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9481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9481A
CN112639481A CN201980057145.6A CN201980057145A CN112639481A CN 112639481 A CN112639481 A CN 112639481A CN 201980057145 A CN201980057145 A CN 201980057145A CN 112639481 A CN112639481 A CN 112639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setting
dead volume
valu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1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寒河江望
牛久惠美子
高桥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39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9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6Control of the volume dispensed or introduc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01N2035/0063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logging process history of individual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2035/00891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2035/00891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 G01N2035/0091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能设定测定项目和试剂余量的阈值,能避免即使余量为0也判断为有余量的情况,抑制试剂分注不良。分注试剂,存储部确认是否设定死区容积(步骤501‑503)。没有设定死区容积时通过液面传感器或软件计数来判定试剂瓶内的试剂是否为死区容积的初始值以上,为初始值以上时进入下一个检体的测定,在小于初始值的时结束该试剂瓶的使用并更换试剂瓶继续测定(步骤505、508)。存在死区容积的设定时判别试剂瓶内的试剂余量是否为设定量以上,为设定量以上时进入下一个检体的测定,试剂瓶内的试剂余量小于设定量时结束该试剂瓶的使用并更换到下一个试剂瓶继续测定(步骤504、506、507)。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试剂的余量管理机构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通过将样品(试料)与试剂混合,测定得到的反应液的吸光度,从而求出样品中任意物质的浓度。此时,如果试剂不足,则与样品的反应不充分,无法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因此,很多分析装置通过液面传感器或软件计数来管理试剂的余量。作为这样的管理方法,例如已知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自动决定分注喷嘴的下限的方法。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为了防止传感器的误检,基于容器上端高度信息和液面高度信息,实施再检测、将检测探针位置变更0.1~0.2mm左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2-3504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28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容器的材质、形状的组合多种多样。特别是近年来,在试剂容器内液体量少的区域,存在很多瓶底形状复杂的试剂容器,以能够高精度地抽吸试剂容器内的试剂。
另外,含有润湿性和粘度的试剂的性质也多种多样。在是试剂容器内的溶液对试剂容器的润湿性低的试剂的情况下,由于瓶底的复杂形状,能看到弯月面呈凸形状的现象。该现象可能发生在试剂容器内试剂液体量较少的附近。
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在试剂容器内的弯月面成为凸形状的情况下,相对于根据试剂分注喷嘴(试剂分注探针)检测到液面的高度而换算得到的余量预测值,实际的余量变少。由此,因装置管理的试剂余量有可能发生急剧减少或试剂余量预测值与实际的试剂余量之间的偏离而导致装置管理的试剂余量成为0测试或0mL之前产生试剂分注不良(试剂不充足警报发生、测定跳过),有可能导致检测延迟。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液面的检测精度提高,但是难以判别弯月面是否为凸形状,因此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同样地,相对于根据检测到液面的高度而换算出的余量预测值,实际的余量变少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测定项目或试剂余量的阈值设定为死区容积设定值,能够避免尽管实际上试剂余量几乎为0但也判断为有试剂余量的情况,并能够抑制试剂分注不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为如下所示那样。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包括:试剂分注机构,该试剂分注机构抽吸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并分注到反应容器中;分析部,该分析部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料进行分析;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用于由操作者设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画面;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动作,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是否为设定在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上,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小于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
