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45A - 生产一条混合纱之方法及装置,以及混合纱 - Google Patents

生产一条混合纱之方法及装置,以及混合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45A
CN1124045A CN95190133A CN95190133A CN1124045A CN 1124045 A CN1124045 A CN 1124045A CN 95190133 A CN95190133 A CN 95190133A CN 95190133 A CN95190133 A CN 95190133A CN 1124045 A CN1124045 A CN 112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ir
raw fiber
flow
filament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0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59C (zh
Inventor
G·贝什
E·许瓦兹
A·雷沙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rlein AG
Heberlein and Co AG
Original Assignee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filed Critical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Publication of CN112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 D02G1/165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filaments or yarns

Abstract

新本发明建议生产一种混合纱,它由两种组分构成,即无结点长丝纱和原料纤维。混合纱是通过吹气变形过程生产出来的,能够使原料纤维能在纱内不移动地固定,它通过无结点长丝纱在变形加工时形成的圈儿,稳固地固定在那里。通过气流形成的吸入区,在真正变形还没有开始以前,原料纤维可以吸入并混入纱的内部,通过圈儿在纱的内部牢固地固定下来。本发明涉及一个新的生产方法及装置例如一台整机,利用此方法和装置可以有选择地生产例如已知的变形纱或者是新的混合纱。

Description

生产一条混合纱之方法及装置,以及混合纱
技术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方法及装置,用来在气流中生产及改善一条混合纱,后者至少包含一条无结点的长丝纱及原料纤维,而气流也同时引导无结点的长丝纱。 现有技术
传统的纱线是由天然纤维如棉花或羊毛纺成的,这些纱的产品受到原料特性及纺纱过程的影响而有各自特有的纺织品特性。自从所谓的人造丝出现以后,一方面有许多生产纱线的方法出现,另方面也有许多处理及加工纱线的方法出现。至于加工长丝纱的方法,目前在市面上最主要的有两种空气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立足于已经纺成的无结点长丝纱,不管它是人造纤维丝或者是天然蚕丝。
吹气网络技术,在图1上简略地示出,可以用来生产多组份纱线。譬如说把长丝纱与纤维纺成的纱结合在一起,或者是将两条长丝纱结合在一起。与短纤的涡流纺纱法相反,这种吹气网络技术需要一条长丝纱来网络住纤维纺成的纱的组份。由吹气网络技术制造出来的多组份纱线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精制。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形下,它就已经是成品了。可以直接给织布工厂或编织工厂等等来使用。吹气网络技术可以产生一些特性及特殊效果,这都不是一般纺纱方法所能够达到的。
第二种的空气技术能够在工业应用上占有相当地位,就是所谓的吹气变形加工法。第二图是这个方法的示意图。这种吹气变形加工法可以用来处理一根单独的无结点长丝纱,它也可以用两根(或多根)的无结点长丝纱,结合成一根多组份纱以增添其附加价值。这种吹气变形加工法是起始于50年代。它可以将一根或多根光滑的无结点长丝纱纺成所谓的变形纱。这种变形加工法的核心技术在它的吹气变形加工喷嘴,它在图3中用简化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表示出来。图中长丝纱喂入吹气变形加工喷嘴的速度(V1)是大于它的导出或拉出速度(V2)。这个速差,称为超喂,是产生圈儿所需要的,空气流的能量引起长丝相互间的纵向移动。产生圈儿后的纱线长度会变短。喷嘴变成了“吃线者”,这是因为进口及出口速差大,而致使输入的纱线多于输出的纱线。这些看来好象少掉的纱线,其实是在喷嘴之后转变成了圈儿而提高了纱的纤度。在图4中,这种圈儿的产生被模型化地表现出来。图中编织点都以“F”字母来定义。
为了使已经经过变形加工的纱线转向,在变形加工喷嘴之后,常常可以装置一个撞击装置(图5)。压缩空气可以平行地(图5)或是如图3所示径向地导入纱线通道中。它也可同时导入二根,乃至于更多根的无结点长丝纱到纱线通道之中,而将它们纺成一条变形纱例如所谓效应纱或膨体纱。在图5中的纱线通道,它的下段是设计成为一个压缩空气吹入通道(PD)并紧接着喷气通道(DBK)。压缩空气以5—15bar最好是以6—10bar的压力导入喷头中。这个高的输入压有一种效果即在喷嘴,特别是通过喷嘴通道也就是喷嘴加速通道(DBK)的合适的设计喷嘴加速通道(DBK)内会产生一个超音速的气流。一般专家公认的看法是认为吹气变形加工的效果便是利用超音速气流现象,特别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冲击波锋确切地说是一次接一次急速的空气压缩及膨胀所造成的。在精密加工及理想成形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压缩空气吹入通道(PK)及喷嘴通道(DBK)中,就会产生这种超音速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会因为有一根或多根光滑的长丝纱通入喷嘴通道中而产生例外。新近的研究显示,在压力波上还重合有高频率的振波产生,后者与交替的冲击波共同作用,使得长丝纱上产生圈儿。长丝纱在纱线通道中最好能喂到吹气气流的中央。然后制成的纱线在离开喷嘴进入编织点(F)的区域时,应该向直角方向被拉走。估计发生扎束现象的地方与空气流中发生压缩的位置十分准确地重合。这种方法在全世界上已经成功的使用了二十年以上的时间,用来生产各种品质的纱线。
