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9606A -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9606A
CN112759606A CN202011594417.7A CN202011594417A CN112759606A CN 112759606 A CN112759606 A CN 112759606A CN 202011594417 A CN202011594417 A CN 202011594417A CN 112759606 A CN112759606 A CN 112759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thylamino
hafnium
tetra
parts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44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黎旸
陈刚
张学良
李军
徐琴琪
樊有辉
陶容
周井森
宁海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r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r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r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r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44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9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9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9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化工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有机溶剂中用二甲基胺和四氯化铪在正丁基锂提供的碱性环境下,由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催化发生脱酸反应,合成了四(二甲氨基)铪,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纯度高,能够满足铜屏蔽应用中氮化铪膜形成以及HKMG电极制成中对四(二甲氨基)铪化合物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化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二甲氨基)铪主要用于28nm以下制成,主要应用于铜屏蔽应用中氮化铪膜形成以及HKMG电极制成中。国内外主要用户在IDM及HKMG生产商如美国Intel、韩国三星、台积电(TSMC)、中芯国际、Micron、Hynix等企业。
CN109564873A提供一种能够对反应部稳定地供给原料且能够长期使用的HfN膜的制造方法及HfN膜。HfN膜的制造方法使用的成膜装置具备:经由配管供给被气化器气化了的原料气体的同时、将该原料气体喷射至与喷嘴表面对向配置的被成膜基板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由以所述配管的导入口为中心扩展的外壁、从该外壁的扩展端部升起的周壁、以及覆盖该周壁的端部的喷嘴表面所构成,其中,按照将反应气体直接供给到反应腔室的方式设置气体供给口,在基座上搭载晶片,原料气体TEMAH的流量为0.2CCM,在反应腔室的压力为4Torr下,基座的温度为250℃以上且270℃以下的范围,反应气体NH3的流量为9.0CCM以上且15.0CCM以下的范围。
CN106646703B提供一种新型银引入氮化铪膜高红外反射耐久材料,涉及红外反射膜材料领域,该材料是由HfN和Ag组成的HfN-Agx膜,该HfN-Agx膜具有HfN包含Ag的固溶体结构,Ag的含量为0.8-3.8at.%,其制备方法为:选取硅片或玻璃基底作为衬底,将纯Hf靶和Ag靶放入磁控溅射室,抽真空,设置磁控溅射参数,通入N2气和Ar气,在基底上沉积HfN-Agx膜;该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红外反射性,还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有望在高速固液粒子撞击、高温以及腐蚀液体气体存在的严苛环境下作为高红外反射耐久膜使用,也可应用在光学反射器件表面。
CN100424221C提供一种利用离子束外延(IBE)生长设备制备氮化铪(HfN)薄膜材料的方法。在具有质量分离功能与荷能离子沉积特点的双离子束外延生长设备上,选用纯度要求不高的氯化铪(HfCl4)固体粉末和氮气(N2)分别作为产生同位素纯低能金属铪离子(Hf+)束和氮离子(N+)束的原材料,通过准确控制参与生长的两种同位素纯低能离子的交替沉积束流剂量与配比、离子能量、离子束斑形状及生长温度,在超高真空生长室内,实现了氮化铪(HfN)薄膜的低成本高纯、正化学配比的优质生长与低温外延。该发明的生长工艺便于调控和优化,可制备得到具有原子尺度光滑平整的高结晶质量氮化铪(HfN)薄膜,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制备应用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氮化铪(HfN)薄膜材料的方法。
目前国内还没有文献报道该种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属于国内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将1000-1500份的有机溶剂和60-300份的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80-400份的正丁基锂和0.5-1.8份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20-10℃,后将温度升至30℃继续反应30-60分钟,然后将100-500份的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在-20-10℃,控制在30-12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升温至30-60℃继续反应120-24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按照质量份数,将2.8-3.8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和30-36份的氯铱酸加入到100-200份的乙醇中,控温60-75℃搅拌混合20-60min,然后加入120-135份的2-乙基己酸, 0.13-0.47份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1.8-3.4份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60℃,搅拌混合1-5h,然后在40-7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220℃,加热20-4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2.2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8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和氯铱酸, 2-乙基己酸, 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 4'-羧基苯并-18-冠6-醚反应制备了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钴或氢氧化镍。
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份数为5%-10%。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庚烷或正己烷或正戊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是在有机溶剂中用二甲基胺和四氯化铪在正丁基锂提供的碱性环境下,由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催化发生脱酸反应,合成了四(二甲氨基)铪,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纯度高,能够满足铜屏蔽应用中氮化铪膜形成以及HKMG电极制成中对四(二甲氨基)铪化合物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是一种可易溶解在烃类溶剂中的双金属催化剂,该种催化剂将金属氢氧化物和氯铱酸在乙醇中混合均匀后在一种还原性的燥管式炉环境分别与2-乙基己酸, 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 4'-羧基苯并-18-冠6-醚反应,制备得到冠醚基双金属化物,该种催化剂中有铱金属离子和二价的镍或钴离子,能够形成配合物溶解到反应所使用的烃类溶剂中,提高对反应的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四(二甲氨基)铪产品的核磁共振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按照反应物四氯化铪的投入量计算产物的理论收量,计算产物的收率;产品的纯度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
实施例1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000g有机溶剂和6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80g正丁基锂和0.5g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9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0℃,控制在3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2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2.8g金属氢氧化物和30g氯铱酸加入到100g乙醇中,控温60℃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120g2-乙基己酸,0.13g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1.8g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搅拌混合1h,然后在6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加热2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钴。
