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95C -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95C
CN1121295C CN00802664A CN00802664A CN1121295C CN 1121295 C CN1121295 C CN 1121295C CN 00802664 A CN00802664 A CN 00802664A CN 00802664 A CN00802664 A CN 00802664A CN 1121295 C CN1121295 C CN 11212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mp
groove
working flui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2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6859A (zh
Inventor
保坂昭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di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di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di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di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6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6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10Supply or regeneration of working med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2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2)具有:储留槽(21)和位于其上、在加工槽(12)的上方位置的辅助槽(22);过滤装置(23)和其上游侧、下游侧的第1泵(P1)、第2泵(P2)。加工槽(12)的加工液由过滤装置(23)过滤,由第1、第2泵(P1)、(P2)吸入辅助槽(22)。然后,过滤后的加工液从辅助槽速送入加工槽。在放电加工中,加工液从加工槽吸出,经过滤、冷却直接循环至加工槽。在循环管路上,追加了射流管路和第3泵。另外,在设有与过滤装置(23)并列的,含有安全阀(RV)的溢流管路(K)的同时,为了安全对策上有效,设有与第1泵(P1)及过滤装置(23)并列的调整管路(H)。

Description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该加工液供给装置从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槽回收放电加工液,经净化再供给加工槽。
背景技术
放电加工是一种加工方法,即,在预定的放电加工间隙(以下简称加工间隙),在对峙配置的被加工物和工具电极(以下简称电极)之间,间断地施加所要的加工电压,连续地进行放电的同时,使被加工物和电极相对移动,将被加工物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为了该放电加工更好地进行,在放电间隙供给放电加工液。
该放电加工液作为放电加工的加工介质,在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1个作用是:从加工间隙迅速除去由于放电产生的加工屑及由于伴随放电的热量使加工液自身变质形成的焦油状的生成物。第2个作用是:冷却加工间隙的由于放电产生的热量,使放电加工顺利进行的同时,抑制由于热膨胀引起的被加工物的变形。第3个作用是:维持加工间隙的绝缘性,使良好的放电加工能够继续。因此,特别是在使用水质的加工液的场合,如后面所述水的电阻率可以调整。
因此,在加工槽中供给放电加工的加工液,从经储留槽回收后,到再供给加工槽之间,要经过过滤、冷却,根据需要调整电阻率。对于备有射流喷嘴等射流装置的放电加工装置,也是将加工液过滤成与原先相同的加工液后供给加工间隙。如此,放电加工装置,具备管理、供给加工液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这样的加工液供给装置,一般具备包含清液槽和污液槽的储留槽。在污液槽,从加工槽排出的加工液暂时回收,液中的比重比较重的加工屑在此沉淀。并且,将该污液槽的加工液用泵吸上来送入过滤装置,除去液中的加工屑,储留在清液槽。清液槽的净化后的加工液,通过泵再供给加工槽,根据需要作为射流供给加工间隙。
这样的加工液供给装置,进一步,具备用于将加工槽的加工液维持在设定温度的加工液冷却装置。另外,特别是利用水质的加工液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例如,具备包含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净水器的电阻率管理装置,该电阻率管理装置将加工液的电阻率维持调整在设定范围内。
以上所述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主要有以下需要改良的课题。
第1课题是,缩短给空的加工槽供给加工液(以下,简称速送)的时间,即,速送时间。已往,在将被加工物浸没在加工液中,进行放电加工的场合,应该供给加工槽的加工液的量比较多,存在到充满加工槽的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因此,有人提案设置将加工液短时间内供给空加工槽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比加工槽高的位置,预先将加工液供给到与加工槽相匹敌的大容量的清液槽。这种提案,在例如日本特开平5-004117号公报、特开平5-042424号公报中被公开。
第2课题是,减小加工液供给装置的占地面积。已往,将被加工物浸没在加工液中进行加工的放电加工装置,在加工结束后,为了交换被加工物,有必要将加工槽的加工液暂时回收在容量与加工槽的容积相匹敌的污液槽。另外,为了将经净化的加工液在短时间内供给空的加工槽,也有必要将容量与加工槽的容积相匹敌的经净化的加工液储留在清液槽。结果,存在以下问题,即,污液槽和清液槽合并起来的储留槽的容量成了加工槽的容量的2.5至3.0倍,加工液供给装置必要的占地面积相对放电加工装置全体的占地面积,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作为这个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增加储留槽的高度、及将污液槽和清液槽分两层重叠设置等尝试,以使储留槽的占地面积变小。这些方法,在例如日本特开平4-171123号公报中被公开。
