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的凸台部8B分别形成为环状,以包围活塞1的中心孔10。凸台部8A、8B的宽度即自内周端到外周端的宽度设为局部形成得较窄、局部形成得较宽。具体而言,凸台部8A、8B的外周形状设为将角部倒圆而成的三角状,带有圆角的顶点部分与外侧阀座部30相对,并且,直线状的边部分与内侧阀座部32相对。由于活塞1的中心孔10与活塞杆6的安装部60的外周形状相配合地为正圆形,因此,凸台部8A、8B的与外侧阀座部30相对的部分A的宽度大于与内侧阀座部32相对的部分B的宽度。
分别向伸长侧通路2A内和压缩侧通路2B内突出的共计六个岛部11配置于同一圆周上,并且,与中间阀座部31交替配置。各岛部11的上部支承被层叠于活塞1的上侧的压缩侧阀芯4B,并防止压缩侧阀芯4B在背压的作用下分裂。各岛部11的下部支承被层叠于活塞1的下侧的伸长侧阀芯4A,并防止伸长侧阀芯4A在背压的作用下分裂。
如图4所示,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分别自活塞1侧依次包括一个副阀40、一个缺口叶片阀41以及多个叶片阀42a、42b、42c、42d。副阀40、缺口叶片阀41以及多个叶片阀42a、42b、42c、42d分别形成为环板状并具有容许活塞杆6贯穿的中心孔(未标记)。在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的与活塞相反的一侧分别层叠有环状的衬圈43。如图5、图6所示,伸长侧阀芯4A的内周部被夹着固定在衬圈43与凸台部8A之间,压缩侧阀芯4B的内周部被夹着固定在衬圈43与凸台部8B之间。通过使伸长侧阀芯4A的比衬圈43靠外周侧的部分向下侧挠曲而打开伸长侧通路2A,并对通过该伸长侧通路2A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另一方面,通过使压缩侧阀芯4B的比衬圈43靠外周侧的部分向上侧挠曲而打开压缩侧通路2B,并对通过该压缩侧通路2B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
如图7所示,在构成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的副阀40上,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孔40a,该四个孔40a在壁厚方向上贯通该副阀40。孔40a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并配置于同一圆周上。如图5、图6所示,在伸长侧阀芯4A中,副阀40的孔40a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相对。出口12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相连的伸长侧通路2A始终连通于构成伸长侧阀芯4A的副阀40的孔40a。另一方面,在压缩侧阀芯4B中,副阀40的孔40a与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相对。出口15与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相连的压缩侧通路2B始终连通于构成压缩侧阀芯4B的副阀40的孔40a。
如图8所示,在接着副阀40而层叠的缺口叶片阀41上,自该缺口叶片阀41的外周端朝向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缺口41a。各缺口41a分别具有设于外周侧的宽度较窄的窄部41b和设于中心侧并在安装于活塞1的状态下与孔40a相对的宽度较宽的连通部41c。
接着缺口叶片阀41而层叠的第一个叶片阀42a、缺口叶片阀41以及副阀40为大致相同的直径。通过在副阀40与第一个叶片阀42a之间夹着缺口叶片阀41,从而利用副阀40和第一个叶片阀42a的外周部将缺口叶片阀41的窄部41b的上下封闭。由此,利用缺口41a的窄部41b形成作为节流流路的薄壁孔。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伸长侧阀芯4A的副阀40落位于伸长侧阀座3A且伸长侧阀芯4A关闭了伸长侧通路2A的状态下,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也与压缩侧室L2始终连通,并且,经由连通部41c、孔40a、窗14以及伸长侧通路2A而与伸长侧室L1始终连通。另一方面,即使在压缩侧阀芯4B的副阀40落位于压缩侧阀座3B且压缩侧阀芯4B关闭了压缩侧通路2B的状态下,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也与伸长侧室L1始终连通,并且,经由连通部41c、孔40a、窗17以及压缩侧通路2B而与压缩侧室L2始终连通。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关闭,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也借助节流流路始终连通。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凸台部8A、8B的形状为将角部倒圆而成的三角状,因此,凸台部8A、8B与孔40a重叠的面积减小,而能够尽量增大孔40a的开口面积。另外,凸台部8A、8B的宽度较宽的部分A与外侧阀座部30相对,宽度较窄的部分B与内侧阀座部32相对,因此,在凸台部8A、8B中能够确保用于支承伸长侧阀芯4A或压缩侧阀芯4B并承受活塞固定时的载荷的部分的面积。另外,能够防止因凸台部8A、8B与内侧阀座部32之间的间隔变窄而使工作油难以通过。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通路2A、压缩侧通路2B、伸长侧阀座3A的外侧阀座部30和内侧阀座部32、以及压缩侧阀座3B的外侧阀座部30和内侧阀座部32的数量相同。在将该数量设为N的情况下,将凸台部8A、8B的形状设为将角部倒圆而成的N边形,并使弯曲的顶点部分与外侧阀座部30相对,使直线状的边部分与内侧阀座部32相对,从而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另外,当增大上述N时,伸长侧通路2A、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变窄,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的阻尼系数变大。因此,为了减小该阻尼系数,优选为N=2~4,最优选为N=3,但N的值能够适当变更。
另外,还可以通过打刻而在伸长侧阀座3A和压缩侧阀座3B中的一方或双方形成节流流路(薄壁孔)。然而,这样一来,在想要进行替换薄壁孔的流路面积等调整的情况下,必须对用于形成活塞1的模具进行变更,从成本方面来看,节流流路的调整自由度也较低。相对于此,如上所述,在使用缺口叶片阀41形成节流流路(薄壁孔)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节流流路的精度,并且,即使对缺口叶片阀41进行变更,价格也较低廉,节流流路的设定自由度较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缺口叶片阀41的活塞1侧设有副阀40。副阀40的孔40a设定为: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或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相对,并且,与缺口叶片阀41的缺口41a相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不对缺口叶片阀41和活塞1在周向上进行对位,也能够使节流流路与伸长侧通路2A或压缩侧通路2B连通。另外,若以使缺口41a的窄部42b与外侧阀座部30始终重叠的方式对缺口叶片阀41和活塞1在周向上进行对位,则也可以不设置副阀40。另外,叶片阀42a、42b···的层叠个数也能够适当变更,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的动作。
在活塞1向图1中上侧移动而活塞杆6自缸体5退出的缓冲器S伸长时,被缩小的伸长侧室L1的工作油向扩大的压缩侧室L2移动。在缓冲器S伸长时,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伸长侧室L1的工作油通过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薄壁孔)而向压缩侧室L2移动。
