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1259A -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 Google Patents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1259A
CN112421259A CN202010856532.0A CN202010856532A CN112421259A CN 112421259 A CN112421259 A CN 112421259A CN 202010856532 A CN202010856532 A CN 202010856532A CN 112421259 A CN112421259 A CN 112421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junction box
indoor wiring
conductor
hol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6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光司
内田桂
田泽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2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1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16Fastening of connecting parts to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connecting parts from base or case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包括:电缆连接部,其将多条电缆的导体连接;以及接线盒,其内部容纳电缆连接部和电缆。导体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内导体部;以及外导体部,其形成于内导体部的外侧并且由铜、银、锡、铜合金、银合金或者锡合金制成。接线盒包括电缆固定单元,其固定电缆,使得从外部施加于电缆的物理载荷不到达电缆连接部。

Description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预制房屋建造方法,其中以诸如玄关、起居室和卧室这样的基础房间为单位的房间单元在房屋制造商的工厂制造并且根据客户的请求或者场所形状而在施工场所组装,由此制造房间。在预制房屋建造方法中,用于房间单元的布线也在工厂中预先进行并且室内布线操作能够通过该布线而简化。为了简化室内布线操作,使用包括接线盒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是有效的。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绝缘的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等)填充在接线盒内部并在该接线盒内成型以固定和保护连接电缆的电线连接部(压接套筒)(例如,见JP-A-2006-32310)。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的电缆包括由铜制成的导体(以下称为“铜导体”)。铜导体相对较重。由此,当在室内布线操作中操作者手动地布设电缆时,操作者可能在操作电缆时承担较大负担并且电缆运输、安装和延伸的可操作性可能不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想到使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作为构成电缆的导体。然而,使用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的电缆可能导致下列问题。
即,配对端子配件(配电盘的端子配件、房间的器具、布线装置等)由铜制成;因此,当配对端子配件与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时,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产生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
此外,氧化薄膜产生于空气中的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的表面上。该氧化薄膜比铜导体的表面上产生的氧化薄膜厚。氧化薄膜具有大的比电阻值。由此,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压接)至上述连接端子时,需要破坏氧化薄膜并且实现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至连接端子(用于连接铜导体的连接端子)时,在连接时氧化薄膜不能仅通过压接载荷而被充分破坏。如上所述,当氧化薄膜不能被充分破坏时,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的接触电阻可能增大,这可能影响导体和连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性能。由此,当电连接性能受影响时,电缆的电连接可靠性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其更加能够提高生产率、可操作性和电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包括:电缆连接部,该电缆连接部连接多条电缆的导体;以及接线盒,其内部容纳电缆连接部和电缆。所述导体包括:内导体部,该内导体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以及外导体部,该外导体部形成于内导体部的外部,并且由铜、银、锡、铜合金、银合金或者锡合金制成。接线盒包括电缆固定单元,其固定电缆,使得从外部施加于电缆的物理载荷不到达电缆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盒包括滑动保持器,该滑动保持器布置在所述接线盒中,并且能够在所述电缆的布置方向上滑动。电缆固定单元包括第一电缆保持单元和第二电缆保持单元。第一电缆保持单元设置在接线盒中以保持电缆,并且第二电缆保持单元设置在滑动保持器中以保持电缆。滑动保持器滑动,使得所述电缆布设为在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一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与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二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之间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保持器滑动,使得所述电缆布设为在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一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与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二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之间以比包括铜导体的电缆小的曲率半径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室内布线单元电缆进一步包括模制部,其至少覆盖电缆连接部的周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电缆的端部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其示出电缆固定之前的状态。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其示出电缆固定之后的状态。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中使用的电缆的弯曲量。
