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2120B -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 Google Patents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2120B
CN112722120B CN201910971398.6A CN201910971398A CN112722120B CN 112722120 B CN112722120 B CN 112722120B CN 201910971398 A CN201910971398 A CN 201910971398A CN 112722120 B CN112722120 B CN 112722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tooth
gear
hole
accel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13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2120A (zh
Inventor
萧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XING FINE MACHINERY CO LTD
Quanx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XING FINE MACHINERY CO LTD
Quanx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XING FINE MACHINERY CO LTD, Quanx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XING F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13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2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2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2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2Articulated stands, e.g. in the shape of hinged arms
    • B62H1/04Substantially U-shaped stands for embracing the rear whe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包含有一电动马达、一架体及一连接于电动马达与架体间,用以传递旋转动力而使架体于一骑乘位置至一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枢摆位移的变速机构;当架体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位移时,其前段行程借由该变形机构的第一加速弧形齿带动一第二加速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加速功效,而后段行程则借由一第一增力弧形齿带动一第二增力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增力的功效;当该架体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位移时,其前段行程借由第一增力弧形齿带动第二增力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增力的功效,而后段行程则借由第一加速弧形齿带动第二加速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加速的功效。

Description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机车的零组件有关,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背景技术
一般机车(亦称重型摩托车)的驻车架(或称中柱),主要是在机车停放时,用以支撑在地面上,以防止机车倾倒之用。
枢接在机车的车架底部的驻车架,其能受外力的作用而于一骑乘位置至一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位移。当机车欲行驶时,能将该驻车架位移至骑乘位置,而使该驻车架枢摆至约略靠近水平的状态,以让机车在行驶时该驻车架能远离地面,以维行驶的顺畅性;而当机车欲停放时,则将该驻车架位移至驻车位置,而使该驻车架枢摆至约略呈垂直的状态,以由该驻车架撑抵于地面上,而将机车撑起以防止倾倒。
然而,现今的驻车架主要概分为两种:一种为人力驻车架,由使用者以脚踢或脚踩进行作动,虽然构造简单,但操作上需要花费较多力气,对于力气较小的女性或老人家而言,确实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则为电动驻车架,由电动马达所驱动,在操作上不仅相当简便且无需花费力气,实已逐渐成为主流。
对于电动驻车架而言,在电动马达与驻车架之间通常需要通过一变速机构进行动力的传递,但就目前而言,其变速机构的构造要么过于复杂,导致成本高且维修不易,要不就是过于简单,导致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只能提供单一速度与单一力量,而容易有速度较慢及动力不足的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技术中熟知的电动驻车架存在的构造过于复杂、成本高、维修不易、或者只能提供单一速度与单一力量、速度较慢及动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包含有:
一电动马达,具有一输出轴,用以输出一旋转动力,该输出轴的周面上具有一输出轴环齿;
一架体;
