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5531A -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5531A
CN112075531A CN202011006898.5A CN202011006898A CN112075531A CN 112075531 A CN112075531 A CN 112075531A CN 202011006898 A CN202011006898 A CN 202011006898A CN 112075531 A CN112075531 A CN 112075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ed
raw materials
microb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68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o Gre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o Gre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o Gre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o Gre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68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5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5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2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02A40/818Alternative feeds for fish, e.g. in aquacul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水产饲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复合微生物菌0.05~0.5份以及食品级粘合剂0.15~0.3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混合后在60℃以下的温度下制备成成型的颗粒饲料。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原料按照上述的科学配比,使得各种成分之间能够协同配合,利于水产动物吸收,且能够被制备成饲料颗粒,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消灭鱼虾蟹等动物体内的弧菌,修复肠道和肝胰腺。特别是对于弧菌引起的虾类“偷死、白便、荧光、肠炎”等细菌性病害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很好地保障虾类等水产动物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

Description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水产饲料加工过程中,通常按比例配置好的饲料原料,然后粉碎混合后制成成型的颗粒,而制备成型的温度往往在90℃以上,在这个温度下,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被杀死。在当前虾类养殖病害频发的大环境下,养殖户迫切需要添加高含量有效活菌的饲料来投喂,以保障虾的健康。而在上述饲料加工工艺中,添加有效生物菌来进行制备成型的饲料颗粒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其成分自身具有消灭有害病菌的能力,进而可以通过避免高温灭菌过程采用冷制粒的方式加工而成,在饲料中保持具有持续灭菌的微生物菌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以通过简单的冷制粒的过程生产出具有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上述微生物水产饲料。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水产饲料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对于弧菌引起的虾类“偷死、白便、荧光、肠炎”等细菌性病害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复合微生物菌0.05~0.5份以及食品级粘合剂0.15~0.35份。
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原料混合后在60℃以下的温度下制备成成型的颗粒饲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水产饲料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原料按照上述的科学配比,使得各种成分之间能够协同配合,利于水产动物吸收,且能够被制备成饲料颗粒,例如,由于含有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使得其能够具备消灭有害病菌,例如弧菌、气单胞菌、沙门氏菌等,从而可以避免通过高温杀菌的方式来在制粒的过程中进行杀菌操作而使制粒过程可以在低温下进行,并且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中菌群以及添加的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中含有的乳酸菌也能够存在于制备得到的饲料颗粒持续作用,修复水产动物的肠道、促进消化、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进一步通过AB增效剂的添加使得其丰富了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其能够促进饲料在冷制的过程中的成型,保持饲料成分不会在水中散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蒸汽调质来对原料进行熟化处理,提高糊化度,以便于后续制粒过程的进行,同时也在高温下对原料中的有害病菌进行消灭,从而使得饲料卫生水平得到保证。但是由于水产饲料的制粒过程在9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一方面除去了有害病菌,另一方面也使得其他有益菌群也不能存在于饲料颗粒中,同时,在水产饲料在水中时也会有有害病菌进入,水产饲料不能持续保持消灭有害病菌的能力。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原料以及其合适配比,以及通过该原料及其合适配比可以通过冷制粒的方式制备得到含有消灭有害病菌微生物菌群的水产饲料。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复合微生物菌0.05~0.5份以及食品级粘合剂0.15~0.35份。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其中,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均为上海绿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得到。
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为纯天然、非基因改造益生菌制剂,利用国际最新技术精心选育出生防微生物菌群,活性强、耐盐性高,能快速消除水体中弧菌、气单胞菌、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有效防治由细菌引起的白斑病、褐斑病(甲壳溃疡症)、红体病、红腿病、黄腿病、荧光病、断须、肠炎、白便等多种疾病,控制育苗和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病害的爆发。通过将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饲料原料进行添加,可以使得饲料本身具有消灭有害病菌的能力,从而无需通过高温进行消灭步骤,进而在饲料制粒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冷制粒,而冷制过程也使得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菌群不会经过高温而得以在饲料中存在,且能够持续进行灭菌,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后也能够长期起到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的作用。
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为高浓度的乳酸菌,能够修复虾类等水产动物的肠道、促进消化、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具体地,其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能有效调节水生动物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二是提高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肠道消化功能,降低饵料系数。三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减少养殖动物肠道疾病的发生。
