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818B -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8818B
CN112678818B CN201910994045.8A CN201910994045A CN112678818B CN 112678818 B CN112678818 B CN 112678818B CN 201910994045 A CN201910994045 A CN 201910994045A CN 112678818 B CN112678818 B CN 112678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ar
temperature
asphalt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40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8818A (zh
Inventor
陈辉
董文生
许金山
刘春玲
任满年
许晓斌
邹孝林
祁雷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940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8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炭质材料和沥青结合剂经混捏成型、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制备成富含中孔的柱状活性炭,制备的中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00~700m2/g,中孔率为40~90%,强度为70~99%。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工业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它的比表面积大,制造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吸附、气体分离、能源储存等。传统活性炭的孔隙主要局限在微孔范围(孔径小于2nm),且孔体积一般不超过1cm3/g,不适于处理大分子物质,如药物输送、生物分子净化和催化过程等,从而对活性炭的孔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富含中孔活性炭的新制备工艺、孔径分布是研究制备高性能中孔炭吸附材料的关键问题。
目前,制备或改性增大活性炭中孔的方法有催化活化法、凝胶-溶胶法、模板法及添加纳米颗粒法等。尽管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备出高性能中孔炭,但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工业利用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依次为调制结合剂,成型,预氧化,炭化,活化。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结合剂调制
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1~3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3~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096MPa、温度为250~450℃下,恒温减压抽滤30~200min后出料,得到软化点为240~390℃的沥青结合剂;
所述的沥青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脱油沥青、煤焦油或煤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含两种)的混合物;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与焦粉分别研磨至160目以下,然后将焦粉与沥青结合剂、水按照质量比为100:20~100:4~40装入混捏机中,混捏均匀,在10~4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36~60小时,得到柱状毛坯;
所述的焦粉为煤基焦炭、兰炭、石油焦或活性炭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含两种)的混合物;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1~10L/min条件下,以1~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350℃,恒温1~5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3~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650℃,恒温1~2小时,得到柱状炭;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0.3~0.8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50~950℃,活化处理1~4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
其中:
优选地,步骤(1)中,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7~2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3~-0.08MPa、温度为300~360℃下,恒温减压抽滤60~150min后出料。
更优选地,步骤(1)中,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10~1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5~-0.06MPa、温度为320~340℃下,恒温减压抽滤80~120min后出料。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焦粉、沥青结合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00:40~80:10~30。
更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焦粉、沥青结合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00:55~65:15~25。
优选地,步骤(2)中,在30~40℃下挤出成型。
优选地,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2~8L/min条件下,以2~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90~340℃,恒温2~4小时。
更优选地,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4~6L/min条件下,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320℃,恒温2~4小时。
优选地,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
优选地,步骤(5)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50℃,活化处理2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炭质材料和沥青结合剂经混捏成型、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制备成富含中孔的柱状活性炭,其主要是利用不同富碳基体之间存在的较大内应力,炭化时不同碳在界面处易成为活化反应中心,促进活化时中孔的形成。
2、本发明制备的中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00~700m2/g,中孔率为40~90%,强度为70~99%。
3、与现有的中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工业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下面实施例中,采用美国麦克公司(micromeritics)ASAP-2020M型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N2 77K下测定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样品测定前,于真空条件下250℃处理8h(10-2Torr)。活性炭强度测试采用GB/T7702.3-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
实施例1
1、结合剂调制
取脱油沥青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0.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30℃时调节真空度为-0.045MPa,恒温减压抽滤3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289℃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兰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兰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50:1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5L/min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2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8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473m2/g、中孔率为78%、强度为93%。
实施例2
1、结合剂调制
取常压渣油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7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00℃时调节真空度为-0.035MPa,恒温减压抽滤6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257℃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兰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兰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50:1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0℃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2L/min条件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5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418m2/g、中孔率为83%、强度为86%。
实施例3
1、结合剂调制
取减压渣油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9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50℃时调节真空度为-0.05MPa,恒温减压抽滤5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13℃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石油焦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石油焦、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40:1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3L/min条件下,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2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9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486m2/g、中孔率为80%、强度为87%。
实施例4
1、结合剂调制
取常压渣油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2.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80℃时调节真空度为-0.06MPa,恒温减压抽滤4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24℃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石油焦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石油焦、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7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6L/min条件下,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4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8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483m2/g、中孔率为79%、强度为91%。
实施例5
1、结合剂调制
取125g脱油沥青与125g减压渣油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400℃时调节真空度为-0.08MPa,恒温减压抽滤9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56℃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煤基焦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煤基焦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3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8L/min条件下,以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3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2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582m2/g、中孔率为84%、强度为86%。
实施例6
1、结合剂调制
取煤焦油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9.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420℃时调节真空度为-0.075MPa,恒温减压抽滤9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73℃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石油焦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石油焦、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5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40℃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8L/min条件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50℃,活化处理3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658m2/g、中孔率为90%、强度为93%。
实施例7
1、结合剂调制
取煤沥青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2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450℃时调节真空度为-0.085MPa,恒温减压抽滤12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88℃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焦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焦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6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10L/min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2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5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700m2/g、中孔率为82%、强度为84%。
实施例8
1、结合剂调制
取脱油沥青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1.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50℃时调节真空度为-0.05MPa,恒温减压抽滤9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20℃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兰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兰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5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40℃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5L/min条件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00℃,活化处理1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628m2/g、中孔率为75%、强度为81%。
实施例9
1、结合剂调制
取脱油沥青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3.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60℃时调节真空度为-0.06MPa,恒温减压抽滤15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35℃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兰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兰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60:2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40℃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5L/min条件下,以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20℃,恒温2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00℃,活化处理3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598m2/g、中孔率为73%、强度为95%。
实施例10
1、结合剂调制
取减压渣油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1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45℃时调节真空度为-0.06MPa,恒温减压抽滤3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25℃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活性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活性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80:3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5L/min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8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593m2/g、中孔率为71%、强度为99%。
实施例11
1、结合剂调制
取脱油沥青250g装入磁力搅拌釜中,按2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温度升至380℃时调节真空度为-0.08MPa,恒温减压抽滤120min,出料,得到软化点为343℃的沥青结合剂。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和活性炭分别粉碎至160目以下,然后按照活性炭、沥青结合剂、水的质量比为100:60:30装入混捏挤出一体机,混捏均匀,在3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2天,得到柱状毛坯。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5L/min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恒温4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得到柱状碳。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20℃,活化处理2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其BET比表面积为686m2/g、中孔率为88%、强度为97%。

