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1218A - 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41218A CN112141218A CN202010583508.4A CN202010583508A CN112141218A CN 112141218 A CN112141218 A CN 112141218A CN 202010583508 A CN202010583508 A CN 202010583508A CN 112141218 A CN112141218 A CN 1121412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plate member
- width direction
- vehicle body
- body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车身结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前下梁(12),其以跨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前部侧梁(10L、10R)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板构件(4),其配置于前下梁(12)的前方,并且所述板构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重合的重合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车等车辆中,已知有为了在与行人碰撞时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在保险杠正面的背面附近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构件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79772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具备从板构件的左右两端比护罩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的机动车的前部结构。在伸出部设置有纵壁,该纵壁具有用于将板构件与护罩侧部的前表面连结的螺栓孔。在纵壁的车宽方向内侧,在板构件的后表面部设置有周壁,该周壁具有用于将板构件与护罩下部连结的螺栓孔。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板构件通过纵壁的螺栓孔连结于护罩侧部并且通过周壁的螺栓孔连结于护罩下部的情况下,可能因板构件的连结点增加、连结部分的大型化造成设计自由度降低。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车身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结构(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侧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部侧梁10L、10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下横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下梁12),其以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板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板构件4),其配置于比所述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所述侧梁及所述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重合部30)。
(2)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板构件具备突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44),所述突出部以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方旋转轨迹R1)上与所述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
(3)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风道支承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支承构件6),所述风道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5)。
(4)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接触缓冲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接触缓冲构件7),所述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所述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方旋转轨迹R2)上与所述板构件重合。
(5)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的风道,所述板构件具备能够设置所述风道的风道设置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设置部43),所述风道设置部配置于比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
(6)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横梁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下表面部12d),所述倾斜下表面部设置于比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所述板构件具备以沿着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倾斜上表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上表面部42)。
(7)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板构件在比所述重合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结位置P2)处连结于所述下横梁。
(8)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重合部具有贯通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贯通孔31),该贯通孔将所述侧梁、所述下横梁及所述板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螺栓32)穿过。
(9)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隔壁3)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所述板构件配置于所述前下梁的前方。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的方案,通过具备板构件,该板构件配置于比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侧梁及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将经由板构件输入至重合部的载荷向侧梁及下横梁分散。因此,容易减少连结点的数量。除此之外,与在板构件设置用于将板构件连结的伸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根据上述(2)的方案,板构件具备以在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了时,由于突出部与下横梁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上方的旋转。
根据上述(3)的方案,通过具备设置于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的风道支承构件,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了时,突出部与风道支承构件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上方的旋转。
根据上述(4)的方案,通过具备接触缓冲构件,该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板构件重合,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了时,板构件与接触缓冲构件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下方的旋转。
