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4017B - 安装零件 - Google Patents

安装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4017B
CN112514017B CN201980049465.7A CN201980049465A CN112514017B CN 112514017 B CN112514017 B CN 112514017B CN 201980049465 A CN201980049465 A CN 201980049465A CN 112514017 B CN112514017 B CN 112514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mounting
locking claw
component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9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4017A (zh
Inventor
高辻善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ly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ily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ily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ily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14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4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4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4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止反向组装且易于判断组装方向是否正确的安装零件。涉及一种安装零件(3),其安装于设置在车辆的车室(60)内且形成有在矩形角部具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安装孔(2)的被安装部件(1)。包括:第一肋(13),其设置于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一端,插入第一切口(14);第二肋(13),其设置于一个侧面(15)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切口(14);第一卡定爪部(51),其在第一肋(13)与第二肋(13)之间从一个侧面(15)突出并与被安装部件(1)卡合;以及第二卡定爪部(51),其从安装零件(3)的另一个侧面(18)突出并与被安装部件(1)卡合,在从与相邻于一个侧面(15)的相邻侧面(16、17)正交的正交方向观察安装零件(3)时,第一卡定爪部(51)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肋(13)或第二肋(13)中的一个遮挡,且能够视觉辨认第二卡定爪部(51)。

Description

安装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零件。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零件安装部结构,其在设置于被安装部件的大致矩形的安装孔插入配置剖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零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零件安装部结构中,有必要采取措施以便能够防止安装零件对于安装孔的反向组装(以错误的方向组装正确的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29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零件安装部结构中,对于可安装于安装孔的多种安装零件,在其一个侧面分别一体地设置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肋,并在安装孔的缘部形成仅与一个肋匹配的一个凹部。对于安装到该安装孔的安装零件,切除另一个肋而仅留下与凹部匹配的一个肋,从而使其能够被后处理(post processing)成与该安装孔匹配的安装零件。由此,防止了未进行后处理的其它零件被错误组装到其安装孔。
但是,该错误组装的防止结构在后处理中需花费功夫来切除肋。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零件,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所述被安装部件设置于车辆的车室内,形成有在矩形的角部具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零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肋,其设置于所述安装零件的一个侧面中的一端,在所述安装零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切口;
第二肋,其设置于所述一个侧面中的另一端,在所述安装零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切口;
第一卡定爪部,其在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之间从所述一个侧面突出,用于与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以及,
第二卡定爪部,其在所述安装零件中从与所述一个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侧面突出,用于与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
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的端部之间利用连结部而在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相互连结,
在从与相邻于所述一个侧面的相邻侧面正交的正交方向观察所述安装零件时,所述第一卡定爪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肋或上述第二肋中的一个遮挡,且能够视觉辨认所述第二卡定爪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安装零件的长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零件安装部结构时的侧视图。
图2是从短边侧观察图1的安装零件时的侧视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的安装零件时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拆卸了开关钮的状态下的图1的安装零件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安装零件的水平剖视图。
