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1293A -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1293A
CN112071293A CN201910442175.0A CN201910442175A CN112071293A CN 112071293 A CN112071293 A CN 112071293A CN 201910442175 A CN201910442175 A CN 201910442175A CN 112071293 A CN112071293 A CN 112071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sulation
sound
cover
assembly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21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胜利
宋三力
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21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12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1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1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in systems with fluid flow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上述隔声组件包括第一隔声罩组件,第一隔声罩组件与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一隔声间隙;第二隔声罩组件,第一隔声罩组件与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隔声间隙;隔振件,用于设置在风机与第一隔声罩组件之间和/或设置在第一隔声罩组件与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隔声组件;风机,设置在第一隔声罩组件内;箱体,隔声组件设置在箱体内。隔声组件通过采用双层隔声罩并结合隔振件,实现了降低由空气传播的噪声和由振动而辐射产生的噪声,达到了全面降噪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衣物处理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如滚筒洗衣机,内设有风机,在洗涤衣物时,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带动水流翻滚,从而起到洗涤衣物的作用;或者如烘干机,通过风机来吹气将衣物烘干。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噪音问题,影响实际使用的舒适性。因而,需要对风机进行降噪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风机在洗涤衣物时所产生的噪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声组件,包括:第一隔声罩组件,用于套设在风机的外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一隔声间隙;第二隔声罩组件,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的外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隔声间隙;隔振件,用于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包括:第一隔罩,用于套设在所述风机的外部并开设有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隔声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罩与所述风机之间;第一盖板,开设有气流入口;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风机,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隔罩及所述第一盖板均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振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以用于所述风机穿过所述隔振件与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支撑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还包括:垫片,叠设在所述隔振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包括:第二隔罩,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罩的外部,所述第二隔罩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隔罩装入的开口,所述第二隔声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罩和所述第二隔罩之间;第二盖板,用于与所述第二隔罩固定以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第二隔罩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罩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设置有所述隔振件。
优选地,所述隔声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罩上的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隔罩之间设置有所述隔振件。
优选地,所述隔声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所述通孔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隔声组件;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内;箱体,所述隔声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优选地,所述风机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衣物清洗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所述风机用于向洗涤水吹气洗涤衣物。
