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2545B -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22545B CN112622545B CN202011557801.XA CN202011557801A CN112622545B CN 112622545 B CN112622545 B CN 112622545B CN 202011557801 A CN202011557801 A CN 202011557801A CN 112622545 B CN112622545 B CN 1126225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itudinal beam
- rear wall
- assembly
- auxiliary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3—Parts or details of the vehicle structure; vehicle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它包括车体骨架总成,所述车体骨架总成位于上车体总成与下船体总成之间;所述车体骨架总成包括左上纵梁、左下纵梁、右上纵梁、右下纵梁,所述左下纵梁、右下纵梁连接成平面与下船体总成连接;所述左上纵梁、右上纵梁连接成平面形成车内地板面;所述左上纵梁、左下纵梁、右上纵梁、右下纵梁后端连接后围总成;所述车体骨架总成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所述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延伸至风窗上横梁且与风窗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风窗上横梁向前分别连接两根连接梁上端。本发明拆卸方便,满足前部碰撞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两栖车应用于水上和陆地两种工况,由于下船体结构制约,中间骨架总成需要满足大量总成件安装的同时,传递水上和陆地工况的受力,这对两栖车骨架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的两栖车骨架多为和下船体集成的一体式骨架,骨架与船体面的配合面复杂,数量多,固定,定位复杂,对船体和骨架本身的精度要求极高,且骨架总成本身多为一体式焊接总成,中间骨架总成不具备独立性,使得整车拆卸方便性极差,骨架与上车体结构未见统一,不能满足车体工况下的防滚翻要求。
车体车架总成多只考虑底盘件的安装结构,未考虑与下船体的连接和上车体防滚翻等相关要求。
如专利CN110525145A,提供了一种钢架船体一体化车架总成,公开了一种两栖车用的下船体,船体内部采用钢制骨架与船体外壳结合实现整体式船体总成。船体与钢架总成形成整个下船体,对车船结构具有一定的集成性,但是钢制骨架和船体安装配合面多且复杂,对钢制骨架和船体本身的精度要求极高,此外,骨架总成不具备独立性,底盘等大总成的安装无法随骨架总成实现线下分装后装配到船体上,无上车身及侧围相关结构,无法满足陆地工况下防滚翻的相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包括车体骨架总成,所述车体骨架总成位于上车体总成与下船体总成之间;所述车体骨架总成包括左上纵梁、左下纵梁、右上纵梁、右下纵梁,所述左下纵梁、右下纵梁连接成平面与下船体总成连接;所述左上纵梁、右上纵梁连接成平面形成车内地板面;所述左上纵梁、左下纵梁、右上纵梁、右下纵梁后端连接后围总成;所述车体骨架总成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所述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延伸至风窗上横梁且与风窗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风窗上横梁向前分别连接两根连接梁上端,两根所述连接梁下端连接于两根贯穿纵梁前端上,两根所述贯穿纵梁后端分别连接于左上纵梁与右上纵梁前端。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连接梁、贯穿纵梁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两根所述连接梁前端分别连接第一辅助梁、第三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第三辅助梁之间连接第二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第二辅助梁第三辅助梁形成三角形缓冲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梁与船体前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左上纵梁与左下纵梁之间,所述右上纵梁与右下纵梁之间设置若干竖梁。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左下纵梁与右下纵梁之间布置有若干下辅助横梁;所述左上纵梁与右上纵梁之间布置若干上辅助横梁。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后围总成包括第一后围右侧粱、第二后围右侧粱、后围横粱、后围加强梁、后围左侧粱,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第二后围右侧粱、后围横粱、后围加强梁、后围左侧粱连接形成后围总成;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第二后围右侧粱、后围横粱、后围加强梁分别与车体侧围连接;所述后围横粱布置在顶盖分缝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还包括第三辅助横梁、第四辅助横梁,所述第三辅助横梁连接在后围总成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第四辅助横梁连接于右上纵梁上,且与第三辅助横梁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右上纵梁上设有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座椅安装支架与第三辅助横梁共同构成座椅安装点。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贯穿纵梁上设有油气弹簧支架,油气弹簧摆臂与油气弹簧一端铰接,所述油气弹簧支架与油气弹簧另一端头通过铰链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两根所述贯穿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为圆柱形加强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骨架结构采用轻量化铝合金结构,结合CAE性能仿真,通过上下纵梁间竖梁实现整体刚度增强,骨架总成通过纵梁平面实现与船体的定位连接,且骨架总成综合上车体结构,融合悬架支架、仪表板横梁、风窗上横梁、上车体总成等功能需求。
