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4072A -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4072A
CN112664072A CN202011564430.8A CN202011564430A CN112664072A CN 112664072 A CN112664072 A CN 112664072A CN 202011564430 A CN202011564430 A CN 202011564430A CN 112664072 A CN112664072 A CN 112664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iece
base
rotating shaft
driv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4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44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4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4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隐藏式手柄的开合动作均由电机控制,带动手柄回缩的力不可控,手柄回位时的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手柄可沿安装孔轴向往复移动,手柄包括握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基座上设有电机,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主动臂的一端,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从动臂的一端,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顶轴,顶轴与主动臂抵接,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相连,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从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件。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造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背景技术
隐藏式手柄作为一种有很强科技感的手柄结构,近年来由豪华跑车向SUV,尤其是一些新能源车型上逐渐普及。如申请号为CN20181097566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安装结构,包括:由塑料制成的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外板上设有第一拉手过孔;手柄安装板,所述手柄安装板粘接在所述车门外板内侧,所述手柄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拉手过孔相对应的第二拉手过孔;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车门内,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手柄安装板固定相连;隐藏式外开手柄,所述隐藏式外开手柄固定在所述手柄安装板上,所述隐藏式外开手柄的拉手穿过所述第二拉手过孔而伸入所述第一拉手过孔。
上述专利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手柄结构,回缩状态下车身侧门外观相较传统车型更为简洁;问题在于,以上述结构为代表的隐藏式手柄,其伸出及回缩动作均需由电机控制,手柄的回缩力不可控,手柄回位时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隐藏式手柄的开合动作均由电机控制,带动手柄回缩的力不可控,手柄回位时的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该手柄的回缩动作由弹簧控制,弹簧力可控,手柄回位时的安全性相较电机拖拽大幅提升,此外,隐藏式手柄结构使车身外观更加简洁,行驶时风阻更低,在锁车或停车状态下可防止外部拽拉,避免由此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手柄可沿安装孔轴向往复移动,手柄包括握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位于握持件靠近车身的一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基座上设有电机,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主动臂的一端,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从动臂的一端,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顶轴,顶轴与主动臂抵接,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相连,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从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件。
传统的手柄结构中,外手柄凸出门外板,增加车身风阻系数,外手柄背部钣金做凹坑,增加制造难度的同时增加风阻系数。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手柄包括三种操作状态,分别为回缩状态、平出状态和开启状态,手柄的动作由主动臂和从动臂配合调节,主动臂的移动由电机控制,通过空间四连机构,将驱动机构的平动转化为手柄的平出运动,使手柄运动到可使用的状态。具体的,当手柄处于回缩状态时,手柄上握持件的外端面与车身平齐,手柄与车身之间无凸出或凹坑结构,降低制造难度和风阻系数;当手柄需切换至平出状态时,电机工作带动顶轴运动,与主动臂抵接的顶轴驱动主动臂绕第一转轴转动,从动臂同步绕第二转轴转动,主动臂和从动臂配合将手柄自收回工况切换至平出工况,此时顶轴被电机的输出轴限位,故而顶轴对主动臂进行间接限位,从而实现手柄在平出工况下的位置保持;当需要打开车门时,使用者拉动握持件,由于主动臂被顶轴限位,此时手柄以第一连接件与主动臂的连接位置为轴转动,从动臂的位置进一步改变,此时从动臂带动拉线动作实现车门的解锁;由于上述操作过程中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当手柄需要自开启状态切换至回缩状态,首先完成电机的复位,然后主动臂和从动臂即可在复位件的带动下自动回缩,由于弹簧力可控,相较传统的电机驱动回收动作,手柄回复动作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作为优选,手柄呈U字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握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握持件为腰圆形的板状结构,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存在握持间隙。握持间隙的作用是方便使用者进行手柄的抓握,提升手柄的抓握手感,进而改善使用者的驾驶乘车体验。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呈壳体状,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第三转轴,主动臂与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主动臂与第三转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第一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安装槽,主动臂与安装槽相匹配。当主动臂只有一端驱动实现回缩复位动作时,主动臂的运行稳定性较差,可能产生碰撞等问题造成结构损伤,本申请中主动臂的复位动作由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配合控制,主动臂的回缩复位动作稳定性较高,且通过驱动力的提升实现回收速率的提升。
作为优选,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均为扭簧,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第三复位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三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
作为优选,从动臂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复位件为扭簧,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转动件相连,第二转轴上套设有轴套,第二复位件位于轴套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轴套将第二复位件与第二转轴分隔,第二复位件的弹性力不会直接施加在第二转轴上对其造成干涉,保证第二转轴的流畅运行,同时可降低第二转轴的结构磨损。