在过去曾有许多的尝试,企图利用空气技术的原理用无结点长丝纱与原料纤维来生产混合纱,但是迄今不曾有任何一个方法被开发出来为人所知:即一个方法能制造出一根达到质量上能和已经纺成的混纺纱相比的纱。所有相关的开发至今为止都是失败的。
譬如说,专利文件US—PS第3822543号中以许多实施例公开一种大概永远也不会被工业界应用的一种在气流中生产混合纱的构想。该构想的主要重点,就是将无结点的长丝纱以及原料纤维连同压缩空气流一起输入,并且通过一个涡流区也就是涡流室。此外,该文献还建议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技术来产生这种空气涡流。可是前面提到利用吹气变形加工是必需使用极高的空气动力,该文献建议只要用1200m/min,即20m/sec.的空气速度来作变形加工以生产混合纱。混合纱就这样被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可能性很小了。
在以下“混合纱”的定义是一个由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所加工生产出来的多组份纱线。该无结点长丝纱多半是指人造丝,不过也有时是指天然蚕丝所制成的纱。原料纤维则可能是天然的产品如棉花、羊毛等,不过也可能是由人造纤维所做出来的原料纤维。在专业术语中“混合纱”有时也会是指一种以不同原料纤维(人造纤维及天然纤维)纺出来的纱线。这种纱线本文以下都以混合纱来称呼。 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在空气流中生产混合纱,后者应该大致上拥有所有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组合在一起的各种自然优点,而且能够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尤其所生产的混合纱应该是无捻的。
本新发明方法的特点是,利用输送无结点长丝纱的空气流,来建立一个吸入区,后者使原料纤维被吸入后混合到无结点长丝纱上去,然后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一起被吹气变形加工成为混合纱。
有许多实验可以用来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原料纤维的长丝纱的变形加工,应用本新发明的方法吹气变形加工是可能的,而且有非常令人惊讶的优良效果。这许多实验也证实了,有好几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应用中,用作工业生产。这是第一次的创举,它可以廉价生产混合纱,而纱中不带捻度,其产品品质与纺出来的多组份纱相当。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精确地描述吹气变形加工的过程,更无人知道原料纤维是如何在本新发明的方法中被紧牢在长丝纱上的精确过程。根据一个比较令人的满意的模式来解释本新发明,这个过程可以分成四个以下的主要步骤:
△长丝纱在因被超喂到一个吹气变形加工喷嘴的渐宽的
  喷嘴加速通道中,并开松,
△空气流将原料纤维自定量喂入装置吸入到打松的长丝
  纱中去,并发生混合,
△气流转变成冲击波气流的形式,它在长丝纱上产生圈
  儿。圈儿被原料纤维围绕及捆紧,然后,
△在编织点的区域内,变形加工好的混合纱大致在直角的
  方向被拉送离开。
有趣的现象是,纤维丝纱与原料纤维一方面是好好地相互编织在一起,但它们却各自拥有自己的形状。在无结点长丝纱中长丝上所产生的圈儿,在开头的时候是径向向外伸出的纤维丝突起。愈接近编织点地方,超喂的效果愈是明显,以至于纤维丝突起会作90°的倾斜,而变成了真正的圈儿。还在当长丝突起向外伸出时,原料纤维就在内部被抓起,而被带动进到向外的突起里面。待到下一步突起产生转动而垂直于空气流时,也就是在产生圈儿的时候,原料纤维就会被带走,送入到各个圈儿中且被捆紧在圈儿的中间,无法滑出。又因为每一条长丝上一个接一个的突起,所朝的方向都在转变,以至于原料纤维得以均衡的捆紧到长线上。这种捆紧效果,就如纺纱一般,只是没有产生真正的捻度。
根据一种十分优越的实施例,在喂入区的前端,设计一个环形间隙作原料纤维输入之用。这时环形间隙可以设置在整个边缘上面,或者只设在一部分边缘上。这个环形间隙并不见得能使原料纤维均匀地在整个边缘上输入,而它主要的作用是要有利地去影响空气流。实验的结果显示出,原料纤维只要自一个点或自边缘上几个点的位置输入就可以了。将吸入区作成为一个吸入混合室是有利的,而在气流的方向上形成空气流可自由流出的断面,使吹气变形加工的主要过程都是发生在吸入混合室以外的区域内。
