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4481A -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4481A
CN112074481A CN201880093115.6A CN201880093115A CN112074481A CN 112074481 A CN112074481 A CN 112074481A CN 201880093115 A CN201880093115 A CN 201880093115A CN 112074481 A CN112074481 A CN 112074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inter
distance
elevator system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31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4481B (zh
Inventor
神崎元
斋藤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74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4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升降通道设置有多个轿厢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稳定地进行控制装置与多个轿厢之间的无线通信。多个轿厢具备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与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的检测结果选择传送路径的方向的通信方向选择部(115)。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基于检测的本轿厢位置和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选择传送路径的方向。无线信号收发部(116)和天线选择部(117)按照通信方向选择部(115)的选择结果,选择在无线通信中利用的一对天线(111、112)中的1个天线,在其他轿厢、控制面板之间进行必要的信息的收发。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特别涉及使用无线通信的路径决定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梯等升降机中,追求大厦内输送力、便利性提高,正在进行能够纵横移动的电梯(Thyssen公司MULTI)、将主吊索作为二次导体而以线性马达进行驱动的两侧轿厢式循环多轿厢电梯系统等的开发。超高层大厦、大型大厦的建筑增加,在这样的大规模的大厦中,每单位面积的输送力高的多轿厢电梯系统是有用的。在这样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由于在电梯轿厢(以下,称为轿厢)所通过的升降通道的空间中存在多个轿厢,因此对轿厢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装置与多个轿厢之间的通信不论有线还是无线都会复杂化。
作为相关的先行技术,有公开循环式多轿厢电梯系统的专利文献1、与多轿厢电梯系统的通信控制相关的专利文献2等。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具备控制装置(108)、设置于各轿厢的通信装置(110a、110b)、用于进行通信装置与控制装置的通信的馈线(112)等,多个通信装置经由馈线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编号WO201502498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循环式多轿厢电梯分别连结上升专用以及下降专用的升降通道的上端以及下端而构成环状的升降通道,在该环状的升降通道中设置连结多个轿厢的循环吊索,能够使多个轿厢运行,不需要平衡重。此外,也能够在升降通道内设置多个循环吊索,使由各循环吊索连结的轿厢的组成为多个,能够使这些轿厢的组独立地运行,由此能够减少因乘客的乘降而导致的停止,增大每单位面积的输送力。
并不局限于循环式,在这样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为了避免在利用馈线进行控制装置与各轿厢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的繁杂性,在想要利用无线通信来代替馈线的情况下,因为在升降通道中使用多个轿厢,由于存在于控制装置与轿厢之间的其他轿厢的遮挡等的影响,有时会对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运用造成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进行控制装置与多个轿厢间的无线通信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包括:多个轿厢,配置于升降通道;以及控制装置,连接有设置于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的天线,对轿厢的升降进行控制,轿厢具备:一对天线,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上下;本轿厢位置检测部,对升降通道的本轿厢位置进行检测;轿厢间距离检测部,对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进行检测;通信方向选择部,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与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天线选择部,根据通信方向选择部的选择结果,对一对天线中的1个天线进行选择;以及无线信号收发部,通过所选择的天线进行收发。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路径决定方法,多轿厢电梯系统具备:多个轿厢,配置于升降通道中,分别具有上下设置的一对天线;以及控制装置,连接有在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设置的天线,对轿厢的升降进行控制,轿厢检测升降通道的本轿厢位置、和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基于检测结果,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按照选择结果,选择一对天线中的1个天线,通过选择的天线进行收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存在由其他轿厢造成的遮挡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稳定的通信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利用多个轿厢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1个路径决定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利用多个轿厢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其他路径决定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轿厢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路径决定