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1194B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1194B
CN112271194B CN202011114660.4A CN202011114660A CN112271194B CN 112271194 B CN112271194 B CN 112271194B CN 202011114660 A CN202011114660 A CN 202011114660A CN 112271194 B CN112271194 B CN 112271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d
spacer
spacers
panel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46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1194A (zh
Inventor
赵世准
李政雨
鞠承熙
金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46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1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1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1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1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1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3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可以通过使用条形倒置间隔件有效地防止有机发光层的剥离的扩展,而无论有机层剥离的方向如何。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倒置间隔件,该倒置间隔件设置在具有开口的堤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倒置梯形截面,当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正面观察倒置间隔件时,倒置间隔件具有条形状。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本申请是名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申请号为201611270745.5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专利申请201611270745.5是根据巴黎条约于2016年12月3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91573号的权益,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并且更特别地,涉及通过使用具有条形状的倒置间隔件来防止有机发光层的剥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通过屏幕实现各种信息的图像显示装置是信息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并且正在被开发为更薄、更轻和更便携,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作为能够减小阴极射线管(CRT)的不利重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装置(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其通过控制有机发光层的发光量来显示图像)是引人注目的。这样的OLED显示装置是使用电极之间薄的发光层的自发光装置,并且具有可以形成为与纸一样薄的优点。
在有源矩阵OLED(AMOLED)显示装置中,将每个均包括三种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子像素的像素布置成矩阵以显示图像。每个子像素包括有机电致发光(OEL)单元和用于独立驱动OEL单元的单元驱动单元。
OEL单元包括连接至单元驱动单元的第一电极、具有用于露出第一电极的开口的堤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的顶部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形成在有机层上方的第二电极。此时,在堤绝缘层的顶部设置有间隔件。
为了驱动OEL单元,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扫描信号的栅极线、用于提供视频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用于提供公共电源信号的公共电源线、以及设置在这些线之间以连接这些线的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器。
近来,已经提出了使用OLED的各种类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然而,在常规OLED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有机层的低粘附力,发生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在折叠区域附近剥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公开了一种包括倒置间隔件的OLED装置,所述倒置间隔件的形状改进为倒置梯形垂直截面的形状。
然而,已发现诸如可折叠OLED装置在一些情况下仍然会经受例如有机层的剥落的问题。具体地,具有点形状倒置间隔件的可折叠OLED装置显示出根据有机层剥离开始的方向在防止有机层剥离的能力方面的波动。因此,具有点形状倒置间隔件的可折叠OLED装置在当装置沿特定方向折叠时在防止有机层剥离方面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可以通过倒置间隔件的形状的改变有效地防止有机层的剥离的扩散,而无论有机层剥离的方向如何。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并且当考察如下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部分将变得明显,或者部分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来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本文中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倒置间隔件,其设置在具有开口的堤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倒置梯形竖直截面(即,当从显示装置的侧面观察时的竖直截面),当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正面观察倒置间隔件时,至少一些倒置间隔件具有条形状。
开口定位成菱形形状以限定相应的子像素,以及当从所述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沿竖直方向彼此相邻的开口彼此偏离开所述开口之一的宽度。每个倒置间隔件位于相邻开口之间。
多个倒置间隔件可以包括不连续区,所述不连续区以恒定间隔形成在弯曲部分中以形成曲折形状。不同的倒置间隔件可以沿第一对角线方向和第二对角线方向交替地布置。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倒置间隔件彼此交叉的交叉处,所述两个倒置间隔件中的一个可以不连续地在交叉处形成。
具有点形状的倒置间隔件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具有曲折形状的倒置间隔件的不连续区的每一个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均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用于说明设置有倒置间隔件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包括线的形式的倒置间隔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前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包括倒置间隔件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前视图;以及
