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2472A -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2472A
CN112172472A CN202010844770.XA CN202010844770A CN112172472A CN 112172472 A CN112172472 A CN 112172472A CN 202010844770 A CN202010844770 A CN 202010844770A CN 112172472 A CN112172472 A CN 112172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touch device
inner shell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47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龙
王君丽
李福龙
张二荣
叶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yu Automobile System Taicang Co ltd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uiyu Automobile System Taicang Co ltd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yu Automobile System Taicang Co ltd,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Huiyu Automobile System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47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24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2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内壳体,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上下两部分;用于控制出风模式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且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保证了所述电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大小和速度合理,从而优化了乘员舱温场,提高了乘员舱的出风舒适性,可实现乘员舱快速地升降温;而且这些位置靠近驾驶员,操控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私家汽车,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购置汽车时更加的注重驾驶时的舒适性;汽车的出风口是车内出风系统的终端元件,其布置位置和结构设计对乘员舱内的温场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乘员舱的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近年来,随着汽车内饰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较大尺寸的中控屏和仪表,甚至于双联屏,这些屏幕的搭载占用了仪表板上驾驶员的视野区域较大的空间,导致出风口经常被压缩尺寸或者牺牲理想的布置位置,降低了乘员舱的舒适性;同时,由于往往不能布置到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驾驶员需要到较远的地方去操作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导致驾驶员视线偏离驾驶方向的时间偏长,不利于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出风口被压缩尺寸或者牺牲理想的布置位置,且不能设置到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内壳体,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上下两部分;用于控制出风模式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且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且所述触控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壳体与所述触控装置相接处的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出风端的竖直面板,及自所述竖直面板的上端向所述内壳体延伸的上导风部和自所述竖直面板的下端向所述内壳体延伸的下导风部,所述上导风部与所述下导风部自与所述竖直面板的连接处分别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上导风部,且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下导风部,用于将所述内壳体分别与所述上导风部和所述下导风部平滑相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的面板上设置有不同出风模式的快捷键符号,当触发所述快捷键符号后,通过电控信号将选定的出风模式传递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再通过电控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出风口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靠近出风端的一端延伸超过所述触控装置,且所述外壳体靠近出风端的上下两侧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包括位于靠近出风端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内侧固定有用于降低风噪的消声板,且所述消声板的板面面对所述基板的板面,所述消声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消声空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消声板延伸多个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消声空腔内,且所述凸筋连接所述消声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板上设有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贯穿所述消声板的相对两板面,所述微孔的一端与所述消声空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通道内于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用于调整出风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由于将所述触控装置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使所述触控装置内嵌入整个电动出风口中,两个部件的体积整合为一个部件的体积,不需要在电动出风口的外部额外设置多余的位置来放置所述触控装置,因此,不仅使所述电动出风口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使得所述电动出风口与所述触控装置这两个部件的总体体积减小,整合后的所述电动出风口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能够布置到如双联屏左侧、仪表的右侧等乘员舱温度场设计需要的位置,保证了所述电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大小和速度合理,从而优化了乘员舱温场,提高了乘员舱的出风舒适性,可实现乘员舱快速地升降温;而且这些位置靠近驾驶员,操控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的下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的触控装置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1a、上部;11b、下部;111、基板;112、消声板;113、消声空腔;114、凸筋;115、微孔;2、内壳体;21、主体部;22、尾部;3、出风通道;31、上通道;32、下通道;4、触控装置;41、竖直面板;42、上导风部;43、下导风部;44、衔接部;5、后排导风板;6、扫风叶片;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出风口被压缩尺寸或者牺牲理想的布置位置,且不能设置到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3;内壳体2,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内,用于将所述出风通道3分为上下两部分;及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内的触控装置4,所述触控装置4用于控制出风模式。