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7234B -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7234B
CN112607234B CN202011605788.0A CN202011605788A CN112607234B CN 112607234 B CN112607234 B CN 112607234B CN 202011605788 A CN202011605788 A CN 202011605788A CN 112607234 B CN112607234 B CN 112607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cargo
dimensional
storage unit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57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7234A (zh
Inventor
张煜
杨晓巍
李文锋
葛艳红
黄啟盛
田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0116057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7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7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7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4Large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acilitating filling or empt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2Wall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布置深度相机用于拍摄待装载货物的深度图像;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取货物的尺寸;获取货物的订单信息并将货物尺寸识别结果与之关联,并与为每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利用货物尺寸识别结果,使用三维装箱优化算法对需要装箱的货物进行编排;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调整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储物单元根据三维装箱算法结果动态适配,装载设备通过识别标准托盘的RFID,从数据库获取关联至同一GUID的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进行货物装箱。本发明有效保障了组合式集装箱货物“客运化”的实现和运输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一种标准化的大型装货容器,但也正是由于其大容量、按箱装载的特性,在实际多式联运场景中,对于达不到标准集装箱最低容量的顾客,其使用集装箱的性价比会大幅降低,而最终被迫选择其他货运方式,这就导致在集装箱货运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市场。
对于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是将标准集装箱分成若干储物单元,在实际运输中,对于每个储物单元分开计费,实现货物的“客运化”,但为了顺利装载及运输,存在以下问题:
1.不同货主对自己货物有一套不同的信息管理方式,导致承运单位对货物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无法达到货物在运输与交付中全过程的信息可追溯;
2.缺少必要的采集货物尺寸数据的方法与装置,导致没有足够的尺寸数据自动、高效地匹配与货物尺寸相适的标准托盘(成组运输的载货工具,将货物放置在上面使得货物可以方便地被叉车等工具进行运输和装卸);
3.传统检验货物体积是否超标采用的是人工的方法,在组合式集装箱领域检验货物是否超过储物单元容量,由于其多单元的特性,无论是从可操作性还是效率方面都存在问题;
4.传统集装箱的储物单元容积是固定的,不能有效发挥集装箱的最大存储能力;
5.由于组合式集装箱的储物单元设定,无论是在层高方面还是不同单元间的移动方面,都给普通的人工装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6.在国内现有多式联运物流系统中,对于集装箱货物信息管控,大多停留在必要的文字信息,而图像信息则较少,最多的仅留存装箱照片、锁门前照片、封箱照片,这就导致对于集装箱货物是否合理装箱以及箱内货物安全的管理不到位问题。
因此针对此类组合式集装箱,亟需一种特定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用以解决目前为挖掘集装箱运输领域潜在市场而出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配套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缺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专用工位布置若干部深度相机,其中深度相机分别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和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S2.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取货物的侧面及顶部照片尺寸,并存储至数据库;
S3.获取货物的订单信息并将S2的货物尺寸识别结果与之关联,并与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
S4.利用Step2的识别结果,使用三维装箱优化算法对需要装箱的货物进行编排,并且将货物匹配标准托盘,关联至GUID;
S5.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调整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S6.根据现场人员反馈的信息,若货物尺寸识别有问题则反馈优化图像识别智能算法并转S2;若三维装箱有问题则反馈优化三维装箱算法并转Step4,若无问题则将三维空间模型关联至GUID并转Step7;
S7.储物单元根据三维装箱算法结果动态适配,以达到组合式集装箱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
S8.装载设备通过识别标准托盘的RFID,从数据库获取关联至同一GUID的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进行货物装箱;
S9.待一个装箱内货物识别完成、成功装载,结束流程。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至少安装两部深度相机,其中一部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另外一部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使用图像识别智能算法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具体包括通过读取深度相机拍摄的货物深度图像,依次经过二值化处理模块、降噪处理模块、轮廓读取模块、尺寸识别模块获取货物的长、宽、高尺寸信息,并检验公共边的尺寸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重复流程直至优化算法达到公共边相同后结束流程。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获取货物订单信息,并将步骤S2中识别得到的货物尺寸与之进行关联,再与调用Python中UUID库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即得到货物在运输全周期内的唯一标识。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货物三维装箱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同一条线路上所有待装载的货物按目的地从近到远分为D1,D2,D3,…,Dn;