图7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铜导体电缆的弯曲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图1至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并且将参考图4至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电缆的端部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1所示的箭头指示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箭头的方向是示例)。
如图1所示,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包括多根电缆2、插入连接器3和接线盒4。下文,将描述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电缆2。
在本实施例中,图1至3所示的电缆2为乙烯绝缘乙烯护套扁平型(vinylinsulated vinyl sheathed flat-type,VVF)的电缆。电缆2包括两个绝缘线芯5和护套6,在两个绝缘线芯5平行布置的状态下,护套6覆盖在各个绝缘线芯5的外侧上。绝缘线芯5的数量为示例。例如,可以根据期望的用途而使用三芯电缆。VVF电缆也是示例。例如,可以使用圆电缆(乙烯绝缘乙烯护套圆型(vinyl insulated vinyl sheathed round-type,VVR)电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六根电缆2(数量不限于六个)。
如图2所示,电缆2的端部处于护套6剥离预定长度并且两个绝缘线芯5平行成一行地露出的状态。露出的绝缘线芯5的端部剥除绝缘体7以露出导体8。
导体8供应电流并且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电缆(例如,图7所示的铜导体电缆100)中的绝缘线芯的导体的直径基本相等的直径。如图3所示,导体8包括内导体部9和外导体部10。内导体部9在整个导体8中的比例大于外导体部10在整个导体8中的比例。
图3所示的内导体部9在导体8中的外导体部10内侧。内导体部9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为铝)。铝具有2.7g/cm3的比重。另一方面,铜具有8.9g/cm3的比重。由此,铝的比重为铜的比重的大致1/3。在本实施例中,内导体部9由铝制成。由此,电缆2比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电缆(铜导体电缆)轻。
图3所示的外导体部10在内导体部9外侧具有预定的厚度。外导体部10可以称为“外导体层”。外导体部10由铜、银、锡、铜合金、银合金或者锡合金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为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体8包括外导体部10,所以电缆2与铜配对端子配件(配电盘的端子配件、房间的工具、布线装置等)之间的连接不是铜系材料与铝系材料的连接。因此,在铝导体电缆与铜配对端子配件之间的连接中不发生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
由于内导体部9由铝制成,所以如果内导体部9露出于空气则氧化薄膜将在内导体部9的外表面上产生。该氧化薄膜比铜导体上产生的氧化薄膜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体8包括外导体部10,因此内导体部9不露出于空气并且在导体2上不产生氧化薄膜。
接着,将描述插入连接器3。
插入连接器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电缆连接部”。图1所示插入连接器3连接至电缆2的端部并且将电缆2互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未详细示出,但是仅通过插入绝缘线芯5而将插入连接器3装接至电缆2的端部。插入连接器3包括壳体11和容纳在壳体11(将在稍后描述的端子容纳部)中的连接器连接端子(未示出)。
壳体11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大致盒状。虽然未具体图示,但是壳体11包括:绝缘线芯插入口,其形成于一个侧表面;和端子容纳部,其形成在壳体11中,并且与绝缘线芯插入口连通。
虽然未具体图示,但是连接器连接端子容纳在壳体11的端子容纳部中用于与导体8的电连接。通过压制导电金属板而形成连接器连接端子。此处,“导电金属板”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为铜)制成。在本说明书中,连接器连接端子可以由”电连接部”适当地替换。
除了插入连接器3,例如,压接套筒(未示出)也可以用作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电缆连接部”。压接套筒为筒状的导电金属,电缆2的导体8插入该压接套筒中。压接套筒随后被压接,使得导体8互相进行压力接触。此处,“导电金属”是例如铜或铜合金。
接着,将描述接线盒4。
图1所示的接线盒4能够容纳并保护连接电缆的插入连接器3,并且接线盒4包括接线盒主体12和接线盒盖(未示出)。
图1所示的接线盒主体12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盒状。如图1所示,接线盒主体12为大致盒状部件,其具有多条电缆2插入其中的开口表面以及多条电缆2引出的方向上的开口表面。接线盒主体12包括底壁13、左侧壁14、右侧壁15和装接部16。多条电缆2插入其中的表面形成为电缆插入口17并且多条电缆2引出的方向上的表面形成为电缆引出口18。接线盒主体12的内部形成为容纳空间19。
图1所示的底壁13在平面图中为矩形板状部,装接部16在底壁13的上缘与该底壁13连续。装接部16形成有通孔20,该通孔20用于将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装接至装接目标(例如,壁或者柱)。
图1所示的左侧壁14从底壁13的左缘突出。图1所示的右侧壁15从底壁13的右缘突出。虽然未具体图示,但是左侧壁14的突出的顶端表面和右侧壁15的突出的顶端表面分别形成有能够锁定接线盒盖的多个锁定部。
图1所示的电缆插入口17开口,使得由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根电缆2能够插入。图1所示的电缆引出口18开口,使得多条电缆2能够引出。图1所示的容纳空间19设置为使得电缆插入口17与电缆引出口18互相连通并且能够容纳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的端部。
容纳空间19在如图1所示的虚线X的部分处(电缆引出口18附近)设置有电缆保持单元21。电缆保持单元2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电缆固定单元”。电缆保持单元21能够保持电缆2并且固定电缆2,使得从外部施加于电缆2的物理载荷(例如,在从电缆引出口18的引出方向上拉动电缆2)不到达插入连接器3(更具体地,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
