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4843B -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4843B
CN112744843B CN202011636681.2A CN202011636681A CN112744843B CN 112744843 B CN112744843 B CN 112744843B CN 202011636681 A CN202011636681 A CN 202011636681A CN 112744843 B CN112744843 B CN 112744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sulfid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rganic solvent
lithiu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66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4843A (zh
Inventor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mical Reagents Research Institute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mical Reagents Research Institut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mical Reagents Research Institute LL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mical Reagents Research Institute LLC
Priority to CN2020116366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4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4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4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15/00Lithium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IR- or Raman-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建立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电化学反应,待电化学反应结束后,收集正负极上的不溶物以及过滤电化学反应体系溶液中的不溶物,将不溶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硫化锂固体。其同时具有原子利用率高、产物杂质少、节能环保以及工艺条件易于控制的优点。得到的电池级硫化锂具有杂质少的优点,能应用于电池生产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背景技术
以金属锂为负极,以单质硫为正极的锂硫电池,其理论放电质量比能量高达2600Wh/kg,远高于现阶段所使用的商业化二次电池。同时锂硫电池具有单质硫廉价、环境友好等特性,又使其极具商业价值。因此,锂硫电池被公认为是下一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体系。
高纯度的硫化锂是锂硫电池中常用的潜在电解质材料及添加剂。目前合成硫化锂的方法有球磨法、溶剂法和高温高压法等。
其中,球磨法具体是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硫粉与氢化锂粉混合,加入到密封的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反应结束后,在惰性气氛下,将粉体从球磨罐中取出,即可得到硫化锂粉体,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无废液产生,但是需使用到氢化锂这种高成本的原料,且反应时间长、转化率较低,所得产品存在多硫化锂等杂质,不易提纯。溶剂法是通过将硫化锂、富硫物、金属锂与芳香族化合物溶解于醚类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含有沉淀物的混合溶液,分离沉淀物后进行热处理,即可得到硫化锂,该方法液相反应充分完全,不易残留杂质,产品提纯容易,但涉及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严重,工况危险性高,较难控制。高温高压法是以高纯金属锂及高纯硫单质为原料,以醚类、环醚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杂原子取代芳烃及二硫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作为溶剂,在高压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硫化锂,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无有害气体产生,且有效利用了高温高压密闭反应的优势,避免有害溶剂泄漏,大大缩短了制备流程,但是高温、高压的工况不易控制,增加了反应过程及后处理的风险。因此,上面关于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均无法在产物杂质少、节能环保以及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方面得到均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同时具有原子利用率高、产物杂质少、节能环保以及工艺条件易于控制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级硫化锂,其具有纯度高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建立电化学反应体系并对电化学反应体系充电,进行电化学反应,待电化学反应结束后,收集正负极上的不溶物以及过滤电化学反应体系溶液中的不溶物,将不溶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硫化锂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在外加电压下形成一个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的电解池反应为:
阳极反应:Li-e-→Li+
阴极反应:Li2Sn+1+2nLi++2ne-→(n+1)Li2S↓;
电化学总反应:Li2Sn+1+2nLi→(n+1)Li2S↓;
从反应式可以知道,最终能够得到硫化锂固体产物,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在对电化学反应体系充电下,利用电场强制反应物分别在阴阳极进行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阳极的电子和锂离子分别经由外电路和内部传递至阴极。在阴极处,多硫化锂结合电子、锂离子后生成硫化锂,在不断循环的充电过程中,会不断地沉积有硫化锂,将得到的硫化锂固体过滤出来,真空干燥后即可到硫化锂固体。
由于在整个合成的方法中,得到的产物即为硫化锂固体,易于将硫化锂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得到的产物杂质少,也没有使用到硫化氢等具有危害性强的溶剂,工艺条件也易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硫化锂添加至有机溶剂中,加入单质硫,搅拌,待单质硫全部反应完毕,得到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
其中,硫化锂和单质硫的摩尔比为1:(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硫化锂和单质硫配制而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在电化学反应体系中作为电解液,与单质锂反应得到的产物就是硫化锂固体,无其他副产物,从而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原子利用率。且得到的合成产物硫化锂的产量多于配制多硫化锂溶液所使用的硫化锂的量,因此该方法可以循环进行下去以用于制备硫化锂。
以硫化锂和单质硫为原料,通过搅拌使得硫化锂和单质硫接触即能产生多硫化锂,能够制备得到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而根据溶解度差异的特点,硫化锂与单质硫不溶于有机溶剂,产物多硫化锂溶于有机溶剂,因而可通过目视电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固体是否基本完全溶解来判断是否基本全部反应完成,以得到多硫化锂的溶液。反应如下:
Li2S+nS→Li2Sn+1
由于当单质硫与硫化锂的比值超过7时,电化学反应体系中存在部分单质硫不能溶解的情况,并且不能溶解的部分单质硫不能参与反应,因而造成单质硫的资源浪费;当单质硫与硫化锂的比值小于1时,硫化锂过量而导致部分硫化锂未进行反应,造成硫化锂的资源浪费。因此,将硫化锂和单质硫的摩尔比限定在1:(1-7),使得硫化锂和单质硫均能被充分反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锂和单质硫的摩尔比为1:(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质硫与硫化锂的比值在1~5范围内时,反应易发生,且产物易溶,并且在这个范围内,单质硫的比例越高,生成的硫化锂量越多。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醚类有机溶剂、酯类有机溶剂或醚类有机溶剂与酯类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类型的有机溶剂均能够用于制备电解液。
进一步地,所述醚类有机溶剂为乙醚、甲乙醚、乙二醇独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氧五环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物质均能够作为醚类有机溶剂并用于制备电解液。
进一步地,所述酯类有机溶剂为甲酸乙酯、甲酸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物质均能够作为酯类有机溶剂并用于制备电解液。
进一步地,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220v。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电压大于220v时,可能会引发大量溶剂分解。
进一步地,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10v。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电压控制在0~10V的范围内,电化学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的综合性能较佳。