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包括:试剂分注机构,该试剂分注机构抽吸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并分注到反应容器中;分析部,该分析部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料进行分析;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具有死区容积设定部位和自动模式设定部位的设定画面,所述死区容积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设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该自动模式设定部位用于由操作者设定自动模式;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设定在所述死区容积设定部位的死区容积设定值;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动作,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是否为设定在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上,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小于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且没有设定所述自动模式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小于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且设定有所述自动模式时,在根据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试剂分注次数得到的试剂余量信息1与根据所述液面检测器机构的液面检测值得到的试剂余量信息2中存在一定以上的偏离时,将对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加上变更值宽度后得到的值作为死区容积设定值存储到所述存储部,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测定项目或试剂余量的阈值设定为死区容积设定值,能够避免尽管实际上试剂余量几乎为0但也判断为有试剂余量的情况,并能够抑制试剂分注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
图2是通过试剂分注探针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的试剂分注机构的说明图。
图3是通过试剂分注探针与接地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的试剂分注机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用户按测定项目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对每个试剂瓶的形状按测定项目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按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试剂分注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用于确认是否对每个测定项目设定了状况、试剂的余量、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确认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的试剂分注的动作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将设定值规定为mm而不是测试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用户按测定项目设定插入量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用户对每个试剂瓶的形状按测定项目设定插入量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用户按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插入量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能够高精度地抽吸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的最小液体量附近的试剂余量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条件,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变更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以及试剂探头相对于试剂液面的插入量,并具有防止试剂分注不良导致的检查延迟的功能。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说明用户(操作者)以手动方式设定试剂余量的管理的示例。参照图1~图8说明实施例1。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
在图1中,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将血液或尿等试料和试剂混合的多个反应容器2在反应盘1的圆周上排列。在试剂盘9内的圆周上能载置多个试剂瓶(试剂容器)10。在反应盘1与试剂盘9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上下移动的试剂分注机构7、8,试剂分注机构7、8具备试剂探针7a、8a。试剂探针7a、8a与试剂用注射器18相连接。试剂分注机构7、8从试剂瓶10中抽吸试剂,向反应容器2分注(排出)试剂。
在反应盘1的附近设置有传送机构36、37,其使搭载有测试管等收纳了试料的试料容器15的试料收纳容器16进行移动。在反应盘1与传送机构36、37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上下移动的试剂分注机构11、35,并且具备试料探针11a、12a。
试料探针11a、12a与试料用注射器19相连接。试料探针11a、12a一边以旋转轴为中心绘制圆弧一边进行移动,来从试料容器15向反应容器2进行试料的抽吸排出。
在反应盘1的周围配置有清洗机构3、光源(未图示)、分光光度计4、搅拌机构5、6、试剂盘9、传送机构36、37,清洗机构3与清洗用泵20相连接。在试剂分注机构7、8、试料分注机构11、35、搅拌机构5、6的动作范围上分别设置有清洗槽13、14、30、31、32、33。试料容器15包含试料,试料容器15搭载在试料收纳容器16上,由传送机构36、37运送。
从光源(未图示)照射的光照射至在反应容器2内混合的试料与试剂的混合液。照射的光由分光光度计4接收,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1具备分析部24,分析部24根据由分光光度计4接收到的光量(混合液的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光量)计算包含在试料中的规定分量的浓度,并分析试料。另外,所使用的试剂根据测定项目而不同。由此进行自动分析。
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1具备显示部22和存储部23,该显示部22显示分析结果或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该存储部23存储自动分析装置的设定。另外,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1中包含有(或连接有)输入必要信息的操作部和控制部25,该控制部25基于存储部23中存储的设定来控制试剂分注机构7、8、显示部22等。
接着,对试剂分注机构7、8从试剂瓶10抽吸试剂时的试剂瓶10内的液面检测机构进行说明。
由试剂瓶10内的液面检测机构进行的液面检测存在通过试剂分注探针7a、8a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和通过试剂分注探针7a、8a和接地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
图2是具有通过试剂分注探针7a内的压力变化来检测液面的方式的液面检测机构的试剂分注机构7的说明图,图3是具有通过试剂分注探针7a和接地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来检测液面的方式的液面检测机构的试剂分注机构7的说明图。试剂分注机构8也能够作为与试剂分注机构7相同的结构。