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可以为中空的壳体,且其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3,所述外壳体1的最前端形成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端,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形成所述出风通道3的进风端,且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可以通过风道与汽车上的空调连接,所述空调吹出的空调风可以进入风道进而通过所述电动出风口吹到乘员舱内,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环境;所述外壳体1根据其位置关系又可分为上部11a和下部11b,所述上部11a可以向前且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所述下部11b可以向前且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且所述下部11b可以包括基板111,所述基板111可以为塑料材质。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板112可以是金属板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消声板112设置为塑料板材),且可以对应设于所述基板111的内侧,其侧端可以与所述基板111相固定,所述消声板112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板面和一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面对所述基板111的板面,所述第二板面可以与所述出风通道3内的空气接触,所述第一板面可以与所述基板111之间形成密闭的消声空腔113,此处可以将密闭的所述消声空腔113中的空气想象成弹簧,所述消声板112上可以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的微孔115,由于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的体积很小,无法被压缩,可以将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想象成一个质量块,且所述微孔115可以与所述消声空腔113连通;当所述出风通道3中的空气流经所述消声板112时,所述出风通道3中流动的空气会将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压向所述消声空腔113,同时,所述消声空腔113中的空气会再将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压回所述微孔115中,从而驱动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在所述微孔115中进行往复的阻尼振动,在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进行振动的过程中,所述微孔115中的空气与所述微孔115的内壁面进行摩擦,从而将风噪的动能转化为所述微孔115的内能,从而可以实现降噪。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仅在所述下部11b的内壁面上设置所述消声板1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上部11a的内壁面上设置相同结构的消声板112,进一步降低风噪。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基板111的内壁面可以朝向所述消声板112延伸形成凸筋114,所述凸筋114的末端与所述消声板112相固定,用于支撑所述消声板112,所述凸筋114可以为平板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筋114也不局限于平板状,也可以设为其他形状),且可以竖直向上延伸,使所述凸筋114的板面与所述消声板112第一板面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出风通道3中的风流经所述消声板112而向外挤压所述消声板112时,所述凸筋114的上端不易将所述消声板112顶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1优选与所述消声板112粘接固定,且所述凸筋114也优选与所述消声板112粘接固定;通过在所述基板111的内侧设置了金属材质的所述消声板112,所述消声空腔113内还设置有连接所述基板111与所述消声板112的所述凸筋114,因此,增强了所述消声板112与所述基板111的整体刚性强度,且相比于塑料材质的消声板112,将所述消声板112加工成较薄的金属板,可以使所述消声板112与所述基板111的整体结构设计成常规的厚度,避免厚度太大导致的加工成型困难,甚至在表面形成缩痕,也不会占用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面积,在不增大风阻的前提下实现降噪。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2优选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的中间位置,将所述出风通道3分为大小大致相同的上通道31和下通道32,所述内壳体2可以包括一主体部21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21后端的尾部22,所述尾部22位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的进风端,且所述尾部22的上下表面可以自与所述主体部21的连接处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便于把从所述出风通道3的进风端流入的空气分为上下两部分,引导所述出风通道3中的风分别流入所述上通道31和所述下通道32;所述尾部22的后端可以连接后排导风板5,通过设于所述外壳体1外部的第一电机7可以驱动所述后排导风板5向上或向下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所述上通道31与所述下通道32不同的分风比例调整,且当所述第一电机7持续带动所述后排导风板5上下摆动时,可以实现在所述出风通道3的进风端上下扫风,模拟自然的混风扰流效果。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4可以固定于所述内壳体2的前端,也就是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端,且所述触控装置4整体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触控装置4相连接处的高度,避免所述触控装置4缩小所述上通道31或者所述下通道32的流通面积,具体地,所述触控装置4可以包括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出风端的竖直面板41,所述竖直面板41上可以排列有多个快捷键符号,多个所述快捷键符号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的出风模式,且所述快捷键符号的设定可以根据客户调研经常使用的功能设置,比如:出风口朝人吹风,出风口避开人吹风,出风口智能扫风模式,以及其他的温度调节等,当驾驶员触发所述快捷键符号后,可以通过电控信号将选定的出风模式传递至汽车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再通过电控信号控制所述后排导风板5进行上下扫风或者其他部件实现相应的动作,进而实现快速切换不同的出风模式。