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2017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2017B
CN112152017B CN202010573373.3A CN202010573373A CN112152017B CN 112152017 B CN112152017 B CN 112152017B CN 202010573373 A CN202010573373 A CN 202010573373A CN 112152017 B CN112152017 B CN 112152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ck arm
detection member
detection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3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2017A (zh
Inventor
间宫裕马
木田新二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01R13/4226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integral flexible retaining fingers acting on a singl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锁定可靠性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检测构件,在两壳体嵌合后,检测构件被容许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检测构件具有卡止片,在两壳体嵌合前,卡止片在待机位置卡止于锁臂。壳体的锁臂具有:解除部,在两壳体脱离时被按压;止动部,在与解除部对置的位置上,到达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能够与止动部接触;一对连接部,将解除部及止动部连接并对置;以及插入孔,形成于解除部、止动部以及一对连接部的内部,卡止片进入到插入孔。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相互能嵌合的阴连接器及阳连接器。阴连接器具备阴连接器壳体和相对于阴连接器壳体能移动地安装的双重锁定构件。双重锁定构件与阴连接器壳体嵌合并临时卡止,在阴连接器及阳连接器已嵌合的状态下与阴连接器壳体正式卡止。在阴连接器壳体设置有能挠曲的锁臂部(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赋予名称)。锁臂部具有双重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分(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锁臂)进入的部分(以下称为空间部)。另外,锁臂部在空间部的前方具有卡合突起。双重锁定构件通过锁定部分与卡合突起碰触,从而被限制向正式卡止位置的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96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空间部在锁臂部的后端部成为在后表面及上下表面开口的形态。因此,当阴连接器壳体小型化时,有可能锁臂部的强度降低。假设当锁臂部的强度不足时,具有将两连接器锁定为嵌合状态的可靠性也降低的问题。
因此,以提供能够确保锁定可靠性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能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锁臂,其能挠曲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对方壳体锁定为与所述壳体嵌合的嵌合状态;以及检测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配置,在两壳体嵌合后,被容许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所述检测构件具有卡止片,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所述卡止片在所述待机位置卡止于所述锁臂,所述锁臂具有:解除部,其在所述两壳体脱离时被按压;止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解除部对置的位置与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一对连接部,所述一对连接部连接所述解除部及所述止动部并对置;以及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解除部、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部的内部,所述卡止片进入到所述插入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锁定可靠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安装有前保持体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3是检测构件的主视图。
图4是检测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检测构件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壳体与对方壳体嵌合、且检测构件到达检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示出检测构件相对于壳体保持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示出检测构件相对于壳体保持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示出检测构件的卡止片进入到锁臂的插入孔中的状态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10是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能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锁臂,其能挠曲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对方壳体锁定为与所述壳体嵌合的嵌合状态;以及检测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配置,在两壳体嵌合后,被容许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所述检测构件具有卡止片,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所述卡止片在所述待机位置卡止于所述锁臂,所述锁臂具有:解除部,其在所述两壳体脱离时被按压;止动部,在与所述解除部对置的位置上,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能够与所述止动部碰触;一对连接部,所述一对连接部连接对所述解除部及所述止动部进行连接并对置;以及插入孔,形成于所述解除部、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部的内部,所述卡止片进入到所述插入孔。