在图2中,定量泵48具有驱动机构49和活塞50,通过阀51连接到泵52。另外,定量泵48由控制部57控制,抽吸并排出试剂。定量泵48和试剂分注探针7a经由分注流路46而连接。压力传感器53在活塞50和试剂分注探针7a之间隔着分注流路46而配置,对试剂分注探针7a内的压力进行检测。
压力传感器53连接到AD转换器54。AD转换器54对从压力传感器53输出的模拟电压数据进行数字转换。
数据提取部55从AD转换器54接收压力波形的数字数据,并交付给异常判定部56。异常判定部56使用该数据来判定试剂分注探针7a中的液体抽吸是正常还是异常。异常判定部56的判定结果传送到控制部57。AD转换器54、数据提取部55、异常判定部56和控制部57能够构成作为整体控制计算机21的一部分。
在抽吸试剂之前,控制部57打开阀51,利用从泵52供给的系统液47装满分注流路46和试剂分注探针7a的内部。接着,控制部57在试剂分注探针7a的前端处于空中的状态下,通过驱动机构49使活塞50进行下降动作,从而抽吸分段空气40。
试剂分注探针7a通过由电动机42驱动的试剂探针上下驱动机构43进行上下移动。电动机42的动作由控制部57控制。
控制部57使试剂分注探针7a下降到试剂容器10中的规定高度,在其前端浸入到试剂内的状态下将活塞50下降规定量,从而将试剂抽吸到试剂分注探针7a内。由此,试剂被作为抽吸液41被抽吸到试剂分注探针7a内。通过压力传感器53检测试剂分注探针7a内的压力变化,根据压力波形判定在探针进行抽吸动作时探针是否与试剂液面接触。
接着,参照图3对通过静电电容变化来检测液面的方式的试剂分注机构7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不具备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的压力传感器53、AD转换器54、数据提取部55和异常判定部56。在图3的示例中,具备对试剂分注探针7a与接地之间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的静电电容检测部58、和对静电电容检测部58检测到的静电电容是否异常进行反转的异常判定部59。
控制部5对静电电容检测部58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在试剂分注探针7a下降时,判断试剂分注探针7a是否与试剂的液面接触。控制部57、静电电容检测部58、异常判定部59能够构成作为整体控制计算机21的一部分。
本发明可以应用图2所示的通过压力变化来检测试剂液面的方式、和图3所示的通过静电电容变化来检测试剂液面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图2所示的通过压力变化来检测试剂液面的方式中,使试剂分注探针下降到预先设定的高度,通过抽吸动作时的压力波形来判定是否到达试剂液面。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通过静电电容变化来检测试剂液面的方式中,一边检测静电电容一边使试剂分注探针下降,将检测到静电电容的变化的高度判定为试剂液面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下述那样的试剂余量管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用于测定的试剂的试剂名、余量等试剂信息登记在整体管理计算机21的存储部23中。整体管理计算机21通过从登记在存储部23中的试剂量减去使用的试剂量来计算余量的软件计数方式、或利用附属于试剂探针7a、8a的传感器或检测部来检测液面的方式,将搭载于试剂盘9的试剂容器10内的试剂余量换算成剩余测试数并进行管理。
为了避免在能够高精度地抽吸试剂的试剂容器10中的最小液体量附近,在试剂容器10内的试剂余量成为剩余测试数0测试之前发生试剂分注不良(试剂不充足警报发生,测定跳过)的现象,需要在会发生该现象的情况下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1中,提出了用户按测定项目、试剂容器10的形状、试剂的润湿性以及装置固有的试剂探针7a、8a向试剂液面的插入量,任意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方法。在成为用户设定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时,整体管理计算机21结束从试剂瓶10抽吸。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死区容积是指,能够高精度地抽吸试剂的试剂容器10内的最小液体量,死区容积设定值是由用户设定为死区容积的值。
图4是表示用户按测定项目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图4所示的死区容积设定画面显示在显示部22上(后述的图5以及图6的示例中的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也显示在显示部22上)。
在图4中,对于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通过在显示于画面上的试剂余量管理方法的设定画面(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中使用操作部即键盘或鼠标等来进行。该设定用画面显示选择设定方法的设定方法选择部位201、和对应用设定的条件进行设定的应用条件设定部位202。
在按测定项目设定设定方法的情况下,应用条件设定部位(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202具备选择用户设定的任意测定项目的栏。另外,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部位203是用户能够设定任意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部位。另外,为了易于切换设定,也可以设置复选框。在图4的画面例中,在应用条件设定部位202的左侧部显示有3个复选框,并勾选了2个复选框。
即设定为,在设定有效的、设定No.1的测定项目IgA低于剩余30测试时,并且在设定No.2的测定项目ALB低于剩余50测试时,结束对使用中的试剂瓶10的测定。
由于没有对设定No.3的测定项目Fe在复选框中勾选、即设定为无效,因此设定为,根据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而不是画面显示上的35测试,结束通过从使用中的试剂瓶10抽吸试剂进行的测定。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为例如10测试。
通过用户能够从图4所示的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画面中任意设定测定项目,从而能够仅在需要设定的测定项目中,进行死区容积附近的试剂余量管理。由此,包括试剂的运用在内,能够有效地实施试剂分注不良的对策。
图5是表示对每个试剂瓶10的瓶形状(容器形状)按测定项目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在图5所示的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中,在用户使用通过存储试剂瓶形状的条形码等进行管理的试剂的情况下,能够设定根据试剂瓶形状和测定项目的组合来进行的余量管理方法。在用户指定了试剂容器10的瓶形状设定部位(容器形状设定部位)301的时刻,从用户登记在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302中的应用信息中,拾取具有指定的瓶形状的测定项目。
另外,为了易于切换设定,也可以设置与图4所示的复选框相同的复选框。在图5的画面例中,对两个复选框勾选。即,在设定有效的设定No.1的瓶形状类型A的测定项目IgA如死区容积设定部位303所示那样低于剩余30测试时,并且在设定No.2的瓶形状类型B的测定项目ALB低于剩余50测试时,结束从使用中的试剂瓶10抽吸试剂的测定。
