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3843A -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3843A
CN112623843A CN202011569438.3A CN202011569438A CN112623843A CN 112623843 A CN112623843 A CN 112623843A CN 202011569438 A CN202011569438 A CN 202011569438A CN 112623843 A CN112623843 A CN 112623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ource
plate
receiving
material receiv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9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3843B (zh
Inventor
丁继喜
陈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nyanda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inyanda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inyanda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inyanda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9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3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3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3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3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3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2Auxiliary devices for receiving articles during removal of a completed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50Stacking one article, or group of articles, upon another before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口罩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接料装置、转移机构和收集箱,所述接料装置包括底座、转动座、升降座和接料机构,所述输送轨道用于将一次性口罩输送到接料机构内,所述接料机构包括顶出组件、收料组件和震动组件,所述收料组件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输出的一次性口罩,所述震动组件用于将收料组件内的一次性口罩预先堆叠整齐,所述转移机构与顶出组件的配合将接料装置上的一次性口罩转移到转移机构上,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叠到收集箱内。本申请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具有使一次性口罩输送到收集箱内时不容易散乱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罩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口罩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挑选、口罩成型、口罩压合、口罩切边、鼻梁条线贴合、耳带点焊、包装和灭菌。一次性口罩在耳带点焊之后通过会通过输送轨道输送到收集箱内,然后再对收集箱内收集的口罩进行集中包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一次性口罩在从输送轨道输送到收集箱内时,由于输送轨道至收集箱底部存在高度差,一次性口罩落到收集箱内时容易散乱,不便于后续包装。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一次性口罩在从输送轨道输送到收集箱内时容易散乱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轨道和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输出端输出的一次性口罩;所述接料装置包括底座、转动座、升降座和接料机构,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转动座驱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座滑移设置在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和升降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控制升降座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所述接料机构包括顶出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收料组件滑移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顶出组件设置在升降座上用于控制收料组件往远离转动座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滑动板、第一连接块和收料台,所述第一连接块与顶出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滑动板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块的底部,所述滑动板滑移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收料台设置在第一连接块远离顶出组件的一端,所述收料台位于滑动板上方;所述收料台包括第二连接块、收料板、第一侧板和推板,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远离顶出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收料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二连接块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设置在收料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收料板上方,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