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中继传送用的天线的选择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轿厢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确定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轿厢位置和顺序的处理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制作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轿厢间距离表的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制作成的轿厢间距离表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基于轿厢间距离表选择出的传送路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通过加权相加来计算轿厢间距离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通过加权相加来计算轿厢间距离来选择传送路径的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通过加权相加来计算轿厢间距离来选择的传送路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通过加权相加来计算轿厢间距离来选择的传送路径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依次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方式。另外,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物体。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以无线进行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与多个轿厢的相互通信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的实施例。即,实施例1是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其路径决定方法的实施例,该多轿厢电梯系统由配置在升降通道中的多个轿厢、以及连接设置在升降通道的最上部和最下部的天线并控制轿厢的升降的控制装置构成,轿厢分别具有:一对天线,设置在该轿厢的上下;本轿厢位置检测部,对升降通道中的本轿厢位置进行检测;轿厢间距离检测部,对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进行检测;通信方向选择部,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和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天线选择部,按照通信方向选择部的选择结果,选择一对天线中的1个;以及无线信号收发部,通过所选择的天线进行收发。
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在非循环式或者循环式的多个轿厢各自的上下配置无线通信用的天线。此外,在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例如最上层的天花板和最下层的地板上配置同样的无线通信用的天线,并与多轿厢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连接。各轿厢决定传送路径,基于所决定的传送路径使用配置在其上下的天线中的1个进行无线通信。各轿厢的传送路径决定基于本轿厢位置和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来决定。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是指不使用有线方式的通信,例如能够利用IEEE802.11等无线LAN相关标准所规定的无线通信等。
在图1中示出实施例1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1个结构例。在该图中,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10配置于天花板2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配置于其他场所。控制面板10在其内部具备省略了图示的、包含能够执行各轿厢的升降控制用程序的中央处理部(CPU)的计算机构成。在天花板20、地板21配置与该控制面板10连接的无线通信用的天线201、211。由天线201、211收发的信号经由信号线30等输入到控制面板10,或者从控制面板10输出。在设置于升降通道的三个轿厢11、12、13,在各自的上下配置天线111、112、121、122、131、13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多个轿厢而对三个轿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三个,优选地配置3~8个左右的轿厢。
各轿厢根据本轿厢位置和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决定上述天线利用的向上方或者向下方的传送路径。在判断为从本轿厢位置起在天花板20、地板21与本轿厢之间没有其他轿厢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天花板20、地板21的天线201、或者211的传送。在图1中,轿厢11如虚线的箭头所示,选择从天线111朝向天花板的天线201的传送路径,轿厢13如虚线的箭头所示,选择从天线132朝向地板21的天线211的传送路径来进行信号的收发。
另一方面,如轿厢12那样,在天花板20与地板21之间被其他轿厢11或者13切断的情况下,决定传送路径,以对推断为信号错误更小的方向的轿厢进行中继来进行传送。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轿厢12在对轿厢13进行中继并传送的情况下,与对轿厢11进行中继并传送的情况相比,推断为信号错误变小,如实线的箭头所示,选择从天线122向天线131、从天线132朝向天线211的向下方的传送路径。
同样地,在图2所示的轿厢11、12、13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轿厢12在对轿厢11进行中继并传送的情况下,与对轿厢13进行中继并传送的情况相比,推断为信号错误变小,如实线的箭头所示,选择从天线121向天线112、从天线111朝向天线201的向上方的传送路径。本实施例的各轿厢为了进行以上说明的传送路径决定、选择,在其内部具备通信方向选择功能。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各轿厢所具备的通信方向选择功能、路径决定功能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例示了轿厢11,但其他轿厢12、13也具备同样的结构。如该图所示,轿厢11作为其功能构成块,具备:检测升降路径中的本轿厢位置的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检测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的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和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即通信方向的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基于通信方向选择部115的选择结果进行规定的处理的无线信号收发部116;以及天线选择部117。
