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401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401B
CN112701401B CN202011599017.5A CN202011599017A CN112701401B CN 112701401 B CN112701401 B CN 112701401B CN 202011599017 A CN202011599017 A CN 202011599017A CN 112701401 B CN112701401 B CN 11270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ed
inner cavity
block
spr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90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1401A (zh
Inventor
钟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yan Zho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Huangsh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yan Zho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Huangsh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yan Zho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Huangsh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yan Zho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90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箱,所述固定架内腔的四周均栓接有电池,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并向下延伸,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部与固定柱的底部栓接。本发明通过移动板、活动杆、限位杆、第一弹簧、推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弹,从而带动固定柱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架快速复位,对固定架内电池所受到的震动力进行抵消,避免震动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通过排风扇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之外的燃料。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电池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运行,使用者会在电池的表面加装防爆阻燃装置,然而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防爆效果差,新能源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过度的震动会使电池出现损坏,同时可能会使电池发生爆炸,从而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防爆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箱,所述固定架内腔的四周均栓接有电池,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并向下延伸,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部与固定柱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移动板、活动杆、限位杆、第一弹簧、推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柱的底部栓接有移动板,所述固定箱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贯穿移动板并与固定箱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第一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座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座栓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相向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推板的底部与固定箱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并与移动板的外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贯穿第二滑槽并与推板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架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贯穿第二固定块并向上延伸。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腔卡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栓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电池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块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配合卡槽使用者的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腔嵌设有排风扇,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栓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位于排风扇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正面和背面的四周均嵌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相向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架的内腔并栓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相向的一侧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底部与固定箱的顶部栓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通过移动板、活动杆、限位杆、第一弹簧、推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弹,从而带动固定柱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架快速复位,对固定架内电池所受到的震动力进行抵消,避免震动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通过排风扇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避免固定架内的温度过高,使电池发生自燃,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电池过热发生爆炸,解决了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防爆效果差的问题。
2、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通过减震块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辅助移动板快速复位,从而提高了固定架的减震效果,进而对电池所受到的力快速抵消,避免电池因为震动过大而爆炸,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板在移动时倾斜,提高了移动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推板进行限位,防止推板在移动时偏移,极大的提高了推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定位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架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架在移动时偏移,从而造成固定柱折断,进而影响其减震效果。
3、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通过挡板、限位块和螺纹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电池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防止电池在汽车遇到颠簸时从固定架内掉落,通过散热块和散热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加快固定架内的热量散发速度,避免过多的热量在固定架内积聚,从而使电池发生自然爆炸,通过第四弹簧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架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防止固定架的底部直接撞击固定箱的顶部,从而使固定架内的电池因为震动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机构的结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减震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散热块和散热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挡板、限位块和安装块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推板和第二弹簧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板和第一滑块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1、固定架;2、固定柱;3、固定箱;4、第四弹簧;5、减震机构;51、移动板;52、活动杆;53、限位杆;54、第一弹簧;55、推板;56、第二弹簧;6、第一固定块;7、第二固定块;8、定位杆;9、排风扇;10、安装块;11、挡板;12、螺纹杆;13、限位块;14、散热块;15、散热板;16、连接柱;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块;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减震块;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固定箱3,固定架1内腔的四周均栓接有电池,固定架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柱2,固定柱2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3的内腔并向下延伸,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5,减震机构5的顶部与固定柱2的底部栓接,通过移动板51、活动杆52、限位杆53、第一弹簧54、推板55和第二弹簧5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6的弹性回弹,从而带动固定柱2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架1快速复位,对固定架1内电池所受到的震动力进行抵消,避免震动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通过排风扇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避免固定架1内的温度过高,使电池发生自燃,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电池过热发生爆炸,解决了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防爆效果差的问题。
