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0498A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90498A CN112590498A CN202011630427.1A CN202011630427A CN112590498A CN 112590498 A CN112590498 A CN 112590498A CN 202011630427 A CN202011630427 A CN 202011630427A CN 112590498 A CN112590498 A CN 1125904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oor
- cavity
- opening
- da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B60H1/30—Air sco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和汽车空调,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和均连通内腔的外循环风口、内循环风口和总进风口,总进风口内设置将内腔分隔成连通内循环风口的第一腔和连通外循环风口的第二腔的门挡结构,门挡结构和壳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连通风道;第一风门,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于第一腔内,具有完全封堵内循环风口的封堵位置和完全开启内循环风口的开启位置。第二风门,绕第二轴线转动设置于第二腔内,具有第二位置和完全封堵外循环风口第一位置,第二风门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外循环风口的开度逐渐减小。能够实现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防止外循环风经内循环风口进入车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供乘客舒适环境的主要部件,其性能好坏越来越受到用户关注。
汽车空调的进风口有两个,一个是外循环风口,用于通入外部空气。另一个是内循环风口,用于实现车内空气的循环。现有的汽车空调箱能够实现三种模式,分别为内循环模式、外循环模式和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但是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外部的空气容易通过内循环风口直接进入到车内,引起乘客的不适。
因此,亟需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能够实现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并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避免外部空气直接通过内循环风口直接进入车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实现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并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避免外部空气直接通过内循环风口直接进入车内。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和均连通所述内腔的外循环风口、内循环风口和总进风口,所述总进风口内设置有门挡结构,所述门挡结构将所述内腔分隔形成连通所述内循环风口的第一腔和连通所述外循环风口的第二腔,且所述门挡结构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连通风道;
第一风门,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一风门相对所述壳体具有完全封堵所述内循环风口的封堵位置和完全开启所述内循环风口的开启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抵接于所述门挡结构,且封堵所述连通风道,内循环风经所述第二腔进入车内;
第二风门,绕第二轴线转动设置于第二腔内,所述第二风门相对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风门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第二风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完全封堵所述外循环风口;当所述第二风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外循环风口的开度逐渐减小,外循环风能够经所述第一腔或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进入车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门相对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封堵位置和所述开启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将所述内循环风口分隔形成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内循环风能够经第一腔和第二腔进入车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上开设有所述内循环风口,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弧形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门为碗形风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风门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形成的图形近似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止挡台和止挡条,在所述第一风门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止挡条位于所述止挡台和所述门挡结构之间,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封堵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台,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条;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条,另一侧抵接于所述门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门挡结构设置有第一限位面,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面。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总进风口内,且位于所述门挡结构下游,所述门挡结构与所述过滤器朝向所述门挡结构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当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二风门抵接于所述限位结构时,所述第二风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和汽车空调,该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通过设置壳体、风挡结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当第一风门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处于第一位置,能够实现内循环模式;当第一风门处于封堵位置,第二风门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能够实现外循环模式;通过第一风门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能够实现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且由于此时第一封堵连通风道,能够防止外循环风经内循环风口进入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风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风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的正视图(内循环模式);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的正视图(外循环模式);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的正视图(内、外混合进风模式)。
图中:
1、壳体;10、第一腔;20、第二腔;101、外循环风口;102、内循环风口;103、总进风口;104、连通风道;11、门挡结构;111、第一限位面;12、弧形部;13、止挡台;14、止挡条;15、限位结构;16、第二限位面;17、第三限位面;
2、第一风门;21、碗形本体;211、板体部;212、连接部;22、弹性密封部;221、锯齿外缘;
3、第二风门;
