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093A -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093A
CN111782093A CN202010740613.4A CN202010740613A CN111782093A CN 111782093 A CN111782093 A CN 111782093A CN 202010740613 A CN202010740613 A CN 202010740613A CN 111782093 A CN111782093 A CN 111782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instruction
us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0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093B (zh
Inventor
赵飞
陆小松
蒲天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ruidi Photoelectric Co ltd
Ningbo Thredim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06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涉及触控的技术领域,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先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然后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本发明实施例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按键输入是交互式电子设备(如平板、会议机、电子黑板等)常见的快捷交互方式。大型、高端的电子设备向一体式、超窄边框、金属机身方向发展,特别是会议机、智慧平板、电子黑板等。现有技术中金属面板上的按键功能固定,比较死板,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设置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何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实现可以动态编辑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实现可以动态编辑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其中,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一用户触控指令;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所述触控按键区域的范围,和/或,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所述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触控指令;所述触控按键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触控按键,所述滑动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触控子区域;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所述触控按键的属性信息、与所述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信息,和/或,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所述滑动触控子区域的属性信息、与所述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其中,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动态编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中,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金属触控面板,感应面板和驱动面板;其中,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具有触控输入区域,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感应面板与所述驱动面板相连接;所述金属触控面板,用于接收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并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发生形变;所述感应面板,用于在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发生形变时感测所述金属触控面板与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电容信息;所述驱动面板,用于确定所述电容信息与初始电容信息之间的电容变化信息,并基于所述电容变化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以通过所述功能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所述触控按键区域设有多个触控子区域,且每个所述触控子区域均对应一个触控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面板包括刚性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刚性支撑层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触控传感器,且每个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每个所述触控子区域一一对应;所述刚性支撑层,用于为所述感应层提供支撑;所述触控传感器,用于在对应的触控子区域发生形变时感测所述对应的触控子区域与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电容信息。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指示显示面板;所述指示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面板相连接;所述指示显示面板,用于接收所述驱动面板发送的功能指令,并指示和/或显示所述功能指令。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示显示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隔断面板;所述隔断面板在相对每个所述触控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用于隔离各个所述触控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内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光学胶或聚碳酸酯;所述通孔,用于透出所述指示显示面板在指示和/或显示所述功能指令时发出的光线;所述通孔,还用于防止所述金属触控面板进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先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然后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本发明实施例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刚性支撑层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触控面板与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镂空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接收模块;20-动态编辑模块;1-金属触控面板;2-指示显示面板;3-隔断面板;4-感应面板;5-驱动面板;41-刚性支撑层;42-触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金属面板上的按键功能固定,比较死板,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设置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何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实现可以动态编辑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触控面板。而触控面板可以包括金属触控面板,感应面板和驱动面板等部件。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对图1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1,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例如,触控输入区域可以设置在触控面板的底端,也可以设置在触控面板的侧端。上述用户触控指令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按键触控和滑动触控。其中,按键触控可以细分为长按、短按、双击、单击等不同形式的操作,而滑动触控可以细分为滑条、手势等。