S42.将每个目的地内的货物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序D11,D12,…,D1i;D21,D22,…,D2j;…;Dn1,Dn2,…,Dnq;
S43.对于每个货物采取如下判断:将货物Dij按照其放入集装箱内的六种摆放方式依次标记为1,2,3,4,5,6,按顺序与标准储物单元(a,b,c)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标准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其中记录信息包含五个维度信息,前三维信息分别为货物Dij放置在集装箱中的长宽高,参数中第四维记录货物摆放方式信息,第五维记录货物与标准储物单元尺寸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标准尺寸的摆放方式则转S46,若不存在则标记则转S44;其中,a,b,c分别表示标准储物单元的长宽高;
S44.判断货物尺寸是否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H为组合式集装箱最大高度:按S43中的方式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作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用于信息追溯,用于后续储物单元动态适配并转S46,若不存在,则转S45;
S45.以人工方式将尺寸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货物进行拆分,并转S42;
S46.将S43及S44的货物按照序号排序,生成待装载列表;
S47.按顺序依次取待装载列表中前M个货物信息,M为一个集装箱储物单元个数,并按集装箱储物单元编号结合步骤S43中生成的五维记录信息生成装箱计划表;
S48.按照装箱计划表,对其中骤S43中第五维标记为不存在对应的标准储物单元的货物,按照S6中标记信息中的尺寸信息使用机械装置进行动态适配;
S49.装载设备按照装箱计划表依次自动装箱;
S410.执行完一个装箱计划表后结束流程。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首先将集装箱分层、分格为大小相同的标准储物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单独编号;在集装箱内部安装推动杆用于储物单元卸货,并且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地动态重组每个储物单元高度达到改变容量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步骤S6中,其具体为:使用在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内制作的参数化族,通过设置层数及每层单元数实施形状变化的模型,及Revit内的Dynamo程序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计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利用物联网、移动通信、图像识别技术,基于多系统间信息交互以及人机信息交互,实现组合式集装箱货物的尺寸识别、合理装箱编排、组合式集装箱储物单元动态适配重组、货物的自动装箱、货物的动态管控以及信息的多层关联嵌套,做到组合式集装箱货物装箱的三维化、智能化、信息化,降低了整体作业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组合式集装箱货物装箱效率,加强了货物运输中的动态管控,使得货物信息贯穿运输全过程,有效保障了组合式集装箱货物“客运化”的实现和运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集装箱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应用场景的系统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信息多层嵌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应用场景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尺寸图像识别算法流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三维装箱算法流程图。
图中,1-储物单元;2-集装箱内部;3-集装箱侧开门;4-货物识别区,5-托盘匹配区,6-装货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集装箱示意图,其特点在于将集装箱分层、分格为类似于1的储物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单独编号。在集装箱内部2所示位置处安装推动杆用于储物单元卸货,并且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地动态重组每个储物单元高度达到改变容量的目的,3为集装箱侧开门,可以单独或同时开门。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应用场景的系统流程图,其流程为:
S1.在专用工位布置若干部深度相机,其中深度相机分别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和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S2.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取货物的侧面及顶部照片尺寸,并存储至数据库;
S3.获取货物的订单信息并将S2的货物尺寸识别结果与之关联,并与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
S4.利用Step2的识别结果,使用三维装箱优化算法对需要装箱的货物进行编排,并且将货物匹配标准托盘,关联至GUID;
S5.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调整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S6.根据现场人员反馈的信息,若货物尺寸识别有问题则反馈优化图像识别智能算法并转S2;若三维装箱有问题则反馈优化三维装箱算法并转Step4,若无问题则将三维空间模型关联至GUID并转Step7;
S7.储物单元根据三维装箱算法结果动态适配,以达到组合式集装箱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
S8.装载设备通过识别标准托盘的RFID,从数据库获取关联至同一GUID的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进行货物装箱;