AB增效剂为特制的食品级粘合剂,包含复合芽孢杆菌、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能够促进饲料成型、保持饲料成分在水中不散失。由于水产饲料是投放在水中,饲料颗粒容易在水中进行分散或溶解,因此,需要水产饲料能够具有在水中的良好的形态保持能力,从而物料直接的粘接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通过选择AB增效剂其很好地增强了饲料颗粒物料之间的黏结性能,进而能够不通过高温调质也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成型性,不易在水中分散,同时AB增效剂本身也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
通过上述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三种成分的协同配合可以使得对水产动物有益的微生物菌群能够长期存在于水产动物体内,持续对水产动物进行作用,能够对弧菌引起的虾类“偷死、白便”等细菌病问题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很好地保障虾类等水产动物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
需要说明的是,AB增效剂采用食品级原料制作,易于肠道消化吸收。
进一步地,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主料包括鱼粉和面粉,所述辅料包括豆粕、花生粕、鱿鱼膏、虾粉、饲料酵母、矿物质、维生素、鱼油、卵磷脂以及诱食剂。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0~35份、面粉30~35份、豆粕8~12份、花生粕4~6份、鱿鱼膏2~4份、虾粉1~3份、饲料酵母1~3份、矿物质1~3份、维生素0.8~1.2份、鱼油0.8~1.2份、卵磷脂0.8~1.2份、诱食剂0.4~0.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鱼粉30~35份、面粉30~35份、豆粕8~12份、花生粕4~6份、鱿鱼膏2~4份、虾粉1~3份、饲料酵母1~3份、矿物质1~3份、维生素0.8~1.2份、鱼油0.8~1.2份、卵磷脂0.8~1.2份、诱食剂0.4~0.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中的鱼粉可以为30~35份,或32~34份,或33~34份;面粉可以为30~35份,或32~34份,或33~34;豆粕可以为8~12份,或9~12份,或10~11份;花生粕可以为4~6份,或5~6份,或4~5份;鱿鱼膏可以为2~4份,或2~3份,或3~4份;虾粉可以为1~3份,或2~3份,或1~2份;饲料酵母可以为1~3份,或2~3份,或1~2份;矿物质可以为1~3份,或2~3份,或1~2份;维生素可以为0.8~1.2份,或0.9~1.1份,或0.9~1.0份;鱼油可以为0.8~1.2份,或0.9~1.1份,或0.9~1.0份;卵磷脂可以为0.8~1.2份,或0.9~1.1份,或0.9~1.0份;诱食剂可以为0.4~0.6份,或0.4~0.5份,或0.5~0.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可以为0.1~0.3份,或0.1~0.2份,或0.2~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可以为0.05~0.1份,或0.06~0.09份,或0.06~0.08份;以及AB增效剂可以为0.25~0.35份,或0.3~0.35份,或0.25~0.3份。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原料混合后在60℃以下的温度下制备成成型的颗粒饲料。
具体地,一些实施方式中,先将原料粉碎混合后再进行调质,再进行制粒。
由于水产动物摄食量低、消化道短、消化能力差,所以水产饲料要求粉碎的粒度很细,以增大饲料的表面积,增大水产动物的消化液与饲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饲料报酬;同时也由于水产动物摄入量低的特点以及本发明实施方式冷制粒的工艺要求,要求饲料的混合均匀度能在更小的范围内体现,这也要求水产饲料具有更细的粒度。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同时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此处,配置旋转分级筛筛选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饲料中的粗纤维在粉碎过程中形成的细小绒毛,这些细小绒毛的存在容易粘附在制粒机的模孔周围,直至堵塞模孔,造成停机清理。
鱼虾等水产动物的食量很小,尤其是苗种阶段,这就要求水产饲料总的各种组分在整批饲料中均匀地分布。混合不均将会造成饲料产品中养分不均匀,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速度,使所喂动物生长参差不齐。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冷制粒过程,混合不均匀也会导致制粒情况不好,饲料颗粒容易在水中溶解分散。因此,一些实施方式中,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机可以选用双轴卧式桨叶混合机,其混合均匀度高,产量高,混合速度快。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进行调质是将原料的混合物与不超过60℃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2~28%,优选23~27%,更优选24~26%。上述低温调质的过程不会对原料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破坏。同时调质是对粉状原料作熟化处理,大多数动物消化淀粉的能力很低,但能较大程度的消化熟淀粉,调质器使物料在水热作用下,淀粉的糊化度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物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变性的蛋白易于被酶解,从而提高了颗粒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通过上述调质过程还可显著提高颗粒饲料的耐水性,通过温水对原料进行作用,使得物料中的粘性组份糊化淀粉、变性蛋白可以充分发挥粘结剂的作用,能有效粘结周边其他的组份,在压模压辊的挤压作用下,粒子与粒子相互结合得更为紧密,从而使颗粒饲料变得更为密实,外表光洁,在饲养过程中不易被水分侵蚀,增加了水中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上述调质还可改善物料的制粒性,提高产量,节省制粒的能耗,提高制粒机压模、压辊的寿命。在温水的作用下,物料得以软化,更具可塑性,在制粒过程中与模孔壁、压模内壁和压辊外表的挤压过程中,摩擦力减小,避免了在制粒过程中大量的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同时减缓了压模和压辊的磨损。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以使得微生物菌群得以生存。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还包括将压实挤出的饲料进行干燥冷却,优选地,冷却后的颗粒饲料的含水质量百分比小于12%。具体地,由于不能对饲料颗粒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破坏,因此,一些实施方式,将需要干燥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冷却后的颗粒饲料就可以进行打包装袋存放了。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上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虾可以为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小龙虾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5份、面粉35份、豆粕12份、花生粕6份、鱿鱼膏4份、虾粉3份、饲料酵母3份、矿物质3份、维生素1.2份、鱼油1.2份、卵磷脂1.2份、诱食剂0.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1份以及AB增效剂0.35份。
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原料,然后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分别将各种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使得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
其次,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之后,将原料的混合物输送到调质器中进行调质,即向混合原料中加入55℃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7%。