步骤S102,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区域可以只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可以只包含滑动触控区域,也可以同时包含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上述触控按键区域内可以包含多个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区域包括多个滑动触控子区域,且每个触控按键以及每个滑动触控子区域均可以作为动态编辑的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触控面板所在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实现动态编辑输入的触控面板,即保证设备外观完整性基础上,在设备某个位置(如下巴位置)实现动态输入,整个下巴位置都可以作为触控输入区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可实现动态编辑输入的触控面板上定义所需的触控按键或滑动触控区域,按键可以实现普通按键的开关、长按、短按、双击、单击等操作,滑动触控区域可以实现滑条、手势识别等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触控按键或滑动触控区域的位置、排布方式等,用户可以动态调整,而且可以根据使用习惯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先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然后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本发明实施例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步骤S102,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基于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触控按键区域的范围,和/或,基于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按键区域的范围可以指触控按键区域在触控输入区域中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指触控按键区域的面积,还可以指触控按键区域占触控输入区域的比例。同理,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可以指滑动触控区域在触控输入区域中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指滑动触控区域的面积,还可以指滑动触控区域占触控输入区域的比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触控指令;触控按键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触控子区域;步骤S102,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基于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触控按键的属性信息、与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信息,和/或,基于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滑动触控子区域的属性信息、与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信息。
由于用户触控指令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按键触控和滑动触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用户触控指令、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的形式也不作具体限定。此外,用户触控指令还可以包括除第一用户触控指令、第二用户触控指令以外的其他用户触控指令。上述触控按键的属性信息可以指触发该触控按键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长按、短按、双击、单击等。与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信息可以指赋予该触控按键的功能信息,该功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向上翻页、向下翻页、调大音量、调小音量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触控按键具有不同的功能。
以将某种功能信息从第一滑动触控子区域调换到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为例进行以下说明:用户可以先通过某种形式(可以是双击,也可以是其他手势)的用户触控指令激活滑动触控区域,使滑动触控区域处于可移动状态;然后通过手指按住第一滑动触控子区域向用户期望的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移动,移动至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的任一位置松开手指,即可达到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最后再次双击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可以使其退出可移动状态,此时第一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信息已调换到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第一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按键区域/滑动触控区域面积大小、所处位置的动态编辑;基于第二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每个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子区域的属性信息、表征的功能信息的动态编辑。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对触控按键区域、滑动触控区域、触控按键或触控子区域进行动态编辑,进而实现个性化设置。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该动态编辑输入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动态编辑输入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编辑输入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动态编辑输入装置应用于触控面板,主要包括:接收模块10和动态编辑模块20,其中: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