没有对设定No.3的瓶形状类型C的测定项目ALB在复选框中勾选。即,由于设定为无效,因此根据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而不是画面显示上的50测试,结束来自使用中的试剂瓶10的测定。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为例如10测试。
通过用户能够从图5所示的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中任意预先设定瓶形状和测定项目,从而能够仅通过需要设定的瓶形状和测定项目,进行死区容积附近的试剂余量管理。
由此,能够进一步省去用户在设定上花费的时间。另外,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部位303中,用户能够设定任意的死区容积设定值。
图6是表示按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能够通过任意的测定项目来设定表示试剂的“润湿性:低”的润湿性低显示部位401、和表示试剂的“润湿性:中”的润湿性中显示部位402这两个组。另外,将润湿性低显示部位401及润湿性中显示部位402总称为试剂的润湿性显示部位。
另外,为了易于切换设定,也可以设置与图4或图5所示相同的复选框。在图6所示的画面例中,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部位403中的“润湿性:低”测定项目的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为50测试,“润湿性:中”测定项目的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为30测试。
在图6所示的画面例中,在复选框中有勾选的、即设定为有效的“润湿性:低”测定项目的设定No.1的测定项目IgA根据“润湿性:低”设定低于剩余50测试、“润湿性:中”测定项目的设定No.1的测定项目CRE和No.2的测定项目CRP低于剩余30测试时,结束来自使用中的试剂瓶10的测定。
没有在复选框中勾选的、即设定为无效的“润湿性:低”测定项目的设定No.2的测定项目ALB及设定No.3的测定项目Fe,根据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结束从使用中的试剂瓶10中抽吸试剂来进行的测定。初始设定的剩余测试数为例如10测试。
另外,在死区容积设定值设定部位403中,用户能够对每个组在制造商指定的范围内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通过进行组的设定,能够统一变更对象组的设定值,因此能够进一步省去作业者在设定上所花费的时间。
作为设定试剂瓶10内的试剂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其他方法,存在基于装置固有值的设定。在选择装置固有值的情况下,所有测定项目统一反映制造商指定的值。另外,装置固有值是依赖于试剂分注探针7a、8a对试剂液面的插入量而设定的值。该情况下,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以代替图4的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202,能够构成为操作者能够按试剂分注机构7、8对试剂液面的插入量来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这是由于设定适用于所有测定项目,因此与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中的其他选择项相比较,最能够省去作业者的麻烦。
另外,这些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存储在整体管理计算机21的存储部23中。由于用户能够从作业性、废弃试剂量的观点选择符合运用环境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方法,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1能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
另外,在图4~图6所示的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中,用户也可以从多个推荐值中选择死区容积设定值。另外,在死区容积设定画面中,用户仅选择设定方法的选择和设定的应用范围,有设定的死区容积设定值也可以使用制造商设定的固定值。
图7是实施例1中的试剂分注的动作流程图。对每个测定项目,通过整体管理计算机21的控制来实施图7所示的动作流程。
在图7中,开始分析(步骤501),通过试剂分注探针7a或8a对试剂进行分注(步骤502)。在该试剂分注时,通过存储部23确认是否设定了死区容积设定值(步骤503)。在步骤503中,在存储部23中没有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基于上述液面传感器(液面检测机构)或软件计数的管理,判定试剂瓶10内的试剂是否在死区容积的初始设定值以上(步骤504)。
在步骤504中,在试剂瓶10内的试剂为死区容积的初始设定值以上时,进入下一个检体的测定(步骤506)。
在步骤504中,在试剂瓶10内的试剂小于死区容积的初始设定值时,控制试剂分注机构7、8以停止从该试剂瓶10抽吸试剂的动作,并完成利用该试剂瓶10的试剂进行的测定(步骤507),更换到下一个试剂容器继续测定。
在步骤503中,在存在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液面传感器或软件计数的管理来判别试剂瓶10内的试剂余量是否在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上(步骤505)。
在步骤505中,在试剂瓶10内的试剂余量为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上时,进入下一个检体的测定(步骤508)。
在步骤505中,在试剂瓶10内的试剂余量小于死区容积设定值时,控制试剂分注机构7、8以停止从该试剂瓶10抽吸试剂的动作,并完成利用该试剂瓶10的试剂进行的测定,结束该试剂瓶10的使用(步骤507),更换到下一个试剂容器10继续测定。
图8是表示用于确认是否对每个测定项目设定了状况、试剂的余量、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确认画面(显示在显示部22)的图。在图8中,确认画面显示试剂盘9内的试剂的位置显示部位601、测定项目名称显示部位602、显示使用中或待机等的使用状况显示部位603、试剂的剩余测试数显示部位604、死区容积设定显示部位605。
在死区容积设定显示部位605中,能够确认死区容积设定值是未设定还是有设定,并且,在有设定的情况下,显示选择了哪个设定。由此,用户能够掌握是否进行了不必要的设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能够实现一种自动分析装置,构成为用户能够预先针对每个测定项目、瓶形状、试剂的润湿性,设定试剂瓶10内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并根据设定的死区容积设定值(阈值)控制试剂分注动作,因此,能够避免尽管实际上余量几乎为0但也判断为有余量的情况,能够抑制试剂分注不良,并能够有效地运用试剂。
(实施例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实施例2是装置自动地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的示例。应用实施例2的自动分析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及详细说明。