第3课题是,在放电加工中,有效地进行以下过程,即,加工槽的加工液的一部分回收、过滤再回到加工槽(以下简称循环)。已往,在储留槽具备污液槽和清液槽的场合,加工槽的加工液的一部分被污液槽回收,通过过滤器被过滤,暂时储留在清液槽。如此,清液槽的加工液再供给加工槽,进行循环。在这种场合,为在下回的放电加工开始时,为了能将清净的加工液速送给空的加工槽,有必要在上回的放电加工中,在清液槽中大量储留比循环所必要的加工液的量多的多的加工液。因此,需要用于大量过滤的排液量大的泵及过滤装置,在成本上也是一种浪费。另外,特别是,在使用水质的加工液时,在加工液储留在大的液槽期间,和更多的空气接触,由于二氧化碳的溶入等,也发生加工液的电阻率降低的问题。作为该问题的对策,有人考虑,在放电加工进行期间,将溢出的加工液直接用泵回收,经过滤器过滤后立即返回加工槽。这些方法,在例如日本实开平5-037422号公报、特开平8-215940号公报、实用新案2557992号公报等中被公开。
如以上所述,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存在各种各样应该改良的问题,对此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但是,不能说,这些对策充分解决了上述全部的课题。因为这类的加工液供给装置,不用说要求其加工液槽的占地面积尽可能小,能有效地使加工液过滤、循环,将清净的加工液迅速的供给加工槽,而且要求其即使发生供给装置的泵产生故障、过滤装置的网眼被堵塞等问题也决不陷入重大故障。
发明的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其不仅占地面极小,而且缩短了向空的加工槽速送加工液的速送时间,还有效地过滤在放电加工中循环的加工液。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地实施了回避重大故障的安全对策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加工液供给装置来达到。
即,给将被加工物收容并浸没在加工液中的加工槽供给放电加工液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其构成包含:
将上述加工槽的放电加工液回收并储留的储留槽;
设在上述储留槽的上方,处于比上述加工槽高的位置的辅助槽;
配置在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之间的过滤装置;
连接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的主供给管道,该管道具备成串联连接的第1泵、上述过滤装置、第2泵;
从上述加工槽,在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连接于上述主供给管路,在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从上述主供给管路分支,连接于上述加工槽的循环管路;
具有第1排泄阀,从上述辅助槽连接于上述加工槽的速送管路;
具有第2排泄阀,从上述加工槽连接于上述储留槽的排泄管路;
位于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的第1、第2控制阀。
位于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的第3、第4控制阀。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清净的加工液能够暂时地储留在设置在污液槽上方的小型的过滤装置和辅助槽中,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设置已往的大清液槽。因为,在准备工序等时间,预先将加工液吸入设置在高于加工槽的辅助槽中,做好准备,在向加工槽速送加工液时,使加工液从该辅助槽向加工槽迅速流下的同时,从储留槽向辅助槽吸入只依靠辅助槽而出现不足的不足部分的加工液,因此,将加工液向加工槽速送的时间实质上只是将不足部分的加工液吸入辅助槽的时间,实现在更短的时间内能够进行速送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进一步增设如下设备:
具备第3泵的射流管路,该射流管路在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从上述循环管路分支,连接于放电加工装置的射流装置;
在上述射流管路中,对上述射流管路有选择的进行开闭的第5控制阀群。
根据以上构成,从加工槽回收加工液,经过滤后向加工间隙射流的射流动作,直接地而且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液的循环有效地被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进一步增设如下设备:
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在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从上述主供给管路分支,在上述第3泵的吸引侧与包含该第3泵的上述射流管路合流,在该第3泵的排出侧从上述射流管路分支,连接于上述辅助槽;
对上述旁路管路有选择的进行开闭的第6控制阀。
根据以上构成,加工液供给装置向辅助槽吸入加工液时,除了由主供给管路吸入外,可以利用射流管路的第3泵吸入,因此,加工液的向加工槽速送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任意一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进一步增设如下装置:
包含有安全阀的安全管路,连接于上述过滤装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与该过滤装置并列设置;
调整管路,连接于上述第1泵的上游侧的分支点和既是上述过滤装置的下游又是上述第2泵的吸引侧的合流点,与上述第1泵及上述过滤装置并列设置。
如此,加工液供给装置通过具有与上述过滤装置并列的安全管路,而且,具有与上述第1泵及过滤装置并列的调整管路,不用说没有必要使上述第1泵、第2泵有很大的排液量,万一发生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堵塞等事件,过滤装置也不会破裂,即使发生上述泵的任何一方的故障,也不会马上发生泵故障。
简单的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全体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过滤装置的概要,从侧面看的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的配管管路图。
图5是表示加工液供给装置从储留槽向辅助槽吸入加工液的状态的配管管路图。
图6是表示加工液供给装置从辅助槽向加工槽速送加工液的同时,从储留槽向辅助槽吸入加工液的状态的配管管路图。
图7是表示在放电加工中,加工液供给装置在加工液循环的同时,进行射流的状态的配管管路图。
