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6728A -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6728A
CN112646728A CN202011283991.0A CN202011283991A CN112646728A CN 112646728 A CN112646728 A CN 112646728A CN 202011283991 A CN202011283991 A CN 202011283991A CN 112646728 A CN112646728 A CN 112646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nin
aspergillus awamori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thal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39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6728B (zh
Inventor
黄和
王文慧
屈艳君
曹家南
齐雅雯
韦智匀
宋萍
徐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839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6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6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6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6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6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16Hydrolases (3)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12N9/18Carboxylic ester hydrolases (3.1.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1/00Hydrolases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12Y301/01Carboxylic ester hydrolases (3.1.1)
    • C12Y301/0102Tannase (3.1.1.20)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宁降解技术,公开了一种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泡盛曲霉,所述泡盛曲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6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剂,该菌剂含有上述的泡盛曲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解单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泡盛曲霉和/或上述菌剂与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本发明提供的泡盛曲霉能够高效生产单宁酶,且酶解反应的条件具有广泛的pH适应性,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催化单宁的降解,不易造成物质变性。

Description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宁降解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单宁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在植物酚类物质中,其含量仅次于木质素,多出现于营养价值极高的饲用树木、灌木、豆科植物和谷物中。单宁能破坏并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为典型抗营养因子,目前其利用一般以小分子形式如鞣花酸、儿茶素、花青素及其衍生物为主,因此通过降解单宁,获得低分子量单宁是提高单宁利用率和单宁精细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大分子单宁的降解主要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化学降解为利用强酸或强碱等氧化剂在高温环境下氧化降解或高度亚硫酸化,其降解效率高,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设备的耐腐蚀要求较高,因此不易应用于工业化。生物降解法主要利用关键限制酶单宁酶实现对单宁的降解,其可作用于水解单宁、复杂单宁以及没食子酸与醇形成的酯,降解具有专一性,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但是目前生物降解采用的商品酶的酶活性为200U/g左右,售价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单宁降解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泡盛曲霉,所述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于2020年11月4日送交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省微生物所实验楼五楼)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GDMCCNo.61266。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菌剂,该菌剂含有上述的泡盛曲霉。
优选地,所述菌剂含有所述泡盛曲霉的活菌体、死菌体和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泡盛曲霉、上述菌剂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降解单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的泡盛曲霉和/或上述的菌剂与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
优选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通过将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经提取处理得到;
优选地,所述提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后进行振荡、超声处理,经固液分离I得到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除去所述提取溶剂得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
优选地,所述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所述提取溶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的质量比为25-40:1;所述振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振荡温度为50-70℃、振荡速度为150-200rpm、振荡时间为0.5-2h;所述超声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超声温度为50-70℃、超声功率为400-580W、超声时间为 0.5-2h;所述固液分离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20-3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3-8min。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所述菌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所述菌剂为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其中,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泡盛曲霉进行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后,经固液分离II得到发酵菌体,将所述发酵菌体经细胞破碎后进行固液分离III得到清液。
