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6369B -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6369B
CN117906369B CN202410309799.6A CN202410309799A CN117906369B CN 117906369 B CN117906369 B CN 117906369B CN 202410309799 A CN202410309799 A CN 202410309799A CN 117906369 B CN117906369 B CN 117906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oth
barrel body
guid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097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06369A (zh
Inventor
胡宝拴
王学林
朱玉林
徐炜
宋小伟
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Yuanji Weav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uanji Weav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uanji Weav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uanji Weav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097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6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0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包括烘干机构、导向机构以及牵引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外桶体、内桶体、若干组设置在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的支撑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导热组件;导向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处;牵引机构设置在烘干机构的内部,其包括设置在内桶体内部的固定桶体、设置在固定桶体内部的升降组件、与升降组件相连接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布料烘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括与天然纤维间的混纺、交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布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染色,在染色之后布料处于浸湿的状态,需要通过热气对布料进行烘干处理,进而保证面料的着色能力。
专利号为CN11187699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改善化纤面料着色能力差的面料处理工艺,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制得银纳米球分散液;2)制得银纳米棒分散液;3)制得银纳米片分散液;4)对累托石进行预处理;5)向预处理累托石分散液中分别加入银纳米球分散液、银纳米棒分散液以及银纳米片分散液,在搅拌下加入氯金酸以及L-多巴溶液,制得面料浸渍液;6)将面料经过预处理后置入真空-加压浸渍机,经浸渍处理后取出,烘干后即可。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布料在进行烘干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烘干效果,布料的走布速度较慢,并且烘干室只能持续对一小部分水平移动的布料进行烘干,这样会导致烘干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导向机构以及牵引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外桶体、内桶体、若干组设置在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的支撑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导热组件;导向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处;牵引机构设置在烘干机构的内部,其包括设置在内桶体内部的固定桶体、设置在固定桶体内部的升降组件、与升降组件相连接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布料烘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包括:
烘干机构,包括外桶体、内桶体、若干组设置在所述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的支撑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导热组件;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处;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烘干机构的内部,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桶体内部的固定桶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桶体内部的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
位于进料口处的所述导向机构将平面状的布料挤压成波浪状并将其继续向前输送,随后牵引组件完成对布料端部的固定夹持工作,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升降组件在固定桶体内部移动并带动牵引组件沿着所述固定桶体螺旋上升,布料会搭靠在导热组件上并同步完成烘干工作,布料从烘干机构的出料口处移出后会在导向机构的拉伸下从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作为优选,进入烘干机构内部的布料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波浪部以及设置在中间部外侧的水平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桶体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水平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下两侧的支撑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一端的支撑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桶体为空心桶,所述固定桶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向槽,内桶体在对应于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柱、与所述升降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端的吊环,所述升降柱异于所述连接杆的位置处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固定桶体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螺旋凹槽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呈螺旋状排布;