均垂直于收料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与收料板之间形成收料槽,所述收料槽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下方并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输送的一次性口罩;所述推板滑移设置在收料板上,所述推板的底部抵触在收料板上,所述收料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位于第三驱动源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所述推板与第三伸缩杆远离第三驱动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机构还包括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用于控制收料台上下往复震动,所述收料板在震动组件的作用下倾斜朝向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还包括收集箱和转移机构,所述收集箱和转移机构均位于收集箱位于接料装置远离输送轨道的一侧,当所述收料台在第一驱动源的作用下转动至收集箱的一侧时,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收料台上的一次性口罩转移到收集箱内;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纵向支撑架,所述纵向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架,所述横向支撑架上滑移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横向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驱动源与滑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控制滑动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五驱动源,所述第五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五伸缩杆,所述第五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第五驱动源用于控制接料箱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接料箱包括底板、顶板、背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和第五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两侧的底部,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均垂直于顶板,所述底板滑移设置在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底板与顶板平行,所述底板、第二侧板和顶板合围形成接料腔;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侧板远离输送轨道的一侧,所述背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六驱动源,所述第六驱动源和底板驱动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源用于控制底板朝向背板的方向滑移出接料腔外侧;所述震动组件电性连接有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震动组件停止工作并将收料板放置到滑动板上,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一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二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三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四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五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六驱动源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料槽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下方,且收料板在震动组件的作用下倾斜朝向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一次性口罩通过输送轨道输送到输出端时由于惯性落到收料槽内并与推板抵触,当收料槽内接收若干一次性口罩之后,由于一次性口罩的表面存在摩擦力,后续从输送轨道输送到收料槽内的一次性口罩由于摩擦力从而存在不能抵触到推板的情况,通过设置震动组件不断控制收料台震动,从而使得收料槽内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叠在收料槽内;当收料台上的收料台上堆叠一定厚度的一次性口罩之后,主控制器控制第七驱动源停止工作,使得收料台下降并放置在滑动板上,之后,第一驱动源控制接料装置旋转180度,使得收料槽与接料箱的接料腔正对,之后第八驱动源将收料台顶出并将收料槽与接料腔对接,之后,三驱动源控制推板将收料板上的一次性口罩推到接料腔内;当三驱动源控制推板将收料板上的一次性口罩推到接料腔后,第一驱动源控制接料装置旋转180度,使得收料槽复位后进行后续的一次性口罩的接收,与此同时,第五驱动源控制接料箱下降到收集箱内并使接料箱的底部抵触在收集箱的底壁上,之后第六驱动源控制底板往远离接料腔的一侧移动直至底板完全抽离接料腔,从而使得接料腔内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到收集箱内;当接料腔内的一次性口罩堆到收集箱内后,第五驱动源控制接料箱上升离开收集箱,之后,第六驱动源控制底板往靠近接料装置一侧移动直至初始位置,以用于接收后续从接料机构输送过来的一次性口罩;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使得输送轨道上的一次性口罩连续的堆叠到收集箱内,从而使得一次性口罩输送到收集箱内时不容易散乱,进而方便了一次性口罩的后续包装。
优选的,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两个接料机构,两个所述接料机构对称分布在转动座的两侧,当其一所述收料组件转动到接料箱处时,另一所述收料组件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升降座上设置有两个接料机构,且两个接料机构对称分布在转动座的两侧,可使其一接料机构在转动到接料箱处时,另外一个接料机构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的下方并继续接收从输送轨道输送过来的一次性口罩,使得两个接料机构交替工作,从而提高了一次性口罩的收集效率。