虽然未详细示出,例如,多条电缆保持单元21在接线盒主体12的左右方向上平行布置。每个电缆保持单元21具有狭缝形状,使得电缆2中对应的一根电缆能够自由地插入和移除。更具体地,通过从底壁13竖立梳状的板片,电缆保持单元21布置在该梳状的板片中(示例)。电缆保持单元21能够使电缆2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地保持电缆2。
虽然未具体图示,容纳在容纳空间19中的插入连接器3以及电缆2的端部可以形成有模制部以覆盖其周边。
接线盒盖在平面图中为矩形板状部件并且具有与接线盒主体12的底壁13大致相同的尺寸。接线盒盖形成有锁定部,该锁定部与接线盒主体12的多个锁定部接合。
接着,将描述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组装操作。
首先,预先加工电缆2的端部。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电缆2的端部(两端)剥除预定长度的护套6以露出绝缘线芯5。此外,露出的绝缘线芯5的端部剥除绝缘体7以露出导体8。
接着,电缆2互相连接。具体地,虽然未具体示出,绝缘线芯5插入至插入连接器3的绝缘电线插入口中,并且绝缘线芯5的导体8电连接至连接器连接端子,使得电缆2互相连接。
此处,根据本实施,由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由铜制成,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不是铜系材料与铝系材料的连接。由此,不存在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的担忧。因此,不需要用于电缆2的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的连接加工。
接着,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的端部容纳在接线盒4中。具体地,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的端部布置为如下状态:其中,插入连接器3布置于接线盒4的上侧,并且电缆2的轴向位于接线盒4的上下方向上。其后,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在与接线盒主体12的底壁13的内表面正交的方向(从图1的纸面向其背表面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插入至电缆插入口17中。其后,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的端部容纳在容纳空间19中(见图1)。
如上所述,端部容纳在容纳空间19中的多条电缆2从电缆引出口18引出至接线盒4的外部(图1所示)。
此外,端部容纳在容纳空间19中的多条电缆2通过电缆保持单元21保持。通过利用电缆保持单元21保持电缆2,电缆2能够固定为使得从外部施加于电缆2的的物理载荷(例如,在从电缆引出口18的引出方向上拉动电缆2)不到达电缆连接部3。
除了通过电缆保持单元21固定电缆2之外,虽然未具体示出,但是模制部还能够形成于容纳在容纳空间19中的插入连接器3以及电缆2的端部处。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由于通过电缆保持单元21保持电缆2并且设置了模制部,所以从外部施加于电缆2的物理载荷(例如,在从电缆引出口18的引出方向上拉动电缆2)不到达插入连接器3(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由于载荷不到达插入连接器3,所以防止由于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点的移位或者由于外导体部10的损坏而导致内导体部9露出。通过防止内导体部9的露出,在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中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
接着,接线盒盖组装至接线盒主体12。具体地,接线盒盖的锁定部与接线盒主体12的多个锁定部接合,使得接线盒盖组装至接线盒主体12。由此,完成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组装操作。
接着,将描述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室内布线操作。
当图1所示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在室内(例如,在房屋内)布线时,一条电缆2(例如,图1中右端的电缆2)连接至配电盘的(由铜制成的)端子配件。其余的电缆2连接至布线装置的(由铜制成的)端子配件或者诸如玄关、起居室和卧室的这样房间中的工具。由此,完成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室内布线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电缆2的导体8的内导体部9由铝制成并且外导体部10由铜制成,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电缆(铜导体电缆)减轻了重量。因此,当在室内布线操作中操作者手动地布设电缆2时,相比于使用铜导体电缆的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减轻了操作者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导体8包括由铜制成的外导体部10,电缆2与配电盘的(由铜制成的)端子配件、房间的工具和布线装置之间的连接不是铜系材料与铝系材料的连接。由此,不存在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的担忧。因此,不需要用于电缆2的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的连接加工。此外,由于由铝制成的内导体部9不露出于外部,所以导体8上未形成氧化薄膜。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参考图1至3所述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根据本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电缆2重量减轻。由此,当在室内布线操作中操作者手动地布设电缆2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减轻了操作者的操作负担。此外,在导体8与铜连接配对部(配电盘的端子配件、房间的工具、配线装置等)之间的连接中防止连接时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由此,不需要用于电缆2的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的连接加工。此外,由于载荷未施加于插入连接器3(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因此防止由于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点的移位或者由于外导体部10的损坏而导致内导体部9露出,并且在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中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能够更加提高生产率、可操作性和电连接可靠性。
