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9231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9231B
CN107479231B CN201710691076.7A CN201710691076A CN107479231B CN 107479231 B CN107479231 B CN 107479231B CN 201710691076 A CN201710691076 A CN 201710691076A CN 107479231 B CN107479231 B CN 107479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layer
auxiliary
display module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10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9231A (zh
Inventor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10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9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9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用于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胶带;其中,胶带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弯折轴和第二弯折轴,第一弯折轴与第二弯折轴将胶带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胶带包括在第三方向相互叠合设置的多个辅助功能层,至少一个辅助功能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辅助单元,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垂直。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性能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模组制作中,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需要通过胶带来固定。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1和背光模组相对设置,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121、导光板122、反射片123、光源124、胶框125和背板126,胶带13通过贴附在显示面板11的边缘,并包裹胶框125的顶部和背板126的侧板和底板的外表面,实现显示面板11和背光模组12的固定。而现有技术中,胶带13包裹住显示模组时,与显示面板11接触部位的拐角位置Q需要做近似直角弯折,胶带13在弯折后,会自然呈现一个反弹趋势,胶带13反弹后会造成一系列问题:首先胶带13反弹翘起后造成外观不良,然后造成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组12容易分离,更严重的水汽会进入背光模组12造成膜材或者导光板122变形,出现显示不均现象。
因此,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了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胶带反弹力大造成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性能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模组,
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用于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胶带;
其中,胶带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弯折轴和第二弯折轴,第一弯折轴与第二弯折轴将胶带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胶带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时,第一部分位于显示面板远离背光模组一侧的表面,第二部分位于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侧面,第三部分位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
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胶带包括在第三方向相互叠合设置的多个辅助功能层,至少一个辅助功能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辅助单元,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垂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对显示模组的胶带的层叠结构进行改进,将胶带的辅助功能层的整层结构设置为包括多个辅助单元的结构,各个辅助单元成为反弹力分散结构,相当于将辅助功能层整层产生的、在一个方向上的反弹力,分散为在各个辅助单元上产生的、不同方向上的反弹力,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性能可靠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膜层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一种辅助功能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一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与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组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三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四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五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六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四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五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导光板、反射片、光源、胶框和背板等结构,为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光源;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液晶层。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经阵列基板上的像素阵列向上透出至液晶层,液晶层将光线转变偏振方向,接下来光线出射到彩膜基板,经彩膜基板上的色阻层产生颜色,最终形成图像。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21、背光模组22以及用于固定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胶带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具有在第一方向a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弯折轴Z1和第二弯折轴Z2,第一弯折轴Z1与第二弯折轴Z2将胶带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231、第二部分232和第三部分233;第一部分231、第二部分232和第三部分233在第二方向b上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
继续参考图2,当图3所示的胶带23处于固定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状态时,第一部分231位于显示面板21远离背光模组22一侧的表面,第二部分232位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侧面,第三部分233位于背光模组22远离显示面板21一侧的表面。
