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262U -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262U
CN209401262U CN201920081602.2U CN201920081602U CN209401262U CN 209401262 U CN209401262 U CN 209401262U CN 201920081602 U CN201920081602 U CN 201920081602U CN 209401262 U CN209401262 U CN 209401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screen
hole
conductive patter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16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晓峰
方莹
李建军
胡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16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该显示屏包括:保护盖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显示面板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以及光学胶,设于保护盖板与第一表面之间且填充于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大大提高了电子终端的屏占比。另外,光学胶填充通孔能够缓解通孔处的段差,增加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在显示屏的一侧配备有前置摄像头,由于前置摄像头需要占用显示屏所在一侧的空间,导致显示屏在电子终端正面的覆盖率较小,不利于电子终端屏占比的进一步提高。且听筒、红外孔等功能组件会破坏屏幕的整体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子终端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一种显示屏,包括:
保护盖板;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显示面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以及
光学胶,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且填充于所述通孔。
在上述显示屏中,显示面板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光学胶填充于通孔,由于保护盖板和光学胶具有较好的透光折射率,从而可以在显示屏对应通孔的区域形成透光率较高的近似透明区域,进而摄像模组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也即设于显示面板远离保护盖板的一侧),并通过近似透明区域实现摄像模组的拍摄功能,而无需将摄像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方,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大大提高了电子终端的屏占比。另外,光学胶填充通孔能够缓解通孔处的段差,增加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顺次贴合的第一偏光片、滤光片、液晶层、薄膜晶体管、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滤光片的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滤光片的端面为所述第二表面。如此,开孔并在通孔内填胶的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顺次贴合的第三偏光片、封装盖板、有机发光层以及保护膜层,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保护膜层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端面为所述第二表面。如此,开孔并在通孔内填胶的显示屏可以为OLED显示屏。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
壳体;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上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且覆盖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
上述电子终端,摄像模组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也即设于显示面板远离保护盖板的一侧),并通过近似透明区域实现摄像模组的拍摄功能,无需将摄像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方,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大大提高了电子终端的屏占比。另外,光学胶填充通孔能够缓解通孔处的段差,增加了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覆盖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压电陶瓷听筒、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如此,压电陶瓷听筒设置于显示屏下方,通过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来产生声音,取消了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的听筒孔的设计,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设置于显示屏下方,通过计算发射器向外界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器接收外界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时间差,从而可以测量被测物的距离长度,取消了现有技术红外传感器的开孔设计,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通过指纹模组发出的特性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利用手指的不同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建立指纹的图形数据,从而实现屏下指纹的采集与识别,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
上述显示屏;以及
触控屏,包括触控导电图案,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显示面板内。
上述触控显示模组,由于显示屏具有较高的屏占比,故包括显示屏的触控显示模组也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同时还能够实现显示屏的触控感应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保护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面,所述触控导电图案为透明导电图案;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保护盖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如此,可以改善触控导电图案对通孔所在区域透光性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包括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基板,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基板;所述触控导电图案为透明导电图案;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保护盖板厚度方向的平面;或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基板一侧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基板相背的两端面。如此,可以改善触控导电图案对通孔所在区域透光性的影响。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
壳体;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上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壳体且覆盖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
