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8715A -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8715A
CN112358715A CN202011363846.3A CN202011363846A CN112358715A CN 112358715 A CN112358715 A CN 112358715A CN 202011363846 A CN202011363846 A CN 202011363846A CN 112358715 A CN112358715 A CN 112358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weather resistance
polycarbonate
polycarbonate material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8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8715B (zh
Inventor
叶文琼
周国剑
姜小龙
王浩
李中诚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Juner New Materials Co ltd
Zhongguang Nuclear Juner Zhej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Juner New Materials Co ltd
Zhongguang Nuclear Juner Zhej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Juner New Materials Co ltd, Zhongguang Nuclear Juner Zhej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Juner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38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8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8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8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8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8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2Polyamines
    • C08G73/028Polyamido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8Sphe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原料总重量为100%计,该材料原料组成包括:聚碳酸酯树脂65~99.5%,多功能助剂0.4~30%,加工助剂0.1~5%;所述多功能助剂为具有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包括内层、负载在所述内层表面的功能粒子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壳层;所述内层为超支化聚合物;所述功能粒子选自纳米银、纳米金、纳米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壳层为聚合物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均匀预混,再经熔融挤出后得到所述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

Description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聚碳酸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的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内已陆续开展全方位健康研发项目,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高频接触的家用设备、交通工具和洗浴设施中容易滋生细菌的塑料制件,如方向盘、把手、电器表壳、插座、按钮等,都已逐渐采用抗菌材料。
目前市场上抗菌材料主要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为基材,它们在阻燃性和耐热性并不能满足严苛的应用环境,需添加大量阻燃剂和耐热稳定剂,成本大幅提高,而聚碳酸酯(PC)材料因独特结构在阻燃性和耐热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但PC材料缺口敏感性大,容易发生应力开裂,加入抗菌剂后若分散不均匀,机械性能大幅降低且抗菌效果不持久。对体系进行增韧处理,又会降低熔指,影响材料的成型加工性,严重制约了PC基抗菌材料的发展应用。
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可通过特殊生产工艺,如公开号为CN110387077A的专利技术,在高压高温反应釜内,依次抽离塑料内空气-第一次加热进行预热-高压并充分加热使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彻底扩散入塑料内部-而后进一步降压抽离空气,实现了纳米颗粒状的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均匀的渗入塑料内部。但这种方法对生产设备和操作准确度要求高,不易大规模推广。也可通过直接混合法,公开号为CN109251385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塑料色母粒的其制备方法,将芳香剂、着色剂、分散剂、抗菌剂和无机填料等所有功能助剂与树脂基体一同混合,制备方法简便,但对各助剂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提出更高要求才达到体系稳定性,特别是材料长期抗菌稳定性。虽然可通过预混或者后期剪切加强可以实现添加的助剂的良好分散,而实现材料的较好的综合性能,但也会因此增加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成本。
此外,对于聚碳酸酯材料,由于日常制件高频使用,暴露阳光下容易黄变老化,且使用触感不佳,因此,还需赋予聚碳酸酯材料高耐候性和一定的柔性触感,提高用户使用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可同时高效抗菌,并具有柔性触感、加工性能及优异的耐候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家用电器制件等制造领域。
一种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以原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原料组成包括:
聚碳酸酯树脂 65~99.5%,
多功能助剂 0.4~30%,
加工助剂 0.1~5%;
所述多功能助剂为具有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包括内层、负载在所述内层表面的功能粒子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壳层;
所述内层为超支化聚合物,选自超支化聚酰胺、超支化聚酰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超支化聚酰胺;
所述功能粒子选自纳米银、纳米金、纳米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
所述壳层为聚合物层,选自苯乙烯类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通过缩聚法合成内层超支化聚合物;
2)在内层表面负载功能粒子,得到初级功能助剂;
3)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在所述初级功能助剂表面包覆聚合物层,得到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即所述多功能助剂。
优选地,步骤1)具体为:将聚合物单体a置于三口烧瓶里,冷水浴处理,通N2进行保护下,搅拌滴加聚合物单体b与甲醇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在常温下反应2-6h后,进行旋转蒸发减压除去甲醇,再加入交联改性剂,升温至100-150℃继续减压反应2-6h,停止反应后得到内部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HBP-NH2
所述聚合物单体a为具有氨基(-NH2)官能团的单体,优选为二乙烯三胺;
所述聚合物单体b为丙烯酸酯类单体,优选为丙烯酸甲酯;
所述交联改性剂为酸酐类物质,优选为丁二酸酐。
所述聚合物单体a与聚合物单体b的摩尔比优选为1:1~10,进一步优选为1:1。