S9.待一个装箱内货物识别完成、成功装载,结束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安装两部深度相机,其中一部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另外一部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信息多层嵌套示意图,通过GUID(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一种由算法生成的二进制长度为128位的数字标识符)作为货物的唯一标识,按照图2系统流程图操作顺序依次将业主自有系统货物信息、货物尺寸信息、货物运载托盘编号、货物储物单元编号、货物装箱三维模型进行关联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内,再与调用Python中UUID库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即得到货物在运输全周期内的唯一标识。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集装箱货物装箱方法及系统应用场景的效果示意图,货物识别区4安装两部深度相机采集图像,托盘匹配区5通过后台系统生成的装载方案匹配标准托盘,装货区6内储物单元根据装载方案实时适配重组更改大小,装载设备通过托盘上自带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将货物根据配载方案的位置进行装箱至组合式集装箱。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尺寸图像识别算法流程,通过读取深度相机拍摄的货物深度图像,依次经过二值化处理模块、降噪处理模块、轮廓读取模块、尺寸识别模块获取货物的长、宽、高尺寸信息,并检验公共边的尺寸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重复流程直至优化算法达到公共边相同后结束流程。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货物三维装箱算法流程图,其流程为:
S41.将同一条线路上所有待装载的货物按目的地从近到远分为D1,D2,D3,…,Dn,
S42.将每个目的地内的货物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序D11,D12,…,D1i;D21,D22,…,D2j;…;Dn1,Dn2,…,Dnq;
S43.对于每个货物采取如下判断:例如Dij的货物长(aij,沿净深方向)宽(bij,沿集装箱开间方向)高(cij,沿层高方向),其有(aij,bij,cij),(aij,cij,bij),(bij,aij,cij),(bij,cij,aij),(cij,aij,bij),(cij,bij,aij)六种摆放方式,依次标记为1,2,3,4,5,6,按顺序与标准储物单元(a,b,c)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标准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如Dij(cij,aij,bij,5,1)(参数中第四维记录货物摆放方式信息,第五维记录货物与标准储物单元尺寸之间的关系),并转S46,若不存在则标记为Dij(aij,bij,cij,0,0),并转S44;
S44.判断货物尺寸是否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H为组合式集装箱最大高度:按S43中的方式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作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记录为Dst(bst,ast,cst,3,0)用于信息追溯,简化为Dst(a,b,cst,3,0)用于后续储物单元动态适配并转S46,若不存在,则转S45;
S45.以人工方式将尺寸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货物进行拆分,并转S42;
S46.将S43及S44的货物按照序号排序,生成待装载列表如Dij(cij,aij,bij,5,1),…,Dst(a,b,cst,3,0),…;
S47.按顺序依次取前M个(M为一个集装箱储物单元个数)货物信息,并按集装箱储物单元编号1-1,1-2,…,1-m,2-1,…,2-m摆放生成装箱计划表Dij(cij,aij,bij,5,1,1-1),…,Dst(a,b,cst,3,0,1-m),…;
S48.按照装箱计划表,对其中第五维标记为0对应的储物单元,按照标记信息中的尺寸信息使用机械装置进行动态适配;
S49.装载设备按照装箱计划表依次自动装箱;
S410.执行完一个装箱计划表后结束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4中,首先将集装箱分层、分格为大小相同的标准储物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单独编号;在集装箱内部安装推动杆用于储物单元卸货,并且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地动态重组每个储物单元高度达到改变容量的目的。
步骤S6中,其具体为:使用在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内制作的参数化族,通过设置层数及每层单元数实施形状变化的模型,及Revit内的Dynamo程序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来说货物上自带信息条码,通过扫描条码获取业主自有系统内的货物信息,再通过使用GUID(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一种由算法生成的二进制长度为128位的数字标识符)作为货物在运输全周期内的唯一标识,实现业主自有系统内的货物信息、货物尺寸信息、货物运载托盘、货物储物单元编号、货物装箱三维模型等信息的关联。
2.在固定工位布置深度相机自动拍摄货物尺寸图片,再使用图像识别算法识别货物长、宽、高尺寸,从而使得可以准确、高效地识别货物尺寸,并录入系统关联至GUID,使得货物尺寸数据可以被追溯以及被其他系统所复用;
3.使用三维装箱算法将货物匹配标准托盘,并对一个集装箱内货物进行合理编排,然后将货物运载托盘信息、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与货物信息进行嵌套关联至GUID;
4.组合式集装箱储物单元可进行实时适配重组,按照三维装箱算法得到的结果,实时驱动组合式集装箱内的机械设备调节储物单元的开间、净深及层高,以达到调节容量,使组合式集装箱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
5.通过货物装载设备识别标准托盘上自带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在数据库内获取关联的GUID所对应的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然后对标准托盘上的货物进行自动装箱操作;
6.将装载方案生成三维模型,并在集装箱储物单元内布置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控储物单元内状态,使得可以实时获取货物状态。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举例和说明,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专用工位布置若干部深度相机,其中深度相机分别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和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S2.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取货物的侧面及顶部照片尺寸,并存储至数据库;使用图像识别智能算法对拍摄的深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具体包括通过读取深度相机拍摄的货物深度图像,依次经过二值化处理模块、降噪处理模块、轮廓读取模块、尺寸识别模块获取货物的长、宽、高尺寸信息,并检验公共边的尺寸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重复流程直至优化算法达到公共边相同后结束流程;
S3.获取货物的订单信息并将S2的货物尺寸识别结果与之关联,并与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