图6是示出反向组装了图5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7是反向组装防止用肋和卡定爪部的周边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8是示出将安装零件插入被安装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安装零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安装零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安装零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
图1~图11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图。
实施例一
<结构>以下,对该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5(主要参照图1)所示,通过将剖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零件3插入配置到设置于被安装部件1的矩形的安装孔2而构成零件安装部结构。此外,图1是从图5的A-A线观察的图。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就安装零件3而言,设置于安装孔2内的部分整体上呈与安装孔2相似的矩形形状,且其剖面略小于安装孔2。
对于以上描述,该实施例具备如下结构。
如图5所示,在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设置反向组装防止部11。
反向组装防止部11具有: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其设置于安装零件3的外部面,沿安装零件3对于安装孔2的插入方向12(图1)延伸;以及切口部14,其局部地设置于安装孔2的缘部而可容纳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
这里,安装零件3的外部面是指安装零件3的设置于安装孔2的部分中的外侧的面。剖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零件3的外部面由四个侧面15~18构成,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能够设置于其中的一个。在该实施例中,在具有长方形剖面的安装零件3的上述部分中的一个短边、即一个侧面15上设置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
如图6所示,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是用于防止反向组装(以错误的方向组装正确的零件)的肋,且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两端从该一个侧面15突出。位于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一端的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第一肋)的外侧的面与相邻于一个侧面15的侧面16(相邻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另一端的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第二肋)的外侧的面与相邻于一个侧面15的侧面17(相邻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零件3安装于车辆的车体侧面板61(下述)的状态下,侧面16为上部面,侧面17为下部面。侧面15为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而朝向左侧的面(一个侧面),侧面18成为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而朝向右侧的面。此外,在下文中,侧面18也称为位于一个侧面15的相反侧的另一个侧面18,侧面16和侧面17也称为与一个侧面15相邻的相邻侧面。
该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端部之间利用连结部19而在安装孔2的外侧相互连结(图2)。
这里,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的“之间”用作表示两者的相关性的术语。因此,反向组装防止部11所设置的“之间”并不仅限于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
另外,插入方向12是指与安装孔2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
切口部14是在被安装部件1的安装孔2形成的切口,其容纳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切口部14呈与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相似的形状,且形成为略大于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该切口部14配置于与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对应的位置。具体地,在矩形的安装孔2中,切口部14配置于与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相对的一个边的两端(第一切口、第二切口)。
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以沿着插入方向12连续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安装零件3的要设置于安装孔2的部分。
连结部19构成为连结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跟前侧的端部之间或跟前侧的端部附近之间而使其一体化。
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从一个侧面15突出的高度优选比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的间隙(clearance)21大(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高度>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的间隙21)。
这里,间隙21是指通常设置于零件之间的组装部等的误差补偿用的间隙等。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的间隙21设定为约0.2mm~0.3mm左右。因此,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高度(突出量15H)设成比0.2mm~0.3mm的程度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mm。但间隙21的大小不限定于上述数据。
如图3所示,优选将形成于安装零件3的侧面15~18的凸缘部31作为连结部19。