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g数为5%。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庚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
实施例2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300g有机溶剂和11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150g正丁基锂和1.2g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19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10℃,控制在6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8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3.2g金属氢氧化物和32g氯铱酸加入到180g乙醇中,控温65℃搅拌混合40min,然后加入125g2-乙基己酸,0.31g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2.3g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50℃,搅拌混合3h,然后在65℃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200℃,加热3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1.2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6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镍。
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g数为8%。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气。
实施例3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500g有机溶剂和30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400g正丁基锂和1.8g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2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50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20℃,控制在9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24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3.8g金属氢氧化物和36g氯铱酸加入到200g乙醇中,控温75℃搅拌混合60min,然后加入135g2-乙基己酸, 0.47g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3.4g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60℃,搅拌混合5h,然后在7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220℃,加热4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2.2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8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镍。
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g数为10%。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戊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气。
以上实施例产品收率和纯度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收率(%)
实施例1 95.82
实施例2 96.71
实施例3 96.93
对比例1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000g有机溶剂和6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80g正丁基锂,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9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0℃,控制在3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2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庚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
对比例2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000g有机溶剂和6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80g正丁基锂和0.5g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9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0℃,控制在3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2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2.8g金属氢氧化物加入到100g乙醇中,控温60℃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120g2-乙基己酸,0.13g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1.8g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搅拌混合1h,然后在6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加热2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钴。
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g数为5%。
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庚烷。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
对比例3
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2.8g金属氢氧化物和30g氯铱酸加入到100g乙醇中,控温60℃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120g2-乙基己酸, 1.8g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搅拌混合1h,然后在6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加热2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其它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将1000g有机溶剂和60g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缓慢加入80g正丁基锂和0.5g双金属化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30摄氏度,降温后将90g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0℃,控制在3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2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所述的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2.8g金属氢氧化物和30g氯铱酸加入到100g乙醇中,控温60℃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120g2-乙基己酸,0.13g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搅拌混合1h,然后在6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加热2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双金属化物。
其它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
以上对比例产品收率和纯度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收率(%)
对比例1 81.34
对比例2 86.29
对比例3 89.62
对比例4 84.71

Claims (8)