Claims (9)

1.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结合剂调制
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1~3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3~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096MPa、温度为250~450℃下,恒温减压抽滤30~200min后出料,得到软化点为240~390℃的沥青结合剂;
所述的沥青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脱油沥青、煤焦油或煤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成型
将步骤(1)所得沥青结合剂与焦粉分别研磨至160目以下,然后将焦粉与沥青结合剂、水按照质量比为100:40~80:10~30装入混捏机中,混捏均匀,在10~45℃下挤出成型,在常温下放置36~60小时,得到柱状毛坯;
所述的焦粉为煤基焦炭、兰炭、石油焦或活性炭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预氧化
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1~10L/min条件下,以1~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350℃,恒温1~5小时,得到柱状氧化炭;
(4)炭化
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3~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650℃,恒温1~2小时,得到柱状炭;
(5)活化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0.3~0.8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750~950℃,活化处理1~4小时,得到中孔柱状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7~2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3~-0.08MPa、温度为300~360℃下,恒温减压抽滤60~150min后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沥青置于磁力搅拌反应釜中,按10~15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氮气或氧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反应釜中的沥青完全软化后开启磁力搅拌器,在真空度为-0.05~-0.06MPa、温度为320~340℃下,恒温减压抽滤80~120min后出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焦粉、沥青结合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00:55~65: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30~40℃下挤出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2~8L/min条件下,以2~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90~340℃,恒温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柱状毛坯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空气流量为4~6L/min条件下,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320℃,恒温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柱状氧化炭放到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恒温1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4)得到的柱状炭在通入流速为0.5mL/min水蒸气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50℃,活化处理2小时。
CN201910994045.8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78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045.8A CN112678818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045.8A CN112678818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818A CN112678818A (zh) 2021-04-20
CN112678818B true CN112678818B (zh) 2023-04-28

Family

ID=7544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4045.8A Active CN112678818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88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0898A (zh) * 2021-05-20 2021-07-16 四川大学 氮掺杂成型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6207B (zh) * 2016-05-19 2018-01-12 陕西师范大学 脱油沥青基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6904612A (zh) * 2017-04-07 2017-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脱油沥青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818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364B (zh) 碳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78818B (zh) 一种中孔柱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1266107B (zh) 一种树脂碳球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90093960A (ko) 활성탄소의 제조방법
JP2006347864A (ja) メソポーラスカーボ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メソポーラスカーボン
WO2020004674A1 (ja) 多孔質炭素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多孔質炭素を含む電極及び触媒担体
CN109970038A (zh)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生产中间相炭微球的方法
JP2018039719A (ja) 活性化ナノ多孔質炭素の製造方法
CN106622124A (zh) 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416956A (zh) 一种竹基活性炭及高吸附性竹基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制备工艺
CN107055503B (zh) 一种中孔炭材料的制作方法
Li et al.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pyrolyzed rice husk by leaching out ash content after CO2 activation
CN108793120B (zh) 憎水性双mof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CN113479876B (zh) 一种颠茄草药渣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09384B (zh) 一种具有硅藻土形貌的多级孔道结构丝光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13658B1 (ko) 메조 및 매크로 다공성 탄소체 제조방법
CN114471455B (zh)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88810B (zh) 微孔碳材料在吸附分离烯烃和烷烃中的应用
CN112678820A (zh) 一种柱状载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4229841A (zh) 一种抗生素菌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
CN109573980B (zh) 一种热解-常压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
TW202202443A (zh) 球形酚醛碳製造方法
CN115072699B (zh) 一种低成本煤沥青基泡沫炭及其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KR20150025183A (ko) 대나무 활성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812144B (zh) 用於製造多孔碳結構的方法、多孔碳結構、吸附劑、用於電化學裝置的電極、膜電極組以及燃料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