根据上述(5)的方案,通过具备设置于板构件的上表面的风道,板构件具备能够设置风道的风道设置部,风道设置部配置于比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与风道设置部具有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以上的高度的情况相比,在将风道设置到风道设置部时容易将空气的导入口确保得较大,因此冷却性能提高。
根据上述(6)的方案,通过下横梁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倾斜下表面部设置于比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板构件具备以沿着倾斜下表面部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倾斜下表面部的倾斜上表面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通过板构件的倾斜上表面部与下横梁的倾斜下表面部连结,从而即使是下横梁中高度低的部分也能够稳定地固定。除此之外,能够在下横梁的上方确保空间,因此设计自由度提高。
根据上述(7)的方案,板构件在比重合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处连结于下横梁,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与板构件在与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连结于下横梁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及下方旋转的情况。
根据上述(8)的方案,通过重合部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将侧梁、下横梁及板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穿过,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经由通过重合部的贯通孔而利用螺栓将侧梁、下横梁及板构件连结,因此能够简化连结结构。除此之外,重合部具有单一的贯通孔的情况与重合部具有多个贯通孔的情况相比,容易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述(9)的方案,通过下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板构件配置于前下梁的前方,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将经由板构件输入至重合部的载荷向侧梁及前下梁分散。因此,容易减少连结点的数量。除此之外,与在板构件设置用于将板构件连结的伸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包含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外装的、板构件周边的剖视图。
图3是在图1中将板构件及风道等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右前部侧梁与前下梁之间的连结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实施方式的板构件的连结部周边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前部结构(车身结构)
3…前隔壁
4…板构件
5…风道
6…风道支承构件
7…接触缓冲构件
10L、10R…前部侧梁(侧梁)
12…前下梁(下横梁)
12d…倾斜下表面部
30…重合部
31…贯通孔
32…螺栓
42…倾斜上表面部
43…风道设置部
44…突出部
P1…连结位置
P2…第二连结位置(与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
R1…上方旋转轨迹(板构件将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
R2…下方旋转轨迹(板构件将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举出电力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燃料电池机动车等电动车辆(车辆)的前部(车身前部结构)来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图中适当地方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车身前部结构1>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L、2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隔壁3,其连结于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L、2R的前端部;板构件4,其配置于前隔壁3的下部前方;风道5,其具有空气的导入口;风道支承构件6,其支承风道5;以及接触缓冲构件7(参照图2)。
图2是包含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外装8的、板构件4周边的剖视图。在图2中示出车身前部外装8的下部周边。
如图2所示,车身前部结构1被车身前部外装8从车辆前方覆盖。车身前部外装8形成为沿着板构件4及风道5的外形。车身前部外装8具有前方凸部9,该前方凸部9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风道5的侧引导件20L、20R下部(在图2中图示右侧引导件20R)和板构件4的方式形成为向前方凸出的弯曲形状。
<前隔壁3>
图3是在图1中将板构件4及风道5等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前隔壁3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具有长边的大致长方形的框状。例如,在前隔壁3的框部内配置有散热器等冷却部件(未图示)。
前隔壁3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侧梁),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前上梁11,其配置于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之间且沿车宽方向延伸;前下梁12(下横梁),其配置于前上梁11的下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
前部侧梁10L、10R具有将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截面形状(帽(hat)型截面形状)。前部侧梁10L、10R具备:侧部内侧面部10a,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前部侧梁10L、10R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侧部前表面部10b,其从侧部内侧面部10a的前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侧部后表面部10c,其从侧部内侧面部10a的后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侧部内侧面部10a、侧部前表面部10b及侧部后表面部10c由相同的构件一体地形成。
前下梁12以跨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配置于与前部侧梁10L、10R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前下梁12具有将上方开放的开截面形状(帽型截面形状)。前下梁12具备:下部下表面部12a,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前下梁12的下表面;下部前表面部12b,其从下部下表面部12a的前缘向上方延伸;以及下部后表面部12c,其从下部下表面部12a的后缘向上方延伸。下部下表面部12a、下部前表面部12b及下部后表面部12c由相同的构件一体地形成。
如图4所示,下部下表面部12a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经由L字状的L字托架15而与侧部内侧面部10a的下端部连结。
下部前表面部12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从前方与侧部前表面部10b的下端部重合。
下部后表面部12c的车宽方向外侧部从后方与侧部后表面部10c(参照图3)的下端部重合。
在图中附图标记16表示用于支承散热器等冷却部件(未图示)的安装托架。
前下梁12随着趋向车宽方向中央而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变小。如图7所示,前下梁12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12d。在剖视下,倾斜下表面部12d以越靠车辆前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倾斜下表面部12d设置于比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
<风道5>
