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0802B -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0802B
CN112680802B CN202011340471.9A CN202011340471A CN112680802B CN 112680802 B CN112680802 B CN 112680802B CN 202011340471 A CN202011340471 A CN 202011340471A CN 112680802 B CN112680802 B CN 112680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fiber
mounting plate
antibacterial
fibe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04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0802A (zh
Inventor
韩宇航
殷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04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0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0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0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0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菌纤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指向性抗菌纤维,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将聚丙烯和聚乙烯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熔体通过300目的金属筛网进行除杂;本发明中的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时将会使其表面粘附一层抗菌高分子容液,而当经过提升套管的表面时,提升套管将会带动弹性纤维向上提升,提升一端距离后提升套管自动下落,进而将张紧后的弹性纤维释放,使得弹性纤维表面粘附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进而可避免弹性纤维的表面粘附过厚的抗菌高分子容液,避免了抗菌高分子容液的浪费,同时防止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而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菌纤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纤维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防感染和传染。
抗菌纤维可广泛用于家纺用品、内衣、运动衫等等,特别是老年、孕产妇及婴幼儿服装。使用这种纤维制成的衣服,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抵抗细菌在衣物上的附着,从而使人远离病菌的侵扰。抗菌纤维对细菌的抵抗和杀灭作用不是一次性的暂时作用,而是几周到几年的长期功效。之所以具有这种长期的抗菌性,是因为它采用内置式设计,使得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即使表面抗菌剂被洗掉,还会有新的抗菌剂溢出形成新的抑菌圈。所以,用这种纤维制作的衣物有良好的耐洗性。全世界有很多研究机构在开发新型抗菌纤维。
抗菌纤维有天然抗菌纤维和后处理抗菌纤维,对于后处理抗菌纤维大多是将抗菌液和反应性树脂形成抗菌乳液,然后采用将纤维浸入抗菌乳液的内部使得纤维的表面形成抗菌涂层,然后进行烘干定型即可,但是采取浸入的方式会使得纤维表面粘附的抗菌乳液过多,进而不仅会造成抗菌乳液的浪费,同时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层会使得纤维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会使得利用该纤维制造的布纹理较粗,影响手感等等,同时过厚的抗菌层在后期牵拉的过程中将容易整体从纤维的外部脱落。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采取浸入的方式会使得纤维表面粘附的抗菌乳液过多,进而不仅会造成抗菌乳液的浪费,同时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层会使得纤维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聚丙烯和聚乙烯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熔体通过300目的金属筛网进行除杂;
S2:将混合熔体注入纺丝箱的内部,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弹性纤维,将弹性纤维经风冷后用导丝筒卷绕起来备用;
S3:在壳聚糖微粉水溶液中加入反应性树脂,加热并充分搅拌形成抗菌高分子溶液,然后加入稀释剂调节稠度;
S4:将S2中的导丝筒套设在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固定杆上,再将导丝筒上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边缘,然后向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储液桶内加入S中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抗菌高分子溶液经过储液桶底部的连接管进入浸液盆的内部,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时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形成抗菌涂层,然后经过烘干箱的内部时被烘干定型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被收集;
S5:将经过抗菌处理后的弹性纤维置于牵引机上进行拉扯,然后通过蒸汽箱使纤维软化,最后打包即可;
其中,S4中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竖向安装板、主动卷绕辊、固定杆和浸液盆;所述工作台的后侧端固定设有竖向安装板;所述竖向安装板一端的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导丝筒;导丝筒上卷绕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依次经过压辊的底部边缘、提升套管的顶部边缘、导向辊的底部边缘、烘干机构的内部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边缘;所述弹性纤维在压辊和导向辊之间被提升套管向上提起形成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主动卷绕辊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上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所述主动卷绕辊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卷绕辊和导向辊的后侧端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