相对于0.3mol聚合物单体b,所述甲醇的用量可以为100mL。
所述交联改性剂与聚合物单体a的摩尔比优选为1:0.3~10,进一步优选为1:1~5。
优选地,步骤2)具体为:将超支化聚合物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配成醇水溶液,然后在60-90℃下边搅拌边向其中滴加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避光继续搅拌24-48小时,得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
所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30g/L。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与所述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中的目标金属可溶性盐的质量比优选为5:0.1~2。
所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可为1:1。
所述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优选为AgNO3水溶液、HAuCl4水溶液和Zn(NO3)2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AgNO3水溶液和Zn(NO3)2水溶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AgNO3水溶液的浓度为34g/L,Zn(NO3)2水溶液的浓度为38g/L。
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将所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置于三口烧瓶里,通2-6hN2,加入含引发剂的聚合物单体c立即加热回流,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20-30小时,搅拌转速为150~450rpm,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所述多功能助剂。
所述聚合物单体c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聚合物单体c与聚合物单体a的摩尔比优选为1:1~10。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
所述引发剂质量为聚合物单体c质量的0.2%~0.4%。
作为优选,所述聚碳酸酯树脂选自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其分子量为10000-40000g/mol,其玻璃化温度为140~150℃。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优选为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所述润滑剂为石蜡、硅烷聚合物、脂肪酸盐(包括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脂肪酸酰胺(包括硬脂酸酰胺等)、甲撑双硬脂酸酰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硅烷聚合物、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以上优选条件下,所述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以原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原料组成优选包括:
聚碳酸酯树脂 65~94.6%,
多功能助剂 0.4~30%,
加工助剂 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均匀预混,再经熔融挤出后得到所述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熔融挤出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00~300℃,主机转速为350~600rpm,真空度为0.05~0.08MP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兼具持久抗菌和柔软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由于在其中添加了多功能性多囊结构的助剂,可以在实现持久抗菌性能和耐候性能的同时,也赋予材料柔软触感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如机械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而该多功能性的助剂能使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是因为其独特的多囊结构:
聚合物外层增加多功能性的助剂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避免应力集中,改善基体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同时延缓内部作为抗菌剂和耐候剂的功能粒子的析出,保证抗菌和耐候效果持久性;
内层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准球形结构的高度支化大分子,在其不规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内部空穴和末端氨基官能团,金属离子在端氨基处原位还原或沉淀形成抗菌剂和耐候剂,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团聚,使其在较小的添加量下就能达到良好抗菌和耐候效果;
内层超支化聚合物部分交联,并被外层聚合物包覆后,内部存在的空穴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实现材料的柔软触感;
而部分裸露的超支化结构也能改善基体材料的流动性。
本发明提供的聚碳酸酯材料,可持久高效抗菌,并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柔软触感及耐候性,可广泛应用于眼镜、防晒用品、防辐射护屏膜、精密仪器、光敏材料和医疗器械等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操作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
(1)合成内部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HBP-NH2
将31g(0.3mol)二乙烯三胺置于250ml三口烧瓶中,冰水浴冷却,在N2保护下,用恒压漏斗缓慢滴加25.8g(0.3mol)丙烯酸甲酯和100ml甲醇的混合溶液,控制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滴加完毕后在常温下反应4h,生成淡黄色中间单体。然后在旋转蒸发仪上减压除去甲醇,加入10g(0.1mol)丁二酸酐,升温至150℃减压反应4h。停止反应即得到内部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HBP-NH2
(2)在超支化聚合物表面负载功能粒子,合成得到初级功能助剂
将HBP-NH2溶于乙醇/水体积比为1:1的醇水溶液里,配成浓度为10g/L,AgNO3和Zn(NO3)2分别配成浓度为34g/L,38g/L的母液备用。分别取10ml的AgNO3和Zn(NO3)2水溶液,一边搅拌一边滴入到温度为60-90℃的0.5L浓度为10g/L的HBP-NH2醇水溶液里,滴加完成后避光持续搅拌24-48h至混合均匀。
(3)合成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
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置于三口烧瓶里,通2-6h N2,加入含14mg 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引发剂的5mL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立即加热回流,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20-30小时,搅拌转速为150rpm。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冷冻干燥24h后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加入30g(0.3mol)的丁二酸酐,其余步骤和条件均相同,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2。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加入含28mg 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引发剂的10mL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其余步骤和条件均相同,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3。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加入含42mg 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引发剂的15mL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其余步骤和条件均相同,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4。