因为锁臂具有供检测构件的卡止片进入的插入孔,所以有时不易确保强度。但是,插入孔形成于构成锁臂的解除部、止动部以及一对连接部的内部。因此,锁臂与不具有相当于止动部的部分的现有的锁臂部(参照背景技术)等相比,容易得到强度,能够确保锁定可靠性。另外,解除部是在两壳体脱离时被按压的部分,止动部是到达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能碰触的部分,两连接部是将解除部及止动部连接的部分。因此,与仅设置用于确保强度的加强部相比,能够简化壳体的结构,能够有助于小型化。
(2)优选的是,所述解除部、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部构成为将所述插入孔包围的四边形的框部。据此,能够使锁臂的强度更加提高。
(3)也可以为,所述锁臂具有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分立起的腿部,所述止动部与所述腿部连续设置。据此,能够提高止动部的强度,而且能够更加简化壳体的结构。
(4)也可以为,所述检测构件与所述壳体中的除所述锁臂以外的部分滑接而被引导移动。据此,即使检测构件偶发性移动,也能够防止锁臂随着检测构件而移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锁臂的锁定状态意外地解除。
(5)也可以为,所述检测构件在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解除部排列的位置具有壁部,所述壁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比所述解除部高的位置具有端面。通过来自外部的异物与壁部的端面碰触,从而能够防止解除部被异物偶发性按压。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锁臂的锁定状态意外地解除。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连接器具备壳体10及检测构件60。壳体10能够与对方壳体90嵌合。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两壳体10、90在嵌合开始时相互面对的面侧作为前侧。上下方向以除图4及图8之外的各图为基准。
<壳体10>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及图7所示,具有:壳体主体11(主体部分);嵌合筒部12,将壳体主体11的外周包围;连结部13,将壳体主体11及嵌合筒部12连接,沿着径向;以及锁臂14,设置于壳体主体11的上方。壳体主体11与嵌合筒部12之间且比连结部13靠前方的空间成为对方壳体90的后述的罩部91(参照图6)嵌合的嵌合空间15。
壳体主体11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腔16。各腔16在壳体主体11中沿左右排列地设置。如图2所示,壳体主体11在各腔16的下表面具有能挠曲的矛状部17。在各腔16中从后方被插入未图示的端子零件。端子零件卡止于矛状部17,在壳体主体11的腔16内防脱。
壳体主体11在后端部具有向径向伸出的凸缘部18。如图7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外周面中的凸缘部18与连结部13之间环绕设置有用于安装未图示的盖构件的安装槽19。
在壳体主体11的外周面嵌入环状的密封构件20。密封构件2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与比连结部13靠前方的台阶部分碰触。密封构件20在两壳体10、90嵌合时在罩部91与壳体主体11之间在径向被压缩。两壳体10、90借助密封构件20而被液密地密封。
如图7所示,在壳体主体11从前方被安装前保持体21。前保持体21为合成树脂制,起到如下作用:将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覆盖,并且限制密封构件20向前方脱出,且限制矛状部17的挠曲动作。前保持体21通过限制矛状部17的挠曲动作而使端子零件二次地防脱。
如图1及图2所示,嵌合筒部12在上部具有:一对侧壁22,在锁臂14的左右两侧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和上壁23,在锁臂14的上方架设在两侧壁22的上端之间。
如图8所示,两侧壁22从壳体10的前端形成到靠近后端的位置。如图1及图2所示,两侧壁22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台阶部24。两侧壁22在比台阶部24靠下方的内表面区域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槽部25。如图8所示,在两侧壁22的槽部25的内表面凹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前端开口的防脱槽26,在防脱槽26的后端形成有朝向前方呈锥形倾斜的防脱面27。
如图7所示,上壁23与两侧壁22的上端的前部连续设置。锁臂14配置于上壁23的后方,在俯视时能够目视整体。
如图1及图2所示,锁臂14具有:左右一对腿部28,从壳体主体11的上表面立起;和臂主体29,如图7所示,从两腿部28的上端向前方延伸。两腿部28从壳体主体11的上表面后倾到上端。
如图8所示,臂主体29在前端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卡止部30,在卡止部30的左右两侧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连接部31。两连接部31呈沿着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板片状,如图1所示,前端部与卡止部30的左右两端连续设置,如图2所示,后端部与两腿部28连续设置。两连接部31在靠近前端的外表面下部具有向左右伸出的一对伸出部32。如图8所示,两伸出部32呈矩形板状,与两侧壁22的防脱槽26对置地配置。