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该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包括壳体1、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其中,壳体1具有内腔和均连通内腔的外循环风口101、内循环风口102和总进风口103,总进风口103内设置有门挡结构11,门挡结构11将内腔分隔形成连通内循环风口102的第一腔10和连通外循环风口101的第二腔20,且门挡结构11和壳体1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的连通风道104。第一风门2绕第一轴线(图中未示出)转动设置于第一腔10内,第一风门2相对壳体1具有完全封堵内循环风口102的封堵位置和完全开启内循环风口102的开启位置,当第一风门2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一风门2抵接于门挡结构11,且封堵连通风道104,此时内循环风能够经第二腔20进入车内。第二风门3绕第二轴线(图中未示出)转动设置于第二腔20内,第二风门3相对壳体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风门3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二风门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门3完全封堵外循环风口101,当第二风门3位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外循环风能够经第一腔10或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进入车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风门2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一位置时,外循环风口101被封堵,内循环风可经第二腔20进入车内,实现内循环模式。通过第一风门2处于封堵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内循环风口102被封堵,外循环风可经第一腔10进入车内,实现外循环模式。当第一风门2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内循环风经第二腔20进入车内,外循环风经第一腔10进入车内,实现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且由于此时第一风门2封堵了连通风道104,能够避免外循环风经内循环风口102进入车内。
如图2所示,该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过滤器4,具体地,过滤器4设置于总进风口103内,且位于门挡结构11下游。在风的流动方向上,门挡结构11与过滤器4朝向门挡结构11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防止外循环风由内循环风口102进入车内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2相对壳体1还具有位于封堵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当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将内循环风分隔形成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内循环风能够经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进入车内。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风门2离开开启位置时,连通风道104不被封堵,此时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通过连通风道104连通,由内循环风口102进入的内循环风经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进入车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内循环风能够经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进入车内。相比第一风门2位于开启位置,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风阻小,而且充分了利用了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的空间,并且充分利用了过滤器4,从而更好的实现内循环。
参照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有弧形部12,弧形部12上开设有内循环风口102,当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的方向一侧与所述弧形部12之间具有间隙。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可减少对内循环风的阻力,降低风阻。
进一步地,壳体1内设置有止挡台13和止挡条14,在第一风门2的转动方向上,止挡条14位于止挡台13和门挡结构11之间。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定义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当第一风门2位于封堵位置时,第一侧抵接于止挡台13,第二侧抵接于止挡条14。当第一风门2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二侧抵接于止挡条14,第一侧抵接于止挡条14。当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侧位于止挡条14和止挡台13之间,第二侧位于止挡条14和门挡结构1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门2的转动方向上,第一侧在止挡条14和止挡台13之间移动,第二侧在止挡条14和门挡结构11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门挡结构11设置有第一限位面111,当第一风门2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第一限位面111。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面111,能够保证门挡结构11在开启位置时,门挡结构11与对第一风门2密封贴合,保证密封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2优选为碗形风门。具体地,第一风门2包括碗形本体21,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碗形本体21在壳体1上的投影形成的图形近似为等腰三角形。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碗形本体21包括板体部211和两个连接部212,两个连接部212分别连接于板体部211在第一轴线延伸方向的两侧,且两个连接部212位于板体部211的同一侧,且每个连接部212均与板体部211呈预设夹角连接,且每个连接部212与壳体1转动连接。当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时,内循环风一部分由板体部211连接两个连接部212一侧的第一腔10经总进风口103进入车内,另一部分由板体部211背离两个连接部212一侧的第一腔10并经过连通风道104、第二腔20后由总进风口103进入车内。如此设置,以减少第一风门2在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门2对内环循环风的阻挡,降低风阻。
进一步地,碗形本体21在其转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密封部22。具体地,板体部211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弹性密封部22。进一步地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碗形本体21在其转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弹性密封部22,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弹性密封部22远离碗形本体21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外缘221,锯齿边缘221包括多个齿状结构。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即使第一风门2与壳体1之间出现轻微的窜动,通过多个齿状结构的变形,能够减小弹性密封部22的变形量,即通过锯齿外缘221便于吸收窜动的能量,从而能够减小弹性密封部22与第一限位面111、止挡条14或止挡台13间出现窜动时的变形或位移,提高密封稳定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门3同样优选为碗形风门,第二风门3与第一风门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风门3的碗形本体21在其转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弹性密封部22,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第二风门3在第一位置时完全封堵外循环风口101,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面16和第三限位面17。当第二风门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门3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第二限位面16和第三限位面17。具体地,当第二风门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门3上的两个弹性密封部22分别抵接于第二限位面16和第三限位面17。
进一步地,壳体1内还设置有限位结构15,当第二风门3抵接于限位结构15时,第二风门3位于第二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5为限位台,限位台具有第四限位面,当第二风门3抵接于第四限位面时,第二风门3位于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门3位于第二位置时,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具有最大值,第二风门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第二风门3在第二位置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第一腔10内的风量大于第二风门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的风量,因此在外循环模式时,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