的表面,且压辊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向安装板的表面位于压辊的下方固定设有浸液盆;所述浸液盆的底部为弧形结构设计,压辊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底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所述竖向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储液桶,储液桶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浸液盆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管的内部设有限流阀;所述提升套管活动套设在提升杆的外部;所述提升杆的数量为二;两组所述提升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安装套的内部;安装套固定安装在活动安装板的内侧面;活动安装板的顶部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连;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L形支撑板的水平板的底部;所述L形支撑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竖向安装板的顶部边缘;所述安装套的端面为倒置的直角U形结构;所述安装套的顶部开设有供提升杆的端部穿过的矩形开槽;一组所述提升杆的端部开设有柱状空槽,柱状空槽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端与另一组提升杆端部设有的弧形卡槽相互卡接;所述卡块的内侧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提升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板上的限位槽最终与回形框架的一端固连;所述限位槽位于提升杆的下方;所述L形支撑板的竖直板的内壁固定设有用于拨动回形框架的L形固定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和活动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使得提升杆回复至水平状态的复位机构;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提升杆的下方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下方设有集液槽;
工作时,本发明中的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时将会使其表面粘附一层抗菌高分子容液,而当经过提升套管的表面时,提升套管将会带动弹性纤维向上提升,提升一端距离后提升套管自动下落,进而将张紧后的弹性纤维释放,使得弹性纤维表面粘附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进而可避免弹性纤维的表面粘附过厚的抗菌高分子容液,避免了抗菌高分子容液的浪费,同时防止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而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会使得利用该纤维制造的布纹理较粗,影响手感等等,而将多余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后的纤维则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使得抗菌高分子容液紧固的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
在实际操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卷绕辊转动将弹性纤维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弹性纤维由固定杆向主动卷绕辊进行输送,压辊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内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因而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时会在表面形成抗菌层,而当弹性纤维经过提升套管的顶部边缘时,此时电动推杆带动活动安装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提升套管上移,提升套管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当活动安装板继续上移时,位于电动推杆内侧壁的L形固定杆将会插入回形框架的内部并将回形框架向下压,此时回形框架通过与之固连的拉绳拉扯卡块,使得卡块收缩在柱状空槽的内部,进而使得两组提升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在自身的重力下下落,同时与卡块固连的拉绳在拉扯卡块时也会将提升杆向下拉扯,两组提升杆上的提升套管瞬间将弹性纤维释放,弹性纤维瞬间下落的过程中位于其表面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被抖下,抖下的高分子溶液将会通过工作台上的通槽落入集液槽的内部被收集,当提升杆带动提升套管下落并处于竖直状态后,电动推杆将会带动活动安装板下移,活动安装板下移的过程中复位机构将会再次使得提升杆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使得一组提升杆端部的卡块与另一组提升杆端部的弧形卡槽相互卡合,当两组提升杆实现连接以后,电动推杆继续带动两组提升杆上移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然后再次释放,进而在弹性纤维输送的过程中,提升杆间歇的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并将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抖下,然后再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上压板、弹簧压缩管、下压板、气流通道和柱状空腔;所述弹簧压缩管位于活动安装板的正下方;所述弹簧压缩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压板、下压板固连;所述下压板的底部通过安装杆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压缩管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将上压板和下压板固连的弹簧;所述上压板的顶部固定设有与弹簧压缩管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套;所述活动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柱状空腔;所述柱状空腔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活塞板固连;所述活塞板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安装板和安装套与提升杆靠近活动安装板的一端固连;所述活塞板上移将会带动提升杆靠近活动安装板的一端下移;所述活动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套相对应的柱状凹槽;所述柱状凹槽通过活动安装板内部的气流通道与柱状空腔的顶部连通;