优选地,所述细胞破碎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发酵菌体利用缓冲液清洗后,再与所述缓冲液混合后进行超声破碎;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所述超声破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3、温度为 2-10℃、超声功率为400-650W、超声时间为10-30min;所述固液分离II采用过滤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I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II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0-1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 15-30min。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中单宁的质量比为 40-180:1,所述接触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35-50℃、转速为 150-200rpm、时间为40-60h。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泡盛曲霉能够高效生产单宁酶,经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菌体中单宁酶的酶活能够达到 230U/g,且酶解反应的条件具有广泛的pH适应性,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催化单宁的降解,不易造成物质变性;
本发明提供的泡盛曲霉发酵调控简便,使得单宁酶的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单宁酶和单宁降解的工业化生产,且绿色、安全、无污染,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生物保藏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为泡盛曲霉,并于2020年11月4日被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为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66,该保藏中心的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省微生物所实验楼五楼,邮政编码:51007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筛选过程中泡盛曲霉在初筛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盛曲霉,所述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于2020年11月4日送交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 GDMCC,地址: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省微生物所实验楼五楼)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66。
本发明提供的泡盛曲霉分离自广西柳州的茶树下的土样,所述泡盛曲霉的筛选方法的分离筛选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用于新菌株分离筛选的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筛选方法包括:
S1、采集广西柳州的茶树下的土样(北纬25°13‘,东经108°54‘);
S2、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作为菌株富集培养基,将土样进行梯度稀释后涂布于富集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对富集培养基中的菌株进行分离得到富集菌株;
S3、选用察氏固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作为初筛培养基,将富集菌株涂布于初筛培养基中进行初筛,由于初筛培养基颜色较深且不透明,菌株降解单宁后会在培养基上生成透明圈,通过筛选在初筛培养基中形成透明圈的菌株,得到初筛菌株;
S4、选用察氏液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葡萄糖及NaCl作为复筛培养基,将初筛菌株接种于复筛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发酵后采用BCA法测定胞外蛋白及胞内蛋白浓度,采用没食子酸丙酯作为酶活测定底物进行酶活检测,并将菌株酶液与石榴皮提取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酶解后用HPLC 测定鞣花酸的浓度,以石榴皮提取液原液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对鞣花酸生成率的对比,选定目标菌株,得到所述泡盛曲霉。
本发明提供的泡盛曲霉经过培育能够产生大量的泡盛曲霉活菌体,本发明对培养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通过该培养方法可以使所述泡盛曲霉大量增殖即可,例如,可以将泡盛曲霉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于30℃±5℃、180-250rpm的条件下培养30-60h获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占发酵培养基体积的20-30%,接种后于30℃±5℃、 180-250rpm的条件下培养30-60h,得到发酵液。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可以为察氏液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葡萄糖和NaCl,察氏液体培养基、单宁酸、葡萄糖和NaCl的质量比为100:1-3:1-3:0.05-0.2。
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分离上述培养液中的泡盛曲霉的菌体,对所述分离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从培养液中富集菌体即可,例如可以通过离心和/或过滤的方法实现,所述离心和所述过滤的条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条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剂,该菌剂含有上述的泡盛曲霉。在本发明中,对所述菌剂中泡盛曲霉的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所述菌剂含有所述泡盛曲霉的活菌体、死菌体和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术语“发酵产物”指的是泡盛曲霉在发酵或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包括胞内代谢产物和/或胞外代谢产物)。
根据本发明,对所述菌剂的剂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预定用途的不同,将其制备成不同的剂型,并添加相应的赋形剂等成分,例如所述菌剂可以为液态菌剂(例如可以为发酵产物的提取液)和/或固态菌剂(例如可以为冻干后的菌体)。其中,在何种剂型的菌剂中添加何种赋形剂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泡盛曲霉、上述菌剂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所述泡盛曲霉经发酵培养能够高效生产单宁酶,即单宁酶属于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制备单宁酶的过程可以采用常规的细胞破碎、单宁酶提取和纯化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单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的泡盛曲霉和/或上述的菌剂与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触后可以采用加入甲醇的方式终止降解,所述接触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单宁经降解获得的产物(例如鞣花酸、没食子酸、儿茶素) 进行纯化处理,例如,采用萃取、结晶、过滤等方式;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可以为含有单宁的溶液,优选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通过将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经提取处理得到。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可以是石榴皮、柑桔皮、芡实壳、月见草或者其他任意一种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泡盛曲霉或者菌剂中的单宁酶对单宁的降解速率,并能够有效利用单宁的天然资源。