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竖直面板41的上端可以朝向所述内壳体2延伸形成上导风部42,且所述上导风部42可以自与所述竖直面板41的连接处向上倾斜延伸,倾斜的所述上导风部42与倾斜的所述上部11a可以进一步延长所述上通道31,且将所述上通道31中的空气向下导引;自所述竖直面板41的下端可以朝向所述内壳体2延伸形成下导风部43,且所述下导风部43可以自与所述竖直面板41的连接处向下倾斜延伸,倾斜的所述下导风部43与倾斜的所述下部11b可以进一步延长所述下通道32,且将所述下通道32中的空气向上导引,从而使所述下通道32中的空气与所述上通道31中的空气合成一股空气从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端吹出,且所述上部11a和所述下部11b均向前延伸超出所述竖直面板41,使所述上通道31和所述下通道32中的空气在流出所述出风通道3之前便可以合成一股空气,从而吹出更加柔和的风。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4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内壳体2前端的衔接部44,所述衔接部44可以为圆弧表面或者倾斜表面,且位于所述触控装置4上部的所述衔接部44可以连接所述上导风部42的后端与所述内壳体2的前端,用于将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上导风部42平滑相接,位于所述触控装置4下部的所述衔接部44可以连接所述下导风部43的后端与所述内壳体2的前端,用于将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下导风部43平滑相接,避免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触控装置4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所述上通道31或者所述下通道32中的空气进入缝隙中。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通道31和所述下通道32内可以分别设有一排扫风叶片6,所述扫风叶片6可以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外壳体1,另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内壳体2,且通过设于所述内壳体2内部的第二电机8可以驱动所述扫风叶片6可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出风角度的调整,并且当所述第二电机8持续带动所述扫风叶片6不断左右摆动时,可以在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端实现扫风效果,当所述第一电机7和所述第二电机8同时工作时,可以同时带动所述后排导风板5和所述扫风叶片6实现任意位置和分风比例的调整及扫风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的原理为:
由于将所述触控装置4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中,使所述触控装置4与内嵌入整个电动出风口中,两个部件的体积整合为一个部件的体积,不需要在电动出风口的外部额外设置多余的位置来放置所述触控装置4,因此,不仅使所述电动出风口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使得所述电动出风口与所述触控装置4这两个部件的总体体积减小,不破坏整体造型,整体性好,整合后的所述电动出风口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能够布置到如双联屏左侧、仪表的右侧等乘员舱温度场设计需要的位置,保证了所述电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大小和速度合理,从而优化了乘员舱温场,提高了乘员舱的出风舒适性,可实现乘员舱快速地升降温;而且这些位置靠近驾驶员,操控方便;同时通过将所述触控装置4设置在所述内壳体2上,所述触控装置4不占用所述出风通道3的长度空间,从而保证了所述出风通道3的长度不缩短,降低了出风端处的风速,使出风更加柔和并降低了风噪。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3);
内壳体(2),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中,将所述出风通道(3)分为上下两部分;
用于控制出风模式的触控装置(4),所述触控装置(4)设于所述出风通道(3)中,且固定于所述内壳体(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装置(4)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的出风端,且所述触控装置(4)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触控装置(4)相接处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装置(4)包括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3)出风端的竖直面板(41),及自所述竖直面板(41)的上端向所述内壳体延伸的上导风部(42)和自所述竖直面板(41)的下端向所述内壳体延伸的下导风部(43),所述上导风部(42)与所述下导风部(43)自与所述竖直面板(41)的连接处分别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装置(4)还包括衔接部(44),所述衔接部(44)连接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上导风部(42),且所述衔接部(44)连接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下导风部(43),用于将所述内壳体分别与所述上导风部(42)和所述下导风部(43)平滑相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装置(4)的面板上设置有不同出风模式的快捷键符号,当触发所述快捷键符号后,通过电控信号将选定的出风模式传递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再通过电控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出风口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1)靠近出风端的前端延伸超过所述触控装置(4),且所述外壳体(1)靠近出风端的上下两侧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1)包括位于靠近出风端的基板(111),所述基板(111)的内侧固定有用于降低风噪的消声板(112),且所述消声板(112)的板面面对所述基板(111)的板面,所述消声板(112)与所述基板(111)之间形成密闭的消声空腔(1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11)朝向所述消声板(112)延伸多个凸筋(114),所述凸筋(114)位于所述消声空腔(113)内,且所述凸筋(114)连接所述消声板(11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声板(112)上设有多个微孔(115),多个所述微孔(115)贯穿所述消声板(112)的相对两板面,所述微孔(115)的一端与所述消声空腔(113)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通道(3)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通道(3)内于所述内壳体(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扫风叶片(6),所述扫风叶片(6)用于调整出风角度。