优选的,所述震动组件包括第七驱动源和触碰板,所述第七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第七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七伸缩杆,所述触碰板固定设置在侧板上,且所述触碰板位于侧板远离收料槽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触碰板位于第七伸缩杆的上方,所述第七驱动源用于控制第七伸缩杆反复抵触触碰板,所述第七驱动源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震动组件包括第七驱动源和触碰板,且第七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升降座上,触碰板位于侧板远离收料槽一侧的侧壁上,通过第七驱动源控制第七伸缩杆反复抵触触碰板实现收料座的反复震动,从而使得收料板上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叠在收料台上,有利于后续将收料槽内的一次性口罩与接料箱进行对接。
优选的,两块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收料板远离推板一侧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底板靠近转动座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导向块插入的第一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收料槽两侧的宽度与接料腔两侧的宽度相同,有利于将一次性口罩从收料槽内输送到接料腔内。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远离输送轨道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所述箱门与收集箱的底壁铰接,所述箱门打开后放置于机架上,当所述箱门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箱门的上表面与收集箱底壁的上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收集箱远离输送轨道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由于接料箱具有一定的长度,当收集箱靠近箱门一侧的空间时无法进行堆叠,通过将收集箱远离输送轨道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然后通过打开箱门使收集箱内部的空间与外界连通,从而实现将一次性口罩堆叠在收集箱靠近箱门一侧的底壁上,进而提高收集箱内部的空间占用率。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互靠近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底部的高度咯高于第二侧板底部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二侧板相互靠近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底板的两侧均设置第一滑块,底板通过第一滑块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内,在收集箱内已经堆叠若干一次性口罩的情况下,当接料箱下降到已经堆叠若干的一次性口罩的顶部时,若底板的底部的高度与第二侧板底部的高度相等,则当底板移动时会带动已经堆叠好的最上层的一次性口罩移动,通过将底板的底部的高度设置为略高于第二侧板底部的高度,使得当底板移动时,底板的移动不容易影响已经堆叠好的一次性口罩。
优选的,所述第六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六伸缩杆,所述第六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六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源用于控制底板滑移出接料腔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六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六伸缩杆,第六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六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有控制杆,控制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和底板固定连接,当第六驱动源控制第六伸缩杆往远离背板的方向移动时,第六伸缩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控制杆,控制杆带动底板移动,从而实现第六驱动源控制底板滑移出接料腔的外侧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八驱动源,所述第八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第八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八伸缩杆,所述第八伸缩杆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八驱动源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顶出组件包括第八驱动源,第八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升降座上,第八驱动源驱动连接有第八伸缩杆,又由于第八伸缩杆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顶出组件控制收料组件往远离转动座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转动设置有抵紧盖,抵紧盖驱动连接有第九驱动源,所述第九驱动源用于控制抵紧盖转动后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连接块上转动设置有抵紧盖,抵紧盖在第九驱动源的作用下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紧,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紧的抵紧盖具有限制收料台内的一次性口罩的高度的效果。
优选的,当所述抵紧盖第一侧板的顶部抵触时,所述抵紧盖远离第二连接块一侧的侧壁与收料板远离第二连接块一侧的侧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抵紧盖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触时,抵紧盖远离转动杆一侧的侧壁与收料板远离转动杆一侧的侧壁平齐,从而使得收料板上的第一导向块能正常插入到底板的第一导向孔内,有利于收料台与接料箱进行对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接料装置、转移机构和收集箱,接料装置预先将一次性口罩堆叠整齐,转移机构再将接料装置上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叠到收集箱内,从而方便了一次性口罩的后续包装;
