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3253B -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3253B
CN112573253B CN202010615426.3A CN202010615426A CN112573253B CN 112573253 B CN112573253 B CN 112573253B CN 202010615426 A CN202010615426 A CN 202010615426A CN 112573253 B CN112573253 B CN 112573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air
printing
printing medium
print medium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54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3253A (zh
Inventor
野口芳史
中川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7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3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3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5/00Overturn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纸粉的产生、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对的故障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该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具备:转向路径,其接收由输送辊对(13、14)输送的印刷介质,转向输送该接收的印刷介质并向下游侧移送;转向辊部(例如转向辊对(34)),其设置于转向路径上,且通过使旋转方向反转而使印刷介质转向;以及控制部,其对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控制部从接收的印刷介质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加速,并且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加速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switch back)输送印刷介质并向下游侧的装置移送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如下印刷介质翻转装置:接收在印刷装置中实施印刷处理后的印刷介质,进行使该印刷介质的正反面翻转的转向输送并向下游侧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具备用于将印刷介质翻转并输送的转向路径以及设置于该转向路径上的转向辊对。然后,转向辊对在转向路径上向正方向和其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印刷介质翻转而进行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5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通过上述那样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使印刷介质翻转而向下游侧的装置移送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以规定的输送速度从印刷装置依次输送来的印刷介质不发生碰撞地向下游侧的装置依次排出,因此需要以比印刷装置的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快的输送速度输送印刷介质。
因而,在印刷介质被接收到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内后,从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转向辊对的旋转速度加速,从而提高输送速度。
作为使转向辊对的旋转速度加速的时机,优选在印刷介质的后端脱离配置于印刷装置的最下游的输送辊之后。
然而,近年来,由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的小型化不断发展而使转向路径变短,因此需要在印刷介质的后端残留在印刷装置内的状态下使输送速度加速。
当在印刷介质被印刷装置的下游的输送辊夹持的状态下使转向辊对的旋转速度进行了加速的情况下,从印刷装置排出的印刷介质被转向辊对牵拉,在输送辊与印刷介质之间产生纸粉。该纸粉例如附着于印刷装置的喷墨头,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从印刷装置排出的印刷介质被转向辊对牵拉,由此成为印刷装置的输送辊的故障的原因。尤其是,在输送辊是带有单向离合器的输送辊的情况下,在构造上容易产生故障。
为了抑制上述纸粉的产生、输送辊的故障,可以考虑将上述加速开始位置在转向路径的范围内尽量设定在下游侧的方法。
然而,在对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情况下,若在比转向辊对靠下游侧的位置设定加速开始位置,则无法充分取得用于翻转的加速和高速输送的输送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将加速开始位置配置于下游侧的话,则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的加速延迟,不能充分确保印刷介质之间的翻转余裕时间,有可能会产生先行的印刷介质和下一个印刷介质发生碰撞的问题。此外,翻转余裕时间是指从被转向辊对先行输送的印刷介质的后端通过上述转向辊对的位置的时刻起到下一个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上述转向辊对的位置为止的时间。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介质翻转装置,该印刷介质翻转装置能够抑制纸粉的产生以及印刷装置的输送辊的故障,还能充分确保印刷介质间的翻转余裕时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具备:转向路径,其接收由输送辊对输送的印刷介质,转向输送该接收的印刷介质并向下游侧移送;转向辊部,其设置于转向路径上,且通过使旋转方向反转而使印刷介质转向;以及控制部,其对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控制部从接收的印刷介质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加速,并且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加速开始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从接收的印刷介质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加速,并且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加速开始位置。在印刷介质较长的情况下,通过将加速开始位置设定在下游侧,能够缩短被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夹持的状态下的印刷介质的输送距离,由此能够抑制纸粉的产生、印刷装置的输送辊的故障。