如此,摄像模组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也即设于显示面板远离保护盖板的一侧),并通过近似透明区域实现摄像模组的拍摄功能,无需将摄像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方,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大大提高了电子终端的屏占比。另外,光学胶填充通孔能够缓解通孔处的段差,增加了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覆盖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压电陶瓷听筒、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如此,压电陶瓷听筒设置于显示屏下方,通过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来产生声音,取消了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的听筒孔的设计,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设置于显示屏下方,通过计算发射器向外界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器接收外界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时间差,从而可以测量被测物的距离长度,取消了现有技术红外传感器的开孔设计,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通过指纹模组发出的特性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利用手指的不同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建立指纹的图形数据,从而实现屏下指纹的采集与识别,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五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10c,应用于电子终端10上。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10包括壳体10a、设于壳体10a内的摄像模组10b、以及设于壳体10a且覆盖摄像模组10b的触控显示模组10c。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10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数码静物相机、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等电子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该触控显示模组10c包括显示屏100以及触控屏200,显示屏100包括保护盖板110以及显示面板120,触控屏200包括触控导电图案201。当触控显示模组10为外挂式结构时,触控导电图案201形成于保护盖板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当触控显示模组10为内嵌式结构时,触控导电图案201形成于显示面板120内。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0包括第一表面120a以及与第一表面120a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120b,保护盖板110与第一表面120a相互贴合,显示面板120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20a和第二表面120b的通孔101,通孔101位于摄像模组10b的感光路径,也即摄像模组10b能够透过通孔101对外界物体进行拍摄。在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显示模组10可以不包括触控屏200,也即该触控显示模组10不具有触控功能,此时,触控显示模组10为只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屏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高电子终端10的屏占比,将一部分原本设置于显示面板120上方的摄像模组10b转移至显示面板120下方,从而几乎整个屏幕都可以用于图像显示。但是,对于转移至显示面板120下方的摄像模组10b,还需要保证摄像模组10b不能被阻光器件(例如显示面板120内的偏光片121、液晶面板122等,两者透光率较低)遮挡。因此,为了使摄像模组10b尽量不被遮挡,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120相背的两端开设通孔101,再将摄像模组10b置于通孔101的下方,也即保证通孔101位于摄像模组10b的感光路径上,从而使得外界光束能够穿过通孔101被摄像模组10b接收,充分利用了显示屏100的可显示区域,大大提高了电子终端10的屏占比。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00包括光学胶130,光学胶130设于保护盖板110与第一表面120a之间且填充于通孔101内,以缓解在显示面板120上开孔后所造成开孔处的段差,增加开孔后显示面板120的结构强度。其中,光学胶130是一层透明胶,透光性能好,其作用与双面胶类似,可以将保护盖板110与显示面板120粘接起来。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胶130可以为OCA光学胶。需要说明的是,空气的折射率近似为1,光学胶130的折射率为1.5,光学胶130的折射率与保护盖板110的折射率相等,从而透射保护盖板110和光学胶130的光束能够较好的被摄像模组10b采集,以利于摄像模组10b拍摄高清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20包括偏光片121和液晶面板122,偏光片121与保护盖板110通过光学胶130相互贴合,液晶面板122与偏光片121远离保护盖板110的一侧贴合,通孔101贯穿于偏光片121和液晶面板122。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00为LCD显示屏,偏光片121包括第一偏光片121a以及第二偏光片121b,液晶面板122包括滤光片123、液晶层124以及薄膜晶体管125,显示面板120包括背光源126,保护盖板110、第一偏光片121a、滤光片123、液晶层124、薄膜晶体管125、第二偏光片121b、背光源126顺次贴合,此时,第一偏光片121a远离滤光片123的端面即为第一表面120a,背光源126远离滤光片123的端面即为第二表面120b。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盖板110可以为一块较厚的透明玻璃,用于保护显示屏100内部的其它器件不受外界干扰,由于保护盖板110的透光性能好,故不需要在保护盖板110上做开孔处理。偏光片121用于将360度的自然光转化为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液晶面板122是显示屏100的主要功能器件,其中,滤光片123用于从白光中过滤出所需颜色的光。液晶层124中的液晶分子在通电时会产生扭曲,从而液晶分子可以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律的折射,从而提升显示屏100的显示性能。薄膜晶体管125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开启和断开。背光源126用于为显示屏100提供亮屏所需要的光线。
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此时,偏光片121的数量为一个,偏光片121包括第三偏光片,液晶面板122包括顺次贴合的封装盖板123a、有机发光层124a以及保护膜层125a,第三偏光片设于保护盖板110与封装盖板123a之间。此时,第三偏光片远离有机发光层124a的端面为第一表面120a,保护膜层125a远离有机发光层124a的端面为第二表面120b。由于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故OLED显示屏不需要额外设置背光源126。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盖板110可以为一块较厚的透明玻璃,用于保护显示屏100内部的其它器件不受外界干扰,由于保护盖板110的透光性能好,故不需要在保护盖板110上做开孔处理。偏光片121用于将360度的自然光转化为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液晶面板122是显示屏100的主要功能器件,其中,封装盖板123a用于隔离有机发光层124a,防止外界空气接触有机发光层124a的集成电路结构,从而对有机发光层124a的上表面进行封装和保护。有机发光层124a上形成有发光材料层,当有机发光层124a通电时,发光材料可以发光,从而为显示屏100提供光源。保护膜层125a用于保护有机发光层124a的下表面。
以下将以外挂式触控显示模组为例对触控导电图案201的结构做简要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模组10c可以为GFF(Glass-Film-Film)结构,此时,触控屏200包括设于保护盖板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基板210、以及形成于基板210的触控导电图案201。其中,基板210可以为PET(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COP(Cyclo Olefin Polymer,环烯烃聚合物)等透光性好的基板,以利于摄像模组10b的采光。触控导电图案201为透明导电图案,例如触控导电图案201的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锌锡氧化物(Zinc tin oxide,简称Z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简称IZO)等透明材料,由于透明导电图案的透光性能强,所以基本也不会影响摄像模组10b的采光。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触控导电图案201为非透明导电图案时,例如,非透明导电图案的材料为金属网格、导电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烯等非透明材料。此时,触控导电图案201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通孔101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基准平面为垂直于保护盖板110厚度方向的平面,也即在通孔101所在区域内无触控导电图案201,故不透明的触控导电图案201不会对摄像模组10b的采光造成干扰。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触控导电图案201为非透明导电图案时,通孔101也可以贯穿于基板210相背的两端面。如此,非透明的触控导电图案201同样不会影响摄像模组10b的采光。