动态编辑模块20,用于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先利用接收模块10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然后利用动态编辑模块20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本发明实施例在不改变设备外观原有设计基础上,基于用户触控指令即可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动态编辑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触控按键区域的范围,和/或,基于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
可选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触控指令;触控按键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触控子区域;动态编辑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触控按键的属性信息、与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信息,和/或,基于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滑动触控子区域的属性信息、与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信息。
实施例3:
按键输入是交互式电子设备(如平板、会议机、电子黑板等)常见的快捷交互方式。大型、高端的电子设备向一体式、超窄边框、金属机身方向发展,特别是会议机、智慧平板、电子黑板等。目前如何将按键融入到金属机身的电子设备中实现一体式设计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机械式轻触按键需要在金属面板上开孔,破坏整体性;薄膜按键改变了金属面板的表面属性,不能提供高级质感,另外,传统电容式/电感式触控按键只适用于玻璃面板,不适用于金属面板。为了将按键融入到金属机身的电子设备中实现一体式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触控面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金属触控面板1,感应面板4和驱动面板5;其中,金属触控面板1具有触控输入区域,金属触控面板1和感应面板4之间具有间隙,感应面板4与驱动面板5相连接;金属触控面板1,用于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并基于上述用户触控指令发生形变;感应面板4,用于在金属触控面板1发生形变时感测金属触控面板1与感应面板4之间的电容信息;驱动面板5,用于确定该电容信息(触控按键按下时的电容量)与初始电容信息(触控按键未按下时的电容量)之间的电容变化信息,并基于电容变化信息确定与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以通过功能失灵对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在确定上述功能指令之后,触控面板可以将功能指令发送至触控面板所在电子设备上的主机系统,并控制该主机系统执行该功能指令,最终在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执行功能指令之后的操作结果。电子设备以图4中的会议机为例,会议机的上部分(空白区域)为显示器,会议机的下部分(底框位置)的表面采用金属整体设计,金属可以是铝合金,也可以是其他金属,因此本发明对金属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图4中的会议机除了将扬声器(底框位置的两侧各一个)以及设备接口(左下角4个)设置在会议机的底框位置之外,底框位置的其他区域均设计为触控输入区域(图4中的触控区),在触控输入区域内用户可以根据习惯动态编辑触控输入区域内触控按键区域或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图4中的电容/电感传感器为下述的电容/电感触控传感器的简称。显示指示边界为下述指示显示面板2所显示指示的边界。
在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时,滑动触控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滑动触控子区域;且每个滑动触控子区域分别对应各自的功能。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先通过某种形式(可以是双击,也可以是其他手势)的用户触控指令激活滑动触控区域,使滑动触控区域处于可移动状态;然后通过手指按住第一滑动触控子区域向用户期望的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移动,移动至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的任一位置松开手指,即可达到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最后再次双击第二滑动触控子区域,可以使其退出可移动状态。为了方便用户识别当前所在的滑动触控子区域,可以在金属触控面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述可选实施例中的指示显示面板2。而触控按键的操作与此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金属触控面板1,感应面板4和驱动面板5;其中,金属触控面板1具有触控输入区域,金属触控面板1和感应面板4之间具有间隙,感应面板4与驱动面板5相连接;金属触控面板1,用于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并基于该用户触控指令发生形变;感应面板4,用于在金属触控面板1发生形变时感测金属触控面板1与感应面板4之间的电容信息;驱动面板5,用于确定电容信息与初始电容信息之间的电容变化信息,并基于电容变化信息确定与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以通过功能指令实现对触控输入区域的动态编辑。本发明实施例先获取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然后将金属触控面板1和感应面板4看作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实时感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信息,并确定电容变化信息,根据电容变化信息确定用户触控指令以及该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进而赋予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保证了金属触控面板1的整体性,且提供了高级质感,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将多个面板以叠加的方式融合到电子设备中实现一体式设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触控按键区域内设有多个触控子区域,且每个触控子区域均对应一个触控按键。
在用户触控指令的形式为按键触控时,每个触控子区域均对应一个触控按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感应面板4包括刚性支撑层41和设置在刚性支撑层41上的感应层;感应层包括多个触控传感器42,且每个触控传感器42与每个触控子区域一一对应;刚性支撑层41,用于为感应层提供支撑;触控传感器42,用于在对应的触控子区域发生形变时感测对应的触控子区域与感应面板4之间的电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感应层上分布的各个触控传感器42一般都用铜材质的电极实现,而刚性支撑层41一般采用玻璃布基板(FR4材料或称为FR4PCB)实现,且玻璃布基板的厚度一般设置在1.6mm~2mm范围内。触控传感器42可采用电容/电感触控传感器。