另外,在印刷介质较短的情况下,通过将加速开始位置设定在上游侧,还能充分确保印刷介质间的翻转余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导入传感器、翻转传感器以及转向传感器的检测时机和导入辊对、翻转进入辊对以及转向辊对的输送速度的时间变化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将印刷介质的尺寸与加速开始位置建立对应的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使从印刷装置的喷墨头起到印刷介质翻转装置的转向辊对为止的输送路径呈直线状延伸而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系统;10:印刷装置;11:喷墨头;12:压板辊;13、14:输送辊对;15:输送马达;20: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1:出纸输送部;22:翻转部;23:导入辊对;24:导入马达;25:仰面辊对;26:上升辊对;27:上升马达;28:排出辊对;29:排出马达;30:后处理装置;31:路径切换挡板;32:路径切换螺线管;33:翻转进入辊对;34:转向辊对;35:转向马达;36:中间辊对;37:中间输送马达;38:导入传感器;39:翻转传感器;40:转向传感器;41:接收辊;42:接收辊驱动马达;43:出纸马达;44:翻转进入马达;50:控制部;RD:出纸路径;RI:翻转进入路径;RO:翻转出口路径;RS:翻转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使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的概要构成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概要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具备印刷装置10、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以及后处理装置30。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的特征在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构成,因此对于印刷装置10和后处理装置30,仅示出了一部分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是喷墨印刷装置,对印刷介质喷出油墨而实施印刷处理。印刷装置10使用CMYK以及灰色等基本颜色的油墨对印刷介质实施印刷处理。印刷装置10例如具有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的线头型喷墨头。在图1中,在分别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的多个喷墨头中,仅示出配置于最下游的喷墨头11,对于比喷墨头11靠上游侧的构成,省略图示。
另外,印刷装置10在喷墨头11的下游侧设置有压板辊12以及两组带有单向离合器的输送辊对13、14。压板辊12以及输送辊对13、14是对通过喷墨头11等实施了印刷处理并在压板上输送的印刷介质进行夹持并朝向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输送而向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移送印刷介质的辊。
印刷装置10具备驱动压板辊12以及输送辊对13、14使其旋转的输送马达1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印刷装置10设为喷墨印刷装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具有上述带有单向离合器的输送辊对13、14的激光印刷装置、孔版印刷装置。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接收由印刷装置10的输送辊对13、14输送的印刷处理完毕的印刷介质,并向后处理装置30移送该接收的印刷介质。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具备出纸输送部21以及翻转部22。
在此,在图1中用粗线表示的路径是印刷介质在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中被输送的输送路径。在输送路径中,实线表示的路径是出纸路径RD,虚线表示的路径是翻转进入路径RI,单点划线表示的路径是翻转路径RS,双点划线表示的路径是翻转出口路径RO。在本实施方式中,翻转进入路径RI、翻转路径RS以及翻转出口路径RO相当于本发明的转向路径。在翻转进入路径RI、翻转路径RS、翻转出口路径RO以及出纸路径RD上,配置有多个引导板,以便能够输送各种尺寸的印刷介质。
出纸输送部21保持原样不变地不翻转地对从印刷装置10排出的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并出纸。如图1以及图2所示,出纸输送部21具备导入辊对23、导入马达24、仰面辊对25、出纸马达43、上升辊对26、上升马达27、排出辊对28以及排出马达29。
导入辊对23将从印刷装置10排出的印刷介质取入至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内。导入辊对23配置于出纸路径RD的最上游侧。出纸路径RD的上游端与印刷装置10的输送路径的下游端连接。
导入马达24驱动导入辊对23使其旋转。出纸马达43驱动仰面辊对25使其旋转。
仰面辊对25将由导入辊对23从印刷装置10取入的印刷介质朝向上升辊对26输送。仰面辊对25沿着出纸路径RD配置于导入辊对23的下游侧。
上升辊对26将从仰面辊对25或者后述的中间辊对36输送来的印刷介质朝向排出辊对28输送。上升辊对26配置于出纸路径RD与翻转出口路径RO的合流点的下游侧附近的出纸路径RD上。
上升马达27驱动上升辊对26使其旋转。
排出辊对28对从上升辊对26输送来的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并向后处理装置30排出。排出辊对28配置于出纸路径RD的最下游部。
排出马达29驱动排出辊对28使其旋转。
翻转部22进行用于使从印刷装置10排出的印刷介质上下翻转的转向输送。如图1以及图2所示,翻转部22具备路径切换挡板31、路径切换螺线管32、翻转进入辊对33、翻转进入马达44、转向辊对34、转向马达35、中间辊对36、中间输送马达37、导入传感器38、翻转传感器39以及转向传感器40。
路径切换挡板31在出纸路径RD与翻转进入路径RI之间切换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路径切换挡板31配置于出纸路径RD与翻转进入路径RI的分岔点。
路径切换螺线管32驱动路径切换挡板31。
翻转进入辊对33将被路径切换挡板31引导至翻转进入路径RI的印刷介质朝向转向辊对34输送。翻转进入辊对33配置于翻转进入路径RI上,且配置于路径切换挡板31与转向辊对34之间。
转向辊对34对从翻转进入路径RI进入至翻转路径RS的印刷介质进行转向输送并向翻转出口路径RO送出。转向辊对34为了进行印刷介质的转向输送,构成为能够向正方向和其反方向旋转。转向辊对34配置于翻转进入路径RI、翻转路径RS与翻转出口路径RO的合流点附近的翻转路径RS上。转向辊对34是本发明的转向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作为转向部,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由对置配置且能够反转驱动的一对带输送部构成。
转向马达35驱动转向辊对34使其向正方向旋转或者向其反方向旋转。
中间辊对36将通过转向辊对34进行了转向后的印刷介质朝向上升辊对26输送。中间辊对36配置于翻转出口路径RO上,且配置于转向辊对34与上升辊对26之间。
翻转进入马达44驱动翻转进入辊对33使其旋转,中间输送马达37驱动中间辊对36使其旋转。
导入传感器38、翻转传感器39以及转向传感器40是检测被输送的印刷介质的前端的传感器。导入传感器38、翻转传感器39以及转向传感器40例如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导入传感器38设置于出纸路径RD上,配置于导入辊对23的下游侧附近。另外,翻转传感器39设置于翻转进入路径RI上,配置于翻转进入辊对33的下游侧附近。另外,转向传感器40设置于翻转路径RS上,配置于转向辊对34的下游侧附近。
后处理装置30配置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下游侧,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出纸路径RD的下游端与后处理装置30的输送路径的上游端连接。在后处理装置30的输送路径的最上游,配置有接收辊41。另外,后处理装置30具备驱动接收辊41使其旋转的接收辊驱动马达42。此外,在图1中,仅示出了后处理装置30的接收辊41,对于比接收辊41靠下游侧的构成,省略图示。
