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8878A -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8878A
CN112478878A CN201910859356.3A CN201910859356A CN112478878A CN 112478878 A CN112478878 A CN 112478878A CN 201910859356 A CN201910859356 A CN 201910859356A CN 112478878 A CN112478878 A CN 112478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earing seat
gap
cloth
meter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93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8878B (zh
Inventor
陈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93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8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8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8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8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8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02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roller
    • B65H20/04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roller to effect step-by-step advancement of we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包含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的固定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的活动轴承座、气缸组及设置于固定轴承座及活动轴承座之间的间隙调整件。气缸组包括连接于固定轴承座的第一气缸及连接于活动轴承座的第二气缸。间隙调整件使得固定轴承座及活动轴承座通过间隙调整件相互顶抵。本发明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得以通过间隙调整件而驱动活动轴承座沿水平方向位移,以调整间隙的宽度。本发明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布材的布头得以顺利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却不影响布材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产品的报废率。

Description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含浸技术(又称涂布技术)的技术领域,基布在经过涂料的涂布后,需经过一组计量滚筒(又称计量辊),用以将基布表面多余的涂料或胶料去除,以确保产品的特性及厚度。一般而言,受限于生产程序,基布在生产时是以多匹基布相互连接而进行连续生产,因此,在不同匹的基布的连接处会存在有布头,即在连接处的基布会彼此重叠设置,造成该处的基布厚度较厚。如此一来,布头在通过一组计量滚筒之间时,因厚度的差异而需要改变设备的参数加以因应。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一组防爆变频马达,搭配齿轮和螺杆来调整一组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基布通过一组计量滚筒的两支计量滚筒之间,两支计量滚筒朝向相同方反旋转,且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距用以决定基布上的胶料层的厚度。在布头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时,现有技术已知通过改变两支滚筒的旋转方向来使得布头得以顺利通过。或是,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在承载两支滚筒的基座上安装弹簧来调整两支滚筒之间的距离。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计量滚筒的旋转方向会造成布头附近的布材由于胶量不均而被报废,且使用弹簧调整间距是相当不精准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特殊的气缸组及间隙调整件,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其包含固定轴承座、活动轴承座、气缸组以及间隙调整件。所述固定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所述活动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所述固定轴承座与所述活动轴承座是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得以供布材通过的间隙。所述气缸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的第一气缸及连接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第二气缸。所述间隙调整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之间,使得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相互顶抵。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用以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而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沿所述水平方向位移,以调整所述间隙的宽度。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包含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的固定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的活动轴承座、气缸组,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之间的间隙调整件,其中,所述气缸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的第一气缸及连接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第二气缸,且所述操作方法包含:在第一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使所述活动轴承座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而顶抵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其中,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供布材通过的第一间隙;在第二状态下,启动电磁阀以使所述第二气缸快速排气,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并经由所述间隙调整件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使所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供所述布材的布头通过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关闭所述电磁阀,使所述第二气缸再次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而回到所述第一状态。