本发明能独立于上下车体,主体采用铝合金型材的主纵梁、横梁与下船体、上车体连接,骨架总成梁系布置与船体骨架结合,结合具体工况,在纵梁间增加竖梁,实现骨架刚度增强,采用若干辅助横梁实现整车附件的安装。为优化拆卸方便性,局部辅助梁采取可拆卸设计,前部设计三角形结构,满足前部碰撞性能,后部设计框式结构,分隔动力舱与驾驶舱同时满足整体防滚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气弹簧摆臂与油气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4为油气弹簧支架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上车体总成、2-车体骨架总成、3-下船体总成、4-左上纵梁、5-左下纵梁、6-右上纵梁、7-右下纵梁、8-竖梁、9-风窗上横梁、10-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1-连接梁、12-贯穿纵梁、13-第一辅助梁、14-第二辅助梁、15-第三辅助梁、16-第一后围右侧粱、17-第二后围右侧粱、18-后围横粱、19-后围加强梁、20-后围左侧粱、21-下辅助横梁、22-上辅助横梁、23-第三辅助横梁、24-第四辅助横梁、25-座椅安装支架、26-油气弹簧摆臂、27-油气弹簧、28-油气弹簧支架、29-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车体骨架总成2位于上车体总成1与下船体总成3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包括左上纵梁4、左下纵梁5、右上纵梁6、右下纵梁7,所述左下纵梁5、右下纵梁7连接成平面与下船体总成3连接;所述左上纵梁4、右上纵梁6连接成平面形成车内地板面;所述左上纵梁4、左下纵梁5、右上纵梁6、右下纵梁7后端连接后围总成。
所述左上纵梁4与左下纵梁5之间,所述右上纵梁6与右下纵梁7之间设置若干竖梁8。有效增强了骨架整体刚性。
所述左下纵梁5与右下纵梁7之间布置有若干下辅助横梁21;所述左上纵梁4与右上纵梁6之间布置若干上辅助横梁22。其中,下辅助横梁21与船体加强梁相互对应,传递水上冲击,上辅助横梁22在满足骨架整体结构加强的同时,为地板提供骨架支撑。为优化地板下底盘件的拆卸,上辅助横梁22为可拆横梁。
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所述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延伸至风窗上横梁9且与风窗上横梁9固定连接。为风窗上横梁9进行结构加强。
所述风窗上横梁9向前分别连接两根连接梁11上端,两根所述连接梁11下端连接于两根贯穿纵梁12前端上,两根所述贯穿纵梁12后端分别连接于左上纵梁4与右上纵梁6前端,所述连接梁11、贯穿纵梁12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增强骨架整体刚强度。
两根所述连接梁11前端分别连接第一辅助梁13、第三辅助梁15,所述第一辅助梁13、第三辅助梁15之间连接第二辅助梁14,所述第一辅助梁13、第二辅助梁14第三辅助梁15形成三角形缓冲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梁14与船体前部连接。实现整车前部拖挂点和整车防撞功能。
所述后围总成包括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后围左侧粱20,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后围左侧粱20连接形成后围总成。将动力舱与驾驶舱分隔,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分别与车体侧围连接。为上车体侧围提供刚性支撑,所述后围横粱18布置在顶盖分缝处。为顶盖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配合后盖安装,上述框架满足整车防滚翻的要求。
还包括第三辅助横梁23、第四辅助横梁24,所述第三辅助横梁23连接在后围总成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之间,所述第四辅助横梁24连接于右上纵梁6上,且与第三辅助横梁23相连。增强地板刚性的同时为地板安装件提供安装,同时第三辅助横梁23,第四辅助横梁24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右上纵梁6上设有座椅安装支架25,所述座椅安装支架25与第三辅助横梁23共同构成座椅安装点。
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前部设有有悬架的油气弹簧支架10。为满足悬架安装,见图3所示,油气弹簧摆臂26与油气弹簧27的相互关系,油气弹簧摆臂26与油气弹簧27一端铰接,可相对转动,为满足油气油气弹簧27的固定,所述贯穿纵梁12上设有油气弹簧支架28,所述油气弹簧支架28与油气弹簧27另一端头通过铰链固定。实现悬架端头的转动。
如图4所示,为保证满足油气悬架冲击,在贯穿纵梁12及其对称位置间设有加强梁29,加强梁29采用圆柱形加强梁,增大与贯穿纵梁12最大焊接面积,加强该处局部刚强度。
本发明公开的骨架总成,与船体结构相对独立,采用了矩形铝合金型材机构实现整体骨架,集成有仪表板横梁,悬架连接支架等,可实现总成分装后整体在下船体的安装,骨架总成主要通过纵梁平面实现与船体连接,通过增加竖梁满足骨架刚度要求,骨架总成除实现车体基本承载外,通过前部纵梁延伸加强与船体结合,实现了前部防撞功能,后部通过骨架的框式结构,增强顶盖,侧围刚性同时,巧妙满足整车防滚翻要求。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包括车体骨架总成(2),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位于上车体总成(1)与下船体总成(3)之间;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包括左上纵梁(4)、左下纵梁(5)、右上纵梁(6)、右下纵梁(7),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纵梁(5)、右下纵梁(7)连接成平面与下船体总成(3)连接;所述左上纵梁(4)、右上纵梁(6)连接成平面形成车内地板面;所述左上纵梁(4)、左下纵梁(5)、右上纵梁(6)、右下纵梁(7)后端连接后围总成;所述车体骨架总成(2)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所述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延伸至风窗上横梁(9)且与风窗上横梁(9)固定连接;所述风窗上横梁(9)向前分别连接两根连接梁(11)上端,两根所述连接梁(11)下端连接于两根贯穿纵梁(12)前端上,两根所述贯穿纵梁(12)后端分别连接于左上纵梁(4)与右上纵梁(6)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1)、贯穿纵梁(12)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接梁(11)前端分别连接第一辅助梁(13)、第三辅助梁(15),所述第一辅助梁(13)、第三辅助梁(15)之间连接第二辅助梁(14),所述第一辅助梁(13)、第二辅助梁(14)第三辅助梁(15)形成三角形缓冲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梁(14)与船体前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纵梁(4)与左下纵梁(5)之间,所述右上纵梁(6)与右下纵梁(7)之间设置若干竖梁(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纵梁(5)与右下纵梁(7)之间布置有若干下辅助横梁(21);所述左上纵梁(4)与右上纵梁(6)之间布置若干上辅助横梁(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总成包括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后围左侧粱(20),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后围左侧粱(20)连接形成后围总成;所述第一后围右侧粱(16)、第二后围右侧粱(17)、后围横粱(18)、后围加强梁(19)分别与车体侧围连接;所述后围横粱(18)布置在顶盖分缝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辅助横梁(23)、第四辅助横梁(24),所述第三辅助横梁(23)连接在后围总成与悬架三角臂安装支架(10)之间,所述第四辅助横梁(24)连接于右上纵梁(6)上,且与第三辅助横梁(2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纵梁(6)上设有座椅安装支架(25),所述座椅安装支架(25)与第三辅助横梁(23)共同构成座椅安装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纵梁(12)上设有油气弹簧支架(28),油气弹簧摆臂(26)与油气弹簧(27)一端铰接,所述油气弹簧支架(28)与油气弹簧(27)另一端头通过铰链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贯穿纵梁(12)之间设有加强梁(29),所述加强梁(29)为圆柱形加强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7801.XA CN112622545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7801.XA CN112622545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2545A CN112622545A (zh) | 2021-04-09 |
