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9174A -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9174A
CN112479174A CN202011240017.6A CN202011240017A CN112479174A CN 112479174 A CN112479174 A CN 112479174A CN 202011240017 A CN202011240017 A CN 202011240017A CN 112479174 A CN112479174 A CN 112479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phosphate
ferrous sulfate
phosphate
iron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00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奕
颜志雄
万文治
李万
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a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a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a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a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00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9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9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 C01B25/375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of i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01P2004/52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highly monodispers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作为原料,通过前处理、提前氧化硫酸亚铁、利用硫酸或氯化氢等无机酸部分代替磷酸作为酸化液的方法,有效地抑制了磷酸铁制备过程中Mn3(PO4)2、Mg3(PO4)2沉淀的生成,从而制备了杂质Mn、Mg和S元素含量较低的磷酸铁成品。同时,提高了铁离子的利用率,所制得磷酸铁的铁磷比明显高于相关技术。该方法避免了萃取、重结晶、硫化物沉淀等复杂繁琐的操作,成功地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了低杂质高铁磷比的磷酸铁,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由于理论放电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移动通信设备、交通工具中。其中磷酸铁是生产磷酸铁锂的重要前驱体,磷酸铁的纯度和品质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磷酸铁生产企业来说,面对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困境,如何降低原辅料成本并保障磷酸铁成品质量是磷酸铁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尝试利用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作为铁源来合成磷酸铁。
钛白粉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和橡胶等工业。目前国内主要通过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硫酸亚铁,由于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Ti2+、Al3+、Mn2+、Mg2+等杂质,导致副产物中硫酸亚铁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钛白粉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中杂质锰、镁含量高,利用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作为铁源所制得磷酸铁中杂质锰、镁含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原料中引入了大量的硫酸根,所制得磷酸铁中硫含量较高,这会对磷酸铁锂的放电容量及循环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了解决杂质锰、镁含量偏高的技术问题,相关技术采用逆流萃取、重结晶、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来提纯硫酸亚铁。沉淀法是通过添加硫化物和氟化物分别除去硫酸亚铁中的杂质锰、镁,利用硫化锰溶解度小实现镁离子去除,但利用硫化物除锰的过程中会造成铁元素沉淀,除杂效果较差,同时操作不当还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一方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树脂吸附法是利用树脂对不同离子吸附能力差异对硫酸亚铁进行除杂,但由于溶液中大量的二价铁离子会被树脂优先吸附,杂质锰、镁不能被有效地去除。上述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酸亚铁中的杂质锰、镁含量,从而制得锰、镁含量较低的磷酸铁成品,但绝大多数的方法(如逆流萃取、重结晶、硫化物除杂等)存在着步骤繁琐、操作复杂的缺点。同时,这些方法仅关注于磷酸铁成品中杂质锰、镁的控制,而忽略了对硫含量的控制。
基于此,仍需进一步开发出操作简便且能有效去除钛白副产物中杂质离子的工艺,从而实现利用钛白副产物合成磷酸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能有效去除钛白副产物中杂质离子的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处理:取钛白副产物硫酸铁制备成溶液,加热条件下控制pH为3~5.5,除去固相杂质后得硫酸亚铁原料液A;
硫酸亚铁原料液A中添加氧化剂,即得硫酸铁原料液B;
取磷盐溶于水,即得磷盐原料液C;
S2、粗制浆料:按配比将磷盐原料液C加入至硫酸铁原料液B中,搅拌,即得粗制磷酸铁浆料D;
S3、精制浆料:将混酸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D中,加热下反应后得到磷酸铁浆料E;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E过滤,洗涤至滤出水的电导率<200μS/cm;收集洗涤后磷酸铁滤饼煅烧即得无水磷酸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所述温度为50~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通过加入pH调节剂控制p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pH调节剂为可溶性碱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碱为一水合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调节pH值至3~5.5,使得Al3+、Ti4+水解形成沉淀,除去溶液中钛和铝离子杂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盐、过氧化物、过硫酸盐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次氯酸盐为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磷酸铁中杂质锰、镁主要以Mn3(PO4)2和Mg3(PO4)2的形式存在,而Mn3(PO4)2和Mg3(PO4)2沉淀能够形成的条件在于溶液中锰离子、镁离子及磷酸根离子的浓度满足条件:[Mn2 +]3×[PO4 3-]2>Ksp[Mn3(PO4)2]、[Mg2+]3×[PO4 3-]2>Ksp[Mg3(PO4)2]。