另外,在缓冲器S伸长时,在活塞速度升高并达到中高速区域且伸长侧室L1的压力比压缩侧室L2的压力大预定量以上时,伸长侧阀芯4A的外周部分向下侧挠曲。由此,在该伸长侧阀芯4A的副阀40与伸长侧阀座3A之间产生间隙,工作油通过该间隙而自伸长侧室L1向压缩侧室L2移动。
相反地,在活塞1向图1中下侧移动而活塞杆6进入缸体5内的缓冲器S压缩时,被缩小的压缩侧室L2的工作油向扩大的伸长侧室L1移动。在缓冲器S压缩时,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压缩侧室L2的工作油通过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并向伸长侧室L1移动。
在缓冲器S压缩时,在活塞速度升高并达到中高速区域且压缩侧室L2的压力比伸长侧室L1的压力大预定量以上时,压缩侧阀芯4B的外周部分向上侧挠曲。由此,在该压缩侧阀芯4B的副阀40与压缩侧阀座3B之间产生间隙,工作油通过该间隙而自压缩侧室L2向伸长侧室L1移动。
也就是说,在缓冲器S伸缩时,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如图9中实线所示,缓冲器S产生因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薄壁孔)的阻力而引起的薄壁孔特性的阻尼力。在缓冲器S伸缩时,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的情况下,缓冲器S产生因伸长侧阀芯4A或压缩侧阀芯4B的阻力而引起的阀特性的阻尼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活塞速度的区域划分为低速区域和中高速区域,但各区域的阈值能够分别任意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伸长侧阀芯4A离开、落位的伸长侧阀座3具有外侧阀座部30、中间阀座部31以及内侧阀座部32,并设为环这样的封闭的形状。由此,能够增大被形成于该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的窗14,能够增大伸长侧阀芯4A的承受伸长侧室L1的压力的受压面积。因此,即使伸长侧室L1的压力较低,也能够使伸长侧阀芯4A开阀。同样,供压缩侧阀芯4B离开、落位的压缩侧阀座3B也具有外侧阀座部30、中间阀座部31以及内侧阀座部32,并设为环这样的封闭的形状。因而,能够增大被形成于该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的窗17,能够增大压缩侧阀芯4B的承受压缩侧室L2的压力的受压面积。因此,即使压缩侧室L2的压力较低,也能够使压缩侧阀芯4B开阀。
另外,在伸长侧阀座3A中,在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并且,在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压缩侧通路2B的入口13。因此,不增大缸体直径,就能够通过将伸长侧阀座3A延伸到活塞1的外周侧而增大伸长侧阀芯4A的直径,能够容易地使伸长侧阀芯4A挠曲。同样,在压缩侧阀座3B中,在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并且,在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设有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因此,不增大缸体直径,就能够通过将压缩侧阀座3B延伸到活塞1的外周侧而增大压缩侧阀芯4B的直径,能够容易地使压缩侧阀芯4B挠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由此,内侧阀座部32不向活塞1的外周侧突出,能够将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向活塞1的内周侧扩展。同样,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由此,内侧阀座部32不向活塞1的外周侧突出,能够将伸长侧通路2A的流路面积向活塞1的内周侧扩展。
根据以上结构,如图9所示,能够使表示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的曲线的倾斜平缓,而能够充分地减小阻尼系数。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缓冲器S用于汽车的车身的减振的情况下,能够使乘车舒适度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大了对伸长侧通路2A进行开闭的伸长侧阀芯4A的受压面积,但伸长侧阀芯4A利用岛部11支承。由此,即使成为上述伸长侧阀芯4A的背压的压缩侧室L2的压力变大,也能够阻止伸长侧阀芯4A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向活塞1侧挠曲、分裂。同样,增大了对压缩侧通路2B进行开闭的压缩侧阀芯4B的受压面积,但压缩侧阀芯4B利用岛部11支承。由此,即使成为上述压缩侧阀芯4B的背压的伸长侧室L1的压力增大,也能够阻止压缩侧阀芯4B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向活塞1侧挠曲、分裂。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活塞(阀盘)1上,在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形成有凸台部8A,在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形成有凸台部8B。在上述各凸台部8A、8B中,与外侧阀座部30相对的部分A的宽度形成为大于与内侧阀座部32相对的部分B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小副阀40的孔40a与凸台部8A、8B之间的重叠,并且,能够增大自凸台部8A、8B到内侧阀座部32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尽量地减小工作油在孔40a、窗14、17中移动时的阻力。另外,通过在凸台部8A、8B形成宽度较大的部分A,能够增大用于支承伸长侧阀芯4A并承受活塞固定时的载荷的部分的面积、以及用于支承压缩侧阀芯4B并承受活塞固定时的载荷的部分的面积。另外,凸台部8A、8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还可以将凸台部8A、8B中的一方或双方设为正圆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阀座部3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使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相等。另外,中间阀座部31的配置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使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的间隔与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之间的间隔相互不同。该情况下,能够使伸长侧通路2A的流路面积和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产生差异。如图10所记载的方式的活塞100那样,在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形成得大于伸长侧通路2A的流路面积的情况下,能够增大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的、缓冲器S在伸长时发挥的阻尼力,并且,能够减小缓冲器S在压缩时发挥的阻尼力。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构成伸长侧阀座3A或压缩侧阀座3B的外侧阀座部30在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且该多个外侧阀座部30的周向长度分别不同。在这样的活塞101中,能够在多个伸长侧通路2A中使流路面积产生差异,或者在多个压缩侧通路2B中使流路面积产生差异。因而,能够自与具有较大的流路面积的伸长侧通路2A相对的部分使伸长侧阀芯4A逐渐打开,或者自与具有较大的流路面积的压缩侧通路2B相对的部分使压缩侧阀芯4B逐渐打开。因此,能够使从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时的薄壁孔特性的阻尼力向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的阀特性的阻尼力切换时的变化平缓(图9中虚线)。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乘车舒适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阀芯4A具有相对于伸长侧阀座3A离开、落位的副阀40和层叠于副阀40的与活塞相反的一侧(与阀盘相反的一侧)的缺口叶片阀41。在副阀40上形成有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相对的孔40a。同样,压缩侧阀芯4B具有相对于压缩侧阀座3B离开、落位的副阀40和层叠于副阀40的与活塞相反的一侧(与阀盘相反的一侧)的缺口叶片阀41。而且,在副阀40上形成有与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相对的孔40a。在各缺口叶片阀41上自该缺口叶片阀41的外周端朝向中心形成有缺口41a。缺口41a具有设于外周侧并形成节流流路的窄部41b和设于中心侧并与上述孔40a相对的连通部41c。