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使用激光或者超声波等检测升降通道中的本轿厢位置、即与天花板20、地板21的距离。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同样地检测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的距离。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基于由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得到的本轿厢位置、轿厢间距离,推断信号错误变小的传送路径,选择通信方向。该通信方向选择部115例如能够通过CPU中的软件处理来实现。无线信号收发部116、天线选择部117按照通信方向选择部115的选择结果,选择一对天线111、112中的任1个,使用所选择的天线进行无线信号收发。
图4表示具备图3的结构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各轿厢11、12、13的通信方向选择部115执行的传送路径选择处理流程的一例。若开始(Start)路径选择,则从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取得与相邻轿厢的距离(S41),判断在本轿厢和天花板/地板之间是否存在其他的轿厢(S42)。
在存在其他轿厢的情况下(是),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的输出取得本轿厢位置(S43),根据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的输出确定相邻轿厢的位置(S44),计算本轿厢与相邻轿厢各自的距离、相邻轿厢与作为最上部的天花板、或者作为最下部的最下层的地板的距离(S45)。然后,提取计算出的各距离中的距离成为最大的部位(S46),判断提取出的部位是否比本轿厢位置靠上方(S47)。在提取出的部位比本轿厢靠上方的情况下(是),选择向下方的路径(S48),在提取出的部位不是比本轿厢靠上方的情况下(否),选择向上方的路径(S49),结束(End)。即,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基于本轿厢位置与轿厢间距离,提取相邻的最上部、本轿厢、其他轿厢、以及最下部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部位,在提取出的部位比本轿厢靠上方的情况下,选择向下方的传送路径,在其下方的情况下,选择向上方的传送路径。
此外,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在S42中判断为不存在其他轿厢(否)的情况下,选择不存在相邻轿厢的方向的路径(S50),等待中继传送(S51),结束(End)。即,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在本轿厢与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之间不存在其他轿厢的情况下,选择不存在其他轿厢的方向的传送路径。
图5表示基于是否等待来自通信方向选择部115的中继传送的信息的中继传送用的天线选择处理流程。天线选择部117从通信方向选择部115取得信息(S52),进行等待还是不等待中继传送的判断(S53)。在不等待的情况下(否),选择由通信方向选择部115选择的通信方向的天线作为发送本轿厢的信号的天线、接收去往本轿厢的信号的天线(S56),结束(End)。
在S53中判断为等待中继传送的情况下(是),选择由通信方向选择部115选择的通信方向的天线作为发送本轿厢的信号的天线、接收去往本轿厢的信号的天线,此外,选择其作为发送从相邻轿厢向控制面板10进行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接收从控制面板10向相邻轿厢进行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S54)。进而,选择与通信方向选择部115选择出的通信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天线作为接收从相邻轿厢向控制面板10进行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发送从控制面板10向相邻轿厢进行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S55),结束(End)。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升降通道中配置三个轿厢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能够稳定地实现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10和三个轿厢11、12、13之间的无线通信。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为了无线地进行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与多个轿厢的相互的通信,通过利用使用本轿厢位置、轿厢间距离以及无线信号收发部接收到的信号来制作、存储的轿厢间距离表来进行通信方向选择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的实施例。即,轿厢是如下结构的实施例:还具备轿厢间距离表,该轿厢间距离表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与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输出、以及无线信号收发部接收到的其他轿厢的位置信息而生成,通信方向选择部使用所生成的轿厢间距离表,来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图6示出本实施例的轿厢11内的功能框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轿厢11内的功能块中,新追加了轿厢间距离表118这一点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该轿厢间距离表118被存储在轿厢11内置的省略了图示的存储部中。
在图7中示出本实施例的设置有N个轿厢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系统的结构,在图8中示出了生成轿厢间距离表的流程图例,示出了在图9中生成的轿厢间距离表的具体的结构例。在图9所示的轿厢间距离表118中,基于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轿厢间距离检测部114的检测结果以及无线信号收发部116从相邻的轿厢等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按照轿厢ID的顺序存储轿厢标识符(ID)、各轿厢的上侧轿厢ID、下侧轿厢ID、与上侧轿厢的轿厢间距离、与下侧轿厢的轿厢间距离的数据。
如图7的结构、图8的流程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若开始(Start)轿厢间距离表118的制作,则各轿厢将由本轿厢位置检测部113检测出的本轿厢的位置信息向上方、向下方这双方进行发送(S57)。然后,判断是否从相邻轿厢接收到其他轿厢的位置信息(S58)。在无法接收其他轿厢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否)结束(End)。在能够接收的情况下(是),对与接收到位置信息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轿厢中继发送其他轿厢的位置信息(S59)。然后,将得到的其他轿厢和本轿厢的位置信息按照轿厢ID的升序进行排序,确定从天花板到地板的轿厢的位置和顺序(S60),基于确定出的轿厢的位置和顺序生成轿厢间距离表118(S61),结束(End)。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各轿厢使用如上制作的轿厢间距离表118进行路径选择。