减震机构5包括移动板51、活动杆52、限位杆53、第一弹簧54、推板55和第二弹簧56,固定柱2的底部栓接有移动板51,固定箱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杆53,限位杆53的底部贯穿移动板51并与固定箱3内腔的底部栓接,移动板51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第一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2,活动杆52远离第一活动座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座栓接有推板55,推板55相向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第二弹簧56,推板55的底部与固定箱3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通过移动板51、活动杆52、限位杆53、第一弹簧54、推板55和第二弹簧5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6的弹性回弹,从而带动固定柱2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架1快速复位,对固定架1内电池所受到的震动力进行抵消,避免震动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
移动板51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减震块21,减震块2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三弹簧22,通过减震块21和第三弹簧2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辅助移动板51快速复位,从而提高了固定架1的减震效果,进而对电池所受到的力快速抵消,避免电池因为震动过大而爆炸。
固定箱3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第一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7并与移动板51的外侧栓接,通过第一滑槽17和第一滑块18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51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板51在移动时倾斜,提高了移动板51的稳定性。
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顶部贯穿第二滑槽19并与推板55的底部栓接,通过第二滑槽19和第二滑块20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推板55进行限位,防止推板55在移动时偏移,极大的提高了推板55的稳定性。
固定箱3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块6,固定架1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二固定块7,第一固定块6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杆8,定位杆8的顶部贯穿第二固定块7并向上延伸,通过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和定位杆8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架1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架1在移动时偏移,从而造成固定柱2折断,进而影响其减震效果。
固定架1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安装块10,安装块1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腔卡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顶部栓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底部与电池的顶部活动连接,限位块13的外侧开设有卡槽,安装块10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配合卡槽使用者的螺纹杆12,通过挡板11、限位块13和螺纹杆1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电池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防止电池在汽车遇到颠簸时从固定架1内掉落。
固定架1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腔嵌设有排风扇9,固定架1的两侧均栓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位于排风扇9的外侧,通过排风扇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避免固定架1内的温度过高,使电池发生自燃,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电池过热发生爆炸。
固定架1正面和背面的四周均嵌设有散热块14,散热块14相向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架1的内腔并栓接有散热板15,散热板15相向的一侧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连接柱16,通过散热块14和散热板1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加快固定架1内的热量散发速度,避免过多的热量在固定架1内积聚,从而使电池发生自然爆炸。
固定架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四弹簧4,第四弹簧4的底部与固定箱3的顶部栓接,通过第四弹簧4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架1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防止固定架1的底部直接撞击固定箱3的顶部,从而使固定架1内的电池因为震动而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时,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路面的颠簸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此时电池受力带动固定架1向下移动并对固定柱2和第四弹簧4进行挤压,此时第四弹簧4对电池受到的力进行初步缓冲,此时固定柱2带动移动板51向下移动,并对减震块21、第一弹簧54和活动杆52进行挤压,随后活动杆52同时向内侧移动并对推板55进行挤压,此时推板55对第二弹簧56进行快速挤压,在减震块21受力发生形变的同时会对第三弹簧22进行挤压,此时通过第一弹簧54、第二弹簧56和第三弹簧22的配合,从而带动移动板51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柱2和固定架1快速复位,从而对电池受到的震动进行快速抵消,避免震动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同时排风扇9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避免固定架1内的温度过高,使电池发生自燃,同时散热板15将固定架1内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散热块14快速散发至外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2)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固定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内腔的四周均栓接有电池,所述固定架(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3)的内腔并向下延伸,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的顶部与固定柱(2)的底部栓接;
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移动板(51)、活动杆(52)、限位杆(53)、第一弹簧(54)、推板(55)和第二弹簧(56),所述固定柱(2)的底部栓接有移动板(51),所述固定箱(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杆(53),所述限位杆(53)的底部贯穿移动板(51)并与固定箱(3)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移动板(51)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第一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2),所述活动杆(52)远离第一活动座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座栓接有推板(55),所述推板(55)相向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第二弹簧(56),所述推板(55)的底部与固定箱(3)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板(51)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减震块(21),所述减震块(2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三弹簧(22);
所述固定箱(3)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7)并与移动板(51)的外侧栓接;
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的顶部贯穿第二滑槽(19)并与推板(55)的底部栓接;
所述固定箱(3)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固定架(1)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二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顶部贯穿第二固定块(7)并向上延伸;
