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3453B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3453B
CN112433453B CN202010843502.6A CN202010843502A CN112433453B CN 112433453 B CN112433453 B CN 112433453B CN 202010843502 A CN202010843502 A CN 202010843502A CN 112433453 B CN112433453 B CN 112433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canning direction
main scanning
adjustment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35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3453A (zh
Inventor
中井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3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3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5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95Matching the image with the siz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by calculating the magnification or selecting the adequate copy material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5Reproduc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23Colou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8Calculating or estim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087Sett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0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1/506Reproducing the colour component signals picture-sequentially, e.g. with reproducing heads spaced apart from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58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e.g. colour misregistration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校正处理部、图像区域分割部以及修正处理部;校正处理部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图像区域分割部确定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和与该边界中的任意一个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该多个抖动显示阵配置于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修正处理部使用校正数据计算出多个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个的修正量,并且,对多个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个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套色误差;图像区域分割部使用构成图像调整区域宽度的像素数除以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的余数,确定图像边界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电子照相方法(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不断地被推进高分辨率化,从而能够输出高精细的图像。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着:在感光鼓上扫描的扫描线稍微的弯曲或倾斜会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提出通过新导入如下的调整处理来抑制弯曲或倾斜对图像质量带来的影响的方法,该调整处理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将图像数据分成多个区,在副扫描方向上使各区的图像朝向与产生弯曲或倾斜(也被称为偏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的处理。
但是,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并没有对新导入调整处理的处理成本进行充分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处理来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多种色料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半色调处理部,其使用多个抖动显示阵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校正处理部,其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其中,该可形成图像宽度是能够形成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该套色误差是由多种上述色料形成的图像的套色误差;图像区域分割部,其在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根据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确定作为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的多个矩阵边界和与多个上述矩阵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矩阵边界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被确定的上述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其中,多个上述抖动显示阵配置于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区域即上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修正处理部,其使用上述校正数据,根据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的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出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并且,使用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上述套色误差。
上述图像区域分割部使用构成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宽度的像素数除以上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的余数,确定上述图像边界位置。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多种色料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
上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半色调处理工序,其使用多个抖动显示阵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校正处理工序,其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其中,该可形成图像宽度是能够形成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该套色误差是由多种上述色料形成的图像的套色误差;图像区域分割工序,其在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根据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确定作为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的多个矩阵边界和与多个上述矩阵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矩阵边界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被确定的上述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其中,多个上述抖动显示阵配置于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区域即上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修正处理工序,其使用上述校正数据,根据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的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出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并且,使用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上述套色误差。
