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2748A -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2748A
CN112442748A CN202011356361.1A CN202011356361A CN112442748A CN 112442748 A CN112442748 A CN 112442748A CN 202011356361 A CN202011356361 A CN 202011356361A CN 112442748 A CN112442748 A CN 112442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amine
phytate
acrylic fiber
flame
modified acr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63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rka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rka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rka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rka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63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2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2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27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2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1F6/40Modacrylic fibres, i.e. containing 35 to 85%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nitr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阻燃腈纶纤维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作为反应型阻燃剂,与腈纶纤维有机结合,两者的界面结合力更强,避免三聚氰胺植酸盐中的极性磷酸官能团,与腈纶纤维的极性氰基官能团发生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两者发生相分离,使纤维内部形成孔隙缺陷,而影响腈纶纤维的机械强度和使用性能,并且化学接枝共聚的方法,使共聚物相比于物理共混物,更加容易进行湿法纺丝过程,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作为氮磷协效阻燃剂,显著提高了腈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和阻燃持久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阻燃腈纶纤维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腈纶纤维是以丙烯腈为主要单体,经过聚合和纺丝加工而成的化学纤维,具有与羊毛相似的手感、外观和保暖性等特点,又被称为合成羊毛,腈纶纤维用途广泛,原料来源丰富,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在毛线、毛毯等织物,服装服饰、卫生用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但是传统的腈纶纤维阻燃性较差,容易燃烧,严重阻碍了腈纶纤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需要对腈纶纤维进行阻燃改性。
通常提高腈纶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阻燃性能是加入阻燃剂,氮磷协同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具有促进膨胀成炭、降低可燃气体温度、猝灭燃烧链式反应自由基和抑制燃烧过程的作用,阻燃剂可以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而反应型阻燃剂是作为反应单体参加聚合反应,使聚合物本身含有阻燃成分,相比于添加型阻燃剂而言,反应型阻燃剂对聚合物材料使用性能影响更小、阻燃性更持久。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解决了传统的腈纶纤维阻燃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所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进行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然后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三聚氰胺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的质量比为30-80: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磷酸铵化反应在30-60℃下,反应2-6h。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2-8:0.4-0.6。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聚合反应在60-85℃下反应5-10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湿法纺丝液中的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的浓度为30-45%,凝固浴温度为1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热牵伸处理温度为80-100℃,牵伸倍数为2-4倍。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官能团与植酸的部分磷酸官能团进行开环,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再与三聚氰胺进行磷酸铵化反应,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以其作为反应型阻燃剂,在偶氮二异丁腈的引发作用下,使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的烯基产生活性碳自由基,引发丙烯腈进行共聚,使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作为反应单体参与到聚丙烯腈的聚合过程中,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进一步提高湿法纺丝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
该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作为反应型阻燃剂,与腈纶纤维有机结合,两者的界面结合力更强,避免三聚氰胺植酸盐中的极性磷酸官能团,与腈纶纤维的极性氰基官能团发生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两者发生相分离,使纤维内部形成孔隙缺陷,而影响腈纶纤维的机械强度和使用性能,并且化学接枝共聚的方法,使共聚物相比于物理共混物,更加容易进行湿法纺丝过程,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作为氮磷协效阻燃剂,显著提高了腈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和阻燃持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30-80:100,在30-60℃下进行2-6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2-8:0.4-0.6,在60-85℃下进行5-10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30-45%,然后在10-3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80-10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2-4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
将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置于YZS-8A型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中,测试极限氧指数,测试的国家标准为GB/T 5454-1997。
将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置于WAW-600D万能材料试验机中,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的国家标准为GB/T 14337-2008。
实施例1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30:100,在30℃下进行2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2:0.4,在60℃下进行5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2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30%,然后在1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8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2,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7.2%,拉伸强度为14.8MPa,断裂伸长率为6.9%。
实施例2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40:100,在60℃下进行2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3:0.45,在85℃下进行8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8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45%,然后在2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10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4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7.9%,拉伸强度为15.1MPa,断裂伸长率为6.6%。
实施例3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55:100,在40℃下进行4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5:0.5,在80℃下进行8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8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40%,然后在3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9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3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8.7%,拉伸强度为14.2MPa,断裂伸长率为7.6%。