对比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不加入Zn(NO3)2水溶液,其余步骤和条件均相同,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5。
对比例2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不加入AgNO3水溶液,其余步骤和条件均相同,得到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6。
实施例5
按表1配方,分别将多功能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1~6中的一种和PC树脂、抗氧剂、润滑剂进行混料处理,得到混合物料,再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分别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1~6。熔融挤出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30-260℃,主机转速为450RPM,真空度为0.05MPa。
对比例3
按表1配方,将PC树脂、氧化锌、纳米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抗氧剂、润滑剂进行混料处理,得到混合物料,再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7。熔融挤出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30-260℃,主机转速为450RPM,真空度为0.05MPa。
对比例4
按表1配方,将PC树脂和抗氧剂、润滑剂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8。熔融挤出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30-260℃,主机转速为450RPM,真空度为0.05MPa。
下表1中给出了实施例5、对比例3~4制备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1~8的配方和各项性能。缺口冲击强度的测试参考GB/T 1043.1-2008标准;熔体流动指数的测试参考GB/T3682-2000标准,测试条件为:300℃,1.2kg;紫外光照射200小时,测试材料颜色变化△E的测试方法为企业内部自行制定,所有材料平行处理对比,测试条件为:采用UVA340为照射光源,每光照时长10小时,黑暗间隔2小时;抗菌性的测试参考GB/T 31402-2015标准;邵氏硬度(D)参考GB/T 2411-2008标准。
表1
Figure BDA0002804830720000081
由表1各性能可以看到,添加复合粒子改性得到的复合材料1~6性能明显优于直接将功能组份加入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7,及未改性的复合材料8。这说明复合材料1~6由于功能组分得到了很好设计,提高了分散性和相容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如缺口冲击性能和熔融指数。
复合材料2-4的缺口强度依次增加,说明随着外层聚合物用量的增加,机械性能越好,应该是复合粒子中的外层聚合物增加了复合粒子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的原因;而复合材料5-6缺口冲击强度比复合材料2-4要高,应该是因为相应的减少Ag或ZnO,应力集中点减少导致的。
复合材料2-4的熔指逐渐降低,这说明复合粒子中的外层聚合物的增加,对内层超支化聚合物的包覆程度也逐渐增加,裸露的超支化结构相应减少,改善基体材料的流动性效果降低。
本发明对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进行设计调整,改变交联剂和表面包覆聚合物的用量,构筑不同的内部空囊结构,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和起到缓冲作用,赋予材料柔软触感。复合材料2-4的硬度均低于复合材料1,且复合材料2-4的硬度逐渐降低,说明交联剂的添加量和复合粒子中的外层聚合物的增加,复合粒子内部的空穴增加,柔触感变好。
复合材料2-4的抗菌和耐候性优于复合材料1,可见,交联剂的添加量增加,复合粒子内部的空穴增加,有利于纳米粒子Ag和ZnO生成后分散性提高,降低团聚,使其作用发挥更大。复合材料5与复合材料6和复合材料7、8对比:明显看到对于抗菌效果,Ag和ZnO均有较大贡献,对于耐候效果,Ag的贡献较弱,ZnO贡献较大。
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描述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以原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原料组成包括:
聚碳酸酯树脂 65~99.5%,
多功能助剂 0.4~30%,
加工助剂 0.1~5%;
所述多功能助剂为具有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包括内层、负载在所述内层表面的功能粒子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壳层;
所述内层为超支化聚合物,选自超支化聚酰胺、超支化聚酰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功能粒子选自纳米银、纳米金、纳米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壳层为聚合物层,选自苯乙烯类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通过缩聚法合成内层超支化聚合物;
2)在内层表面负载功能粒子,得到初级功能助剂;
3)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在所述初级功能助剂表面包覆聚合物层,得到多囊结构的复合粒子,即所述多功能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聚合物单体a置于三口烧瓶里,冷水浴处理,通N2进行保护下,搅拌滴加聚合物单体b与甲醇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在常温下反应2-6h后,进行旋转蒸发减压除去甲醇,再加入交联改性剂,升温至100-150℃继续减压反应2-6h,停止反应后得到内部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HBP-NH2
所述聚合物单体a为具有氨基官能团的单体,聚合物单体b为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改性剂为酸酐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单体a与聚合物单体b的摩尔比为1:1~10;
所述交联改性剂与聚合物单体a的摩尔比为1:0.3~1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超支化聚合物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配成醇水溶液,然后在60-90℃下边搅拌边向其中滴加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避光继续搅拌24-48小时,得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
所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30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与所述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中的目标金属可溶性盐的质量比为5:0.1~2;
所述目标金属可溶性盐水溶液为AgNO3水溶液、HAuCl4水溶液和Zn(NO3)2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将所述初级功能助剂醇水溶液置于三口烧瓶里,通2-6h N2,加入含引发剂的聚合物单体c立即加热回流,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20-30小时,搅拌转速为150~450rpm,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所述多功能助剂;