进一步地,在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时,其充电方式为:恒电流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的充电电压为小于或等于220V,随后以恒定的充电电压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充电电流小于1mA,停止10秒,以此流程,循环充电500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恒定的电流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慢充电,再利用恒定的电压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慢充电,依次循环,能使反应进行的更充分,以进一步提高原子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在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时,其充电方式为:恒电流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的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220V,以恒定的充电电压保持1-48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恒电流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后再以恒定的电压保持一段时间的方式,同样能都制备得到硫化锂固体。
进一步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0-3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过300℃,产物硫化锂可能会升华或分解;而低于0℃,不能起到烘干的作用,因此,在0-300℃的真空干燥下,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干燥的硫化锂固体。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采用上述的电池级硫化锂合成方法制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的硫化锂产物,具有杂质较少的优点,从而能将该硫化锂应用于电池生产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硫化锂固体的红外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制备例
制备例1
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加入乙二醇二甲醚(DME)1000ml,硫化锂4.6g(0.1mol),单质硫19.2g(0.6mol),搅拌,待电化学反应体系基本透明,即完成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
制备例2
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加入乙二醇二甲醚(DME)500ml,二氧五环(DOL)500ml,硫化锂4.6g(0.1mol),单质硫19.2g(0.6mol),搅拌,待电化学反应体系基本透明,即完成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
制备例3
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加入乙二醇二甲醚(DME)500ml,二氧五环(DOL)500ml,硫化锂4.6g(0.1mol),单质硫16.0g(0.5mol),搅拌,待电化学反应体系基本透明,即完成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
制备例4
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加入乙二醇二甲醚(DME)500ml,二氧五环(DOL)500ml,硫化锂4.6g(0.1mol),单质硫9.6g(0.3mol),搅拌,待电化学反应体系基本透明,即完成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1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5V,恒电压5V至电流小于1mA,停止10秒。以此流程,循环充电500次。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2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制备例2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
实施例3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制备例3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
实施例4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3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至电流小于1mA,停止10秒。以此流程,循环充电500次。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5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3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6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3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6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7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4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5V,恒电压5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8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4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9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4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220V,恒电压220V保持1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8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10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4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实施例1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加入制备例4制得的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夹上电池级锂片作为正负极,电池级锂片的质量>9.8g。对该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恒电流10mA充至10V,恒电压10V保持48小时。对电解池内物进行过滤,将不溶物在真空条件下,300℃干燥12小时,得到硫化锂固体。
表1各实施例的参数表
Figure BDA0002878641630000061
Figure BDA0002878641630000071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将0.57g硫化硅粉末与0.37g氧化锂均匀混合后加入到球磨罐中。然后将磨球放入球磨罐后密封。其中磨球总质量与物料总质量比为40:1。在室温条件下,使磨球罐于500r/min的转速连续球磨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在氩气气氛下,取出球磨罐中的固体产物加入苯中,固液分离,分别得到固体粗品及硫化硅的苯溶液。在85℃下蒸馏硫化硅的苯溶液,回收液体苯和固体硫化硅。将固体粗品加入到乙醇中,固液分离后,120℃蒸馏溶液得到固体,并100℃烘干固体即可获得硫化锂粉体。
性能检测试验
硫化锂固体中金属杂质的检测:根据GB/T23942-200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进行硫化锂固体中金属杂质的检测,包括Na、K、Fe以及Al的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878641630000072
Figure BDA0002878641630000081
根据表2并结合实施例5和图1,可以看出,采用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在外加电压下以形成一个电化学反应体系的方法,可以合成得到硫化锂固体。而且得到的硫化锂固体与商品化的硫化锂固体相比,其Na、K、Fe以及Al金属杂质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
根据表2并结合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可以看出,对比例1的硫化锂合成方法中需要采用苯溶液回收和分离硫化锂,而苯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液体,这导致整个合成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且工况危险性高,较难控制。而实施例1-11采用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在外加电压下以形成一个电化学反应体系的方法,涉及的原料为金属锂、单质硫、硫化锂以及毒性较低和安全性较高的有机溶剂,从而能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得到的产物中,各金属杂质从5ppm以上降至5ppm以下,以得到纯度更高的电子级硫化锂。
根据表2并结合实施例1-4,可以看出,采用先恒电流充电,再恒电压充电,并循环该流程的方式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能够制得硫化锂固体。
根据表2并结合实施例5-11和对比例1,可以看出,采用先恒电流充电,再恒电压保持一段时间的方式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同样能够制得硫化锂固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金属锂为正负极,以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建立电化学反应体系并对电化学反应体系充电,进行电化学反应,待电化学反应结束后,收集正负极上的不溶物以及过滤电化学反应体系溶液中的不溶物,将不溶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硫化锂固体;
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220 V;
在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时,其充电方式为:恒电流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的充电电压为小于或等于220V,随后以恒定的充电电压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充电电流小于1mA,停止10秒,以此流程,循环充电500次;