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相连的固定板、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用于夹持波浪部的第一牵引单元以及用于夹持水平部的第二牵引单元;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起吊架、设置在起吊架上的起吊装置以及设置在起吊装置下端且与所述吊环相连接的吊钩。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固定网板,所述固定网板设置有两层,其固定设置在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且在对应于布料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的缺口;
轴流风扇,两层所述固定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轴流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组件包括:
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平行设置有多组且固定设置在固定网板上,所述导热管用于支撑波浪部,所述导热管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将热气通入至所述导热管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桶体的外壁与内壁异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包覆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上开设有若干道导流槽,所述固定桶体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冷凝板的位置处设置有收集桶。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工作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在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之间且用于夹持布料端部的夹持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通过若干个弹性单元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的转动辊、连接在所述转动辊一端的转动齿轮以及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且另一端与导向辊相连接的导向杆;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侧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导向组件、下导向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所述机架内侧在对应于所述转动齿轮的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驱动单元;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固定板、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转动齿轮、其中一端与所述转动齿轮相配合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伸缩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伸缩单元另一端的夹持爪,所述支撑板在对应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料由平面状变为波浪状,布料在经过导向机构进入进料口之前,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相互靠近,最终使得平面状布料被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中的多个导向辊挤压成波浪状布料;
步骤二:布料端部的输送,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内部的布料一端会首先被牵引组件夹持,随后驱动组件会带动牵引组件以及端部的布料螺旋上升,直至端部的布料移动至烘干机构中的出料口处;
步骤三:布料的烘干,加热单元将热气从导热管的不同出风口位置处排出,同时轴流风扇带动热气螺旋上升,保持烘干机构内部的热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并且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热气,进而可以提高对布料的烘干效果;
步骤四:冷凝水的排出,烘干机构在对布料进行烘干时产生的部分水蒸气会沿着内桶体中的第二导向槽进入固定桶体的位置处,这些水蒸气会接触到固定桶体的外壁与内壁上的冷凝板,并形成水珠向下滑落,并沿着导流槽滑落至收集桶的内部进行收集;
步骤五:布料的输出,完成烘干的布料会从出料口移出并在上端导向机构的带动下,由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烘干机构、导向机构以及牵引机构,导向机构可以将平面状的布料挤压成波浪状并将其输送至烘干机构的内部,波浪状布料会搭靠在导热组件上螺旋上升并同步完成烘干工作,一方面,将平面状布料变为波浪状布料输送至烘干机构的内部,可以在不增大烘干设备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布料与热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果,另一方面,布料在烘干机构的内部螺旋上升,使得烘干机构可以同时对较大面积的布料进行烘干,加快了布料的烘干效果,在保证烘干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布料的走布速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在外桶体的内部设置支撑单元,波浪状布料在进入外桶体的内部之后,布料两侧的水平部会在在支撑单元的导向与夹持作用下在支撑单元的内部移动,这样一来,波浪状布料的波浪部搭靠在导热组件上,水平部在支撑单元内部,可以保证布料在烘干机构内部移动时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牵引机构包括固定桶体、升降组件、牵引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内部的布料一端会首先被牵引组件夹持,随后驱动组件会带动牵引组件以及端部的布料螺旋上升,直至端部的布料移动至烘干机构中的出料口处,随后操作人员即可快速将端部的布料继续向前输送,并使得后续的布料可以持续向前输送;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包括两层固定网板以及轴流风扇,固定网板一方面可以支撑导热组件,另一方面,烘干机构中的热气可以穿过固定网板并向上移动,同时轴流风扇的设置可以使得烘干机构中的热气也可以螺旋上升并与布料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这样设置可以保持烘干机构内部的热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并且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热气,进而可以提高对布料的烘干效果;
(5)本发明中通过在固定桶体的外壁设置有冷凝板,烘干机构在对布料进行烘干时会产生水蒸气,部分水蒸气会沿着内桶体中的第二导向槽进入固定桶体的位置处,这些水蒸气会接触到冷凝板形成水珠向下滑落,这样可以减少烘干机构内部的水蒸气,从而提高烘干机构的烘干效果;
(6)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包括机架、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传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传动组件工作时可以带动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步地,上导向组件或下导向组件中的多个导向辊之间也会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多个导向辊既可以同步沿水平方向移动也可以同步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对布料形状的控制,同时,上导向组件在移动时还会同步带动夹持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在布料形状变化的同时,夹持组件可以始终保持对布料的边沿进行夹持,保证了布料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烘干效果好、烘干效率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烘干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旋状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支撑单元处的剖视图。