图5A至图5I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形成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包括连接至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的开关薄膜晶体管T1、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T1、连接至电源线PL并且连接至OEL单元的驱动薄膜晶体管T2、设置在电源线PL和开关薄膜晶体管T1的漏电极之间以将它们彼此连接的存储电容器C、以及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OEL单元。
在开关薄膜晶体管T1中,其栅电极连接至栅极线GL,其源电极连接至数据线DL,并且其漏电极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电极和存储电容器C。在驱动薄膜晶体管T2中,其漏电极连接至电源线PL,并且其源电极连接至OEL单元的任何一个电极。存储电容器C设置在电源线PL和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电极之间,以将所述两者彼此连接。
当扫描脉冲被提供给栅极线GL时,开关薄膜晶体管T1导通,从而将提供给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存储电容器C和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电极。驱动薄膜晶体管T2响应于提供给其栅电极的数据信号控制从电源线PL提供给OEL单元的电流I,从而调节OEL单元的发光量。另外,即使开关薄膜晶体管T1截止,驱动薄膜晶体管T2也通过提供恒定电流I来使用存储电容器C中充电的电压来维持OEL单元的发光直到向其提供下一帧的数据信号。
图2是用于说明设置有倒置间隔件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驱动薄膜晶体管T2包括:半导体层104,其形成在基板100和缓冲层101上方,并且包括形成在其相反侧上的源极区109b和漏极区109a;栅极绝缘层106,其构造为覆盖半导体层104;栅电极102,其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6的顶部上以对应于半导体层104;第一保护层112,其覆盖包括栅电极102的基板100并且包括接触孔113用于分别露出设置在半导体层104的相反侧上的源极区109b和漏极区109a;以及源电极108和漏电极110,其通过接触孔113连接至源极区109b和漏极区109a。
OEL单元包括:形成在第一保护层112和第二保护层114上用于覆盖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第一电极116;具有用于露出第一电极116的开口133的堤绝缘层124;设置在堤绝缘层124上的倒置间隔件126;通过开口133露出的包括形成在第一电极116上方的发光层的有机层118;以及形成在有机层118上方的第二电极120。
第一保护膜112包括用于露出源电极108的接触孔122,并且第一电极116通过接触孔122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源电极108。
基板100可以是柔性聚合物或玻璃基板,并且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被制造为柔性显示器或可折叠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在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折叠区,并且整个显示区可以是柔性的。
有机层118被划分为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发光层、空穴传输层(HTL)和空穴注入层(HIL)。在发光层中,经由来自阳极的电子和来自阴极的空穴的复合而产生的激子返回基态,从而发射具有特定波长的光。
当第一电极116是阳极时,第二电极120是阴极。当第一电极116是阴极时,第二电极120是阳极。
倒置间隔件126的竖直截取的截面具有倒置梯形形状。此外,有机层118和第二电极120可以设置在倒置间隔件126的顶部。
第二电极120上设置有阻挡层130。阻挡层130具有其中至少一个无机层127和至少一个有机层129彼此交替堆叠的结构。
形成在堤绝缘层124上的有机层118不形成在倒置间隔件126和堤绝缘层124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并且也不形成在倒置间隔件126的侧表面上。因此,形成在倒置间隔件126的顶部的有机层118和形成在开口133中和堤绝缘层124上的有机层118在倒置间隔件126和堤绝缘层124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彼此分离。
如上所述在堤绝缘层124上形成倒置间隔件126的情况下,由于有机层118没有沉积在倒置间隔件126和堤绝缘层124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并且没有沉积在倒置间隔件126的侧表面上,因此有机层118的连续性在某些地方被破坏。甚至在有机层118的连续性被破坏的区域中形成阻挡层130。阻挡层130以良好的粘合力附接至倒置间隔件126和堤绝缘层124彼此接触的位置以及倒置间隔件126的侧表面上,因此具有固定有机层118的效果。因此,当有机层118的剥离进行到倒置间隔件126时,剥离停止扩展。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有机层118的增强的粘附力,并且特别地,当其被实施为可折叠面板时,可以防止有机层118在折叠区中的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倒置间隔件126当从正面观察时具有条形状。在下文中,将描述条形倒置间隔件。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包括条形倒置间隔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形成在堤绝缘层124中的开口133设置有有机层118和第二电极120,以形成子像素的发光区。
当从显示装置的正面观察时,每个开口133采用通过相对于竖直方向以约45度倾斜矩形而获得的菱形的形式,并且被对角地定向。也就是说,沿竖直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开口133可以彼此偏离开开口133之一的宽度。具有包括菱形形状开口133的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实现高分辨率显示方面是有利的。
如图3所示,各个开口133的尺寸可以根据每个开口133显示的颜色而不同地设置,或者可以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条形形状的多个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当从显示装置的正面观察时其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且沿水平方向布置在菱形形状开口133之间以便当从正面观察时形成曲折形状。如上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的竖直截面具有倒置梯形形状。
具有曲折形状的每个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如此,当从显示装置的正面观察时,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的弯曲部分包括彼此交替布置的连续区141a(在此处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连续布置)和不连续区141b(在此处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被切断)。尽管本实施方案示出了连续区141a和不连续区141b位于弯曲部分中的情况,但是连续区141a和不连续区141b不需要位于弯曲部分中。
假设相邻的不连续区141b沿给定方向布置在同一线上,当有机层118开始沿与布置不连续区141b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剥离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能具有降低的防止有机层118剥离的能力。因此,相邻的不连续区141b优选地沿给定方向不布置在相同的线上。
例如,如图3所示,不连续区141b可以沿水平方向不连续地布置在相同的线上。在图3中,当从显示装置的正面观察时,每个不连续区141b沿竖直方向偏离开从沿水平方向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倒置间隔件的不连续区。
