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8186B -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8186B
CN112278186B CN202011151669.2A CN202011151669A CN112278186B CN 112278186 B CN112278186 B CN 112278186B CN 202011151669 A CN202011151669 A CN 202011151669A CN 112278186 B CN112278186 B CN 112278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utt joint
main
auxiliary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1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8186A (zh
Inventor
杨伟锋
张小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1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8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8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8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8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8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20Building or assembling prefabricated vessel modules or parts other than hull blocks, e.g. engine rooms, rudders, propellers, superstructures, berths, holds or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包括外固定环,其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第一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件,第二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导件配合形成旋转连接的第二导件;内固定件,其位于外固定环的内部,且其外侧面与外固定环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纳加强半圈的预定间隙;内固定件上设有空隙,空隙设于与两个加强半圈的对接处对应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用于辅助加强圈对接时能够大大提升对接精度,从而有效保证对接后的整体形状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背景技术
参见图1,船体结构的板件01上通常会开设圆孔或腰圆孔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为了保证板件的结构强度,一般会沿开孔边缘设置一圈扁铁进行结构补强,该加强扁铁被称为加强圈。
参见图2及图3,加强圈一般分为两部分下料加工,两个加强半圈02经过对接拼装后装在需要补强的开孔内。加强圈加工成型后,形状必须保持和开孔边缘紧贴,否则无法安装,甚至需要重新下料制作。
目前,圆孔或腰圆孔加强圈有两种安装方法:
第一种是将两个加强半圈02直接在开孔内散装。但这种方法安装难度大,装配耗时长,效率低,一般较少采用。
第二种是先将两个加强半圈02对接后,再整体安装在开孔内。但这种方法对接精度低,从而导致对接后的整体形状难以保证,与开孔不匹配导致返工,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加强圈对接精度低,从而导致对接后的整体形状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包括:
外固定环,其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所述第一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件,所述第二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件配合形成旋转连接的第二导件;
内固定件,其位于所述外固定环的内部,且其外侧面与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加强半圈的预定间隙;所述内固定件上设有空隙,所述空隙设于与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对应的位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以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环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主环和第一副环;所述第一主环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导件,另一端设有第一主连接部;所述第一副环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导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形成拼合连接的第一副连接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环与所述第一副环以所述第一外环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环端部外侧的第一上导柱和第一下导槽,且所述第一上导柱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外环端部外侧的第二下导柱和第二上导槽,且所述第二下导柱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上导柱与所述第二上导槽贴合,以及所述第二下导柱与所述第一下导槽贴合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导柱及所述第一下导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上导柱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所述第一下导槽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所述第二上导槽及所述第二下导柱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下导柱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所述第二上导槽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主环端部中间的第一上主部和第一下主槽;且所述第一上主部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主通孔;所述第一副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副环端部中间的第一下副部和第一上副槽;且所述第一下副部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副通孔;所述第一上主部与所述第一上副槽贴合,以及所述第一下副部与所述第一下主槽贴合时所述第一主通孔与所述第一副通孔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固定件包括两个内卡;两个所述内卡以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两个所述内卡相邻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卡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两个所述内卡相邻的端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空隙为矩形,且所述空隙的宽度为80-120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卡上设有安装通孔。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用于辅助加强圈对接时能够大大提升对接精度,从而有效保证对接后的整体形状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对加强圈的加工成型效果起到一定检验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船体结构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加强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装配加强圈的船体结构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固定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处放大图;
图9是内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固定环;11、第一外环;111、第一主环;112、第一副环;12、第二外环;121、第二主环;122、第二副环;2、内固定件;21、内卡;211、安装通孔;3、第一导件;31、第一上导柱;32、第一下导槽;33、第一通孔;4、第二导件;41、第二上导槽;42、第二下导柱;43、第二通孔;5、销钉;6、第一主连接部;61、第一上主部;62、第一下主槽;63、第一主通孔;7、第一副连接部;71、第一上副槽;72、第一下副部;73、第一副通孔;8、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用于辅助两个加强半圈02对接,其主要包括外固定环1及内固定件2。