其中,胶带23可以为针对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定制胶带,第一弯折轴Z1与第二弯折轴Z2可以是在胶带上预先设置的骑缝线,在将胶带23粘接在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上时,按照骑缝线的位置进行粘接,经第一部分231、第二部分232和第三部分233依次粘接在对应的位置;
或者,胶带23为适用于任何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胶带,在胶带23粘接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之前,胶带23上并不设置有第一弯折轴Z1与第二弯折轴Z2,第一弯折轴Z1和第二弯折轴Z2是在胶带粘接在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上以后,在弯折的位置形成的弯折轴。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膜层结构图,图4为沿图3所示的切割线A-A得到的胶带膜层剖面图,图4给出在胶带第三方向c上依次设置的多个膜层,其中,第三方向c也即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的厚度方向,适当参考图3,第三方向c与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分别垂直。如图4所示,胶带为多膜层结构,胶带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多个辅助功能层,至少一个辅助功能层包括多个辅助单元。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胶带包括的辅助功能层依次为基材支撑层235、金属屏蔽层236和胶质导电层237,并且作为遮光胶带,胶带还可包括遮光层234。基材支撑层235、金属屏蔽层236和胶质导电层237中的任意一层或多层设置为包括多个辅助单元的层结构,其中,当胶带处于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状态时,胶质导电层237靠近显示面板或背光模组,遮光层234远离显示面板或背光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膜层结构的胶带,本申请中胶带的辅助功能层还可以是其他层结构,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无论辅助功能层具体为哪些膜层,本申请将一层或多层辅助功能层设置为由多个辅助单元构成的结构,具体地,对于包括多个辅助单元的辅助功能层描述如下。
辅助功能层的各个辅助单元沿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a延伸且在图3所示的第二方向b上依次排列。其中,各个辅助单元可以为在第二方向b上相互接触的结构,各个辅助单元也可以为在第二方向b上具有间隙相互不接触的结构。
具体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一种辅助功能层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一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6为沿图中剖线B-B得到的剖面图,如图5和图6所示,辅助单元M1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在第二方向b上依次排列,且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辅助单元M1具有间隙相互不接触。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8为沿图7中剖线C-C得到的剖面图,如图7和图8所示,辅助单元M2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在第二方向b上依次排列,且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辅助单元M2相互接触。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胶带包括多个辅助功能层,至少一个辅助功能层中包括多个辅助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辅助功能层从连续的一整面变为多个辅助单元,在弯折方向上,将一整面上产生的使胶带翘起的反弹力,分散为在各个辅助单元上产生的、方向不同的多个反弹分力,各个反弹分力在胶带翘起方向上产生的合力小于上述一整面上的反弹力,使得这些辅助单元可以成为反弹力分散结构,减小该辅助功能层上产生的反弹力。
一般情况下,胶带的第一部分231粘接的是显示面板的玻璃,胶带的第二部分232和第三部分233粘接的背光模组上非玻璃的部分,因而,胶带的第一部分231的粘接力由于玻璃的粗糙程度较低,粘接力较小,导致第一部分231更容易翘起,而将胶带的辅助功能层从连续的一整面变为多个辅助单元之后,能够降低该辅助功能层上产生的反弹力,也即能够降低胶带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反弹力,从而使得第一部分不易朝着远离显示面板的方向反弹,能够有效降低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
具体地,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与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组合示意图,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对如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通过胶带固定后,可形成如图10所示的显示模组。
如图9和图10所示,对于类长方体结构的显示模组,其具有沿x方向的短边、沿y方向的长边和沿z方向的高(也即厚度),在胶带的长度方向上,胶带沿x方向和y方向围绕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一周设置,在胶带的宽度方向上,胶带依次包裹显示面板21远离背光模组22一侧的表面(对应第一部分231)、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侧面(对应第二部分232)和背光模组22远离显示面板21一侧的表面(对应第三部分233),实现显示面板21和背光模组22的固定。
以沿y方向的一个长边上设置的胶带为例(沿y方向的另一个长边和沿x方向的两个短边上设置的胶带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胶带的第一弯折轴Z1和第二弯折轴Z2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相同,胶带的各个辅助单元M的延伸方向也与y方向相同。
针对第一部分231,辅助单元M沿y方向延伸,各个辅助单元M沿x方向依次排列,从而辅助单元M能够沿x方向(对于第一部分231而言,也即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的第二方向b)分散第一部分231与显示面板21表面粘贴之后的反弹力,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21翘起的风险。此外,辅助单元M在y方向(也即其展开为平面状态时的第一方向a)上延伸,保证了胶带在y方向上的拉力强度,胶带固定后不易断裂。
综上所述,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模组性能可靠性。并且该实施例中,从胶带的原材料出发,在胶带的层叠结构上改善胶带性能,不需要复杂的模具。
可选的,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中,胶带的第一部分231设置有辅助单元M。也即,胶带的辅助功能层制作时分区域制作,仅在第一部分对应的位置增加制作辅助单元工艺,应用时即能够实现分散胶带在x方向反弹力的功能。
可选的,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第一部分231、第二部分232和第三部分233均设置有辅助单元M。胶带制作时整体采用相同工艺,工艺简单。
对于各个辅助单元为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相互不接触的结构而言,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各个辅助单元为第一辅助单元M1,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辅助单元M1具有间隙,使得第一辅助单元M1所在的辅助功能层所产生的反弹力,由辅助功能层整层方向一致的反弹力,改变为分散至各个第一辅助单元M1上各个方向不相同的反弹力分力,进而分散胶带沿图10中所示的x方向的反弹力。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三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与图6中所示的辅助功能层的差别在于,图11中第一辅助单元M1的截面为圆形。