接着,将参考图4至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其示出电缆固定之前的状态。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的平面图,其示出电缆固定之后的状态。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中使用的电缆的弯曲量。图7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铜导体电缆的弯曲量。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图4所示的箭头指示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箭头的方向是示例)。
图4和5所示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包括接线盒32,其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接线盒32包括接线盒主体33、一对滑动保持器34和接线盒盖(未示出)。假定图4和5所示的接线盒32为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相同构造的其他接线盒作为接线盒32。下文,将描述接线盒32的构造。接线盒盖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中的接线盒盖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首先,将描述接线盒主体33。
图4和5所示的接线盒主体33包括底壁35、左侧壁36、右侧壁37、装接部38、电缆插入口39、电缆引出口40和容纳空间41。这些部件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中的接线盒主体12的部件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图4和5所示,容纳空间41设置有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和滑动槽43。
图4和5所示的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电缆固定单元”。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六个)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布置在接线盒主体33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分,并且在接线盒主体33的左右方向上平行布置。每个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具有狭缝形状,使得电缆2中对应的一条电缆能够自由地插入和移除。更具体地,通过从底壁35竖立梳状的板片,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布置在该梳状的板片中。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能够使电缆2具有预定间隔地保持电缆2。
图4和5所示的滑动槽43布置在电缆引出口18附近,使得稍后将描述的一对滑动保持器34能够在电缆2的布置方向上(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滑动。滑动槽43形成在左侧壁36和右侧壁37的下文将描述的滑动部44之间。
滑动部44形成为滑动保持器34插入其中的部分。滑动部44与滑动槽43连续。虽然未具体图示,滑动部44形成有相对于左侧壁36和右侧壁37的锁定部。
接着,将描述一对滑动保持器34。
图4和5所示的一对滑动保持器34插入至对应的滑动部44中以滑动通过滑动槽43。在一对滑动保持器34在接线盒主体33的左右方向上平行布置的状态下,一对滑动保持器34具有与左侧壁36和右侧壁37之间的长度(接线盒主体3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基本相等的总长度(见图5)。
图4和5所示的滑动保持器34包括基部45和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对应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电缆固定单元”。如图4和5所示,基部45形成有与滑动部44的锁定部接合的锁定突起47。
图4和5所示的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形成于基部处。在滑动保持器34插入至滑动部44中的状态下,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六个)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在接线盒主体33的左右方向上平行布置。每个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具有狭缝形状,其中,电缆2中对应的一条电缆能够自由地插入和移除。更具体地,通过在基部45上设置梳状的板片,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布置在该梳状的板片中。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能够使电缆2具有预定间隔地保持电缆2。
接着,将描述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的组装操作。
在组装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时,处理电缆2的端部,电缆2互相连接,并且通过插入连接器3连接的多条电缆2的端部容纳在接线盒4中。上述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中的组装操作基本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端部容纳在容纳空间41中的多条电缆2由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和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保持。以这样的方式,电缆2被临时地固定。
其后,一对滑动保持器34在一对滑动保持器34互相靠近的(图4所示的箭头B和箭头C标识的)方向上滑动,使得一对滑动保持器34进入相对于接线盒主体33锁定的状态。此处,如图5所示,基部45的锁定突起47与滑动部44的锁定部接合,使得一对滑动保持器34维持在锁定状态下。
当一对滑动保持器34进入相对于接线盒主体33锁定的状态时,如图5所示,迫使电缆2弯曲并且将电缆2固定至接线盒主体33和一对滑动保持器34。更具体地,当迫使电缆2弯曲时,电缆2的被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保持的一侧被布设在与电缆2的由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保持的一侧不同的位阶。以这样的方式,由于各个电缆2的护套6的摩擦以及绝缘线芯5的硬度,电缆2被固定并且不从接线盒主体33(第一电缆保持单元42)或者一对滑动保持器34(第二电缆保持单元46)滑出。
当滑动保持器34如上所述地滑动时,电缆2的弯曲的曲率半径比当铜导体电缆100(见图7)以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弯曲时的曲率半径小。铜导体电缆10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包括铜导体的电缆”。