图7为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牵引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固定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固定桶体与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导向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下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包括烘干机构1、导向机构2以及牵引机构3,烘干机构1包括外桶体11、内桶体12、若干组设置在所述外桶体11与内桶体12之间的支撑组件13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13上的导热组件14;导向机构2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烘干机构1的进料口15与出料口16处;牵引机构3设置在所述烘干机构1的内部,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桶体12内部的固定桶体31、设置在所述固定桶体31内部的升降组件32、与所述升降组件32相连接的牵引组件3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32移动的驱动组件34;
位于进料口15处的所述导向机构2将平面状的布料100挤压成波浪状并将其继续向前输送,随后牵引组件33完成对布料100端部的固定夹持工作,在驱动组件34的带动下,升降组件32在固定桶体31内部移动并带动牵引组件33沿着所述固定桶体31螺旋上升,布料100会搭靠在导热组件14上并同步完成烘干工作,布料100从烘干机构1的出料口16处移出后会在导向机构2的拉伸下从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烘干机构1配合导向机构2以及牵引机构3,导向机构2可以将平面状的布料100挤压成波浪状并将其输送至烘干机构1的内部,波浪状布料100会搭靠在导热组件14上螺旋上升并同步完成烘干工作,一方面,将平面状布料100变为波浪状布料100输送至烘干机构1的内部,可以在不增大烘干设备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布料100与热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布料100的烘干效果,另一方面,布料100在烘干机构1的内部螺旋上升,使得烘干机构1可以同时对较大面积的布料100进行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进料口15设置在烘干机构1的下端,出料口16设置在烘干机构1的上端;
位于上端的导向机构2与烘干机构1的外桶体11固定连接。
进一步,如图4-图6所示,进入烘干机构1内部的布料100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波浪部110以及设置在中间部外侧的水平部120,所述外桶体11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水平部120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单元111,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部120上、下两侧的支撑轨道111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1111一端的支撑辊11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桶体11的内部设置支撑单元111,波浪状布料100在进入外桶体11的内部之后,布料100两侧的水平部120会在在支撑单元111的导向与夹持作用下在支撑单元111的内部移动,具体地,水平部120会进入上、下两侧支撑轨道1111上设置的支撑辊1112之间,因此,水平部120可以顺利通过支撑单元111,这样一来,波浪状布料100的波浪部110搭靠在导热组件14上,水平部120在支撑单元111内部,可以保证波浪状布料100在烘干机构1内部移动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1内部的布料100端部可以在操作人员或者机械夹手的牵引下进入烘干机构1的进料口15内部。
进一步,如图7-图11所示,所述固定桶体31为空心桶,所述固定桶体31的桶壁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向槽311,内桶体12在对应于第一导向槽3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21;
所述升降组件32包括升降柱321、与所述升降柱32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22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321上端的吊环323,所述升降柱321异于所述连接杆322的位置处开设有螺旋凹槽3211,所述固定桶体31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螺旋凹槽3211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312,若干个所述固定块312呈螺旋状排布;
所述牵引组件33包括与所述连接杆322固定相连的固定板331、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31上且用于夹持波浪部110的第一牵引单元332以及用于夹持水平部120的第二牵引单元333;
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起吊架341、设置在起吊架341上的起吊装置342以及设置在起吊装置342下端且与所述吊环323相连接的吊钩34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桶体31配合升降组件32、牵引组件33以及驱动组件34,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1内部的布料100一端会首先被牵引组件33夹持,随后驱动组件34会带动牵引组件33以及端部的布料100螺旋上升,直至端部的布料100移动至烘干机构1中的出料口16处,随后操作人员或者机械夹手即可快速将端部的布料100继续向前输送,并使得后续的布料100可以持续向前输送。
详细地说,工作时,首先起吊装置342带动吊钩343下降,升降柱321在重力的作用以及吊钩343的推动下会向下移动,在固定桶体31内部多个固定块312的作用下,升降柱321会向下螺旋转动并带动牵引组件33沿着第一导向槽311、第二导向槽121螺旋转动,直至牵引组件33移动至烘干机构1的进料口15位置,随后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牵引单元332与第二牵引单元333分别完成对出料口16内部布料100的夹持工作,随后起吊装置342带动吊钩343上升,吊钩343会带动升降柱321上升,同理,升降柱321上升过程中也会带动牵引组件33以及布料100螺旋上升直至布料100的端部移动至烘干机构1的出料口16处,至此,即完成布料100端部的输送工作,随后驱动组件34无需再次工作,布料100即可持续输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牵引单元332与第二牵引单元333为电动夹持件;
牵引组件33完成牵引工作后,驱动组件34会继续带动牵引组件33螺旋上升一段距离,以避让后续的布料100,且外桶体11与固定桶体31的上端为封闭式结构,避免热气外溢。