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是通过气缸组及间隙调整件的设计,来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布材的布头得以顺利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却不影响布材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产品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气缸组的气路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介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后将用实验数据证实本申请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什么不同,能实现什么有益效果。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及俯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包含固定轴承座1、活动轴承座2、气缸组3以及间隙调整件4。固定轴承座1是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10,活动轴承座2是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20。由图1所显示的立体结构可知,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各自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两侧的组件。换句话说,固定轴承座1具有两个彼此分离的承载件,分别设置于第一计量滚轮10的两端,而活动轴承座2亦具有两个彼此分离的承载件,分别设置于第二计量滚轮20的两端。
请同样参阅图1至图3。固定轴承座1是固定于含浸机的架体R上而不进行移动,而活动轴承座2是设置于含浸机的架体R上的滑轨S上,使得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而沿着水平方向X移动。固定轴承座1与活动轴承座2是沿水平方向X设置,使得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具有得以供布材通过的间隙G。换句话说,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的设置方式可以使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沿水平方向X并列,以产生在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的间隙G。如此一来,通过含浸槽(未显示)的布材(包括基布以及浸涂于其上的胶料)得以通过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的间隙G,借此调控在基布表面的胶料的厚度。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布材包含基布(例如玻璃纤维布)以及基布表面的胶料。另外,布材沿着图1中所示的垂直方向Y通过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
承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在布材的生产过程中朝向相反方向旋转,以通过两个滚轮表面的夹持及挤压力量来将多余的胶料自基布表面移除。举例而言,请参阅图2,在布材的生产过程中,第一计量滚论10是以顺时针的方式旋转,而第二计量滚轮20是以逆时针的方式旋转,从而调整基布表面胶料的厚度。
如前所述,当布材的布头,即两匹基布重叠之处,要通过两个计量滚轮之间时,由于基布本身的厚度增加,原先两个计量滚轮之间的间隙G也需要被对应地调整,否则会造成产品布材的损坏而降低良率。在现有技术中,在布材一般的生产程序中,是通过防爆变频马达搭配齿轮和螺杆来调整间隙G的,此时间隙G在生产程序中所需的精密度约为0.003毫米(mm)。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布头通过两个滚轮之间时,一般的操作方式是使得两个滚轮都改变旋转方式,即,使得第一计量滚轮10由逆时针旋转改为顺时针旋转,并使第二计量滚轮20由顺时针旋转改为逆时针旋转。如此一来,可以使得计量滚轮的运转方向变为顺着布头的运行方向(方向Y),进而减少滚轮对布头的阻力。此时,较厚的布头可以通过两个滚轮之间的间隙。然而,现有技术的操作方式会造成在布头附近地基布表面的胶料厚度与布材其他处的胶料厚度不同,即,布头附近的胶量涂布不均,使得该处的产品无法使用而降低生产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还包含经过特殊设计的气缸组3及间隙调整件4。详细而言,气缸组3包括连接于固定轴承座1的第一气缸31及连接于活动轴承座2的第二气缸32,而间隙调整件4设置于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之间,使得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得以通过间隙调整件4相互顶抵。值得一提的是,图1至图3所显示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并非是在生产程序进行中的模式,因此,图中所示的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并未通过间隙调整件4相互顶抵。
同样参阅图1至图3,气缸组3的第一气缸31附接在固定轴承座1上。虽然在图1至图3所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1是设置在固定轴承座1上相反于第一计量滚筒10的一侧,在本发明中,第一气缸31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加以限制。只要在第一气缸31是连接于固定轴承座1,且可以通过供给气压而直接或间接对活动轴承座2施力的前提下,第一气缸31的具体设置位置及形式可以进行修改或替换。