如图1所示,风道5利用夹持件35等而安装于前隔壁3及板构件4等。风道5具备:左右一对侧引导件20L、20R,它们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上引导件21,其配置于左右一对侧引导件20L、20R之间,且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下引导件22,其配置于上引导件21的下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
上引导件21形成为沿着前保险杠。
侧引导件20L、20R配置于前部侧梁10L、10R的前方。侧引导件20L、20R从前部侧梁10L、10R的前表面朝向车身前部外装8(参照图2)的后表面延伸。
下引导件22配置于前下梁12(参照图3)的上方。下引导件22以跨前下梁12及板构件4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板构件4>
如图2所示,板构件4配置于前下梁12的前方。板构件4以跨前下梁12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参照图5)。如图5所示,在仰视下,板构件4的前缘4a以向车辆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在仰视下,板构件4的后缘4b沿车宽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在板构件4的下表面呈格子状设置有多个肋4r。在图2的剖视下,板构件4的上缘4c具有大致水平形状。在剖视下,板构件4的下缘4d以越靠车辆前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如图8所示,板构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重合部30,该重合部30是前部侧梁10L、10R(在图8中图示出右前部侧梁10R)及前下梁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的部分。重合部30是前部侧梁10L、10R的侧部前表面部10b下端部、前下梁12的下部前表面部12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及板构件4的后表面部4k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的部分。重合部30从车辆前方起按照板构件4、前下梁12、前部侧梁10L、10R的顺序重合。
重合部30具有贯通孔31,该贯通孔31沿车辆前后方向将前部侧梁10L、10R的侧部前表面部10b下端部、前下梁12的下部前表面部12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及板构件4的后表面部4k同轴地贯通。贯通孔31是能够供螺栓32穿过的贯通孔31。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合部30具有单一的贯通孔31。螺栓32从车辆前方穿过。
板构件4具有在重合部30处向后方突出的环状的凸台部41。前部侧梁10L、10R具有在重合部30处能够螺合螺栓32的螺母33。例如,在从车辆前方起按照板构件4、前下梁12、前部侧梁10L、10R的顺序重合而得到重合部30之后,分别在左右的重合部30处将螺栓32从车辆前方穿过贯通孔31,并螺合于螺母33。由此,能够将板构件4与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共同紧固固定。
如图7所示,板构件4具备以沿着前下梁12的倾斜下表面部12d的方式倾斜的倾斜上表面部42。倾斜上表面部42通过夹持件35而连结于倾斜下表面部12d。在倾斜上表面部42及倾斜下表面部12d设置有能够供夹持件35穿过的多个插通孔(未图示)。多个插通孔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夹持件35从车辆前下方穿过各插通孔。
通过夹持件35进行连结的连结位置P2比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低。这里,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第一连结位置,参照图6)是指通过螺栓32的轴心且与前下梁12的前表面交叉的位置(前下梁12前表面的贯通孔31中心)。通过夹持件35进行连结的连结位置P2(第二连结位置,参照图7)是指通过夹持件35的轴心且与前下梁12的倾斜下表面部12d的下表面交叉的位置(倾斜下表面部12d下表面的插通孔中心)。
板构件4在比重合部30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且与重合部30中的第一连结位置P1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第二连结位置P2处连结于前下梁12。第二连结位置P2位于比第一连结位置P1低的位置。
板构件4具备能够载置风道5的风道设置部43。风道设置部43是对风道5中的下引导件22进行支承的部分。风道设置部43配置于比板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板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
如图8所示,板构件4具备以在将重合部30中的第一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1上与前下梁12重合的方式从板构件4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44。突出部44是由与板构件4相同的构件一体地形成的肋。突出部44配置为在向上方旋转的旋转轨迹R1上与前下梁12的下部前表面部12b的凸缘部12e重合。
<风道支承构件6>
如图8所示,风道支承构件6设置于板构件4的突出部44的上方。风道支承构件6对风道5中的侧引导件20L、20R(在图8中图示出右侧引导件20R)进行支承。在剖视下,风道支承构件6具有L字状。风道支承构件6具备以沿着前部侧梁10L、10R的前表面部10b的方式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面部6a、以及从第一面部6a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面部6b。第一面部6a和第二面部6b由相同的构件一体地形成。例如,第一面部6a焊接于前部侧梁10L、10R的前表面部10b。
第二面部6b以沿着前下梁12的前表面部12b的凸缘部12e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第二面部6b比前下梁12的前表面部12b的凸缘部12e前端向前方延伸。第二面部6b配置为在板构件4向上方旋转的旋转轨迹R1上与板构件4的突出部44重合。
<接触缓冲构件7>
如图4所示,接触缓冲构件7设置于前下梁12的下表面。接触缓冲构件7是在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2(参照图8)上与板构件4重合的托架。
接触缓冲构件7具备与前下梁12的下表面连结的托架主体7a、以及从托架主体7a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7b。上方延伸部7b的上端配置于板构件4的后表面部4k与前下梁12的前表面部12b之间。上方延伸部7b配置为在板构件4向下方旋转的旋转轨迹R2上与板构件4重合。
如以上说明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前下梁12,其以跨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前部侧梁10L、10R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板构件4,其配置于前下梁12的前方,并且所述板构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重合的重合部30。
根据该结构,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将经由板构件4输入至重合部30的载荷向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分散。因此,容易减少连结点的数量。