工作时,当电动推杆带动活动安装板向下移动时,当上压板顶部的安装套插设在活动安装板底部的柱状凹槽内时,此时如果活动安装板继续下移,活动安装板将会通过挤压上压板将弹簧压缩管向下压缩,进而使得弹簧压缩管内部的气体经柱状凹槽、气流通道进入柱状空腔的顶部,气体将柱状空腔内部的活塞板向下推动,活塞板通过拉绳将提升杆靠近活动安装板的一端向下拉扯,进而使得提升杆回复到水平状态,此时一组提升杆端部的卡块与另一组提升杆端部的弧形卡槽相互卡合使得提升杆写的端部相互拼接,进而可再次将弹性纤维向上提升。
优选的,所述压辊的边缘设有若干组U形杆,U形杆均为圆形杆,且U形杆在压辊的表面绕压辊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工作时,由于U形杆在压辊的边缘均匀分布,U形杆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位于U形杆之间的弹性纤维与压辊不接触,弹性纤维的表面可均匀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避免弹性纤维直接贴合压辊表面使得弹性纤维与压辊贴合的那一面不能很好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
优选的,所述U形杆的两端均插设在压辊边缘的收纳槽的内部,且U形杆的端部与收纳槽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工作时,由于U形杆的端部与收纳槽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进而使得U形杆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性纤维被提升杆向上提起时,弹性纤维可有进一步的向上提起的空间,使得弹性纤维的弹出效果更好,同时防止弹性纤维被扯断。
优选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气泵和金属加热网;所述烘干箱位于导向辊和主动卷绕辊之间;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设有气泵,气泵的出气管与烘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均匀设有出风口;所述烘干箱靠近导向辊的一侧开设于进纤口,烘干箱靠近主动卷绕辊的一侧开设有出纤口;经过所述导向辊底部边缘的弹性纤维依次经过进纤口和出纤口;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设有金属加热网;工作时,气泵吹出的风经烘干箱的顶部进入,经过金属加热网时被加热,然后吹在烘干箱内部的弹性纤维表面,进而对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进行热定型,烘干箱底部设有出风口,进而便于烘干箱内部空气的流通,提高烘干效率。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位于金属加热网下方的位置固定设有若干组水平挡板;所述水平挡板呈错位状态固定连接在烘干箱相对的两个侧壁,位于底端的所述水平挡板上均匀设有通风孔;工作时,错位排列的水平挡板使得从气泵吹出的风与金属加热网的接触时间更长,进而提高对风的加热效果,最后被加热的风从位于底部的水平挡板上的通风孔均匀的吹出,可用于对弹性纤维表面浸有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进行烘干定型。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位于水平挡板的下方固定设有若干组纵向圆杆,纵向圆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的内部弯折呈波浪状结构;工作时,由于转动套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的内部弯折呈波浪状结构,进而增大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内部的路径,使得弹性纤维在烘干箱内停留的时间增长,进而提高烘干定型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水平挡板的表面均匀设有滚珠,滚珠在纵向圆杆的表面绕纵向圆杆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工作时,滚珠将纵向圆杆与回形框架之间的面接触转化为滚珠与转动套内壁之间的点接触,进而可大大减小纵向圆杆与转动套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转动套的转动,进而避免转动套与弹性纤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而导致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纤维被摩擦掉。
优选的,与所述卡块固连的拉绳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片与回形框架的端部固连;所述弹簧片穿设在限位槽的内部;工作时,由于卡块固连的拉绳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片与回形框架的端部固连,限位槽为片状,进而限位槽可对收纳槽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使得回形框架能始终稳定的处于开口向上的状态,进而在活动安装板上移时,L形固定杆的端部可轻易的插入回形框架的内部并拉扯与卡块固连的拉绳。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为圆台状结构,且出风口的上端口尺寸小于出风口的下端口尺寸;工作时,由于出风口的上端口尺寸小于出风口的下端口尺寸,进而使得从气泵吹出的风经金属加热网加热后从烘干箱的底部缓慢的吹出,使得烘干箱内可以维持一定的高压状态,进而使得烘干定型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浸液盆的顶部边缘为向外侧翻边的弧形设计,且浸液盆的顶部边缘经过光滑处理;工作时,浸液盆的顶部边缘为向外侧翻边的弧形设计可防止浸液盆顶部边缘棱角将弹性纤维磨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时将会使其表面粘附一层抗菌高分子容液,而当经过提升套管的表面时,提升套管将会带动弹性纤维向上提升,提升一端距离后提升套管自动下落,进而将张紧后的弹性纤维释放,使得弹性纤维表面粘附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进而可避免弹性纤维的表面粘附过厚的抗菌高分子容液,避免了抗菌高分子容液的浪费,同时防止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而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会使得利用该纤维制造的布纹理较粗,影响手感等等,而将多余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后的纤维则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使得抗菌高分子容液紧固的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水平挡板,错位排列的水平挡板使得从气泵吹出的风与金属加热网的接触时间更长,进而提高对风的加热效果,最后被加热的风从位于底部的水平挡板上的通风孔均匀的吹出,可用于对弹性纤维表面浸有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进行烘干定型。