不连续区141b用作形成在基板100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120的电流路径。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在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不包括不连续区141b并且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一个边缘延伸到另一个边缘的情况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第二电极120是断开的。因此,每个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包括不连续区141b,并且通过不连续区141b实现第二电极120的连接,以形成电流路径。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形成在位于弯曲部分中的不连续区141b的一部分中的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具有倒置梯形竖直截面形状,并且当从正面观察时呈现点的形式。
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形成在不连续区141b的一部分中,例如,在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被弯曲的位置处。因此,由于在除了形成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的区域之外的剩余不连续区中没有倒置间隔件,所以形成用于第二电极120的电流路径。此外,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防止可能在不连续区141b中发生的有机层118的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包括倒置间隔件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防止有机层118的剥离的扩展,这是因为第一倒置间隔件126a或第二倒置间隔件126b沿发生有机层118的剥离的方向布置。
另外,因为第一倒置间隔件126以曲折形状形成,因此无论有机层118的剥离方向如何,当剥离到达第一倒置间隔件时剥离停止。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包括倒置间隔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防止有机层118沿所有方向的剥离的扩展,而无论有机层118剥离发生的方向如何。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包括倒置间隔件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其长轴沿第一对角线方向定向;以及多个条形的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其长轴沿第二对角线方向定向,以便与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的长轴交叉。
因为第二电极120的电流路径需要形成在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和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彼此交叉的交叉处,所以在每个交叉处设置不连续区141c。在不连续区141c中,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和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中的仅一个可以不连续地形成,并且另一个倒置间隔件可以连续地形成。当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和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中的一个不连续地形成时,可以最大化固定有机层118和防止有机层118剥离的效果,但是在穿过不连续区形成第二电极120的电流路径方面不存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在各自相邻的不连续区141c中,交替变化的倒置间隔件被不连续地形成。
例如,当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不连续地形成在任何一个不连续区141c中时,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不连续地形成在另一相邻的不连续区141c中。
此外,当第四倒置间隔件126d不连续地形成在不连续区141c中时,第三倒置间隔件126c不连续地形成在相邻的不连续区141c中。
在不同的倒置间隔件126c和126d在相邻的不连续区中不连续地形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无论有机层118的剥离发生的方向如何,剥离都被倒置间隔件126c或126d中断,并且因此可以防止沿所有方向的有机层118的剥离的扩展。
图5A至图5I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形成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5A,在基板100上形成缓冲层101,并且在缓冲层101上形成半导体层104。缓冲层101和半导体层104通过沉积方法形成,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然后,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对半导体层104进行图案化。
参照图5B,通过诸如PECVD的沉积方法在包括半导体层104的基板100上沉积无机绝缘材料,以形成栅极绝缘层106。在栅极绝缘层106上经由例如溅射沉积金属层,并且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图案化以形成栅电极102。
通过例如使用栅电极102作为掩模的离子注入将异物注入半导体层104的相对侧来形成漏极区109a和源极区109b。
参照图5C,通过诸如PECVD的沉积方法在包括栅电极102和半导体层104的基板100上形成第一保护层112。接触孔113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形成在第一保护层中,以露出漏极区109a和源极区109b。
参照图5D,通过例如溅射来沉积用于形成漏电极110和源电极108的金属层。源极/漏极金属层可以由例如钼(Mo)、钼钨(MoW)或铜(Cu)形成。当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对源极/漏极金属层进行图案化时,形成包括源电极108和漏电极110的源电极/漏电极图案。
参照图5E,包括接触孔122的第二保护层114沉积在第一保护层112和源电极108和漏电极110上。此时,第二保护层114可以通过例如旋涂或无旋涂使用诸如丙烯酸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然后,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在第二保护层114中形成接触孔122,以露出源电极108。
参照图5F,第一电极116形成在第二保护层114上。
具体地,可以使用诸如铝(Al)的不透明导电材料或诸如铟锡氧化物(ITO)的透明导电材料通过诸如溅射的沉积方法在第二保护层114上形成第一电极116。第一电极116通过接触孔122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108。
参照图5G,包括开口133的堤绝缘层124形成在包括第一电极116的基板100上。
具体地,通过经由例如旋涂或无旋涂在包括第一电极116的基板100的整个表面上施加光敏有机绝缘材料来形成堤绝缘层124。当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图案化堤绝缘层124时,形成开口133以露出第一电极116。
以与堤绝缘层124相同的方式,通过经由例如旋涂或无旋涂在堤绝缘层124的整个表面上施加光敏有机绝缘材料来在堤绝缘层124和开口133上形成光敏有机绝缘材料。当通过光刻过程和蚀刻过程对有机绝缘层图案化时,形成倒置间隔件126。
当如上所述从正面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倒置间隔件具有条形形状,并且形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或第二实施方案中描述的形状。因此,倒置间隔件126可以包括任意的第一倒置间隔件至第四倒置间隔件126a、126b、126c和126d。
此时,通过在有机绝缘层上依次地执行前烘烤(free-baking)过程、光刻图案化过程、后烘烤(hard baking)过程和蚀刻过程以形成倒置间隔件126,倒置间隔件126的锥形程度可以被调整,使得倒置间隔件126具有倒置梯形形状。
参照图5H,有机层126和第二电极120依次形成在包括设置有开口133和倒置间隔件126的堤绝缘层124的基板100上。
具体地,包括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发光层、空穴传输层(HTL)和空穴注入层(HIL)的有机层118通过热沉积、溅射或其组合形成在第一电极116上。
此后,在包括有机层118的基板100上形成第二电极120。