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优选以其高度与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图3)相同或小于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的方式突出(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高度)。
这里,可以独立于凸缘部31而设置连结部19,但优选将凸缘部31用作连结部19。
凸缘部31是用于从插入方向12的跟前侧相对于安装孔2卡定并保持安装零件3的伸出部分(安装支承面),其与安装零件3形成为一体。凸缘部31制成为比安装孔2大致大一圈。凸缘部31优选以遍及整个外周的方式连续地设置于安装零件3的外周部。
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可以根据安装零件3的侧面15~18的位置而不同。该情况下的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以在设置有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一个侧面15的伸出量32为基准。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侧面15的凸缘部31的从安装零件3的外周部的伸出量32设定为约2mm~3mm左右。因此,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高度(突出量15H)设置成比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小。但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不限定于上述数值。
如图5所示,优选在安装零件3中的、位于与设置有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一个侧面15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侧面18的至少一个角落部形成倒角部41。在该实施例中,将具有大致长方形剖面的安装零件3的短边中除了一个侧面15之外的其余的一个侧面作为另一个侧面18。
倒角部41呈角落部被斜切的形状。设置倒角部41的角落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在该实施例中,分别在由侧面18和侧面16形成的角落部和由侧面18和侧面17形成的角落部形成倒角部41。倒角部41能够是所谓的C面(45°的切除部)、其它角度的切除部等。
另一方面,在被安装部件1的安装孔2中,优选在对安装孔2的倒角部41进行容纳的角部具有与倒角部41平行的倾斜缘部42。
倾斜缘部42是与安装零件3的倒角部41相应地设置的倾斜的部分。倾斜缘部42形成为相对于倒角部41留有间隙21并平行。借助于倒角部41和倾斜缘部42而形成辅助性的反向组装防止部。
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上,在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之间的位置(图1和图3)设置针对被安装部件1的卡定爪部51(第一卡定爪部)。另外,在位于与一个侧面15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侧面18上,在两个倒角部41之间的位置(图1)也设置针对被安装部件1的卡定爪部51(第二卡定爪部)。
这里,卡定爪部51使安装零件3从插入方向12的深处侧卡定于安装孔2的缘部,其与安装零件3形成为一体。卡定爪部51可以为通过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设置U字形的凹口部55而在凹口部55的内侧形成的弹性爪。该卡定爪部51形成为具有导入锥形部56和卡定面部57,且侧视时呈大致三角形,其中,导入锥部56越朝向深处侧则其离开侧面15、18的高度越小,卡定面部57可以在跟前侧卡定于安装孔2的缘部。卡定爪部51以相同的形状设置于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和另一个侧面18的(宽度方向和插入方向12上的)相同的位置。安装零件3通过插入到安装孔2,以由凸缘部31和卡定爪部51夹着被安装部件1的方式被卡定并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形成于一个侧面15的卡定爪部51的突出量51H比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突出量15H小,如图1所示,在从与相邻侧面16正交的方向(正交方向)、即从上方(参照图2)观察时,一个侧面15的卡定爪部51完全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因此,从上方观察安装零件3时,处于能够视觉辨认设置于另一个侧面18的卡定爪部51的全长而看不到形成于一个侧面15的卡定爪部51的状态。由此,如图1所示,从上方观察安装零件3时,安装零件3相对于中心线C整体而呈不对称形状。
此外,如图9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卡定爪部51只要其至少一部分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即可,优选的是,只要卡定爪部51的突出量51H的一半以上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即可。由此,从上方观察安装零件3时可确保不对称性。
如图1所示,被安装部件1可以为车体侧面板61。安装零件3可以为开关零件62。
这里,车体侧面板61是设置于车辆的车室60内的各种内装面板。这样的内装面板例如包括设置于车室60的前部的仪表面板、设置于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控制台、车门面板(door panel)等。另外,车体侧面板61也可以是安装于这种内装面板的辅助面板(sub panel)、装饰面板(装饰件;finisher)。在这些车体侧面板61上可形成用于插入配置安装零件3的凹孔65(图1),在这种凹孔65的深处部形成安装孔2。这种凹孔65具有与下述的开关钮(knob)67的显示面67a(与插入方向12正交且暴露于车室60内的面)相似的形状。
开关零件62是构成设置于车室60内的各种开关的零件。关于开关零件62,存在各种开关,例如用于操作危险警告灯的点亮/熄灭的危险警告开关、空调或音响的开关、用于控制车辆的功能的开关等。
开关零件62主要由开关单元66(固定部)和开关钮67(可动部)构成。开关单元66具有开关壳体68和端子部69等。开关壳体68呈大致方筒状且在插入方向12的中间部具有凸缘部31。端子部69用于连接线束(harness;电缆),其安装于开关壳体68的深处侧的端部,且沿着插入方向12从开关壳体68突出。端子部69配置成在一个侧面15与另一个侧面18之间的宽度方向上靠近另一个侧面18。由此,可确保从上方观察开关单元66时的不对称性。
开关钮67形成为帽状。开关钮67安装成在车体侧面板61的凹孔65内覆盖开关壳体68的比凸缘部31更靠近跟前侧的部分,由此可以进行沿插入方向12的按入操作。
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倒角部41设置于开关单元66的开关壳体68中的比凸缘部31更靠近深处侧的部分。此时,设置于开关壳体68的中间部的凸缘部31用作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连结部19,由此,可提高开关零件62的保持于安装孔2的部分(开关壳体68)的刚性。将开关零件62容纳设置在车体侧面板61的凹孔65(图1)中,由此,处于只有开关钮67从车体侧面板61的表面向外部暴露的状态。