根据上述结构,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时,在伸长时的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的压力差未达到伸长侧阀芯4A的开阀压力时、以及压缩时的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的压力差未达到压缩侧阀芯4B的开阀压力时,缓冲器S能够产生因由窄部41b形成的节流流路的阻力而引起的阻尼力。另外,通过设置副阀40,不需要对缺口叶片阀41与活塞1在周向上进行对位,而容易组装缓冲器S。另外,若变更为窄部41b的宽度、长度不同的缺口叶片阀41,则能够调整低速区域的阻尼力,因此,该阻尼力的调整自由度较高。
另外,还可以设为伸长侧阀芯4A和压缩侧阀芯4B中的仅一者具备上述结构。另外,若进行对位使缺口叶片阀41的窄部41b和外侧阀座部30重叠,则也可以不设置副阀40。另外,还可以通过打刻而在伸长侧阀座3A和压缩侧阀座3B上形成薄壁孔,不设置副阀40和缺口叶片阀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窄部41b的长度较短,节流流路作为薄壁孔发挥功能。代替于此,也可以是,如图12所示的缺口叶片阀410那样,增长窄部41b,而使节流流路作为细长孔通路发挥功能。该情况下,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时,缓冲器S产生细长孔特性的阻尼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副阀40的孔40a形成为圆弧状,并沿周向等间隔地在同一圆周上设有四个。在此,例如,在副阀40的孔40a为一个并形成为圆弧状的情况下,在副阀40挠曲时,在孔40a的两端部之间集中应力。相对于此,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副阀40的孔40a,能够在相邻的孔40a之间使应力分散,而能够提高副阀40的耐久性。另外,副阀40的孔40a的形状、数量能够适当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S包括:活塞(阀盘)1,其划分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两个室);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该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形成于活塞1并连通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且在周向上交替排列;伸长侧阀座(阀座)3A,其形成于活塞1的下侧(一侧),包围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压缩侧阀座(阀座)3B,其形成于活塞1的上侧(另一侧),包围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伸长侧阀芯(阀芯)4A,其层叠于活塞1的下侧,用于对伸长侧通路2A进行开闭;以及压缩侧阀芯(阀芯)4B,其层叠于活塞1的上侧,用于对压缩侧通路2B进行开闭。
伸长侧阀座3A和压缩侧阀座3B分别包括: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30;中间阀座部31,其以两个为一对,自外侧阀座部30的周向上的两端向活塞1的中心轴线X侧延伸;以及内侧阀座部32,其自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中间阀座部31连结起来。
伸长侧通路2A的出口12配置于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且是配置于伸长侧阀座3A的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压缩侧通路2B的入口13配置于上述伸长侧阀座3A的外侧且是配置于伸长侧阀座3A的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
另外,压缩侧通路2B的出口15配置于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压缩侧阀座3B的利用外侧阀座部30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伸长侧通路2A的入口16配置于压缩侧阀座3B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压缩侧阀座3B的利用内侧阀座部32连结起来的中间阀座部31、31之间。
另外,伸长侧阀座3A的内侧阀座部32和压缩侧阀座3B的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内侧阀座部32设于将中间阀座部31的中心轴线X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Y上,因此,能够向活塞1的中心侧扩展伸长侧通路2A和压缩侧通路2B的流路面积。因而,能够充分地减小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的阻尼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阀座部32成为沿直线Y延伸的直线状。内侧阀座部32只要设于直线Y上、或设于比直线Y靠中心轴线X侧的位置,而不自直线Y偏离而向活塞1的外周侧突出即可。内侧阀座部32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向中心轴线X侧鼓出的圆弧状。另外,还可以设为伸长侧阀座3A和压缩侧阀座3B中的仅一者具备上述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4年7月17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146592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7)

1.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
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
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或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窗,其形成于所述阀盘,配置于比所述阀座靠所述阀盘的内周侧的位置,使多个所述伸长侧通路或多个所述压缩侧通路在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所述阀芯和所述阀盘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窗包括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外周端,并且在所述阀盘的俯视图中,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大径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窗包括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内周端,该第1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大径部相对,该第2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小径部相对,