另外,类似地,气缸组3的第二气缸32附接在活动轴承座2上。然而,与第一气缸31不同的是,第二气缸32的气缸本体是固定在含浸机的架体R上并连接于活动轴承座2,使得第二气缸32可以对活动轴承座2施力,进而驱动第二气缸32在方向X上往复移动。同样地,只要第二气缸32得以发挥上述功能,第二气缸32的具体设置位置及形式可以进行修改及替换。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特征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是用以通过间隙调整件4而驱动活动轴承座2沿水平方向X位移,以调整间隙G的宽度的。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特征在于,通过气缸组3的设计与调控,可以瞬间改变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如此一来,不需要改变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的旋转方向,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再者,由于间隙G的宽度的改变的时间极短,即,两个计量滚筒是瞬间回到原先进行生产的位置的,在布头附近的基布表面的胶量仍可以保持与其他处的基布表面的胶量一致,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接下来,请同时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气缸组的气路图。如图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都连接到相同的气源8。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分别具有第一缸径及第二缸径,且第一缸径小于第二缸径。举例而言,第二缸径可以是125毫米(mm),而第一缸径可以是25毫米(mm)。因此,在两个气缸连接至相同的气源,且两个气缸都受到相同气压驱动的情形之下,具有较小第一缸径的第一气缸31的驱动力低于具有较大第二缸径的第二气缸32。如此一来,在生产程序中,连接于第一气缸31的固定承载座1及连接于第二气缸32的活动承载座2彼此是通过间隙调整件4相互顶抵而产生适于布材通过的间隙G。事实上,在生产程序中,连接于固定轴承座1的第一气缸31无法将连接于第二气缸32的活动轴承座2向右(方向X)推动。
请再次参阅图4,并配合参考图3。如前所述,由于在两支计量滚筒的两端都各自设有一个承载座的组件(第一计量滚筒10的两端各自有一个固定承载座1的组件,而第二计量滚筒20的两侧各自有一个活动承载座2的组件),同样地,如图3所示,气缸组3的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也各自具有两个对应设置在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两端的气缸本体。在图3中,为了维持图面简洁,仅针对两支计量滚筒的一侧的组件进行标号。如图4所示,第一气缸31包含两个汽缸本体311、312,而第二气缸32包含两个气缸本体321、322。
另外,在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32连接到气源8的气路中,都还设置有调压阀7。除此之外,在具有较大缸径的第二气缸32连接到气源的气路中,还另外设置有一个电磁阀6。电磁阀6可以是例如五口三位的电磁阀(其中,中间位为使气缸快速排气),然而,本发明对于调压阀7及电磁阀6的种类都不加以限制。具体而言,电磁阀6是用以控制由气源8通过气路而供给第二气缸32的气压,即,电磁阀6是用以切换对第二气缸32供气的状态。因此,通过电磁阀6,可以调整第二气缸32的驱动能力。除此之外,在第二气缸32与气源8之间的气路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调速阀323及调速消音器324。
接下来,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如前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还包括间隙调整件4。具体而言,间隙调整件4包含气缸接头41以及调整螺丝42,气缸接头41连接于第一气缸31,调整螺丝42连接于活动轴承座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气缸接头31可以经过表面高周波硬化处理,且调整螺丝32可以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另外,调整螺丝42可以固定于固定座5上。
承上所述,在布材的生产程序中,气缸接头41及调整螺丝42彼此相互顶抵。事实上,在布材的生产过程中,气缸组3被启动,使得气缸组3的第二气缸32驱动活动轴承座2而向方向X的反向移动,进而使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通过间隙调整件4相互顶抵。此时,虽然气缸组3的第一气缸31也被供给气压以通过间隙调整件4对活动轴承座2施力,如前所述,由于第一气缸31的第一缸径小于第二气缸32的第二缸径,在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都受到相同的气源8供给的气压时,第一气缸31是无法向方向X推动第二气缸32的。在此状态下,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是由防爆变频马达搭配齿轮和螺杆来调控的。
接下来,在过布头的程序中,即,当两匹基布的连接处(称作布头)即将通过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时,可以切换气缸组3中在连接至第二气缸32的气路上的电磁阀6,使得电磁阀6被启动至中位,进而将第二气缸32内的气压排掉。此状况类似使得第二气缸32处于空档的情况,如此一来,第二气缸32在电磁阀6被启动至中位的瞬间不具有驱动活动轴承座2的动力。此时,持续具有气压供给的气缸组3中的第一气缸31在没有受到第二气缸32提供的阻力的情形下,就可以向X方向经由间隙调整件4的顶抵而推动活动轴承座2,使得固定轴承座1及活动轴承座2之间的距离在此瞬间增加,连带使得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增加而允许厚度较厚的布头通过。在此状态下,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是由间隙调整件4的调整螺丝42来调控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过布头的程序中,经由切换电磁阀6而形成的间隙G的宽度可以是刚好让布头通过的宽度。具体而言,此时,间隙G的宽度较佳是在200至900微米(μm)的范围内,更佳在400至850微米的范围内,最佳在600至810微米的范围内。另外,宽度的精确度可以保持在±3微米间。
在布头通过第一计量滚筒1及第二计量滚筒2之间的间隙G后,需要快速将电磁阀6切换为原先进行布材生产程序的状态,使得第二气缸32再次具有足够的气压而将活动轴承座2朝向方向X的反向而回到原先的位置,同时使得第一计量滚筒1及第二计量滚筒2之间的间隙G回到原先生产程序中,适于让布材通过的宽度。此时,间隙G的宽度较佳是在100至450微米(μm)的范围内,更佳是在200至425微米的范围内,最佳是在300至405微米的范围内。
接下来,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操作方法是针对上述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而描述的。因此,以下将仅针对操作方法的步骤进行说明,而对于先前已叙述的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的结构及组件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将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00中,是在第一状态下,通过第二气缸32驱动活动轴承座2,使活动轴承座2通过间隙调整件4而顶抵于固定轴承座1,其中,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具有供布材通过的第一间隙。
承上所述,第一状态事实上是布材的生产程序,即,在涂布有胶料的基布通过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时,通过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去除多余胶料的程序。如前所述,在此步骤中,气缸组3连接到的气源8同时对第一气缸31及第二气缸32二者供给气压,但由于第一气缸31的第一缸径小于第二气缸32的第二缸径,此时,第二气缸32推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活动轴承座2向方向X的反向移动而顶抵于固定轴承座1。
接下来,在步骤S402中,是在第二状态下,启动电磁阀6以使第二气缸32快速排气,以通过第一气缸31并经由间隙调整件4驱动活动轴承座2,使第一计量滚轮10及第二计量滚轮20之间具有供布材的布头通过的第二间隙,其中,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较佳是在100至450微米(μm)的范围内,更佳是在200至425微米的范围内,最佳是在300至405微米的范围内。第二间隙的宽度较佳是在200至900微米(μm)的范围内,更佳在400至850微米的范围内,最佳在600至810微米的范围内。