然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再将挤出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0份、面粉30份、豆粕8份、花生粕4份、鱿鱼膏2份、虾粉1份、饲料酵母1份、矿物质1份、维生素0.8份、鱼油0.8份、卵磷脂0.8份、诱食剂0.4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份以及AB增效剂0.25份。
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原料,然后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分别将各种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使得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
其次,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之后,将原料的混合物输送到调质器中进行调质,即向混合原料中加入58℃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4%。
然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再将挤出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2份、面粉32份、豆粕9份、花生粕5份、鱿鱼膏3份、虾粉2份、饲料酵母2份、矿物质2份、维生素0.9份、鱼油0.9份、卵磷脂0.9份、诱食剂0.5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2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7份以及AB增效剂0.28份。
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原料,然后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分别将各种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使得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
其次,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之后,将原料的混合物输送到调质器中进行调质,即向混合原料中加入56℃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6%。
然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再将挤出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4份、面粉34份、豆粕11份、花生粕5份、鱿鱼膏3份、虾粉2份、饲料酵母2份、矿物质2份、维生素1.1份、鱼油1.1份、卵磷脂1.1份、诱食剂0.5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2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8份以及AB增效剂0.32份。
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原料,然后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分别将各种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使得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
其次,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之后,将原料的混合物输送到调质器中进行调质,即向混合原料中加入54℃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6%。
然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再将挤出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鱼粉33份、面粉33份、豆粕10份、花生粕5份、鱿鱼膏3份、虾粉2份、饲料酵母2份、矿物质2份、维生素1份、鱼油1份、卵磷脂1份、诱食剂0.5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2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8份以及AB增效剂0.30份。
该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原料,然后采用微粉碎工艺,将分别将各种原料通过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微粉碎机可以选用立轴式微粉碎机,并配以强力风选设备,然后进入旋转分级筛筛选,使得饲料原料要全部通过40目分析筛,60目的筛上物要少于5%。
其次,先将维生素、鱼油、卵磷脂、诱食剂、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RB-I复合乳酸菌制剂以及AB增效剂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之后,将原料的混合物输送到调质器中进行调质,即向混合原料中加入56℃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5%。
然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整个制粒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再将挤出的饲料颗粒放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向干燥器内通入大量干燥冷空气,带走饲料表面的温度和水分。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仅在于,饲料原料的粒径为20目到40目之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仅在于,原料不含AB增效剂。
对比例2
按重量份计,将鱼粉33份、面粉33份、豆粕10份、花生粕5份、鱿鱼膏3份、虾粉2份、饲料酵母2份、矿物质2份、维生素1份、鱼油1份、卵磷脂1份、诱食剂0.5份、粘合剂5份混合后,在调质器中通过蒸汽的水热作用进行调质,再在95℃的温度下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冷却干燥。
试验例
对实施例5-6和对比例1-2的水产饲料进行水中稳定性测试,参照SC/T1026-2002《鲤鱼配合饲料》及SC/T 1024-2002《草鱼配合饲料》中水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选取筛孔尺寸比被测颗粒直径小一级的网筛,饲料静水浸泡时间20min。饲料稳定性用溶失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溶失率A(%)=(G(1-X)-W)/(G(1-X))×100
式中,G为试样的配合饲料质量(g);W为烘干后的残余饲料质量(g);X为水分百分含量(%)。
含粉率的测定采用GB/T 16765-1997法。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组 溶失率 含粉率
实施例5 4.2% 2.5%
实施例6 8.2% 4.6%
对比例1 18.5% 13.4%
对比例2 10.3% 6.2%
进一步地,按照常规饲喂和管理小龙虾的方法进行小龙虾饲养,为期8周,采用饲料分别为实施例5-6和对比例1-2的水产饲料。
饲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组 存活率 白便、偷死率
实施例5 98.2% 0.8%
实施例6 82.3% 3.2%
对比例1 65.3% 10.2%