实施例4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70:100,在50℃下进行4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6.5:0.55,在70℃下进行80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8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40%,然后在2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9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3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9.8%,拉伸强度为13.1MPa,断裂伸长率为6.0%。
实施例5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80:100,在60℃下进行6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8:0.6,在85℃下进行10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24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45%,然后在3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10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4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9.2%,拉伸强度为14.0MPa,断裂伸长率为7.4%。
对比例1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两者质量比为15:100,在60℃下进行4h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其中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0.8:0.35,在85℃下进行8h的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24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浓度为45%,然后在20℃下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浴温度为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100℃下,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牵伸倍数为2倍,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2.1%,拉伸强度为15.6MPa,断裂伸长率为7.7%。

Claims (8)

1.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
(2)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三聚氰胺,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进行磷酸铵化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醚洗涤产物并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
(3)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聚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过滤溶剂,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
(4)向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h,然后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湿法纺丝液,然后进行凝固浴处理,凝固定型成丝,得到聚丙烯腈出生纤维;
(5)聚丙烯腈出生纤维在水中进行热牵伸处理,最后水洗处理并冷却定型,得到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三聚氰胺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植酸的质量比为30-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磷酸铵化反应在30-60℃下,反应2-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磷酸酯基三聚氰胺植酸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2-8:0.4-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聚合反应在60-85℃下反应5-1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湿法纺丝液中的三聚氰胺植酸盐接枝聚丙烯腈的浓度为30-45%,凝固浴温度为10-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热牵伸处理温度为80-100℃,牵伸倍数为2-4倍。
CN202011356361.1A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Withdrawn CN112442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6361.1A CN11244274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6361.1A CN11244274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2748A true CN112442748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6361.1A Withdrawn CN112442748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274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0522A (zh) * 2021-05-25 2021-07-23 江南大学 一种含全生物基阻燃剂的改性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571A (zh) * 2021-07-02 2021-10-08 江南大学 一种光敏植酸基附着力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102021102513A1 (de) 2021-02-03 2022-08-04 Hochschule Niederrhein Substituierte Phytinsäurederivate
DE102021123903A1 (de) 2021-09-15 2023-03-16 Hochschule Niederrhein,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Substituierte Phytinsäurederivat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2513A1 (de) 2021-02-03 2022-08-04 Hochschule Niederrhein Substituierte Phytinsäurederivate
CN113150522A (zh) * 2021-05-25 2021-07-23 江南大学 一种含全生物基阻燃剂的改性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571A (zh) * 2021-07-02 2021-10-08 江南大学 一种光敏植酸基附着力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80571B (zh) * 2021-07-02 2022-08-09 江南大学 一种光敏植酸基附着力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102021123903A1 (de) 2021-09-15 2023-03-16 Hochschule Niederrhein,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Substituierte Phytinsäurederivat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2748A (zh) 一种三聚氰胺植酸盐阻燃改性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CN101353863B (zh) 一种制备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的方法及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
CN103184588B (zh) 一种12k四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3322676A (zh) 一种生物质基环保耐洗阻燃剂pd阻燃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1197B (zh) 一种耐水洗阻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Jinping et al. Graft 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of silk fabric with an 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
CN104818607A (zh) 电子辐射技术制备阻燃纺织品的方法
CN106978720A (zh) 一种基于酶促接枝含磷壳寡糖的蛋白质纤维制品阻燃整理方法
CN113880981A (zh) 一种含磷聚丙烯酸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14750A (zh) 一种阻燃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5983B (zh) 一种添加型可交联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4070A (zh) 一种自熄性阻燃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88696B (zh) 表面化学改性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6516679A (zh) 一种耐久阻燃防熔滴涂层锦纶6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1981B (zh) 一种阻燃涂料染色对位芳纶织物及其染色方法
CN112127171A (zh) 一种水性含磷聚合物纳米复合织物耐久阻燃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6289200A (zh) 一种耐久膨胀阻燃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2389B (zh) 纺织品用阻燃抗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430813A (zh) 一种阻燃改性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35153B (zh) 一种阻燃腈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8242A (zh) 一种阻燃抗熔滴涤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33319B (zh) 一种抗熔滴聚酰胺纤维或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4293373A (zh) 一种耐久阻燃免烫整理液及整理方法
CN103194815A (zh) 四元氨化改性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055601A (zh) 一种聚丙烯腈纤维的湿法纺丝方法及聚丙烯腈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