上述图像区域分割工序包括:使用构成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宽度的像素数除以上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的余数,确定上述图像边界位置的工序。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程序,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多种色料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图像形成程序使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半色调处理部、校正处理部、图像区域分割部以及修正处理部发挥作用,其中,上述半色调处理部,其使用多个抖动显示阵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上述校正处理部,其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其中,该可形成图像宽度是能够形成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该套色误差是由多种上述色料形成的图像的套色误差;上述图像区域分割部,其在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根据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确定作为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的多个矩阵边界和与多个上述矩阵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矩阵边界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被确定的上述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其中,多个上述抖动显示阵配置于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区域即上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上述修正处理部,其使用上述校正数据,根据上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的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出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并且,使用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对多个上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上述套色误差。
上述图像区域分割部使用构成上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宽度的像素数除以上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的余数,确定上述图像边界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调整处理来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中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转印面上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配准调整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区域映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6中的(a)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6中的(b)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配准调整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中的(a)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可形成图像宽度分割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b)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扫描线的倾斜例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c)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各图像区域的偏移量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d)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各图像区域的修正量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起始端侧边界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中的(a)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起始端侧边界确定用计算式的图,图9中的(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起始端侧边界调整量计算用计算式的图,图9中的(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边界调整量计算用计算式的图。
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部10、图像形成部20、存储部40、图像读取部50以及定影部80。图像读取部50从原稿中读取图像并生成作为RGB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Image Data)ID。
图像形成部20具有:颜色转换处理部21、半色调(halftone)处理部22、校正用浓度传感器28、曝光部29、作为无定形硅(amorphous silicon)感光体的感光鼓(图像载体(image carrier))30c~30k、显影部100c~100k以及带电部25c~25k。图像形成部20使用多种色料(例如CMYK调色剂或印墨)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在图像形成部20中,颜色转换处理部21将作为RGB数据的图像数据ID颜色转换成CMYK数据。
半色调处理部22具有抖动显示阵(Dither Matrix)DM。半色调处理部22使用抖动显示阵DM对CMYK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halftoning)并生成包含CMYK的半色调数据(halftone data)的打印数据(Print Data)PD。半色调数据表示通过CMYK的各调色剂形成的点(dot)的形成状态,其也被称为点数据(dot data)。
控制部10具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或ROM(Read Only Memory)等的主存储单元、以及MPU(Micro Processing Unit)或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控制单元。另外,控制部10具有各种I/O、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总线、其他硬件等的与接口相关的控制器功能,且对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进行控制。控制部10具备校正处理部11、修正处理部12以及图像区域分割部13。关于校正处理部11、修正处理部12以及图像区域分割部13的功能,之后进行说明。
存储部40是由作为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硬盘驱动器或闪存器等构成的存储装置,其存储控制部10所进行处理的控制程序或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部40还具有校正用数据存储区41。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结构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联式(tandem type)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在其框体70内,与品红色(magenta)、青色(cyan)、黄色(yellow)以及黑色(black)的各色相对应而呈一列地配置有感光鼓(图像载体)30m、30c、30y以及30k。与各感光鼓30m、30c、30y以及30k相邻地,分别配置有显影部100m、100c、100y以及100k。