若采用将混有氧化剂的磷盐溶液添加至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中,当磷盐添加进体系时,Fe3+的浓度较低,PO4 3-不仅会形成FePO4,会还形成Mn3(PO4)2和Mg3(PO4)2,导致最终成品中锰、镁含量偏高。采用先氧化的方式,提高体系中铁离子含量[Fe3+],使得[Fe3+]×[PO4 3-]>>[Mn2+]3×[PO4 3-]2或[Mg2+]3×[PO4 3-]2。从而将Mn2+和Mg2+保留在溶液中,不会形成Mn3(PO4)2和Mg3(PO4)2沉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铁原料液B中铁离子的质量浓度为28~84g/L。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磷盐为可溶性磷酸盐;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磷酸盐为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磷盐原料液C中磷元素的质量浓度为15~60g/L。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配比为原料液B中铁元素与原料液C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所述反应需搅拌,所述搅拌时间为20~9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混酸由磷酸与强酸组成,所述强酸为硝酸、氯化氢和硫酸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磷酸与强酸的摩尔比为1: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酸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2~0.1。
由于Mn(OH)2和Mg(OH)2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1.9×10-13和5.61×10-12,Mn2+和Mg2+开始水解的pH值分别为7.8和9.4,远大于磷酸铁合成时的pH值(1.0~2.5),因此杂质锰、镁不可能以Mn(OH)2和Mg(OH)2的形式存在于磷酸铁成品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所述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4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4中用水进行洗涤;优选地,所述洗涤过程中水的温度为40~80℃。
在磷酸铁的洗涤过程中,使用热水洗涤,能降低磷酸铁中的硫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煅烧的温度为500~800℃,煅烧时间为2~5h。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氧化剂提前将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氧化成硫酸铁,同时调整反应过程中铁元素与磷元素的投料比,显著地增大了体系中铁离子的浓度,抑制了磷酸锰、磷酸铁沉淀的形成;同时提高了铁离子的利用率,在浆料制备过程中更多的铁离子与磷酸根形成了磷酸铁沉淀,制得的磷酸铁展现出高铁磷比(0.985~0.990)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类两步法,依次添加磷盐溶液和含磷酸的混酸溶液,在制备粗制磷酸铁浆料时仅添加磷盐溶液,由于Mn2+、Mg2+达不到形成磷酸盐沉淀的条件,所得浆料中固态部分主要是由磷酸根、铁离子组成的羟基磷酸铁,而Mn2+、Mg2+被保留在了液态部分。之后再利用混酸溶液对浆料进行酸化处理时,由于混酸溶液中磷酸根的浓度要明显地低于纯磷酸溶液(相关技术通常使用纯磷酸溶液进行酸化),体系中Mn2+、Mg2+依旧达不到形成磷酸盐沉淀的条件(即[Mn2+]3×[PO4 3-]2<Ksp[Mn3(PO4)2]、[Mg2+]3×[PO4 3-]2<Ksp[Mg3(PO4)2]),因而Mg和Mn继续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液态部分,最终在磷酸铁压滤和洗涤阶段被分离。相比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在对粗制磷酸铁浆料进行酸化处理时,无需提前进行固液分离,有效地减少了反应步骤、缩短了反应周期。而相关技术为避免磷酸锰、磷酸镁等沉淀的形成,在对粗制磷酸铁浆料酸化前,需要先进行固液分离、再调浆酸化,以避免酸化时磷酸中PO4 3-与液态部分中的Mn2+、Mg2+形成磷酸锰、磷酸镁沉淀。其避免了萃取、重结晶、硫化物沉淀等复杂繁琐的操作,成功地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了低杂质高铁磷比的磷酸铁,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磷酸铁的XRD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磷酸铁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制备的磷酸铁的SEM图;
图4是本发明对比例一制备的磷酸铁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是湖北某厂家提供的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其主要组分如下:
表1.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主要组分
项目 Fe% Ti% Al% Mg% Mn% Zn% 不溶物%
数值 16.74% 0.2730 0.0052 0.6799 0.0908 0.0033 0.028
本发明实施例一为: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处理:控制温度为70℃,将质量浓度为30%的氨水添加至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中,调节pH值至4.2后,压滤,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101g/L的硫酸亚铁原料液;
将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添加至硫酸亚铁原料液中,控制过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原料液中铁元素的摩尔比为0.6:1,将所有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后,添加适量的纯水,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56g/L的硫酸铁原料液;
按115g/L的固液比,将磷酸一氢铵固体磷盐在水中溶解,配制磷元素质量浓度为30g/L的磷盐原料液;
S2:粗制浆料:在常温下(25℃),按硫酸铁原料液中铁元素与磷磷盐原料液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将磷盐原料液添加至硫酸铁原料液中,加料完成后搅拌60min,即得粗制磷酸铁浆料A;