或在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充电时,其充电方式为:恒电流充电,直至电化学反应体系的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220V,以恒定的充电电压保持1-4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硫化锂添加至有机溶剂中,加入单质硫,搅拌,待单质硫全部反应完毕,得到含多硫化锂有机溶剂;
其中,硫化锂和单质硫的摩尔比为1:(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锂和单质硫的摩尔比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醚类有机溶剂、酯类有机溶剂或醚类有机溶剂与酯类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类有机溶剂为乙醚、甲乙醚、乙二醇独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氧五环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酯类有机溶剂为甲酸乙酯、甲酸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10V。
CN202011636681.2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Active CN112744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6681.2A CN1127448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6681.2A CN1127448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843A CN112744843A (zh) 2021-05-04
CN112744843B true CN112744843B (zh) 2021-09-10

Family

ID=7565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6681.2A Active CN1127448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4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4349B (zh) * 2023-08-16 2023-11-21 四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cp-oes的硫化锂杂质元素的消解方法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0312A (ja) * 1994-06-03 1995-12-19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硫化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03682477A (zh) * 2013-11-12 2014-03-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锂硫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10546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0845A (zh) * 2018-01-31 2018-06-22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制备硫化锂的方法
CN108358175A (zh) * 2018-04-25 2018-08-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
CN109019526A (zh) * 2018-10-16 2018-12-18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利用有机溶剂法制备硫化锂的方法
CN111517288A (zh) * 2020-05-07 2020-08-11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硫化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0312A (ja) * 1994-06-03 1995-12-19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硫化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03682477A (zh) * 2013-11-12 2014-03-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锂硫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10546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0845A (zh) * 2018-01-31 2018-06-22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制备硫化锂的方法
CN108358175A (zh) * 2018-04-25 2018-08-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
CN109019526A (zh) * 2018-10-16 2018-12-18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利用有机溶剂法制备硫化锂的方法
CN111517288A (zh) * 2020-05-07 2020-08-11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硫化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锂硫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研究进展;陈雨晴等;《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0331;第6卷(第2期);169-1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843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1923A1 (en)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lith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
US9093718B2 (en) Crystalline, completely soluble lithium bis(oxalato)borate (LiBOB)
JP6758425B2 (ja) ジ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EP346687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is(fluorosulfonyl)imide alkali metal salt and bis(fluorosulfonyl)imide alkali metal salt composition
US9991562B2 (en) Symmetrical and unsymmetrical organosilicon molecules and electrolyte composi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containing them
CN108358175B (zh) 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
WO2023001671A1 (de) Flüssige elektrolytzusammensetzung sowie eine elektrochemische zelle mit der elektrolytzusammensetzung
EP370853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ali metal hexafluorophosph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e comprising alkali metal hexafluorophosph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condary battery
CN111517288A (zh) 一种合成硫化锂的方法
CN108432026B (zh) 电解质组合物、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使用方法
KR20210156792A (ko) 리튬 비스옥살레이토보레이트를 고순도로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2차 전지용 비수계 전해액
CN112744843B (zh) 一种电池级硫化锂的合成方法及电池级硫化锂
JPWO2018135628A1 (ja) ジ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4455549A (zh) 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硫化锂及其应用
CN113793933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86014B (zh) 一种一步法制备用于锂-二硫化亚铁电池的电解液的方法
CN112480131B (zh) 一种卟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10590735B (zh) 一种环状硫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980683A (zh) 一种含磷锂盐的提纯方法
CN112271314A (zh) 一种基于四硫代富瓦烯二羧酸乙酯的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48792A (ja) カルボン酸リチウム塩−三フッ化ホウ素錯体、電解質、電解液、ゲル電解質、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5129761A (zh) 一种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07361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Lestariningsih et al. Brine water as lithium source in the synthesis of LiBOB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pplication
US20230178709A1 (en) Delithiation solution and method for formation of anode active material or anode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