一变速机构,连接于该电动马达与该架体间,用以传递旋转动力使该架体于一骑乘位置至一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枢摆位移;该变速机构具有一第一齿轮与一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具有一第一加速弧形齿及一第一增力弧形齿,该第一加速弧形齿的径向宽度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环齿啮接,该第二齿轮与该架体连接同动,该第二齿轮具有一第二加速弧形齿及一第二增力弧形齿,该第二加速弧形齿的径向宽度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二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接。当该架体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其前段行程系借由第一加速弧形齿带动该第二加速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而后段行程则系借由第一增力弧形齿带动第二增力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当该架体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其前段行程系借由第一增力弧形齿带动该第二增力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而后段行程则系借由第一加速弧形齿带动第二加速弧形齿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在架体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进行位移的过程中系先加速再增力,当架体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位移的过程中系先增力再加速。
进一步地,更包含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在一机车的车架底部;该变速机构设置于该固定座上;该架体与该固定座枢接。
进一步地,该架体具有一转轴及一支撑架,该转轴枢接于该固定座上,该支撑架与该转轴连接同动;该第二齿轮与该转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该变速机构更具有一限制外壳,固接于该固定座上,以供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枢设于其内。
进一步地,该限制外壳具有一内侧板、一外侧板及一枢轴,该内侧板固定于该固定座上,该外侧板固定于该固定座上,该枢轴穿枢于该内侧板与该外侧板之间,该内侧板上具有一内侧板转轴穿孔,该外侧板上具有一与该内侧板转轴穿孔位置对应的外侧板转轴穿孔,该外侧板上更具有一输出轴穿孔,以供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穿入;该第一齿轮具有一贯穿的第一穿孔,供该限制外壳的枢轴穿入,使该第一齿轮位于该限制外壳内而可原地旋转;该第二齿轮具有一贯穿的第二穿孔,该架体的转轴一端穿经该内侧板的内侧板转轴穿孔、第二齿轮的第二穿孔及该外侧板的外侧板转轴穿孔,使该转轴与该第二齿轮固接而同动。
进一步地,该第一加速弧形齿至第一穿孔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至第一穿孔间的距离;该第二加速弧形齿至第二穿孔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至第二穿孔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更包含有一护板,该护板固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侧上,该护板具有一护板穿孔,该电动马达固接于该护板上,该输出轴穿经该护板的护板穿孔。
进一步地,该第一齿轮为一体成型件;该第二齿轮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当该第一增力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当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
进一步地,更包含有一电磁刹车器,该电磁刹车器设置于该电动马达与变速机构之间,正常时对该电磁刹车器进行通电,以使该电磁刹车器与该变速机构连接;当有异常时电流断开,使该电磁刹车器与该变速机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7~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工作运动示意图。
图11系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
100,200-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10-固定座
20-架体
21-转轴
22-支撑架
30-护板
31-护板穿孔
40-电动马达
41-输出轴
411-输出轴环齿
50-变速机构
51-限制外壳
511-内侧板
512-外侧板
513-枢轴
514-内侧板转轴穿孔
515-外侧板转轴穿孔
516-输出轴穿孔
52-第一齿轮
521-第一穿孔
522-第一加速弧形齿
523-第一增力弧形齿
53-第二齿轮
531-第二穿孔
532-第二加速弧形齿
533-第二增力弧形齿
60-电磁刹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车的电动驻车架100,其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座10、一架体20、一护板30、一电动马达40及一变速机构50,其中:
请参阅图1至图3,该固定座10,用以固定在一机车的车架(图中未示)底部。
请参阅图1至图3,该架体20,与该固定座10枢接,而可受外力作用于一骑乘位置至一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位移。当该架体20位于骑乘位置时,该架体20枢摆至约略靠近水平的状态,以让机车在行驶时该架体20能远离地面,以维行驶的顺畅性,当该架体20位于驻车位置时,该架体20枢摆至约略呈垂直的状态,以由该架体20撑抵于地面上,而将机车撑起以防止倾倒。该架体20具有一转轴21及一支撑架22;该转轴21枢接于该固定座10上,而可受外力作用进行原地的旋转,该支撑架22概呈ㄇ字形,并以其顶部与该转轴21连接,使与该转轴21同动。
请参阅图1及图2,该护板30,固接于该固定座10的一侧上,该护板30具有一护板穿孔31。
请参阅图1及图2,该电动马达40,固接于该护板30外侧,该电动马达40具有一用以输出旋转动力的输出轴41,该输出轴41的外周面上具有一输出轴环齿411。该输出轴41穿经该护板30的护板穿孔31。
