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6374B -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6374B
CN112506374B CN202011396196.2A CN202011396196A CN112506374B CN 112506374 B CN112506374 B CN 112506374B CN 202011396196 A CN202011396196 A CN 202011396196A CN 112506374 B CN112506374 B CN 112506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area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anel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61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6374A (zh
Inventor
张培祺
陈运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61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6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6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6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该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本体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绑定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位于触控区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本申请提供的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提升了整机光学参数的同时减少了整机的厚度和重量。

Description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而随着电容方案的快速发展,窄边框的整机设计越来越多得到人们的青睐,电容触控技术的交互智能产品也越来越多,大尺寸的电容屏基本使用导电膜材实现触控功能。而在形成触控屏时,不同层之间基本采用胶体贴合,而胶体的设置不仅会牺牲整机的一部分光学参数,而且在将各层粘接时,增加了整机的厚度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提升了整机光学参数的同时减少了整机的厚度和重量。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该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本体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绑定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绑定单元连接;硬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硬性电路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硬性电路板包括定位孔,位于所述硬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对称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非触控区围绕所述触控区的整个外周,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单元还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非触控区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单元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多个通孔沿第二方向排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非触控区中,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在所述非触控区面积中的占比大于等于百分之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包括圆形、三角形、多边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本体包括:驱动层,用于布置驱动电极;接收层,用于布置接收电极;以及透明胶层,位于所述驱动层和所述接收层之间,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驱动层、所述接收层、所述透明胶层。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盖板;以及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传感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本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所述通孔中的粘胶彼此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将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本体置于显示面板、盖板的其中一者上;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通孔内形成粘胶;以及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的另一者置于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所述本体上,使得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于所述通孔中的粘胶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触控传感器中,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绑定单元连接;硬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硬性电路板连接;所述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通孔内形成粘胶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硬性电路板对所述本体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的其中一者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本体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至少部分围绕触控区,非触控区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绑定单元和连接单元,绑定单元位于触控区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连接单元位于触控区的至少一侧,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通孔,通孔连通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过在非触控区设置的绑定单元和连接单元,能够使触控传感器通过绑定单元绑定连接的电子器件而便于调节与盖板、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而使粘胶通过连接单元的通孔将盖板与显示面板彼此连接,以保证触控传感器能够较好的连接于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无需在触控传感器的两侧通过附加的胶粘层而连接盖板和显示面板,在保证连接牢靠性的同时降低了各层连接后的整机厚度,也避免胶粘层的设置而影响光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传感器,该触控显示模组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与触控传感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该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与触控传感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块的剖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剖面俯视图,其中,箭头W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本体部分剖面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本体部分俯视图,其中,箭头W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本体部分俯视图,其中,箭头W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本体部分俯视图,其中,箭头W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剖面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剖面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置于显示面板的剖面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触控传感器、显示面板连接的剖面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触控传感器、显示面板连接的剖面主视图。