根据本发明,所述提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后进行振荡、超声处理,经固液分离I得到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除去所述提取溶剂得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
其中,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优选为经干燥、粉碎后与所述提取溶剂混合,所述提取液除去所述提取溶剂可以采用常规的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示例性地,采用旋转蒸发;在所述提取液除去所述提取溶剂后优选为采用纯净水溶解后得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
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具体地,提取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可以为2-3:1;所述提取溶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 (干重)的质量比为25-40:1;所述振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振荡温度为 50-70℃、振荡速度为150-200rpm、振荡时间为0.5-2h;所述超声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超声温度为50-70℃、超声功率为400-580W、超声时间为 0.5-2h;所述固液分离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20-3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3-8min。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对植物原料中单宁的提取效率和得率。
根据本发明,降解单宁的方法优选为包括:将所述菌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所述菌剂为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其中,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泡盛曲霉进行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后,经固液分离II得到发酵菌体,将所述发酵菌体经细胞破碎后进行固液分离III得到清液。
优选情况下,所述细胞破碎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发酵菌体利用缓冲液清洗后,再与所述缓冲液混合后进行超声破碎。示例性地,所述固液分离II 采用过滤分离,示例性地,可以采用灭菌后的纱布进行过滤;所述缓冲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所述超声破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3、温度为2-10℃、超声功率为400-650W、超声时间为10-30min;所述固液分离II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II 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0-1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5-30min。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能够提高对泡盛曲霉进行细胞破碎的效率,有利于单宁酶的溶出,从而提高制得的菌剂对单宁降解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所述发酵菌体的质量指的是发酵获得的湿菌体质量,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中单宁的质量比为40-180:1,所述接触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35-50℃、转速为150-200rpm、时间为40-60h。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泡盛曲霉或者菌剂中的单宁酶对单宁的降解效率。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泡盛曲霉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采用察氏液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葡萄糖和NaCl,察氏液体培养基、单宁酸、葡萄糖和 NaCl的质量比为100:2:2:0.1;鞣花酸的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降解产物中鞣花酸的质量与含有单宁的样品中鞣花单宁的质量之间的比值即为鞣花酸的得率;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3.316来源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他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品。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述室温为25±5℃。
实施例1
S1、采样:样品采自广西柳州的茶树下的土样(北纬25°13‘,东经 108°54‘);
S2、富集:取1g土样于9mL的无菌水中,加玻璃珠将土样打散摇匀,采用梯度稀释的方法将土壤菌悬液稀释至10-1-10-5,富集培养基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主要成分为孟加拉红、氯霉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琼脂、葡萄糖、蛋白胨),将梯度稀释后的菌液吸取200μL,用涂布棒均匀涂布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得到富集菌株;
S3、初筛:选用察氏固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单宁酸含量为2重量%) 作为初筛培养基,将S2得到的富集菌株用接种环挑取接种于初筛培养基, 30℃下培养3d,筛选出在初筛培养基上有透明圈产生的菌株即为初筛菌株,具体可参见图1所示;
S4、复筛:选用察氏液体培养基外加单宁酸、葡萄糖及NaCl作为发酵培养基(察氏液体培养基、单宁酸、葡萄糖和NaCl的质量比为100:2:2: 0.1),将S3得到的初筛菌株的孢子进行洗脱,孢子计数后将接种量控制在 105,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将pH调节至5,在温度为30℃、转速为160rpm 条件下进行液体摇瓶发酵,发酵时间为3d;发酵3d后,取发酵液用无菌纱布8层过滤,并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洗涤菌体3次以上,将菌体置于 50mL离心管中,加入30mL缓冲液,将菌体悬液进行超声破碎,破碎后离心取上清液,此即为菌体粗酶液;采样BCA法测定粗酶液中的蛋白含量,并用甲醇绕单宁法,以没食子酸丙酯作为底物测定单宁酶酶活,将粗酶液与石榴皮提取液以体积比1:1混合,于35℃、180rpm条件下液态发酵48h,测定鞣花酸的生成率;根据鞣花酸的得率及单宁酶的酶活选定目标菌株,即为复筛菌株;
S5、将S4得到的复筛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送至擎科生物公司进行 18s测序,将菌株的全基因组与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最终确定菌株为泡盛曲霉,并于2020年11月4日被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66。
实施例2
(1)将干燥石榴皮粉碎至粉末状,1g石榴皮粉末加入30mL乙醇浓度为7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在温度为60℃、转速为180rpm的条件下振荡 1h,再在温度为60℃、超声功率为55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h后,在常温条件下8000rpm离心5min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经旋蒸去除乙醇至胶状得到旋蒸产物,将旋蒸产物与30mL纯净水混合得到含有单宁的样品,测定该样品中的鞣花单宁含量约为7.90g/L;
(3)将实施例1得到的泡盛曲霉经活化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转速为220rpm的条件下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占发酵培养基体积的25%,接种后于温度为 30℃、转速为220rpm的条件下培养48h,得到发酵液;