请参阅图1至图6,该变速机构50,连接于该电动马达40与该架体20之间,用以将该电动马达40的旋转动力在调整旋转速度后再传递至该架体20上,以使该架体20于该骑乘位置至该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该变速机构50具有一限制外壳51、一第一齿轮52及一第二齿轮53。该限制外壳51具有一内侧板511、一外侧板512及一枢轴513,该内侧板511固定于该固定座10上,该外侧板512固定于该固定座10上,该枢轴513穿枢于该内侧板511与该外侧板512之间,该内侧板511上具有一内侧板转轴穿孔514,该外侧板512上则具有一与该内侧板转轴穿孔514位置对应的外侧板转轴穿孔515,该外侧板512上则更具有一输出轴穿孔516,以供该电动马达40的输出轴41穿入于该限制外壳51内(即使该输出轴41位于该内侧板511与该外侧板512之间);该第一齿轮52为一体成型制成,具有一贯穿的第一穿孔521,供该限制外壳51的枢轴513穿入,使该第一齿轮52位于该限制外壳51内并可受外力作用而原地旋转,该第一齿轮5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第一加速弧形齿522及一第一增力弧形齿523,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至第一穿孔521间的距离系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至第一穿孔521间的距离(即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的径向宽度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与穿入于该限制外壳51内的该电动马达40的输出轴环齿411咬合啮接;该第二齿轮53一体成型制成,具有一贯穿的第二穿孔531,该架体20的转轴21一端穿经该内侧板511的内侧板转轴穿孔514、第二齿轮53的第二穿孔531及该外侧板512的外侧板转轴穿孔515,并使该转轴21与该第二齿轮53固接而同动,该第二齿轮5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第二加速弧形齿532及一第二增力弧形齿533,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至第二穿孔531间的距离系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至第二穿孔531间的距离(即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的径向宽度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二齿轮53与该第一齿轮52咬合啮接,以将该电动马达40的输出轴41所输出的旋转动力经由该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进行传递,而使该架体20以该转轴21为轴心,进行于该骑乘位置至该驻车位置间的往复枢摆。
是以,上述即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机车的电动驻车架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
当欲将该架体20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即欲停车时),如图7及图8所示。首先,由该电动马达40产生第一旋向(在图7及图8中,该第一旋向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动力,以由该输出轴环齿411带动该第一齿轮52旋转,并由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带动该第二齿轮53的第二加速弧形齿532旋转(如图7所示),借由该第二齿轮53与该架体20的连接,而使该架体20以该转轴21为轴心进行由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前段枢摆行程。接着,由该第一齿轮52的第一增力弧形齿523带动该第二齿轮53的第二增力弧形齿533旋转(如图8所示),而使该架体20进行由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后段枢摆行程,(特别说明:当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
即,该架体20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其前段行程系借由第一加速弧形齿522带动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如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般的加速功效,而后段行程则系借由第一增力弧形齿523带动第二增力弧形齿533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如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般的增力功效。使该架体20自骑乘位置往驻车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由于前段行程中该架体20不会碰到阻碍物,进行加速能缩短整个行程的时间,而后段行程中由于该架体20会抵触到地面,进行增力能让架体20更为顺畅地将机车撑起,使能达到先加速再增力的功效。
当欲将该架体20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即欲行驶时),如图9及图10所示。首先,由该电动马达40产生第二旋向(在图9及图10中,该第二旋向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动力,以由该输出轴环齿411带动该第一齿轮52旋转,并由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带动该第二齿轮53的第二增力弧形齿533旋转(如图9所示),借由该第二齿轮53与该架体20的连接,而使该架体20以该转轴21为轴心进行由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前段枢摆行程。接着,由该第一齿轮52的第一加速弧形齿522带动该第二齿轮53的第二加速弧形齿532旋转(如图10所示),而使该架体20进行由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后段枢摆行程,(特别说明:当该第一加速弧形齿522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532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523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
即,该架体20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其前段行程借由第一增力弧形齿523带动该第二增力弧形齿533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如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般的增力功效,而后段行程则系借由第一加速弧形齿522带动第二加速弧形齿532进行动力的传递,以达到如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般的加速功效。使该架体20自驻车位置往骑乘位置的方向枢摆位移时,由于前段行程中该架体20会抵触到地面,进行增力能让架体20更为顺畅地与地面脱离,而后段行程中该架体20不会抵触到地面,进行加速能让架体20更快速位移,使能达到先增力再加速的功效。