对比例2 58.3% 30.8%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制成的颗粒饲料,包含虾类等水产动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并且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消灭虾体内的弧菌,修复肠道和肝胰腺,抑制有害菌系列。对于弧菌引起的虾类“偷死、白便”等问题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很好地保障虾类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水产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复合微生物菌0.05~0.5份以及食品级粘合剂0.15~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包括鱼粉和面粉,所述辅料包括豆粕、花生粕、鱿鱼膏、虾粉、饲料酵母、矿物质、维生素、鱼油、卵磷脂以及诱食剂;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主料60~70份、辅料18~3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水产饲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所述鱼粉30~35份、所述面粉30~35份、所述豆粕8~12份、所述花生粕4~6份、所述鱿鱼膏2~4份、所述虾粉1~3份、所述饲料酵母1~3份、所述矿物质1~3份、所述维生素0.8~1.2份、所述鱼油0.8~1.2份、所述卵磷脂0.8~1.2份、所述诱食剂0.4~0.6份、所述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所述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所述AB增效剂0.25~0.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水产饲料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所述鱼粉30~35份、所述面粉30~35份、所述豆粕8~12份、所述花生粕4~6份、所述鱿鱼膏2~4份、所述虾粉1~3份、所述饲料酵母1~3份、所述矿物质1~3份、所述维生素0.8~1.2份、所述鱼油0.8~1.2份、所述卵磷脂0.8~1.2份、所述诱食剂0.4~0.6份、AB系列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0.1~0.3份、RB-I复合乳酸菌制剂0.05~0.1份以及AB增效剂0.25~0.35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所述原料混合后在60℃以下的温度下制备成成型的颗粒饲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原料粉碎混合后再进行调质,再进行制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调质是将所述原料的混合物与不超过60℃的温水进行混合搅拌,优选地,混合搅拌后的物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22~28%,优选23~27%,更优选24~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制粒是将调质后的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压实挤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压实挤出的饲料进行干燥冷却,优选地,冷却后的颗粒饲料的含水质量百分比小于12%。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水产饲料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
CN202011006898.5A 2020-09-23 2020-09-23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2075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6898.5A CN112075531A (zh) 2020-09-23 2020-09-23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6898.5A CN112075531A (zh) 2020-09-23 2020-09-23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5531A true CN112075531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3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6898.5A Pending CN112075531A (zh) 2020-09-23 2020-09-23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553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8078A (zh) * 2011-04-07 2011-09-14 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型对虾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61914A (zh) * 2016-05-16 2016-09-28 宁波高新区科博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指马鲅低鱼粉环保饲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996825A (zh) * 2017-12-26 2018-05-08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水产饲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8078A (zh) * 2011-04-07 2011-09-14 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型对虾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61914A (zh) * 2016-05-16 2016-09-28 宁波高新区科博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指马鲅低鱼粉环保饲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996825A (zh) * 2017-12-26 2018-05-08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水产饲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帆: "从终端销售到原料供应,坚持推崇无抗养殖理念,看这家水产动保企业如何实现华丽蜕变", 《当代水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0791B1 (ko) 육식성 내수면어류 양식용 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95950B (zh) 青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
CN108013213A (zh)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湿性颗粒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JPS60210953A (ja) 飼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7821764B (zh) 一种软颗粒虾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1582A (zh) 一种断奶仔猪用无抗有机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38806A (zh) 一种乳仔猪全价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4407A (zh)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湿性颗粒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5361C (zh) 鲆鲽鱼类微颗粒饲料的配制方法
CN109170162A (zh) 一种小龙虾人工养殖配方饲料
CN107156475A (zh) 猪饲料制备方法
CN104397416A (zh) 一种乳杆菌秸秆粉生物饲料及其投喂方法
CN106819491A (zh) 一种全株青绿玉米颗粒饲料生产方法
CN106306446A (zh) 羊tmr颗粒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662805B2 (ja) 発酵大豆食品を含む魚用飼料
KR101027615B1 (ko) 마늘을 함유한 기능성 어류 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999237B2 (ja) 飼料組成物
CN108497204A (zh) 一种生物菌发酵禽畜多酶有机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5531A (zh) 微生物水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153811C1 (ru)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рма для кроликов
CN107348098B (zh) 一种微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6731A (zh) 牛tmr颗粒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8128B (zh) 一种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026543A (ko) 파리 유충 사육용 곡물사료 제조방법
KR100381534B1 (ko) 양식어류용 사료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