通过如上所述地固定的电缆2,电缆2能够被固定为使得从外部施加于电缆2的物理载荷(例如,在从电缆引出口40的引出方向上拉动电缆2)不到达电缆连接部3(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以这样的方式,由于电缆2被固定,所以施加于电缆2的载荷不到达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因此,防止由于电缆2的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点的移位或者由于外导体部10的损坏而导致内导体部9露出。因此,在导体8与插入连接器3的连接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中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腐蚀。
此处,将描述弯曲所需的电缆的弯曲量。
通常,通过在拉动方向上向接线盒的外部施加的载荷而确定弯曲所需的电缆的弯曲量。这主要取决于电缆的重量,并且电缆的重量越大,则需要的弯曲量也越大。例如,如图7所示,具有比电缆2大的重量的铜导体电缆100的弯曲量L2大于电缆2的弯曲量L1。接线盒设计为具有当电缆弯曲时用于容纳弯曲的电缆的尺寸以及承受施加于接线盒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载荷的构件厚度或者宽度。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用电缆2,相比于铜导体电缆100重量减轻,并且以比铜导体电缆100小的曲率半径产生弯曲。由此,弯曲所需的电缆2的弯曲量L1比铜导体电缆100的弯曲量L2小(见图6和7)。由此,能够使得容纳弯曲的电缆2的接线盒32的尺寸比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的尺寸更小。由于比铜导体电缆100的弯曲量L2小的电缆2的弯曲量L1,并且由于在弯曲时施加于接线盒32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载荷臂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小,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各个组成部分的厚度和宽度能够减小。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接线盒32的尺寸能够减小,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形成接线盒32所需的树脂的量能够减少。
将再次描述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的组装操作。如上所述,除了固定电缆2,模制部(未示出)还能够形成于插入连接器3和容纳空间41中容纳的电缆2的端部处。
其后,接线盒盖组装至接线盒主体33。由此,完成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的组装操作。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的室内布线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的室内布线操作基本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上参考图4至6所述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31,能够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1相同的效果。
另外,毫无疑问的是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例。

Claims (4)

1.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包括:
电缆连接部,该电缆连接部连接多条电缆的导体;以及
接线盒,该接线盒内部容纳所述电缆连接部和所述电缆,
其中,所述导体包括:
内导体部,该内导体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以及
外导体部,该外导体部形成于所述内导体部的外侧并且由铜、银、锡、铜合金、银合金或者锡合金制成,并且
其中,所述接线盒包括电缆固定单元,该电缆固定单元固定所述电缆,使得从外部施加于所述电缆的物理载荷不到达所述电缆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其中,所述接线盒包括:
滑动保持器,该滑动保持器布置在所述接线盒中,并且能够在所述电缆的布置方向上滑动,
其中,所述电缆固定单元包括:
第一电缆保持单元;和
第二电缆保持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电缆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接线盒中以保持所述电缆,
其中,所述第二电缆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滑动保持器中以保持所述电缆,并且
其中,所述滑动保持器滑动,使得所述电缆布设为在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一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与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二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之间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其中,所述滑动保持器滑动,使得所述电缆布设为在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一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与所述电缆的由所述第二电缆保持单元保持的一侧之间以比包括铜导体的电缆小的曲率半径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进一步包括:
模制部,该模制部至少覆盖所述电缆连接部的周边。
CN202010856532.0A 2019-08-23 2020-08-24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Pending CN1124212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2530 2019-08-23
JP2019152530A JP7144379B2 (ja) 2019-08-23 2019-08-23 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1259A true CN112421259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67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6532.0A Pending CN112421259A (zh) 2019-08-23 2020-08-24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44379B2 (zh)
CN (1) CN112421259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234U (zh) * 1989-07-21 1991-03-18
KR970054928A (ko) * 1995-12-15 1997-07-31 윌리엄 더블류. 하벨트 전기 커넥터 플러그
CN2325886Y (zh) * 1998-05-14 1999-06-23 杨文钦 一种电话线接线盒
JP2004147370A (ja) * 2002-10-22 2004-05-20 Yazaki Corp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配列治具