第二电极120可以通过与有机层118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使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层的结构,或者可以使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为包括多层的结构。
参照图5I,阻挡层130形成在第二电极120的顶部。阻挡层130可以具有其中至少一个无机层127和至少一个有机层129彼此交替堆叠的结构,并且可以通过例如原子层沉积(ALD)形成。
尽管可以在阻挡层130的顶部进一步设置上基板(未示出),但是可以不设置上基板。
如上所述,如上所述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实现为可折叠显示器,并且可以具有在被折叠时防止有机层118剥离的效果。
从以上描述明显的是,根据本发明,当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倒置间隔件时,可以增加有机层的粘附力。如此,特别地,当形成可折叠面板时,可以防止在折叠区中的有机层的剥离。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防止沿所有方向发生的有机层剥离的扩展,而无论有机层剥离发生的方向如何。
以上描述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出落入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修改和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案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所有技术和本发明将覆盖落入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内容和替选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
形成在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基板上的堤绝缘层,所述堤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第一电极的开口;
设置在所述堤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倒置梯形竖直截面的多个倒置间隔件,当从正面观察所述倒置间隔件时,所述倒置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些具有条形状;
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设置在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在所述堤绝缘层上;以及
设置在包括所述堤绝缘层和所述有机层的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开口具有菱形形状,并且当从所述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沿竖直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开口布置成彼此偏离开所述开口之一的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倒置间隔件位于彼此偏离开的所述开口之间。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倒置间隔件包括多个第一倒置间隔件,每个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沿水平方向以恒定间隔布置,以及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位于具有菱形形状的所述开口之间,以当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沿竖直方向形成曲折形状。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分别设置有不连续区,当从所述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所述不连续区沿竖直方向以恒定间隔布置,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路径穿过所述不连续区形成。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分别包括以恒定间隔形成在弯曲部分中的不连续区。
方案7.根据方案4-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不连续区与连续区交替地布置,以及每个不连续区被定位成沿竖直方向偏离开在水平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倒置间隔件的不连续区。
方案8.根据方案5所述的面板,还包括位于每个不连续区的一部分中的第二倒置间隔件,当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具有点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包括倒置梯形截面。
方案9.根据方案2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倒置间隔件包括:
多个具有条形状的第三倒置间隔件,其具有沿第一对角线方向定向的长轴;以及
多个第四倒置间隔件,其沿第二对角线方向布置以与所述第三倒置间隔件交叉。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面板,其中每个所述第三倒置间隔件或每个所述第四倒置间隔件在所述第三倒置间隔件和所述第四倒置间隔件彼此交叉的交叉处是不连续地形成的。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面板,其中当所述第三倒置间隔件在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时,所述第四倒置间隔件在相邻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四倒置间隔件在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时,所述第三倒置间隔件在另一相邻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
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面板,其中包括发光层的所述有机层形成在每个倒置间隔件的顶部上。
方案13.根据方案1所述的面板,其中包括发光层的所述有机层不形成在每个倒置间隔件的侧表面上。

Claims (11)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
形成在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基板上的堤绝缘层,所述堤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第一电极的开口;
设置在所述堤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倒置梯形竖直截面的多个倒置间隔件;
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设置在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在所述堤绝缘层上;以及
设置在包括所述堤绝缘层和所述有机层的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倒置间隔件包括多个具有条形状的第一倒置间隔件,所述多个具有条形状的第一倒置间隔件具有沿第一对角线方向定向的长轴;以及多个具有条形状的第二倒置间隔件,所述多个具有条形状的第二倒置间隔件沿与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不同的第二对角线方向布置,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和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彼此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开口具有菱形形状,并且当从所述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沿竖直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开口布置成彼此偏离开所述开口之一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倒置间隔件位于彼此偏离开的所述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倒置间隔件或每个第二倒置间隔件在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和