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6317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6317B
CN112436317B CN202010782557.0A CN202010782557A CN112436317B CN 112436317 B CN112436317 B CN 112436317B CN 202010782557 A CN202010782557 A CN 202010782557A CN 112436317 B CN112436317 B CN 112436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eal
sealing
moving
mov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25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6317A (zh
Inventor
谷村俊辅
石川亮太郎
西出悟
广濑裕树
安田知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3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6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预定的密封性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密封构件,其安装于壳体;以及移动构件,其相对于壳体能移动。密封构件具有与对方壳体密合的密封面。移动构件在两壳体嵌合前配置于与密封构件的密封面对置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具备能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壳体具有筒状的罩部。在罩部的内周面安装有密封环。当壳体与对方壳体嵌合时,密封环与对方壳体的外周面弹性地密合。密封环被夹在两壳体间,将连接器间液密地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7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密封环在两壳体嵌合前在罩部内露出,成为与对方壳体密合的面的内周面没有被保护。因此,当在密封环的内周面附着尘埃等异物时,有可能损伤密封环的内周面、或者异物被夹在密封环与对方壳体之间。其结果是,有时连接器的密封性受损。
因此,以提供能够确保预定的密封性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密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对方壳体密合的密封面;以及移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移动,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配置于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密封面对置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预定的密封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对方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壳体主体的主视图。
图4是移动板的主视图。
图5是移动板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移动板相对于壳体停留在保护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卡止部与卡止臂的卡止面碰触、限制移动板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示出止动部进入到止动接受部、限制移动板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示出移动板相对于壳体停止在嵌合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密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密封构件具有与所述对方壳体密合的密封面;以及移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移动,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配置于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密封面对置的位置。在两壳体嵌合前,移动构件与密封构件的密封面对置,可保护密封面,因此可防止尘埃等异物附着于密封面。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实现密封构件的密封面与对方壳体密合的状态。另外,根据该构成,移动构件被对方壳体按压而能够从密封面后退,因此能够不需要用于使移动构件移动的特别的操作工序,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2)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筒状的罩部,在所述罩部内突出地配置有突片,所述密封构件沿着所述罩部的内周配置,所述移动构件是装入到所述罩部内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构件具有保护壁和周壁,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所述保护壁在保护位置上保护所述突片的顶端部,所述周壁在所述保护壁的外周侧与所述密封面对置。根据该构成,移动构件不仅保护密封构件,而且兼备保护突片的功能,因此与和移动板分开地设置专用的移动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连接器的结构简化。
(3)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密封构件向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移动。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密封构件向前方及后方意外地移动。