参照图9、图10说明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自动分析装置具有一个系统,通过液面检测机构所进行的试剂瓶10内的试剂的液面检测和软件计数来判断每使用一次试剂是否减少1测试量。在通过液面检测机构得到的试剂的减少信息和通过软件计数得到的试剂的减少信息存在偏离的情况下,校正后的死区容积设定值存储在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计算机21的存储部23中。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死区容积的设定画面的图。
在图9中,死区容积设定画面具有能够切换自动模式的复选框等自动模式设定按钮(自动模式设定部位)701。可以在实施例1的画面上配置该自动模式设定按钮701。另外,为了进一步减少在死区容积附近的试剂余量成为0测试跟前发生的试剂分注不良的风险,能同时设定实施例1和本实施例2,以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设定的死区容积设定值为基准,根据本实施例2的流程,在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的值来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
虽然在图9中省略了,但是在实施例2中,也如实施例1中的图4、5或图6所示的设定画面那样,能够构成为显示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部位。
图10是实施例2中的试剂分注的动作流程图。
在图10中,在开始分析(步骤801)后,进行试剂分注(步骤802),此时,整体管理计算机21通过液面传感器或软件计数的管理,确认试剂瓶10内的试剂的余量是否成为所设定的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下(步骤803)。在步骤803,在试剂瓶10内的试剂的余量大于死区容积设定值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802,在下一次测定中,在委托使用该试剂时使用该试剂瓶10的试剂。
在步骤803中,在试剂瓶10内的该试剂的余量为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确认有无对死区容积设定自动模式(步骤804)。在步骤804中,在未对死区容积设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完成来自该试剂瓶10的测定,并且不进行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变更(步骤808)。
在步骤804中,在设定了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在该试剂瓶10内的试剂在对死区容积设定值加上预先设定的剩余测试数(例如30测试)后得到的测试数到死区容积设定值之间的试剂分注处理中,将根据液面传感器的液面检测值得到的剩余测试数(试剂余量信息1)与通过软件计数计算出的剩余测试数(试剂余量信息2)进行比较,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信息判定两者是否存在一定以上的偏离(是否存在余量跳过)(步骤805)。
在步骤805中,在根据液面传感器的液面检测得到的剩余测试数与通过软件计数计算出的剩余测试数没有偏离的情况下,即在没有余量跳过的情况下,完成基于该试剂瓶10内的试剂分注的测定,不进行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变更(步骤809)
在步骤805中,在上述剩余测试数的偏离发生在该试剂瓶10内的试剂中,并且根据传感器的液面检测得到的剩余测试数比通过软件计数计算出的剩余测试数要大一定以上的情况下,即存在余量跳过的情况下,通过将+5测试(变更宽度值)与当前设定值相加来变更这种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步骤806),并且将变更的信息保管在存储部23中。此后,完成通过分注该试剂瓶10中的试剂进行的测定(步骤807)。
在本实施例2中,由于自动地进行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变更,因此用户能够省去手动设定(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工夫。另外,在不想将废弃试剂量增加到一定线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死区容积的变更上限值。也能够将该死区容积的变更宽度值从+5测试变更为其他值。这里能够通过图9所示的死区容积变更宽度设定部位702来变更。通过操作该死区容积变更宽度设定部位702,能够构成为将当前的死区容积的变更上限值显示在死区容积变更宽度设定部位702上,并能够变更显示的值。
根据实施例2,除了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之外,在死区容积设定值附近根据液面检测机构(液面传感器)的液面检测得到的剩余测试数、和通过软件计数(通过控制部25进行的试剂分注机构7、8的试剂分注次数的计数(计数))计算出的剩余测试数存在偏离的情况下、即在存在余量跳过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动地将死区容积设定值变更为适当的值,因此,用户无需手动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能够减轻用户(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步骤805中,判别有无余量跳过的测试数的设定值不限于30测试,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能够任意变更。
此外,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试剂余量可以用试剂的体积或液面高度来进行管理、设定,而不是用测试次数来进行管理、设定。
例如,如图11所示,也能够设为死区容积设定画面,其将设定值规定为试剂的液面高度mm,而不是剩余测试数。
另外,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一个例子说明了死区容积的设定的变更,但为了降低用户的运行成本,可以变更试剂分注探针7a、8a向试剂瓶10内的液面的插入量,来代替死区容积设定值的变更,或者同时变更死区容积设定值。
如图12至图14所示,可以设为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204(图12)、304(图13)、404(图14),能够按测定项目、每个试剂容器的形状、按试剂的润湿性来设定试剂分注探针向液面的插入量。另外,也可以设为能够一并设定死区容积设定值和插入量。
另外,在实施例2中,也可以设为在小于初始的死区容积值(步骤803)下设定自动模式(步骤804),在死区容积设定值和规定的剩余测试数的范围内发生余量跳过的情况下(步骤805),将向试剂瓶10内的液面的插入量多设定0.01mm。其中,试剂分注探针7a、8a向试剂液面的插入量的变更需要在试剂瓶10的底面附近不伴有抽吸环境的变化的范围内进行。因此,用户在0~0.3mm等制造商指定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发明思想的各种实施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中。
标号说明
1 反应盘
2 反应容器
3 清洗机构
4 分光光度计
5、6 搅拌机构
7、8 试剂分注机构
7a、8a 试剂分注探针
9 试剂盘
10 试剂瓶(试剂容器)
11、35 试剂分注机构
11a、12a 试剂分注探针
13、14、30、31、32、33 清洗槽
15、16 试料容器
18 试剂用注射器
19 试料用注射器
20 清洗用泵
21 整体管理用计算机
22 显示部
23 存储部
24 分析部
36、37 传送机构
40 分段空气
41 抽吸液
42 电动机
43 试剂探针上下驱动机构
46 分注流路
47 系统液
48 定量泵
49 驱动机构
50 活塞
51 阀
52 泵
53 压力传感器
54 AD转换器
55 数据提取部
56、59 异常判定部
57 控制部