从曝光部29向感光鼓30m、30c、30y、30k分别照射(曝光)各色用的激光Lm、Lc、Ly以及Lk。通过该照射,在感光鼓30m、30c、30y、30k上分别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100m、100c、100y、100k在搅拌调色剂的同时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30m、30c、30y、30k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由此,显影工序结束,各色的调色剂图像(toner image)形成于感光鼓30m~30k的表面上。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环形的中间转印带(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27。中间转印带27以张紧状态设置在张力辊(tension roller)24、驱动辊26a以及从动辊26b之间。中间转印带27是通过驱动辊26a的旋转被循环驱动。
在感光鼓30k的上游位置上,隔着中间转印带27与从动辊26b对置的位置处配置有清洁装置200。清洁装置200具有被嵌入微细的纤维且高速旋转的毛刷(fur brush)210。毛刷210能够利用其刷前端的刮取力机械方式除去中间转印带27上的调色剂。如此,图像形成装置1是采用毛刷清洁方式,将使用后的调色剂刮取后废弃掉,其中,该毛刷清洁方式是指使用与中间转印带27抵接的毛刷210进行清洁的方式。
例如,感光鼓30k上的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是通过利用感光鼓30k和一次转印辊23k夹住中间转印带27且使中间转印带27循环驱动的方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关于该方面,对于青色、黄色以及品红色这三个颜色也是相同的。
通过以规定的时机(timing)相互叠加的方式进行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7的表面上形成全色(full colour)调色剂图像。校正用浓度传感器28配置在能够测量一次转印结束且二次转印前的调色剂图像浓度的位置处。
全色调色剂图像之后被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60供给的打印用纸P上,并且,通过定影部80的定影辊对81被定影在打印用纸P上。对于校正补丁,清洁装置200也能够从中间转印带27除去残留于中间转印带27上的残留调色剂。打印介质也被称为图像形成介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由照射(曝光)于感光鼓30m、30c、30y、30k上的各色用的激光Lm、Lc、Ly、Lk形成的各扫描线,相对于感光鼓30m、30c、30y、30k的旋转轴,在制造公差的范围内倾斜。若该倾斜未被修正,则会作为相对于打印介质的图像的倾斜而更加明显化。这样的图像的倾斜,虽然是人的视觉所无法感知程度的微小的倾斜,但是,这会成为源于各色调色剂点(toner dot)的位置偏移引起的套色误差(out of color registration)的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所说明的图像处理来抑制套色误差。
图3中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间转印带27的转印面27S上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registration adjustment chart)。转印面27S上形成有带涂覆层(belt coating layer)(省略图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打印介质以转印面27S上的第一边界27E1和第二边界27E2之间的可形成图像宽度WA与转印面27S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图像。打印介质以与转印面27S接触的状态沿驱动方向T(也被称为输送方向)被输送且被进行二次转印。
在转印面27S上形成有一对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PRR。左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形成为:在第一边界27E1的附近处具有中心线27T1且沿驱动方向T排列配置,其中,该第一边界27E1是相对于驱动方向T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
右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R形成为:在第二边界27E2的附近处具有中心线27T2且沿驱动方向T排列配置,其中,该第二边界27E2是相对于驱动方向T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
一对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PRR的各测试卡,是在配准调整处理中使用,且其浓度通过校正用浓度传感器28被测量。在配准调整处理中,校正处理部11调整各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时机,以使感光鼓30m、30c、30y、30k相互将各调色剂图像准确地叠加从而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参照图2)。
左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是在规定的时候由CMYK的各调色剂形成,且包含K主补丁Km、M主补丁Mm、C主补丁Cm、Y主补丁Ym、以及K副补丁Ks、M副补丁Ms、C副补丁Cs、Y副补丁Ys。各补丁均在带输送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
关于右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R,除了其中心线的位置从中心线27T1位移至中心线27T2这一点之外,与左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相同。
K主补丁Km、M主补丁Mm、C主补丁Cm以及Y主补丁Ym是用于检测主扫描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图像间的套色误差量的补丁(patch)。K副补丁Ks、M副补丁Ms、C副补丁Cs以及Y副补丁Ys是用于检测副扫描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多个图像间的套色误差量的补丁。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配准调整处理内容的流程图。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配准调整处理,包括:用于抑制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各色图像形成开始时机的偏差的调整、以及用于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各色图像的偏移的调整。
在步骤S100中,校正处理部11进行位置误差测量处理。在位置误差测量处理中,校正处理部11使用一对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PRR来测量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各方向上的CMYK的位置偏移。CMYK的位置偏移,是作为使用一对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PRR测量的位置偏移的平均而被测量。
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套色误差量)是作为如下的相对位置偏移而被测量,该相对位置偏移是指:以由CMYK的各调色剂形成的C主补丁Cm、M主补丁Mm、Y主补丁Ym以及K主补丁Km中的K主补丁Km为基准,C主补丁Cm、M主补丁Mm以及Y主补丁Ym相对于K主补丁Km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偏移。
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套色误差量)是作为如下的相对位置偏移而被测量,该相对位置偏移是指:以C副补丁Cs、M副补丁Ms、Y副补丁Ys以及K副补丁Ks中的K副补丁Ks为基准,C副补丁Cs、M副补丁Ms以及Y副补丁Ys相对于K副补丁Ks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偏移。
在步骤S200中,校正处理部11进行倾斜量测量处理(也被称为偏斜量测量处理)。在倾斜量测量处理中,校正处理部11使用一对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PRR测量副扫描位置的差分。
具体而言,校正处理部11使用左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L测量相对于左侧的K副补丁Ks的、各补丁Cs、Ms以及Ys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校正处理部11使用右侧的配准调整用测试卡PRR测量相对于右侧的K副补丁Ks的、各补丁Cs、Ms以及Ys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校正处理部11测量各激光Lm、Lc以及Ly的主扫描线相对于激光Lk的主扫描线的倾斜。