其中,在形成图6所示的辅助功能层的结构时,可以先制作辅助功能层一整层的连续结构,然后在连续结构上刻蚀出多个沿第二方向b排列且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通槽(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辅助功能层),刻蚀的通槽部分形成相邻第一辅助单元M1之间的间隙,保留的部分形成各个第一辅助单元M1。在形成图11所示的辅助功能层的结构时,可以先制作单个第一辅助单元M1,例如制作多根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丝,然后将多根金属丝在第二方向b上间隔排列,排列的间隔形成相邻第一辅助单元M1之间的间隙,每根金属丝形成各个第一辅助单元M1。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辅助单元M1的截面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矩形,也可以为如图11所示的圆形,或者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该胶带包括遮光层234、基材支撑层235、金属屏蔽层236和胶质导电层237;其中,基材支撑层235可以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作,对胶带整体起支撑作用;金属屏蔽层236起到屏蔽电磁信号和导电的作用;胶质导电层237起到疏散静电的作用,能够将显示面板表面的静电通过胶质导电层237传递到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胶带粘结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后遮光层234能够防止显示模组漏光。其中,基材支撑层235包括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辅助单元M1。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在基材支撑层设置第一辅助单元,胶带固定显示模组后,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模组性能可靠性,同时,遮光层采用整层连续设计,遮光效果良好;金属屏蔽层也采用整层连续设计,电信号屏蔽效果良好。
对于各个辅助单元为在第二方向上不具有间隙相互接触的结构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辅助单元包括第二辅助单元;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且,在第三方向上,第二辅助单元的厚度不均一。具体地,一方面,在第二方向上,由于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相互接触,在接触的位置,形成连续的至少一个平面,该连续平面的形成,保证辅助单元的设置不会影响到辅助功能层的功能,例如,对于金属屏蔽层,设置相互接触的第二辅助单元,仍然能够起到较好的信号屏蔽作用。另一方面,第二辅助单元的厚度不均一,也即在第二方向上,第二辅助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厚度不相同的部分,或者,第二辅助单元多个位置处的厚度不相同,通过设置第二辅助单元的厚度不均一,第二辅助单元避免在上述连续平面上形成方向相同的反弹力。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辅助单元包括两个厚度不相同的部分,厚度不相同的部分面接触。具体如图8所示,在第三方向c上,第二辅助单元M2包括: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
其中,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二种辅助功能层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A所示,在第三方向c上,第一分部M21的第一表面P1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一表面P12齐平,也即第一分部M21的第一表面P1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一表面P12在第一侧形成一个平面;如图13中B的情况所示,在第三方向c上,第一分部M21的第二表面P2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二表面P22齐平,也即第一分部M21的第二表面P1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一表面P12形成一个平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如图13中C的情况所示,在第三方向c上,第一分部M21的第一表面P1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一表面P12具有高度差,第一分部M21的第二表面P21和第二分部M22的第二表面P22也具有高度差。但无论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具有怎样的相对位置关系,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均相互接触,且第二辅助单元的厚度包括两个厚度不相同的分部。
其中,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可采用同种材料制作,例如,在形成包括同种材料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的辅助单元时,可以先制作辅助功能层一整层的连续结构,然后在连续结构上刻蚀出多个沿第二方向b排列且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凹槽(并不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辅助功能层),刻蚀的凹槽部分形成第二辅助单元M2的第二分部M22,保留的部分形成第二辅助单元M2的第一分部M21。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也可采用不同种材料制作,例如,在形成包括不同材料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的辅助单元时,可以先制作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分部M21,然后在相邻的第一分部M21之间填充第二分部M22。
以图13中情况A为例(其他两种情况雷同,此处不再赘述),继续参考图8,在第二方向b上,第一分部M21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M211,第二分部M22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M222,相邻的第一侧面M211与第二侧面M222分别面接触,即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相互接触,在第三方向c上,第二分部M22的厚度D2小于第一分部M21的厚度D1的一半。
该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中,胶带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相互接触,第二辅助单元能够在胶带固定显示模组后,降低胶带产品从显示面板翘起的风险。在各个辅助功能层中,第一分部主要起到分散反弹力的作用,第二分部保证了辅助功能层的整体性,第二分部厚度越小,胶带弯折后反弹力越小,第二分部的厚度小于第一分部的厚度的一半,进而保证辅助功能不因设置辅助单元而失效。
其中,可将胶带的任意一层辅助功能层设置包括两个分部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结构,通过降低一层辅助功能层的反弹力来降低胶带翘起的风险;也可将胶带的两层或多层辅助功能层分别设置为包括两个分部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结构,通过降低两层多层辅助功能层的反弹力来降低胶带翘起的风险。进一步地,将胶带的相邻的两层辅助功能层均设置为包括两个分部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结构时,两层辅助功能层可分别独立设置,也可相互配合设置,以下将给出两层辅助功能层配合设置的具体实施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该胶带包括遮光层(图中未示出)、基材支撑层235、金属屏蔽层236和胶质导电层(图中未示出)。在金属屏蔽层与基材支撑层均设置第二辅助单元,能够同时降低金属屏蔽层和基材支撑层的反弹力,大大的分散胶带沿第一弯折轴弯折后的反弹力,进而降低胶带从显示面板翘起的风险。