如图1所示,开关钮67的显示面67a形成为上侧边长底侧边短的梯形形状,且形成为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在插入方向12上略倾斜。但不特别限定开关钮67的显示面67a的形状。另外,如图10的另一实施例所示,也可以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在插入方向上12倾斜,也可以形成为与插入方向12正交的面。
另外,如图5所示,在开关壳体68的内部设置基板73,该基板73具有LED等光源71和轻触开关(tact switch)等开关触点部72。另外,在开关壳体68的内部配设通过开关钮67的按压操作来对开关触点部72的接通/断开进行操作的滑动部件74。在开关钮67的显示面67a具有可借助于来自光源71的光而进行透射照明的显示部75。
<作用>以下,对于该实施例的作用说明进行。
通过将剖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零件3插入配置到设置于被安装部件1的大致矩形的安装孔2而形成零件安装部结构。安装零件3在凸缘部31和卡定爪部51的作用下卡定并保持于安装孔2的缘部。
作为这种安装零件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03-173726号公报。在该公报所记载的开关模块中,在安装零件的一个周壁形成两条肋,在与该一个周壁相对的周壁形成三条肋,并在操作面板(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形成各自的引导槽。在未设置肋的其它周壁设置卡定片。在该开关模块中,由于以肋的条数来判断组装方向,因此存在仅凭一眼难以判断组装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即,在通过人工操作来组装该开关模块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暂时先用手拿起开关模块,之后数清(识别)肋的条数而确认组装方向的确认操作。因此、期望一种防止反向组装且易于判断组装方向是否正确的安装零件。
<效果>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在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设置反向组装防止部11。由此,能够防止安装零件3相对于安装孔2的反向组装(以错误的方向组装正确的零件)。
此时,由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和切口部14构成反向组装防止部11。由此,可使反向组装防止部11的结构简单,同时,在将安装零件3插入安装孔2时,切口部14引导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由此可使反向组装防止部11具有引导安装零件3的功能。因此,在将安装零件3组装于被安装部件1时,能够抑制如在图2中以箭头所示那样的安装零件3的倾斜等。因此,可以防止安装零件3(的开关钮67)与被安装部件1、周边零件接触。
这里,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关钮67的显示面67a为梯形。因此,该梯形还可以发挥反向组装防止功能。即,在将开关钮67上下颠倒而进行反向组装的情况下,开关钮67与车体侧面板61接触,由此,还可以防止反向组装。但在该情况下会损坏暴露于车室60内的车体侧面板61,因此,反向组装会导致车体侧面板61的外观不良。于是,有必要在开关钮67与车体侧面板61接触之前防止反向组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插入方向12上,使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延伸长度13L比车体侧面板61的凹孔65的深度65L长。由此,在沿着与图8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错误组装的情况下,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先于开关钮67与车体侧面板61抵接。
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两端位置设置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由此,能够在一个侧面15的内侧确保所需的(用于设置卡定爪部51等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从与开关零件62的侧面16(与一个侧面15相邻的相邻侧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设置于一个侧面15的卡定爪部51(第一卡定爪部)的整体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而设置于另一个侧面18的卡定爪部51(第二卡定爪部)的整体(插入方向12上的全长)则能够视觉辨认。由此,可确保从上方观察开关零件62(安装零件3)时的不对称性,操作人员在手拿开关零件62并将其组装到车体侧面板61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判别插入方向12是否正确。即,本实施例的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还发挥对进行错误组装的操作本身进行抑制的功能。此外,从与开关零件62的相邻侧面16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只要设置于一个侧面15的卡定爪部51的至少一部分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优选的是,只要卡定爪部51的突出量51H的一半以上被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遮挡,则能够确保不对称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由另一个侧面18和侧面16、17所成的角落部形成倒角部41,而在由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和侧面16、17所成的角落不设置倒角部41而是形成为直角角部,由此,从上方观察开关单元66时(还包括由于弄错而上下颠倒时的从上方观察时)可确保不对称性。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端子部69配置成,端子部69的中心在一个侧面15与另一个侧面18之间的宽度方向上更靠近另一个侧面18。这一方面同样在从上方观察开关单元66时确保了不对称性。这样,在开关单元66上,在多处确保外观上的不对称性,由此,在操作人员手拿开关零件62并将其组装到车体侧面板61时,能够通过目视更容易地判别插入方向12是否正确。如图10或图11所示,在安装从上方全然不能视觉辨认显示面67a的开关钮67的情况下,上述的结构能够得到显著的效果。