附图中:
1-本体;11-触控区;12-非触控区;121-绑定单元;122-连接单元;122a-通孔;13-驱动层;131-第一表面;14-接收层;141-第二表面;15-透明胶层;2-柔性电路板;21-第一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3-硬性电路板;31-定位孔;4-显示面板;5-盖板;6-粘胶;7-框架;8-背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传感器器、触控显示模组和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该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4、触控传感器和盖板5,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1,本体1位于显示面板4和盖板5之间。如果采用附加的胶粘层将各层胶粘连接,胶粘层的叠加会使连接后的触控显示模组厚度较大,且用于连接不同位置的胶粘层叠加后会影响显示位置的光学参数,为了避免产生此种问题,本申请将原有的胶粘层取消,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保证显示面板4、本体1和盖板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牢靠性,降低触控显示模组的厚度,且不会造成显示位置的光学参数的降低,通过在本体1上设置通孔122a,而将粘胶6设置于通孔122a的形式以将显示面板4、本体1和盖板5彼此连接。
参照图2所示,触控传感器还包括柔性电路板2和硬性电路板3,柔性电路板2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用于连接本体1和硬性电路板3,以驱动触控传感器实现在触控显示模块中的触控功能。
可选的,在将显示面板4、触控传感器和盖板5完成贴合后,需要将其再与框架7、背光模块8以及其他硬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触控显示模组的整机形式,其具体配合结构及组装形式可以包括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为了能够实现显示面板4、触控传感器和盖板5之间无需通过胶粘层的粘接而达到减薄整机厚度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继续参照图2所示,该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通孔122a,该通孔122a用于设置粘胶6来将显示面板4和盖板5连接以形成上述中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本体包括触控区11和非触控区12,触控区11对应显示屏的屏幕部分(显示区),非触控区12对应显示屏的边框部分(非显示区),非触控区12至少部分围绕触控区11,非触控区12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绑定单元121和连接单元122,连接单元122设置至少一个通孔122a,绑定单元121位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如图2箭头W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用于绑定连接柔性电路板2,以驱动触控传感器工作。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为了能够使大尺寸的屏幕获得触控功能,会在屏幕的下方设置电容式的触控传感器,对此种电容式触控传感器,该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通过较薄的导电膜材形成。其中,参照图3所示,本体1包括驱动层13、接收层14和透明胶层15,透明胶层15位于驱动层13和接收层14之间,驱动层13用于布置驱动电极,接收层14用于布置接收电极,通孔122a贯穿驱动层13、接收层14、透明胶层15。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之间时,需要在拉力的作用下展平本体1,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本体1设置有通孔122a,在展平时施力的不均匀或者采用不恰当的展平方式均容易造成通孔122a的边缘部分翘起或撕裂,不利于触控传感器的贴合。
因此,为了提高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的精度和效率,继续参照图2所示,绑定单元121位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连接端21与绑定单元121连接;硬性电路板3位于本体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柔性电路板2的第二连接端22与硬性电路板3连接。通过在本体1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硬性电路板3的方式,可以通过硬性电路板3作为辅助拉伸部件,外加将本体1与硬性电路板3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能够在硬性电路板3作为辅助拉伸部件时,使得传递至本体1的拉力得到了缓冲,本体1的受力均匀且较低,降低本体1通孔122a位置的变形程度。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所示,为了便于通过硬性电路板3展平本体1且能够便于将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的对应位置,提高对位精度,硬性电路板3包括定位孔31,位于硬性电路板3沿第二方向(如图2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对称的两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其中,在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的本体1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设置于硬性电路板3的定位孔31,其数量和排布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配合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3至图6所示,对于设置于本体1的通孔122a,为了能够使通孔122a的设置不会影响触控传感器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为了避免在将本体1拉伸展平而贴合的过程中,通孔122a附近位置不易产生变形,且保证展平的本体1高精度快速的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对应的位置,其具体结构如下: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1,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连接单元122位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侧,连接单元122包括至少一个通孔122a,通孔122a连通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以通过在位于非触控区12的连接单元122设置通孔122a的方式,不会破坏触控区11的完整度,从而保证屏幕的触控精度。并且,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中的一者朝向显示面板4,另一者朝向盖板5,在本体1位于显示面板4和盖板5之间时,通过通孔122a连通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的设置,能够使粘胶6设置于通孔122a时,粘胶6至少与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平齐,以与显示面板4和盖板5胶粘连接,从而无需通过附加的胶粘层即可将显示面板4与盖板5连接,降低了触控显示模组的厚度。
参照图4所示,当非触控区12围绕触控区11的整个外周设置时,触控显示模块形成中间为大屏幕(对应触控区11)而四周包覆窄边框(对应非触控区12)的结构。在触控区11和非触控区12的此种排布方式中,为了保证设置于非触控区12的绑定单元121能够便于绑定连接柔性电路板2、连接单元122能够有足够的位置布置通孔122a的同时不会使非触控区12的面积增加,进而造成触控区11的面积减小影响屏幕尺寸,故将绑定单元121、连接单元122分别布置于触控区11的四周,连接单元122位于触控区11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
可选的,参照图5所示,在形成上述中触控显示模块形成中间为大屏幕(对应触控区11)而四周包覆边框(对应非触控区12)的结构中,当需要将沿第二方向两侧的边框设置为较窄,而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的边框允许设置为较宽以获得大屏幕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连接单元122能够设置足够面积的通孔122a,以保证显示面板4和盖板5胶粘连接的稳定性,故连接单元122还位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以提高能够将盖板5和显示面板4连接的粘胶6面积,不易脱落。而在将连接单元122设置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时,为了避免与绑定单元121绑定连接的器件产生干涉,连接单元122设置于绑定区和触控区11之间,
另外,参照图6所示,当非触控区12位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时,触控显示模块形成中间为大屏幕(对应触控区11)而对称的两侧设置边框(对应非触控区12)的结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由于没有边框的设置,可以设计形成弧形屏。为了形成此种形式的屏幕,最大限度的保证屏幕的大尺寸前提下,对于布置于非触控区12的连接单元122和绑定单元121,分别设置于触控区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且连接单元122位于触控区11和绑定单元121之间。