校正处理部11能够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出作为可形成图像宽度WA内的最大差分的偏移量δS,该方法是指:以K色的副扫描位置为基准,针对CMY的每一颜色以像素单位测量左右的副扫描位置的差分,对该差分乘以第一边界27E1和第二边界27E2之间的距离,再除以中心线27T和中心线27T2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校正处理部11进行如下处理:当青色扫描线的左侧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第一边界27E1(左侧)的位置换算,相比K的扫描线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左侧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前进2像素(以输送方向T为基准),并且,通过第二边界27E2(右侧)的位置换算,在副扫描方向上,相比K的扫描线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右侧位置延迟3像素(以输送方向T为基准)时,设为5像素的右下方倾斜(参照偏移量δS)。即,校正处理部11并不是以感光鼓30m、30c、30y以及30k的旋转轴的方向为基准,而是以K的扫描线的方向为基准测量CMY的各扫描线的倾斜。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区域映射处理(步骤S300)内容的流程图。图6中的(a)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6中的(b)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配准调整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像区域映射(image area mapping)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即:为了进行偏斜修正处理,根据输入图像,将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而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的处理,其中,该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是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宽度(区域)。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也被称为图像形成对象区域。
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以副扫描方向上的不同的量对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进行修正,从而能够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源于由激光Lm、Lc、Ly以及Lk形成的各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扫描线的倾斜被定义为:第一边界27E1和第二边界27E2之间的可形成图像宽度WA内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偏移量δS。在该例子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设为:仅发生扫描线的倾斜,而不发生扫描线的弯曲。
在步骤S310中,校正处理部11进行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在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中,校正处理部11设定在可形成图像宽度WA(参照图3以及图6的(a))中的实际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起始端。在该例子中,起始端设定于从可形成图像宽度WA的起始端起隔着9像素的余白宽度X的位置处(参照图6中的(a))。在该例子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五个较大的抖动显示阵DMc配置于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内。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内容的说明图。其中,图7中的(a)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可形成图像宽度分割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b)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扫描线的倾斜例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c)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各图像区域的偏移量进行说明的图。图7中的(d)是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斜修正处理以及图像区域映射处理中的各图像区域的修正量进行说明的图。
图7的(a)中示出可形成图像宽度WA沿主扫描方向被分割的状态、即可形成图像宽度WA的分割状态。在该例子中,可形成图像宽度WA在起始端AS和结束端AE之间被分割为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是通过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至第五图像边界位置BL5被划分。
在步骤S320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进行分割数设定处理。在分割数设定处理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根据偏移量δS设定主扫描方向的分割数。具体而言,偏移量δS越大,则图像区域分割部13设定较多的分割数,偏移量δS越小,则图像区域分割部13设定较少的分割数。在该例子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设为如下:偏移量δS是5像素,图像区域分割部13将分割数设定为6(=5像素+1)(参照图7中的(a)至图7中的(c))。
在步骤S330中,修正处理部12进行副扫描位置调整处理。在副扫描位置调整处理中,修正处理部12将第三区域A3作为基准区域(也被称为基准区),以修正量δy调整相对于K的平面(plane)Kp的C的平面Cp整体的副扫描位置(参照图6中的(b)),其中,该第三区域A3是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中的与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中心位置对应的区域(也被称为图像调整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的(b)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示出的是未发生可识别程度的偏斜(skew)的状态。
之所以选择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中心位置、即与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心相对应的区域,是因为: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越大,则源于主扫描线倾斜(偏斜)引起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偏移也越大。即,修正处理部12是通过将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中心位置选择为基准位置,从而将图像中主扫描方向上的从基准位置起的距离分在两侧而使其变小,由此使副扫描方向的套色误差量整体变小。
在步骤S340中,修正处理部12对CMY的各色,以K色为基准进行偏斜修正量计算处理。在偏斜修正量计算处理中,修正处理部12使用校正数据,以基准区域(在该例子中为第三区域A3)为基准,并根据从基准区域起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计算出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即,修正处理部12使用从基准区域起朝向各区域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和偏移量δS并根据相似关系计算出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中的基准区域(在该例子中为第三区域A3)以外的其他五个区域A1、A2、A4至A6各区域的修正量(参照图7中的(d))。
在该例子中,C色的区域A1相对于基准区域(第三区域A3),作为校正数据(属性信息)具有-2像素的修正量(参照图7中的(d)),C色的区域A6相对于基准区域,作为校正数据具有+3像素的修正量。C色的区域A2、A4以及A5作为校正数据分别具有-1像素、+1像素以及+2像素的修正量。这些校正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40的校正用数据存储区41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d)中示出的是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中的抖动显示阵DMc(参照图6中的(a))的配置例。由图7的(d)中的配置例可知:抖动显示阵DMc是通过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这六个区域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其抖动显示(dither)在途中被零乱。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起始端侧边界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在该例子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配置有相比抖动显示阵DMc(参照图6中的(a)以及图7中的(d))较小的抖动显示阵DM。抖动显示阵DM是12元素×12元素(M=12)的正方形的矩阵。