通过在升降座上设置有两个接料机构,且两个接料机构对称分布在转动座的两侧,可使其一接料机构在转动到接料箱处时,另外一个接料机构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的下方并继续接收从输送轨道输送过来的一次性口罩,使得两个接料机构交替工作,从而提高了一次性口罩的收集效率;
由于第二连接块上转动设置有抵紧盖,抵紧盖在第九驱动源的作用下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紧,与第一侧板的顶部抵紧的抵紧盖具有限制收料台内的一次性口罩的高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了突出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了突出转移机构和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了突出接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视图。
图8是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为了突出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了突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输送轨道;3、转动座;4、底座;5、升降座;6、固定台;7、滑动板;8、第一连接块;9、收料台;10、第二连接块;11、收料板;12、第一侧板;13、推板;14、收料槽;15、收集箱;16、纵向支撑架;17、横向支撑架;18、滑动块;19、接料箱;20、底板;21、顶板;22、背板;23、第二侧板;24、接料腔;25、触碰板;27、第一导向孔;28、第一导向块;29、第一滑槽;30、第一滑块;31、连接杆;32、控制杆;33、抵紧盖;34、第二滑槽;36、箱门;38、第二导向孔;39、第二导向块;41、第一驱动源;42、第二驱动源;43、第三驱动源;44、第四驱动源;45、第五驱动源;46、第六驱动源;47、第七驱动源;48、第八驱动源;49、第九驱动源;51、第一伸缩杆;52、第二伸缩杆;53、第三伸缩杆;54、第四伸缩杆;55、第五伸缩杆;56、第六伸缩杆;57、第七伸缩杆;58、第八伸缩杆; 60、第三滑槽;61、第三滑块;64、横向支撑板;65、纵向支撑板;66、第九伸缩杆;67、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轨道2和接料装置。
输送轨道2用于输送生产完成之后的一次性口罩,接料装置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出端输出的一次性口罩。
参照图1和图2,接料装置包括底座4、转动座3、升降座5和接料机构。
底座4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底座4包括横向支撑板64和若干纵向支撑板65,若干纵向支撑板65垂直固定在机架1上,横向支撑板64固定连接在若干纵向支撑板65的顶部。
转动座3转动设置在横向支撑板64上,转动座3驱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源41,第一驱动源41和转动座3驱动连接,第一驱动源41固定设置在横向支撑板64的底部,第一驱动源41用于控制转动座3进行转动。第一驱动源41电性连接有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41为电机。
转动座3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台6,固定台6位于升降座5的下方,固定台6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驱动源42,若干第二驱动源42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台6上,若干第二驱动源42驱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52,第二伸缩杆52远离第二驱动源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座5。
参照图2和图3,转动座3的外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34,升降座5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升降座5通过第二滑块滑移设置在转动座3上,若干第二驱动源42用于控制升降座5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二驱动源42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二驱动源42优选为气缸。
参照图3和图4,接料机构设置在升降座5上,接料机构包括顶出组件和收料组件,顶出组件包括第八驱动源48,第八驱动源48固定设置在设升降座5上,第八驱动源48驱动连接有第七伸缩杆57,第七伸缩杆57的长度方向与转动座3的中上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第八驱动源48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八驱动源48优选为气缸。
收料组件包括滑动板7、第一连接块8和收料台9,第一连接块8和第七伸缩杆57固定连接,滑动板7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块8的底部,升降座5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滑块61,滑动板7的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 60,第三滑块61滑移连接在第三滑槽 60内,本实施例中,滑动板7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第三滑块61与第七伸缩杆57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收料台9位于滑动板7上方,收料台9包括第二连接块10、收料板11、第一侧板12和推板13,第二连接块10与第一连接块8远离第七伸缩杆57的一端铰接,收料板11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0远离第二连接块10一侧的侧壁上,第一侧板12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侧板12分别固定设置在收料板11的两侧,且两个第一侧板12均垂直于收料板11,两个第一侧板12与收料板11之间形成收料槽14。
收料板1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源43,第三驱动源43驱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53,第三伸缩杆53位于第三驱动源43远离第二连接块10的一侧,推板13与第三伸缩杆53远离第三驱动源43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板13垂直于收料板11。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源43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三驱动源43优选为气缸。