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1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2部位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阀座具有:
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
中间阀座部,其自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
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各自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或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内侧阀座部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
2.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
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
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或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窗,其形成于所述阀盘,配置于比所述阀座靠所述阀盘的内周侧的位置,使多个所述伸长侧通路或多个所述压缩侧通路在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所述阀芯和所述阀盘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窗包括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外周端,并且在所述阀盘的俯视图中,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大径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窗包括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内周端,该第1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大径部相对,该第2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小径部相对,
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1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2部位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阀座具有:
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
中间阀座部,其自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
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各自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或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内侧阀座部设于比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3.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
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
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或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窗,其形成于所述阀盘,配置于比所述阀座靠所述阀盘的内周侧的位置,使多个所述伸长侧通路或多个所述压缩侧通路在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所述阀芯和所述阀盘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窗包括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外周端,并且在所述阀盘的俯视图中,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大径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窗包括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内周端,该第1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大径部相对,该第2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小径部相对,
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1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2部位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阀座具有:
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
中间阀座部,其自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
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各自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或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内侧阀座部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或设于比该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所述外侧阀座部在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
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长度分别不同。
4.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
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
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或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窗,其形成于所述阀盘,配置于比所述阀座靠所述阀盘的内周侧的位置,使多个所述伸长侧通路或多个所述压缩侧通路在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所述阀芯和所述阀盘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窗包括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外周端,并且在所述阀盘的俯视图中,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大径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窗包括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内周端,该第1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大径部相对,该第2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小径部相对,