将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作为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两端位置处,在与相邻的侧面16、17(相邻侧面)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向外部延伸的一对突条部。由此,仅将安装零件3向单侧伸长便能够扩大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和安装孔2的重叠量a(图5)。因此,仅仅追加形状简单的反向组装防止部11、切口部14就能够可靠地进行限制以防止反向组装,而无需大幅地变更安装零件3、安装孔2的形状。另外,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切口部14形成为不影响与一个侧面15相邻的侧面16、17(相邻侧面)的形状,因此,还可以使安装零件3、安装孔2在一个侧面15的面方向上小型化(即、进一步缩短短边)。
用连结部19连结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端部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安装零件3的刚性。因此,能够确保对于如在图1中以箭头所示那样的开关钮67的端部按压等的刚性。尤其是,如图7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所示,将成为安装零件3相对于安装孔2的安装支承面的凸缘部31作为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连结部19,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开关钮67的端部按压等的刚性。
如图5所示,可以使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突出为比安装孔2与安装零件3之间的间隙21更长。由此,能够确保将安装零件3反向组装到安装孔2时的安装孔2和安装零件3(的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重叠量a大。因此,能够消除诸如强行反向组装之类的不良情况。
如图3所示,可以使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突出为与设置于安装零件3的侧面15~18的凸缘部31的伸出量32相同或小于该伸出量32。由此,能够在安装零件3(的开关单元66)的大小的范围内使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长度最大化。因此,能够在实现安装零件3的小型化的同时更大地形成一对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有效地防止反向组装。
可以在安装零件3的另一个侧面18的至少一个角落部形成倒角部41,在对安装孔2的倒角部41进行容纳的角部设置与倒角部41平行的倾斜缘部42。由此,能够确保将安装零件3反向组装到安装孔2时的安装孔2(的倾斜缘部42)和安装零件3(的反向组装防止用肋13)的重叠量b(图6)比重叠量a大在安装孔2设置了倾斜缘部42的部分(重叠量b>重叠量a)。因此,能够几乎完全消除将安装零件3强行反向组装到安装孔2的不良情况。
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的一对突条部之间的位置(图3)和设置于另一个侧面18的倒角部41的侧部的位置(图1)设置卡定爪部51。由此,能够在安装零件3的一个侧面15和另一个侧面18中的通过突条部、倒角部41等而提高刚性的部位的内侧设置卡定爪部51。因此,卡定爪部51能够良好地进行钩挂,安装零件3不易从安装孔2脱落或脱离(或者能够增大卡定爪部51的脱离所需的力(脱离力))。
也可以将被安装部件1作为车体侧面板61,将安装零件3作为开关零件62。由此,能够将开关零件62设置为不会反向组装到车体侧面板61。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被安装部件;2:安装孔;3:安装零件;11:反向组装防止部;
12:插入方向;13:反向组装防止用肋(第一肋、第二肋);
14:切口部(第一切口、第二切口);15:一个侧面;
16:侧面(相邻侧面);17:侧面(相邻侧面);18:另一个侧面;
19:连结部;21:间隙;31:凸缘部;32:伸出量;41:倒角部;
42:倾斜缘部;51:卡定爪部(第一卡定爪部、第二卡定爪部);
60:车室;61:车体侧面板;62:开关零件;69:端子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30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专利申请特愿2018-142021的优先权,且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完整地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安装零件,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所述被安装部件设置于车辆的车室内,形成有在矩形的角部具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零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肋,其设置于所述安装零件的一个侧面中的一端,在所述安装零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切口;
第二肋,其设置于所述一个侧面中的另一端,在所述安装零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切口;
第一卡定爪部,其在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之间从所述一个侧面突出,用于与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以及,
第二卡定爪部,其在所述安装零件中从与所述一个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侧面突出,用于与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
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的端部之间利用连结部而在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相互连结,
在从与相邻于所述一个侧面的相邻侧面正交的正交方向观察所述安装零件时,所述第一卡定爪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肋或所述第二肋中的一个遮挡,且能够视觉辨认所述第二卡定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的从所述一个侧面的突出量比所述第一卡定爪部的从所述一个侧面的突出量大,
在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安装零件时,所述第一卡定爪部的整体被所述第一肋或所述第二肋中的一个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零件,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安装零件时,能够视觉辨认所述第二卡定爪部的全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或所述第二肋中的一个在与所述相邻侧面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向所述一个侧面的外方延伸,