CN112622545B true CN112622545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532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57801.XA Active CN112622545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2254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8349A (zh) * | 2011-08-11 | 2012-02-2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骨架结构 |
CN205131387U (zh) * | 2015-11-20 | 2016-04-0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车体框架结构 |
CN105730511A (zh) * | 2014-12-11 | 2016-07-06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 |
CN105882337A (zh) * | 2015-05-08 | 2016-08-24 | 孙亚非 | 水陆两栖全地形作战突击车 |
CN206426775U (zh) * | 2016-12-09 | 2017-08-22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高速轮式两栖车车体 |
CN108791500A (zh) * | 2017-04-29 | 2018-11-13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式车架总成 |
CN110091685A (zh) * | 2018-01-27 | 2019-08-06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车架总成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11557801.XA patent/CN1126225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8349A (zh) * | 2011-08-11 | 2012-02-2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骨架结构 |
CN105730511A (zh) * | 2014-12-11 | 2016-07-06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 |
CN105882337A (zh) * | 2015-05-08 | 2016-08-24 | 孙亚非 | 水陆两栖全地形作战突击车 |
CN205131387U (zh) * | 2015-11-20 | 2016-04-0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车体框架结构 |
CN206426775U (zh) * | 2016-12-09 | 2017-08-22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高速轮式两栖车车体 |
CN108791500A (zh) * | 2017-04-29 | 2018-11-13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式车架总成 |
CN110091685A (zh) * | 2018-01-27 | 2019-08-06 |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车架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2545A (zh) | 2021-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93629A (en) | Truck with driver cab | |
EP0640049B1 (en) | Modular cab and sleeper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a truck-tractor vehicle | |
CN1771160B (zh) | 车体框架结构 | |
CN100425495C (zh) | 车身框架结构 | |
CN210133191U (zh) | 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 | |
CN111016836B (zh) | 一种越野车保险杠与小纵梁的集成结构 | |
CN111114652A (zh) |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 |
CN112622545B (zh) | 一种厢式水陆两栖车的车身骨架结构 | |
CN112429089A (zh) | 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3335383B (zh) | 一种基于中型高机动通用战术车辆的承载式装甲车身 | |
CN113734287B (zh) | 前车厢结构集成支架 | |
CN214451307U (zh) |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 |
CN210912613U (zh) |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 |
CN201211897Y (zh) | 扩缩厢式半挂车的底盘与车身骨架结构 | |
CN109823396B (zh) |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 |
CN112429097B (zh) |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 | |
CN221316360U (zh) | 车身底盘结构及车辆 | |
CN112937686B (zh) | 一种用于皮卡车的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7598684U (zh)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8112271U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948173U (zh) | 后副车架、底盘结构及车辆 | |
CN21610237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 | |
CN219277640U (zh) | 加强支架、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9651268U (zh) | 一种汽车车架和汽车 | |
CN215706668U (zh) | 一种工程车前围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