进一步,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固定网板131与轴流风扇132,所述固定网板131设置有两层,其固定设置在外桶体11与内桶体12之间且在对应于布料100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所述牵引组件33通过的缺口1311;两层所述固定网板13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轴流风扇13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网板131配合轴流风扇132,固定网板131一方面可以支撑导热组件14,另一方面,在固定网板131上设置的缺口1311可以便于牵引组件33通过以及热气的流通;同时轴流风扇132的设置可以使得烘干机构1中的热气也可以螺旋上升并与布料100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为此,轴流风扇132需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设置,以确保热气可以在轴流风扇13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这样设置可以保持烘干机构1内部的热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并且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热气,进而可以提高对布料100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导热组件14包括导热管141以及加热单元142,所述导热管141平行设置有多组且固定设置在固定网板131上,所述导热管141用于支撑波浪部110,所述导热管14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411;所述加热单元142用于将热气通入至所述导热管14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热管141以及加热单元142可以实现持续不断地向烘干机构1内部输送热气,并且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加热单元142可以将热气从导热管141的不同出风口1411位置处排出,使得烘干机构1内部的不同位置均得到有效的加热,本发明中的加热单元142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如图15所示,所述固定桶体31的外壁与内壁异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11的位置处包覆有冷凝板311,所述冷凝板311上开设有若干道导流槽312,所述固定桶体31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冷凝板311的位置处设置有收集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桶体31的外壁设置有冷凝板311,烘干机构1在对布料100进行烘干时会产生水蒸气,部分水蒸气会沿着内桶体12中的第二导向槽121进入固定桶体31的位置处,这些水蒸气会接触到固定桶体31的外壁与内壁上的冷凝板311,并形成水珠向下滑落,这些水珠会沿着导流槽312滑落至收集桶的内部进行收集,这样可以减少烘干机构1内部的水蒸气,从而提高烘干机构1的烘干效果;
为了避免收集桶内部积攒较多的水进而影响烘干效果,需要在收集桶上设置快速排水装置,为常用的冷凝水收集、排水装置,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量的水蒸气会聚集在烘干机构1的顶部,因此,也可以在烘干机构1的内部顶端倾斜设置冷凝板311,其设置方法可以参考专利公开号为CN114407537B公开的一种纺织印染印花烘干系统及方法,其记载了采用蒸汽冷凝机构对布料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冷却排出,防止因烘干箱内的空气含水量较重,造成布料烘干速度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6-图2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2包括机架21、设置在机架21内的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用于控制所述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工作的传动组件24以及设置在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之间且用于夹持布料100端部的夹持组件25;
所述上导向组件22包括通过若干个弹性单元222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21上的支撑板22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21上且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2231的转动辊223、连接在所述转动辊223一端的转动齿轮224以及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231的内部且另一端与导向辊226相连接的导向杆225;
所述传动组件2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1内侧的第一齿轮241、与所述第一齿轮241传动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导向组件22、下导向组件23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242、第二齿条243,所述机架21内侧在对应于所述转动齿轮224的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第三齿条244,所述第一齿轮241的外侧连接有驱动单元245;
所述夹持组件25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21上的夹持板251、转动设置在夹持板251上的传动齿轮252、其中一端与所述转动齿轮224相配合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板251上的伸缩单元253以及连接在所述伸缩单元253另一端的夹持爪254,所述支撑板221在对应于所述传动齿轮252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255。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传动组件24配合上导向组件22、下导向组件23、传动组件24以及夹持组件25,传动组件24工作时可以带动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步地,上导向组件22或下导向组件23中的多个导向辊226之间也会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多个导向辊226既可以同步沿水平方向移动也可以同步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对布料100形状的控制,上导向组件22在移动时还会同步带动夹持组件25沿水平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在布料100形状变化的同时,夹持组件25可以始终保持对布料100的边沿进行夹持,保证了布料100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详细地说,需要将布料100由平面状变为波浪状时,首先驱动单元245带动第一齿轮241转动并同步带动第一齿条242与第二齿条243移动,第一齿条242带动上导向组件22向下移动、第二齿条243带动下导向组件2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中的导向辊226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并对平面状布料100进行挤压,同时,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在移动的过程中,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中的转动齿轮224还会分别接触到固定设置在机架21上的第三齿条244,进而带动两个转动齿轮224分别转动,转动齿轮224转动后会带动转动辊223在支撑板221上转动,并且由于导向杆225滑动设置在转动辊223中的滑动槽2231内,因此,导向杆225会因转动辊223的转动而在滑动槽2231的内部滑动,进而带动导向辊226沿水平方向移动,多个导向辊226会相互靠近,最终使得平面状布料100被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中的多个导向辊226挤压成波浪状布料100;