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设置U形杆,U形杆在压辊的边缘均匀分布,U形杆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位于U形杆之间的弹性纤维与压辊不接触,弹性纤维的表面可均匀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避免弹性纤维直接贴合压辊表面使得弹性纤维与压辊贴合的那一面不能很好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由于U形杆的端部与收纳槽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进而使得U形杆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性纤维被提升杆向上提起时,弹性纤维可有进一步的向上提起的空间,使得弹性纤维的弹出效果更好,同时防止弹性纤维被扯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抗菌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烘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U形杆与压辊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提升杆与活动安装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工作台1、竖向安装板2、主动卷绕辊3、烘干箱4、气泵5、导向辊6、活动安装板7、电动推杆8、L形支撑板9、储液桶10、固定杆11、浸液盆12、U形杆13、压辊14、上压板15、弹簧压缩管16、下压板17、集液槽18、进纤口19、出风口20、出纤口21、通风孔22、纵向圆杆23、水平挡板24、金属加热网25、转动套26、滚珠27、收纳槽28、矩形开槽29、安装套30、提升杆31、提升套管32、气流通道33、柱状空腔34、L形固定杆35、回形框架36、限位槽37、弹簧片38、活塞板39、弧形卡槽40、卡块41、柱状空槽42、通槽43、柱状凹槽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聚丙烯和聚乙烯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熔体通过300目的金属筛网进行除杂;
S2:将混合熔体注入纺丝箱的内部,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弹性纤维,将弹性纤维经风冷后用导丝筒卷绕起来备用;
S3:在壳聚糖微粉水溶液中加入反应性树脂,加热并充分搅拌形成抗菌高分子溶液,然后加入稀释剂调节稠度;
S4:将S2中的导丝筒套设在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固定杆11上,再将导丝筒上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边缘,然后向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储液桶10内加入S3中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抗菌高分子溶液经过储液桶10底部的连接管进入浸液盆12的内部,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形成抗菌涂层,然后经过烘干箱4的内部时被烘干定型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表面被收集;
S5:将经过抗菌处理后的弹性纤维置于牵引机上进行拉扯,然后通过蒸汽箱使纤维软化,最后打包即可;
其中,S4中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竖向安装板2、主动卷绕辊3、固定杆11和浸液盆12;所述工作台1的后侧端固定设有竖向安装板2;所述竖向安装板2一端的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套设有导丝筒;导丝筒上卷绕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依次经过压辊14的底部边缘、提升套管32的顶部边缘、导向辊6的底部边缘、烘干机构的内部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表面边缘;所述弹性纤维在压辊14和导向辊6之间被提升套管32向上提起形成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主动卷绕辊3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上远离固定杆11的一端;所述主动卷绕辊3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卷绕辊3和导向辊6的后侧端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的表面,且压辊14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向安装板2的表面位于压辊14的下方固定设有浸液盆12;所述浸液盆12的底部为弧形结构设计,压辊14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12底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所述竖向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设有储液桶10,储液桶1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浸液盆12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管的内部设有限流阀;所述提升套管32活动套设在提升杆31的外部;所述提升杆31的数量为二;两组所述提升杆3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安装套30的内部;安装套30固定安装在活动安装板7的内侧面;活动安装板7的顶部与电动推杆8的底端固连;所述电动推杆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L形支撑板9的水平板的底部;所述L形支撑板9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的顶部边缘;所述安装套30的端面为倒置的直角U形结构;所述安装套30的顶部开设有供提升杆31的端部穿过的矩形开槽29;一组所述提升杆31的端部开设有柱状空槽42,柱状空槽42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设有卡块41;所述卡块41的外侧端与另一组提升杆31端部设有的弧形卡槽40相互卡接;所述卡块41的内侧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提升杆31的内部、活动安装板7上的限位槽37最终与回形框架36的一端固连;所述限位槽37位于提升杆31的下方;所述L形支撑板9的竖直板的内壁固定设有用于拨动回形框架36的L形固定杆35;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和活动安装板7上设有用于使得提升杆31回复至水平状态的复位机构;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提升杆31的下方开设有通槽43;所述通槽43的下方设有集液槽18;