对于设置于非触控区12连接单元122的具体排布位置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触控区11和非触控区12的布局和实际使用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在能够获得大尺寸屏幕的同时,合理布置绑定单元121、连接单元122以及通孔122a,以确保连接显示面板4和盖板5的结构稳定性,但是并不限于上述中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满足上述条件的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6所示,对于设置于连接单元122的通孔122a,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连接单元122设置的通孔122a为一个时,通孔122a相对于连接单元122的尺寸较大,便于粘胶6注入通孔122a,以使足够的粘胶6位于通孔122a而保证显示面板4和盖板5连接的结构稳定性;当连接单元122中通孔122a的数量为多个时,采用多个通孔122a分散布置于连接单元122的形式,避免在本身较薄的电容式传感器设置较大通孔122a时容易造成触控传感器的卷曲、变形,不利于将其平整的放置在显示面板4和盖板5之间。其中,对于在连接单元122设置多个通孔122a的结构配合中,为了能够获得大尺寸的屏幕,最大限度的利用窄边框位置的非触控区12,位于触控区1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的连接单元122中,多个通孔122a沿第二方向排布,位于触控区11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的连接单元122中,多个通孔122a沿第一方向排布。
其中,无论设置于非触控区12中的连接单元122以何种方式布置,以及设置于连接单元122的通孔122a数量以及通孔122a的布局具体如何,可以得知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设置的通孔122a能够容置足够的粘胶6以连接显示面板4和盖板5,保证触控显示模块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不会由于通孔122a占用的面积过大而造成触控传感器器的在贴合过程中的变形,保证触控传感器的使用性能。故在非触控区12中,多个通孔122a的面积之和在非触控区12面积中的占比大于等于百分之十。优选的,多个通孔122a的面积之和在非触控区12面积中的占比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间。
可选的,对于设置的通孔122a,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的孔,也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的孔,只要能够保证布置于本体1相对两侧的通孔122a对称且形状、大小相同即可,以保证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时的精度,避免本体1局部褶皱,对于通孔122a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7和图8所示,对于将本体1和硬性电路板3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连接端21绑定连接于本体1时,可以采用压接的形式而使第一连接端21的上表面与本体1的第一表面131平齐,而使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之间时,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41分别与相应的盖板5和显示面板4接触配合(如图7),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整机的厚度。或者,也可以使第一连接端21至少部分从本体1的第一表面131向外凸出(如图8),即在本体1贴合于盖板5和显示面板4之间时,绑定连接第一连接端21的第一表面131与盖板5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该配合间隙的尺寸为第一连接端21凸出第一表面131的厚度,在此种结构配合中,填充于通孔122a的粘胶6能够溢出至第一表面131,进而增大了本体1与盖板5之间的胶粘面积,提高贴合的稳定性和贴合强度。为了避免配合间隙增大增加整机的厚度,对于设置的配合间隙,最大不超过柔性电路板2的厚度,或者,配合间隙不超过1m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参照图8至图11所示,对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该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触控传感器;
S2: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显示面板4、盖板5的其中一者上;
S3:在触控传感器的通孔122a内形成粘胶6;
S4:将显示面板4、盖板5的另一者置于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上,使得盖板5与显示面板4通过设置于通孔122a中的粘胶6彼此连接。
在采用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触控显示模组时,为了便于理解,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显示面板4为例做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显示面板4前,取显示面板4将显示面板4移动至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为使本体1的触控区11位于显示面板4的显示区范围内,从而实现本体1与触控面板的对齐。
其中,在执行步骤S2时,即在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显示面板4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辅助定位装置将本体1定位至与显示面板4的相对位置,且是本体1在放置于盖板5至完成贴合前,本体1能够保证展平的状态而不会有局部弯翘、褶皱的情况发生。所以,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对称布置于本体1两侧的硬性电路板3进行辅助定位,在硬性电路板3上设置的定位孔31定位于辅助定位设备,而使本体1处于拉平的状态,经由柔性电路板2的柔性缓冲,使通孔122a边缘位置不易撕裂,从而方便快速的实现了将本体1定位于显示面板4。
需要注意的是,在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显示面板4(如图9所示)后,执行步骤S3时,如果触控传感器为如图7所示的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连接端21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131的结构,对于注入通孔122a内的粘胶6需要至少部分溢出第一表面131,以便粘胶6在凝固前于执行步骤S4时,即盖板5贴合时能够使粘胶6将盖板5与显示面板4粘接(如图10所示)。可选的,对于至少部分溢出第一表面131的粘胶6,以能够粘接到盖板5表面为准,溢出过多容易造成粘胶6在凝固前流至第一连接端21等电子器件,降低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而如果触控传感器为如图8所示的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连接端21与第一表面131平齐时,注入通孔122a内的粘胶6以与第一表面131平齐为最优,盖板5与第一表面131接触配合的同时,粘胶6在凝固前能够将盖板5与显示面板4粘接,最大限度的降低形成整机后的厚度的同时,能够保证盖板5、本体1、显示面板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为了便于操作,以方便快速的将显示面板4移动至预设位置,且触控传感器能够方便快速的使本体1与显示面板4对齐,并且盖板5能够方便快速对位到本体1的相应位置,可以通过辅助的定位设备来操作,本体1中触控区11与显示面板4的显示区对齐精度较高,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对位。
而在通过粘胶6将盖板5、本体1、显示面板4胶粘连接后,再与背光模块8、框架7以及其他硬件组装在一起,组合形成触控显示模组。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步骤S2中将触控传感器的本体1置于盖板5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制作方法得出所需的触控显示模组,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盖板;以及
触控传感器,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本体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绑定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所述通孔中的粘胶彼此连接;
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多个通孔沿第二方向排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绑定单元连接;