由于迄今的许多实验得知,要得到最好的结果就是将无结点长丝纱在进入吸入混合室之前,引入一个最好是口径愈来愈大的喷嘴加速通道中开松。在这个加速通道中,只要是设计的形状得当,空气压力够大(最好是高于4bar的输入压力),就会产生超音速气流。实验显示,那里的气流要稳定,尤其重要的是,长丝被开松的过程要十分可靠的进行。然后,特别重要的便是很好地建立冲击波气流,它应该在吸入混合室中就开始产生。最有利的是在由喷嘴通道进入到吸入混合室之间,要设置一个横断面积的突增,以利该处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低压区。在此处,原料纤维可以经一个孔或者是一个环形间隙被吸入。很可能因为空气流及编织过程的压缩及膨胀,使得原料纤维被紧牢的捆箍入已被开松的无结点长丝纱之中,不会滑出。直到这紧牢捆箍的成功,才带来真正的突破。最有利的是将吸入混合室的形状做成挡住了下方及侧方的钟形,而在气流的方向上完全打开。然后直接过渡到空旷的产生圈儿的区域。只要吸入混合室在气流方向上是敞开的,以及圈儿产生区及编织区(编织点F)不形成撞击,实际上就能产生出最好的生产品质量就可以达到。短暂的实验又证实,就是使用撞击体也是没有问题的。实验结论来看,最重要的是将变形加工好的混合纱自编织点处沿与气流成直角的方向将它拉开。重要的是将原料纤维,在只有一个输入时只从一侧输入到吸入混合室中,用有径向分量的速度将它输入到吸入混合室中为好,变形加工好的混合纱在编织点处则应该以与原料纤维输入相反的方向上拉出。
本发明进一步是有关用一种装置来生产混合纱而以至少一根无结点长丝纱线及原料纤维为原料,其特征为,它拥有一个吹气变形加工喷嘴以及一个吸入混合头,包含一个原料纤维的喂入装置。
有利的是将吸入混合头设置在吹气变形加工喷嘴的出口端也就是在喷嘴加速通道之后,而在二者之间的地方设置一个让原料纤维可以进来的开口。这个吸入混合头设计有一个畅通的截面以利气流流走。它在原料纤维输入装置的那一边,最好又安装一个隔离装置。这样一来,吸入气流对原料纤维输入的不利影响便可以得以消除。另外,只要吸入区原料纤维的输入开口安装在压缩空气吹入通道与喷嘴/加速通道之间也可以生产变形加工的混合纱。或者只要将吸入区原料纤维输入开口设置于压缩空气输入通道和喷嘴-加速通道之间,或者原料纤维进入吸入区的喂入口作成在喷口-加速通道端上的一个径向钻孔,也是可以生产经变形加工的混合纱的。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只要将吸入混合头的边缘设置一个环形槽以利空气的吸入,就能得到改良的结果。
本新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工业化生产混合纱的装置,混合纱至少是由一根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所组成。它由多组平行布置的单元构成,后者又包含供应机构、吹气喷嘴及带驱动和控制单元的卷绕装置,它的特征是,吹气喷嘴是作为吹气变形加工喷嘴联合一个吸入混合头,每个单元的上面有一个原料纤维供应装置,供应的纤维原料纤维或者由一个粗纱筒子中取得,经过牵伸后,送入到吸入混合头中,或者可以由一个条桶中取出,经过恰当的开松处理后混入。
本新发明尤其可以用来作为整机的概念来设计,以随意地来生产传统的长丝变形纱或混合纱或多组份纱。试验证实,本装置或机器,可以将一根无结点长丝纱送入吸入混合头,可以是单独一根或再加上原料纤维喂入。现在已经看出,这种变化将使它的应用更广,将使它的品种变化也愈多。
本新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合纱,它由至少一根无结点长丝纱以及原料纤维所制成,而它的特征是,这种混合纱是经由吹气变形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无捻变形纱,而有原料纤维被捆箍在无结点长丝纱的圈儿中,不会滑脱的特性。所有迄今实施过的试验,都是以生产标号在50至1000dtex(分特)范围的变形纱。但是到现在的了解,扩大这个标号的范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图1至图5表示无结点长丝纱用空气技术加工和改善质量的各种解决办法的现技术概况,已在前言中作了描述。发明的简短描述
本新发明将在此以几个实施例来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6高度简化了的整机剖面图,
图7、8、9是三种不同的吹气变形加工喷嘴及吸入混合头的剖面图,
图10是图8的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所生产出来的混合纱的显微放大图,
图12是传统式混纺纱的纺纱方法与新的以吹气变形加工过程用来生产本新发明混合纱的方法的对比图。本发明的途径和实施例
在第六图中所绘的吹气机是用来生产由至少一根(也可以是两根或多根)无结点长丝纱线1及原料纤维2构成的混合纱的。无结点长丝纱1是被长丝供给装置3送入到吹气变形装置4之中,并且通过变形装置4的直通的纱线通道。原料纤维2是自粗纱筒子6上以粗纱8的形式通过一个纤维牵伸装置5来输入的。如图12中所表示的那样,纤维原料也可以取自一个条桶7之中,将它送入恰当的松展装置之后,再输入到吹气变形加工装置4之中。在纱线通道的输出端之后,又安装了一个引出装置9。纺好了的混合纱10经引出装置9之后,便进入一个卷绕机构11上去。纤维牵伸装置5最好是设计成可以将原料纤维的端部,一直输送到吸入区的附近,而且至少送到在捆箍过程开始时,尖端被捆入无结点长丝纱的圈儿中的部位。无结点长丝纱1可以在进入到吹气变形加工装置4的纱线通道之前,在图中以箭头12示意的沾水装置使用液体将它打湿。这种液体,最好是使用水,会与长丝纱线1一同进入到纺纱装置中的纱线通道中,而在该处帮助纺纱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基本结构中,对本新发明的吹气变形加工机13可以这样构想:多个已知的生产单元,排在机器的全长上排布,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机器的全长,机器放置在地面15之上的机架14上。在许多的应用例子中可以利用这种的吹气变形加工装置4使生产目前所知的一根或多根无结点长丝纱制成的变形纱提高品质,或者产生新的混合纱。简单地来说,最终产品种类反决定于:是增加了原料纤维的喂入,还是没有,或者说纤维牵伸5是开动了还是没有。为求简单起见,这里只有画出一个纤维供给器。一台吹气变形加工装置4上也可以配置两个或多个的纤维供给器。所有的供给器都是设计成它的输送速度是可选择或是可调节的,譬如说,它们是设计成以已知技术的可调节转速的动力来驱动。整个的设备却将受到一个电脑16的监控。这样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最佳作业条件。尤其是对每个最佳输入及输出速度,能够监视和调正。