以下将对该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1、内循环模式
如图5所示,在内循环模式下,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第二风门3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位于止挡台13和止挡条14之间,另一侧位于止挡条14和门挡结构11之间,且该侧将内循环风口102分隔形成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二风门3完全封堵外循环风口101。由内循环风口102进入的内循环风一部分能够经第一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进入车内,另一部分能够经第二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车内,实现内循环。并且由于位于止挡条14和止挡台13之间的弹性密封部22与弧形部12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减少对内循环风的阻力,降低风阻。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风门3位于第一位置的前提下,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相比第一风门2位于开启位置,单位时间内由内循环风口102进入的内循环风的风量大且风阻小,因此,在内循环模式下,第一风门2位于第三位置。
2、外循环模式
如图6所示,在外循环模式下,第一风门2位于封堵位置,第二风门3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一风门2将外循环风口101分隔形成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由外循环风口101进入的外循环风一部分经第三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车内,另一部分经第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进入车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风门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因此在外循环模式下,为了保证外循环风的尽量,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
3、内、外混合进风模式
如图7所示,在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下,第一风门2处于开启位置,此时第一风门2封堵连通风道104,第二风门3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此时内循环风经第一进风口进入车内,而外循环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车内。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模式下,可通过转动第二风门3来改变第二风门3的位置,从而调节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进而调节外循环风的进量。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通过设置风挡结构、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当第一风门2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一位置,能够实现内循环模式;当第一风门2处于封堵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能够实现外循环模式;通过第一风门2处于开启位置,第二风门3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能够实现内、外混合进风模式,且由于此时第一封堵连通风道104,能够避免外循环风经内循环风口102进入车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包括上述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内腔和均连通所述内腔的外循环风口(101)、内循环风口(102)和总进风口(103),所述总进风口(103)内设置有门挡结构(11),所述门挡结构(11)将所述内腔分隔形成连通所述内循环风口(102)的第一腔(10)和连通所述外循环风口(101)的第二腔(20),且所述门挡结构(11)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腔(10)和所述第二腔(20)的连通风道(104);
第一风门(2),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0)内,所述第一风门(2)相对所述壳体(1)具有完全封堵所述内循环风口(102)的封堵位置和完全开启所述内循环风口(102)的开启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抵接于所述门挡结构(11),且封堵所述连通风道(104),内循环风经所述第二腔(20)进入车内;
第二风门(3),绕第二轴线转动设置于第二腔(20)内,所述第二风门(3)相对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风门(3)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第二风门(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3)完全封堵所述外循环风口(101);当所述第二风门(3)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外循环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外循环风能够经所述第一腔(10)或所述第一腔(10)和所述第二腔(20)进入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2)相对所述壳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封堵位置和所述开启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将所述内循环风口(102)分隔形成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内循环风能够经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进入车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弧形部(12),所述弧形部(12)上开设有所述内循环风口(102),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弧形部(12)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2)包括碗形本体(21),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碗形本体(21)在所述壳体(1)上的投影形成的图形近似为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止挡台(13)和止挡条(14),在所述第一风门(2)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止挡条(14)位于所述止挡台(13)和所述门挡结构(11)之间,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封堵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台(13),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条(14);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止挡条(14),另一侧抵接于所述门挡结构(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结构(11)设置有第一限位面(111),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2)在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面(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还包括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设置于所述总进风口(103)内,且位于所述门挡结构(11)下游,所述门挡结构(11)与所述过滤器(4)朝向所述门挡结构(11)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二限位面(16)和第三限位面(17),当所述第一风门(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3)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面(16)和第三限位面(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5),当所述第二风门(3)抵接于所述限位结构(15)时,所述第二风门(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0.一种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0427.1A CN112590498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0427.1A CN112590498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90498A true CN112590498A (zh) | 2021-04-02 |