图8是表示加工液供给装置在从加工槽回收加工液的同时,从储留槽向辅助槽吸入加工液的状态的配管管路图。
发明的最佳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理想的实施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例示的放电加工装置是使用水质的加工液的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放电加工装置是刻模放电加工装置的场合,也大致具备同样的液槽、射流装置。
放电加工装置包含以下装置构成:放电加工装置主机;加工液供给装置2;图上未示出的放电加工用的电源装置及数值控制装置。在床身3上设置了工作台11,在工作台11上,设置了由4块壁材构成的加工槽12。
在图1中所示的加工槽12表示去掉前面的门的状态。在该加工槽12中,被加工物WP被安装在图上未示出的工件台上收容。另外,设有从加工槽12回收溢出的加工液,并被一个堤堰12a隔开的溢出用小屋12b。通过上下调整该堤堰12a,可以调整加工槽12中加工液的液面上限。
在被加工物的上侧,上侧导轨组件13通过上臂安装在加工头4上,该导轨组件13包含:向加工间隙喷出加工液的射流的上侧喷嘴UN;图上未示出的引导从上侧送出的移动式导线电极WE的上侧线材导轨。另外,在被加工物的下侧,下侧导轨组件14贯通加工槽12的壁面,安装在设在立柱5上的下臂上,该导轨组件14包含:向加工间隙喷出加工液的射流的上侧喷嘴LN;图上未示出的引导从上侧送出的移动式导线电极WE的下侧线材导轨。
立柱5可以移动地设在加工槽12的后侧的底座3上,由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的下侧部件51和可以沿与X轴垂直的Y轴方向移动的上侧部件52构成。加工头4安装于该立柱5上。
加工液供给装置2与放电加工装置主机相邻接设置。该加工液供给装置2具有:储留槽21R、置于储留槽之上的辅助槽22、过滤装置23、冷却装置24(以下简称冷却器)。另外,该加工液供给装置2,如图2所示,设有第1泵P1、第2泵P2,及根据需要设置的第3泵P3。图1至图3没有示出的配管管路、沿该管路适当配设的各种控制阀、检测器等如后述的图4所示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储留槽21仅仅由污液槽构成。储留槽21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在床身3的空间的作为辅助箱的第1槽21L;设置在加工液供给装置本体2的下部,作为主箱的第2槽21R;连通管21P。这些储留槽,21L和21R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液槽,但是,通过将储留槽21分割成两个槽,储留槽21R的占地面积仅限于底座3侧的占地面积的部分,占地面积变小。而且,由于储留槽21L位于加工槽12的正下方,仅仅在加工槽12的底部设排泄的开口,就可以配置成不使直径比较大的排泄管15突出在放电加工装置主机1的外侧,排泄配管变的简洁。当然,储留槽21不分割,只是第2槽21R也可以。因为储留槽21的分割和本发明的宗旨没有任何关系。
储留槽21的容积以加工槽12的最大容量为基准确定。储留槽21的最大容量至少比加工槽12的最大容量多出从加工槽12溢出进行循环的加工液的量,是加工槽12的最大容量的1.2倍左右。但是,放电加工装置是如本实施例中的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的场合,储留槽21以加工槽12的大约1.5倍程度的容量形成。这是由于在反复使用期间,水质的加工液蒸发,在初期提供的加工液的量会减少。另外,是由于吸不出滞留在储留槽21的底部的一定程度的量的加工液。
辅助槽22设置于配置在储留槽21的几乎正上方的框架25的台上,它的底面位于比加工槽12的上平面高的位置。辅助槽的容量形成为如后述的加工槽12的1/2(一半)左右的容积就可以了。通过这种方式,辅助槽22和泵P1、P2、P3、过滤装置23、冷却器24都设置在储留槽21R上。
过滤装置23设置在储留槽21的第2槽21R盖上的、被框架25围起来的空间里。该过滤装置23将污浊的加工液过滤成清净的加工液供给下游。
进行详细的说明的话,过滤装置23由过滤器23a和收容该过滤器23a的过滤器箱23b组成,如图3所示。过滤器23a将从储留槽21、加工槽12压送来的污浊的加工液过滤,使其变清净,因此,根据需要设置1台至2台。在该实施例中,过滤器23a采用内压式的过滤器。这是为了,过滤器的网孔被堵塞时,使最大达到2kgf/cm2左右的加工液的压力不直接作用于过滤器箱23b的箱壁而使之不承受大的压力。过滤器箱23b是以液密方式对外部隔离过滤后的加工液的容器。从该容器中,加工液马上通过第2泵P2被吸走,因此,过滤器箱23b即使是小容量的容器也没有关系。
在过滤器箱23b的中心,插设有管芯23c,从第1泵供给的加工液,被压送入管芯23c内,通过管芯23c的细孔,被压送入过滤器23a内,由过滤器23a过滤。而且,为了使过滤后的加工液集中在一个地方以便容易吸出,将过滤箱23b倾斜安装,在它的最下部,安装由出口配管口23d。另外,为了过滤器箱23b内的过滤器23a的交换容易进行,在箱内安装有导轨23e,过滤器23a载置于其上。23f是通气孔,在过滤器23a的交换后初次送加工液时,开放通气孔23f,排出过滤器箱内的空气。但是,在过滤器箱23b的容积小的场合,省略通气孔的安装也可以。在过滤器箱23b的下部,设有省略其图示的排泄口,在23a的交换时,开放该排泄口,排出过滤器箱23b内的加工液。
将加工液冷却至设定温度的冷却器24设置在立设于图2的框架25的后部的台26上,该冷却器为现有的公知技术。
在图4中,示出了图1至图3示出的加工液供给装置2的配管管路。加工液只储留在储留槽21中,该图的状态是在最初加工液供给储流槽21之后不久的状态,或者,放电加工装置最近没有加工的计划,处于休止的状态。设在辅助槽22中的液面传感器S2是用于检测供给辅助槽22需要的量的加工液的装置。另外,安装于上侧导轨组件13的液面传感器S1是用于,在放电加工中供给加工液时,检测加工液的液面高度并设定液面高度的装置,即使在上侧喷嘴在加工中上下移动的场合,也配合其移动设定加工液的液面高度。当然,也可以使图1中说明的堤堰12a设定液面的高度。图中的泵、控制阀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的图示省略了。
首先,对于6路主要的配管管路的概略进行说明。这些管路,为了便于理解它的功能,从方便角度被赋予了功能上的称呼。因此,对于功能上重复的部分的配管管路被赋予了重复的称呼。
管路A是从储留槽21连接到辅助槽22的主供给管路,包含:第1泵P1、过滤装置23、第2泵P2、冷却器24。使用该管路A,将加工液从储留槽吸入辅助槽22。
管路B是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以加工槽12为起点,在主供给管路A的第1泵P1的上游侧的合流点J1连接于主供给管路,从冷却器24的出口侧下游的分支点J8分支,回到加工槽12,该循环管路的大部分管路和主供给管路A是共同的,和主供给管路A共有泵P1、P2、过滤装置23、冷却器24等。使用该管路B,使加工液从加工槽12被吸出,经过滤、冷却再回到加工槽12,进行循环。
管路D是从辅助槽22的排泄口连接到加工槽12的速送管路,以比较大的直径的管子形成,在向加工槽12速送加工液时使用。