作为优选,转动件沿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包括本体和连接板,连接板与轴套相连,本体靠近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耳板,耳板与轴套相连,第二复位件位于耳板和连接板之间,本体远离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与从动臂相连。上述技术方案对转动件的结构进行限定,转动件上的本体用以连接从动臂,转动件上的连接板用以固定拉线的一端,拉线的另一端与车身上的锁件相连。
作为优选,连接板上固定有拉线的一端,拉线的另一端与车身上的锁件相连。
作为优选,连接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齿条,齿条呈圆弧形,基座上设有齿轮,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中手柄的回缩动作由弹簧控制,弹簧力可控,手柄回位时的安全性相较电机拖拽大幅提升;(2)隐藏式手柄结构使车身外观更加简洁,行驶时风阻更低,在锁车或停车状态下可防止外部拽拉,避免由此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3)握持间隙方便使用者进行手柄的抓握,提升手柄的抓握手感,进而改善使用者的驾驶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基座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去除基座后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部分组件的正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部分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中:
基座1,握持件2,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电机4,主动臂5,主动臂初始状态501,手柄平出时主动臂状态502,从动臂6,从动臂初始状态601,手柄平出时从动臂状态602,顶轴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复位件10,第二复位件11,握持间隙12,第三转轴13,第三复位件14,转动件15,本体151,连接板152,轴套16,耳板17,连接耳板18,拉线19,齿条20,齿轮21。
Ⅰ、手柄伸出状态,Ⅱ、手柄打开状态,Ⅲ、手柄回收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基座1,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手柄可沿轴向往复移动,手柄包括握持件2和连接件3,连接件位于握持件靠近车身的一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01和第二连接件302,基座上设有电机4,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主动臂5的一端,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从动臂6的一端,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顶轴7,顶轴与主动臂抵接,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主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相连,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10,从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件11;手柄呈U字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握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握持件为腰圆形的板状结构,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存在握持间隙12;第一连接件呈壳体状,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第三转轴13,主动臂与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主动臂与第三转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14,第一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安装槽,主动臂与安装槽相匹配;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均为扭簧,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第三复位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三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从动臂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转动件15,转动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复位件为扭簧,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转动件相连,第二转轴上套设有轴套16,第二复位件位于轴套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转动件沿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包括本体151和连接板152,连接板与轴套相连,本体靠近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耳板17,耳板与轴套相连,第二复位件位于耳板和连接板之间,本体远离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耳板18,连接耳板与从动臂相连;连接板上固定有拉线19的一端,拉线的另一端与车身上的锁件相连;连接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齿条20,齿条呈圆弧形,基座上设有齿轮21,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为便于说明,下文描述中的位置关系均在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的基础上进行。
本申请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和手柄,手柄包括上方的握持件和下方的连接件,连接件自左而右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基座的上端面依照车身的造型设计,手柄的位置状态包括手柄伸出状态,手柄打开状态和手柄回收状态,手柄回收到位时,握持件的上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平齐,此时握持件上端面与基座上端面之间不存在凸起或凹陷,从而有效降低风阻,提升车身造型的流畅度,手柄伸出到位时,握持件的上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平行,握持件与基座之间留有操作间隙,便于使用者实施抓握动作,当手柄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握持件靠近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抬升,引导拉线动作实现车身上锁件的开启。
如图2和图7所示,为便于对主动臂和从动臂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中标注出了主动臂、从动臂分别处于初始状态和平出状态时的位置,图中右端为电机,电机向左延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顶轴,顶轴与主动臂的下端面抵接。当电机工作时,主动臂初始状态501向手柄平出时主动臂状态502切换,主动臂绕第一转轴顺时针旋转,同步的,从动臂初始状态601向手柄平出时从动臂状态602切换,从动臂绕第二转轴顺时针旋转,电机停止工作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垂直于基座上端面,手柄平出到位,此时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均发生弹性形变。当进行开门操作时,使用者抓握手柄握持件上靠近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施加外力实现手柄的旋转,此过程中由于顶轴的限位,第一连接件只能发生小角度的转动而无法发生沿基座法向的位置偏移,故而手柄近似以其右端为支点发生转动,从动臂的位移量加深,带动拉线动作实现车身上锁件的解锁。

Claims (8)