如图6所示,在刚性支撑层41上设计固定大小的电极,该电极的边长为1cm左右,设有电极的刚性支撑层41可以作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极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金属触控面板1和感应面板4之间的指示显示面板2;指示显示面板2与驱动面板5相连接;指示显示面板2,用于接收驱动面板5发送的功能指令,并指示和/或显示功能指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指示显示面板2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或液晶LED显示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显示面板2一般设置在金属触控面板1下表面和感应面板4上表面之间,可以用于实现触控按键和滑动触控子区域的指示,但是对指示的具体内容以及指示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指示显示面板2可以用于实现功能指示(如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图标或功能字符),也可以实现区域范围的指示(如滑动触控区域的整个范围),便于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所选择的功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指示显示面板2和感应面板4之间的隔断面板3;隔断面板3在相对每个触控传感器42的位置设有通孔,用于隔离各个触控传感器4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孔除了用于实现对各个触控传感器42的隔离,还可以实现对用户触控按压区域的隔离,防止出现功能紊乱的现象。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如图8的(b)所示),方形(如图8的(a)所示)通孔的直径/边长一般为10mm左右,通孔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通孔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多个通孔的隔断面板3(如图8的(c)所示)。
隔断面板3一般采用FR4或者塑料等硬质绝缘材料,用于实现各个触控传感器42感应的隔离。隔断面板3的厚度一般设置在200um左右,该厚度可以达到系统最优的电容变化感测。由于隔断面板3的作用,当用户手指在某个触控传感器42的上方按压时,金属触控面板1表面的某个区域(即隔断面板3的镂空区域)产生微变形(即图9中的厚度d变小)。对于厚度d的变化量,达到5um的微小变化均可以实现触控检测。
下面对触控检测的实现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为了便于理解,假设感应面板4上仅存在一个触控传感器42,如图9所示,金属触控面板1与触控传感器42分别可以看作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容可用公式
Figure BDA0002605114090000121
表示。式中的C为两个极板(即金属触控面板1与触控传感器42)之间的电容量,ε0为介电常数(ε0约为≈8.854×10-12),εr为两个极板间材料的相对静态介电常数,A是触控传感器42所在极板的面积,d为金属触控面板1与触控传感器42之间的距离。
金属触控面板1上触控指令的检测可以通过感测每个触控传感器42与金属触控面板1之间的电容变化实现。金属触控面板1的表面采用金属薄板(如铝合金板),触控传感器42位置对应的金属触控面板1的板厚一般不超过1mm。如图5,当手指按下时,由于隔断面板3的作用,感应面板4上方的金属薄板向感应面板4方向弯曲(凹陷),金属触控面板1与触控传感器42之间的距离d减小,由公式
Figure BDA0002605114090000131
可知,电容增加ΔC,驱动面板5通过检测每个触控传感器42对应的电容变化量(即上述的电容变化信息)实现触控按键/滑动触控子区域的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触控区域内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内填充有光学胶或聚碳酸酯;通孔,用于透出指示显示面板2在指示和/或显示功能指令时发出的光线;通孔,还用于防止金属触控面板1进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孔(或称为微孔)设计在金属触控面板1的表面上,其孔径一般为50um~150um。通孔采用透明的光学胶(如UV胶)或半透明的材料(如PC)进行填充,以达到防水透光的目的。或者如图11所示,可以在金属触控面板1的表面镂空图案,镂空部分同样采用透明的光学胶(如UV胶)或半透明的材料(如PC)进行填充,以达到防水透光的目的。通孔或镂空图案均用于配合指示显示面板2实现指示显示功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面板5包括:感应传感芯片、处理器、电源和接口;感应传感芯片与所有的触控传感器42相连,传感芯片还通过接口与处理器相连;感应传感芯片,用于将实时获取到的每个触控传感器42感测到的电容信息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基于每个触控传感器42感测到的电容信息确定电容变化信息进而确定与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电源,用于为处理器提供电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面板5通过实时检测每个触控传感器42感测到的触控子区域与触控传感器42之间的电容量,再确定与初始电容之间的电容变量,进而可以实现对触控按键的检测,并通过串口/USB接口与主机系统(如会议机的系统主板)连接,进而实现该触控按键对显示器的输入控制。驱动面板5的结构如图12所示,触控传感器42感测到的电容信息上传至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以使MCU基于电容信息确定电容变化信息,进而实现对功能指令的选择。在检测到触控传感器42感测得的电容信息时,可以通过感应传感芯片上的RC振荡电路在固定时间内的振荡次数,如果振荡次数发生明显变化,则判定金属触控面板1处于触控状态。MCU一般选用MSP430FR263x、MSP430FR253x等。驱动面板5还具有指示显示面板2的控制接口,用于实现对指示显示面板2的控制,如控制指示显示面板2显示特定的图标,显示与触控指令对应的区域范围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隔断面板3的材质为玻璃布基板或硬质塑料板。
综上所述,触控面板为多个面板的叠加,如图7所示,从上至下依次是金属触控面板1,金属触控面板1即为电子设备下部分的表面,在金属触控面板1的触控区域范围内设计有微孔,微孔采用光学胶或PC填充以达到防水透光的目的;金属控制面板的下方是指示显示面板2,用于实现触控按键和滑动触控区域的指示;指示显示面板2的下方是隔断面板3,隔断面板3采用FR4或硬质塑料,用于实现各个触控传感器42的隔离及对用户触控按压区域的隔离;隔断面板3的下方是感应面板4,感应面板4的下方是驱动面板5,驱动面板5由感应传感芯片、处理器、电源和接口组成,用于实现对触控传感器42感测的电容/电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电容/电感的变化实现对按键的触发,根据用户自定义设定的功能指示驱动指示显示面板2提供触控按键或滑动触控区域的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除了可以实现对用户触控指令的识别,还可以实现对用户触控指令的动态调整。例如,可以对某一触控子区域的功能进行修改,还可以将该触控子区域的功能滑动至另一触控子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特定功能的触控按键采用特定图案的图标进行指示,还可以通过指示显示面板2动态控制,指示显示面板2一般采用OLED柔性显示屏或LED点阵实现,配合在金属触控面板1上的微孔可以实现动态的图案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并不固定,感应层上的多个触控传感器42可以形成一个触控传感器42阵列,这些触控传感器42中的每个都可以感测一个单独的触控按键,也可以多个触控传感器42共同感测一个触控按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激活特定位置的触控传感器42实现触控按键功能,未激活的触控传感器42将不会被触发。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指定触控按键的位置,从而激活该指定位置的触控传感器42,通过指示显示面板2配合实现激活触控传感器42对应触控按键的指示显示。