接料装置还包括震动组件,震动组件用于控制收料台9进行上下往复震动,震动组件包括第七驱动源47和触碰板25,第七驱动源47固定设置在升降座5上,第七驱动源47远离升降座5的一端驱动连接有第九伸缩杆66。本实施例中,第七驱动源47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七驱动源47优选为气缸。
触碰板25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2上,且触碰板25位于第一侧板12远离收料槽14一侧的侧壁上,触碰板25位于第九伸缩杆66的正上方,第七驱动源47通过控制第九伸缩杆66反复抵触触碰板25实现收料台9的反复震动,当第七驱动源47通过控制第九伸缩杆66反复抵触触碰板25时,收料板11在第九伸缩杆66的作用下倾斜朝向输送轨道2的输出端设置。
收料台9位于输送轨道2输出端的下方,收料板11的上表面低于输送轨道2的上表面,当一次性口罩经由输送轨道2输送到输出端时,一次性口罩由于惯性落到收料台9的收料板11上并抵触在推板13上,收料板11接收若干一次性口罩之后,第二驱动源42控制升降座5下降,从而带动收料板11下降,避免收料板11上堆叠的一次性口罩最上层的高度超过输送轨道2上表面的高度。
由于接料装置上设置有震动组件,当一次性口罩落到收料台9的收料板11上之后,震动组件反复抵触触碰板25从而使得收料板11内的一次性口罩由于震动而向推板13方向靠齐,从而实现将一次性口罩在整齐的堆叠在收料台9上。
第二连接块10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67,转动杆67固定连接有有抵紧盖33,转动杆67的长度方向与推板13平行,转动杆67驱动连接有第九驱动源49,第九驱动源49用于控制转动杆67转动,抵紧盖33位于初始状态时,抵紧盖33与收料板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抵紧盖33在转动杆67的带动后,抵紧盖33抵紧在两个第一侧板12的顶部,当抵紧盖33抵紧在两个第一侧板12的顶部后,抵紧盖33将接料槽的顶部封堵,当抵紧盖33将接料槽的顶部封堵时,抵紧盖33远离转动杆67一侧的侧壁与收料板11远离转动杆67的一侧的侧壁平齐,本实施例中,第九驱动源49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九驱动源49优选为电机,
参照图5,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还包括收集箱15和转移机构,收集箱15和转移机构均位于收集箱15位于接料装置远离输送轨道2的一侧,转移机构用于将收料台9上的一次性口罩转移到收集箱15内并堆叠整齐。
转移机构包括纵向支撑架16,纵向支撑架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架17,横向支撑架17的底部滑移设置有滑动块18,横向支撑架17上还设置有第四驱动源44,第四驱动源44与滑动块18驱动连接,第四驱动源44控制滑动块18在横向支撑架17的底部进行滑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源44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四驱动源44优选为气缸。
滑动块1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五驱动源45,第五驱动源45驱动连接有第五伸缩杆55,第五伸缩杆55连接有接料箱19,第五驱动源45用于控制接料箱19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源45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五驱动源45优选为气缸。
参照图5和图6,接料箱19包括底板20、顶板21、背板22和第二侧板23,顶板21和第五伸缩杆55固定连接,第二侧板23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侧板23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21两侧的底部,且两个第二侧板23均垂直于顶板21,两个第二侧板23相互靠近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9,底板20的两侧设置有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29内的第一滑块30,底板20、第二侧板23与顶板21合围形成接料腔24。本实施例中,底板20与顶板21平行,底板20的底部咯高于第二侧板23的底部。
参照图6和图7,背板22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侧板23远离输送轨道2的一侧,背板2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六驱动源46,第六驱动源46驱动连接有第六伸缩杆56,第六伸缩杆56与底板20平行,第六伸缩杆5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远离第六伸缩杆56的一端固定连有控制杆32,控制杆32远离连接杆31的一端和底板20固定连接,控制杆32与底板2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控制杆32与第六伸缩杆56平行,底板20在第六驱动源46的作用下实现滑移出接料腔24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源46和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且第六驱动源46优选为气缸。
参照图6和图8,底板20靠近输送轨道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孔27,两个第一侧板12靠近输送轨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38。
参照图9,收料板11远离推板13的一侧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一导向孔27内的第一导向块28,两个第二侧板23远离推板1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插入第二导向孔38内第二导向块39,本实施例中,两块第二侧板23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块第二侧板23之间的距离。
当接料机构上的收料台9上堆叠一定厚度的一次性口罩之后,主控制器控制第七驱动源47停止工作,使得收料台9下降并放置在滑动板7上,此时收料板11处于水平状态,然后第九驱动源49抵紧盖33将收料槽14顶部封堵,之后,第一驱动源41控制接料装置旋转180度,使得收料槽14对准接料箱19的接料腔24,然后第八驱动源48将收料台9顶出并将第二侧板23上的第二导向块39插入到第一侧板12上的第二导向孔38内以及将收料板11上的第一导向块28插入到底板20的第一导向孔27内,从而实现收料槽14与接料腔24的对接。