参见图5及图6,外固定环1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外环11和第二外环12,第一外环11与第二外环12以两个加强半圈02的对接处A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其中,第一外环11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主环111和第一副环112,且第一主环111与第一副环112以第一外环11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第二外环12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二主环121和第二副环122,且第二主环121与第二副环122以第二外环12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
参见图8,第一主环11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件3,另一端设有第一主连接部6,第一副环112的一端设有第一导件3,另一端设有与第一主连接部6形成拼合连接的第一副连接部7,使第一主环111与第一副环112拼合成第一外环11。
参见图7,第一导件3包括设于第一外环11端部外侧的第一上导柱31和第一下导槽32,且第一上导柱31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通孔33。第二导件4包括设于第二外环12端部外侧的第二下导柱42和第二上导槽41,且第二下导柱42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二通孔43。第一上导柱31与第二上导槽41贴合,以及第二下导柱32与第一下导槽42贴合时第一通孔33与第二通孔43连通,使用销钉5穿过第一通孔33与第二通孔43,使第一导件3与第二导件4配合形成旋转连接,从而使第一主环111与第二主环121形成可转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开合。并且,使用销钉5便于将第一主环111与第二主环121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上导柱31及第一下导槽32的长度相同,第一上导柱31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第一下导槽32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第二上导槽41及第二下导柱42的长度相同,第二下导柱42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第二上导槽41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上述第一导件3与第二导件4的设置有助于使结构更稳固,转动更顺畅。
同理的,第一副环112与第二副环122也通过第一导件3与第二导件4形成可转动连接。
参见图8,第一主连接部6包括设于第一主环111端部中间的第一上主部61和第一下主槽62,且第一上主部61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主通孔63。第一副连接部7包括设于第一副环112端部中间的第一下副部72和第一上副槽71,且第一下副部72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副通孔73。第一上主部61与第一上副槽71贴合,以及第一下副部61与第一下主槽72贴合时第一主通孔63与第一副通孔73连通,使用插销8穿过第一主通孔63与第一副通孔73,使第一主环111与第一副环112拼合。使用插销8便于灵活地打开第一主环111与第一副环112的连接。
参见图4,内固定件2位于外固定环1的内部,且其外侧面与外固定环1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纳加强半圈02的预定间隙。并且,内固定件2上设有空隙D,空隙D设于与两个加强半圈02的对接处A对应的位置。
参见图9,内固定件2包括两个内卡21,内卡21的形状根据开孔形状设置,可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内卡21为半椭圆形。两个内卡21以两个加强半圈02的对接处A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两个内卡21相邻的端部之间形成矩形的空隙D,其宽度为80-120mm,本实施例中宽度优选为100mm。进一步的,内卡21上设有安装通孔211,便于使用安装销钉将内卡21固定于工作台上,使内卡21在工作过程中不易移位,进一步保证定位准确性,有效提升加强圈的对接精度。
本发明提出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外固定环1及内固定件2按照预定位置固定于工作台上,使内固定件2的外侧面与外固定环1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纳加强半圈02的预定间隙。
第二步、取出插销8,以销钉5为轴,使第一主环111和第一副环112、以及第二主环121和第二副环122分别背向内固定件2打开。
第三步、将两个加强半圈02紧贴内固定件2的外侧放置,然后合上第一主环111和第一副环112、以及第二主环121和第二副环122,插回插销8进行限位固定。
第四步、使用焊接工具从空隙D处焊接两个加强半圈02的对接处A,完成加强圈的对接。
第五步、再次取出插销8,以销钉5为轴,使第一主环111和第一副环112、以及第二主环121和第二副环122分别背向内固定件2打开,取出焊接完成的加强圈。
本发明提出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用于辅助加强圈对接时能够大大提升对接精度,从而有效保证对接后的整体形状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对加强圈的加工成型效果起到一定检验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环11可不切分成互相拼合的第一主环111和第一副环112,第二外环12也可不切分成互相拼合的第二主环121和第二副环122。
当第一外环11与第二外环12不设置切分的情况下,第一外环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件3,第二外环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导件3配合形成旋转连接的第二导件4。需要打开第一外环11与第二外环12时,取出其中一侧的销钉5,以另一侧的销钉5为轴旋转打开第一外环11与第二外环12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用于辅助两个加强半圈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固定环,其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所述第一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件,所述第二外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件配合形成旋转连接的第二导件;
内固定件,其位于所述外固定环的内部,且其外侧面与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加强半圈的预定间隙;所述内固定件上设有空隙,所述空隙设于与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对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以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环包括互相拼合的第一主环和第一副环;
所述第一主环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导件,另一端设有第一主连接部;
所述第一副环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导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形成拼合连接的第一副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环与所述第一副环以所述第一外环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环端部外侧的第一上导柱和第一下导槽,且所述第一上导柱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导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外环端部外侧的第二下导柱和第二上导槽,且所述第二下导柱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上导柱与所述第二上导槽贴合,以及所述第二下导柱与所述第一下导槽贴合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导柱及所述第一下导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上导柱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所述第一下导槽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所述第二上导槽及所述第二下导柱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下导柱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所述第二上导槽的表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主环端部中间的第一上主部和第一下主槽;且所述第一上主部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主通孔;