所述第一肋或所述第二肋中的一个具有直角的角部,
在所述相邻侧面和所述另一个侧面所成的角落部上形成有倒角部,在观察所述相邻侧面时,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角部和所述倒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零件,其特征在于,
连接有与线束连接的端子部,
所述端子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突出,并配置成在所述一个侧面与所述另一个侧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另一个侧面。
CN201980049465.7A 2018-07-30 2019-07-23 安装零件 Active CN112514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2021 2018-07-30
JP2018142021 2018-07-30
PCT/JP2019/028790 WO2020026887A1 (ja) 2018-07-30 2019-07-23 取付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4017A CN112514017A (zh) 2021-03-16
CN112514017B true CN112514017B (zh) 2023-12-01

Family

ID=6923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9465.7A Active CN112514017B (zh) 2018-07-30 2019-07-23 安装零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67607B2 (zh)
CN (1) CN112514017B (zh)
WO (1) WO202002688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750A (ja) * 1999-04-27 2000-11-07 Hino Motors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JP2003173726A (ja) * 2001-12-05 2003-06-2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009245706A (ja) * 2008-03-31 2009-10-22 Komatsu Ltd 板材取付部品用のアダプタ
CN101646111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安装结构
JP2010102927A (ja) * 2008-10-23 2010-05-06 Tokai Rika Co Ltd 誤組付防止構造
JP2010182445A (ja) * 2009-02-03 2010-08-19 Alps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4194848A (ja) * 2013-03-28 2014-10-09 New Cosmos Electric Corp スイッ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750A (ja) * 1999-04-27 2000-11-07 Hino Motors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JP2003173726A (ja) * 2001-12-05 2003-06-2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009245706A (ja) * 2008-03-31 2009-10-22 Komatsu Ltd 板材取付部品用のアダプタ
CN101646111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安装结构
JP2010102927A (ja) * 2008-10-23 2010-05-06 Tokai Rika Co Ltd 誤組付防止構造
JP2010182445A (ja) * 2009-02-03 2010-08-19 Alps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4194848A (ja) * 2013-03-28 2014-10-09 New Cosmos Electric Corp スイッチ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4017A (zh) 2021-03-16
WO2020026887A1 (ja) 2020-02-06
JP6767607B2 (ja) 2020-10-14
JPWO2020026887A1 (ja)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6087B (zh) 连接器盒及其组装方法
JP5130118B2 (ja) 車載用室内照明装置
US9882310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unit
US7128601B2 (en) Wire cover for connectors
US20080011930A1 (en) Attaching structure
US7287890B2 (en) Lamp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JP2010083210A (ja) 車両室内用光源装置
US6930264B2 (en) Switch structure of lamp unit
US20020106929A1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s to a lamp unit
CN112514017B (zh) 安装零件
US10035420B2 (en) Vehicle instrument device
CN108870195B (zh) 室内照明灯
CN113825672A (zh) 车门后视镜
US7279648B2 (en) Automotive combination switch
US20180198233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2010113978A (ja) 自動車室内用のプッシュ式スイッチ
JP7098678B2 (ja)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93159B2 (ja) ロック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9214600A (ja) 車室内照明装置用ケース
JP6434453B2 (ja) 本体ケース、端子装置、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JP7435424B2 (ja) 照明装置
JP7113780B2 (ja) 車載電子機器
JPH0794227A (ja) コネクタの端子固定装置
JP6174444B2 (ja) 接続ポート装置
JP5044325B2 (ja) 自動車用内装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