1.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手柄可沿安装孔轴向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手柄包括握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位于握持件靠近车身的一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基座上设有电机,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主动臂的一端,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从动臂的一端,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顶轴,顶轴与主动臂抵接,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相连,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从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呈U字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握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握持件为腰圆形的板状结构,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存在握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呈壳体状,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第三转轴,主动臂与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主动臂与第三转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第一连接件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安装槽,主动臂与安装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均为扭簧,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第三复位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三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臂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从动臂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复位件为扭簧,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转动件相连,第二转轴上套设有轴套,第二复位件位于轴套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转动件沿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包括本体和连接板,连接板与轴套相连,本体靠近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耳板,耳板与轴套相连,第二复位件位于耳板和连接板之间,本体远离握持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与从动臂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固定有拉线的一端,拉线的另一端与车身上的锁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齿条,齿条呈圆弧形,基座上设有齿轮,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CN202011564430.8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Pending CN112664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430.8A CN1126640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430.8A CN1126640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072A true CN112664072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430.8A Pending CN1126640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40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915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把手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7820B1 (ko) * 2015-03-24 2016-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트랙터블 핸들 장치
CN108979368A (zh) * 2018-09-13 2018-12-11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209413572U (zh) * 2018-12-24 2019-09-20 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隐藏式外开门把手结构
CN11025929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广东麦格纳汽车镜像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
CN110344680A (zh) * 2019-07-30 2019-10-18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回摆外把手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7820B1 (ko) * 2015-03-24 2016-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트랙터블 핸들 장치
CN108979368A (zh) * 2018-09-13 2018-12-11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209413572U (zh) * 2018-12-24 2019-09-20 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隐藏式外开门把手结构
CN11025929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广东麦格纳汽车镜像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
CN110344680A (zh) * 2019-07-30 2019-10-18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回摆外把手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915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把手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14812B1 (en)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CN113756666B (zh) 一种机械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112664072A (zh)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CN114737833B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把手结构
CN101158253B (zh) 外开把手开启装置
CN209924679U (zh)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WO2019133527A1 (en) A mechanism for opening a vehicle door
CN215632336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
CN110206419A (zh) 一种隐藏式智能汽车外开门把手
CN220378067U (zh) 一种电动隐藏门把手结构
CN113027259A (zh)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
CN219492004U (zh) 门把手和车辆
CN220504799U (zh) 一种汽车隐藏把手
CN220884007U (zh) 无把手车门结构及车辆
CN221049435U (zh) 车门开启后防磕碰装置
CN212614219U (zh) 一种可自锁的机械回摆把手
CN117248795A (zh) 车门内拉手、车门内拉手的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15361262U (zh) 一种轮毂组件
CN114320043B (zh) 隐藏式外开手柄
CN213269347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锁合结构
CN219045368U (zh) 一种平升式电动隐藏门把手结构
WO2024066915A1 (zh) 车门把手及车辆
CN217973739U (zh) 缓冲式翻盖开合机构及洗衣机
CN218347153U (zh) 电池仓盖及非机动车
CN216406465U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外开门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