S4.利用Step2的识别结果,使用三维装箱优化算法对需要装箱的货物进行编排,并且将货物匹配标准托盘,关联至GUID;货物三维装箱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同一条线路上所有待装载的货物按目的地从近到远分为D1,D2,D3,…,Dn;
S42.将每个目的地内的货物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序D11,D12,…,D1i;D21,D22,…,D2j;…;Dn1,Dn2,…,Dnq;
S43.对于每个货物采取如下判断:将货物Dij按照其放入集装箱内的六种摆放方式依次标记为1,2,3,4,5,6,按顺序与标准储物单元(a,b,c)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标准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其中记录信息包含五个维度信息,前三维信息分别为货物Dij放置在集装箱中的长宽高,参数中第四维记录货物摆放方式信息,第五维记录货物与标准储物单元尺寸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标准尺寸的摆放方式则转S46,若不存在则标记则转S44;其中,a,b,c分别表示标准储物单元的长宽高;
S44.判断货物尺寸是否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H为组合式集装箱最大高度:按S43中的方式与储物单元最大容积(a,b,H)作比较,将存在的第一种使得货物尺寸均小于对应方向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摆放方式记录用于信息追溯,用于后续储物单元动态适配并转S46,若不存在,则转S45;
S45.以人工方式将尺寸大于储物单元最大尺寸的货物进行拆分,并转S42;
S46.将S43及S44的货物按照序号排序,生成待装载列表;
S47.按顺序依次取待装载列表中前M个货物信息,M为一个集装箱储物单元个数,并按集装箱储物单元编号结合步骤S43中生成的五维记录信息生成装箱计划表;
S48.按照装箱计划表,对其中骤S43中第五维标记为不存在对应的标准储物单元的货物,按照S6中标记信息中的尺寸信息使用机械装置进行动态适配;
S49.装载设备按照装箱计划表依次自动装箱;
S410.执行完一个装箱计划表后结束流程;
S5.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调整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S6.根据现场人员反馈的信息,若货物尺寸识别有问题则反馈优化图像识别智能算法并转S2;若三维装箱有问题则反馈优化三维装箱算法并转Step4,若无问题则将三维空间模型关联至GUID并转Step7;
S7.储物单元根据三维装箱算法结果动态适配,以达到组合式集装箱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
S8.装载设备通过识别标准托盘的RFID,从数据库获取关联至同一GUID的货物储物单元编号信息,进行货物装箱;
S9.待一个装箱内货物识别完成、成功装载,结束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至少安装两部深度相机,其中一部布置于货物侧边用于拍摄货物侧面照片,另外一部布置于货物顶部用于拍摄货物顶部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获取货物订单信息,并将步骤S2中识别得到的货物尺寸与之进行关联,再与调用Python中UUID库为每一个货物生成的GUID绑定即得到货物在运输全周期内的唯一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首先将集装箱分层、分格为大小相同的标准储物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单独编号;在集装箱内部安装推动杆用于储物单元卸货,并且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地动态重组每个储物单元高度达到改变容量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其具体为:使用在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内制作的参数化族,通过设置层数及每层单元数实施形状变化的模型,及Revit内的Dynamo程序生成组合式集装箱内储物单元及货物堆放情况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其反馈至现场人员。
CN202011605788.0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Active CN112607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5788.0A CN11260723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5788.0A CN11260723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234A CN112607234A (zh) 2021-04-06
CN112607234B true CN112607234B (zh) 2022-01-04

Family

ID=7524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5788.0A Active CN11260723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72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7136B (zh) * 2021-06-07 2023-04-07 海南太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运力加急调度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3486533A (zh) * 2021-07-27 2021-10-08 山东大学 一种实时组合优化智能装箱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3673935A (zh) * 2021-08-30 2021-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空器材组合集装系统及方法
CN114132763B (zh) * 2021-12-20 2024-04-05 深圳友邦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集装箱自动装载方法及系统
CN115108274B (zh) * 2022-07-19 2023-04-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货物成套性的集装箱装箱方法
CN115496453B (zh) * 2022-11-16 2023-05-05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货物配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7073B (zh) * 2022-11-25 2023-05-05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79694B (zh) * 2023-02-23 2024-02-23 襄阳东富达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安置汽车的智能通信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6976502A (zh) * 2023-07-10 2023-10-31 浙江智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船的结构化装船配置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6993247A (zh) * 2023-09-26 2023-11-03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集装箱优化装货方法和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9061A (ko) * 1996-10-11 2000-07-25 페드랄 엑스프레스 코포레이션 화물 콘테이너, 화물 수송 체계 및 방법