58 静电电容检测部
201 设定方法选择部部位
202 应用条件设定部位
203、303、403 死区容积值设定部位
204、304、404 插入量设定部位
301 瓶形状设定部位
302 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
401、402 润湿性低显示部位
601 试剂挡位显示部位
602 测定项目名显示部位
603 使用状况显示部位
604 试剂剩余测试数显示部位
605 死区容积设定显示部位
701 自动模式设定按钮
702 死区容积变更宽度设定部位

Claims (15)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剂分注机构,该试剂分注机构抽吸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并分注到反应容器中;
分析部,该分析部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料进行分析;
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用于由操作者设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的设定画面;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是否为设定在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上,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小于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该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容器形状设定部位,该容器形状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对每个容器形状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试剂的润湿性显示部位,该试剂的润湿性显示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所述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对每个容器形状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所述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对所述试剂的液面进行检测。
9.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剂分注机构,该试剂分注机构抽吸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并分注到反应容器中;
分析部,该分析部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料进行分析;
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具有死区容积设定部位和自动模式设定部位的设定画面,所述死区容积设定部位用于由操作者设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死区容积设定值,所述自动模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设定自动模式;
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分析所需的设定值;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是否为设定在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下,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为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下且没有设定所述自动模式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
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为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以下,且设定有所述自动模式时,
判定在对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加上规定的测试数后得到的剩余测试数到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之间,根据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的试剂分注次数得到的试剂余量信息1与根据所述液面检测器机构的液面检测值得到的试剂余量信息2中是否存在一定以上的偏离,在存在一定以上的偏离的情况下,将对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加上变更值宽度后得到的值作为死区容积设定值存储到所述存储部,并控制所述试剂分注机构以停止从该试剂容器抽吸试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该测定项目名称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容器形状设定部位,该容器形状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对每个容器形状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试剂的润湿性显示部位,该试剂的润湿性显示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所述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所述死区容积设定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测定项目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对每个容器形状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画面显示插入量设定部位,该插入量设定部位用于由所述操作者按所述试剂的润湿性设定所述试剂分注机构向所述试剂的液面的插入量的值。
CN201980057145.6A 2018-10-26 2019-10-07 自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26394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1395 2018-10-26
JP2018-201395 2018-10-26
PCT/JP2019/039428 WO2020085055A1 (ja) 2018-10-26 2019-10-07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9481A true CN112639481A (zh) 2021-04-09

Family

ID=7033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145.6A Pending CN112639481A (zh) 2018-10-26 2019-10-07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4930A1 (zh)
EP (1) EP3872496A4 (zh)
JP (1) JP7061686B2 (zh)
CN (1) CN112639481A (zh)