JP2006032310A (ja) * 2004-06-16 2006-02-02 Yazaki Corp 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結線構造、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結線装置
JP2009081125A (ja) * 2007-09-06 2009-04-16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キット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US20150047870A1 (en) * 2012-05-02 2015-02-1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204696344U (zh) * 2015-05-14 2015-10-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电源护线套及应用该电源护线套的电源插座
CN105556756A (zh) * 2013-07-17 2016-05-04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功率分配器以及用于这类功率分配器的分配器壳体
CN105684100A (zh) * 2013-11-25 2016-06-15 矢崎能源系统公司 扁平电缆
CN107634485A (zh) * 2017-09-28 2018-01-26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安装结构及制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5912U (ja) * 1994-03-08 1995-01-17 西日本電線株式会社 住宅配線キット
JP3815734B2 (ja) * 2002-07-08 2006-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用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234U (zh) * 1989-07-21 1991-03-18
KR970054928A (ko) * 1995-12-15 1997-07-31 윌리엄 더블류. 하벨트 전기 커넥터 플러그
CN2325886Y (zh) * 1998-05-14 1999-06-23 杨文钦 一种电话线接线盒
JP2004147370A (ja) * 2002-10-22 2004-05-20 Yazaki Corp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配列治具
JP2006032310A (ja) * 2004-06-16 2006-02-02 Yazaki Corp 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結線構造、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結線装置
JP2009081125A (ja) * 2007-09-06 2009-04-16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キット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US20150047870A1 (en) * 2012-05-02 2015-02-1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5556756A (zh) * 2013-07-17 2016-05-04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功率分配器以及用于这类功率分配器的分配器壳体
CN105684100A (zh) * 2013-11-25 2016-06-15 矢崎能源系统公司 扁平电缆
CN204696344U (zh) * 2015-05-14 2015-10-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电源护线套及应用该电源护线套的电源插座
CN107634485A (zh) * 2017-09-28 2018-01-26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安装结构及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4379B2 (ja) 2022-09-29
JP2021035155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9937B2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542565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terminating a multi-conductor cable
US7507106B2 (en) Push-in wir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busbar
JP6244332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KR20130069590A (ko) 전기 커넥터를 위한 케이블 오거나이저
JPH0834111B2 (ja) 電線保持装置
US3605077A (en) Wire stop and wire guide in terminals and connectors
US7070442B2 (en) Structure for press-connecting sheathe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N112421259A (zh) 室内布线单元电缆
JP5359321B2 (ja) アース接続用配線材、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アース接続用配線材が組み込まれ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460347B2 (ja)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US110950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597397B2 (ja) 電線配線コネクタ
JPH05347162A (ja) 絶縁電気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56288B2 (ja) 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
JP6927931B2 (ja) 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
JP2020009688A (ja) C型スリーブ
JP7124503B2 (ja) C型スリーブ
JP6545004B2 (ja) コネクタ
CN209844004U9 (zh) 联接器和包括所述联接器的电机
CN210326247U (zh) 联接器和包括所述联接器的电机
JPH0743954Y2 (ja) 集中結線コネクタ
JP3735042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6071052B2 (ja)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およびケーブル集合体
JPS5894704A (ja) ハ−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