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3353B -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353B
CN112513353B CN201980050100.6A CN201980050100A CN112513353B CN 112513353 B CN112513353 B CN 112513353B CN 201980050100 A CN201980050100 A CN 201980050100A CN 112513353 B CN112513353 B CN 112513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bric
airbag
air permeability
measu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3353A (zh
Inventor
保坂太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513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3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2Inflatable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characterised by weave density or surface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04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B60R2021/23509Fabric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2Sett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 D10B2505/124Air bags

Abstract

一种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纤维制成,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到的(A)~(C)的透气度的CV值满足下述要件:(A)基于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变异系数即CV值为6.0%以下,(B)基于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C)基于JIS L 1096测得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 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布纬纱方向的透气度均一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由该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的安全气囊、和该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确保车辆碰撞时的乘员安全,不断在车辆中安装各种安全气囊。作为各种安全气囊,可以例示驾驶员保护用、副驾驶员保护用、膝保护用、座位底座中内置的胸部保护用、窗上部的顶棚内所安装的头部保护用等。主要使用非涂层基布的驾驶员保护用、副驾驶员保护用安全气囊具有用于调整安全气囊的内压的透气孔(放气孔),以调整、保持内压的合适。但是、在非涂层基布的透气度不均匀的情况下,该放气孔有可能不能调整、保持规定的内压。因此、对安全气囊用基布要求具有均一的透气度。
此外,安全气囊在展开时以高速被赋予高压空气。因此、对于安全气囊,除了过去要求的低压·定压下的透气度均一以外,在动态透气度、高压透气度等的基布形态发生变化的形态下也要求具有均一透气度。
进而,要求安全气囊展开时,不因为冲击、囊内压而破裂的性质(耐破裂性)。因此,对于基布而言,为了获得耐破裂性优异的安全气囊,需要具备优异的机械特性(抗拉强力、撕裂强力等)。
作为获得均一透气度和机械特性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合并实施罗拉定形工序和拉幅机定形工序而成的由聚酯长丝形成的基布。此外,作为实现均一透气度和燃烧性的手段,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实施罗拉收缩定形工序精整而成的织物。进而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使织造时的经纱张力在宽度方向上保持同等,使得蜷缩率均一化,得到均一透气度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050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81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由于合并实施罗拉定形工序和拉幅机定形工序,所以成本高。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由于通过使织物表面状态变化来使透气度均一化,所以在高压透气度、动态透气度那样的使基布表面状态发生变化的透气度形态下不能实现均一透气度。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没有关于机械强度均一性的记载。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通过罗拉定形工序进行收缩加工。因此、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宽度方向机械强度均一性不充分。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在高压透气度、动态透气度那样的使基布表面状态发生变化的透气度形态下不能实现均一透气度。进而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是涉及以高密度织造而成的基布的技术,不适合以低密度织造而成的基布。此外,专利文献3没有提及机械强度的均一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透气度的均一性且机械特性的均一性优异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由该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的安全气囊、和该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纤维制成,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到的(A)~(C)的透气度的CV值(即变异系数)满足下述要件,
(A)基于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CV值为6.0%以下,