如图2、图9以及图10所示,臂主体29在后端部具有矩形框状的框部33。框部33具有:止动部34,沿左右架设在两腿部28的上端之间;和解除部35,在比止动部34靠上方与止动部34对置地配置。止动部34及解除部35呈沿着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板片状。止动部34的左右两端与两连接部31的后端部的下端连续设置。解除部35的左右两端与两连接部31的后端部的上端连续设置。解除部35比臂主体29中的其他区域配置得高一级。
如图8所示,臂主体29在比卡止部30靠后方且两连接部31之间具有插入孔36。插入孔36在前后方向贯穿框部33的内部,在卡止部30与框部33之间在上下开放。在插入孔36中从后方被插入检测构件60的后述的卡止片63。
止动部34的上表面为平坦面,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卡止部30的下表面相同的高度位置、或者比卡止部30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如图8所示,止动部34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的两腿部28之间的位置具有切口成U字状的形状的凹部37。
解除部35的上表面是在上方露出的平坦面,在后端部具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突部38。如图7所示,突部38配置于与腿部28的上端在前后重叠的位置、且比腿部28的下端靠后方。当解除部35的上表面被按压时,臂主体29以两腿部28为支点,以卡止部30向上移位的方式倾倒。在解除部35的下表面设置有左右一对突条部39。如图1及图7所示,两突条部39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且截面呈梯形。
<检测构件60>
检测构件6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壁部61,沿着左右方向;一对防脱片62,从壁部61的左右两端向前方突出;以及卡止片63,从壁部6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向前方突出。检测构件60相对于壳体10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于待机位置和检测位置,在待机位置上,如图7所示,壁部61向比框部33靠后方离开地配置,在检测位置上,如图6所示,壁部61配置于能够与框部33碰触的位置。
壁部61呈纵壁状,以能够将两侧壁22之间的后方区域覆盖的大小构成。壁部61的上部71呈矩形板状,与框部33从后方对置地配置。如图3所示,壁部61的上部71具有从左右两端向前方突出的一对突片部64,两突片部64形成为沿着壁部61的上部71的左右两端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形态。
壁部61的下部72的左右两端部向比壁部61的上部71靠左右两侧伸出,与两防脱片62连续设置。在检测构件60位于检测位置时,壁部61的下部72的左右两端部与两侧壁22的槽部25嵌合。如图3所示,在壁部61的下部72且前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的肋状的嵌合突片部65。
两防脱片62能够以与壁部61的左右两端部连续设置的根部分为支点向内外(左右)挠曲。如图8所示,两防脱片62与两侧壁22的槽部25嵌合。两防脱片62在前端部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爪状的防脱突起66。两防脱片62的防脱突起66在待机位置插入到两侧壁22的防脱槽26,与防脱面27对置地卡止。
卡止片63能够以与壁部6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连续设置的根部分为支点向上下挠曲。如图4所示,卡止片63的前端配置于比两防脱片62的前端靠前方。如图9所示,卡止片63的左右尺寸与框部33的两连接部31的左右间距离对应。卡止片63的上表面在左右两侧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凹槽67。在卡止片63的两凹槽67中能够插入解除部35的两突条部39。
如图7所示,卡止片63的后部73成为从壁部61向前方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卡止片63的后部73与嵌合突片部65的上端连续设置。在卡止片63的后部73的下表面凹设有减重部68。
卡止片63的前部74具有比后部73向上方配置得高的部分。如图9所示,卡止片63中的前部74的上表面和后部73的下表面的上下间距离与框部33中的解除部35与止动部34之间的上下间距离对应。如图5所示,卡止片63的前部74具有从顶端部分向下方突出的爪状的卡止突起69。卡止片63的前部74在侧视时成为向上方弯曲的形态。
<对方壳体90>
对方壳体90为合成树脂制,固定于未图示的汽车的设备。如图6所示,对方壳体90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筒状的罩部91。在罩部91的上表面突出地设置有锁定突部92。
<连接器的嵌合及脱离作业>
在连接器嵌合之前,检测构件60相对于壳体10从后方组装。在组装过程中,两防脱片62的防脱突起66与两侧壁22的槽部25的内表面滑接,两防脱片62向内挠曲变形,且卡止片63从后方插入到框部33的插入孔36中。在卡止片63的两凹槽67中插入解除部35的两突条部39。当卡止片63的卡止突起69从框部33脱出时,壁部61载置于壳体主体11的上表面的后部。然后,两防脱片62弹性复原,如图8所示,两防脱片62的防脱突起66与两防脱槽26的防脱面27面对并能卡止地配置。另外,如图7所示,卡止片63的卡止突起69与臂主体29的卡止部30从后方面对并能卡止地配置。由此,检测构件60相对于壳体10在待机位置保持为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在待机位置上,卡止片63的前部74位于比框部33靠前方,卡止片63的前部74的上表面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解除部35重叠的高度。
接着,对方壳体90的罩部91插入到壳体10的嵌合空间15。在两壳体10、90的嵌合过程中,锁定突部92与卡止部30干涉,锁臂14以两腿部28为支点挠曲变形。锁定突部92在卡止部30的下表面滑动。当两壳体10、90正规嵌合时,锁臂14弹性复原,锁定突部92从下方插入到臂主体29的插入孔36。通过锁定突部92从插入孔36侧与卡止部30面对并能卡止地配置,从而两壳体10、90保持为嵌合状态。