在图10中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使用本实施例的轿厢间距离表118进行了路径选择的结果的传送路径的一例。在该图的情况下,轿厢11、轿厢12、轿厢13使用朝向天花板20的天线201的向上方的传送路径,轿厢14、轿厢15选择朝向地板21的天线211的向下方的传送路径,由此能够分别进行稳定的通信。
本实施例是以无线进行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与多个轿厢的相互通信的多轿厢电梯系统,能够使用制作出的轿厢间距离表来进行通信方向选择。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对轿厢间距离和跳数进行加权相加来进行传送路径的选择的多轿厢电梯系统、路径决定方法的实施例。即,是如下结构的实施例:通信方向选择部取得存储在轿厢间距离表中的轿厢间距离,对存在于从本轿厢到最上部之间的其他轿厢的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此外,对存在于从本轿厢到最下部之间的其他轿厢的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基于加权相加的结果,来选择本轿厢的传送路径,通信方向选择部具备以下结构:对基于存在于从本轿厢到所述最上部之间、以及从本轿厢到最下部之间的其他轿厢的数量的跳数、和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
图11表示使用本实施例的4个轿厢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1个结构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多个轿厢而例示4个轿厢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4个。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在某时刻,在天花板20与地板21之间的升降通道中,4个轿厢11、12、13、14按照图示的轿厢间距离和顺序配置,轿厢11配置在距天花板3m的位置,轿厢12与轿厢11之间的轿厢间距离以最大通信距离20m配置。此外,以图示的顺序以及轿厢间距离而配置有轿厢13、14。
图12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各轿厢通过加权相加来计算轿厢间距离的处理流程图的一例。轿厢的内部结构具有与实施例2中说明的图6的轿厢相同的内部结构。如图12的流程图所示,当开始处理时,通信方向选择部115首先从图6、图9中例示的已生成的轿厢间距离表118取得相邻的各轿厢间的距离(S62)。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各轿厢的通信方向选择部115中,对存在于从本轿厢到天花板之间的轿厢的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S63)。此外,对存在于从本轿厢到地板之间的轿厢的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S64)。然后,判断与在天花板方向上加权相加的值相比在地板方向上进行加权相加而得到的值是否较小(S65)。在较小的情况下(是),选择向下方的路径(S66),在较大的情况下(否),选择向上方的路径(S67),结束(End)。
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加权相加进行说明。在决定由图11的虚线包围的轿厢12的通信方向的情况下,轿厢12的向上方的最大通信距离为20m,无线通信的跳数为2跳,与此相对,轿厢12的向下方的最大通信距离为8m,跳数为3跳。一般而言,无线通信的错误率与最大通信距离成比例,但延迟时间与跳数成比例,因此在图11所示的轿厢的配置的情况下,对于基于最大通信距离的错误率,向下方的性能良好,可以说对于基于跳数的延迟时间,向上方的性能好。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作为轿厢间距离和跳数的加权函数,利用式1所示的函数f。
f=w_dist·D+w_hop·H···(式1)
在此,w_dist是针对轿厢间距离的权重,w_hop是针对跳数的权重,D是通信方向上的最大的轿厢间距离,H是通信方向上的跳数。而且,式1的权重w_dist、w_hop基于设置多轿厢电梯系统时、或者规定期间的实绩数据等,决定为用于通信稳定化的最佳值。
例如,在权重w_dist=1、w_hop=10的情况下,根据式1,向上方、向下方的加权函数f_上、f_下分别如下表示。
f_上=1*20+10*2=22
f_下=1*8+10*3=38
其结果,由于f_上<f_下,作为轿厢12的传送路径,如图13的实线箭头所示,选择向上方的传送路径。即,通信方向选择部在与最上部的方向加权相加后的值相比,在最下部的方向上加权相加的值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向上方的传送路径。
此外,在w_dist=2、w_hop=5的情况下,根据式1,加权函数f_上、f_下分别如下表示。
f_上=2*20+5*2=50
f_下=2*8+5*3=3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f_上>f_下,作为轿厢12的传送路径,如图14的实线的箭头所示,选择向下方的传送路径。即,通信方向选择部在最下部的方向上的加权相加值比最上部的方向上的加权相加值小的情况下,选择向下方的传送路径。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各轿厢能够考虑自身的传送路径、加权后的最大轿厢间距离和无线通信的跳数,适当选择通信性能好的向上方或者向下方的传送路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此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能够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例如,也可以由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10的CPU实现各轿厢所具备的通信方向选择部115的程序来进行构成。
对于上述的各结构、功能、通信方向选择部等,尽管说明了制作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程序的例子,但当然也可以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设计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等而通过硬件来实现。即,处理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功能也可以代替程序,例如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用途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符号说明
10 控制面板
11,12,13,14,15 轿厢
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51,152,201,211 天线
113 本轿厢位置检测部
114 轿厢间距离检测部
115 通信方向选择部
116 无线信号收发部
117 天线选择部
118 轿厢间距离表
20 天花板