所述聚合物单体c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所述聚合物单体c与聚合物单体a的摩尔比为1:1~10;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
所述引发剂质量为聚合物单体c质量的0.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选自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润滑剂为石蜡、硅烷聚合物、脂肪酸盐、脂肪酸酰胺、甲撑双硬脂酸酰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均匀预混,再经熔融挤出后得到所述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00~300℃,主机转速为350~600rpm,真空度为0.05~0.08MPa。
CN202011363846.3A 2020-11-27 2020-11-27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358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846.3A CN112358715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846.3A CN112358715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8715A true CN112358715A (zh) 2021-02-12
CN112358715B CN112358715B (zh) 2022-09-13

Family

ID=7453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846.3A Active CN112358715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87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227A (zh) * 2008-01-31 2008-07-23 上海交通大学 超支化聚酰胺胺与金属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50266986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Multifunctional Hyperbranched Polymers
CN106366324A (zh) * 2016-08-23 2017-02-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超支化聚合物包覆纳米微粒、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增亮组合物、增亮膜和led显示器
CN108314865A (zh) * 2018-01-22 2018-07-2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镶嵌纳米银的一核双壳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789A (zh) * 2018-11-30 2019-04-19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吸收功能并耐溶剂开裂的透明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227A (zh) * 2008-01-31 2008-07-23 上海交通大学 超支化聚酰胺胺与金属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50266986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Multifunctional Hyperbranched Polymers
CN106366324A (zh) * 2016-08-23 2017-02-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超支化聚合物包覆纳米微粒、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增亮组合物、增亮膜和led显示器
CN108314865A (zh) * 2018-01-22 2018-07-2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镶嵌纳米银的一核双壳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789A (zh) * 2018-11-30 2019-04-19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吸收功能并耐溶剂开裂的透明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8715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0303B (zh) 一种有机膦接枝中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101802021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WO2003078490A1 (fr) Type de grain mere d'olefine fonctionnel, procede d'elaboration et procede d'utilisation
CN113801457A (zh) 一种高效抗菌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715B (zh) 兼具持久抗菌和柔性触感的强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24138B1 (ko) 충격보강제,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유산/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CN109553939B (zh) 一种非迁移型高效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06123B1 (ko) 반응성 유화제를 이용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WO2018036017A1 (zh) 一种包含导电玻璃纤维的抗静电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6442A (zh) 一种磺酸盐加成有机硅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80041B (zh) 一种poss接枝单宁改性硅藻土阻燃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33991B (zh) 一种耐高温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2823B (zh) 一种对苯二腈衍生物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50489A (zh)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3111A (zh) 一种含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8070095A (zh) 一种热可逆交联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209B (zh) 一种高性能聚碳酸亚丙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020146A (ko) 항균성 코팅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017894B (zh) 一种耐高低温耐水解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185A (zh) 一种聚氯乙烯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233503B1 (ko) 메틸메타크릴레이트-부타디엔-스티렌계 충격보강제의 제조방법 및 저온 내습열시 충격강도가 개선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CN113930169B (zh) 一种耐热型eva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07681B (zh) 一种高强度聚碳酸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406B (zh) 一种限域聚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55021B (zh) 一种耐磨塑料件配方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