除此之外,与在板构件4设置用于将板构件4连结的伸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构件4具备以在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1上与前下梁12重合的方式从板构件4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44,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向上方旋转了时,突出部44与前下梁12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4向上方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设置于突出部44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5的风道支承构件6,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向上方旋转了时,突出部44与风道支承构件6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4向上方的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接触缓冲构件7,该接触缓冲构件7设置于前下梁12的下表面,且在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2上与板构件4重合,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向下方旋转了时,板构件4与接触缓冲构件7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4向下方的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设置于板构件4的上表面的风道5,板构件4具备能够设置风道5的风道设置部43,风道设置部43配置于比板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板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与风道设置部43具有板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以上的高度的情况相比,在将风道5设置到风道设置部43时容易将空气的导入口确保得较大,因此冷却性能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前下梁12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12d,倾斜下表面部12d设置于比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板构件4具备以沿着倾斜下表面部12d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倾斜下表面部12d的倾斜上表面部42,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通过板构件4的倾斜上表面部42与前下梁12的倾斜下表面部12d连结,从而即使是前下梁12中高度低的部分也能够稳定地固定。除此之外,能够在前下梁12的上方确保空间,因此设计自由度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构件4在比重合部3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处连结于前下梁12,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与板构件4在与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连结于前下梁12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上方及下方旋转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重合部30具有贯通孔31,该贯通孔31将前部侧梁10L(10R)、前下梁12及板构件4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32穿过,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经由重合部30的贯通孔31而利用螺栓32将前部侧梁10L(10R)、前下梁12及板构件4连结,因此能够简化连结结构。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合部30具有单一的贯通孔31,从而与重合部30具有多个贯通孔31的情况相比,容易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车身结构为配置于车辆前部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车身结构也可以是配置于车辆后部的车身后部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下横梁是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3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12,板构件4配置于前下梁12的前方,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下横梁是配置于车辆后方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位于下部的后下梁,板构件4配置于后下梁的后方。即,板构件4只要配置于比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板构件4具备以在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1上与前下梁12重合的方式从板构件4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4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板构件4也可以不具有突出部44。例如,突出部44也可以不是由与板构件4相同的构件一体地形成的肋。例如,突出部44也可以是由与板构件4不同的构件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具备设置于突出部44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5的风道支承构件6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风道支承部也可以设置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与突出部44重合的位置。例如,车身前部结构1也可以不具有风道支承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具备接触缓冲构件7,该接触缓冲构件7设置于前下梁12的下表面,且在板构件4将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R2上与板构件4重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接触缓冲构件7也可以是在前下梁12以外的框架设置的托架。例如,车身前部结构1也可以不具有接触缓冲构件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具备设置于板构件4的上表面的风道5,板构件4具备能够设置风道5的风道设置部4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风道设置部43也可以设置于板构件4以外的框架。例如,板构件4也可以不具有风道设置部4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前下梁12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12d,倾斜下表面部12d设置于比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前下梁1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板构件4具备以沿着倾斜下表面部12d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倾斜下表面部12d的倾斜上表面部4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前下梁12也可以具备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前表面部。例如,板构件4也可以具备沿着铅垂前表面部并且连结于铅垂前表面部的铅垂后表面部。例如,前下梁12也可以不具有倾斜下表面部12d。例如,板构件4也可以不具有倾斜上表面部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板构件4在比重合部3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处连结于前下梁1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板构件4也可以在与重合部30中的连结位置P1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连结于前下梁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重合部30具有单一的贯通孔31,该贯通孔31将前部侧梁10L、10R、前下梁12及板构件4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32穿过,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重合部30也可以具有多个贯通孔31。例如,板构件4可以分别在左右的重合部30利用多个螺栓32而与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共同紧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Claims (9)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具备:
左右一对侧梁,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下横梁,其以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
板构件,其配置于比所述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所述侧梁及所述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构件具备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风道支承构件,所述风道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接触缓冲构件,所述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所述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板构件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的风道,
所述板构件具备能够设置所述风道的风道设置部,
所述风道设置部配置于比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梁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
所述倾斜下表面部设置于比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
所述板构件具备以沿着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倾斜上表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构件在比所述重合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处连结于所述下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合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将所述侧梁、所述下横梁及所述板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
所述板构件配置于所述前下梁的前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21380 | 2019-06-28 | ||
JP2019121380A JP6942161B2 (ja) | 2019-06-28 | 2019-06-28 | 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41218A true CN112141218A (zh) | 2020-12-29 |
CN112141218B CN112141218B (zh) | 2022-12-02 |
Family
ID=7388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3508.4A Active CN112141218B (zh) | 2019-06-28 | 2020-06-23 | 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42161B2 (zh) |
CN (1) | CN11214121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73212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前部構造 |
JP2012153260A (ja) * | 2011-01-26 | 2012-08-16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車体前部 |
JP2014111400A (ja) * | 2012-12-05 | 2014-06-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脚払い構造 |
JP2015071348A (ja) * | 2013-10-02 | 2015-04-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8095187A (ja) * | 2016-12-16 | 2018-06-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フロント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04202B2 (ja) * | 2015-11-09 | 2018-04-0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2019
- 2019-06-28 JP JP2019121380A patent/JP694216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23 CN CN202010583508.4A patent/CN1121412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73212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前部構造 |
JP2012153260A (ja) * | 2011-01-26 | 2012-08-16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車体前部 |
JP2014111400A (ja) * | 2012-12-05 | 2014-06-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脚払い構造 |
JP2015071348A (ja) * | 2013-10-02 | 2015-04-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8095187A (ja) * | 2016-12-16 | 2018-06-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フロント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08137A (ja) | 2021-01-28 |
CN112141218B (zh) | 2022-12-02 |
JP6942161B2 (ja) | 2021-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56591B1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JP5316278B2 (ja) | 車両の充電ポート構造 | |
JP6135336B2 (ja) | フェンダーホルダ周辺構造 | |
CN110901362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JP6269246B2 (ja) | 前部車体構造 | |
JP4943494B2 (ja) | 車両衝突時の補機ガイド構造 | |
US9242676B2 (en) |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CN105313982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7392584B2 (ja) | 車両のバッテリ保護構造 | |
JP2020026220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WO2017069015A1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109664948B (zh) | 车辆前部构造 | |
CN112141218B (zh) | 车身结构 | |
US20220402346A1 (en) |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 |
CN103221295B (zh) | 车体前部结构 | |
JP2018122749A (ja) |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前部構造 | |
JP5092728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18122691A (ja) |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配置構造 | |
JP7200611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JP7077863B2 (ja) | シフトブラケット | |
JP2021104756A (ja) | 保護部材及び保護構造 | |
JP2009083688A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JP2020026219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JP6107796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JP7331740B2 (ja)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