借此,本发明能在欲进行驻车(即停车)时,对该架体20进行先加速再增力的变速;而在欲进行行驶时,对该架体20进行先增力再加速的变速。以达到加速(缩时)与增力的功效。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车的电动驻车架200,其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包含有一固定座10、一架体20、一护板30、一电动马达40及一变速机构50,其主要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电磁刹车器60,该电磁刹车器60设置于该电动马达40与变速机构50之间,正常时对该电磁刹车器60进行通电,以使该电磁刹车器60与该变速机构50连接并正常作动。当有异常时电流断开,使该电磁刹车器60与该变速机构50分离,而能以手动方式操作该架体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电动马达,具有一输出轴,用以输出一旋转动力,该输出轴的周面上具有一输出轴环齿;
一架体;
一变速机构,连接于该电动马达与该架体之间,用以传递旋转动力使该架体于一骑乘位置至一驻车位置间进行往复枢摆位移;该变速机构具有一第一齿轮与一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具有一第一加速弧形齿及一第一增力弧形齿,该第一加速弧形齿的径向宽度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环齿啮接,该第二齿轮与该架体连接同动,该第二齿轮具有一第二加速弧形齿及一第二增力弧形齿,该第二加速弧形齿的径向宽度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的径向宽度,且该第二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非位于同一径向线上,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接;
当该第一增力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当该第一加速弧形齿与该第二加速弧形齿咬合啮接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则呈非咬合的脱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在一机车的车架底部;该变速机构设置于该固定座上;该架体与该固定座枢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有一转轴及一支撑架,该转轴枢接于该固定座上,该支撑架与该转轴连接同动;该第二齿轮与该转轴同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变速机构更具有一限制外壳,固接于该固定座上,以供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枢设于其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该限制外壳具有一内侧板、一外侧板及一枢轴,该内侧板固定于该固定座上,该外侧板固定于该固定座上,该枢轴穿枢于该内侧板与该外侧板之间,该内侧板上具有一内侧板转轴穿孔,该外侧板上具有一与该内侧板转轴穿孔位置对应的外侧板转轴穿孔,该外侧板上更具有一输出轴穿孔,以供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穿入;该第一齿轮具有一贯穿的第一穿孔,供该限制外壳的枢轴穿入,使该第一齿轮位于该限制外壳内而可原地旋转;该第二齿轮具有一贯穿的第二穿孔,该架体的转轴一端穿经该内侧板的内侧板转轴穿孔、第二齿轮的第二穿孔及该外侧板的外侧板转轴穿孔,使该转轴与该第二齿轮固接而同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速弧形齿至第一穿孔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增力弧形齿至第一穿孔间的距离;该第二加速弧形齿至第二穿孔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增力弧形齿至第二穿孔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护板,该护板固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侧上,该护板具有一护板穿孔,该电动马达固接于该护板上,该输出轴穿经该护板的护板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为一体成型件;该第二齿轮为一体成型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车的电动驻车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电磁刹车器,该电磁刹车器设置于该电动马达与变速机构之间,正常时对该电磁刹车器进行通电,以使该电磁刹车器与该变速机构连接;当有异常时电流断开,使该电磁刹车器与该变速机构分离。
CN201910971398.6A 2019-10-14 2019-10-14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Active CN112722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1398.6A CN112722120B (zh) 2019-10-14 2019-10-14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1398.6A CN112722120B (zh) 2019-10-14 2019-10-14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120A CN112722120A (zh) 2021-04-30
CN112722120B true CN112722120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58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1398.6A Active CN112722120B (zh) 2019-10-14 2019-10-14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21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51210A (en) * 1921-11-28 1923-04-10 Joseph S Eslick Motor-cycle support
DE20105648U1 (de) * 2001-03-30 2001-08-16 Wang Ming Theng Lenkstangen-betätigter Antriebsmechanismus für einen "Kick"-Roller
CN2464603Y (zh) * 2001-02-19 2001-12-12 刘尚励 摩托车起落装置