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1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2部位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阀座具有:
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
中间阀座部,其自所述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
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各自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或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或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内侧阀座部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或设于比该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所述阀芯具有副阀,该副阀具有与所述阀座的内侧相对的孔并且相对于所述阀座离开、落位,在所述阀盘上,在所述阀座的内侧形成有凸台部,
所述凸台部形成为,与所述外侧阀座部相对的部分的宽度大于与所述内侧阀座部相对的部分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阀芯具有:
副阀,其相对于所述阀座离开、落位;以及
缺口叶片阀,其层叠于所述副阀的与阀盘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副阀上形成有与所述阀座的内侧相对的孔,
在所述缺口叶片阀上自该缺口叶片阀的外周端朝向中心形成有缺口,
所述缺口具有:
窄部,其设于外周侧,形成节流流路;以及
连通部,其设于中心侧,与所述孔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的间隔与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的间隔不同。
7.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划分出两个室;
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该伸长侧通路和压缩侧通路形成于所述阀盘,连通所述两个室,并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伸长侧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的一侧,包围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
压缩侧阀座,其形成于所述阀盘的另一侧,包围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
伸长侧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的一侧,用于对所述伸长侧通路进行开闭;
压缩侧阀芯,其层叠于所述阀盘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压缩侧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窗,其形成于所述阀盘,配置于比所述阀座靠所述阀盘的内周侧的位置,使多个所述伸长侧通路或多个所述压缩侧通路在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所述阀芯和所述阀盘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窗包括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外周端,并且在所述阀盘的俯视图中,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大径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窗包括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内周端,该第1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大径部相对,该第2部位与所述外周端的所述小径部相对,
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1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阀盘的中心与所述内周端的所述第2部位之间的距离大,
所述伸长侧阀座和所述压缩侧阀座分别具有:
圆弧状的外侧阀座部;
中间阀座部,其自外侧阀座部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向阀盘的中心轴线侧延伸;以及
内侧阀座部,其自所述中间阀座部的中心轴线侧端向周向上的与外侧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相邻的所述中间阀座部连结起来,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所述伸长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压缩侧通路的出口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内侧且是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外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伸长侧通路的入口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外侧且是配置于所述压缩侧阀座的利用所述内侧阀座部连结起来的所述中间阀座部之间,
所述伸长侧阀座的所述内侧阀座部和所述压缩侧阀座的所述内侧阀座部分别设于将所述中间阀座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侧端连结起来的直线上或设于比该直线靠所述中心轴线侧的位置。
CN201580038817.0A 2014-07-17 2015-07-15 缓冲器 Active CN106536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6592 2014-07-17
JP2014146592A JP6408813B2 (ja) 2014-07-17 2014-07-17 緩衝器
PCT/JP2015/070240 WO2016010066A1 (ja) 2014-07-17 2015-07-15 緩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6966A CN106536966A (zh) 2017-03-22
CN106536966B true CN106536966B (zh) 2020-01-21

Family

ID=5507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8817.0A Active CN106536966B (zh) 2014-07-17 2015-07-15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1138B2 (zh)
EP (1) EP3171052B1 (zh)
JP (1) JP6408813B2 (zh)
CN (1) CN106536966B (zh)
WO (1) WO20160100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1450B2 (ja) * 2020-08-28 2024-01-24 カヤバモーターサイクルサスペンション株式会社 緩衝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6573A (ja) * 1997-12-01 1999-06-2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00055103A (ja) * 1998-08-06 2000-02-22 Yamaha Motor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9281488A (ja) * 2008-05-22 2009-12-03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部構造