图7是一个第一种类型的吹气变形加工装置4的核心元件的纵剖面的示意图。图7所示是在一个圆筒形的外套20中有三块零件21,22及23互相接触。而各零件具有中央轴向孔24,25及26。孔24,25及26是同轴安装从而组成为一个联通的纱线通道。譬如说它是用来让无结点的长丝纱1及1a来通过的(图9)。纱线通道主要是分成三段,第一段是锥形渐狭的引入段24,一个拥有像针孔一样的小孔的引导管19,以及一个紧接在它后面的喷嘴段。后者的中央段部分设有一个孔26。喷嘴段的主要构件为让无结点长丝纱进入到高压气流之中去的入口处18,及一个喷嘴加速通道17。在零件22中孔25的上方的一个锥形扩大口25′与零件21下端的一个锥形体的周围面积之间,形成一个喷嘴环形间隙27,状如喷气流的压缩空气是经由这个环形间隙,由侧面进入纱线通道之中。压力最好是在6—10bar范围内的压缩空气,来自一个图中没有标出来的压缩空气发生器,经过室28,以及经过零件21中一个或多个孔29,流入环形间隙27上面的环形间室之中。压缩气流流过喷嘴加速通道17的地方,产生超音速气流。第二个环形间隙30开口于纱线通道的孔26之上的吸入区部位。它也就是开口于喷嘴环形间隙27沿无结点长丝纱1的运动方向靠下的地方。吸入区本身是坐落在环形间隙27与孔26之间。它是由于喷嘴环形间隙27处来的空气流,通过孔26向下方吹送所产生出来的。低压产生的原因是,环形间隙30部位的截面面积大于钻孔25的截面面积。由于第二个环形间隙30,原料纤维得以送入到纱线通道之中,原料纤维会被送入套筒20及零件23上的孔32。从而送至件22与机件23之间的位于环形间隙30上方的环形空间中去。喷嘴加速通道的出口端点或者称出口部则是在图中以31的图号来注明的。
图8是吹气纺纱装置4的吹气纺纱喷嘴的第二种实施例。它也是迄今最优越的设计。图8是它的纵剖面的示意图。在一个圆筒形外套筒40之中,设有二个互相接触的零件41及42,并开有轴向的孔44及45。一个第三零件固定在外套筒40之上,形成吸入混合头51。吸入混合头51上设有平板块43,后者横置在零件42的下缘上。平板块42在这个下缘的地方还与它保在一个小小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的间隙50。平板块43拥有一个锥形孔46,后者形成一个吸入区。孔44及45系同轴相接,从而合成为一个可供无结点长丝纱1通过的纱线通道。在入口位置18的地方,有一个环形间隙形成的一个推动喷嘴47,高压空气将通过该环形间隙,然后被引入纱线通道45之中。高压空气系源自一个在这里没有画出来的高压空气发生器,经过一个室48,以及一个或多个开在零件41中的孔49,然后再被引入到环形空间48′里去。高压空气通过推动喷嘴47,再通过入口位置18后,便被导向,对准孔45。在零件42的下端与平板块43的上边的面之间,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吸入间隙50以及一个环形通道52,后者是开口到锥形孔46之中的。在这个位置,由于吹向下方的气流的作用,会产生一个低压,这是因为平板块43上的孔46的最小的断面面积是大于超音速喷射管17的出口处之断面面积的原因。原料纤维2在通过第二个环形间隙50之后,便可以被导入到吸入区46的位置。不过,原料纤维或是第二根长丝纱,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孔70′而导入。
图9所示的是吹气纺纱装置4的第三种实施形式的核心元件的纵剖面图,依图9来看,是一个机件61,仍有一个纵向的孔64,后者在它的下方的端点段开口成为一个排出口17。一根无结点长丝纱1或者加上更多根的长丝纱1a等,便通过这个纵向的孔64。一个空气输入孔67,以一个与纱线1的运动方向成锐角的方向从侧面汇合到这个长向孔即纱线通道64中。高压空气便是通过这个空气输入孔67被引入到纱线通道中来的。虽然在图中只画出了一个空气输入孔67,但也可以在纱线通道64的侧面上设有两个或多个这种空气输入孔通入其中。高压空气将自一个在图中没有画出来的压力空气发生器处引入这一个或是多个的空气输入孔67之中。在空气输入孔67与纱线通道的排出口71之间的某一位置上,设有来自侧方的纤维输入孔70进入到纱线通道来的开口。在这一个位置上吹向纱线通道64中的、来自空气输入孔67的空气束,因受流道截面积朝排出口71方向上像喇叭形状愈来愈变大的关系,形成为低压的部位。原料纤维2系经由纤维输入孔70处被引入。图中虽然只画出一个纤维输入孔70,但是,与其他提示的例子一样,可以有两个或多个这种输入孔70,由侧方开口到纱线通道64之中。这些孔可以用来导入不同各类的原料纤维,乃至于导入长丝。在排出口71以及其下方的区域,则是变形加工过程发生的地方。
按顺序下来,现在轮到图10,它是变形加工过程的示意图。图10中的喷嘴段是与图8的例子相当。很明显,最重要的一点是入口位置18的设计结构有清洁性,以便无结点长丝纱的引入。这里主要的任务是,把从推动喷嘴47处来的高压空气射束,并把无结点长丝1一起引入到孔45中去,而同时保持空气射束中的能量。在工作中的时候,纺纱喷嘴的入口位置18处是高压区。第二重要的一点是喷嘴加速管17(DBK)的恰当设计,使在喷嘴加速管中,不会产生任何一种无法控制的紊流,而是产生超音速的气流。后者使得无结点长丝纱能被开松。这样一来,每根单根的长丝互相间发生相对位移,各自产生独立运动。在环形间隙50的区域中,有截面积形状发生骤变。这是因为在喷嘴加速管17的出口处的截面变到平板块43中的孔46处,陡然发生增大的关系。超音速的气流在喷嘴加速管17中,走到这个位置时,便会转换成为冲击波动的气流了。后者会对四周产生强大的吸力作用,而被本新发明用来作为吸入区。本发明迄今能够达成的最优良的结果,是将原料纤维就在极靠近这个截面形状发生骤变的位置来进行输入,才得以获致的。吸入混合头43中,形成有一个吸入区U,这个受到保护的吸入混合区U的长度可以相对地很小。