(B)基于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C)基于JIS L 1096测得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此外,用于制造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具有热定形工序、和在所述热定形工序前调整基布表面温度的工序,其中,在将所述基布表面温度调整到40~70℃后,实施所述热定形工序。
进而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是由上述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的安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以下、有时也简称基布)是由聚酰胺纤维织造而成的织物。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布在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的(A)~(C)的透气度的CV值(变异系数)满足下述要件。
(A)基于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CV值为6.0%以下,
(B)基于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C)基于JIS L 1096测得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由聚酰胺纤维织造而成的织物)
聚酰胺纤维可以例示由尼龙6、尼龙6,6、尼龙1,2、尼龙4,6、尼龙6与尼龙6,6的共聚聚酰胺、使聚亚烷基二醇、二羧酸、胺等与尼龙6共聚而成的共聚聚酰胺等形成的纤维等。从获得的安全气囊的耐冲击性优异方面出发,聚酰胺纤维优选为由尼龙6或尼龙6,6形成的纤维。
本实施方式中,聚酰胺纤维的总纤度没有特殊限定。举例可以列举出:聚酰胺纤维的总纤度优选为235dtex以上、更优选280dtex以上。此外,聚酰胺纤维的总纤度优选为940dtex以下、更优选为700dtex以下。通过使聚酰胺纤维的总纤度在上述范围内,所得安全气囊容易得到必要的机械特性(抗拉强力、撕裂强力等)。此外,所得基布轻量性、紧凑性优异。再者、聚酰胺纤维的总纤度可以基于JIS L 1013(1999)8.3.1A法计算。
此外,对于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没有特殊限定。举例可以列举出: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优选为1dtex以上,更优选为1.5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dtex以上。此外,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优选为8dtex以下,更优选为7dtex以下。通过使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dtex以上,能够进一步抑制制造时的单纤维断裂,容易制造。此外,通过使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8dtex以下,所得经纱、纬纱的柔软性提高。另外,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以通过将总纤度除以长丝数来计算。此外,长丝数可以基于JIS L 1013(1999)8.4的方法来计算。
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不受特别限定。举出一例,单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可以是Y型、V型、扁平型等各种非圆形,可以是具有中空部的形状。其中,从制丝性方面出发,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
回到对聚酰胺纤维整体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纤维的抗拉强度优选是8.0cN/dtex以上,更优选为8.4cN/dex以上。通过使聚酰胺纤维的抗拉强度在上述范围内,获得的基布容易具有充分的机械特性(抗拉强力、撕裂强力等)。另外,抗拉强度的上限不受特别限定。另外,聚酰胺纤维的抗拉强度可以通过在JIS L 1013(1999)8.5.1标准时试验中示出的等速伸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来计算。
聚酰胺纤维的伸长率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1%以上。此外,聚酰胺纤维的伸长率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在聚酰胺纤维的伸长率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所得的织物的韧性、断裂功优异。此外,显示上述范围内的伸长率的聚酰胺纤维的制丝性和织造性提高。另外,聚酰胺纤维的伸长率可以基于计算上述抗拉强度时所得的S-S曲线中显示出最大强力的点对应的伸长来计算。为了改善纺丝工序、拉伸工序、加工工序中的生产性或所得的织物的特性,聚酰胺纤维中可以适当配合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平滑剂、抗静电剂、增塑剂、增稠剂、颜料、阻燃剂等添加剂。
返回到对基布整体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布在基布纬纱方向上每20cm测定一次、通过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CV值为6.0%以下,通过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并且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各透气度,如果高出了上述各自的CV值,则容易通过在安全气囊使用的基布的裁切位置使内压性能不均匀。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上述3种透气度具有高均一性。在某种透气度不均一的情况,有可能由于安全气囊冲击的大小、充气机的种类、驾驶员的加速度不同等,使内压性能不均匀。再者、CV值通常可以在基布的整个宽度方向上测定计算。在基布的宽度小的情况,只要测定点至少有5点以上就可以。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通过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优选为700mm/s以下、更优选600mm/s以下。通过使动态透气度在上述范围内,容易使安全气囊得到必要的内压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通过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优选为3.0L/dm2/min以下、更优选2.5L/dm2/min以下。