Family
ID=7520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30427.1A Pending CN112590498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9049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7317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防串风进风结构 |
CN113320352A (zh) * | 2021-06-23 | 2021-08-3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结构及汽车 |
CN113442674A (zh) * | 2021-06-10 | 2021-09-28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进风系统、进风方法及汽车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481637U (zh) * | 2016-03-21 | 2016-08-17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门结构 |
CN205818854U (zh) * | 2016-07-28 | 2016-12-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风门 |
CN206589621U (zh) * | 2017-03-29 | 2017-10-2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及汽车空调系统 |
CN207257295U (zh) * | 2017-10-16 | 2018-04-20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的进风箱 |
CN209305298U (zh) * | 2019-01-04 | 2019-08-27 | 重庆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车用热泵空调双风门结构 |
CN209972117U (zh) * | 2019-04-12 | 2020-01-21 |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 | 进风箱混风模式下的防窜风结构 |
CN111284295A (zh) * | 2020-03-10 | 2020-06-1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 |
CN211166342U (zh) * | 2019-10-28 | 2020-08-04 | 柳州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的密封结构 |
CN211808925U (zh) * | 2019-12-31 | 2020-10-30 |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结构及汽车空调 |
DE102020205413A1 (de) * | 2019-05-03 | 2020-11-05 | Hanon Systems | HLK-Einlass mit Stauluft und Teilumwälzfunktion |
CN212046778U (zh) * | 2020-03-10 | 2020-12-0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空调进风系统和车辆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30427.1A patent/CN1125904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481637U (zh) * | 2016-03-21 | 2016-08-17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门结构 |
CN205818854U (zh) * | 2016-07-28 | 2016-12-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风门 |
CN206589621U (zh) * | 2017-03-29 | 2017-10-2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及汽车空调系统 |
CN207257295U (zh) * | 2017-10-16 | 2018-04-20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的进风箱 |
CN209305298U (zh) * | 2019-01-04 | 2019-08-27 | 重庆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车用热泵空调双风门结构 |
CN209972117U (zh) * | 2019-04-12 | 2020-01-21 |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 | 进风箱混风模式下的防窜风结构 |
DE102020205413A1 (de) * | 2019-05-03 | 2020-11-05 | Hanon Systems | HLK-Einlass mit Stauluft und Teilumwälzfunktion |
CN211166342U (zh) * | 2019-10-28 | 2020-08-04 | 柳州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的密封结构 |
CN211808925U (zh) * | 2019-12-31 | 2020-10-30 |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结构及汽车空调 |
CN111284295A (zh) * | 2020-03-10 | 2020-06-1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 |
CN212046778U (zh) * | 2020-03-10 | 2020-12-0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空调进风系统和车辆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7317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防串风进风结构 |
CN113442674A (zh) * | 2021-06-10 | 2021-09-28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进风系统、进风方法及汽车 |
CN113320352A (zh) * | 2021-06-23 | 2021-08-3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结构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90498A (zh) | 一种汽车空调箱进风补偿结构及汽车空调 | |
CN215398072U (zh)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
CN214366469U (zh) | 发动机进气口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 |
CN211731307U (zh) | 一种可变进气格栅及汽车 | |
JP2000225824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15337311U (zh) | 一种储物装置和空调 | |
CN213017816U (zh) | 泄压阀、发动机及汽车 | |
CN114312212A (zh) | 车载空调机组及其变频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 |
CN218661263U (zh) | 用于车辆的防串风风门、进风组件和车辆 | |
CN221162115U (zh) | 空调进风结构、空调箱体、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 |
CN210211970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箱出风控制结构 | |
CN218031563U (zh) | 阀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
CN221172513U (zh) |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
CN220728486U (zh) | 一种风口静压箱用可调式风口组件 | |
CN217541058U (zh) | 一种小型化空调 | |
CN218257635U (zh) | 空调进风结构及汽车 | |
CN21797901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0548912U (zh) | 气压调节装置及汽车 | |
CN218986292U (zh) | 空调进风机构、空调及车辆 | |
CN220242926U (zh) | 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 |
CN219797456U (zh) | 一种风阀组件及新风机 | |
CN216198542U (zh) | 空气滤清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 |
CN114030337B (zh) | 空调箱结构、空调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927412U (zh) | 车用空调双层流进风结构 | |
CN217383929U (zh) | 温度调节箱及冷热交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