具体地,如图14所示,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形成第一表面B1,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形成第二表面B2;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第三方向c上,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一分部M21′与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二分部M22″相对,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二分部M22′与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一分部M21″相对;第一表面B1位于远离基材支撑层235的一侧,第二表面B2位于远离金属屏蔽层236的一侧。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在金属屏蔽层236设置第二辅助单元,其中,第一分部M21′主要起到分散反弹力的作用,第二分部M22′与第一分部M21′连接保证了金属屏蔽层236在沿x方向的导电性能,在基材支撑层235同时设置第二辅助单元,进一步分散胶带沿第一弯折轴弯折后的反弹力。并且,该实施方式中,减薄了金属屏蔽层236和基材支撑层235叠加的厚度,进而减薄了胶带的厚度,有利于显示模组整体的薄型化要求。
具体地,如图15所示,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形成第一表面B1,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一分部M21″和第二分部M22″形成第二表面B2,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第三方向c上,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一分部M21′与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一分部M21″相对,金属屏蔽层236的第二分部M22′与基材支撑层235的第二分部M22″相对;第一表面B1与第二表面B2相接触。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在金属屏蔽层236设置第二辅助单元,其中,第一分部M21′主要起到分散反弹力的作用,第二分部M22′与第一分部M21′连接保证了金属屏蔽层236在沿x方向的导电性能,在基材支撑层235同时设置第二辅助单元,进一步分散胶带沿第一弯折轴弯折后的反弹力。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辅助单元多个位置处的厚度不相同,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之间分别线接触。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四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五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胶带的第六种辅助功能层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二辅助单元M2的截面依次分别为圆形、梯形和三角形,其中,截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方向b垂直。在图16至图18中,每个第二辅助单元M2具有多个位置的厚度D3、D4、
D5不相同,并且,相邻的各个第二辅助单元M2之间线接触,在接触线的位置形成连续平面S,该连续平面S的形成,保证辅助单元的设置不会影响到辅助功能层的功能。
其中,可将胶带的任意一层辅助功能层设置为图16至图18所示的第二辅助单元的结构。
具体地,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四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五种胶带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9和图20所示,胶带包括遮光层234、金属屏蔽层236和胶质导电层237,在金属屏蔽层236设置如图16所示的第二辅助单元M2。金属屏蔽层236可采用金属丝制作,每根金属丝作为第二辅助单元M2。
可选的,如图19所示,在金属屏蔽层236远离胶质导电层237一侧表面直接喷涂黑色油墨作为遮光层234。该实施方式中大大减薄了胶带的厚度,有利于显示模组整体的薄型化要求。
可选地,如图20所示,在金属屏蔽层236和遮光层234之间还可以设置PET材料制作的基材支撑层235,基材支撑层对胶带整体起支撑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对显示模组的胶带的层叠结构进行改进,将胶带的辅助功能层的整层结构设置为包括多个辅助单元的结构,各个辅助单元成为反弹力分散结构,相当于将辅助功能层整层产生的、在一个方向上的反弹力,分散为在各个辅助单元上产生的、不同方向上的反弹力,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性能可靠性。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对显示模组的胶带的层叠结构进行改进,将胶带的辅助功能层的整层结构设置为包括多个辅助单元的结构,各个辅助单元成为反弹力分散结构,相当于将辅助功能层整层产生的、在一个方向上的反弹力,分散为在各个辅助单元上产生的、不同方向上的反弹力,降低了胶带从显示面板表面翘起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显示不良的风险,提升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性能可靠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胶带;
其中,所述胶带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弯折轴和第二弯折轴,所述第一弯折轴与所述第二弯折轴将所述胶带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胶带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时,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所述胶带包括在第三方向相互叠合设置的多个辅助功能层,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功能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辅助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垂直;
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第二辅助单元;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各个所述第二辅助单元之间相互接触;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厚度不均一;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辅助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分部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相邻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面接触,且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厚度不同;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多个所述辅助功能层依次包括基材支撑层、金属屏蔽层和胶质导电层,所述胶带还包括遮光层;
所述金属屏蔽层与所述基材支撑层均包括所述第二辅助单元,所述遮光层为设置于所述金属屏蔽层远离所述胶质导电层一侧表面的黑色油墨;