当收料槽14与接料腔24的对接后,收料板11的表面与底板20的表面对齐,第三驱动源43控制推板13将收料板11上的一次性口罩推到接料腔24内,本实施例中,背板22到第二侧板23远离背板22一端的端壁之间的距离刚好等于一次性口罩的长度。
当第三驱动源43控制推板13将收料板11上的一次性口罩推到接料腔24后,第八驱动源48再控制收料台9收回,之后第五驱动源45控制接料箱19下降到收集箱15内并使第二侧板23的底部抵触在收集箱15的底壁上,之后第六驱动源46控制底板20往远离接料腔24的一侧移动直至底板20完全抽离接料腔24,使得接料腔24内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到收集箱15内,之后第五驱动源45控制接料箱19上升离开收集箱15,然后第六驱动源46控制底板20往靠近接料装置一侧移动直至底板20与第二侧板23靠近接料装置一侧的侧壁对齐,以便进行后续一次性口罩的转移。
本实施例中,升降座5上设置有两个收料组件,两个收料组件互相呈180度设置在升降座5上,当其中一个收料组件转动到接料箱19处时,另外一个收料组件位于输送轨道2的输出端下方,此时,该收料组件的抵紧盖33处于打开状态,且该收料组件上的收料板11在震动组件的作用下倾斜朝向输送轨道2的输出端,并继续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送过来的一次性口罩,通过设置两个收料组件,加快了一次性口罩的收集效率。
参照图1和图10,收集箱15远离输送轨道2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36,箱门36与收集箱15的底壁铰接,箱门36通过插销结构与收集箱15进行固定,当收集箱15内的一次性口罩逐渐往箱门36方向堆叠时,由于接料箱19具有一定的长度,收集箱15靠近箱门36一侧的空间无法进行堆叠,通过将收集箱15远离输送轨道2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36,当一次性口罩逐渐堆叠到收集箱15内靠近箱门36一侧时,通过打开箱门36使收集箱15内部的空间与外界连通,从而可将一次性口罩堆叠在收集箱15靠近箱门36一侧的底壁上,进而充分利用的收集箱15内部的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接料装置、转移机构和收集箱15,接料装置包括底座4、转动座3、升降座5和接料机构,一次性口罩通过输送轨道2输送到接料机构内,接料机构包括顶出组件、收料组件和震动组件,收料组件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出的一次性口罩,震动组件用于将收料组件内的一次性口罩预先堆叠整齐,顶出组件用于控制收料组件移动。
当接料机构上的收料台9上堆叠若干一次性口罩之后,主控制器控制震动组件停止工作并使得收料台9下降并放置在滑动板7上,之后,第九驱动源49抵紧盖33将收料槽14顶部封堵,之后第一驱动源41控制接料装置旋转度,使得收料槽14对准接料箱19的接料腔24,然后第八驱动源48将收料台9顶出并将第二侧板23上的第二导向块39插入到第一侧板12上的第二导向孔38内以及将收料板11上的第二导向块39插入到底板20的第一导向孔27内,从而实现收料槽14与接料腔24的对接,并使得收料板11的表面与底板20的表面对齐。
之后第三驱动源43控制推板13将收料板11上的一次性口罩推到接料腔24内,第八驱动源48再控制收料台9收回,之后第五驱动源45控制接料箱19下降到收集箱15内并使第二侧板23的底部抵触在收集箱15的底壁上,然后第六驱动源46控制底板20往远离接料腔24的一侧移动直至底板20完全抽离接料腔24,使得接料腔24内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到收集箱15内,之后第五驱动源45控制接料箱19上升离开收集箱15,然后第六驱动源46控制底板20进行复位;由于在升降座5上设置有两个接料机构,且两个接料机构对称分布在转动座3的两侧,可使其一接料机构在转动到接料箱19处时,另外一个接料机构位于输送轨道2输出端的下方并继续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送过来的一次性口罩,使得两个接料机构交替工作;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使得输送轨道2上的一次性口罩整齐的堆叠到收集箱15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轨道(2)和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出端输出的一次性口罩;
所述接料装置包括底座(4)、转动座(3)、升降座(5)和接料机构,所述底座(4)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转动座(3)转动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转动座(3)驱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源(41),所述第一驱动源(41)设置在底座(4)上;
所述升降座(5)滑移设置在转动座(3)上,所述转动座(3)上设置有固定台(6),所述固定台(6)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源(42),所述第二驱动源(42)和升降座(5)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源(42)用于控制升降座(5)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顶出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收料组件滑移设置在升降座(5)上,所述顶出组件设置在升降座(5)上用于控制收料组件往远离转动座(3)的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滑动板(7)、第一连接块(8)和收料台(9),所述第一连接块(8)与顶出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滑动板(7)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块(8)的底部,所述滑动板(7)滑移设置在升降座(5)上,所述滑动板(7)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收料台(9)设置在第一连接块(8)远离顶出组件的一端,所述收料台(9)位于滑动板(7)上方;
所述收料台(9)包括第二连接块(10)、收料板(11)、第一侧板(12)和推板(13),所述第二连接块(10)与第一连接块(8)远离顶出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收料板(11)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0)远离第二连接块(10)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1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分别设置在收料板(1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位于收料板(11)上方,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均垂直于收料板(1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与收料板(11)之间形成收料槽(14),所述收料槽(14)位于输送轨道(2)输出端下方并用于接收从输送轨道(2)输送的一次性口罩;