S3:精制浆料:将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溶液(磷酸与硫酸摩尔比1:1)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A中,控制粗制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5,升温至85℃,并在该温度下保温3h,获得磷酸铁浆料;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进行压滤处理,获得二水磷酸铁滤饼,采用60℃的热水洗涤,直至滤出液的电导率<200μS/cm;将洗涤后的滤饼置于马弗炉中,控制温度为600℃,焙烧3h,即得无水磷酸铁成品。
本发明实施例二为: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处理:控制温度为80℃,将质量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添加至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调节pH值至5.0后,压滤,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87g/L的硫酸亚铁原料液;
将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添加至硫酸亚铁原料液中,控制过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原料液中铁元素的摩尔比为0.6:1,将所有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后,添加适量的纯水,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67g/L的硫酸铁原料液;
按138g/L的固液比,将磷酸一氢铵固体磷盐在水中溶解,配制磷元素质量浓度为36g/L的磷盐原料液;
S2:粗制浆料:在常温下(25℃),按硫酸铁原料液中铁元素与磷盐原料液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将磷盐原料液添加至硫酸铁原料液中,加料完成后搅拌40min,即得粗制磷酸铁浆料;
S3:精制浆料:将磷酸和氯化氢组成的混酸溶液(磷酸与氯化氢摩尔比为1:3)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中,控制粗制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合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4,升温至92℃,并在该温度下保温3h,即得磷酸铁浆料;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进行压滤处理,得二水磷酸铁滤饼,采用75℃的热水洗涤,直至滤出液的电导率<200μS/cm;将洗涤后的滤饼置于马弗炉中,控制温度为640℃,焙烧2h,即得无水磷酸铁成品。
本发明实施例三为: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处理:控制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温度为60℃,将质量浓度为30%的氨水添加至硫酸亚铁溶液中,调节pH值至3.8后,压滤,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105g/L的硫酸亚铁原料液;
将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添加至硫酸亚铁原料液中,控制过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原料液中铁元素的摩尔比为0.6:1,将所有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后,添加适量的纯水,获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44.8g/L的硫酸铁原料液;
按92g/L的固液比,将磷酸一氢铵固体磷盐在水中溶解,配制磷元素质量浓度为24g/L的磷盐原料液;
S2:粗制浆料:在常温下(25℃),按硫酸铁原料液中铁元素与磷盐原料液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4,将磷盐原料液添加至硫酸铁原料液中,加料完成后搅拌40min,即得粗制磷酸铁浆料;
S3:精制浆料:将磷酸和氯化氢组成的混酸溶液(磷酸与氯化氢摩尔比为1:8)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中,控制粗制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4,升温至85℃,并在该温度下保温3h,即得磷酸铁浆料;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进行压滤处理,获得二水磷酸铁滤饼,采用50℃的热水洗涤,直至滤出液的电导率<200μS/cm;将洗涤后的滤饼置于马弗炉中,控制温度550℃,焙烧3h,即得无水磷酸铁成品。
本发明对比例一为:一种利用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在制备粗制磷酸铁浆料时,不对硫酸亚铁原料液先进行氧化处理,即将过氧化氢溶液添加至磷盐原料液中,包含以下步骤:
S1:前处理:控制温度为70℃,将质量浓度为30%的氨水添加至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中,调节pH值至4.2后,压滤,即得铁元素质量浓度为101g/L的硫酸亚铁原料液;之后加入适量纯水,将其稀释至铁元素质量浓度为56g/L;
按115g/L的固液比,将磷酸一氢铵固体磷盐在水中溶解,配制磷元素质量浓度为30g/L的磷盐溶液;
将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添加至磷盐溶液中,控制过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原料液中铁元素的摩尔比为0.6:1,即得磷盐原料液;
S2:粗制浆料:在常温下(25℃),按硫酸亚铁原料液中铁元素与磷盐原料液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将磷盐原料液添加至硫酸铁原料液中,加料完成后搅拌60min,获得粗制磷酸铁浆料A;
S3:精制浆料:将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溶液(磷酸与硫酸摩尔比1:1)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A中,控制粗制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5,升温至85℃,并在该温度下保温3h,获得磷酸铁浆料;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进行压滤处理,获得二水磷酸铁滤饼,采用60℃的热水洗涤,直至滤出液的电导率<200μS/cm;将洗涤后的滤饼置于马弗炉中,控制温度为600℃,焙烧3h,即得无水磷酸铁成品。
本发明对比例二为:一种利用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一的方法相似的步骤,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采用25℃的冷水对二水磷酸铁浆料进行洗涤。
本发明对比例三为:一种利用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一的方法相似的步骤,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粗制磷酸铁浆料的酸化步骤中不使用混合酸而使用磷酸酸化。
取实施例一~三和对比例一~三制得的磷酸铁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如表2所示,实施例一所制备磷酸铁成品的铁磷比达到了0.990,杂质Mn、Mg、S含量分别为128、57、163ppm。实施例二所制备磷酸铁成品的铁磷比达到了0.987,杂质Mn、Mg、S含量分别为135、62、125ppm。实施例三所制备磷酸铁成品的铁磷比达到了0.985,杂质Mn、Mg、S含量分别为121、67、136ppm。