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形成第一表面,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形成第二表面,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一分部与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二分部相对,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二分部与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一分部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位于远离所述基材支撑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远离所述金属屏蔽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形成第一表面,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形成第二表面,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一分部与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一分部相对,所述金属屏蔽层的第二分部与所述基材支撑层的第二分部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第一辅助单元;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辅助单元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带还包括遮光层;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多个所述辅助功能层依次包括基材支撑层、金属屏蔽层和胶质导电层;
所述基材支撑层包括所述第一辅助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带展开为平面状态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分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分部的厚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带还包括遮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所述辅助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设置有所述辅助单元。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1710691076.7A 2017-08-14 2017-08-14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479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1076.7A CN107479231B (zh) 2017-08-14 2017-08-14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1076.7A CN107479231B (zh) 2017-08-14 2017-08-14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9231A CN107479231A (zh) 2017-12-15
CN107479231B true CN107479231B (zh) 2021-07-09

Family

ID=6059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1076.7A Active CN107479231B (zh) 2017-08-14 2017-08-14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92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3494B (en) * 2000-02-22 2002-09-21 Nippon Electric Co Tape carrier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substrate
CN103018938A (zh) * 2013-01-14 2013-04-03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204405998U (zh) * 2015-01-09 2015-06-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mylar胶带
CN106783912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7022316A (zh) * 2017-03-22 2017-08-08 深圳市金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遮光导电金属复合膜胶带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3494B (en) * 2000-02-22 2002-09-21 Nippon Electric Co Tape carrier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substrate
CN103018938A (zh) * 2013-01-14 2013-04-03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204405998U (zh) * 2015-01-09 2015-06-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mylar胶带
CN106783912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7022316A (zh) * 2017-03-22 2017-08-08 深圳市金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遮光导电金属复合膜胶带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9231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62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5174781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5000B2 (ja) 表示装置
CN103885249B (zh) 防湿结构和显示装置
US20150277131A1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JP528325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3499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092196B2 (en) Multi-panel display apparatus
CN110570772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4630B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36272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78384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3140161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AU2017325356B2 (en) Curved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0275355B (zh) 曲面显示面板和曲面显示装置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67581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8086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923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8015708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21966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317583C (zh) 防止变形的固定框架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119159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03521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218497310U (zh) 显示区域具有容置孔的电子纸屏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