21 地板
30 信号线。

Claims (15)

1.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轿厢,配置于升降通道;以及控制装置,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的天线,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控制,
所述轿厢具备:
一对天线,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上下;
本轿厢位置检测部,对所述升降通道的本轿厢位置进行检测;
轿厢间距离检测部,对所述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进行检测;
通信方向选择部,基于所述本轿厢位置检测部与所述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天线选择部,根据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的选择结果,对所述一对天线中的1个天线进行选择;以及
无线信号收发部,通过所选择的天线进行收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在所述本轿厢与所述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之间不存在所述其他轿厢的情况下,选择不存在所述其他轿厢的方向的传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基于所述本轿厢位置与所述轿厢间距离,提取相邻的所述最上部、所述本轿厢、所述其他轿厢以及所述最下部之间的距离成为最大的位置,在提取的位置比所述本轿厢靠上的情况下,选择向下方的传送路径,在提取的位置比所述本轿厢靠下的情况下,选择向上方的传送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轿厢选择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选择的通信方向的天线,作为发送所述本轿厢的信号且接收去往所述本轿厢的信号的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轿厢选择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选择的通信方向的天线,作为发送从所述相邻轿厢向所述控制装置中继传送的信号且接收从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相邻轿厢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选择与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选择的通信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天线,作为接收从所述相邻轿厢向所述控制装置中继传送的信号且发送从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相邻轿厢中继传送的信号的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轿厢还具备:基于所述本轿厢位置检测部与所述轿厢间距离检测部的输出、以及所述无线信号收发部接收的所述其他轿厢的位置信息生成的轿厢间距离表,
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使用所述轿厢间距离表,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轿厢间距离表存储所述本轿厢的标识符ID、相邻的所述其他轿厢的ID、所述本轿厢与相邻的所述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取得在所述轿厢间距离表中存储的所述轿厢间距离,对在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上部之间存在的其他轿厢的所述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对在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下部之间存在的其他轿厢的所述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基于所述加权相加的结果,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对基于从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上部之间、以及从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下部之间存在的所述其他轿厢的数量的跳数和所述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在所述最下部的方向上的加权相加的值比所述最上部的方向上的所述加权相加的值大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选择向上方的传送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其中,
在所述最下部的方向上的加权相加的值比所述最上部的方向上的所述加权相加的值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方向选择部选择向下方的传送路径。
13.一种路径决定方法,是多轿厢电梯系统的路径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轿厢电梯系统具备:多个轿厢,配置于升降通道中,分别具有上下设置的一对天线;以及控制装置,连接有在所述升降通道的最上部、最下部设置的天线,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控制,
所述轿厢检测所述升降通道的本轿厢位置、和所述本轿厢与相邻的其他轿厢之间的轿厢间距离,基于检测结果,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按照选择结果,选择所述一对天线中的1个天线,通过选择的天线进行收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路径决定方法,其中,
所述轿厢基于所述本轿厢位置、所述轿厢间距离、由所述天线接收的所述其他轿厢的位置信息,生成轿厢间距离表,使用所生成的所述轿厢间距离表,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路径决定方法,其中,
所述轿厢取得在所述轿厢间距离表中存储的所述轿厢间距离,对从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上部之间存在的其他轿厢的所述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对从所述本轿厢到所述最下部之间存在的其他轿厢的所述轿厢间距离进行加权相加,基于所述加权相加的结果,选择所述本轿厢的传送路径。
CN201880093115.6A 2018-06-07 2018-06-07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Active CN112074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1828 WO2019234880A1 (ja) 2018-06-07 2018-06-07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経路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481A true CN112074481A (zh) 2020-12-11