后处理装置30通过接收辊41接收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排出的印刷介质,对该接收的印刷介质实施后处理。作为后处理,有装订、打孔、分类、小册子装订以及封入封缄等。另外,也可以连接大容量出纸装置等出纸装置来代替后处理装置30。
控制部50对印刷系统1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50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半导体存储器以及硬盘等构成。在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中,安装有印刷介质的输送控制程序,通过由CPU执行输送控制程序而对印刷系统1中的印刷介质的输送进行控制。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0对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中,在通过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使印刷介质的正反面翻转并向后处理装置30排出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从印刷装置10以规定的输送速度依次输送来的印刷介质不发生碰撞地向后处理装置30依次排出,因此需要以比印刷装置10的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快的输送速度输送印刷介质。
因而,控制部50从被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接收的印刷介质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从而提高输送速度。
作为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的时机,优选在印刷介质的后端脱离印刷装置10的输送辊对14之后。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小型化不断发展而使转向路径变短,因此有时需要在印刷介质的后端残留在印刷装置10内的状态下使输送速度加速。当在印刷介质被印刷装置10的带有单向离合器的输送辊对13、14夹持的状态下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存在成为输送辊对13、14的故障的原因、容易产生纸粉的问题。
因而,为了尽量抑制输送辊对13、14的故障、纸粉的产生,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0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开始加速的上述加速开始位置。
具体而言,当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的阈值长的情况下,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转向辊对34的下游侧附近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由此,能够缩短在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开始加速后印刷介质以被输送辊对13、14夹持的状态被输送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输送辊对13、14的故障、纸粉的产生。
另一方面,当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充分取得用于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所进行的翻转的加速和高速输送的输送距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在上述加速开始位置开始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加速的话,则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的加速延迟,不能充分确保印刷介质间的翻转余裕时间,有可能会产生先行的印刷介质和下一个印刷介质发生碰撞的问题。
因而,当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转向辊对34的上游侧附近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翻转余裕时间,从而能够避免印刷介质的碰撞。此外,关于加速开始位置,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接下来,对印刷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的特征在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动作,因此以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与印刷装置10的印刷动作相应地进行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输送动作。控制部50从印刷装置10接受是保持从印刷装置10排出的印刷介质的正反面的朝向不变地出纸、还是使印刷介质的正反面翻转并出纸的指示。
在使印刷介质正反面翻转并出纸的情况下,控制部50开始驱动导入马达24、上升马达27、排出马达29、转向马达35、中间输送马达37以及翻转进入马达44。由此,开始导入辊对23、上升辊对26、排出辊对28、转向辊对34、中间辊对36以及翻转进入辊对33的驱动。
另外,控制部50通过路径切换螺线管32在将印刷介质向翻转进入路径RI引导的方向上对路径切换挡板31进行设定。
图3是表示在使印刷介质正反面翻转并出纸的情况下的导入传感器38、翻转传感器39以及转向传感器40的印刷介质的检测时机和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输送速度的时间变化的时序图。
首先,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开始旋转,以与印刷装置10的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相同的输送速度V1输送印刷介质。
然后,若印刷介质从印刷装置10进入到出纸路径RD,则印刷介质被导入辊对23输送,同时被路径切换挡板31向翻转进入路径RI引导。此时,在时刻t1的时机,开始导入传感器38所进行的印刷介质的检测。
之后,印刷介质被导入辊对23以及翻转进入辊对33输送,由翻转传感器39检测印刷介质的前端。
然后,控制部50对从由翻转传感器39检测到印刷介质的前端的时刻t2起的经过时间(印刷介质的输送距离)T进行测量,从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预先设定的加速开始位置1的时刻t3起,开始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的加速,将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提高到V2。
在此,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0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印刷介质的输送速度的加速开始位置。在控制部50中,预先设定有图4所示那样的使印刷介质的尺寸和加速开始位置对应的表格。控制部50获取印刷介质的尺寸,通过参照图4所示的表格来决定加速开始位置。此外,对于印刷介质的尺寸,可以从印刷作业中获取,也可以由用户在操作面板上(省略图示)设定输入。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了加速开始位置1以及加速开始位置2这两个。在印刷介质的尺寸(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B4纵向(364mm)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加速开始位置1的时刻起,开始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的加速。