所述第一副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副环端部中间的第一下副部和第一上副槽;且所述第一下副部沿中心轴向设有第一副通孔;
所述第一上主部与所述第一上副槽贴合,以及所述第一下副部与所述第一下主槽贴合时所述第一主通孔与所述第一副通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件包括两个内卡;
两个所述内卡以两个所述加强半圈的对接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两个所述内卡相邻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两个所述内卡相邻的端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空隙为矩形,且所述空隙的宽度为80-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上设有安装通孔。
CN202011151669.2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Active CN112278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1669.2A CN112278186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1669.2A CN112278186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8186A CN112278186A (zh) 2021-01-29
CN112278186B true CN112278186B (zh) 2021-12-28

Family

ID=7442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1669.2A Active CN112278186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8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940B (zh) * 2021-07-23 2023-01-31 石家庄正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拆装的抗风圈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8602A (zh) * 2018-07-06 2018-11-1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船舶分段合拢的装置
JP2018187967A (ja) * 2017-04-28 2018-11-29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体構造及び船舶
DE102017118375A1 (de) * 2017-08-11 2019-02-14 Innogy Se Offshore Bauwerk
CN109533195A (zh) * 2018-10-24 2019-03-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肋板加强圈安装装置
CN110329427A (zh) * 2019-07-24 2019-10-1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环段的对接方法
CN110450127A (zh) * 2019-08-22 2019-11-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开孔辅助工装
CN111014994A (zh) * 2019-09-29 2020-04-17 烟台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方法
CN111350281A (zh) * 2020-03-30 2020-06-30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干保护设备环形埋件结构及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S214202A0 (en) * 2002-05-06 2002-06-06 Seachange Technology Pty Ltd Improved aquatic vessel hull
DE102017010812A1 (de) * 2017-07-29 2019-01-31 Ernstfried Prade Aufblasbares Surfboard mit Versteifungselementen
CN208100198U (zh) * 2018-04-08 2018-11-16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t型梁定位辅助工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87967A (ja) * 2017-04-28 2018-11-29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体構造及び船舶
DE102017118375A1 (de) * 2017-08-11 2019-02-14 Innogy Se Offshore Bauwerk
CN108788602A (zh) * 2018-07-06 2018-11-1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船舶分段合拢的装置
CN109533195A (zh) * 2018-10-24 2019-03-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肋板加强圈安装装置
CN110329427A (zh) * 2019-07-24 2019-10-1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环段的对接方法
CN110450127A (zh) * 2019-08-22 2019-11-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开孔辅助工装
CN111014994A (zh) * 2019-09-29 2020-04-17 烟台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方法
CN111350281A (zh) * 2020-03-30 2020-06-30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干保护设备环形埋件结构及安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叉形环与球形箱底环形焊接夹紧机构设计;孔德跃等;《学术论文》;20110930;全文 *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箱梁制作工艺及焊接变形控制技术;薛长利等;《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06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8186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8186B (zh) 一种船体加强圈对接工装
CN108551138A (zh) 应用于母线的铜排夹紧装置
CN21636119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分体式法兰组件
CN208380115U (zh) 一种木桁架钉接孔定位装置
CN214995873U (zh) 一种双u型卡及多u型卡
CN216618887U (zh) 一种防松动的实验室装修管道定位装置
CN208257349U (zh) 应用于母线的铜排夹紧装置
CN213816592U (zh) 一种快速安装自锁防水连接器
CN217482308U (zh) 一种法兰式三阀组安装辅助对准结构
CN215752259U (zh) 管夹、线束总成和汽车
CN213742086U (zh) 一种拼接地板安装用辅助部件
CN217623785U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
CN217056318U (zh) 一种拼接式石墨密封环
CN213711524U (zh) 精益管连接件
CN213937266U (zh) 一种母线桥架
CN220500420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汽车控制臂
CN112814284B (zh) 一种双层梯子筋固定装配式竖向构件安装结构
CN216407292U (zh) 一种玻璃钢防腐离心风机易组合部件
CN217345216U (zh) 一种连接器生产治具
CN210398018U (zh) 一种防腐管道
CN214998620U (zh) 一种防火门辅助紧固连接部件
CN206486415U (zh) 一种环保化粪池圆筒锁扣组件
CN219755025U (zh) 销子结构
CN20997259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罩与侧围连接结构
US4635579A (en) Boom end pie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Assignee: Zhanjiang Nanhai Shipbuilding High tech Service Co.,Ltd.

Assignor: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882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type of ship reinforcement ring docking fixtu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