CN112074481B CN112074481B (zh) 2021-12-28

Family

ID=6876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3115.6A Active CN112074481B (zh) 2018-06-07 2018-06-07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52031B2 (zh)
CN (1) CN112074481B (zh)
WO (1) WO2019234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03995B1 (ko) * 2005-12-29 2012-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상운전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8557A (ja) * 2000-03-31 2001-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昇降装置
JP200432318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05119760A (ja) * 2003-10-14 2005-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CN103221327A (zh) * 2010-11-19 2013-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输送安全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
JP2013170038A (ja) * 2012-02-20 2013-09-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
CN105236244A (zh) * 2015-11-25 2016-01-13 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式电梯
CN107531445A (zh) * 2015-02-05 2018-01-02 奥的斯电梯公司 自行式电梯系统的无线通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8557A (ja) * 2000-03-31 2001-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昇降装置
JP200432318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05119760A (ja) * 2003-10-14 2005-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CN103221327A (zh) * 2010-11-19 2013-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输送安全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
JP2013170038A (ja) * 2012-02-20 2013-09-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
CN107531445A (zh) * 2015-02-05 2018-01-02 奥的斯电梯公司 自行式电梯系统的无线通信
CN105236244A (zh) * 2015-11-25 2016-01-13 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式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481B (zh) 2021-12-28
JP7052031B2 (ja) 2022-04-11
WO2019234880A1 (ja) 2019-12-12
JPWO2019234880A1 (ja)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1548B2 (en) Sensor-based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3864647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924672B2 (ja) 複数台ロボット搬送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活用型ロボット並びに複数台のロボットの搬送を行う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US9556001B2 (en) Allocation of calls in a lift installation
US20190389692A1 (en) Elevator dispatching
JP2013541477A (ja) 輸送安全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EP3628619A1 (en) Elevator system
CN112074481B (zh) 多轿厢电梯系统以及路径决定方法
JP2007055692A (ja)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装置
CN110467074B (zh) 电梯系统中的无线通信
JPH0813361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437502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05330083A (ja)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構成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非干渉制御装置
CN111285220B (zh) 组管理电梯的运转控制方法以及组管理控制装置
JP200612418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9215024A (ja) テールコードレス・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2166084B (zh) 多轿厢电梯系统和信道选择方法
JP2005119760A (ja) 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EP3807202B1 (en) Control of an elevator system
JP6393364B1 (ja) エレベータ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251366B1 (ja) 通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963334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6023083A (ja) ネットワーク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19929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73413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無線通信装置の設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