CN202010844770.X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Pending CN1121724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770.XA CN112172472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770.XA CN112172472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472A true CN112172472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4770.XA Pending CN112172472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24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292A (zh) * 2021-04-21 2021-07-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格栅总成及包含该总成的送风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1257B1 (en) * 1999-10-06 2002-08-13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005850A (zh) * 2010-10-29 2011-04-06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用冷却器的消音减振结构
CN201830072U (zh) * 2010-10-29 2011-05-11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用冷却器的消音减振结构
US20130306072A1 (en) * 2011-02-25 2013-11-21 Resmed Motor Technologies, Inc. Blower and pap system
CN204998301U (zh) * 2015-08-28 2016-01-27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空调出风口
CN108001167A (zh) * 2017-11-06 2018-05-08 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出风口出风调节结构
CN207433196U (zh) * 2017-09-01 2018-06-01 上海途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N110099810A (zh) * 2016-09-30 2019-08-06 尤姆弗泰克有限公司 用于使机动车内部通风的通风装置
CN110103675A (zh) * 2019-04-10 2019-08-09 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10126589A (zh) * 2019-04-10 2019-08-16 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10920352A (zh) * 2019-11-18 2020-03-27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异步出风口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1257B1 (en) * 1999-10-06 2002-08-13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005850A (zh) * 2010-10-29 2011-04-06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用冷却器的消音减振结构
CN201830072U (zh) * 2010-10-29 2011-05-11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用冷却器的消音减振结构
US20130306072A1 (en) * 2011-02-25 2013-11-21 Resmed Motor Technologies, Inc. Blower and pap system
CN204998301U (zh) * 2015-08-28 2016-01-27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空调出风口
CN110099810A (zh) * 2016-09-30 2019-08-06 尤姆弗泰克有限公司 用于使机动车内部通风的通风装置
CN207433196U (zh) * 2017-09-01 2018-06-01 上海途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N108001167A (zh) * 2017-11-06 2018-05-08 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出风口出风调节结构
CN110103675A (zh) * 2019-04-10 2019-08-09 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拨钮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10126589A (zh) * 2019-04-10 2019-08-16 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10920352A (zh) * 2019-11-18 2020-03-27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异步出风口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292A (zh) * 2021-04-21 2021-07-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格栅总成及包含该总成的送风装置
CN113091292B (zh) * 2021-04-21 2022-10-1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格栅总成及包含该总成的送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19834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US5127238A (e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JPH07205648A (ja) 空調用ルーバ構造
CN112172472A (zh) 一种内嵌式的电动出风口
JP200623219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15864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US7195555B2 (en) Air duct outlets having return air passageways that facilitate oscillating air flow
CN112172447A (zh) 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
JP364172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2172446A (zh) 一种电动出风口
CN210116357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208186592U (zh) 空调柜机
JPH11123923A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用ダクト
JP3385993B2 (ja) 自動車の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CN221213415U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车辆
CN1389357A (zh) 车辆空调用冷却单元
JPH04228318A (ja) 車輌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534198B2 (ja) デフロスタダクトの取付構造
CN106061773B (zh) 部件的安装结构
JP3532403B2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空気ダクト構造
CN217672077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及汽车
JP2001105831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JPS60247099A (ja) 遠心送風機
JPH07103880B2 (ja) 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