(4)取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用灭菌后的纱布过滤得到发酵菌体,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冲洗发酵菌体后,将15g发酵菌体与30mL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在温度为8℃、功率为550W的条件下超声20min,再在温度为4℃、转速为8000rpm的条件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即为菌剂,测定发酵菌体中的单宁酶活性为215U/g;
(5)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单宁的样品与步骤(4)得到的菌剂进行混合,在温度为42℃、转速为180rpm条件下降解48h,得到降解产物。
将降解产物加入甲醇终止降解,混匀后测定鞣花酸的含量,计算得到鞣花酸的得率为84.3%。
实施例3
(1)将干燥石榴皮粉碎至粉末状,1g石榴皮粉末加入40mL乙醇浓度为7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在温度为50℃、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振荡 2h,再在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2h后,在常温条件下7000rpm离心8min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经旋蒸去除乙醇至胶状得到旋蒸产物,将旋蒸产物与30mL纯净水混合得到含有单宁的样品,测定该样品中的鞣花单宁含量约为6.54g/L;
(3)将实施例1得到的泡盛曲霉经活化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转速为250rpm的条件下培养30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占发酵培养基体积的20%,接种后于温度为 25℃、转速为250rpm的条件下培养30h,得到发酵液;
(4)取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用灭菌后的纱布过滤得到发酵菌体,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冲洗发酵菌体后,将10g发酵菌体与30mL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在温度为2℃、功率为650W的条件下超声10min,再在温度为0℃、转速为7000rpm的条件下离心30min,取上清液即为菌剂,测定发酵菌体中的单宁酶活性为230U/g;
(5)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单宁的样品与步骤(4)得到的菌剂进行混合,在温度为35℃、转速为200rpm条件下降解60h,得到降解产物。
将降解产物加入甲醇终止降解,混匀后测定鞣花酸的含量,计算得到鞣花酸的得率为70%。
实施例4
(1)将干燥石榴皮粉碎至粉末状,1g石榴皮粉末加入25mL乙醇浓度为7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在温度为70℃、转速为200rpm的条件下振荡 0.5h,再在温度为70℃、超声功率为58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0.5h后,在常温条件下10000rpm离心3min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经旋蒸去除乙醇至胶状得到旋蒸产物,将旋蒸产物与30mL纯净水混合得到含有单宁的样品;
(3)将实施例1得到的泡盛曲霉经活化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80rpm的条件下培养60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占发酵培养基体积的30%,接种后于温度为 35℃、转速为180rpm的条件下培养60h,得到发酵液;
(4)取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用灭菌后的纱布过滤得到发酵菌体,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冲洗发酵菌体后,将30g发酵菌体与30mL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在温度为10℃、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超声30min,再在温度为10℃、转速为10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为菌剂,测定发酵菌体中的单宁酶活性为197U/g;
(5)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单宁的样品与步骤(4)得到的菌剂进行混合,在温度为50℃、转速为150rpm条件下降解40h,得到降解产物。
将降解产物加入甲醇终止降解,混匀后测定鞣花酸的含量,计算得到鞣花酸的得率为78%。
对比例
(1)将烘干的8g石榴皮粉碎后,加入到60mL乙醇浓度为4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于功率80W的超声波作用下,超声处理25min,取出收集滤液,剩余的残渣再重复上述超声处理二次,得到的鞣花单宁的乙醇水溶液,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鞣花单宁浓缩液24mL;
(2)发酵种子培养基的组份和含量为:NaNO3 2g/L、K2HPO4 1g/L、 MgSO4·7H2O0.6g/L、KCl 0.6g/L、FeSO4 0.01g/L、蔗糖30g/L,其余为水。灭菌后立即加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3.316,在30℃、165rpm下摇床培养 24h,以5%接种量移至产酶培养基中,产酶培养基的组份和质量含量:鞣花单宁16g/L、KH2PO4 1g/L、K2HPO4 1g/L、NaNO3 2g/L、KCl 0.6g/L、 MgSO4·7H2O 0.6g/L、FeSO4 0.01g/L、乳糖10g/L、吐温-80 2mL,用5mol/L 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4;在28℃、165rpm下摇床培养4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为pH=7,收集菌体,按每克湿菌体5ml的比例加入 0.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0)后得到菌悬液,菌悬液于400w的功率下于冰浴中进行破碎,破碎时间为30min,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粗酶液。
(3)将步骤(1)得到的鞣花单宁浓缩液,加水稀释至35mL,用5mol/L 的NaOH调节pH=5.2,将步骤(2)得到的粗酶液加入其中,粗酶液与稀释后的鞣花单宁溶液的体积比为1:3,在30℃、90rpm下用摇床转化反应 48h,得到降解产物。
将降解产物加入甲醇终止降解,混匀后测定鞣花酸的含量,计算得到鞣花酸的得率为4.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泡盛曲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66。
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该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盛曲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含有所述泡盛曲霉的活菌体、死菌体和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盛曲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5.一种降解单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盛曲霉和/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剂与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通过将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经提取处理得到;
优选地,所述提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后进行振荡、超声处理,经固液分离I得到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除去所述提取溶剂得到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所述提取溶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植物原料的质量比为25-40:1;