工作时,本发明中的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将会使其表面粘附一层抗菌高分子容液,而当经过提升套管32的表面时,提升套管32将会带动弹性纤维向上提升,提升一端距离后提升套管32自动下落,进而将张紧后的弹性纤维释放,使得弹性纤维表面粘附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进而可避免弹性纤维的表面粘附过厚的抗菌高分子容液,避免了抗菌高分子容液的浪费,同时防止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而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会使得利用该纤维制造的布纹理较粗,影响手感等等,而将多余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后的纤维则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使得抗菌高分子容液紧固的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
在实际操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卷绕辊3转动将弹性纤维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弹性纤维由固定杆11向主动卷绕辊3进行输送,压辊14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12内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因而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会在表面形成抗菌层,而当弹性纤维经过提升套管32的顶部边缘时,此时电动推杆8带动活动安装板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提升套管32上移,提升套管32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当活动安装板7继续上移时,位于电动推杆8内侧壁的L形固定杆35将会插入回形框架36的内部并将回形框架36向下压,此时回形框架36通过与之固连的拉绳拉扯卡块41,使得卡块41收缩在柱状空槽42的内部,进而使得两组提升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在自身的重力下下落,同时与卡块41固连的拉绳在拉扯卡块41时也会将提升杆31向下拉扯,两组提升杆31上的提升套管32瞬间将弹性纤维释放,弹性纤维瞬间下落的过程中位于其表面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被抖下,抖下的高分子溶液将会通过工作台1上的通槽43落入集液槽18的内部被收集,当提升杆31带动提升套管32下落并处于竖直状态后,电动推杆将会带动活动安装板7下移,活动安装板7下移的过程中复位机构将会再次使得提升杆31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使得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卡块41与另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弧形卡槽40相互卡合,当两组提升杆31实现连接以后,电动推杆8继续带动两组提升杆31上移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然后再次释放,进而在弹性纤维输送的过程中,提升杆31间歇的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并将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抖下,然后再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上压板15、弹簧压缩管16、下压板17、气流通道33和柱状空腔34;所述弹簧压缩管16位于活动安装板7的正下方;所述弹簧压缩管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压板15、下压板17固连;所述下压板17的底部通过安装杆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压缩管16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将上压板15和下压板17固连的弹簧;所述上压板15的顶部固定设有与弹簧压缩管16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套30;所述活动安装板7的内部开设有柱状空腔34;所述柱状空腔34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活塞板39固连;所述活塞板39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安装板7和安装套30与提升杆31靠近活动安装板7的一端固连;所述活塞板39上移将会带动提升杆31靠近活动安装板7的一端下移;所述活动安装板7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套30相对应的柱状凹槽44;所述柱状凹槽44通过活动安装板7内部的气流通道33与柱状空腔34的顶部连通;
工作时,当电动推杆8带动活动安装板7向下移动时,当上压板15顶部的安装套30插设在活动安装板7底部的柱状凹槽44内时,此时如果活动安装板7继续下移,活动安装板7将会通过挤压上压板15将弹簧压缩管16向下压缩,进而使得弹簧压缩管16内部的气体经柱状凹槽44、气流通道33进入柱状空腔34的顶部,气体将柱状空腔34内部的活塞板39向下推动,活塞板39通过拉绳将提升杆31靠近活动安装板7的一端向下拉扯,进而使得提升杆31回复到水平状态,此时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卡块41与另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弧形卡槽40相互卡合使得提升杆31写的端部相互拼接,进而可再次将弹性纤维向上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辊14的边缘设有若干组U形杆13,U形杆13均为圆形杆,且U形杆13在压辊14的表面绕压辊14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工作时,由于U形杆13在压辊14的边缘均匀分布,U形杆13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位于U形杆13之间的弹性纤维与压辊14不接触,弹性纤维的表面可均匀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避免弹性纤维直接贴合压辊14表面使得弹性纤维与压辊14贴合的那一面不能很好的浸上抗菌高分子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U形杆13的两端均插设在压辊14边缘的收纳槽28的内部,且U形杆13的端部与收纳槽28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工作时,由于U形杆13的端部与收纳槽28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进而使得U形杆1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性纤维被提升杆31向上提起时,弹性纤维可有进一步的向上提起的空间,使得弹性纤维的弹出效果更好,同时防止弹性纤维被扯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4、气泵5和金属加热网25;所述烘干箱4位于导向辊6和主动卷绕辊3之间;所述烘干箱4的顶部固定设有气泵5,气泵5的出气管与烘干箱4的内部连通;所述烘干箱4的底部均匀设有出风口20;所述烘干箱4靠近导向辊6的一侧开设于进纤口19,烘干箱4靠近主动卷绕辊3的一侧开设有出纤口21;经过所述导向辊6底部边缘的弹性纤维依次经过进纤口19和出纤口21;所述烘干箱4的顶部固定设有金属加热网25;工作时,气泵5吹出的风经烘干箱4的顶部进入,经过金属加热网25时被加热,然后吹在烘干箱4内部的弹性纤维表面,进而对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