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触控按键的指示显示得知触控按键的位置以及对应的功能,从而实现动态输入控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触控传感器42的组合可以实现滑动触控的识别和复杂触控按键的识别,滑动触控的识别如左右滑动、上下滑动,由于每个触控传感器42都是独立感测,因此可以实现多个触控传感器42的同时触发,进而实现更为复杂的手势,例如:通过双指滑动实现放大和缩小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整个系统支持设置用户可动态编辑的触控按键,如双击某个触控按键实现按键的编辑激活,指示显示面板2通过闪烁指示显示某个按键/区域可以进行编辑,进而通过手指按下拖动的手势实现编辑激活触控按键的移动,用户拖动触控按键的同时,指示显示面板2同步显示触控按键的移动位置,用户停止拖动,并再次双击触控按键,通过双击的方式可以确定触控按键的移动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个编辑实现的具体实施例,其它的手势以及其他形式的编辑方式亦在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整个电子设备(如会议机)的底框位置实现全触控功能,即通过在金属触控面板1的下方布置触控传感器42阵列,配合指示显示面板2的方式实现触控按键及触控区域的指示。用户可以在整个触控区域实现触控按键的触控或编辑操作,因此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按键/触控区域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用户可以在激活编辑功能之后,通过编辑操作实现触控按键/触控区域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动态输入控制和动态显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动态改变触控按键的位置。如会议机的开关机对应的触控按键设计在靠近电子设备左侧的位置,用户习惯在右侧操作,因此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面板实现触控按键位置的调整,将开关机对应的触控按键移动到电子设备右侧的某个位置,这样的好处在于用户可以保持自己的习惯,不用每次走到左侧再进行开关机操作。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触控面板和显示屏;显示屏和触控面板分布在电子设备的不同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设备(如平板、会议机、电子黑板等)的金属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实现全触控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定义触控按键的具体位置及触控输入区域,且触控输入区域内的触控按键和滑动触控区域(图13中的滑动触控区)均可以动态调整。同时,电子设备的底框位置仍然保持完整的金属触控面板,而感应面板以及用于可移动指示的指示显示面板完全隐藏在金属触控面板的后面,可以保证金属触控面板的整体性,且提供了高级质感,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将多个面板以叠加的方式融合到电子设备中实现一体式设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态编辑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触控面板,包括:
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
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编辑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一用户触控指令;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和滑动触控区域;
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所述触控按键区域的范围,和/或,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触控指令调整所述滑动触控区域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编辑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触控指令;所述触控按键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触控按键,所述滑动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触控子区域;
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所述触控按键的属性信息、与所述触控按键对应的功能信息,和/或,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触控指令编辑所述滑动触控子区域的属性信息、与所述滑动触控子区域对应的功能信息。
4.一种动态编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其中,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任一位置;
动态编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5.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金属触控面板,感应面板和驱动面板;其中,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具有触控输入区域,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感应面板与所述驱动面板相连接;
所述金属触控面板,用于接收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内的用户触控指令,并基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发生形变;
所述感应面板,用于在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发生形变时感测所述金属触控面板与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电容信息;
所述驱动面板,用于确定所述电容信息与初始电容信息之间的电容变化信息,并基于所述电容变化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触控指令对应的功能指令,以通过所述功能指令对所述触控输入区域进行动态编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包括触控按键区域,所述触控按键区域设有多个触控子区域,且每个所述触控子区域均对应一个触控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面板包括刚性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刚性支撑层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触控传感器,且每个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每个所述触控子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刚性支撑层,用于为所述感应层提供支撑;
所述触控传感器,用于在对应的触控子区域发生形变时感测所述对应的触控子区域与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电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触控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指示显示面板;所述指示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面板相连接;
所述指示显示面板,用于接收所述驱动面板发送的功能指令,并指示和/或显示所述功能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示显示面板和所述感应面板之间的隔断面板;
所述隔断面板在相对每个所述触控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用于隔离各个所述触控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输入区域内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光学胶或聚碳酸酯;