FR2838098A1 (fr) * 2002-04-05 2003-10-10 Marcel Canetti Dispositif stabilisateur escamotable pour vehicule a deux roues, notamment un motocycle
CN1847074A (zh) * 2005-04-15 2006-10-1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脚架控制装置
TW201431731A (zh) * 2013-02-04 2014-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駐車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9379B2 (ja) * 1988-05-06 1997-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オートスタンド装置
JP3585597B2 (ja) * 1995-09-05 2004-11-0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087137B2 (ja) * 2002-03-29 2008-05-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スタンド装置
CN1847075A (zh) * 2005-04-15 2006-10-1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自动驻车装置
ES2482965T3 (es) * 2006-02-28 2014-08-05 Honda Motor Co., Ltd. Dispositivo de caballete para motocicleta
JP4832113B2 (ja) * 2006-02-28 2011-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スタンド装置
JP4755637B2 (ja) * 2007-11-14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キック始動式自動二輪車
TWM413629U (en) * 2011-05-19 2011-10-11 China Motor Corp Electromagnetic clutch type parking device
CN202783504U (zh) * 2012-09-20 2013-03-13 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由电动传动机构支起的电动车车梯
CN204978956U (zh) * 2015-08-13 2016-01-20 钱钰铭 非人力车用电动支架装置
TWM551993U (zh) * 2017-07-19 2017-11-21 Mao-Tang Liu 機車電動駐車裝置改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51210A (en) * 1921-11-28 1923-04-10 Joseph S Eslick Motor-cycle support
CN2464603Y (zh) * 2001-02-19 2001-12-12 刘尚励 摩托车起落装置
DE20105648U1 (de) * 2001-03-30 2001-08-16 Wang Ming Theng Lenkstangen-betätigter Antriebsmechanismus für einen "Kick"-Roller
FR2838098A1 (fr) * 2002-04-05 2003-10-10 Marcel Canetti Dispositif stabilisateur escamotable pour vehicule a deux roues, notamment un motocycle
CN1847074A (zh) * 2005-04-15 2006-10-1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脚架控制装置
TW201431731A (zh) * 2013-02-04 2014-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駐車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120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44498B2 (ja) 変速装置のシフトドラム駆動機構
JP483595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駆動装置
US9182020B2 (en) Wiper motor
ATE396351T1 (de) Stellantrieb
KR20120063774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파킹 시스템
JP2015189275A (ja) ワイパ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ワイパ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CN112722120B (zh) 机车的电动驻车架
JP5865306B2 (ja) ワイパ装置
CN106740750B (zh) 一种步进电机控制踏板开度的制动踏板总成
CN110939082B (zh) 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放行装置
JP5575418B2 (ja) ミキサドラム駆動制御装置
JP5317750B2 (ja) ワイパ装置
TW202114893A (zh) 機車之電動駐車架
JP2019092387A (ja) ブラシレスワイパモータおよびワイパ装置
JP4874517B2 (ja) 調節可能な車両用操作ペダル
JP2010228183A (ja) ミキサ車
JP2010228184A (ja) ミキサドラム駆動制御装置
CN208515489U (zh) 一种摆动式踏板装置
CN213508170U (zh) 一种翼闸机芯
JPH11257111A (ja) 作業車
JP3072205B2 (ja) ワイパ装置
CN218162090U (zh) 一种大扭矩直驱机构
ES2395465T3 (es) Instalación de limpiaparabrisas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funcionamiento de una instalación de limpiaparabrisas
US8106551B2 (en) Direct drive motor for vehicle wiper system
JPH0752768Y2 (ja) 自動車用ワイパ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