进行热定型,烘干箱4底部设有出风口20,进而便于烘干箱4内部空气的流通,提高烘干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烘干箱4位于金属加热网25下方的位置固定设有若干组水平挡板24;所述水平挡板24呈错位状态固定连接在烘干箱4相对的两个侧壁,位于底端的所述水平挡板24上均匀设有通风孔22;工作时,错位排列的水平挡板24使得从气泵5吹出的风与金属加热网25的接触时间更长,进而提高对风的加热效果,最后被加热的风从位于底部的水平挡板24上的通风孔22均匀的吹出,可用于对弹性纤维表面浸有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进行烘干定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烘干箱4的内部位于水平挡板24的下方固定设有若干组纵向圆杆23,纵向圆杆23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4的内部弯折呈波浪状结构;工作时,由于转动套26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4的内部弯折呈波浪状结构,进而增大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4内部的路径,使得弹性纤维在烘干箱4内停留的时间增长,进而提高烘干定型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平挡板24的表面均匀设有滚珠27,滚珠27在纵向圆杆23的表面绕纵向圆杆23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工作时,滚珠27将纵向圆杆23与回形框架36之间的面接触转化为滚珠27与转动套26内壁之间的点接触,进而可大大减小纵向圆杆23与转动套26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转动套26的转动,进而避免转动套26与弹性纤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而导致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纤维被摩擦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与所述卡块41固连的拉绳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片38与回形框架36的端部固连;所述弹簧片38穿设在限位槽37的内部;工作时,由于卡块41固连的拉绳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片38与回形框架36的端部固连,限位槽37为片状,进而限位槽37可对收纳槽28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使得回形框架36能始终稳定的处于开口向上的状态,进而在活动安装板7上移时,L形固定杆35的端部可轻易的插入回形框架36的内部并拉扯与卡块41固连的拉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20为圆台状结构,且出风口20的上端口尺寸小于出风口20的下端口尺寸;工作时,由于出风口20的上端口尺寸小于出风口20的下端口尺寸,进而使得从气泵5吹出的风经金属加热网25加热后从烘干箱4的底部缓慢的吹出,使得烘干箱4内可以维持一定的高压状态,进而使得烘干定型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浸液盆12的顶部边缘为向外侧翻边的弧形设计,且浸液盆12的顶部边缘经过光滑处理;工作时,浸液盆12的顶部边缘为向外侧翻边的弧形设计可防止浸液盆12顶部边缘棱角将弹性纤维磨损。
本发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本发明中的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将会使其表面粘附一层抗菌高分子容液,而当经过提升套管32的表面时,提升套管32将会带动弹性纤维向上提升,提升一端距离后提升套管32自动下落,进而将张紧后的弹性纤维释放,使得弹性纤维表面粘附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进而可避免弹性纤维的表面粘附过厚的抗菌高分子容液,避免了抗菌高分子容液的浪费,同时防止弹性纤维包裹过厚的抗菌高分子溶液而变粗,进而影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会使得利用该纤维制造的布纹理较粗,影响手感等等,而将多余抗菌高分子容液抖下后的纤维则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使得抗菌高分子容液紧固的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
在实际操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卷绕辊3转动将弹性纤维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弹性纤维由固定杆11向主动卷绕辊3进行输送,压辊14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12内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因而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会在表面形成抗菌层,而当弹性纤维经过提升套管32的顶部边缘时,此时电动推杆8带动活动安装板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提升套管32上移,提升套管32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当活动安装板7继续上移时,位于电动推杆8内侧壁的L形固定杆35将会插入回形框架36的内部并将回形框架36向下压,此时回形框架36通过与之固连的拉绳拉扯卡块41,使得卡块41收缩在柱状空槽42的内部,进而使得两组提升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在自身的重力下下落,同时与卡块41固连的拉绳在拉扯卡块41时也会将提升杆31向下拉扯,两组提升杆31上的提升套管32瞬间将弹性纤维释放,弹性纤维瞬间下落的过程中位于其表面的多余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被抖下,抖下的高分子溶液将会通过工作台1上的通槽43落入集液槽18的内部被收集,当提升杆31带动提升套管32下落并处于竖直状态后,电动推杆将会带动活动安装板7下移,活动安装板7下移的过程中复位机构将会再次使得提升杆31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使得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卡块41与另一组提升杆31端部的弧形卡槽40相互卡合,当两组提升杆31实现连接以后,电动推杆8继续带动两组提升杆31上移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然后再次释放,进而在弹性纤维输送的过程中,提升杆31间歇的将弹性纤维向上提起并将弹性纤维表面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抖下,然后再进入烘干机构的内部进行烘干定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聚丙烯和聚乙烯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熔体通过300目的金属筛网进行除杂;