当布料100由波浪状变为平面状时,传动齿轮252转动后会带动伸缩单元253的端部杆件转动进而带动伸缩单元253整体收缩并与布料100保持同步移动,使得夹持爪254可以始终保持对布料100的夹持,并且这样也可以确保将布料100拉伸成平面状。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单元222不仅为支撑板221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也使得支撑板221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驱动齿条255可以设置在上导向组件22或下导向组件23中的支撑板221上;
为了确保布料100在跟随夹持爪254移动时不会与固定板251发生干涉,需要在固定板251的中部开设一通槽256,伸缩单元253的中间铰接部也可以设置在通槽256处,以实现伸缩单元253的自由伸缩。
实施例三
如图2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料100由平面状变为波浪状,布料100在经过导向机构2进入进料口15之前,在传动组件24的带动下,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相互靠近,最终使得平面状布料100被上导向组件22与下导向组件23中的多个导向辊226挤压成波浪状布料100;
步骤二:布料100端部的输送,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1内部的布料100一端会首先被牵引组件33夹持,随后驱动组件34会带动牵引组件33以及端部的布料100螺旋上升,直至端部的布料100移动至烘干机构1中的出料口16处;
步骤三:布料100的烘干,加热单元142将热气从导热管141的不同出风口1411位置处排出,同时轴流风扇132带动热气螺旋上升,保持烘干机构1内部的热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并且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热气,进而可以提高对布料100的烘干效果;
步骤四:冷凝水的排出,烘干机构1在对布料100进行烘干时产生的部分水蒸气会沿着内桶体12中的第二导向槽121进入固定桶体31的位置处,这些水蒸气会接触到固定桶体31的外壁与内壁上的冷凝板311,并形成水珠向下滑落,并沿着导流槽312滑落至收集桶的内部进行收集;
步骤五:布料100的输出,完成烘干的布料100会从出料口16移出并在上端导向机构2的带动下,由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机构,包括外桶体、内桶体、若干组设置在所述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的支撑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导热组件;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处;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烘干机构的内部,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桶体内部的固定桶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桶体内部的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
位于进料口处的所述导向机构将平面状的布料挤压成波浪状并将其继续向前输送,随后牵引组件完成对布料端部的固定夹持工作,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升降组件在固定桶体内部移动并带动牵引组件沿着所述固定桶体螺旋上升,布料会搭靠在导热组件上并同步完成烘干工作,布料从烘干机构的出料口处移出后会在导向机构的拉伸下从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进入烘干机构内部的布料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波浪部以及设置在中间部外侧的水平部;
所述外桶体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水平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下两侧的支撑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一端的支撑辊;
所述固定桶体为空心桶,所述固定桶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向槽,内桶体在对应于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柱、与所述升降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端的吊环,所述升降柱异于所述连接杆的位置处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固定桶体的内部在对应于所述螺旋凹槽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呈螺旋状排布;
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相连的固定板、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用于夹持波浪部的第一牵引单元以及用于夹持水平部的第二牵引单元;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起吊架、设置在起吊架上的起吊装置以及设置在起吊装置下端且与所述吊环相连接的吊钩;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固定网板,所述固定网板设置有两层,其固定设置在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且在对应于布料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的缺口;
轴流风扇,两层所述固定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轴流风扇;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工作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在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之间且用于夹持布料端部的夹持组件;
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通过若干个弹性单元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的转动辊、连接在所述转动辊一端的转动齿轮以及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且另一端与导向辊相连接的导向杆;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侧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导向组件、下导向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所述机架内侧在对应于所述转动齿轮的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驱动单元;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固定板、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转动齿轮、其中一端与所述转动齿轮相配合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伸缩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伸缩单元另一端的夹持爪,所述支撑板在对应于所述传动齿轮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