通过使500Pa压差下透气度在上述范围内,容易使安全气囊得到必要的内压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基于JIS L 1096(1999)测定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优选为1.5L/cm2/min以下、更优选1.2L/dm2/min以下。通过使20KPa压差下透气度在上述范围内,容易使安全气囊得到必要的内压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优选在基布纬纱方向上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的抗拉强力的CV值为1.5%以下,优选撕裂强力的CV值为3.0%以下。通过使各强力满足上述CV值,不容易由于安全气囊使用的基布的裁切位置使驾驶员约束性能不均匀。再者、抗拉强力是基于JIS K6404-3(1999)测定的抗拉强力,撕裂强力是基于JIS K 6404-4(1999)测定的撕裂强力。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抗拉强力优选经向和纬向上均为600N/cm以上、更优选625N/cm以上、进而优选650N/cm以上。对抗拉强力的上限没有特殊限定。通过使抗拉强力在上述范围内,所得安全气囊容易在展开时得到必要的机械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撕裂强力优选在经向和纬向上均为100N以上、更优选为125N以上。对撕裂强力的上限没有特殊限定。通过使撕裂强力在上述范围内,容易使所得安全气囊在展开时获得必要的机械强度。
基布的目付优选为220g/m2以下、更优选215g/m2以下。通过使基布的目付在上述范围内,所得安全气囊重量比较合适,不会过大。基布的轻量化与汽车的油耗直接相关。因此、目付的下限越低越好。另一方面、目付的下限,从所要求的耐热容量的观点,优选为150g/m2以上。再者、目付可以基于JIS L 1096(1999)8.4.2计算。
基布的厚度优选为0.35mm以下,更优选为0.33mm以下。在基布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易于确保安装安全气囊的车辆中乘客的空间。此外,易于提高车辆的车内的设计性的自由度。在厚度超过0.35mm的情况下,有基布的紧凑性易于降低的倾向。
[安全气囊]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基布(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的安全气囊。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即,安全气囊通过例如将基布缝制成袋状,安装充气机等附属设备来制造。
构成安全气囊的基布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述的那样,基布纬纱方向的透气度和抗拉强力、撕裂强力的均一性优异。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能够获得均一的内压保持性能和驾驶员约束性能,而不受基布的裁切位置影响。因此,安全气囊作为驾驶员保护用、副驾驶员保护用、膝保护用、座位底座中内置的胸部保护用、窗上部的顶棚内所安装的头部保护用等是有用。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基布的制造方法)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基布(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基布的制造方法具有热定形工序,并且在热定形工序前具有调整基布表面温度的工序(预热工序)。预热工序是将基布表面温度的调整到40~70℃的工序。再者、以下所示的其他工序都只是举例,可以适当替换成公知的其他工序。
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与基布关联地整经上述经纱,设置于织机。同样地于织机设置纬纱。织机不受特别限定。织机可以例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等。其中,从高速织造比较容易,易于提高生产性方面出发,织机优选为喷水织机。优选经纱和纬纱都为相同种类的聚酰胺纤维。此外,优选经纱和纬纱以都成为相同织密度的方式被织造。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相同种类的聚酰胺纤维”,是指聚合物种类、总纤度、物理特性同等的纤维。此外,所谓“织密度相同”,是指织造后的经纱和纬纱的织密度之差为1.5根以内。另外,织密度可以基于JIS L 1096:1999)8.6.1来计算。
织造的条件,没有特殊限定。举例可以列举出:织造时,优选将经纱张力调整成60~100cN/根来进行。在经纱张力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打入纬纱时,受到张力的经纱变成扁平形状,能够将透气度的控制得较低。在经纱张力为60cN/根以上的情况,经纱约束纬纱的力合适,容易实现规定的密度。此外,在经纱张力为100cN/根以下的情况,能够得到低透气度,并且、不容易由于使经纱因磨擦而产生毛刺等,能够容易保持优异的生产性。
调整经纱张力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举出一例,经纱张力可以通过调整织机的经纱送出速度的方法、调整纬纱的打入速度的方法等来调整。另外,经纱张力是否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例如利用张力测定仪测定在织机运转中经纱轴与后罗拉的中央部分,对每1根经纱所施加的张力来确认。
在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制造方法中,织造时的开口时机优选为330度以上。此外,开口时机优选为0度(360度)以下,更优选为340度以下。在开口时机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织造时的纬纱的张力均一,容易得到均一的抗拉强力。在开口时机为330度以上的情况,纬纱的张力均一,不容易发生抗拉强力的不均匀。另一方面、在开口时机为0度以下的情况,纬纱的约束充分,织造性优异。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开口时机”,是指将筘运动1个来回(织机1圈)设为360度,将各时机在0~360度之间表示。时机0度(360度)是指筘移动至织前侧最前方的时机。
织造结束时,根据需要对获得的织物实施精练加工。在精练工序中,织物例如被放入多个槽中水洗。此时,适当配合精练剂(例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各槽的水温适合为40~70℃左右。由此,精练剂被活化,附着于织纱的油剂、蜡等可以有效地被除去。