事实上,步骤S402所叙述的状态是在布材的生产流程中,布头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状态。如前所述,当布头要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G时,通过启动电磁阀6至中位,可以使得第二气缸32快速排气,如此一来,失去第二气缸32的阻力的第一气缸31就能够推动活动轴承座2(以及承载于活动轴承座2的第二计量滚筒20),进而使得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G加宽而允许布头顺利通过。如此一来,在步骤S402中,并不需要如同现有技术般调整或是改变两支计量滚筒的旋转方向,就能使布头通过而不影响布材产品的生产效益。
最后,在步骤404中,关闭电磁阀,使第二气缸32再次驱动活动轴承座2而回到第一状态。事实上,步骤404即是在通过电磁阀6而使第二气缸32瞬间迅速排气后,再立刻将电磁阀6切换为在布材的生产程序下的模式,如此一来,第二气缸32瞬间被供给足够的气压而再次驱动活动轴承座2朝向方向X的反向移动,并使得活动轴承座2通过间隙调整件4而顶抵于固定轴承座1。此时,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回到第一状态,其中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刚好能够使布材通过,且通过该间隙G(在方法流程中称为第一间隙G),可以控制基布表面的胶量。
实施例的可行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及其操作方法,是通过气缸组3及间隙调整件4的设计,来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布材的布头得以顺利通过两支计量滚筒之间的间隙G时却不影响布材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产品的报废率。
详细而言,气缸组3的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与间隙调整件4是相互配合以调控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的。更具体而言,当布头要通过间隙G时,第二气缸32是被瞬间排气,使得在极短时间内第二气缸32不具备驱动活动轴承座2的能力,而让第一气缸31得以推动活动轴承座2,从而增加间隙G的宽度。再者,在布头通过间隙G后,第二气缸32是迅速再次获得气压的供给而使得布材的整体生产流程能继续进行。
如此一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D及其操作方法,在布头通过间隙G时,不需要如同现有技术般改变两支计量滚筒的旋转方向而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且由于第二气缸32的驱动状态是在极短时间内被切换,在布头附近的基布上的胶料仍然能够由第一计量滚筒10及第二计量滚筒20精确控制,借此大幅降低布材的报废率(例如,由5公尺(m)降低至1公尺),进而提升生产的效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所述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包含:
固定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
活动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且所述固定轴承座与所述活动轴承座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得以供布材通过的间隙;
气缸组,所述气缸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的第一气缸及连接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第二气缸;以及
间隙调整件,所述间隙调整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之间,使得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相互顶抵;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用以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而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沿所述水平方向位移,以调整所述间隙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都连接到相同的气源,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具有第一缸径及第二缸径,且所述第一缸径小于所述第二缸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用以切换对所述第二气缸供气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件包含气缸接头以及调整螺丝,所述气缸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所述调整螺丝连接于所述活动轴承座,且所述气缸接头及所述调整螺丝彼此相互顶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接头经过表面高周波硬化处理,且所述调整螺丝经过表面硬化处理。
6.一种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包含用以承载第一计量滚轮的固定轴承座、用以承载第二计量滚轮的活动轴承座、气缸组,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及所述活动轴承座之间的间隙调整件,其中,所述气缸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的第一气缸及连接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第二气缸,且所述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包含:
在第一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使所述活动轴承座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而顶抵于所述固定轴承座,其中,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供布材通过的第一间隙;
在第二状态下,启动电磁阀以使所述第二气缸快速排气,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并经由所述间隙调整件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使所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之间具有供所述布材的布头通过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