所述推板(13)滑移设置在收料板(11)上,所述推板(13)的底部抵触在收料板(11)上,所述收料板(1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源(43),所述第三驱动源(43)驱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53),所述第三伸缩杆(53)位于第三驱动源(43)远离第二连接块(10)的一侧,所述推板(13)与第三伸缩杆(53)远离第三驱动源(4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接料机构还包括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用于控制收料台(9)上下往复震动,所述收料板(11)在震动组件的作用下倾斜朝向输送轨道(2)的输出端设置;
还包括收集箱(15)和转移机构,所述收集箱(15)和转移机构均位于收集箱(15)位于接料装置远离输送轨道(2)的一侧,当所述收料台(9)在第一驱动源(41)的作用下转动至收集箱(15)的一侧时,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收料台(9)上的一次性口罩转移到收集箱(15)内;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纵向支撑架(16),所述纵向支撑架(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架(17),所述横向支撑架(17)上滑移设置有滑动块(18),所述横向支撑架(17)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源(44),所述第四驱动源(44)与滑动块(18)驱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源(44)用于控制滑动块(18)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动块(1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五驱动源(45),所述第五驱动源(45)驱动连接有第五伸缩杆(55),所述第五伸缩杆(5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箱(19),所述第五驱动源(45)用于控制接料箱(19)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接料箱(19)包括底板(20)、顶板(21)、背板(22)和第二侧板(23),所述顶板(21)和第五伸缩杆(5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3)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21)两侧的底部,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均垂直于顶板(21),所述底板(20)滑移设置在两个第二侧板(23)之间,所述底板(20)与顶板(21)平行,所述底板(20)、第二侧板(23)和顶板(21)合围形成接料腔(24);
所述背板(22)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侧板(23)远离输送轨道(2)的一侧,所述背板(2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六驱动源(46),所述第六驱动源(46)和底板(20)驱动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源(46)用于控制底板(20)朝向背板(22)的方向滑移出接料腔(24)外侧;
所述震动组件电性连接有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震动组件停止工作并将收料板(11)放置到滑动板(7)上,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一驱动源(41)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二驱动源(42)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三驱动源(43)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四驱动源(44)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五驱动源(45)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第六驱动源(4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5)上设置有两个接料机构,两个所述接料机构对称分布在转动座(3)的两侧,当其一所述收料组件转动到接料箱(19)处时,另一所述收料组件位于输送轨道(2)输出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组件包括第七驱动源(47)和触碰板(25),所述第七驱动源(47)固定设置在升降座(5)上,所述第七驱动源(47)驱动连接有第七伸缩杆(57),所述触碰板(25)固定设置在侧板上,且所述触碰板(25)位于侧板远离收料槽(14)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触碰板(25)位于第七伸缩杆(57)的上方,所述第七驱动源(47)用于控制第七伸缩杆(57)反复抵触触碰板(25),所述第七驱动源(47)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一侧板(1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收料板(11)远离推板(13)一侧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8),所述底板(20)靠近转动座(3)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导向块(28)插入的第一导向孔(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5)远离输送轨道(2)一侧的侧壁设置为箱门(36),所述箱门(36)与收集箱(15)的底壁铰接,所述箱门(36)打开后放置于机架(1)上,当所述箱门(36)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箱门(36)的上表面与收集箱(15)底壁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相互靠近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9),所述底板(20)的两侧均设置有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