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导电图案201也可以为透明导电图案和非透明导电图案的混合,也即透明导电图案至少形成于通孔101所在的区域,非透明导电图案形成于通孔101以外的区域。此时,基板210不需要做开孔处理,通孔101所在区域仍然可以保留触控导电图案20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触控显示模组10c可以为OGS(One Glass Solution)结构,此时,触控屏200与保护盖板110集成在一起,也即触控导电图案201直接形成于保护盖板110的内侧,在保护盖板110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一层或多层基板210,触控显示模组10c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触控导电图案201的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简称ITO)、锌锡氧化物(Zinc tin oxide,简称Z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oxide,简称IZO)等透明材料,由于透明导电图案的透光性能强,所以基本也不会影响摄像模组10b的采光。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触控导电图案201为非透明导电图案时,例如,非透明导电图案的材料为金属网格、导电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烯等非透明材料。此时,触控导电图案201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通孔101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基准平面为垂直于保护盖板110厚度方向的平面,也即在通孔101所在区域内无触控导电图案201,故不透明的触控导电图案201不会对摄像模组10b的采光造成干扰。
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导电图案201也可以为透明导电图案和非透明导电图案的混合,也即透明导电图案至少形成于通孔101所在的区域,非透明导电图案形成于通孔101以外的区域。此时,通孔101所在区域仍然可以保留触控导电图案201。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10包括功能组件,功能组件设于壳体10a内,显示屏100覆盖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压电陶瓷听筒、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其中,压电陶瓷听筒设置于显示屏100下方,通过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来产生声音,取消了显示屏100的一侧的听筒孔的设计,提高了显示屏100的屏占比;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设置于显示屏100下方,通过计算发射器向外界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器接收外界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时间差,从而可以测量被测物的距离长度,取消了现有技术红外传感器的开孔设计,提高了显示屏100的屏占比;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显示屏100的下方,通过指纹模组发出的特性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利用手指的不同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建立指纹的图形数据,从而实现屏下指纹的采集与识别,提高了显示屏100的屏占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100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提供保护盖板110;
步骤S620,提供光学胶130,将光学胶130辊贴于保护盖板110。在一实施例中,辊贴压力为0.4MPa。
步骤S630,提供显示面板120,显示面板120包括第一表面120a以及与第一表面120a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120b,显示面板120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20a和第二表面120b的通孔101,将携带有光学胶130的保护盖板110在真空环境中与第一表面120a贴合,并令光学胶130填充通孔101。在一实施例中,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100pa,贴合时间为3s。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硬质OCA光学胶填充通孔101所生成的段差有限,例如150um厚度的硬质OCA只能填充40um深度的通孔101所生成的段差。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胶130为超软OCA光学胶,使用150um厚度的超软OCA光学胶可以填充85um深度的通孔101所生成的段差。在一实施例中,使用50um厚度的超软OCA光学胶可以填充25um深度的通孔101所生成的段差。
步骤S640,对光学胶130进行加压脱泡。在一实施例中,加压脱泡的温度为60℃、加压重量为5kg、加压脱泡时间为1800s;
步骤S650,对加压脱泡后的光学胶130进行紫外线固化。在一实施例中,固化能量至少为3000MJ。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盖板;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显示面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以及
光学胶,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且填充于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顺次贴合的第一偏光片、滤光片、液晶层、薄膜晶体管、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滤光片的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滤光片的端面为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顺次贴合的第三偏光片、封装盖板、有机发光层以及保护膜层,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保护膜层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端面为所述第二表面。
4.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且覆盖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覆盖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压电陶瓷听筒、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
6.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以及
触控屏,包括触控导电图案,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显示面板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保护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面,所述触控导电图案为透明导电图案;
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保护盖板厚度方向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包括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基板;
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形成于所述基板;所述触控导电图案为透明导电图案;
或所述触控导电图案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在基准平面的正投影的区域之外,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保护盖板厚度方向的平面;