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彼此交叉的交叉处是不连续地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当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在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时,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在相邻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在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时,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在相邻交叉处不连续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倒置间隔件和所述第二倒置间隔件包括连续区和不连续区,所述不连续区与所述连续区交替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还包括在每个不连续区的一部分中的间隔件,当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观察时所述间隔件具有点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路径穿过所述不连续区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倒置间隔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包括发光层的所述有机层形成在每个倒置间隔件的顶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包括发光层的所述有机层不形成在每个倒置间隔件的侧表面上。
CN202011114660.4A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Active CN112271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4660.4A CN112271194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91573 2015-12-31
KR1020150191573A KR102515628B1 (ko) 2015-12-31 2015-12-31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CN201611270745.5A CN106935630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202011114660.4A CN112271194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70745.5A Division CN106935630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1194A CN112271194A (zh) 2021-01-26
CN112271194B true CN112271194B (zh) 2024-04-26

Family

ID=5906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70745.5A Active CN106935630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202011114660.4A Active CN112271194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70745.5A Active CN106935630B (zh) 2015-12-31 2016-12-30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71085B2 (zh)
KR (2) KR102515628B1 (zh)
CN (2) CN106935630B (zh)
DE (1) DE10201612595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3096B2 (en) 2016-02-18 2022-01-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54684B2 (en) 2016-02-18 2020-12-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448807B2 (en) 2016-02-18 2022-09-20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fine metal mask s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37213A (zh) 2018-02-09 2019-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基板
US11747531B2 (en) 2016-02-18 2023-09-0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fine metal mask s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34353B (zh) 2018-02-09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颜色补偿方法、补偿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1264430B2 (en) 2016-02-18 2022-03-01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with misaligned repeating units,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11574960B2 (en) 2018-02-09 2023-02-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ask plate group
CN112186022A (zh) 2018-02-09 2021-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4994973B (zh) * 2018-02-09 2023-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27231B1 (ko) * 2018-02-14 2023-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딩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81145B (zh) * 2018-06-11 2022-08-1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103217B (zh) * 2018-07-30 2021-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102630570B1 (ko) * 2018-09-28 2024-01-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00051150A (ko) * 2018-11-05 2020-05-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07212B1 (ko) * 2018-11-22 2023-11-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BR112020000234A2 (pt) 2019-07-31 2022-02-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bstrato de display, método de preparação, painel de display e dispositivo de display
CN110689813B (zh) * 2019-11-20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755622B (zh) * 2020-06-17 2021-12-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KR20220000605A (ko) * 2020-06-26 2022-0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0204A (zh) * 2002-03-04 2005-07-13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极隔板的有机el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68706A (zh) * 2009-11-17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器