图8中示出第一区域A1至第六区域A6中的第一区域A1至第四区域A4。第一区域A1至第四区域A4的各区域具有50像素(像素数N=50)的像素宽度。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划分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第二图像边界位置BL2划分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之间。第三图像边界位置BL3划分第三区域A3和第四区域A4之间。
在步骤S350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进行起始端侧边界确定处理。起始端侧边界确定处理是排除抖动显示阵DM的处理对象外的区域而削减计算处理的处理。
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计算式的说明图。其中,图9中的(a)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起始端侧边界确定用计算式的图。图9中的(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起始端侧边界调整量计算用计算式的图。图9中的(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使用的边界调整量计算用计算式的图。
计算式F1是用于在可形成图像宽度WA内确定起始端侧边界的计算式,其中,该起始端侧边界是成为边界位置调整处理对象的边界,且是最左侧的边界。起始端侧边界是根据抖动显示阵DM的处理对象(在该例子中为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主扫描方向的起始端)的开始位置而确定。在计算式F1中,Int(X/N)是返回X除以N后值的整数部分的函数。
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的主扫描方向的起始端设定于从可形成图像宽度WA的起始端起隔着9像素的余白宽度X的位置处(参照图6中的(a))。根据计算式F1,K0=1(=Int(9/50)+1),因此,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被确定为起始端侧边界。另一方面,例如,当余白宽度X为60像素时,K0=2(=Int(60/50)+1),因此,第二图像边界位置BL2被确定为起始端侧边界。由此,当余白宽度X为60像素时,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被排除在后述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的对象之外。如此的起始端侧边界的确定,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当余白宽度较大时,能够将不需要分割位置调整的边界从分割位置的调整对象中排除。
在步骤S360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进行起始端侧边界位置调整处理。在起始端侧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使用计算式F2计算出起始端侧边界位置的调整量。在该例子中,N=50、X=9、M=12,因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N-X)mod M}的输出值,输出5像素(={(50-9)mod 12})。5像素是6像素(M/2)以下,因此,成为Y1=-{(N-X)mod M}。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输出值Y1输出-5像素(=-{(50-9)mod 12})。
如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仅通过进行一次求余运算(Remainder Operation),便能够计算出起始端侧边界位置的调整量Y1(-5像素)。图像区域分割部13利用调整量Y1对起始端侧边界(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进行调整(向左侧位移仅5像素),并设定调整后的起始端侧图像边界位置BL1a。从左侧起第三个抖动显示阵DM的后端(也被称为矩阵边界)配置于起始端侧图像边界位置BL1a的位置处,且该抖动显示阵DM的后端与起始端侧图像边界位置BL1a相一致。由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能够排除源于第一区域A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引起的起始端侧图像边界位置BL1a中的抖动显示的零乱。
在步骤S370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进行边界位置调整处理。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也被称为非起始端侧边界位置调整处理,其是调整起始端侧边界位置以外的其他边界位置的处理。在边界位置调整处理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使用用于计算第K图像边界位置K的位置的调整量YK的计算式F3,计算出各边界位置的调整量。
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边界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具体而言,在第二图像边界位置BL2中,K=2、K0=1、N=50、M=12,因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k-K0)×N)mod M的输出值输出2像素(={((2-1)×50)mod 12})。2像素为6像素(M/2)以下,因此,成为Y2=-2像素(=-{((2-1)×50)mod 12})。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输出值Y2输出-2像素。
在第三图像边界位置BL3中,K=3、K0=1、N=50、M=12,因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输出值Y3输出-4像素(=-{((3-1)×50)mod12}),在第四图像边界位置BL4中,K=4、K0=1、N=50、M=12,因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作为输出值Y4输出-6像素(=-{((4-1)×50)mod12})。如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能够简单地调整(K-1)图像调整区域和第K图像调整区域之间的图像边界位置。
在步骤S380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进行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在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中,图像区域分割部13从存储部40的校正用数据存储区41中读出主扫描位置修正量δx。主扫描位置修正量δx是以K色为基准对CMY的各色进行设定。
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在该例子中,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修正量δx为+6像素。图像区域分割部13将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a至第五图像边界位置BL5a(图示的是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a至第四图像边界位置BL4a)一律向右侧位移6像素,并将其作为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b至第五图像边界位置BL5b。由此,图像区域分割部13能够简单地调整主扫描位置。
图1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另一例的说明图。在该例子中,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的修正量δx为+11像素。图像区域分割部13将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a至第五图像边界位置BL5a(图示的是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a至第四图像边界位置BL4a)向右侧位移11像素之后,再向左侧位移抖动显示阵DM的元素数M(=12)、即一律向左侧位移1像素,并将其作为第一图像边界位置BL1c至第五图像边界位置BL5c。由此,即使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较大,修正处理部12也能够利用抖动显示阵DM配置的周期性,简单地调整主扫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余白宽度X的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步骤S310)和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380)是分别独立地进行,但是,也不需要一定分别独立进行。关于主扫描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380),可以在抖动显示阵开始位置确定处理(步骤S310)中将余白宽度X和修正量δx加起来并一起简单地进行调整。