优选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衣物烘干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所述风机用于吹气烘干衣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隔声罩组件和第二隔声罩组件,从而将第一隔声罩组件套设在风机的外部,使整个风机位于第一隔声组件的内部空间,在第一隔声罩组件的降噪作用下便能够降低风机所产生的噪声,而且,再将第二隔声罩组件套设在第一隔声罩组件的外部,使整个第一隔声罩组件位于第一隔声组件的内部空间,便能够实现进一步降噪的功能,降低由空气向外传播的噪声。并且,还通过设置有隔振件,在隔振件的受力变形作用下,能够降低由风机振动而辐射产生的噪声。这样,在双层隔声罩组件的作用下并结合隔振件,实现了降低由空气传播的噪声和由振动而辐射产生的噪声,达到了全面降噪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衣物处理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声组件与风机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声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隔声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声罩组件与风机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声罩组件与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与隔振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隔声罩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与支撑座的装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在另一方位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体在另一方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噪声主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与隔声组件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声组件;11、第一隔声罩组件;12、第二隔声罩组件;13、第一隔声间隙;14、第二隔声间隙;15、隔振件;16、第一密封件;17、第二密封件;18、连接耳;111、第一隔罩;112、第一盖板;113、支撑座;114、气流出口;115、气流入口;116、安装孔;117、垫片;118、螺钉柱;119、第一线孔;1111、第一圆筒段;1112、渐缩段;1113、第二圆筒段;1121、圆柱筒;1211(1221)、通孔;121、第二隔罩;122、第二盖板;123、第一连接板;124、第二连接板;125、第二线孔;151、凹槽;2、风机;21、主机;22、机壳;23、连接柱;3、消声器;31、本体;32、吸音件;34、壳体;35、盖板;36、通孔;311、筒体;312、挡板;313、分隔件;314、第一内流道;315、第二内流道;316、第一开口;317、第二开口;318、底板;319、顶板;310、隔片;3111、侧壁;3131、第一分隔件;3132、第二分隔件;331、环向流道;332、连通流道;3311、第一环向流道;3312、第二环向流道;341、进气口;35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声组件1,主要用于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带动水流翻滚,以起到洗涤衣物作用的衣物处理装置上(如滚筒洗衣机)的隔声降噪,当然,也可用于降低其他由电机所产生的噪声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隔声组件1用于衣物处理装置上进行举例说明,并不是对隔声组件1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该隔声组件1包括第一隔声罩组件11和第二隔声罩组件12,第一隔声罩组件11用于套设在风机2的外部,第一隔声罩组件11与风机2之间形成有第一隔声间隙13。第二隔声罩组件12用于套设在第一隔声罩组件11的外部,第一隔声罩组件11与第二隔声罩组件12之间形成有第二隔声间隙14。“套设”是指第一隔声罩组件11在风机2的外部将风机2包绕,使风机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隔声罩组件11的内部空间,以及第二隔声罩组件12在第一隔声罩组件11的外部将第一隔声罩组件11包绕,使第一隔声罩组件1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隔声罩组件12的内部空间。这样设置,由风机2产生的噪声在向外辐射传播时,需要依次穿过由第一隔声间隙13所形成的空气层、第一隔声罩组件11的厚度、由第二隔声间隙14所形成的空气层和第二隔声罩组件12的厚度,而由于空气层、第一隔声罩组件11和第二隔声罩组件12的声阻抗不同,从而可以使得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反射而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如此,在第一隔声罩组件11和第二隔声罩组件12的双层阻隔下,能够达到良好地消除由风机2所产生的噪声的效果。同时可减小每层隔声罩组件的厚度,从而减少材料消耗并节约制造成本。
风机2为高速离心风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振动的产生,而风机2的振动会辐射产生噪声,因而,为实现对风机2的多方面降噪,如图1所示,该隔声组件1还包括隔振件15,设置在风机2与第一隔声罩组件11之间和/或设置在第一隔声罩组件11与第二隔声罩组件12之间。隔振件15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而能够吸收由风机2所产生的振动,达到降低由风机2振动而引起的向外辐射的噪声。此种在双层隔声罩组件的作用下并结合隔振件15,实现了降低由空气传播的噪声和由振动而辐射产生的噪声,达到了从空气传播和振动两个方面全面降噪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衣物处理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隔声罩组件11包括第一隔罩111、第一盖板112和支撑座113。第一隔罩111内部为中空结构而形成有容纳空间,使风机2能够完全位于第一隔罩111的内部空间中而实现第一隔罩111包绕在风机2的外部。由于风机2完全位于第一隔罩111内,因而第一隔声间隙13(参照图1)形成在第一隔罩111与风机2之间,风机2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在经过第一隔声间隙13和第一隔罩111的阻隔后而达到降低的效果。在具体装配时,风机2连接于支撑座113,通过支撑座113来为风机2提供支撑的作用,使风机2保持稳定。同时,支撑座113与第一隔罩111以及第一盖板112均连接。即支撑座113位于第一隔罩111和第一盖板112之间,在第一盖板112的盖合下而将支撑座113朝向第一盖板112的一端盖合。而第一隔罩111上开设有与内部空间相连通的气流出口114,第一盖板112上开设有与风机2的吸气口相连通的气流入口115。