但是它至少要是喷嘴加速管17的10%长,而最好是它的50%至100%长度。实质上的吸入混合区(AM)的长度是比受到保护的锥形孔46长度更长。SB表示变形发生区域,FZ表示编织作用发生区。在编织作用发生点F处,混合纱10被向左方转向90度后拉走。图中以两个箭头来表示已经变形加工了的混合纱(TMG)。一个隔离装置54是用来保护纤维的输入不受冲击波式的空气流的吸力作用所产生干扰气流的干扰。图10所示的实施例是与图6所示的例子相当的。原料纤维2是以经牵伸的絮条8′的形式来喂入的。它靠纤维牵伸装置5,以需要的速度及量定量地喂入到吸入区中去。这里最有利的是将原料纤维2尽可能的输送到吸入区U的最近处去,并且直至发送出去的瞬间以前,被机械挟持住。这样才能在混入原料纤维的过程中,将长度极短的纤维也握持得住。按图10的一项实施例曾达成极好的成果,那就是用60%至70%的合成长丝(无结点长丝纱)来配约30%至40%的棉花纤维。在6-8bar的高压及出纱速度约为250m/min时,所用的超喂可以最大达到40%。原料纤维的输入速度可以在出纱速度的±10%至20%之间来变化。
图11中所示的是变形加工的混合纱(10)的剖面的显微放大图。图中可以看出大量的纤维丝101,它们将许多单根的纤维100捆箍住。
图12是由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全部过程之对比图。图中所示的,一方面是由原料纤维直到纺成纱线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由无结点长丝纱以及原料纤维一直到加工成本发明的混合纱为止的过程。

Claims (19)

1.一种在气流中生产混合纱之方法,这条混纺纱至少包含一根无结点的长丝纱以及原料纤维,而无结点的长丝纱是以气流来喂入的,其特征为,利用气流产生一个吸入区,而在该处原料纤维被混入到无结点的长丝纱上,以致于无结点的长丝纱与原料纤维受到吹气变形处理,最终形成混合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吸入区的前段设有一个给原料纤维输入用的环形间隙,而这个环形间隙可以是开在全部边缘上,也可以是只开在部分的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它的吸入区是设计来当作吸入混合室用的,那就是在气流的方向上,混合室的截面是使气流能自由流出,而这种吹气变形加工的过程,有一部分是在吸入混合室以外来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无结点长丝纱在进入到吸入混合室以前,就通过一个最好是喷口逐渐扩大的加速管,使它开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喷嘴通道过渡到吸入混合室截面形状是不连续的扩大,或是让截面骤然变大,以利该处能形成一个低压区(U),而在这个低压区内原料纤维可以从一个孔或一个环形间隙被吸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吸入混合室的形状做成钟形,挡住下方及侧方形成边界,而在气流的方向上完全打开,然后直接过渡到空旷的产生圈儿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吸入混合室在气流的方向上是敞开的,产生圈儿以及编织的区域(编织点F)都是设计成不遭受气流撞击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变形加工后的混合纱在编织点以后,就大致以与空气流成直角的方向被拖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原料纤维由一侧喂入吸入混合室,喂入速度最好有一径向分量,而变形加工后的混合纱在编织点以后,最好向与原料纤维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出去。
10.一种在气流中生产一条混合纱的方法,这条混合纱至少包含一根无结点的长丝纱以及原料纤维,而无结点的长丝纱是喂入到吹气气流中去的,其特征为,
a)长丝纱是用超喂喂入通过吹气变形加工喷嘴的一个本身逐渐扩大的喷嘴加速通道,并被开松,
b)气流将原料纤维由输入装置吸进来,并且将它们混入被开松的长丝纱里面,
c)空气流转变成冲击波式气流,这会使长丝纱上产生圈儿,而这些产生圈儿会抓住原料纤维并将它捆箍其中,然后
d)在编织区的范围内,这些完成变形加工3的混合纱,会以约为直角的方向被牵引离去。
11.一种生产混合纱线之装置,此混合纱至少包含一根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其特征为,它拥有一个吹气变形加工喷嘴以及一个至少附有一个原料纤维输入装置的吸入混合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它的吸入混合头是装设在喷嘴加速通道的出口端,并且还备有提供原料纤维进入的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吸入混合头本身形成一个自由的气流流出的断面,而原料纤维的输入装置则设有一个隔离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原料纤维的输入口是设置在压缩空气吹入通道及喷嘴/加速通道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原料纤维的输入口是在吸入混合头上做成一个径向的孔、部分的环形间隙或完整的环形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同轴地在吹气变形加工喷嘴的周围,做一个吸入空气用的环形通道,后者经由孔或环形间隙联通吸入混合室。