另一方面,在印刷介质的尺寸(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A3纵向(420mm)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加速开始位置2的时刻起,开始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的加速。此外,在图4所示的表格中,虽然仅示出了一部分印刷介质的尺寸,但是对于其他尺寸的印刷介质,也根据其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而设定加速开始位置1或加速开始位置2。
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在针对各个尺寸的印刷介质而设定了加速开始位置1或加速开始位置2的情况下所确保的翻转余裕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将翻转余裕时间确保为60ms以上,设定了与加速开始位置1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范围和与加速开始位置2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范围。这样,通过变更加速开始位置以使翻转余裕时间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能够可靠地避免先行的印刷介质和下一个印刷介质的碰撞。
另外,图5中的A以及图5中的B是使从印刷装置10的喷墨头11起到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的转向辊对34为止的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呈直线状延伸而成的图。图5中的A表示B4纵向的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加速开始位置1的状态,图5中的B表示Ledger纵向的印刷介质的前端到达加速开始位置2的状态。
此外,图3的时序图是从加速开始位置1开始加速的情况,但是在从加速开始位置2起进行加速的情况下,从比时刻t3晚了与图5中的A所示的加速开始位置1和图5中的B所示的加速开始位置2之间的距离相应的输送时间的时刻起,开始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的加速。
返回到图3,印刷介质以输送速度V2被导入辊对23、翻转进入辊对33以及转向辊对34输送,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后端脱离导入传感器38的时刻t5起使导入辊对23的旋转速度减速,使输送速度返回到V1。
接下来,控制部50从印刷介质的后端脱离翻转传感器39的时刻t6起使翻转进入辊对33的旋转速度减速,使输送速度返回到V1。
之后,控制部50对从通过转向传感器40检测到印刷介质的前端的时刻t4起的经过时间(印刷介质的输送距离)进行测量,从成为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的时刻t7起使转向辊对34的旋转减速,使其以夹持印刷介质的后端部的状态停止。
接下来,控制部50从时刻t8起开始转向马达35的逆转驱动。由此,转向辊对34开始反方向的旋转,向中间辊对36输送印刷介质。逆转驱动开始后的转向辊对34、中间辊对36的输送速度设为翻转速度V3。
转向后的印刷介质被中间辊对36、上升辊对26、排出辊对28输送,向后处理装置30排出。
另一方面,在保持从印刷装置10排出的印刷介质的正反面的朝向不变地出纸的情况下,控制部50开始驱动导入马达24、出纸马达43、上升马达27以及排出马达29。由此开始导入辊对23、仰面辊对25、上升辊对26以及排出辊对28的驱动。
另外,控制部50通过路径切换螺线管32,在将印刷介质从导入辊对23向仰面辊对25引导的方向上对路径切换挡板31进行设定。
若印刷介质从印刷装置10进入到出纸路径RD,则印刷介质被导入辊对23输送,同时被路径切换挡板31向仰面辊对25引导。然后,印刷介质被仰面辊对25、上升辊对26以及排出辊对28输送,朝向后处理装置30排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中,如图4所示的表格那样设定有加速开始位置1以及加速开始位置2这两个,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印刷介质的尺寸分类为三个以上,并设定三个以上的加速开始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中,设为根据图4所示的表格来设定加速开始位置,但是例如在与印刷介质翻转装置20连接的印刷装置10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存在从印刷装置10的印刷介质的排出口到带有单向离合器的输送辊对13、14为止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印刷装置10的输送辊对13、14到加速开始位置1或加速开始位置2为止的距离(参照图5中的A、图5中的B)发生变化,因此优选变更与加速开始位置1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的范围和与加速开始位置2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的范围。
例如,在输送辊对13、14配置于比图5中的A以及图5中的B所示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从印刷装置10的印刷介质的排出口更加远离的位置)的情况下,与加速开始位置1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也可以包含至A3纵向。
相反地,例如,在输送辊对13、14配置于比图5中的A以及图5中的B所示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与印刷装置10的印刷介质的排出口更近的位置)的情况下,与加速开始位置2对应的印刷介质的尺寸也可以包含至B4纵向。由此,能够针对输送辊对的形态不同的各种印刷装置10设定更加适当的加速开始位置。
另外,作为印刷介质的种类,存在容易产生纸粉的介质和不易产生纸粉的介质。而且,对于容易产生纸粉的印刷介质,优选在使转向辊对34的旋转速度加速之后,使其后端较早地脱离印刷装置10的输送辊对13、14。
因而,例如也可以设为控制部50与印刷介质的种类相应地变更上述加速开始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印刷介质的种类为容易产生纸粉的介质的情况下,设定为上述加速开始位置2,在为不易产生纸粉的介质的情况下,设定为上述加速开始位置1。具体而言,例如,在控制部50中设定将印刷介质的种类与加速开始位置建立对应的表格即可。对于印刷介质的种类,可以由控制部50从印刷作业中获取,也可以由用户在省略图示的操作面板上设定输入。由此,能够与印刷介质的种类相应地设定适当的加速开始位置。
关于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进一步公开以下附记。
(附记)
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中,控制部能够变更加速开始位置以使印刷介质间的翻转余裕时间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中,控制部能够与印刷装置的输送辊对的形态相应地变更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对的加速开始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中,控制部能够与印刷介质的种类相应地变更与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对的加速开始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中,当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长的情况下,将加速开始位置控制在与该印刷介质比所述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相比靠转向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