这样,风机2运转经过气流入口115抽吸空气,并将产生的具有压力的空气经过气流出口114吹出。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隔罩111包括第一圆筒段1111、渐缩段1112和第二圆筒段1113,第一圆筒段111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筒段1113的直径,二者通过渐缩段1112连接到一起。第一圆筒段1111的直径还大于风机2的外形直径,风机2位于第一圆筒段1111所形成的空间内,而气流出口114形成于第二圆筒段1113。第一圆筒段1111上远离渐缩段1112的一端与支撑座113连接,具体为,支撑座113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螺钉柱118,第一隔罩111和第一盖板112上分别设置相应的连接耳18(参照图5),然后通过在连接耳18内穿设有螺钉来连接到螺钉柱118内而实现连接装配。优选地,在支撑座113上设置有四个螺钉柱118供第一隔罩111和第一盖板112安装固定,稳定性好。在完成与风机2的装配之后,第一隔罩111、支撑座113、第一盖板112与风机2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风机2是通过支撑座113来提供支撑,为了降低风机2所产生的振动,采用在支撑座113上设置有隔振件15,通过隔振件15的受力变形而实现降低振动的功能,进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具体设置为,采用在支撑座113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116(参照图6),而用于安装在支撑座113上的隔振件15的形状与安装孔116的形状保持匹配,而且设置在该位置处的隔振件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51。将隔振件15安装在支撑座113上的安装孔116内,并使安装孔116的边缘插入到隔振件15上的凹槽151内即可,而风机2上设置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穿过隔振件15,然后通过螺丝类紧固件与第一盖板112或支撑座113连接,实现风机2的固定安装。风机2固定后,风机2与支撑座113接触连接的位置处以及第一盖板112与支撑座113接触连接的位置处均有隔振件15来缓冲,达到有效降低风机2振动传递的功能。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座113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116,每个安装孔116内都安装有隔振件15。而风机2的连接柱23在穿过隔振件15后,通过螺丝类紧固件与第一盖板112连接。
通过连接柱23、隔振件15和支撑座113的设计,使得风机2的振动向外传递只通过连接柱23至隔振件15再至支撑座113这一条路径,隔振件15可以起到良好的隔振作用。
第一隔声罩组件11还包括垫片117(参照图4),在实现风机2的固定后,垫片117叠设在隔振件15上,与隔振件15一同通过形变而达到减振降噪的功能,同时还能保持风机2安装固定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风机2为高速离心风机,包括主机21和外壳22,连接柱23设置在外壳22上,外壳22与主机21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胶接或螺丝固定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外壳22和主机21均为圆柱形,二者同轴设置。外壳22部分地覆盖主机21的圆柱形侧面和一个端面,而且外壳22用于覆盖主机21的端面上开设有孔,使得气流可以通过该孔进入主机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隔声罩组件12包括第二隔罩121和第二盖板122。第二隔罩121内部为中空结构而形成有容纳空间,而且第二隔罩121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隔罩111装入的开口,装入的第一隔罩11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隔罩121的内部空间中,并通过第二盖板122将第二隔罩121的开口盖合,实现第二隔罩121包绕在第一隔罩111的外部。而由于第一隔罩11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隔罩121内,因而第二隔声间隙14形成在位于第二隔罩121内部的第一隔罩111与第二隔罩121之间。这样,噪声在穿过第一隔罩111后再经过第二间隙14和第二隔罩121的阻隔,能够实现进一步被降低。同时,在第二隔罩121和第二盖板122上分别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两处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气流入口以及气流出口114对应,以便风机2在运转时,能够抽吸空气并吹出。
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二隔声罩组件12,与第一隔声罩组件11配合实现了双层降噪的目的,风机2产生的噪声在向外投射时,需要依次穿过第一隔声间隙13、第一隔罩111、第二隔声间隙14和第二隔罩121,由于各处的声阻抗不同,从而在各处共同降噪的作用下,取得了很好的隔声效果,风机2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得到了有效地降低。经测试获得,采用上述双层隔声罩,风机2的噪声降低了11dB(A)。并且,此种通过双层隔声罩的结构设计,相较于通过增加厚度的单层隔声设计而言,每层的隔罩厚度不需要很厚就能够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经试验验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采用单层隔声罩方案,则隔声罩厚度需达到10.6mm,而采用双层隔声罩方案,第一隔罩111和第二隔罩121的总厚度仅为4mm,从而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如图3所示,第二隔罩121为圆筒形,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23和第二连接板124,第一连接板123和第二连接板124各自可设置有通孔或螺纹孔,以便将整个隔声组件1(参照图1)固定在衣物处理装置的侧壁和上接板上。第二连接板124可沿着第二隔罩12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123可与第二连接板124正交。第一连接板123和第二连接板124各自具有可以起到加固作用的支撑件。第二盖板122上设置有第二线孔125,该第二线孔125与第一隔罩111的渐缩段1112上的第一线孔119(参照图2)对应,以允许风机2的电源线穿过。在穿过电源线后,对第一线孔119和第二线孔125进行打胶、防漏声处理。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由于风机2振动而辐射产生的噪声,采用在第二隔罩121与第一盖板112之间也设置有隔振件15。第一盖板112上设置有朝向与风机2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圆柱筒1121(参照图5),而设置在此位置处的隔振件15也对应设置成环形结构,套设在该圆柱筒1121的外壁上。当固定安装第二隔罩121后,该隔振件15环绕第二隔罩121上的通孔的边缘,起到隔振降噪的作用,同时还实现密封以防止漏声的效果。