JP2010169107A (ja) * 2009-01-20 2010-08-05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
JP2010196798A (ja) * 2009-02-25 2010-09-09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構造
JP2011080573A (ja) * 2009-10-09 2011-04-21 Kyb Co Ltd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13068329A (ja) * 2013-01-22 2013-04-18 Kyb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12348B (de) * 1960-06-18 1961-08-03 Fichtel & Sachs Ag Kolben bzw. Absperrplatte fuer Schwingungsdaempfer
DE1979961U (de) * 1966-11-30 1968-02-29 Rheinmetall Gmbh Hydraulischer schwingungsdaempfer.
JP3009151B2 (ja) * 1988-04-04 2000-02-14 株式会社ユニシアジェックス 液圧緩衝器
JPH0235235A (ja) * 1988-07-22 1990-02-05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装置
US6464053B1 (en) * 1999-07-26 2002-10-15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Single piece piston
US6390257B1 (en) * 2000-02-16 2002-05-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uspension damper having piston plate with coined, continuously curved bypass
JP4905955B2 (ja) * 2006-12-12 2012-03-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油圧式減衰器
US8069964B2 (en) 2007-06-21 2011-12-06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Junction bleed
JP5307739B2 (ja) * 2010-01-19 2013-10-0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848616B2 (ja) * 2012-01-13 2016-01-27 Kyb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JP5839562B2 (ja) * 2012-01-13 2016-01-06 Kyb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JP5941359B2 (ja) * 2012-07-10 2016-06-29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6573A (ja) * 1997-12-01 1999-06-2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00055103A (ja) * 1998-08-06 2000-02-22 Yamaha Motor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9281488A (ja) * 2008-05-22 2009-12-03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部構造
JP2010169107A (ja) * 2009-01-20 2010-08-05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
JP2010196798A (ja) * 2009-02-25 2010-09-09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構造
JP2011080573A (ja) * 2009-10-09 2011-04-21 Kyb Co Ltd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13068329A (ja) * 2013-01-22 2013-04-18 Kyb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8813B2 (ja) 2018-10-17
EP3171052A1 (en) 2017-05-24
WO2016010066A1 (ja) 2016-01-21
EP3171052B1 (en) 2020-10-14
EP3171052A4 (en) 2018-04-11
JP2016023674A (ja) 2016-02-08
US20170211652A1 (en) 2017-07-27
CN106536966A (zh) 2017-03-22
US10451138B2 (en)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12650B2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US9777790B2 (en) Shock absorber
US8833532B2 (en) Shock absorber
US9291231B2 (en) Frequency sensitive type shock absorber
EP2009321A2 (en) Shock absorber
JP2018535374A (ja) 快適弁をもつ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111630295A (zh) 阻尼阀和缓冲器
JP5427016B2 (ja) 減衰バルブ
WO2014024765A1 (ja)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US10830304B2 (en) Frequency-selective damper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and piston having such valve
CN112780711B (zh) 阀以及缓冲器
KR20060041496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CN106536966B (zh) 缓冲器
US10690211B2 (en) Shock absorber with improved piston architecture
JP2014092181A (ja) 圧力緩衝装置
JP7051543B2 (ja) 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JP6360291B2 (ja)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CN114072596A (zh) 缓冲器
WO2016052701A1 (ja) 緩衝器
JP6738368B2 (ja) バルブシート部材、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JP5406672B2 (ja) バルブ
JP5307739B2 (ja)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4317977B2 (ja) 油圧緩衝器
JP7154167B2 (ja) 緩衝器
JP5831980B2 (ja) 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