(4)优选的是,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对方壳体密合而弹性变形的变形量大于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密封面接触的情况下使所述密封构件变形的变形量。根据该构成,在两壳体嵌合前移动构件与密封构件接触的情况下,密封构件不会变形到规定量以上,能够防止密封构件的密封力(弹性力)下降。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如图1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端子零件40,其收纳于壳体10;作为移动构件的移动板(moving plate)50,其相对于壳体10能移动地配置;以及密封构件70及面板密封构件90,其分别安装于壳体10。连接器装配于汽车的车门面板等面板100。壳体10能够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两连接器在开始嵌合时相互面对的面侧作为前侧。
<对方连接器>
如图2所示,对方连接器200具备对方壳体210、安装于对方壳体210的护线套220及护线套盖230、以及能转动地支承于护线套盖230的杆240。
对方壳体210为合成树脂制,呈在上下方向长的方块状。在对方壳体210能收纳未图示的对方子壳体。如图9所示,在对方壳体210插入收纳对方端子零件250。
如图2所示,对方壳体210在前表面具有接受部211。接受部211凹设于对方壳体210的前表面。另外,对方壳体210在接受部211的内表面具有呈梯形突出的未图示的解除部。
并且,对方壳体210在前部的外周面遍及全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平坦的密封接受面212,并具有从密封接受面212向内侧倾斜到对方壳体210的前表面的锥形的引导面213。
护线套220为橡胶制,具有将对方壳体210的外周覆盖的筒状的包覆部224和将从对方壳体210引出的电线覆盖的管状部225。护线套220的包覆部224与对方壳体210的外周面中的比密封接受面212靠后方区域密合地配置。护线套盖230为合成树脂制,在与对方壳体210之间夹持护线套220并保持护线套220。
杆240为合成树脂制,呈门型,以从后方跨越的方式安装于护线套盖230。杆240在宽度方向具有一对凸轮板241。各凸轮板241在外表面具有凸轮槽242。
<壳体10>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及图3所示,具有壳体主体11和从壳体主体11的前端外周向前方突出的罩部12。
如图3所示,壳体主体11为在上下方向长的形状,在上下端部具有多个腔13。壳体主体11在上下中间部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第1及第2子壳体收纳部14、15。第1子壳体收纳部14呈在上下方向长的矩形的开口形状,配置于壳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图3的左侧)。第2子壳体收纳部15呈矩形的开口形状,在与第1子壳体收纳部14相邻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图3的右侧)上下成对地配置。第1及第2子壳体收纳部14、15分别在靠近壳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上下表面具有壳体锁定部16。
如图6所示,在第1子壳体收纳部14收纳第1子壳体17。如图1所示,第1子壳体17具有多个腔13。在第2子壳体收纳部15收纳第2子壳体18(参照图1)。第2子壳体18具有一个腔13。第1及第2子壳体17、18分别被对应的壳体锁定部16锁定,从而被限制从第1及第2子壳体收纳部14、15脱出。
在壳体主体11、第1及第2子壳体17、18中的各腔13中分别插入对应的形态的端子。在壳体主体11及第1子壳体17中的各腔13中插入收纳一般电线用的端子(以下为端子零件40(参照图6))。在第2子壳体18的腔13中插入收纳未图示的同轴电缆用的同轴端子。
如图3及图6所示,壳体主体11在前表面中的第1及第2子壳体收纳部14、15之间具有突出到罩部12内的突出部19。突出部19在两壳体10、210以正规姿势嵌合的情况下插入到对方壳体210的接受部211。另一方面,突出部19在两壳体10、210将要以不正当姿势嵌合的情况下不插入到接受部211,而与对方壳体210的外表面干涉。由此,可防止两壳体10、210的误嵌合。
壳体主体11在前表面中的与突出部19相邻地排列的位置具有突出到罩部12内的卡止臂21。卡止臂21向前方突出的突出尺寸小于突出部19向前方突出的突出尺寸。卡止臂21能够以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侧为支点挠曲变形。如图7所示,卡止臂21在顶端部的向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突出部19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分具有在上下排列配置的解除导向面22及卡止面23。解除导向面22在比卡止面23靠上侧以小于卡止面23的上下尺寸形成。解除导向面22在卡止臂21的顶端部的前表面形成随着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去而后倾的斜面形状。如图6所示,卡止面23在卡止臂21的顶端部的前表面形成随着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去而前倾的悬伸形状。
如图3所示,壳体主体11在前表面的外周侧具有在主视时将具有各腔13的上下端部和第1及第2子壳体收纳部14、15一并包围的形态的插入凹部24。插入凹部24的四角部分弯曲为弧状,但是插入凹部24在整体上呈主视时为矩形的环槽状。壳体主体11在插入凹部24的上下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宽度方向成对地突出的止动部25。如图8所示,止动部25的前表面形成随着向突出方向的顶端侧去而后倾的斜面形状。止动部25的后表面形成随着向突出方向的顶端侧去而后倾的悬伸形状。壳体主体11在插入凹部24的上下的内侧面中的与止动部25对置的位置具有向内侧呈阶梯状凹陷的退避部26。
罩部12具有在宽度方向对置的沿着上下方向的侧壁部分和在上下方向对置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上下壁部分。如图3所示,罩部12在各侧壁部分的内表面的上下中间部具有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27。各凸轮从动件27进入到杆240的各凸轮槽242,通过杆240的转动操作而与各凸轮槽242的槽面滑接。通过各凸轮从动件27与各凸轮槽242的槽面滑接,从而可发挥凸轮作用。由此,两壳体10、210以低嵌合力就可嵌合或以低脱离力就可脱离。
罩部12以将下壁部分的前部的内表面侧切口的方式具有锁定装配部28。在锁定装配部28装配金属制的锁定构件30(参照图1及图6)。壳体10插入到设置于面板100的装配孔110,通过锁定构件30与装配孔110的开口缘部卡止,从而壳体10防脱地装配于面板100。