S2:将混合熔体注入纺丝箱的内部,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弹性纤维,将弹性纤维经风冷后用导丝筒卷绕起来备用;
S3:在壳聚糖微粉水溶液中加入反应性树脂,加热并充分搅拌形成抗菌高分子溶液,然后加入稀释剂调节稠度;
S4:将S2中的导丝筒套设在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固定杆(11)上,再将导丝筒上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边缘,然后向抗菌处理装置中的储液桶(10)内加入S(3)中的抗菌高分子溶液,抗菌高分子溶液经过储液桶(10)底部的连接管进入浸液盆(12)的内部,弹性纤维经过浸液盆(12)时抗菌高分子溶液将会粘附在弹性纤维的表面形成抗菌涂层,然后经过烘干箱(4)的内部时被烘干定型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表面被收集;
S5:将经过抗菌处理后的弹性纤维置于牵引机上进行拉扯,然后通过蒸汽箱使纤维软化,最后打包即可;
其中,S4中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竖向安装板(2)、主动卷绕辊(3)、固定杆(11)和浸液盆(12);所述工作台(1)的后侧端固定设有竖向安装板(2);所述竖向安装板(2)一端的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套设有导丝筒;导丝筒上卷绕的弹性纤维的自由端依次经过压辊(14)的底部边缘、提升套管(32)的顶部边缘、导向辊(6)的底部边缘、烘干机构的内部并最终卷绕在主动卷绕辊(3)的表面边缘;所述弹性纤维在压辊(14)和导向辊(6)之间被提升套管(32)向上提起形成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主动卷绕辊(3)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上远离固定杆(11)的一端;所述主动卷绕辊(3)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卷绕辊(3)和导向辊(6)的后侧端活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的表面,且压辊(14)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向安装板(2)的表面位于压辊(14)的下方固定设有浸液盆(12);所述浸液盆(12)的底部为弧形结构设计,压辊(14)将弹性纤维压入浸液盆(12)底部的抗菌高分子溶液内;所述竖向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设有储液桶(10),储液桶(1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浸液盆(12)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管的内部设有限流阀;所述提升套管(32)活动套设在提升杆(31)的外部;所述提升杆(31)的数量为二;两组所述提升杆(3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安装套(30)的内部;安装套(30)固定安装在活动安装板(7)的内侧面;活动安装板(7)的顶部与电动推杆(8)的底端固连;所述电动推杆(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L形支撑板(9)的水平板的底部;所述L形支撑板(9)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的顶部边缘;所述安装套(30)的端面为倒置的直角U形结构;所述安装套(30)的顶部开设有供提升杆(31)的端部穿过的矩形开槽(29);一组所述提升杆(31)的端部开设有柱状空槽(42),柱状空槽(42)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设有卡块(41);所述卡块(41)的外侧端与另一组提升杆(31)端部设有的弧形卡槽(40)相互卡接;所述卡块(41)的内侧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提升杆(31)的内部、活动安装板(7)上的限位槽(37)最终与回形框架(36)的一端固连;所述限位槽(37)位于提升杆(31)的下方;所述L形支撑板(9)的竖直板的内壁固定设有用于拨动回形框架(36)的L形固定杆(35);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和活动安装板(7)上设有用于使得提升杆(31)回复至水平状态的复位机构;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提升杆(31)的下方开设有通槽(43);所述通槽(43)的下方设有集液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上压板(15)、弹簧压缩管(16)、下压板(17)、气流通道(33)和柱状空腔(34);所述弹簧压缩管(16)位于活动安装板(7)的正下方;所述弹簧压缩管(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压板(15)、下压板(17)固连;所述下压板(17)的底部通过安装杆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压缩管(16)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将上压板(15)和下压板(17)固连的弹簧;所述上压板(15)的顶部固定设有与弹簧压缩管(16)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套(30);所述活动安装板(7)的内部开设有柱状空腔(34);所述柱状空腔(34)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活塞板(39)固连;所述活塞板(39)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安装板(7)和安装套(30)与提升杆(31)靠近活动安装板(7)的一端固连;所述活塞板(39)上移将会带动提升杆(31)靠近活动安装板(7)的一端下移;所述活动安装板(7)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套(30)相对应的柱状凹槽(44);所述柱状凹槽(44)通过活动安装板(7)内部的气流通道(33)与柱状空腔(34)的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4)的边缘设有若干组U形杆(13),U形杆(13)均为圆形杆,且U形杆(13)在压辊(14)的表面绕压辊(14)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杆(13)的两端均插设在压辊(14)边缘的收纳槽(28)的内部,且U形杆(13)的端部与收纳槽(28)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4)、气泵(5)和金属加热网(25);所述烘干箱(4)位于导向辊(6)和主动卷绕辊(3)之间;所述烘干箱(4)的顶部固定设有气泵(5),气泵(5)的出气管与烘干箱(4)的内部连通;所述烘干箱(4)的底部均匀设有出风口(20);所述烘干箱(4)靠近导向辊(6)的一侧开设于进纤口(19),烘干箱(4)靠近主动卷绕辊(3)的一侧开设有出纤口(21);经过所述导向辊(6)底部边缘的弹性纤维依次经过进纤口(19)和出纤口(21);所述烘干箱(4)的顶部固定设有金属加热网(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4)位于金属加热网(25)下方的位置固定设有若干组水平挡板(24);所述水平挡板(24)呈错位状态固定连接在烘干箱(4)相对的两个侧壁,位于底端的所述水平挡板(24)上均匀设有通风