相对于此,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源于图像形成开始时机的偏差以及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各色图像的偏移,需要分开独立地进行调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使用将多个图像位移后补位置和进行偏斜修正处理时的多个图像分割位置进行比较的比较部,其中,该多个图像位移后补位置的数量相当于基于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尺寸倍数的数量。即,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需要计算出多个图像位移后补位置和多个图像分割位置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且进行将两者进行比较的处理,因此,计算量大,而且还需要存储多个图像位移后补位置和多个图像分割位置的存储器。
另一方面,关于图像形成装置,其不断被推进高分辨率化,由此,配置于可形成图像范围内的抖动显示阵的数量也变得庞大。因此,本申请发明人预测所需硬件资源将来必定会变多,为此,为了减少所需硬件资源而做出了本申请发明。
在步骤S400(参照图4)中,半色调处理部22进行抖动显示阵配置处理。在抖动显示阵配置处理中,半色调处理部22将抖动显示阵DM配置在图像形成对象宽度WD内。由此,即使对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进行副扫描位置的调整,半色调处理部22也能够在不使抖动显示阵DM的图案(pattern)零乱的情况下,进行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
在步骤S500中,修正处理部12进行偏斜修正处理。在偏斜修正处理中,修正处理部12使用对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并且,调整为使基准区域(在该例子中为第三区域A3)以外的各图像调整区域的副扫描位置接近基准区域的副扫描位置。
如此,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处理来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并且,能够减少该处理所需的硬件资源。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实施为如下的变形例。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各图像调整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调整处理来抑制源于扫描线的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但是,例如,也可以使配准调整用测试卡包含3列以上的补丁组,并测量扫描线的弯曲。关于扫描线的弯曲,可以与抑制源于扫描线倾斜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时同样地,通过各图像调整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调整处理来进行抑制。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多种色料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半色调处理部,其使用多个抖动显示阵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
校正处理部,其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其中,该可形成图像宽度是能够形成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该套色误差是由多种所述色料形成的图像的套色误差,
图像区域分割部,其在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确定作为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的多个矩阵边界和与多个所述矩阵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矩阵边界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被确定的所述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其中,多个所述抖动显示阵配置于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区域即所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以及
修正处理部,其使用所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的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出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并且,使用对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对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所述套色误差;
所述图像区域分割部使用构成所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宽度的像素数除以所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而得到的余数,确定所述图像边界位置,
所述图像区域分割部使用从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的起始端至所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的起始端为止的余白宽度的像素数,设定第K0所述图像调整区域和第(K0+1)图像调整区域之间的所述图像边界位置,其中,K0是1或1以上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区域分割部设定第K0图像调整区域至第K图像调整区域,
当(((K-K0)×N)mod M)为M/2以下时,使用-(((K-K0)×N)mod M)的值调整所述图像边界位置,
当(((K-K0)×N)mod M)大于M/2时,使用M-(((K-K0)×N)mod M)的值,调整第(K-1)图像调整区域和第K图像调整区域之间的所述图像边界位置,
第K0图像调整区域是配置有多个所述抖动显示阵中的起始端的抖动显示阵的图像调整区域,
N是所述调整前的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
M是所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
K是2或2以上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处理部以基准区域为基准,将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副扫描位置一起进行调整,并且,以所述基准区域为基准,根据从所述基准区域起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确定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其中,所述基准区域是配置有所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的所述图像调整区域。
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是使用多种色料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方法,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半色调处理工序,其使用多个抖动显示阵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
校正处理工序,其生成用于根据可形成图像宽度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计算套色误差的量的校正数据,其中,该可形成图像宽度是能够形成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该套色误差是由多种所述色料形成的图像的套色误差,
图像区域分割工序,其在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确定作为多个抖动显示阵的边界的多个矩阵边界和与多个所述矩阵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矩阵边界一致的图像边界位置,并且,利用被确定的所述图像边界位置将图像形成对象区域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分割并设定多个图像调整区域,其中,多个所述抖动显示阵配置于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区域即所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以及
修正处理工序,其使用所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内的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出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的修正量,并且,使用对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计算的修正量,对多个所述图像调整区域中的每一图像调整区域修正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从而抑制所述套色误差;