如图9所示,罩部12在靠近壳体主体11的底端部具有沿着径向的台阶部29。罩部12中的位于隔着台阶部29的里侧(后侧)的区域比位于开口侧(前侧)的区域缩径,并与壳体主体11的插入凹部24之间形成密封收纳部31。在密封收纳部31的内侧插入收纳密封构件70。
在密封收纳部31中,罩部12的里侧的内周区域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密封构件70从罩部12的里侧的内周区域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中的跨越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的范围密合地接触。
如图3所示,罩部12具有从台阶部29向内侧突出的多个挂卡部32。各挂卡部32呈突片状,以将密封收纳部31的前端面部分地封闭的方式配置,从而限制密封构件70从密封收纳部31向前方向脱离罩部12的方向移动(参照图6)。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挂卡部32设置于台阶部29(密封收纳部31)的四角部分,且在上下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台阶部29(密封收纳部31)中的在宽度方向成对的侧面部分。
另外,如图1及图6所示,罩部12在前端外周部具有向径向外侧扩径的部分,并在该扩径的部分的前表面具有开口的安装槽33。在罩部12的安装槽33插入收纳面板密封构件90。
<端子零件40>
端子零件4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成形,在整体上成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如图6所示,端子零件40(除同轴端子之外)具有主体部41、从主体部41向前方突出的突片42、以及与主体部41的后方相连的筒部43。筒部43与电线80的末端部电气及机械连接。主体部41插入到腔13内并被防止脱离地卡止。突片42突出地配置于罩部12内。
<移动板50>
移动板50为合成树脂制,插入到罩部12内,相对于壳体10能移动到保护位置(参照图6)和嵌合位置(参照图9)地配置。如图1所示,移动板50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及宽度方向配置的保护壁51和从保护壁51的外周部向后方突出的周壁52。
保护壁51在主视时呈在上下方向长的矩形的板状,在罩部12内以将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覆盖的方式配置。如图4及图5所示,保护壁51在与壳体主体11的上下端部的各腔13及第1子壳体17的各腔13对应的位置具有定位孔53。各定位孔53以能够将端子零件40的突片42插通的大小、形状形成。保护壁51在与第2子壳体收纳部15对应的位置具有壳体插通孔54。各壳体插通孔54呈在上下方向长的矩形的开口形状,使第2子壳体18的筒状部分插通于各壳体插通孔54的内侧。
保护壁51在各壳体插通孔54之间具有贯穿孔55。贯穿孔55呈在宽度方向长的矩形的开口形状,使突出部19及卡止臂21一并在贯穿孔55的内侧插通。
如图4及图7所示,保护壁51具有从前表面中的在贯穿孔55的中央下侧的角部跨越的两边的缘部向前方突出的主视时为L字形的基部56。基部56在顶端部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肋状的卡止部57。卡止部57的后表面形成随着向突出方向的顶端侧去而后倾的悬伸形状。如图6所示,通过卡止部57的后表面与卡止臂21的卡止面23碰触,从而限制移动板50从保护位置向嵌合位置移动。
如图5所示,周壁52除上下端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之外与保护壁51的外周部相连。周壁52的外周面沿着前后方向配置,与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周壁52在四角部分具有向后方突出的突片部58。突片部58与四角部分的弯曲形状对应,后视时呈弧状。突片部58较深地插入到壳体主体11的插入凹部24的四角部分。由此,可限制移动板50在罩部12内成为绕轴倾斜的姿势。
周壁52在上下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具有与突片部58相连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板片部59。如图1所示,板片部59具有在中央部在前后方向延伸、前端在保护壁51的前表面开口且后端封闭的长孔状的止动接受部61。如图8所示,止动接受部61的后端面形成为朝向外侧后倾的形态。在周壁52的止动接受部61插入止动部25。通过止动接受部61的后端面与止动部25的后表面碰触,从而可限制移动板50从保护位置向前方向脱离罩部12的方向移动。
<密封构件70>
密封构件7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如图6所示,收纳于密封收纳部31内,沿着罩部12的里侧的内周配置。如图1所示,密封构件70的四角部分弯曲为弧状,但是密封构件70在整体上形成在上下方向长的主视时为矩形的环形状。密封构件70在前后方向以预定的厚度形成,在内周面具有前后多个内周唇71,在外周面具有前后多个外周唇72。各内周唇71和各外周唇72在前后方向以不同的相位形成。各内周唇71及各外周唇72在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及外周面遍及全周而设置。
如图1所示,密封构件70具有在宽度方向对置的沿着上下方向的侧方部分,在侧方部分的后端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呈肋状相连的突部73。如图6所示,突部73形成为截面为矩形,从罩部12的里侧的内周区域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中的跨越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的范围适合地密合。
如图8所示,密封构件70在前端侧的内周唇71的前表面具有朝向外侧呈锥形扩开的斜面74。密封构件70的前部通过斜面74而形成得比后部薄。另外,密封构件70具有从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适当部位向前方突出的延设部75。各延设部75在密封收纳部31的前部与罩部12的里侧的内周区域密合地配置。
<面板密封构件90>