所述固定架(1)两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安装块(10),所述安装块(1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腔卡接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顶部栓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的底部与电池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3)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块(10)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配合卡槽使用者的螺纹杆(12);
所述固定架(1)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腔嵌设有排风扇(9),所述固定架(1)的两侧均栓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位于排风扇(9)的外侧;
所述固定架(1)正面和背面的四周均嵌设有散热块(14),所述散热块(14)相向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架(1)的内腔并栓接有散热板(15),所述散热板(15)相向的一侧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连接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四弹簧(4),所述第四弹簧(4)的底部与固定箱(3)的顶部栓接。
CN202011599017.5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Active CN11270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017.5A CN1127014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017.5A CN1127014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401A CN112701401A (zh) 2021-04-23
CN112701401B true CN112701401B (zh) 2022-06-10

Family

ID=7551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9017.5A Active CN1127014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40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0730A (zh) * 2018-05-07 2018-09-18 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盒
CN108565369A (zh) * 2018-05-07 2018-09-21 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盒装置
CN108615838A (zh) * 2018-05-04 2018-10-02 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防爆防震电池
CN10906579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罩
CN109088019A (zh) * 2018-07-10 2018-12-25 励安炜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110350123A (zh) * 2019-07-29 2019-10-18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CN110993847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华侨大学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111348310A (zh) * 2020-03-12 2020-06-30 沐玉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转运保护装置
CN210986697U (zh) * 2019-12-08 2020-07-10 启东防爆电器有限公司 正压防爆柜防护外壳
CN111746257A (zh) * 2020-07-15 2020-10-09 张盟盟 一种缓震防爆式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底托装置
CN112117408A (zh) * 2020-09-14 2020-12-22 余世荣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散热减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22264A (ja) * 2012-07-20 2014-02-03 Chia Yuan Li 防水、防火、防振、防爆4つの機能を備える車用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5838A (zh) * 2018-05-04 2018-10-02 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防爆防震电池
CN108550730A (zh) * 2018-05-07 2018-09-18 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盒
CN108565369A (zh) * 2018-05-07 2018-09-21 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盒装置
CN109088019A (zh) * 2018-07-10 2018-12-25 励安炜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10906579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罩
CN110350123A (zh) * 2019-07-29 2019-10-18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CN110993847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华侨大学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0986697U (zh) * 2019-12-08 2020-07-10 启东防爆电器有限公司 正压防爆柜防护外壳
CN111348310A (zh) * 2020-03-12 2020-06-30 沐玉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转运保护装置
CN111746257A (zh) * 2020-07-15 2020-10-09 张盟盟 一种缓震防爆式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底托装置
CN112117408A (zh) * 2020-09-14 2020-12-22 余世荣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散热减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401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149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CN21431338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防护设备
CN11270140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阻燃装置
CN11295224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结构
CN2189398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防护结构
CN21833412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减震防护支架
CN11370798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箱
CN214176147U (zh) 一种防松动的汽车电池箱
CN11374572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195772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振装置
CN213082927U (zh) 一种汽车新能源电池用安装架
CN11372554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防护装置
CN2115300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装置
CN11306707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CN2097869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防震保护壳
CN112448666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转向装置
CN210325903U (zh) 一种防撞的锂电池放置箱
CN218123611U (zh) 一种储能电池防护装置
CN2184634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安装支架
CN2157318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温度控制装置
CN22020917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储能终端
CN216424113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
CN214119844U (zh) 一种新型用于汽车设计的led灯
CN2125876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设备
CN213693539U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组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8

Address after: 435000 No. 861 Huangshi Avenue,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NGSHI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oyan Zho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324, 3 Hongwei Road,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Y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