29)内的第一滑块(30),所述底板(20)的底部的高度咯高于第二侧板(23)底部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源(46)驱动连接有第六伸缩杆(56),所述第六伸缩杆(5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远离第六伸缩杆(56)的一端固定连有控制杆(32),所述控制杆(32)远离连接杆(31)的一端和底板(20)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源(46)用于控制底板(20)滑移出接料腔(2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八驱动源(48),所述第八驱动源(48)固定设置在升降座(5)上,所述第八驱动源(48)驱动连接有第八伸缩杆(58),所述第八伸缩杆(58)和第一连接块(8)固定连接,所述第八驱动源(48)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0)上转动设置有抵紧盖(33),抵紧盖(33)驱动连接有第九驱动源(49),所述第九驱动源(49)用于控制抵紧盖(33)转动后与第一侧板(12)的顶部抵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抵紧盖(33)第一侧板(12)的顶部抵触时,所述抵紧盖(33)远离第二连接块(10)一侧的侧壁与收料板(11)远离第二连接块(10)一侧的侧壁平齐。
CN202011569438.3A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Active CN112623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9438.3A CN112623843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9438.3A CN112623843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3843A true CN112623843A (zh) 2021-04-09
CN112623843B CN112623843B (zh) 2022-08-23

Family

ID=7532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9438.3A Active CN112623843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38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995A (en) * 1974-01-21 1980-10-21 Oce'-Van Der Grinten N.V. Sorting device
CN202163943U (zh) * 2011-07-23 2012-03-14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整片装置
CN105129131A (zh) * 2015-08-21 2015-12-09 芜湖美威包装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纸板收料装置
CN107618926A (zh) * 2017-10-08 2018-01-23 谷山扬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纸箱堆码机收纸机构
CN109969467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书刊收页设备
CN210284760U (zh) * 2019-06-25 2020-04-10 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连续拉伸真空包装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995A (en) * 1974-01-21 1980-10-21 Oce'-Van Der Grinten N.V. Sorting device
CN202163943U (zh) * 2011-07-23 2012-03-14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整片装置
CN105129131A (zh) * 2015-08-21 2015-12-09 芜湖美威包装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纸板收料装置
CN107618926A (zh) * 2017-10-08 2018-01-23 谷山扬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纸箱堆码机收纸机构
CN109969467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书刊收页设备
CN210284760U (zh) * 2019-06-25 2020-04-10 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连续拉伸真空包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3843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6904B (zh) 一种磁瓦装箱生产线
CN108394586B (zh) 自动装箱机
JPS59134126A (ja) フエルトを堆積し、こん包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573127B (zh) 一种全自动滑片装盒机及装盒方法
CN112389737A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输送线
CN107902126B (zh) 磁瓦装箱装置
CN209257541U (zh) 一种全自动切板机
CN112623843B (zh) 一种口罩生产用收料装置
CN107934026B (zh) 磁瓦装箱排列装置
CN214139156U (zh) 一种包装纸盒折叠装置
CN108674734A (zh) 一种订书针的包装生产线
CN205222243U (zh) 纸板自动堆放装置
CN210681300U (zh) 一种自动装箱机
CN213536349U (zh) 一种推板式提升上料机构
CN110562529A (zh) 包装物料转换输送装置
CN217343305U (zh) 焊片冲裁摆放机
CN216029176U (zh) 一种雾化芯模组快速组装机
CN210820013U (zh) 一种自动进出料的热压机
CN212863462U (zh) 一种堆垛收料机构
CN214649324U (zh) 一种包装机的堆叠装置
CN210884217U (zh) 一种用于水平式电池压力框上盖上料机构
CN115196271A (zh) 一种曲块调隙拢堆装置及并曲装框系统和方法
CN110053835B (zh) 一种纸板自动粘钉打包流水线
CN208977951U (zh) 一种瓦楞纸的切割除尘装置
CN208602782U (zh) 一种订书针的包装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