对比例一中磷酸铁的铁磷比为0.983,杂质Mn、Mg含量分别为278、114ppm。对比例一中杂质锰、镁的含量显著高于对比例一,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一在合成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是随着磷盐的添加而逐渐的氧化,形成磷酸盐沉淀的瞬间,铁离子的浓度要比实施例一低得多,磷酸根离子在与铁离子形成沉淀的同时,还会与锰离子、镁离子形成沉淀,导致成品中杂质含量较高。而对比例一的铁磷比要低于实施例一,这主要是由于提前对铁盐原料液进行氧化处理,能够显著的提高铁离子的利用率,使得更多的铁离子能够进入到沉淀中去。实施例一母液(粗制浆料固液分离后的液体部分)中铁离子的含量(21ppm)明显低于对比例一(409ppm),进一步证明了先氧化处理能够提高铁离子的利用率。
对比例二制得磷酸铁的铁磷比为0.988,杂质Mn、Mg、S含量分别为132ppm、68ppm、392ppm。对比例二所制得磷酸铁的硫含量(392ppm)明显高于实施例一(163ppm),表明热水洗涤能有效地降低磷酸铁成品中的硫含量。
对比例三制得磷酸铁的铁磷比为0.981,杂质Mn、Mg含量分别为291ppm、125ppm,明显要高于实施例一(Mn:128ppm、Mg:57ppm),表明相比于使用磷酸溶液酸化,使用混酸酸化能够有效地降低磷酸铁成品中的杂质Mn、Mg含量。
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磷酸铁成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其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制得的磷酸铁的衍射峰尖锐,半高宽窄,由此表明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得的磷酸铁为纯相且结晶度良好的磷酸铁(JCPDS:83-209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磷酸铁成品的形貌,实施例一结果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结果如图3所示,对比例一结果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三制得的磷酸铁形貌呈蜂窝状,粒径分布均一,粒径小于对比例一制得磷酸铁。
表2实施例一~三和对比例一~三所制得无水磷酸铁成品的主要理化性能
Figure BDA0002768055080000081
Figure BDA000276805508000009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发明方案避免了萃取、重结晶、硫化物沉淀等复杂繁琐的操作,成功地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了低杂质高铁磷比的磷酸铁,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前处理:取钛白副产物硫酸铁制备成溶液,加热条件下控制pH为3~5.5,除去固相杂质后得硫酸亚铁原料液A;
硫酸亚铁原料液A中添加氧化剂,即得硫酸铁原料液B;
取磷盐溶于水,即得磷盐原料液C;
S2、粗制浆料:按配比将磷盐原料液C加入至硫酸铁原料液B中,搅拌,即得粗制磷酸铁浆料D;
S3、精制浆料:将混酸溶液添加至粗制磷酸铁浆料D中,加热下反应后得到磷酸铁浆料E;
S4、后处理:将磷酸铁浆料E过滤,洗涤至滤出水的电导率<200μS/cm;收集洗涤后磷酸铁滤饼煅烧即得无水磷酸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热温度为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加入pH调节剂控制pH,所述pH调节剂为可溶性碱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碱为一水合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盐、过氧化物、过硫酸盐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次氯酸盐为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优选地,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盐为可溶性磷酸盐;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磷酸盐为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液B中铁元素与原料液C中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酸由磷酸与强酸组成,所述强酸为硝酸、氯化氢和硫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磷酸与强酸的摩尔比为1:1~9;优选地,所述磷酸铁浆料中铁元素与混酸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0.0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加热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4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用水进行洗涤;优选地,所述洗涤过程中水的温度为4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温度为500~800℃,煅烧时间为2~5h。
CN202011240017.6A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Pending CN112479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0017.6A CN11247917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0017.6A CN11247917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9174A true CN112479174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8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0017.6A Pending CN11247917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917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820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3184917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钛白副产物中硫酸铁的回收方法
CN113307243A (zh) * 2021-07-08 2021-08-27 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母液回用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3816354A (zh) * 2021-11-04 2021-12-21 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6409764A (zh) * 2021-12-30 2023-07-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从精制磷酸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6534820A (zh) * 2023-03-30 2023-08-04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亚铁制备高压实磷酸铁的方法