如图1所示,隔声组件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6,用于设置在第二隔罩121上的通孔1211内(参照图7),起到将第二隔罩121上的通孔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漏声。具体方式为,第一密封件16为圆环形,并且外周圆上设置有凹槽,当将第一密封件16装入到第二隔罩121上的通孔1211内时,该通孔1211的边缘插入到凹槽内而实现第一密封件16的固定安装。并且,在固定安装好第二隔罩121后,第一密封件16还抵靠于第一盖板112上的隔振件15,通过第一密封件16和此位置处的隔振件15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在轴向和径向固定第二隔罩121的作用,且同时实现密封防止漏声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同样,为进一步降低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在第二盖板122与第一隔罩111之间也设置有隔振件15。根据装配关系,由于此位置处的隔振件15需要套设在第一隔罩111的第二圆筒段1113(参照图4)上,因而,也将在此位置处的隔振件15也对应设置成环形结构。当第二盖板122与第二隔罩121固定连接后,第二盖板122能够挤此位置处的隔振件15,通过隔振件15的缓冲而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还实现密封以防止漏声的效果。
如图1所示,隔声组件1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7,用于设置在第二盖板122上的通孔1221内(参照图3),起到将第二盖板122上的通孔1221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漏声。具体方式为,第二密封件17为圆环形,并且外周圆上设置有凹槽,当将第二密封件17装入到第二盖板122上的通孔1221内时,该通孔1221的边缘插入到凹槽内而实现固定安装。并且,在将第二盖板122与第二隔罩121固定连接后,第二密封件17还抵靠于第一隔罩111上的隔振件15,并形成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通过第二密封件17和此位置的隔振件15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在轴向和径向固定第二隔罩121的作用,且同时实现密封防止漏声的效果。
上述各位置处的隔振件15,由橡胶材料制成,可选择硬度值在邵氏60A度以下。隔振件15在安装后不受力的情况下,安装在支撑座113上的隔振垫15与连接柱23的高度差h在正负1mm以内,隔振件15径向与支撑座113的单边过盈量C1以及隔振件15径向与连接柱23的单边过盈量C2均在0.5mm以内。连接柱23、隔振件15和支撑座113的细节如图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的隔声组件1,能够降低由空气传播的噪声和振动所引起的噪声,达到了全面降噪的效果。而且,上述隔声组件1整体体积小巧,符合安装空间的需求。当然,可以理解地,在满足安装要求的前提下,还可将隔声组件1设置有更多层的隔罩,如三层或四层等,可以取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衣物处理装置,如滚筒洗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等。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隔声组件1、风机和箱体。隔声组件1设置在箱体内,而风机设置在第一隔声罩组件内。由于上述的隔声组件1具有良好的降噪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风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因此,衣物处理装置内通过设置有该隔声组件1,能够有效降低衣物洗涤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衣物处理装置发出的噪声低,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具体地,可如图4所示,风机2为高速离心风机,包括主机21和外壳22,主机21与外壳22固定连接,外壳22上设置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通过螺丝类紧固件与第一隔声罩组件连接,以实现整个风机的安装。
优选地,衣物处理装置为衣物清洗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风机2用于向洗涤水吹气而能够带动洗涤水流翻,达到滚动洗涤衣物的目的。当然,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是衣物烘干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风机2用于吹气,将产生的烘干气体吹向洗涤后的潮湿衣物上,带着衣物上的水分而达到烘干的目的。
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上述隔声组件1,对风机2所产生的空气噪声和振动噪声实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而实际使用当中,还会通过第一盖板112上的气流入口115向外辐射较大的噪声。因而,为了实现对该气流入口115向外辐射的噪声进行降噪,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消声器3,可通过胶接、螺接、卡合等方式连接到隔声组件11上(参考图15),以降低从气流入口115处向外辐射处的噪声。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消声器3包括本体31和吸音件32,吸音件32套设在本体31的外部。从而,在本体31与吸音件32之间形成风道,而该风道包括使声波绕吸音件32的内表面传播的环向流道331(参照图11)。该环向流道331在吸音件32的内表面与本体31的外表面之间延伸设置,从而使得声波能够沿吸音件内表面的周向绕行一周或多周。环向流道331可以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间隔开的、非连续分布的多个子环向流道组成的整体,也可以是绕本体31外表面连续分布的,例如可以呈“螺旋状”连续分布,也可以是呈“波纹状”连续分布。需要说明的是,环向流道331的含义是指声波在其中传播的路径是在吸音件32的内表面的周向方向的绕行一周或多周,既包括流道仅沿圆周的周向延伸而不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情况,也包括流道形状既沿圆周的周向延伸又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情况。这样,声波在环向流道331传播时,便沿着环向流道331的路径进行传播,进而能够增大与吸音件32的接触面积,在吸音件32对噪声的不断吸收作用下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减少了由风机气流入口115(参照图4)处辐射出的噪声,提高了衣物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的安静舒适性。