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4)的内部位于水平挡板(24)的下方固定设有若干组纵向圆杆(23),纵向圆杆(23)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将弹性纤维在烘干箱(4)的内部弯折呈波浪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24)的表面均匀设有滚珠(27),滚珠(27)在纵向圆杆(23)的表面绕纵向圆杆(23)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卡块(41)固连的拉绳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片(38)与回形框架(36)的端部固连;所述弹簧片(38)穿设在限位槽(37)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0)为圆台状结构,且出风口(20)的上端口尺寸小于出风口(20)的下端口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液盆(12)的顶部边缘为向外侧翻边的弧形设计,且浸液盆(12)的顶部边缘经过光滑处理。
CN202011340471.9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80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471.9A CN112680802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471.9A CN112680802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0802A CN112680802A (zh) 2021-04-20
CN112680802B true CN112680802B (zh) 2022-10-28

Family

ID=7544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0471.9A Active CN112680802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08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163A (zh) * 2022-08-13 2022-10-18 廖小云 一种聚醚醚酮表面改性浸泡系统
CN117906369B (zh) * 2024-03-19 2024-05-14 南通远吉织染有限公司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387A (zh) * 2019-02-18 2019-06-25 南通安尔特海绵制品有限公司 功能性抗菌防污汽车垫材料制作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1601A (en) * 1975-07-17 1976-06-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vibrating and dewebbing tire cord fabric coated with an undried liquid
JPH11124767A (ja) * 1997-10-24 1999-05-11 Hirano Tecseed Co Ltd ウエブの熱処理装置
CN102995339B (zh) * 2011-09-14 2014-09-10 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击打式多余浆料清除器
CN108411518A (zh) * 2018-05-16 2018-08-17 浙江开盛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布清洗收卷装置
CN109811488B (zh) * 2019-03-13 2021-07-27 龙岩东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化纤生产用浸油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1155255A (zh) * 2020-01-13 2020-05-15 张发义 一种染色均匀且带有染液回收功能的染色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387A (zh) * 2019-02-18 2019-06-25 南通安尔特海绵制品有限公司 功能性抗菌防污汽车垫材料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0802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0802B (zh) 一种用于指向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123038A (zh) 一种涤纶纱线加工处理方法
CN112575474A (zh) 一种聚酯纤维的纺织用服装面料制造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CN210765887U (zh) 一种纱线染色烘干装置
CN207391788U (zh) 一种一体化染整系统
CN107904811A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绞纱染色装置
CN108708108A (zh) 一种纺织棉线浸染设备
KR101573817B1 (ko) 기격습식방사장치
CN115493385A (zh)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CN210886333U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用的上油装置
CN210002075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布依族土布用染色装置
CN215251661U (zh) 一种纺织纤维上油设备
CN208899078U (zh) 一种涤纶多辊牵伸装置
CN220999972U (zh) 一种湿纺中强聚乙烯纤维牵伸装置
CN218951706U (zh) 一种纺丝极速染色设备
CN110843336A (zh) 一种化纤布的收卷型印花装置
CN114411276B (zh) 一种生物基纤维材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
CN215490856U (zh) 一种用于生产抗菌杀菌水刺无纺布的烘干设备
CN211897198U (zh) 一种纤维处理系统
CN211848220U (zh) 一种混纤复合长丝牵伸卷绕装置
CN219157195U (zh) 一种经编面料生产用脱水装置
CN215887327U (zh) 一种熔纺氨纶纤维侧吹风冷却装置
CN216845528U (zh) 一种纺丝线烘干装置
CN211373107U (zh) 一种节能的化纤数控式化纤干燥设备
CN211872163U (zh) 一种纤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2

Address after: 518000 905, Block B, Tairan Licheng, No. 85, Tairan 4th Road,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1 Building 8, Ruijin North Village, No.18 Daqinghe,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 Yuh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