本实施方式的基布的制造方法中,在对所得织物热定形前进行预热工序。在热定形前的预热工序中,优选将基布表面温度调整到40~70℃、更优选42~69℃。此外,优选使表面温度的基布纬纱方向的CV值为0.04%以下。在热定形前的基布温度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基布纬纱方向的基布结构均一,甚至可以使透气度和机械强度变得更均一。再者、对热定形工序前的预热工序没有特殊限定。预热工序可以通过热风干燥机、吸鼓干燥机、无接触干燥机等等实施。
这里对纬纱方向的物性不均匀进行了讲述。基布纬纱方向的物性不均匀来自基布结构的不均匀,基布结构的不均匀受到构成基布的纤维的扁平度、紧张状态、约束状态、蜷缩率等影响。这些决定基布结构的因素,通常可以通过在高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状态下实施热定形加工而使其变化。基于该技术背景,发现了在以往的加工工序中通过延长热定形时间、提高热定形温度等方法能够获得均一的透气度。但是、根据该以往的方法,由于过度热收缩而不能得到宽度方向的均一强度,此外,过度热定形使纤维收缩,以至于得不到规定的透气度。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现状反复进行了各种试验,结果发现在热定形工序前进而实施预热工序,能够对本实施方式的基布赋予更均一的透气度特性和机械特性。
在在热定形前的预热工序后、也可以对基布表面温度被调整过的基布实施热定形加工。热定形温度没有特殊限定。举例可以列举出:热定形温度优选为120~200℃、热定形时间优选为30~40秒左右。此外,优选热定形时的经纱方向的张力为0.1~0.5kg/cm、热定形时的纬纱方向的张力为0.1~0.3kg/cm。热定形工序中使用的机器没有特殊限定。举例可以列举出:热定形工序中使用的机器是可以控制宽度方向的基布收缩的、针板式拉幅机(ピンテンター)、夹持式拉幅机(クリップテンター)等。
通过上述那样得到的基布的纬纱方向的透气度、机械强度的均一性优异。因此、基布能够实现均一的内压特性、驾驶员约束性能而不受裁切位置影响,因此作为安全气囊用的基布特别有用。
上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再者、上述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了具有以下特征的发明。
[1]一种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纤维制成,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到的(A)~(C)的透气度的CV值满足下述要件,
(A)基于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CV值为6.0%以下,
(B)基于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C)基于JIS L 1096测得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2].如[1]所述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的抗拉强力的CV值为1.5%以下,并且撕裂强力的CV值为3.0%以下。
[3].制造[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方法,具有热定形工序、和在所述热定形工序前调整基布表面温度的工序,在将所述基布表面温度的调整到40~70℃后,实施所述热定形工序。
[4].一种安全气囊,由[1]~[3]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各自的特性值通过以下方法来计算。
<特性值的计算方法>
(总纤度)
总纤度是基于JIS L 1013(1999)8.3.1A法,以规定荷重0.045cN/dtex测定公量纤度来计算。
(长丝数)
长丝数基于JIS L 1013(1999)8.4的方法来计算。
(单纤维纤度)
单纤维纤度通过将总纤度除以长丝数来计算。
(长丝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通过在JIS L 1013(1999)8.5.1标准时试验中示出的等速伸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来计算。此时,使用オリエンテック社制“坦锡伦”(TENSILON)UCT-100,将夹具间隔设为25cm,将拉伸速度设定为30cm/分钟。另外,伸长率基于S-S曲线中显示最大强力的点对应的伸长来计算。
(织密度)
经纱和纬纱各自的织密度基于JIS L 1096:(1999)8.6.1来计算。具体而言,将试样放置于平坦的台上,除去不自然的皱褶、张力,从基布一端开始每20cm计数2.54cm的区间内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计算它们各自的平均值。再者、CV值是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乘以100而计算的。
(目付)
目付是基于JIS L 1096:(1999)8.4.2,从基布一端开始、每20cm取20cm×20cm的试验片,计量各自的质量(g),将其平均值换算成每1m2的质量(g/m2)来计算。再者、CV值是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的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厚度)
厚度是基于JIS L 1096(1999)8.5A法,从基布一端开始每20cm使用直径1.05cm的圆形测定头的厚度测定机,在1.0kPa的加压下在为了使厚度下沉而保持10秒钟后测定厚度。再者、CV值是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基布表面温度)
基布表面温度是通过使用Fluke社制放射温度计,5次测定基布纬纱方向的5个位置,计算其平均值。
<实施例1>
(纱的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由尼龙6,6形成的、由圆形截面形状的单纤维纤度为6.52dtex的单纤维72根长丝构成的,总纤度为470dtex,抗拉强度为8.4cN/dtex,伸长率为23.5%,无捻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使用上述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利用喷水织机,织造出经纱和纬纱的织密度都是54根/2.54cm、宽200cm的织物。此时,将经纱张力调整为94cN/根,将开口时机设为340度,织机转速设为600rpm。
(精练和热定形)
接着,将获得的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常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将通过热风干燥机表面温度保持在42℃的基布使用针板拉幅机干燥机,在宽度增长率0%、超喂率0%的尺寸规定下,在180℃实施了1分钟热定形加工。
<实施例2>