所述通孔,用于透出所述指示显示面板在指示和/或显示所述功能指令时发出的光线;
所述通孔,还用于防止所述金属触控面板进水。
CN202010740613.4A 2020-07-28 2020-07-28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Active CN11178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0613.4A CN111782093B (zh) 2020-07-28 2020-07-28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0613.4A CN111782093B (zh) 2020-07-28 2020-07-28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093A true CN111782093A (zh) 2020-10-16
CN111782093B CN111782093B (zh) 2022-10-14

Family

ID=7276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0613.4A Active CN111782093B (zh) 2020-07-28 2020-07-28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09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1521A1 (en) * 2010-01-26 2011-07-2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z-ordering in a user interface
CN103616981A (zh) * 2013-10-31 2014-03-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238837A (zh) * 2013-06-23 2014-12-24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息交互设备触控屏幕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132975A (zh) * 2017-05-26 2017-09-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件编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401262U (zh) * 2019-01-18 2019-09-17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CN111149086A (zh) * 2017-09-30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主屏幕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1521A1 (en) * 2010-01-26 2011-07-2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z-ordering in a user interface
CN104238837A (zh) * 2013-06-23 2014-12-24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息交互设备触控屏幕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616981A (zh) * 2013-10-31 2014-03-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32975A (zh) * 2017-05-26 2017-09-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件编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9086A (zh) * 2017-09-30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主屏幕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209401262U (zh) * 2019-01-18 2019-09-17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093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5002B (zh) 具有力传感器和致动器反馈的触摸板
CN104238808B (zh) 手持电子设备、手持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010833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window management on extending screens
CN101133385B (zh) 手持电子设备、手持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9349552B2 (en) Touchpad with capacitive force sensing
EP2069877B1 (en) Dual-sided track pad
US20100315373A1 (en) Single or multitouch-capable touchscreens or touchpads comprising an array of pressure sensor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ch sensors
CN104375728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JP2013175149A (ja) センサ装置、入力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20004978A (ko) 곡선형 표면 위의 터치 감지 방법
FI117811B (fi) Laite ja menetelmä näppäimen toteuttamiseksi
CN102955588A (zh) 触控式键盘及其制造方法
US10845878B1 (en) Input device with tactile feedback
KR20170040076A (ko) 터치 스크린,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206039468U (zh) 压力感应触控屏
CN107562236A (zh) 触控屏以及电子设备
EP2866127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2306446U (zh) 触控式键盘
CN111782093B (zh) 动态编辑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面板
CN206039464U (zh) 压力感应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206039482U (zh) 触控屏
CN204695269U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屏模组
CN206674011U (zh) 一种后壳具有触摸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机
CN206039481U (zh) 触控屏
CN206039461U (zh) 触控屏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212310 Workshop 7 #, Dezi Industrial Park, south of Liyao Road,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iruidi photo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THREDIM OPT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58, Jingu Middle Road (Wes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THREDIM OPT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