17.一种生产混合纱线的装置,混合纱线至少由一条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纺成,它含有多个平行安置的单元,后者包括喂入装置、空气喷嘴及卷绕装置、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吹气喷嘴是设计成使吹气变形喷嘴与一个输入原料纤维的吸入混合头联结在一起,而后者每个单元可以至少由一台原料纤维喂入装置来供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应用,其特征为,它可以选用来生产经变形加工的长丝纱或混合纱或多组份纱。
19.一种至少包含一条无结点长丝纱及原料纤维的混合纱,其特征为,混合纱在吹气变形加工过程是以无捻的圈儿纱制成的,原料纤维是不可移动地捆箍在无结点长丝纱的圈儿中。
CN95190133A 1994-03-01 1995-02-28 生产混纺纱之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600/94-4 1994-03-01
CH60094 1994-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45A true CN1124045A (zh) 1996-06-05
CN1041759C CN1041759C (zh) 1999-01-20

Family

ID=419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0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59C (zh) 1994-03-01 1995-02-28 生产混纺纱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640745A (zh)
EP (1) EP0696331B1 (zh)
JP (1) JPH08510019A (zh)
KR (1) KR960702022A (zh)
CN (1) CN1041759C (zh)
DE (2) DE19580019C1 (zh)
GB (1) GB2287256B (zh)
RU (1) RU2119979C1 (zh)
TW (1) TW317578B (zh)
WO (1) WO199502388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3596A (zh) * 2009-06-05 2012-11-28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间隔染色纱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26037A (zh) * 2012-02-20 2014-10-29 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用于交缠纱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63211A (zh) * 2019-03-05 2020-09-1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缠结合成复丝纱线的缠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5675C5 (de) * 1996-02-15 2010-06-17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g Verfahren zum aerodynamischen Texturieren sowie Texturierdüse
DE19703924C2 (de) * 1997-02-03 1999-11-18 Heberlein Fasertech Ag Verfahren, Düse und Anlage zum Luftbehandeln von Filamentgarn
DE19809600C1 (de) * 1998-03-03 1999-10-21 Heberlein Fasertech Ag Garnbehandlungseinrichtung
TW538153B (en) 1998-03-03 2003-06-21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air-jet texturing of frill yarn and yarn-finishing device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US7083853B2 (en) * 1999-06-14 2006-08-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retch break method and product
US7100246B1 (en) * 1999-06-14 2006-09-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retch break method and product
GB0026763D0 (en) * 2000-11-02 2000-12-20 Univ Manchester Water/air jet texturing
US20060204753A1 (en) * 2001-11-21 2006-09-14 Glen Simmonds Stretch Break Method and Product
DE10161419A1 (de) * 2001-12-13 2003-06-18 Temco Textilmaschkomponen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mbinationsgarnes
DE50313024D1 (de) 2003-03-28 2010-10-07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 Texturierdüse und verfahren zum texturieren von endlosgarn