CN103761635A (zh) * 2014-01-14 2014-04-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多箱异构货物装载优化方法
CN106022506A (zh) * 2016-05-04 2016-10-12 浙江大学 一种标准集装箱装箱过程优化策略
KR20170026805A (ko) * 2015-08-28 2017-03-09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지능형 물류 적재 보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009675A (zh) * 2017-11-28 2018-05-08 上海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装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09602A (zh) * 2018-10-26 2019-03-01 龙口盛福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集装箱的三维装载优化方法
CN109761066A (zh) * 2019-03-14 2019-05-1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组合启发式的三维集装箱装箱方法
CN111047100A (zh) * 2019-12-17 2020-04-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物流集装箱的装箱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2985A1 (en) * 2019-02-28 2020-09-02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Augmented reality enabled cargo loading optim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9061A (ko) * 1996-10-11 2000-07-25 페드랄 엑스프레스 코포레이션 화물 콘테이너, 화물 수송 체계 및 방법
CN103761635A (zh) * 2014-01-14 2014-04-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多箱异构货物装载优化方法
KR20170026805A (ko) * 2015-08-28 2017-03-09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지능형 물류 적재 보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22506A (zh) * 2016-05-04 2016-10-12 浙江大学 一种标准集装箱装箱过程优化策略
CN108009675A (zh) * 2017-11-28 2018-05-08 上海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装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09602A (zh) * 2018-10-26 2019-03-01 龙口盛福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集装箱的三维装载优化方法
CN109761066A (zh) * 2019-03-14 2019-05-1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组合启发式的三维集装箱装箱方法
CN111047100A (zh) * 2019-12-17 2020-04-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物流集装箱的装箱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药品三维装箱优化及其模拟;姚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234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7234B (zh) 一种针对组合式集装箱的货物三维装箱方法
WO2022001610A1 (zh) 物料盘点方法、装置、仓储机器人和仓储系统
US10053288B1 (en) Pickup locations with modifiable storage compartment configur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door operations
CN109344928A (zh) 一种大型仓库中基于无人机的货物精确盘点方法及系统
CN108527322A (zh) 拣选装置和拣选方法
US20210374659A1 (en) Real Time Event Tracking and Digitization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Management
CN108399518A (zh) 物联网包装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858150A (zh) 集装箱式快递与自动分拣系统
CN108764783A (zh) 一种电商自动化仓储配货的货找人管理方法
CN111754182A (zh) 理库方法、装置、服务器、机器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33759A (zh) 一种自动移库方法以及自动移库系统
CN115600941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件工厂的物料管理系统
KR101752456B1 (ko) 영상 정보를 기반으로 적재량을 분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280496B (zh) 一种电容生产后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311441A (zh) 自动仓储系统、货物盘点方法及服务器
CN208828567U (zh) 物流仓储场地
CN215324906U (zh) 输送线结构及其货物自动分拣系统
CN11382263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集装箱物流云管理系统
CN112100124A (zh) 一种基于ocr识别的集装箱信息自动归档方法
CN113283839A (zh) 一种防差错的卷烟销售出库rfid扫码设备自动开启系统
CN1807204A (zh) 自动分类包装方法及系统
CN111275386A (zh) 用于智能运输的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251101A (zh) 一种货物快速转运方法
CN114819804A (zh) 一种产品供应链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5043120A (zh) 高效的智能仓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