该吸音件32可为吸音棉,吸音率高,能够吸收频率大于1600Hz的高频噪声。吸音件32按照与本体31相匹配的形状设置,内部为中空结构,从而使本体31能够完全位于吸音件32的内部空间中,在本体31的外表面和吸音件32的内表面的组合下形成该环向流道331。
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体31包括筒体311、挡板312和分隔件313。该筒体311包括侧壁3111,侧壁3111内部形成连通筒体311的两端的通道,挡板312设置在通道中,将通道隔断形成第一内流道314和第二内流道315,使气流不能在通道内直接通过。挡板312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多种,挡板312面向筒体311的长度方向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在表面为平面的情况下,该平面与筒体轴线的夹角可以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优选的,挡板312沿垂直于筒体3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通道隔断,即挡板312的表面包括垂直于筒体311长度方向的平面,这种设置简单方便。分隔件313从侧壁31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向流道331,再与吸音件32的内表面组合而使声波的主要传播路径是沿着环向流道331的延伸方向,从而起到增大噪声与吸音件32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作用。并且,在侧壁311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内流道314连通的第一开口316和与第二内流道315连通的第二开口317,第一开口316和第二开口317分别与环向流道331连通。
这样设置,在具体应用当中,当第一内流道314与风机的气流入口115相连通时,噪声的传播路径为:首先噪声进入到第一内流道314,然后由第一开口316进入到环向流道331中,在环向流道331中传播到达第二开口317位置时,再由第二开口317而进入到第二内流道315内,最后排出。噪声在经过此路径的传播后,通过吸音件32的吸收,强度得到降低,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而使第二内流道315与风机的气流入口115相连通时,噪声的传播路径为:首先噪声进入到第二内流道315,然后由第二开口317进入到环向流道331中,在环向流道331中传播到达第一开口316位置时,再由第一开口316而进入到第一内流道314内,最后排出。噪声在经过此路径的传播后,通过吸音件32的吸收,强度也得到降低,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一内流道314与风机的气流入口115相连通。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延长声波传播的路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分隔件313设置成包括沿筒体3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件3131和第二分隔件3132,而且第一分隔件3131与筒体311的靠近第一分隔件3131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环向流道3311,第二分隔件3132与筒体311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环向流道3312,第一分隔件3131与第二分隔件3132之间形成连通流道332(参照图13),连通流道332连通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第一开口316位于第一环向流道3311中,第二开口317位于第二环向流道3312中。这样设置,噪声在传入到第一环向流道3311后,再由连通流道332进入到第二环向流道3312中。如此,能够进一步延长噪声的传播路径,以增加与吸音件32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升吸音降噪效果。
由于第一分隔件3131和第二分隔件3132的设置,在筒体311上形成的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可以是螺旋状,也可以是周向分布而为圆形状,也可以是波纹状等,也可以是上述各形状中的组合,然后再通过连通流道332来将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相连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3131和第二分隔件3132均垂直筒体3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平行,以使环向流道331成为周向流道。即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周向分布在筒体311上,且相互平行。同时,可在第一分隔件3131和第二分隔件3132之间设置两个隔片310(参照图13),两个隔片310的一端均连接到第一分隔件3131,另一端均连接到第二分隔件3132,且两个隔片310间隔设置,从而在两个隔片310之间形成连通流道332。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将连通流道332沿筒体311长度方向设置。
由于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紧凑,可利用的空间小,便需要将消声器3的结构尽可能的减小。因而,在满足降噪需求以及在筒体311长度允许的条件下,可在筒体311上设置多个(大于两个)分隔件313来进行降噪处理,以能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并不仅限于两个。
在实际设置中,优选地将各分隔件313设置为穿孔板。通过各孔的降噪作用,可对中低频(频率在100~1600Hz)的噪声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而当分隔件313为穿孔板时,在降噪的过程中,噪声除了会按照主传播路径(参照图14):即首先进入到第一内流道314,然后由第一开口316进入到第一环向流道3311中,再由连通流道332进入到第二环向流道3312中,随后由第二开口317而进入到第二内流道315中,最后排出的路径传播之外;还有部分噪声按照次传播路径传播:即噪声在进入到第一环向流道3311后,穿过分隔件313上的孔而进入到第二环向流道3312中,再由第二开口317而进入到第二内流道315中,最后排出。因此,次传播路径的存在,能够有效噪声中的中低频噪音。