面板密封构件9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如图6所示,收纳于罩部12的安装槽33。面板密封构件90形成比密封构件70大一圈的主视时为矩形的环形状。面板密封构件90具有:后方唇91,其朝向后方突出,与安装槽33的底面密合;和前方唇92,其朝向前方突出,与面板100的板面中的装配孔110的开口缘部密合。面板密封构件90通过前方唇92及后方唇91被弹性地夹在壳体10与面板100之间,将壳体10与面板100之间液密地密封。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在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之前,密封构件70从前方插入到罩部12内。密封构件70弹性地越过各挂卡部32而嵌入到密封收纳部31。突部73与密封收纳部31的里侧适合,通过密封构件70的后端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碰触,从而可限制密封构件70的后退。另外,通过密封构件70的前端与各挂卡部32碰触,从而可限制密封构件70的前进。由此,密封构件70配置成相对于密封收纳部31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这样,各挂卡部32和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作为限制密封构件70的前后移动的限制部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移动板50从前方插入到罩部12内。在移动板50的插入过程中,各板片部59与各止动部25的前表面滑接而向退避部26内挠曲变形。当各板片部59越过各止动部25而弹性地复原时,各止动部25嵌入到各板片部59的止动接受部61(参照图8)。通过各板片部59的止动接受部61的后端面与各止动部25的后表面碰触,从而可限制移动板50的前进。另外,通过卡止臂21插通于保护壁51的贯穿孔55,且卡止部57与卡止臂21的卡止面23碰触,从而可限制移动板50的后退(参照图7)。由此,移动板50在保护位置上配置成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在保护位置上,各突片部58插入到壳体主体11的插入凹部24(参照图6)。另外,在保护位置上,保护壁51在罩部12内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向前方离开地配置。
在移动板50位于保护位置、各端子零件40收纳于各腔13的状态下,各端子零件40的突片42的顶端部定位并插通于保护壁51的各定位孔53。由此,可避免异物与突片42的顶端部干涉,可防止突片42意外地变形。另外,在保护位置上,突出部19贯穿保护壁51的贯穿孔55,突出地配置于罩部12内。在此,假设从正规姿势倾斜的不正当姿势的对方壳体210将要嵌合到罩部12内时,则突出部19的顶端与对方壳体210的前表面(从对方壳体210观看时的前表面)碰撞,从而可避免对方壳体210与保护壁51、突片42的顶端部干涉。
另外,当移动板50位于保护位置时,周壁52与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周壁52除上下端的一部分之外与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遍及前后方向的全长而对置,以将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覆盖的方式配置。另外,周壁52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70的各内周唇71的顶端部接触。由此,可防止在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包括密封面76)附着尘埃等异物。
连接器在装配于面板100的状态下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当在嵌合初期对方连接器200插入到罩部12内时,各凸轮从动件27进入到杆240的各凸轮槽242的入口。另外,当对方连接器200插入到罩部12内时,对方壳体210的解除部与解除导向面22滑接,卡止臂21挠曲变形,卡止部57从卡止臂21的卡止面23离开。由此,移动板50能够向嵌合位置移动。接着,当杆240转动且两壳体10、210的嵌合动作进行时,则移动板50被对方壳体210按压,朝向嵌合位置移动。保护壁51朝向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后退。在这期间,各突片部58及周壁52较深地插入到插入凹部24,通过各止动部25在各止动接受部61内移位,从而可引导移动板50的移动动作。
在移动板50朝向嵌合位置移动的期间,周壁52以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后退的方式移位。在周壁52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后退的过程中,对方壳体210的引导面213与密封构件70的斜面74滑接。然后,周壁52解除与各内周唇71的接触状态,接下来,对方壳体210的密封接受面212与各内周唇71的顶端部接触(参照图9)。在此,对方壳体210的密封接受面212位于比周壁52的外周面靠径向外侧。因此,各内周唇71与对方壳体210的密封接受面212接触而被压挤的变形量大于各内周唇71与周壁52的外周面接触而变形的变形量。
当各凸轮从动件27到达各凸轮槽242的里侧、两壳体10、210正规嵌合时,则保护壁51接近到能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接触的位置,成为被夹在壳体主体11与对方壳体210之间的状态(参照图9)。此时,各端子零件40的突片42从保护壁51向前方较大地突出,插入到对方壳体210内并与对方端子零件250电连接。并且,突出部19进入到对方壳体210的接受部211。
当两壳体10、210正规嵌合时,移动板50达到嵌合位置。当移动板50位于嵌合位置时,对方壳体210的密封接受面212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对置,并与各内周唇71弹性地密合。由此,两壳体10、210间被液密地密封。另外,当移动板50位于嵌合位置时,周壁52的前端部与密封构件70的内周面的后端部以接触的方式部分对置地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两壳体10、210嵌合前,移动板50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对置,密封面76被保护,因此可防止尘埃等异物附着于密封面76。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实现密封构件70与对方壳体210密合的状态,能够确保预定的密封性。
移动板50被对方壳体210按压而以从密封面76后退的方式移动。因此,不需要用于使移动板50移动的特别的操作工序,能够使操作效率提高。在此,移动板50除了保护密封构件70的功能之外,还兼备保护突片42的顶端部的功能,所以与两功能设置于各不相同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连接器的结构。
另外,通过罩部12具有壳体10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凹部24的外周区域和各挂卡部32,从而可限制密封构件70的前后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和对方壳体210的密封接受面212意外地错位。