或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基板一侧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基板相背的两端面。
9.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壳体且覆盖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覆盖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压电陶瓷听筒、超声波距离感应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
CN201920081602.2U 2019-01-18 2019-01-18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Active CN209401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1602.2U CN209401262U (zh) 2019-01-18 2019-01-18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1602.2U CN209401262U (zh) 2019-01-18 2019-01-18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262U true CN209401262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8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1602.2U Active CN209401262U (zh) 2019-01-18 2019-01-18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262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2093A (zh) * 2020-07-28 2020-10-16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CN111983840A (zh) * 2020-08-20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208602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286385A (zh) * 2020-10-20 2021-01-29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外挂式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2506374A (zh) * 2020-12-03 2021-03-16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531127A (zh) * 2020-11-24 2021-03-19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3314A (zh) * 2020-12-14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1317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63836A (zh) * 2021-09-07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59453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317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13177B (zh) * 2019-12-20 202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82093A (zh) * 2020-07-28 2020-10-16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CN111983840A (zh) * 2020-08-20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208602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286385A (zh) * 2020-10-20 2021-01-29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外挂式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2531127A (zh) * 2020-11-24 2021-03-19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06374B (zh) * 2020-12-03 2023-12-08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506374A (zh) * 2020-12-03 2021-03-16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563314A (zh) * 2020-12-14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563314B (zh) * 2020-12-14 2024-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63836A (zh) * 2021-09-07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59453B (zh) * 2021-09-14 2023-11-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3759453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1262U (zh)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CN110021635A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204679739U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7180599A (zh) 显示屏幕、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045432B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20140028931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375729B (zh) 电容式内嵌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201352342Y (zh) 改进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
CN102541338B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007794A (zh)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533491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676266A (zh) 具有低反射静电屏蔽的显示器
CN108881539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422526A (zh) 背光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991930A (zh) 显示面板与移动电子终端
CN109426393A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864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CN206892842U (zh) 一种减少厚度的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
CN106125988A (zh) 触控屏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03345316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
US10642386B2 (en) Touch sensor structure
CN110503039B (zh)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598348A (zh) 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JP4269683B2 (ja) 入力装置付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610741A (zh) 触摸显示屏和电子显示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5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31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