CN104681588A (zh) * 2013-11-28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5390523A (zh) * 2014-08-31 2016-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91573B1 (ko) 1996-08-30 1999-06-15 정몽규 수동 변속 조작기구
DE10357472B4 (de) * 2002-12-13 2010-05-1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s Doppeltafel-Elektrolumineszenzdisplay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TWI231401B (en) * 2004-02-13 2005-04-21 Young Optics Inc Projection method for display
GB0517195D0 (en) 2005-08-23 2005-09-28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KR100770259B1 (ko) * 2006-02-28 2007-10-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US8022621B2 (en) * 2008-07-31 2011-09-20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DE102011053000B4 (de) * 2010-08-27 2017-08-1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te Vorrichtung
KR101776044B1 (ko) 2010-11-02 2017-09-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2115016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1933952B1 (ko) * 2011-07-01 2018-12-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101415684B1 (ko) 2011-07-07 2014-08-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82907B2 (ja) * 2012-02-17 2017-02-22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955621B1 (ko) * 2012-09-21 2019-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93091B1 (ko) * 2014-05-22 2020-1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낮은 반사율을 갖는 블랙 매트릭스를 구비한 평판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377229B (zh) * 2014-09-30 2017-07-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KR102414593B1 (ko) * 2015-12-30 2022-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0204A (zh) * 2002-03-04 2005-07-13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极隔板的有机el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68706A (zh) * 2009-11-17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器
CN104681588A (zh) * 2013-11-28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5390523A (zh) * 2014-08-31 2016-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44996A (ko) 2023-04-04
CN106935630B (zh) 2020-11-06
KR102515628B1 (ko) 2023-03-29
DE102016125957A1 (de) 2017-07-06
DE102016125957B4 (de) 2021-02-25
KR20170080249A (ko) 2017-07-10
CN106935630A (zh) 2017-07-07
US20170194399A1 (en) 2017-07-06
US9871085B2 (en) 2018-01-16
CN112271194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1194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KR102656232B1 (ko) 유기 발광 어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69871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4365364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2076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0590880C (zh) 透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7883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30056784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0740132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30031101A (ko)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210233989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driving circuit
US8963420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 for preventing the display panel from degrading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0783391B (zh)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045242A (ja) 電界発光装置の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これを利用した電界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KR20110023996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820166B1 (ko) 화이트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6023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52121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20080224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20487B1 (ko) 발광 표시 패널
KR10264841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373491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899158B1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패널 및 그의제조방법
KR2017012407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030085239A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패널 및 그의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