具体地,将分隔件313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时,其孔径、穿孔比、和空腔高度具有以下优选值:即在体积允许的范围内,筒体311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越大越好,一般的,不小于20mm。在满足加工需求和降噪的需求下,孔径在2~6mm之间,因为过小的孔径会带来加工难度的提高,过大的孔径则会降低分隔件313的降噪效果。而穿孔率设置在5%~25%之间,过小的穿孔率会使声波很少透过小孔,而仅沿着主传播路径,从而起不到对中低频降噪的作用,而过高的穿孔率会使声波更多的通过次传播路径传播,而使得声波与吸音件32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使高频降噪效果降低。当上述变量确定之后,还可通过声学仿真手段选择分隔件313的壁厚,一般应在1~3mm之间。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体31还包括底板318和顶板319,底板318设置在筒体311的一端,顶板319设置在筒体311的另一端,其中,底板318与第一分隔件3131形成第一环向流道3311,顶板319与第二分隔件3132形成第二环向通道。这样,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便于声波在第一环向流道3311和第二环向流道3312传播而不会任意分散,有利于增加声波与吸音件32的接触时间,提高降噪效果。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在底板318和/或顶板31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6以降噪。这样,可通过穿过底板318或顶板319来加工分隔件313上的孔,从而能够提高分隔件313上孔的加工的方便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参照图9和图10,消声器3还包括壳体34和盖板35。壳体3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用于套设在吸音件32的外部,壳体34上开设有用于供吸音件32装入的开口。在将本体31装入到吸音件32内后,再将吸音件32装入到壳体34内,然后盖板35与壳体34连接而将壳体34的开口盖合,便实现了消声器3的整体装配。
根据与风机实际连接使用的方式,如图11所示,在壳体34上开设有供噪声进入到第一内流道314中的进气孔341,在盖板35上开设有供降噪后的声音排出的出气孔351,而本体31为圆柱形,因而,可将进气孔341、出气孔351和本体31保持同轴设置的方式。
作为消音件的另一种装配实现方式,还可在将吸音件32集成到壳体34,或者吸音件32可固定连接到壳体34,例如胶接到壳体3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消声器3,由于吸音件32的降噪效果与声波和吸音件32的接触面积正相关,因而该环向流道331的设置,使得声波在消声器3中的传播路径更长,且基本沿消声器3径向最大处传播,从而增大了声波与吸音件32的接触面积,从而更有利于吸音件32发挥降噪作用,有利于高频噪声的下降。并结合各分隔件313上设置的穿孔,能够进一步对中低频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实现了良好的降噪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隔声罩组件,用于套设在风机的外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一隔声间隙;
第二隔声罩组件,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的外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隔声间隙;
隔振件,用于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与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包括:
第一隔罩,用于套设在所述风机的外部并开设有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隔声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罩与所述风机之间;
第一盖板,开设有气流入口;
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风机,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隔罩及所述第一盖板均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以用于所述风机穿过所述隔振件与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支撑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还包括:
垫片,叠设在所述隔振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声罩组件包括:
第二隔罩,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罩的外部,所述第二隔罩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隔罩装入的开口,所述第二隔声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罩和所述第二隔罩之间;
第二盖板,用于与所述第二隔罩固定以盖合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隔罩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罩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设置有所述隔振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组件还包括:
第一密封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罩上的所述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隔罩之间设置有所述隔振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组件还包括:
第二密封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所述通孔内。
1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声组件;
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内;