而且,密封构件70与对方壳体210密合而弹性变形的变形量大于移动板50的周壁52在保护位置上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接触而使密封构件70变形的变形量,因此密封构件70不会由于周壁52而变形规定量以上,能够防止密封构件70的密封力(弹性力)下降。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移动构件由移动板50构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移动构件不限于移动板50,例如也可以是在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对置的位置上设置保护密封面的专用的移动构件。另外,例如,移动构件也可以是能够从与壳体主体的前表面分离的临时卡止位置向与壳体主体的前表面接近的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并在正式卡止位置上防止端子零件脱离的保持件。在该情况下,保持件只要具有在临时卡止位置上与密封构件的密封面对置的部分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密封构件70沿着罩部12的内周面配置,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密封构件也可以沿着壳体的外周面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是如下构成:在两壳体嵌合前,专用的移动构件与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两壳体10、210嵌合前,作为移动构件的移动板50与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6接触,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在两壳体嵌合前,移动构件从密封构件的密封面离开地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壳体主体
12:罩部
13:腔
14:第1子壳体收纳部
15:第2子壳体收纳部
16:壳体锁定部
17:第1子壳体
18:第2子壳体
19:突出部
21:卡止臂
22:解除导向面
23:卡止面
24:插入凹部
25:止动部
26:退避部
27:凸轮从动件
28:锁定装配部
29:台阶部
30:锁定构件
31:密封收纳部
32:挂卡部(限制部)
33:安装槽
40:端子零件
41:主体部
42:突片
43:筒部
50:移动板
51:保护壁
52:周壁
53:定位孔
54:壳体插通孔
55:贯穿孔
56:基部
57:卡止部
58:突片部
59:板片部
61:止动接受部
70:密封构件
71:内周唇
72:外周唇
73:突部
74:斜面
75:延设部
76:密封面
80:电线
90:面板密封构件
91:后方唇
92:前方唇
100:面板
110:装配孔
200:对方连接器
210:对方壳体
211:接受部
212:密封接受面
213:引导面
220:护线套
224:包覆部
225:管状部
230:护线套盖
240:杆
241:凸轮板
242:凸轮槽
250:对方端子零件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其具有壳体主体和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前端外周向前方突出的罩部,对方壳体能嵌合于所述罩部内;
端子零件,其具有收纳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向前方突出的突片;
密封构件,其沿着所述罩部的内周配置,所述密封构件具有与所述对方壳体的外周面密合的密封面;以及
移动构件,其是装入到所述罩部内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沿着与所述突片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所述移动板具有保护壁和周壁,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所述保护壁在保护位置上保护所述突片的顶端部,所述周壁在所述保护壁的外周侧与所述密封面对置,所述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密封构件向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对方壳体密合而弹性变形的变形量大于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密封面接触的情况下使所述密封构件变形的变形量。
CN202010782557.0A 2019-08-26 2020-08-06 连接器 Active CN112436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3393A JP7207233B2 (ja) 2019-08-26 2019-08-26 コネクタ
JP2019-153393 2019-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6317A CN112436317A (zh) 2021-03-02
CN112436317B true CN112436317B (zh) 2023-03-03

Family

ID=7467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2557.0A Active CN112436317B (zh) 2019-08-26 2020-08-0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9956B2 (zh)
JP (1) JP7207233B2 (zh)
CN (1) CN112436317B (zh)
FR (1) FR310038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7233B2 (ja) * 2019-08-26 2023-0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79614B2 (ja) * 2019-11-01 2023-05-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GB2600950A (en) * 2020-11-12 2022-05-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22186638A (ja) * 2021-06-04 2022-1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3852A (en) * 1967-05-19 1970-09-03 Bolkow Gmbh Electric plug connection