CN116621141A (zh) * 2023-04-25 2023-08-22 浙江友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锰、镁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8995A (zh) * 2015-10-14 2015-12-02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电池级磷酸铁的生产方法
CN108584902A (zh) * 2018-06-15 2018-09-28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一种钛白固废生产电池级正磷酸铁的方法
CN110255521A (zh) * 2019-06-04 2019-09-2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CN110482514A (zh) * 2019-08-28 2019-11-22 安徽昶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无水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8995A (zh) * 2015-10-14 2015-12-02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电池级磷酸铁的生产方法
CN108584902A (zh) * 2018-06-15 2018-09-28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一种钛白固废生产电池级正磷酸铁的方法
CN110255521A (zh) * 2019-06-04 2019-09-2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CN110482514A (zh) * 2019-08-28 2019-11-22 安徽昶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无水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爱国等: "电池级超微细磷酸铁的制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820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3184917A (zh) * 2021-04-25 2021-07-30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钛白副产物中硫酸铁的回收方法
CN113307243A (zh) * 2021-07-08 2021-08-27 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母液回用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3816354A (zh) * 2021-11-04 2021-12-21 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6409764A (zh) * 2021-12-30 2023-07-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从精制磷酸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6534820A (zh) * 2023-03-30 2023-08-04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亚铁制备高压实磷酸铁的方法
CN116534820B (zh) * 2023-03-30 2023-11-24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亚铁制备高压实磷酸铁的方法
CN116621141A (zh) * 2023-04-25 2023-08-22 浙江友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锰、镁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6621141B (zh) * 2023-04-25 2023-12-26 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低锰、镁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9174A (zh)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CN111924817B (zh) 一种利用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11847416B (zh) 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水合磷酸铁的方法
EP4286325A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recycling of nickel-iron alloy and use thereof
CN112645299A (zh) 一种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42186A1 (zh) 利用磷铁废料制备高纯度磷酸铁的方法
CN112320780B (zh) 磷酸铁废料的回收方法
CN110255521A (zh) 一种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CN112499609A (zh) 利用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提锂渣制备磷酸铁的方法和应用
CN110342483B (zh) 一种利用磷酸锂废料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CN113603071B (zh) 一种纳米片状磷酸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47694A (zh) 一种利用含磷废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CN104944400A (zh) 水解法制备磷酸铁的工艺
CN115340078A (zh) 一种利用磷矿与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3247876A (zh) 一种磷酸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77293B (zh) 一种低杂质高比表面积的无水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3184819A (zh) 利用磷矿制备磷酸铁的方法和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3184820A (zh)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CN115124013A (zh) 一种电池级正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4314680A (zh) 一种利用磷酸二氢钙制备低杂质磷酸铁的方法及应用
CN115231537A (zh) 一种利用铁磷渣制备磷酸铁的方法、磷酸铁及其应用
CN111137869A (zh)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2849795B (zh) 高纯度五氧化二钒的制备
CN116425197B (zh) 一种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CN115676790B (zh) 一种高振实球形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