硬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硬性电路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电路板包括定位孔,位于所述硬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对称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触控区围绕所述触控区的整个外周,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触控区位于所述触控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单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触控区中,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在所述非触控区面积中的占比大于等于百分之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包括圆形、三角形、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驱动层,用于布置驱动电极;
接收层,用于布置接收电极;以及
透明胶层,位于所述驱动层和所述接收层之间,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驱动层、所述接收层、所述透明胶层。
10.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传感器;
将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本体置于显示面板、盖板的其中一者上;
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通孔内形成粘胶;以及
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的另一者置于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所述本体上,使得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于所述通孔中的粘胶彼此连接。
CN202011396196.2A 2020-12-03 2020-12-03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506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6196.2A CN112506374B (zh) 2020-12-03 2020-12-03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6196.2A CN112506374B (zh) 2020-12-03 2020-12-03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6374A CN112506374A (zh) 2021-03-16
CN112506374B true CN112506374B (zh) 2023-12-08

Family

ID=74969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6196.2A Active CN112506374B (zh) 2020-12-03 2020-12-03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637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544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屏的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65485A (zh) * 2014-01-08 2015-07-0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模块与具有触控面板模块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040A (zh) * 2015-04-30 2016-12-07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CN107765926A (zh) * 2017-11-22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57814A (zh) * 2017-12-13 2018-04-2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模组
CN109002212A (zh) * 2018-07-17 2018-12-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结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13346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CN209401262U (zh) * 2019-01-18 2019-09-17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4161B1 (ko) * 2011-11-08 2019-05-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CN105975138B (zh) * 2016-07-08 2019-0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544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屏的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65485A (zh) * 2014-01-08 2015-07-0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模块与具有触控面板模块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040A (zh) * 2015-04-30 2016-12-07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CN109213346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CN107765926A (zh) * 2017-11-22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57814A (zh) * 2017-12-13 2018-04-2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模组
CN109002212A (zh) * 2018-07-17 2018-12-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结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9401262U (zh) * 2019-01-18 2019-09-17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6374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3262B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US8633897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curved surfac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WO2021031074A1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17959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613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3658511B (zh)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436530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57034B (zh) 电路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US7777733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475049A (zh) 一种触控屏及触控屏制造方法
CN112506374B (zh)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WO2022047771A1 (zh)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显示装置及柔性模组组装方法
CN210244011U (zh) 一种新型柔性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008134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8957840B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84032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973202B2 (ja) 液晶装置
WO2008026374A1 (fr) Plaque de polarisati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plaque de polarisation, panneau d'affichage et élément d'affichage
CN114333594A (zh) 柔性显示模组的盖板结构、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设备
CN111522467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面板组件
CN213276201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触控显示设备
EP2154563B1 (en) Improved LCD panel to backlight fixation
CN116939472B (zh) 一种定向发声屏的制作工艺
CN10747923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