(纱的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1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的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将通过热风干燥机表面温度保持在65℃的基布通过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热定形加工。
<比较例1>
(纱的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1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不进行热风干燥机的预热加工,就以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热定形加工。在未实施预热加工的状态下基布表面温度为23℃。
<实施例3>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由尼龙6,6形成、由圆形截面形状的单纤维纤度2.57dtex的单纤维136丝构成、总纤度350dtex,抗拉强度8.4cN/dtex、伸长率23.5%,无捻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使用上述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利用喷水织机织造出经纱和纬纱的织密度均为60根/2.54cm、宽200cm的织物。此时,调整经纱张力为70cN/根、开口时机为340度、织机转速为600rpm。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的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通常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将通过热风干燥机表面温度保持在44℃的基布使用针板拉幅机干燥机,在宽度增长率0%、超喂率0%的尺寸规定下,160℃下实施1分钟的热定形加工。
<实施例4>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3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通过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将通过热风干燥机而使表面温度保持在69℃的基布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热定形加工。
<比较例2>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3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通过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实施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不进行热风干燥机的预热加工,就以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实施热定形加工。未实施预热加工的状态的基布表面温度为24℃。
<实施例5>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由尼龙6,6形成、由圆形截面形状的单纤维纤度3.46dtex的单纤维136根长丝构成、总纤度470dtex,抗拉强度8.4cN/dtex、伸长率23.5%、无捻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使用上述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利用喷水织机织造出经纱和纬纱的织密度均为53根/2.54cm、宽200cm的织物。此时,调整经纱张力为100cN/根、开口时机为340度、织机转速为600rpm。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通常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将表面温度保持在44℃的基布使用针板拉幅机干燥机,在宽度增长率0%、超喂率0%的尺寸规定下,160℃下实施1分钟热定形加工。
<比较例3>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5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通过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实施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不进行热风干燥机的预热加工,就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实施热定形加工。未实施预热加工的状态的基布表面温度为24℃。
<实施例6>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由尼龙6,6形成、由圆形截面形状的单纤维纤度3.46dtex的单纤维136根长丝构成的、总纤度470dtex,抗拉强度8.4cN/dtex、伸长率23.5%的无捻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使用上述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利用喷水织机织造经纱和纬纱的织密度均为50根/2.54cm、宽200cm的织物。此时,调整经纱张力为90cN/根、开口时机340度、织机转速为600rpm。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通过通常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将利用热风干燥机而表面温度保持在43℃的基布使用针板拉幅机干燥机,在宽度增长率0%、超喂率0%的尺寸规定下在160℃实施1分钟的热定形加工。
<比较例4>
(纱准备)
作为经纱和纬纱准备与实施例6同样的合成纤维长丝。
(织造)
接下来,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实施织造。
(精练和热定形)
接下来,将所得织物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适当精练、干燥。然后、不通过热风干燥机实施预热加工,就以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实施热定形加工。未实施预热加工的状态的基布表面温度为24℃。
针对实施例1~6和比较例1~4中得到的各基布通过以下的评价方法评价抗拉强力、撕裂强力、动态透气度、500Pa压差透气度、20KPa压差透气度。结果如表1所示。
[评价方法]
(抗拉强力)
抗拉强力是基于JIS K 6404-3(1999)6.试验方法B(条样法),在经向和纬向上各从基布一端开始每20cm测定一次,从宽度的两侧去除纱,使其变为宽30mm,利用等速牵引型的试验机以夹具间隔150mm、拉伸速度200mm/min拉伸直至试验片被拉断,测定拉断时的最大荷重,对经向和纬向分别计算平均值。再者、CV值是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基布的撕裂强力)