另外,伴随锁定突部92插入到插入孔36,卡止突起69被锁定突部92按压而向上方移位。由此,卡止突起69和卡止部30的卡止被解除,检测构件60成为能够向成为检测位置侧的前方移动的状态。
接着,用手指抓持壁部61的上部71等,将检测构件60向前方推压。在检测构件60的移动过程中,壁部61与壳体主体11的上表面滑接,两防脱片62与两侧壁22的槽部25的内表面滑接。另外,在检测构件60的移动过程中,卡止片63的后部73在框部33内移位,卡止片63的前部74挠曲变形,卡止突起69与卡止部30的上表面滑接。当检测构件60到达检测位置时,卡止片63弹性复原,如图6所示,卡止突起69与卡止部30的前表面面对并能卡止地配置。
在检测位置上,壁部61的下部72与止动部34碰触,并且嵌合突片部65插入到凹部37,且两突片部64以将框部33抱住的方式与两连接部31的外表面对置地配置。通过壁部61的下部72与止动部34碰触,从而可限制检测构件60向比检测位置靠前方移动。另外,在检测位置上,壁部61的上部71与解除部35的后端对置地配置,且两防脱片62的防脱突起66与锁臂14的两伸出部32的后端对置地配置,从而也可限制检测构件60向前方移动。壁部61的上部71具有与突部38的后端对置、且比解除部35向上方配置得高的部分。
如上所述,当两壳体10、90处于正规的嵌合状态时,检测构件60能够向检测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当两壳体10、90未到达正规的嵌合状态时,锁定突部92不插入到插入孔36,维持卡止突起69和卡止部30的卡止。因此,即使对检测构件60赋予向前方的推压力,也不能使检测构件60向检测位置移动。因此,根据检测构件60能够向检测位置移动,能够检测为两壳体10、90处于正规的嵌合状态。
另一方面,在由于维修等事情而使两壳体10、90脱离时,壁部61的上部71被向后方强烈地拉拽。于是,伴随卡止片63的挠曲动作,卡止突起69越过卡止部30,检测构件60返回待机位置。卡止突起69跨上锁定突部92,卡止片63的前部74成为挠曲变形的状态。
接着,从上方对解除部35赋予按压力。于是,锁臂14以两腿部28为支点挠曲变形,臂主体29的前端向上方移位。由此,卡止突起69从卡止部30解脱。在该状态下,两壳体10、90被向分离方向拉拽而相互被拉离。
另一方面,因为构成为即使从上方对检测构件60赋予按压力,锁臂14也不与检测构件60连动,所以卡止突起69和卡止部30的卡止不会解除。在此,来自外部的异物在检测构件60中与高度比锁臂14高的壁部61的上端面碰触,从而被阻止到达与解除部35碰触的位置。因此,卡止突起69和卡止部30的卡止不会由于与异物干涉的原因而意外地解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检测构件60在移动时与壳体10中的锁臂14以外的部分滑接而被引导。因此,与对检测构件60的移动进行引导的结构设置于锁臂14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锁臂14从检测构件60受到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检测构件60移动时,能够阻止锁臂14意外地移动,能够良好地维持锁臂14和锁定突部92的锁定状态。在此,锁臂14具备框部33,框部33具有解除部35、止动部34以及一对连接部31,锁臂14构成为检测构件60的卡止片63进入到构成框部33内的插入孔36。因此,能够避免锁臂14的后端部变得强度不足,能够防止锁臂14意外地挠曲变形。其结果是,能够确保锁臂14的锁定可靠性。
在构成框部33的四边部分中,解除部35是在两壳体10、90脱离时被按压的部分,止动部34是与到达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60碰触而对检测构件6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分。另外,两连接部31是将解除部35及止动部34连接的部分。因此,与为了确保锁臂14的强度而仅设置加强部相比,能够简化壳体10的结构,能够有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特别是,因为框部33形成为截面呈四边形,所以能够使锁臂14的强度更加提高。
进一步地,止动部34不仅具有对到达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60进行阻挡的功能,而且与锁臂14的两腿部28连续设置,兼备将止动部34自身及两腿部28的强度加强的功能。因此,能够更加简化壳体10的结构。
另外,检测构件60进一步在与解除部35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位置具有壁部61,壁部61在上下方向上比解除部35高的位置具有上端面,因此能够使得来自外部的异物与壁部61的上端面碰触而不与解除部35碰触,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锁臂14的锁定状态意外地解除。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部33形成为截面呈四边形,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框部也可以形成为截面呈圆形,另外也可以呈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部33仅设置于锁臂14的后端部,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框部也可以遍及锁臂的全长而设置,或者也可以设置于锁臂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构件60通过手动而向检测位置移动,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检测构件也可以通过螺旋弹簧等施力构件而自动地向检测位置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壳体主体(主体部分)
12:嵌合筒部
13:连结部
14:锁臂
15:嵌合空间
16:腔
17:矛状部
18:凸缘部
19:安装槽
20:密封构件
21:前保持体
22:侧壁
23:上壁
24:台阶部
25:槽部
26:防脱槽
27:防脱面
28:腿部
29:臂主体
30:卡止部
31:连接部
32:伸出部
33:框部
34:止动部
35:解除部
36:插入孔
37:凹部
38:突部
39:突条部
60:检测构件
61:壁部
62:防脱片
63:卡止片
64:突片部
65:嵌合突片部
66:防脱突起
67:凹槽
68:减重部
69:卡止突起
71:(壁部的)上部
72:(壁部的)下部
73:(卡止片的)后部
74:(卡止片的)前部
90:对方壳体
91:罩部
92:锁定突部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具备:
能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
锁臂,其能挠曲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对方壳体锁定为与所述壳体嵌合的嵌合状态;以及
检测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配置,在两壳体嵌合后,被容许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
所述检测构件具有卡止片,在所述两壳体嵌合前,所述卡止片在所述待机位置卡止于所述锁臂,
所述锁臂具有:
解除部,其在所述两壳体脱离时被按压;
止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解除部对置的位置与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
一对连接部,所述一对连接部连接所述解除部及所述止动部并对置;以及
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解除部、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部的内部,所述卡止片进入到所述插入孔,
所述解除部、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部构成为将所述插入孔包围的四边形的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臂具有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分立起的腿部,所述止动部与所述腿部连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检测构件与所述壳体中的除所述锁臂以外的部分滑接而被引导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检测构件在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解除部排列的位置具有壁部,
所述壁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比所述解除部高的位置具有端面。
CN202010573373.3A 2019-06-27 2020-06-22 连接器 Active CN11215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9710 2019-06-27
JP2019119710A JP2021005517A (ja) 2019-06-27 2019-06-2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2017A CN112152017A (zh) 2020-12-29
CN112152017B true CN112152017B (zh) 2022-07-19

Family

ID=7389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3373.3A Active CN112152017B (zh) 2019-06-27 2020-06-2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6831B2 (zh)
JP (1) JP2021005517A (zh)
CN (1) CN112152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2467B2 (ja) * 2020-03-09 2022-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943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901084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736248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9622A (ja) 1997-01-16 1998-07-3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用二重ロッ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943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901084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736248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2017A (zh) 2020-12-29
US20200412056A1 (en) 2020-12-31
US11056831B2 (en) 2021-07-06
JP2021005517A (ja)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225B (zh) 连接器
KR101740170B1 (ko) 커넥터
CN111095688B (zh) 连接器
CN111193138B (zh) 连接器
CN111066207B (zh) 部件锁定结构
CN112152016B (zh) 连接器
US11189956B2 (en) Liquid-tight movable connector
JP7207234B2 (ja) コネクタ
CN112152017B (zh) 连接器
CN113228427A (zh) 连接器
KR101800547B1 (ko) 커넥터
CN111052516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CN112152015B (zh) 连接器
CN109787036B (zh) 连接器
KR101723327B1 (ko) 커넥터
CN114586243A (zh) 连接器
CN112670768B (zh) 连接器
JP7393296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7033700A (ja) コネクタ
CN114830458A (zh) 连接器
JP2008016418A (ja) コネクタ
WO2014181407A1 (ja) コネクタ
CN115152095A (zh) 连接器
JP2017033701A (ja) コネクタ
WO2014181409A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