US7752723B2 (en) 2003-05-27 2010-07-13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g Nozzle core for a device used for producing loop yarn as well a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nozzle core
WO2005049902A1 (en) * 2003-10-21 2005-06-0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Yarn
DE602005009331D1 (de) * 2004-02-27 2008-10-09 Du Pont Gesponnenes garn u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EP1584717A1 (de) * 2004-04-10 2005-10-12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Garnbearbeitungsmaschine
KR100725042B1 (ko) * 2006-10-23 2007-06-07 안병훈 다중혼합 가공사,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제조장치
GB0807219D0 (en) * 2008-04-21 2008-05-28 Heathcoat Fabrics Ltd Producing yarn
BG111020A (bg) * 2011-08-24 2013-02-28 ЕТ-"Д-А-Динко Бахов" Метод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 изпридане на прежда с въздушен вихър
BG111170A (bg) * 2012-03-19 2013-09-30 "Д-А-ДИНКО БАХОВ" ЕТ"D-A-Dinko Bahov" Et Метод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 изпридане на прежда с въздушен вихър
JP6028786B2 (ja) * 2014-06-30 2016-11-16 株式会社E.W.Japan 羽毛状綿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32693B2 (en) 2016-04-25 2018-04-03 Ronak Rajendra Gupt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ulti-ply separable filament yarns and multi-ply separable textured yarn
IN201621014375A (zh) 2016-04-25 2016-12-30
CN116815375B (zh) * 2023-08-28 2023-11-24 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竹节纱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7552143B (zh) * 2024-01-12 2024-04-02 江苏欣战江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变形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644282A (en) * 1958-08-01 1962-07-03 Cenzato Lorenzo Multiple vortex pneumatic twister
US3093878A (en) * 1961-10-16 1963-06-18 Carl Nuissl Air jet for producing bulked stub yarn
GB1058551A (en) * 1962-09-07 1967-02-15 Courtaulds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y yarns
US3474613A (en) * 1968-09-13 1969-10-28 Du Pont Air jet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novelty yarn and product thereof
NL6916574A (zh) * 1969-08-30 1971-03-02
JPS5526215B1 (zh) * 1971-07-12 1980-07-11
JPS512975A (ja) * 1974-06-28 1976-01-12 Hitachi Ltd Etsuchingueki
CS175764B1 (zh) * 1974-09-06 1977-05-31
US4064686A (en) * 1975-02-27 1977-12-27 Whitted Robert L Intermittently bulked yarn
CS210725B1 (en) * 1979-02-14 1982-01-29 Stanislav Srajtr Yar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JPS599237A (ja) * 1982-07-01 1984-01-1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糸条処理ノズル