管路E是将加工槽12的加工液向储留槽21排出的排泄管。
管路C是为放电加工装置具备射流装置的场合配备的配管,在本实施例中,管路C是射流管路,该射流管路从在主供给管路A的泵P2和冷却器24之间的分支点J6分支,包含第3泵P3,连接于射流装置的上侧喷嘴UN和下侧喷嘴LN。使用该管路,为上侧喷嘴UN和下侧喷嘴LN供给高压的射流用的加工液。因此,第3泵P3是可以排出比较高的压力的加工液的,所谓的高压泵。
管路G是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从主供给管路A的第1泵P1的吸引侧上游的分支点J3分支,在第3泵P3的吸引侧的合流点J9连接于射流管路,在第3泵P3的排出测的分支点J10分支,最后到达辅助槽。该旁路管路G是这样一种配管管路,即,作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要素不是必须的,但是,作为一个实施例,具备的话,可以得到好的结果。在该管路G具备的场合,通过主供给管路A向辅助槽22吸入加工液时,也可以通过在该管路G与主供给管路A的分支点J3的上游的管路和射流管路C的第3泵吸入加工液。另外,原本是高压泵的第3泵,在低压排出时,可以得到相当大的排液量,因此,在如上述的吸入作业中,起到很大作用。
在此,对于在主供给管路A和循环管路B共同的管路上的泵P1和泵P2进行补充说明。
第1泵P1是将加工液从加工槽12或储留槽21吸入,通过过滤装置23过滤的主要的泵。因此,该泵必须具有这样的排液能力,即,将所希望的量的加工液从储留槽或者加工槽吸入,在克服过滤器23a的过滤阻力的同时送入过滤箱;但是,不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即,将加工液压入辅助槽22的能力。因此该泵可以采用比将加工液过滤后再吸入辅助槽方式的泵更小型的泵。
第2泵P2设在过滤装置23的出口侧,和第1泵P1成串联配置,是第1泵的辅助泵。该泵P2必须有这样的排液能力,即,吸入经过滤装置23过滤的加工液,经由冷却器24,输送至辅助槽22或者加工槽12。因此,因为该泵P2仅仅是辅助第1泵P1的泵,所以,它的排液能力比第1泵P1稍小一些,小型的泵就足够了。另外,因为该泵P2从过滤装置23吸引加工液,所以可以提高过滤装置23的过滤效率。该过滤装置23的过滤效率的提高使从加工槽12出来的污浊的加工液直接通过过滤装置23,使直接回到加工槽12的循环动作更有效。
在以上的管路中,设有如以下说明的控制阀。在第1、第2泵P1、P2的排出侧,分别设有定流量阀L1、定流量阀L2。它们的作用是分别调整从泵P1、泵P2排出的加工液的流量,不使过大的负荷或负压分别施加在串联连接的2个泵上。即,不使泵P1的排液量过大,另外,不使泵P2的吸入侧产生负压,定流量阀L1的流量比定流量阀L2的流量稍多。当然,不采用定流量阀,而采用流量控制阀也可以。在这种场合,通过流量控制阀进行流量控制的话就可以了。另外,标号省略的单向阀分别配置在泵P1、P2的至少吸引口或排出口的任何一方,它们的作用是在停止运转时,防止加工液逆流。
在主供给管路A和循环管路B上,在合流点J1的上游设有第1控制阀V1和第2控制阀V2,在分支点J8的下游设有第3控制阀V3和第4控制阀V4。通过这些控制阀,管路进行开闭,及进行主管路和循环管路的切换。即,在向辅助槽22吸入加工液时,主供给管路A上的控制阀V1和V3打开,循环管路B上的控制阀V2和V4关闭,利用主供给管路A。另外,加工液循环时,控制阀V2和V4打开,控制阀V1和V3关闭,利用循环管路。
在射流管路C上,作为第5控制阀群,设有以下控制阀:分支点J6下游的控制阀V51;在增加旁路管路G的场合,必要的分支点J10下游的控制阀V52;在增加以后说明的连接射流管路M的场合,必要的分支点J11下游的控制阀V53;在这些控制阀打开时,使用射流管路C。即,循环管路B的控制阀V2打开,通过第1泵P1从加工槽12吸引加工液,经过滤装置23过滤,由第2泵进一步向下游送出。而且,过滤后的清净的加工液被送入射流管路C,通过第3泵P3加压,最后供给喷嘴UN、LN,供给加工间隙。
在速送管路D中,设有第1排泄阀D1,该排泄阀在将位于高位的辅助槽22的加工液短时间内供给低位的加工槽12时,打开。
在管路E中,设有第2排泄阀D2,该排泄阀在将加工槽的加工液向储留槽21急速地排出时,打开。
在旁路管路G的分支点J10的下游,设有作为第6控制阀的控制阀V6。将作为射流管路C的第5控制阀群的其中之一的控制阀V52关闭,打开控制阀V6,使用该管路G。
接下来,对于图4的涉及安全对策的配管管路进行说明。管路H是调整管路,该调整管路在第1泵P1的吸引侧的分支点J2分支,连接于过滤装置23和第2泵P2之间的合流点J5,短路经由第1泵P1和过滤装置23的管路。因此,调整管路H具有以下作用:在成串联配置的第1泵和第2泵之间,使超过泵P2的吸引量,从泵P1排出的剩余的加工液返回泵P1的吸引侧。另外,调整管路H,在万一泵P1和泵P2之间的排出量不相匹配时,供给(还流)不足(过量)的加工液。
例如,在第1泵P1因故障不能充分给第2泵输送液体时,及过滤装置23网孔被堵塞时,调整管路H直接为第2泵P2供给不足部分的加工液。反过来,因为第2泵P2故障,从第1泵P1的供给过剩时,调整管路H将过剩的加工液还流到第1泵P1的吸引侧。因此,可以避免如下重大的,不可逆的故障发生,例如,第2泵P2由于负压发生空穴及由于空运转发生烧毁等,第1泵由于过负荷烧损等。当然,这些故障的发生,通过图示省略的惯用技术,例如,通过管路中的压力开关检测,或者通过感应泵马达的过负荷电流,使马达停止的热敏继电器检测,控制泵使其迅速停止,但是,有这样的调整管路H的话,在通过上述控制使泵停止期间,持续的故障不会引起重大的故障。
如此,调整管路H调整中介过滤器23成串联配置的主供给管路的两个泵的送液量,因此,位于两个泵之间的过滤装置23不管是小的容器也好,还是密封的容器也好,都会产生使主供给管路A或循环管路B的送液不超负荷运转的效果。这是因为没有要求过滤装置23具有调整、缓冲这些泵的送液量不平衡的功能。
管路K是安全管路,该安全管路在第1泵P1和过滤装置23之间的分支点J4分支,连接于过滤装置23和第2泵P2之间的合流点J5,包含有安全阀RV。在由于过滤器23a的网孔被堵塞,加工液的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压时,该实施例中为大约2kgf/cm2,该安全阀RV开放,该管路K连通。管路K连通后,从第1泵排出的加工液通过安全阀直接送入第2泵P2的吸引侧。这时,从第1泵送出没有被第2泵吸入的加工液,通过调整管路H回到第1泵P1的吸引侧,这些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说明。
这样,安全管路K和调整管路H配合动作,在过滤器23a的网孔被堵塞时,实质上将过滤装置23从主供给管路A切离,防止过滤器23a的破裂事故及泵P2的空穴或者泵P1、P2的烧毁。因此,管路K,在向辅助槽22吸入加工液时,在使加工液向加工槽12循环时,在确保过滤装置23及泵P1、P2的安全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图4中,管路K的合流点与主管路A和管路H的合流点J5相一致,但是,只要在过滤装置23和第2泵P2之间合流,在合流点J5近旁的上游或下游的任何位置合流都没有关系。