所述振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振荡温度为50-70℃、振荡速度为150-200rpm、振荡时间为0.5-2h;
所述超声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超声温度为50-70℃、超声功率为400-580W、超声时间为0.5-2h;
所述固液分离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20-3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3-8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所述菌剂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接触,所述菌剂为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其中,所述泡盛曲霉的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泡盛曲霉进行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后,经固液分离II得到发酵菌体,将所述发酵菌体经细胞破碎后进行固液分离III得到清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破碎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发酵菌体利用缓冲液清洗后,再与所述缓冲液混合后进行超声破碎;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所述超声破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3、温度为2-10℃、超声功率为400-650W、超声时间为10-30min;
所述固液分离II采用过滤分离;
所述固液分离III采用离心分离,所述固液分离III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离心温度为0-10℃、离心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5-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体与所述含有单宁的样品中单宁的质量比为40-180:1,所述接触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35-50℃、转速为150-200rpm、时间为40-60h。
CN202011283991.0A 2020-11-17 2020-11-17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Active CN112646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3991.0A CN11264672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3991.0A CN11264672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6728A true CN112646728A (zh) 2021-04-13
CN112646728B CN112646728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34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3991.0A Active CN11264672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67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5647A (zh) * 2023-06-25 2023-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溜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513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株产阿魏酸酯酶的泡盛曲霉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513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株产阿魏酸酯酶的泡盛曲霉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JIV CHANDRA RAJAK等: "Biotransformation of hydrolysable tannin to ellagic acid by tannase from Aspergillus awamori", 《BIOCATALYSIS AND BIOTRANSFORMATION》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5647A (zh) * 2023-06-25 2023-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溜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N116515647B (zh) * 2023-06-25 2023-09-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溜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或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6728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8350B (zh) 一株黑曲霉及其在普洱茶素类化合物的制备中的应用
CN106635820B (zh) 一种高产茶褐素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WO2013155866A1 (zh) 一种利用扩张蛋白提高虫草多糖产量的液体发酵方法
CN112972520B (zh) 一种利用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发酵杜仲叶提高活性成分产量的方法
CN103710292A (zh)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CN101492706A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液体发酵虫草菌素产量的方法
CN112852780B (zh) 黄柄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N113564212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方法
CN112646728B (zh) 泡盛曲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N116836818B (zh) 一株青霉菌f8816及其应用
CN103981135A (zh) 一株沙氏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CN112522118A (zh) 杂色曲霉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N106491661B (zh) 一种鲜虫草原浆的提取方法
CN102286565B (zh) 一种茶黄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2725205B (zh) 一株酵母属菌种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CN112662568B (zh) 产黄青霉及其在制备单宁酶和降解单宁中的应用
CN103981132A (zh) 一株节杆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CN105200102B (zh) 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中提取谷胱甘肽的方法
CN104045723A (zh) 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提取茶多糖的方法
CN107988109B (zh) 一种黄杆菌突变株及其应用
CN101880302B (zh) 一种多羟基甾醇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533565A (zh) 产糖苷酶的黑曲霉及其应用于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
CN106520576B (zh) 一种菌核青霉及其应用
CN102994408B (zh) 一种卡拉胶降解菌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CN101812437A (zh) 一种采用霉菌固态发酵生产凝乳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