1.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将1000-1500份的有机溶剂和60-300份的二甲基胺加入到反应釜,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加入80-400份的正丁基锂和0.5-1.8份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搅拌混合均匀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30℃,然后将100-500份的四氯化铪缓慢的加入当反应釜中,控制在30-90min内加入完毕,完成后继续反应120-240min,完成反应后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四(二甲氨基)铪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氢氧化物和氯铱酸, 2-乙基己酸, 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 4'-羧基苯并-18-冠6-醚反应制备了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为:
按照质量份数,将2.8-3.8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和30-36份的氯铱酸加入到100-200份的乙醇中,控温60-75℃搅拌混合20-60min,然后加入120-135份的2-乙基己酸, 0.13-0.47份的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CAS:700370-07-6), 1.8-3.4份的4'-羧基苯并-18-冠6-醚,加入到反应釜中,降温到40-60℃,搅拌混合1-5h,然后在60-70℃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分,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控温180-220℃,加热20-40min,然后在氮气中混入氢气,以0.6-2.2L/min的流速吹扫反应物,保温反应4-8h,完成后即可得到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钴或氢氧化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气中氢气的体积份数为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二甲氨基)铪粗品精制采用蒸馏法精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庚烷或正己烷或正戊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或氩气。
CN202011594417.7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759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4417.7A CN11275960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4417.7A CN11275960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9606A true CN112759606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4417.7A Pending CN11275960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960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172A (zh) * 2003-01-27 2004-08-18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其的溶液原料,薄膜
US20100204499A1 (en) * 2007-09-06 2010-08-12 Albemarle Corporation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transition metal amides
CN102417517A (zh) * 2011-08-31 2012-04-18 南京大学 四(二甲胺基)铪的合成方法
CN108148089A (zh) * 2017-12-26 2018-06-12 浙江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二甲氨基)钛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172A (zh) * 2003-01-27 2004-08-18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其的溶液原料,薄膜
US20100204499A1 (en) * 2007-09-06 2010-08-12 Albemarle Corporation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transition metal amides
CN102417517A (zh) * 2011-08-31 2012-04-18 南京大学 四(二甲胺基)铪的合成方法
CN108148089A (zh) * 2017-12-26 2018-06-12 浙江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二甲氨基)钛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7970B2 (ja) (アミドアミノアルカン)金属化合物、及び当該金属化合物を用いた金属含有薄膜の製造方法
KR101404714B1 (ko) 단차피복성이 우수한 루테늄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증착시킨 박막
WO2009155507A1 (en) Titanium pyrrolyl-based organometallic precursors and use thereof for preparing dielectric thin films
US10763001B2 (en) Liquid precursor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layer using the composition
EP3584250B1 (en) Bis(diazadiene)cobalt compounds, method of making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200948820A (e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use
KR20210070318A (ko) 원자층 퇴적법용 박막 형성용 원료, 박막 형성용 원료,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합물
TW200948818A (e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2759606A (zh) 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
CN111132987B (zh) 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反应性的气相沉积前驱物及其制备方法
EP3397790B1 (en) Cobalt-containing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s, their synthesis, and use in film deposition
CN111087274B (zh) 一种制备双(降冰片二烯)四氟硼酸铑的方法
CN113563207B (zh)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Su et al. Bis (β-ketoiminate) dioxo tungsten (VI) complexes as precursors for growth of WOx by aerosol-assis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KR101770438B1 (ko) 루테늄 착체 혼합물, 그 제조방법, 성막용 조성물, 루테늄 함유 막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55133B1 (ko) 박막 형성용 전구체,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박막
JP2017081857A (ja) ビス(シリルアミドアミノアルカン)金属化合物及び当該金属化合物を用いた金属含有膜の製造方法
KR20210103486A (ko) 원자층 퇴적법용 박막 형성 원료,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알콕시드 화합물
KR101126141B1 (ko) 유기 이리듐 화합물, 그의 제법 및 막의 제조방법
CN115340510B (zh) 一种布立西坦中间体制备方法
JP4553642B2 (ja) 有機イリジウム化合物、その製法、及び膜の製造方法
KR102550599B1 (ko) 금속 전구체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금속막 형성방법
EP3178808A1 (en) Alkoxide compound, thin film-forming starting material, thin film formation method and alcohol compound
JP2022167855A (ja) 有機金属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で得られた有機金属化合物を用いた薄膜
JP2017034103A (ja) 酸化アルミニウム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酸化アルミニウム膜の製造原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