在图4中,除了上述管道,还具备几条管路。管路Q是向储留槽21回收超过所要高度的液面高度而溢出的加工液的溢出管路,该所要高度是通过加工槽12的堤堰12a设定的。另外,管路R是向储留槽21回收辅助槽22的液面高度满水后溢出的加工液的溢流管路。管路T是用于,在交换过滤器23时,排走积留在过滤箱中的加工液的排液管路。
在使用水质的加工液的本实施例的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除了上述装置以外,必须有电阻率管理管路。管路N是电阻率管理管路,在第2泵P2和冷却器24之间的分支点J6分支,连接于冷却器24的出口侧的合流点J7,具备具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净水器27和控制阀V8。而且,在主供给管路A设有电阻率计。该电阻率计IM检测出通过主供给管路A的加工液的电阻率值,输出给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该检测值和预先设定的电阻率值相比较。然后,检测值比所定的设定值低时,控制装置打开控制阀V8使加工液通过净水器,将加工液的电阻率值向高调整。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设有为自动连接装置6供给加工液的连接射流管路M。该管路M在射流管路C的控制阀V53的上游侧最近的分支点J11分支,连接于自动连接装置6,具有控制阀V7。在将线电极从上侧导轨组件13向下侧导轨组件14插通时,控制阀V53关闭,控制阀V7打开,加工液供给自动连接装置6,自动连接装置6形成将线电极的顶端引入插通方向的喷射水流。这时,加工液的压力通过泵P3被加压,这与射流的场合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在图4中示出的手动阀等,只在紧急情况下或者设备维修或点检时使用,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上述说明的使管路自动开闭的控制阀、阀等使用电磁阀、空气控制阀等。
接下来,对照图5至图8对本发明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的加工液的供给过程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以粗实线表示的配管管路是主要使用的管路;以粗虚线表示的配管管路是辅助用管路;以细实线表示的配管管路是根据需要使用的管路,或者为了确保安全使用的管路;以虚线表示的配管管路是不使用的管路。另外,图中省略了使各控制阀和泵动作的控制装置及它们与控制装置之间的控制用配线。
在快速供给空加工槽加工液前,即,速送前,首先进行将加工液吸入辅助槽22的速送准备动作。图5是该吸入动作将要结束时的状态图。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输出速送准备的指令信号后,如图5所示,主供给管路A的控制阀V1和控制阀V3打开,第1泵P1和第2泵P2运行,加工液从储留槽21吸出,经过滤装置23过滤,经冷却器24冷却,送入辅助槽22。这时,选择射流管路C的控制阀V51及V52、选择循环管路的控制阀V2及V4、速送管路的排泄阀D1,当然是关闭的。另外,只要过滤器23a不发生网孔堵塞,安全阀RV就是关闭的,安全管路K关闭。另外,从泵P1排出的超过泵P2的吸入量的加工液通过调整管路H还流到泵P1的吸引侧。另外,根据需要,打开控制阀V8,使加工液通过净水器27,维持加工液的电阻率值在预定的设定值。
因为该速送准备动作和加工槽12周边的操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最好可以在准备工序等期间实行。在这种场合,几乎不会使工作人员意识到该速送准备动作是没用的等待时间。
在图5中,在进一步具有旁路管路G的场合,除了通过主供给管路A吸入加工液,还可以通过旁路管路G进行加工液的吸入。即,打开控制阀V6,同时,第3泵P3运行,加工液通过旁路管路G被吸入辅助槽22。通过这种方式,仅靠第3泵吸入加工液的量就可以使吸入所需的时间缩短。
在液面检测传感器S2终于检测出辅助槽22的加工液的液面高度后,泵P1、P2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待机。这时,从辅助槽22溢出的加工液从溢流管路R返回储留槽21。
接下来,在速送的指令信号输出后,如图6所示的排泄阀D1立即开放,加工液利用辅助槽22和加工槽12的高度差,从速送管路D一气流下。这时,通常,主供给管路A的第1、第2泵P1、P2继续运转,向辅助槽22追加吸入的加工液立即流入加工槽12。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辅助槽22的容积是加工槽12的容积的1/2左右是所希望的,预先吸入辅助槽22的液量比应该速送给加工槽12的加工液量少是平常的,所以,采用如上述方式持续进行不足部分的吸入。而吸入加工液的时间比加工液流下的时间长得多,所以将加工液持续吸入辅助槽22的时间成为速送时间。即,速送时间不是将所希望的加工液的全量从一开始供给加工槽12的时间,而是以该全量减去预先储留在辅助槽22的加工液量,将不足部分的加工液吸入辅助槽22的时间。
在这样的速送动作中,与速送准备动作时同样,根据泵P1和泵P2的排液能力差,加工液在调整管路H中还流。另外,安全管路K是为异常时备用的,速送动作中关闭。另外,最好可以利用旁路管路G和第3泵P3向辅助槽22补充吸入。另外,电阻率管理管路N根据需要打开。
对该速送时间具体的在多大程度上被缩短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前所述,辅助槽22的容量最好在加工槽12的最大容量的1/2程度,因此假定正好是1/2的话,希望的速送时间,应该供给加工槽12的加工液的容量,及至少两个泵P1及P2的加工液的排液能力,假如按如下选定。即,为了用5分钟速送和加工槽的最大容积约400升相等的加工液,辅助槽22的容量是加工槽12的容量的1/2程度,约200升,由泵P1、P2进行的排液能力选定为每分钟40升。这时,过滤器箱23b的容量大约是50升就可以了。
在这样选定的场合,速送最大容积约400升的加工液的时间是吸入辅助槽22不足的200升的加工液的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强。另外,应该速送的液量是300升就可以的场合,不足的加工液的量只是100升,结果,速送时间就为约2分30秒强。作为极端的例子,在应该向加工槽速送的液量是200升的场合,加工液没有不足,因此,速送时间仅是加工液从上述排泄口流下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成为20秒左右。与此相对,不使用辅助槽22,从空的状态向加工槽速送全量的加工液400升的场合,速送时间需要10分钟左右。
如此,在本实施例的场合,速送时间和以往相比缩短到1/2以下。特别是,在需要速送的加工液和辅助槽22的容积相等的场合,基本上不需要速送时间。而且,向辅助槽22的吸入作为速送准备动作在准工序备等期间进行,工作者意识到的到向加工槽供给加工液结束的等待时间,只是该短时间的速送时间。