FR2785728A1 (fr) * 1998-07-24 2000-05-12 Whitaker Corp Assemblage de connecteurs electriques
JP2013157148A (ja) * 2012-01-27 201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204852723U (zh) * 2015-07-20 2015-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新型的自封快速接头
CN105953009A (zh) * 2016-06-24 2016-09-2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接头、母接头及快速接头组件
CN106981758A (zh) * 2015-10-23 2017-07-25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4933Y2 (ja) * 1990-11-22 1995-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電気コネクタ
JP3800495B2 (ja) * 2000-04-25 2006-07-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517940B2 (ja) * 2005-05-27 2010-08-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02861B2 (ja) * 2010-07-09 2014-01-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64023B2 (ja) * 2011-09-27 2015-08-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41866B2 (ja) * 2016-09-21 2018-1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539634B2 (ja) * 2016-10-17 2019-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067378A (ja) * 2016-10-17 2018-04-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9212404A (ja) * 2018-06-01 2019-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080272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07234B2 (ja) * 2019-08-26 2023-0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07233B2 (ja) * 2019-08-26 2023-0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3852A (en) * 1967-05-19 1970-09-03 Bolkow Gmbh Electric plug connection
FR2785728A1 (fr) * 1998-07-24 2000-05-12 Whitaker Corp Assemblage de connecteurs electriques
JP2013157148A (ja) * 2012-01-27 201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204852723U (zh) * 2015-07-20 2015-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新型的自封快速接头
CN106981758A (zh) * 2015-10-23 2017-07-25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CN105953009A (zh) * 2016-06-24 2016-09-2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接头、母接头及快速接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4236A (ja) 2021-03-01
CN112436317A (zh) 2021-03-02
FR3100388A1 (fr) 2021-03-05
US11189956B2 (en) 2021-11-30
US20210066847A1 (en) 2021-03-04
JP7207233B2 (ja) 2023-01-18
FR3100388B1 (fr)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6317B (zh) 连接器
MX2007015451A (es) Ensamble conector con dispositivo que asegura la posicion de terminal.
JP7207234B2 (ja) コネクタ
CN109428203B (zh) 连接器装置以及阳型连接器
CN109787035B (zh) 连接器
JP6880454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9787015B (zh) 连接器
CN110073553B (zh) 带橡胶盖的连接器
US20030045150A1 (en) Socket for a contamination-protected plug connection as well as plug connection
CN113169479A (zh) 连接器
CN112152015B (zh) 连接器
CN114586243B (zh) 连接器
CN112152017B (zh) 连接器
JP7312360B2 (ja) コネクタ
CN114930651A (zh) 连接器
JP7063848B2 (ja) ハウジング
CN114762196B (zh) 连接器
CN114747095B (zh) 端子零件
CN114747093B (zh) 连接器
WO2021111829A1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11344910B (zh) 阳端子及连接器对
CN116802945A (zh) 面板安装型连接器
JP2022159903A (ja) コネクタ
JP202204766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4824899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