WO (1) WO2020085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5709B (zh) * 2023-04-19 2023-12-29 杭州海世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8393A1 (en) * 1998-04-01 2004-03-11 Bruno Colin Biological sampling method
US20150369833A1 (en) * 2013-01-29 2015-12-2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ing apparatus
CN107533079A (zh) * 2015-04-24 2018-01-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方法
WO2018051672A1 (ja) * 2016-09-16 2018-03-22 株式会社 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並びに試薬リストの表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313B2 (ja) 1997-11-04 2006-12-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超音波液面検知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用いた液面検知方法
JPH11316239A (ja) * 1998-05-01 1999-11-16 Shimadzu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4076048B2 (ja) * 2000-09-22 2008-04-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定量吸引装置
JP3688600B2 (ja) 2001-05-30 2005-08-31 アロカ株式会社 分注装置
JP2007322241A (ja) * 2006-05-31 2007-12-13 Olympu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4916328B2 (ja) * 2007-02-02 2012-04-11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分析装置
JP5097466B2 (ja) * 2007-07-31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9180605A (ja) * 2008-01-30 2009-08-13 Olympus Corp 分注装置
JP5216563B2 (ja) * 2008-12-15 2013-06-19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容器保持装置
JP5591674B2 (ja) * 2010-12-02 2014-09-17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容器保管装置
JP2017129393A (ja) * 2016-01-19 2017-07-27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8393A1 (en) * 1998-04-01 2004-03-11 Bruno Colin Biological sampling method
US20150369833A1 (en) * 2013-01-29 2015-12-2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ing apparatus
CN107533079A (zh) * 2015-04-24 2018-01-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方法
WO2018051672A1 (ja) * 2016-09-16 2018-03-22 株式会社 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並びに試薬リストの表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34930A1 (en) 2022-02-03
JP7061686B2 (ja) 2022-04-28
EP3872496A4 (en) 2022-08-03
JPWO2020085055A1 (ja) 2021-09-02
WO2020085055A1 (ja) 2020-04-30
EP3872496A1 (en)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4912B2 (en) Method of cleaning nozzle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nozzle
US9335335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02713641B (zh) 用于分配器的分配方法
EP2525230A1 (en) Automatic analyzing device
JP573628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0291405B (zh) 自动分析装置和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清洗机构
JP663566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希釈攪拌方法
WO2010032507A1 (ja) 分注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不良確認方法
US20090071269A1 (en) Specimen analyzer and liquid suction assembly
CN112639481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9100909A (ja) 分注装置
WO201109334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6206200A (ja) ピペット分注針のための洗浄ステーションの機能を監視する方法
JP2008241508A (ja) 液体攪拌方法
CN11207474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H11304817A (ja) 分注装置
US20230341425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dispensing method of reagent
US20190369130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WO201600976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0150502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4350358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JP202400858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213743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34212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2029826A1 (ja) 分注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