在具有旁路管路G的场合,除了上述的速送动作之外,还可以利用管路G的泵P3吸入。在上述的具体的事例中,在由泵P3进行的送液能力是每分钟40升的场合,向辅助槽22吸入的能力就会倍增,因此,供给上述最大容量约400升的加工液的速送时间就缩短到2分30秒。另外,应该向加工槽供给的液量是300升就可以的场合,就会大幅度缩短到约1分15秒。如此,通过加上旁路管路G和泵P3,速送时间进一步缩短,结果,缩短到约1/4以下。
很快,通过加工槽12的液面传感器S1检测出加工槽12的液面,或者,通过控制装置根据送液时间计量送液量来推定满水,控制装置感知加工槽12的加工液达到所希望的液量,停止第1泵P1、第2泵P2、第3泵P3等所有的泵,关闭各控制阀,结束速送加工液的工序。
接下来,从控制装置输出放电加工开始的指令,如图7所示,控制阀V2和V4打开,形成循环管路B,同时,控制阀V51、V52及V53打开,形成射流管路C。然后,第1泵P1和第2泵P2向过滤器23、冷却器24输送加工槽12中的污浊的加工液,加工液被过滤成清净的加工液,同时,被冷却至预定的温度,从循环管路B直接循环至加工槽12。在加工中,加工槽12的加工液液面降低时,安装在上侧喷嘴UN近旁的液面传感器S1的检测信号检测出该液面的降低,打开控制阀V1从储留槽21向循环管路B补充适量的加工液,直到液面传感器S1的检测信号重新检测出液面。另外,在具有射流管路C的场合,通过循环管路B从加工槽12吸引加工液,经过滤,通过第3泵P3加压,从射流管路C顶端的喷嘴UN、LN向放电加工间隙喷出。另外,在进行自动连接时,控制阀V7打开,向自动连接装置6供给加工液。另外,作为对射流的补充说明,在第3泵P3的吸引侧具有旁路管路G的场合,在射流管路C和旁路管路G的合流点J9,污浊的加工液几乎不会被从旁路管路G侧吸入。这是因为合流点J9上游的射流管路C中的加工液,通过泵P2,被付与了排出压力。
就这样,经过滤、供给循环、射流的加工液的量被控制在从循环管路B及射流管路C供给的最低限的液量,循环、射流加工液的过滤、冷却有效地进行。当然,即使在上述循环、射流的动作中,和速送准备或者速送动作中同样,多余的加工液通过调整管路H还流。另外,安全管路K是为异常时备用的,正常时关闭。另外,电阻率管理管路N根据需要打开。
放电加工结束后,图7中的控制阀V2、V4、V52、V51、及V53关闭,同时,第1泵P1、第2泵P2、第3泵P3等所有的泵停止。
接下来,在放电加工结束,将污浊的加工液从加工槽12排出时,如图8所示,从控制装置发出排液指令,排泄阀D2打开,加工槽12的加工液从排泄管路E流入储留槽21,然后,在该排液工序中,或者在其之后,根据下一次的放电加工是否开始输入是否开始向辅助槽22吸入的指令。在不马上重新开始放电加工的场合,不将加工液吸入辅助槽22,而只储留在储留槽21,成为如图4所示的状态。另一方面,在马上重新开始加工的场合,在排液指令后,或者在排液指令的基础上使控制装置输出速送准备指令。在这种场合,在加工液从该加工槽12全部排出的工序之后,或者与此并行,控制阀V1、V3打开,同时第1及第2泵P1、P2发动,将储留在储留槽21中的加工液经过滤、冷却吸入辅助槽22。该状态与上述图5的状态相同,图8也表示在排液状态上加上速送准备状态的情形。管路H、K、N根据需要被使用是相同的。此后,加工液按预定量储留在辅助槽22中待机,如以上说明过的,根据下一个速送指令,供给加工槽。
如此,向辅助槽22吸入经净化的加工液的工序可以在排液中,或者在排液之后开始,在为了进行下一步的加工的工序准备结束前后,成为经净化的加工液已经被吸入辅助槽22中的状态。
以上,该实施例所揭示的发明的重要的要点在于:以小型的过滤装置和辅助槽替换了以往的清液槽,通过配置在仅有污液槽的储留槽上,使加工液供给装置的占地面积大幅度缩小。而且,通过在该过滤装置的上游、下游配置两个泵,同时设置安全管路K和调整管路H,以达到如下效果:即使是小型的过滤装置也可以有效的进行送液和过滤,同时,即使在过滤装置的网孔堵塞或者两个泵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也不会马上陷入重大的故障中。另外,在速送中,通过使预先吸入辅助槽的加工液从辅助槽流下,再加上继续向辅助槽吸入加工液,即使辅助槽没有与加工槽相匹敌的大小,也可以充分缩短向加工槽的速送时间。另外,加工液的循环经由过滤装置,进行从加工槽到加工槽的直接的循环,因此,能够以最低限的空间有效的进行。另外,在利用射流管路的泵通过旁路管路,辅助地向加工槽吸入加工液的场合,可以大幅度的缩短吸入时间,结果,缩短了速送时间。
上述的实施例,仅代表比较好的一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即,追加具有别的功能的管路、部件,改变配管管路的组合、部件的设置位置,或者使几条管路共用等,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使用水质的加工液的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使用油质的加工液的刻模放电加工装置,基本上可以同样实施。

Claims (4)

1.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用于向将被加工物收容并浸没在加工液中的加工槽供给放电加工液,其构成包含:
将上述加工槽的放电加工液回收并储留的储留槽;
设在上述储留槽的上方,处于比上述加工槽高的位置的辅助槽;
配置在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之间的过滤装置;
连接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的主供给管道,该管道具备成串联连接的第1泵、上述过滤装置、第2泵;
循环管路,该管路从上述加工槽在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连接于上述主供给管路,在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从上述主供给管路分支,连接于上述加工槽;
具有第1排泄阀的速送管路,从上述辅助槽连接于上述加工槽;
具有第2排泄阀的排泄管路,从上述加工槽连接于上述储留槽;
第1、第2控制阀,位于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
第3、第4控制阀,位于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
2.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用于给将被加工物收容并浸没在加工液中的加工槽供给放电加工液,其构成包含:
将上述加工槽的放电加工液回收并储留的储留槽;
设在上述储留槽的上方,处于比上述加工槽高的位置的辅助槽;
配置在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之间的过滤装置;
连接上述储留槽和上述辅助槽的主供给管道,该管道具备成串联连接的第1泵、上述过滤装置、第2泵;
循环管路,该管路从上述加工槽在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连接于上述主供给管路,在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从上述主供给管路分支,连接于上述加工槽;