(撕裂强力)
关于撕裂强力,是基于JIS K 6404-4(1999)6.试验方法B(单舌法),将长边200mm、短边76mm的试验片在经向和纬向上从基布一端开始每20cm测定一次,在试验片的短边的中央与短边方向成直角地引入75mm的切口,利用等速牵引型的试验机,以夹具间隔75mm、拉伸速度200mm/min进行撕裂直至试验片被拉断,测定此时的撕裂荷重。由获得的撕裂荷重的图表记录线,从去除了第1个峰的极大点中按降序选择3点,计算其平均值。最后关于经向和纬向,分别计算平均值。再者、CV值是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的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动态透气度)
动态透气度是基于ASTM D6476法使用TEXTEST社制FX3350从基布一端开始沿着纬向每20cm测定一次。再者、测定罐使用400cm3。CV值是通过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500Pa压差透气度)
500Pa压差透气度是基于ASTM D3886法通过TEXTEST社制FX3300,从基布一端开始沿着纬向每20cm测定一次。再者、机器的压差设定值使用500Pa、测定面积为100cm2。CV值是通过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20KPa压差透气度)
20KPa压差透气度是依照JIS L 1096(1999)8.27.1A法,从基布一端开始沿着纬向每20cm测定一次。在口径100mm的圆筒的一端安装基布,以从固定位置不漏气的方式固定,使用调节器调整试验压差为20KPa,使用流量计测定此时从基布透过的空气量。CV值是通过将上述每20cm采集的数据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再乘以100而计算的。
[表1]
Figure BDA000291873965000017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6制作的基布,基布纬纱方向的透气度均一性优异,此外,抗拉强力和撕裂强力的均一性优异。
另一方面,比较例1~4中制作的基布,基布纬纱方向的透气度、和机械强力不均匀程度大。因此、这些基布有可能因为裁切时取的基布位置而使安全气囊的内压保持性·驾驶员约束性能不均匀。

Claims (3)

1.一种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纤维制成,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到的(A)~(C)的透气度的CV值满足下述要件:
(A)基于ASTM D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度的变异系数即CV值为6.0%以下,
(B)基于ASTM D3886法测得的500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以及
(C)基于JIS L 1096法测得的20KPa压差下透气度的CV值为10.0%以下,
所述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是通过具有热定形工序、和在所述热定形工序前调整基布表面温度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在将所述基布表面温度调整到40~70℃之后,实施所述热定形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沿基布纬纱方向每20cm测定一次而得的抗拉强力的CV值为1.5%以下,并且撕裂强力的CV值为3.0%以下。
3.一种安全气囊,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缝制而成。
CN201980050100.6A 2018-09-19 2019-08-27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5133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4652 2018-09-19
JP2018-174652 2018-09-19
PCT/JP2019/033551 WO2020059443A1 (ja) 2018-09-19 2019-08-27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353A CN112513353A (zh) 2021-03-16
CN112513353B true CN112513353B (zh) 2022-07-15

Family

ID=6988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100.6A Active CN112513353B (zh) 2018-09-19 2019-08-27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1126B2 (zh)
EP (1) EP3854919B1 (zh)
JP (1) JP7272270B2 (zh)
KR (1) KR20210057034A (zh)
CN (1) CN112513353B (zh)
MX (1) MX2021002344A (zh)
PL (1) PL3854919T3 (zh)
WO (1) WO2020059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2349B (zh) * 2019-03-04 2022-05-31 东丽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用基布和安全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
WO2024009713A1 (ja) * 2022-07-04 2024-01-1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WO2024075727A1 (ja) * 2022-10-07 2024-04-11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織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017A (zh) * 2015-03-30 2017-11-28 东丽株式会社 气囊用涂层基布、气囊及气囊用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333632A1 (es) * 1965-11-29 1968-01-01 Hoechst Ag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fijacion de materiales de fibras sinteticas y colorantes.