关闭所述电磁阀,使所述第二气缸再次驱动所述活动轴承座而回到所述第一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都连接到相同的气源,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具有第一缸径及第二缸径,且所述第一缸径小于所述第二缸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气缸受到所述第二气缸的阻力,使得所述活动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二气缸并经由所述间隙调整件向所述固定轴承座施力而产生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气缸经瞬间排气,使得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间隙调整件向所述活动轴承座施力而产生所述第二间隙。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朝向相反方向转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计量滚轮及所述第二计量滚轮维持与所述第一状态下相同的转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介于100微米及450微米之间,且所述第二间隙介于200微米及900微米之间。
CN201910859356.3A 2019-09-11 2019-09-11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12478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9356.3A CN112478878B (zh) 2019-09-11 2019-09-11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9356.3A CN112478878B (zh) 2019-09-11 2019-09-11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8878A true CN112478878A (zh) 2021-03-12
CN112478878B CN112478878B (zh) 2023-03-24

Family

ID=7492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9356.3A Active CN112478878B (zh) 2019-09-11 2019-09-11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88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3855Y (zh) * 2007-04-10 2008-03-12 苏州市益维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浸胶机含胶量定量控制装置
TW201634124A (zh) * 2015-03-25 2016-10-01 Flourish Internat Co Ltd 塗佈機滾輪之夾合間隙自動補正裝置
CN106350903A (zh) * 2016-08-11 2017-01-25 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碳纤维上浆固含量的碳化工艺设备
CN207149638U (zh) * 2017-08-21 2018-03-27 安徽中能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包板机送纸滚轮压紧装置
CN108160394A (zh) * 2018-03-08 2018-06-15 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辊间隙调节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3855Y (zh) * 2007-04-10 2008-03-12 苏州市益维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浸胶机含胶量定量控制装置
TW201634124A (zh) * 2015-03-25 2016-10-01 Flourish Internat Co Ltd 塗佈機滾輪之夾合間隙自動補正裝置
CN106350903A (zh) * 2016-08-11 2017-01-25 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碳纤维上浆固含量的碳化工艺设备
CN207149638U (zh) * 2017-08-21 2018-03-27 安徽中能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包板机送纸滚轮压紧装置
CN108160394A (zh) * 2018-03-08 2018-06-15 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辊间隙调节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8878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1022358B1 (nl) Sputterinrichting met bewegend doelwit
JP5806400B2 (ja) 圧延冶金製品のためのピンチロール装置
US9156071B2 (en) Roll nip reg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4284855B (zh) 引导移动幅材的设备
JP5222363B2 (ja) 回転運動を種々の振幅の往復運動に変換する駆動部を有する試験装置
CN112478878B (zh)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20120112095A (ko) 방진구
CN210854587U (zh) 用于含浸机的过布头装置
EP0142925A1 (en) Precision roll coater
BE1021296B1 (nl) Sputter systeem voor uniform sputteren
JP2002066420A (ja) 品種切替えに容易なスロットダイヘッド
JPH1052663A (ja) 特にペーパ又はボール紙製の走行する材料ウェブに液状又はペースト状の媒体を直接又は間接的に塗布する装置並びに方法
US6455105B1 (en) Intermittent coating system and intermittent coating method
CN100471581C (zh) 带涂层装置
TWM588146U (zh) 用於含浸機之過布頭裝置
TW202106943A (zh) 用於含浸機之過布頭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US7647882B2 (en) Strip coating device
EP3921598B1 (en) Positioning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n object
EP3127691B1 (en) Glue applicator roll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of single facer and glue applicator roll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JPH1176901A (ja)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FI62807C (fi) Spolningsmaskin saerskilt foer traodar av termoplastiskt material
JP4025993B2 (ja) 塗布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US1635091A (en) Apparatus for moire-finishing cloth
KR20200082084A (ko) 코팅액 분사용 이중 노즐 구동장치
KR102384476B1 (ko) 딥 코팅 장치 및 딥 코팅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