具有第3泵的射流管路,该射流管路在上述第2泵的吐出侧从上述循环管路分支,连接于放电加工装置的射流装置;
具有第1排泄阀的速送管路,从上述辅助槽连接于上述加工槽;
具有第2排泄阀的排泄管路,从上述加工槽连接于上述储留槽;
第1、第2控制阀,位于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
第3、第4控制阀,位于上述第2泵的排出侧,用于选择使用上述主供给管路或上述循环管路;
上述射流管路中的第5控制阀群,该控制阀群有选择地开闭上述射流管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增加如下装置:
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在上述第1泵的吸引侧从上述主供给管路分支,在上述第3泵的吸引侧与包含该第3泵的上述射流管路合流,在该第3泵的排出侧从上述射流管路分支,连接于上述辅助槽;
用于有选择地使用上述旁路管路和上述射流管路的第6控制阀。
4.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增加如下装置:
连接于上述过滤装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与该过滤装置并列设置,包含有安全阀的安全管路;
在上述第1泵的上游侧分支出来,在上述过滤装置和上述第2泵的吸引侧之间合流,与上述第1泵及上述过滤装置并列设置的调整管路。
CN00802664A 1999-11-17 2000-09-13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212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751599 1999-11-17
JP327515/1999 1999-1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6859A CN1336859A (zh) 2002-02-20
CN1121295C true CN1121295C (zh) 2003-09-17

Family

ID=1819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266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1295C (zh) 1999-11-17 2000-09-13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533927B1 (zh)
EP (1) EP1293282B1 (zh)
JP (1) JP3806032B2 (zh)
CN (1) CN1121295C (zh)
DE (1) DE60041461D1 (zh)
WO (1) WO20010361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638A (zh) * 2010-06-24 2010-11-10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超细微放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8089A1 (en) * 2004-03-30 2005-10-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lushing and filtering system for electroerosion machining
JP2005335027A (ja) * 2004-05-28 2005-12-08 Fanuc Ltd 放電加工機、及び加工液冷却装置
JP4288223B2 (ja) * 2004-10-18 2009-07-01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導電性材料でなる被加工物に任意の形状を加工する方法および複合加工装置
US8568585B2 (en) * 2008-12-01 2013-10-29 International Water-Guard Industries, Inc.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dual use water treatment unit
CN101844315B (zh) * 2009-03-27 2012-11-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工具清洗装置
JP5321412B2 (ja) * 2009-10-28 2013-10-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工具洗浄装置
CN101829818B (zh) * 2010-04-14 2011-06-08 东莞盈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102078991B (zh) * 2010-12-31 2013-02-06 自贡市嘉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的智能交换方法及装置
JP5568117B2 (ja) * 2012-09-21 2014-08-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JP5661840B2 (ja) * 2013-03-19 2015-01-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加工槽内の状態を判別する機能を有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5892705B2 (ja) * 2013-10-16 2016-03-23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工作機械の加工液タンク
JP2015080826A (ja) * 2013-10-21 2015-04-2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液圧を検出する手段を備えた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5870143B2 (ja) * 2014-04-03 2016-02-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上下ガイドの熱変位補正機能を有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CN103894690B (zh) * 2014-04-04 2016-06-22 群基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放电加工机
CN104139224B (zh) * 2014-07-30 2016-09-07 太仓市顺昌锻造有限公司 新型火花机