所述图像区域分割工序包括:使用构成所述图像调整区域的宽度的像素数除以所述抖动显示阵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而得到的余数,确定所述图像边界位置的工序,并且,使用从所述可形成图像宽度的起始端至所述图像形成对象区域的起始端为止的余白宽度的像素数,设定第K0所述图像调整区域和第(K0+1)图像调整区域之间的所述图像边界位置,其中,K0是1或1以上的整数。
CN202010843502.6A 2019-08-26 2020-08-20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12433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4027 2019-08-26
JP2019154027A JP2021030598A (ja) 2019-08-26 2019-08-26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453A CN112433453A (zh) 2021-03-02
CN112433453B true CN112433453B (zh) 2023-08-04

Family

ID=7467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3502.6A Active CN112433453B (zh) 2019-08-26 2020-08-20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4175B2 (zh)
JP (1) JP2021030598A (zh)
CN (1) CN1124334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014A (zh) * 2005-04-08 2006-10-11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63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所用程序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9027683A (ja) * 2006-12-28 2009-02-05 Ricoh Co Ltd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CN102455629A (zh) * 2010-10-20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376694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校正激光束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103922D1 (de) * 2000-12-08 2004-11-04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halbtondarstellung eines bildes sowie bild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und druckvorrichtung zum ausführen dieses verfahrens
JP2002200786A (ja) * 2001-01-09 2002-07-16 Kyocera Mit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850484B2 (ja) * 2005-10-31 201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7194955A (ja) * 2006-01-19 2007-08-02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7843604B2 (en) 2006-12-28 2010-11-30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correct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rrecting method
US8482793B2 (en) * 2009-12-22 2013-07-09 Xerox Corporation Memory efficient electronic registration method that compensates image content and prevents halftone moiré
JP2013097156A (ja) * 2011-10-31 2013-05-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729227B2 (ja) * 2016-09-14 2020-07-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014A (zh) * 2005-04-08 2006-10-11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63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所用程序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9027683A (ja) * 2006-12-28 2009-02-05 Ricoh Co Ltd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CN102455629A (zh) * 2010-10-20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376694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校正激光束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453A (zh) 2021-03-02
US20210067660A1 (en) 2021-03-04
US11134175B2 (en) 2021-09-28
JP2021030598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977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density conversion based on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amount of color shift
JP55330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4846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JP52727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3849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nsity-shift corr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52398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
JP55010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937049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濃度ずれ補正方法および濃度ずれ補正プログラム
JP54248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128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128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31313B2 (ja) 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043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590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43345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11330144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calibration processing,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on image forming program of the same
JP48982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396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590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944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44603B2 (en) Image processing for a multi beam image formation
JP48982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56703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573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16121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