US5182900A (en) * 1989-12-23 1993-02-02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the operation of a pneumatic splic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3596A (zh) * 2009-06-05 2012-11-28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间隔染色纱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03596B (zh) * 2009-06-05 2014-08-13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间隔染色纱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26037A (zh) * 2012-02-20 2014-10-29 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用于交缠纱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63211A (zh) * 2019-03-05 2020-09-1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缠结合成复丝纱线的缠结装置
CN111663211B (zh) * 2019-03-05 2023-08-2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缠结合成复丝纱线的缠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60702022A (ko) 1996-03-28
GB2287256B (en) 1996-04-10
DE19580019D2 (de) 1996-01-25
US5640745A (en) 1997-06-24
GB9504044D0 (en) 1995-04-19
CN1041759C (zh) 1999-01-20
DE19580019C1 (de) 1996-09-19
EP0696331A1 (de) 1996-02-14
JPH08510019A (ja) 1996-10-22
TW317578B (zh) 1997-10-11
WO1995023886A1 (de) 1995-09-08
GB2287256A (en) 1995-09-13
RU2119979C1 (ru) 1998-10-10
EP0696331B1 (de) 1998-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59C (zh) 生产混纺纱之方法及装置
CN101600826B (zh) 气流纺纱装置
GB1588343A (en) Spinning of yarn
CN112639187B (zh) 花式纱线制造装置
WO2019004353A1 (ja) 極細繊維の製造装置及び極細繊維の製造方法
EP0197643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yarn hairiness
JP2007505227A (ja) 空気精紡法によって粗紡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637542B (zh) 一种利用熔喷超细纤维进行环锭纺纱的装置和方法
US7281366B2 (en) Arrangement device for producing a spun thread
JP4372788B2 (ja) ループ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用のノズルコア、ならびにノズルコア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7505226A (ja) 空気精紡法によって粗紡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練条機・粗紡機組み合わせ体
US4495757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yarn with a core
US3097412A (en) Yarn treating apparatus
CN108532008B (zh) 一种弹力纱线的制备装置
CN1236115C (zh) 熔融纺丝卷取装置
TWI457480B (zh) 用以將已延伸纖維材料供應至處理該纖維材料機器的作業站的裝置
JPS59130323A (ja) 空気渦中で短繊維から糸を紡績する方法と装置
US4450678A (en) Air nozzle utilized for fasciated yarn spinning
JP3581842B2 (ja) スパンボンド不織布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102092A1 (ja) 意匠糸製造装置
CN220597744U (zh) 一种工业丝免上浆用主网络器喷嘴
US4153978A (en) Method for fiber alignment using fluid-dynamic forces
KR20010086606A (ko) 스판덱스 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JP3992373B2 (ja) 交絡付与装置及び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製造方法
JPS60151356A (ja) 繊維ウエブ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