CN104209611A (zh) * 2014-08-13 2014-12-17 苏州奥林五金有限公司 新型线切割机
JP2017019046A (ja) * 2015-07-10 2017-01-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JP6298025B2 (ja) * 2015-09-03 2018-03-2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加工液追加手段を有する放電加工機
JP2017109261A (ja) * 2015-12-15 2017-06-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面高さ調節機構
IT201700011390A1 (it) * 2017-02-02 2018-08-02 Marco Maglione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per macchine utensili
JP6391867B1 (ja) * 2018-02-28 2018-09-19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放電加工装置
CN108899292A (zh) * 2018-06-28 2018-11-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7023A (ja) 1987-02-10 1988-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記録媒体
JPS63197023U (zh) * 1987-06-08 1988-12-19
JPH04171123A (ja) 1990-11-02 1992-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電加工装置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JPH054117A (ja) 1991-06-26 1993-01-14 Fanuc Ltd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JPH0537422A (ja) 1991-07-26 1993-02-12 Nec Corp 回線切替方式
JP3111517B2 (ja) 1991-08-12 2000-1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US5434381A (en) * 1993-09-13 1995-07-18 T-Star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machining liquid of a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JPH07246520A (ja) * 1994-03-09 1995-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液供給装置
JP3229154B2 (ja) 1995-02-17 2001-11-12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電気加工装置の加工液供給装置及び加工液供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638A (zh) * 2010-06-24 2010-11-10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超细微放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06032B2 (ja) 2006-08-09
CN1336859A (zh) 2002-02-20
EP1293282A4 (en) 2007-03-14
EP1293282A1 (en) 2003-03-19
EP1293282B1 (en) 2009-01-21
US6533927B1 (en) 2003-03-18
DE60041461D1 (de) 2009-03-12
WO2001036139A1 (fr) 200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95C (zh) 放电加工装置的加工液供给装置
JP4518001B2 (ja) 分離方法および分離装置
JP2010188466A (ja) 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KR100897345B1 (ko) 공작기계용 고압 쿨란트 공급장치
WO2014024664A1 (ja) 分離槽及び液体浄化装置
AU2015321442A1 (en) Modular pressure control and drilling waste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subterranean borehole
KR101920167B1 (ko) 방전가공기의 작동 유체 순환 장치용 보조 탱크
JP2008036734A (ja) 切削液の循環処理システム
KR102335031B1 (ko) 절삭유 부유물질 여과장치
KR20190051404A (ko) 유수 분리기
JP2015077646A (ja) 工作機械の加工液タンク
JP4072356B2 (ja) 油水分離装置及び油水分離方法
US6969459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n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10105052A (ja) 加工液再生供給装置を備えた複合加工装置
JP2005125167A (ja) 油水分離装置
JP2011240451A (ja) 処理液浄化装置
KR102362860B1 (ko) 공작기계용 절삭유 청소장치
CN212631935U (zh) 一种机床和切削液过滤装置
US20240082937A1 (e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CN211770790U (zh) 一种线切割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67426U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油水分离净化装置
CN109877716B (zh) 一种带有进沙调节功能的水切割系统
CN219819044U (zh) 一种机床冷却液回收处理机
CN211360959U (zh) 一种新型工作液循环过滤装置
JP2010105053A (ja) 複合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