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平行设置有多组且固定设置在固定网板上,所述导热管用于支撑波浪部,所述导热管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将热气通入至所述导热管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桶体的外壁与内壁异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包覆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上开设有若干道导流槽,所述固定桶体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冷凝板的位置处设置有收集桶。
4.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相适配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料由平面状变为波浪状,布料在经过导向机构进入进料口之前,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相互靠近,最终使得平面状布料被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中的多个导向辊挤压成波浪状布料;
步骤二:布料端部的输送,最开始进入烘干机构内部的布料一端会首先被牵引组件夹持,随后驱动组件会带动牵引组件以及端部的布料螺旋上升,直至端部的布料移动至烘干机构中的出料口处;
步骤三:布料的烘干,加热单元将热气从导热管的不同出风口位置处排出,同时轴流风扇带动热气螺旋上升,保持烘干机构内部的热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并且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热气,进而可以提高对布料的烘干效果;
步骤四:冷凝水的排出,烘干机构在对布料进行烘干时产生的部分水蒸气会沿着内桶体中的第二导向槽进入固定桶体的位置处,这些水蒸气会接触到固定桶体的外壁与内壁上的冷凝板,并形成水珠向下滑落,并沿着导流槽滑落至收集桶的内部进行收集;
步骤五:布料的输出,完成烘干的布料会从出料口移出并在上端导向机构的带动下,由波浪状变为平面状。
CN202410309799.6A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Active CN117906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09799.6A CN117906369B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09799.6A CN117906369B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6369A CN117906369A (zh) 2024-04-19
CN117906369B true CN117906369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69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09799.6A Active CN117906369B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0636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8789A (en) * 1957-09-28 1962-06-14 Fan Systems Ltd A method and means for drying textile webs
CN109629066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杭州正大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纺纱线应用在男装经纬异色面料上的生产方法
CN112356553A (zh) * 2020-11-04 2021-02-12 南通金鹏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布上胶烘干复合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80802A (zh) * 2020-11-25 2021-04-20 韩宇航 一种指向性抗菌纤维
CN112674195A (zh) * 2021-02-22 2021-04-20 郭广河 糖球插串的多味糖棒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14589053A (zh) * 2022-03-07 2022-06-07 江苏宝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网格芯材成型设备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8789A (en) * 1957-09-28 1962-06-14 Fan Systems Ltd A method and means for drying textile webs
CN109629066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杭州正大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纺纱线应用在男装经纬异色面料上的生产方法
CN112356553A (zh) * 2020-11-04 2021-02-12 南通金鹏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布上胶烘干复合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80802A (zh) * 2020-11-25 2021-04-20 韩宇航 一种指向性抗菌纤维
CN112674195A (zh) * 2021-02-22 2021-04-20 郭广河 糖球插串的多味糖棒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14589053A (zh) * 2022-03-07 2022-06-07 江苏宝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网格芯材成型设备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6369A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4650A (zh) 一种纺织用安全防护纺织材料冲洗装置
CN111156808A (zh) 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
CN107099955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喷雾染色的设备
CN110230159B (zh) 一种布料染色干燥线
CN117906369B (zh) 一种着色能力高的化纤面料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CN214168437U (zh) 一种纺织熨烫装置
CN108330626A (zh) 一种外衣衬布用清洗、烘干一体机
CN116289046B (zh) 一种防水复合面料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59118A (zh) 一种用于纺织印染的织布印花烘干装置
CN111826841A (zh) 一种碳纤维的生产系统
CN115287843B (zh) 一种活性酸性一浴法分段染色装置
CN216409543U (zh) 一种纺织布料染整流水线用挤压脱水装置
CN215593423U (zh) 一种溢流染色机
CN214039283U (zh) 一种透气性超纤皮革自动化烘干装置
CN108708108A (zh) 一种纺织棉线浸染设备
CN108823875A (zh) 一种针织面料二浸二轧机构
CN114657723A (zh) 一种涤棉混纺面料的节能减排染色工艺
CN210946129U (zh) 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熨烫装置
CN108679939B (zh) 一种可倾斜旋转的纺织用纱线球烘干设备
CN111826842A (zh) 一种碳纤维生产方法
CN2916700Y (zh) 医用x光胶片快干机
CN216738877U (zh) 一种节能式服饰布料浸染装置
CN218147082U (zh) 一种提升涤纶丝洁净度的软化热拉伸装置
CN216205081U (zh) 一种多层循环式热泵烘干机
CN217266364U (zh) 一种用于梭织布的快速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