Claims (5)

1.一种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具备:
转向路径,其接收由输送辊对输送的印刷介质,转向输送接收的该印刷介质并向下游侧移送;
转向辊部,其设置于所述转向路径上,且通过使旋转方向反转而使所述印刷介质转向;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从接收的所述印刷介质被输送到规定的加速开始位置的时刻起,使所述转向辊部的旋转速度加速,并且与所述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应地变更所述加速开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变更所述加速开始位置以使印刷介质间的翻转余裕时间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与印刷装置的所述输送辊对的形态相应地变更与所述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对的所述加速开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种类相应地变更与所述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对的所述加速开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介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长的情况下,将所述加速开始位置控制在与所述印刷介质比所述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相比靠所述转向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
CN202010615426.3A 2019-09-30 2020-06-30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Active CN112573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8477A JP7351695B2 (ja) 2019-09-30 2019-09-30 印刷媒体反転装置
JP2019-178477 2019-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3253A CN112573253A (zh) 2021-03-30
CN112573253B true CN112573253B (zh) 2022-12-27

Family

ID=7511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5426.3A Active CN112573253B (zh) 2019-09-30 2020-06-30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51695B2 (zh)
CN (1) CN11257325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5018A (ja) * 1991-08-01 1993-02-12 Canon Inc 反転パス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579456B2 (ja) 2001-06-28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59089B2 (ja) * 2002-01-29 2008-03-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7448B2 (ja) * 2014-03-26 2018-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走査装置
JP6341041B2 (ja) * 2014-09-30 2018-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19563A (ja) 2015-12-28 2017-07-0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JP6782584B2 (ja) * 2016-08-30 2020-11-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9142629A (ja) 2018-02-19 2019-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54577A (ja) 2021-04-08
CN112573253A (zh) 2021-03-30
JP7351695B2 (ja)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1164B2 (en) Printer with different conveyance speeds of recording medium
US7331647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for th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image
JP2017132636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4682005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17119563A (ja) 印刷システム
CN112573253B (zh) 印刷介质翻转装置
US9150031B2 (en) Printing machine for print units having different printing patterns and different sheet sizes
US9827791B2 (en) Printer with lower conveyer
US20180311981A1 (en)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6443186B2 (ja) 印刷装置
CN110361945B (zh) 中转输送装置
US9981490B2 (en) Print system including multiple printers
US9987857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220258999A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US9327530B1 (en) Printer with duplex printing function
CN114801493B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2023031230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40158192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134403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3408454B2 (ja) 媒体搬送路切り替え機構付きプリンタユニット
JP2022178437A (ja) 印刷装置
JP20160200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0354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当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3008236A (ja) 後処理装置
JP5466957B2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