DE69419729T2 (de) * 1993-10-13 1999-12-30 Teijin Ltd Gewebe für hochleistungs-luftsack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H09105047A (ja) * 1995-10-09 1997-04-22 Teijin Ltd ノンコートエアーバッグ用織物
JPH108344A (ja) 1996-04-23 1998-01-13 Teijin Ltd 均一な通気度を有するエアーバッグ用フィルタークロ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8031855A1 (en) * 1997-01-21 1998-07-23 Wang Pamela C Weaving reed dent spacing arrangements
US5881776A (en) * 1997-01-24 1999-03-16 Safety Components Fabric Technologies, Inc. Rapier woven low permeability air bag fabric
JP4427857B2 (ja) * 2000-02-25 2010-03-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2007162187A (ja) * 2005-12-16 2007-06-28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織物、コート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フレータブル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JP2008081873A (ja) 2006-09-27 2008-04-10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ならびに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の製造方法
JP5873268B2 (ja) 2011-08-15 2016-03-01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高密度織物とその製織方法
CN103597131B (zh) * 2011-12-07 2015-04-15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合成纤维
WO2014115864A1 (ja) * 2013-01-28 2014-07-3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2014181430A (ja) * 2013-03-21 2014-09-29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高密度織物
CN104278392B (zh) 2013-07-10 2017-02-0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WO2015137495A1 (ja) * 2014-03-14 2015-09-17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T3279378T (pt) * 2015-04-03 2021-06-21 Toyo Boseki Tecido têxtil de utilização de airbag e airbag
CN204982224U (zh) * 2015-06-29 2016-01-20 东洋纺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用织物及安全气囊
KR102522870B1 (ko) * 2015-07-13 2023-04-18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에어백용 기포, 에어백 및 에어백용 기포의 제조 방법
CN106592209A (zh) * 2016-11-14 2017-04-26 可隆(南京)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017A (zh) * 2015-03-30 2017-11-28 东丽株式会社 气囊用涂层基布、气囊及气囊用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353A (zh) 2021-03-16
KR20210057034A (ko) 2021-05-20
PL3854919T3 (pl) 2023-09-18
JP7272270B2 (ja) 2023-05-12
WO2020059443A1 (ja) 2020-03-26
US20220049383A1 (en) 2022-02-17
EP3854919B1 (en) 2023-07-26
JPWO2020059443A1 (ja) 2021-08-30
US11761126B2 (en) 2023-09-19
EP3854919A4 (en) 2022-06-01
MX2021002344A (es) 2021-04-28
EP3854919A1 (en) 202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9377B1 (en) Coated base fabric for airbag, airba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ated base fabric for airbag
KR101569328B1 (ko) 직물과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2513353B (zh) 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用非涂层基布的制造方法
US9834167B2 (en) Airbag fabric and airbag
CN107709641B (zh) 安全气囊用基布、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
EP3279376B1 (en) Polyester base fabric for airbag, polyester airba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ester base fabric for airbag
US6832633B2 (en) High density fabric for air ba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density fabric
CN113015826B (zh) 气囊用织物以及气囊用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11164248B (zh) 气囊基布和包含该气囊基布的气囊
CN113302349B (zh) 安全气囊用基布和安全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
JP5873268B2 (ja) エアバッグ用高密度織物とその製織方法
JP3544179B2 (ja) 高密度織物の製織法
JPH09105047A (ja) ノンコートエアーバッグ用織物
WO2022196191A1 (ja)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織物
JP4265522B2 (ja)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かかる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エアバッグ用織物
WO2024009713A1 (ja)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基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