箱体,所述隔声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隔声罩组件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衣物清洗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所述风机用于向洗涤水吹气洗涤衣物。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为衣物烘干装置或衣物洗干一体装置,所述风机用于吹气烘干衣物。
CN201910442175.0A 2019-05-24 2019-05-24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2071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175.0A CN112071293A (zh) 2019-05-24 2019-05-24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175.0A CN112071293A (zh) 2019-05-24 2019-05-24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1293A true CN112071293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5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2175.0A Pending CN112071293A (zh) 2019-05-24 2019-05-24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129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0344U (zh) * 2011-11-17 2012-08-01 何雪萍 双层隔声罩的压缩机降噪结构
CN203742713U (zh) * 2014-04-22 2014-07-30 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双层通风隔声罩
CN104763687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消声隔声隔振复合式装置
CN106381641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和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电机罩
CN106712374A (zh) * 2015-07-17 2017-05-2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具有电机的装置
CN206256296U (zh) * 2016-10-28 2017-06-16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CN206774361U (zh) * 2017-06-09 2017-12-19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木垒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降噪装置
CN107725485A (zh) * 2017-09-28 2018-02-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
CN207699867U (zh) * 2017-12-27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降噪结构及洗衣机
CN109487496A (zh) * 2017-09-11 2019-03-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外桶组件及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0344U (zh) * 2011-11-17 2012-08-01 何雪萍 双层隔声罩的压缩机降噪结构
CN203742713U (zh) * 2014-04-22 2014-07-30 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双层通风隔声罩
CN104763687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消声隔声隔振复合式装置
CN106712374A (zh) * 2015-07-17 2017-05-2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具有电机的装置
CN206256296U (zh) * 2016-10-28 2017-06-16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CN106381641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和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电机罩
CN206774361U (zh) * 2017-06-09 2017-12-19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木垒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降噪装置
CN109487496A (zh) * 2017-09-11 2019-03-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外桶组件及洗衣机
CN107725485A (zh) * 2017-09-28 2018-02-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
CN207699867U (zh) * 2017-12-27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降噪结构及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2286B2 (en) Volute mechanism of a centrifugal fan
CN111979705B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09864620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12253287B (zh)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具有防噪音的柴油机
CN107508418B (zh) 一种降噪壳体及安装有电机的装置
GB2253035A (en) Silenced tumble dryer
CN111622990A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2071293A (zh) 隔声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JP5135967B2 (ja) 遠心送風機
CN113757124B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1460014U (zh) 吸尘器、电机组件及其外壳结构
CN210902703U (zh) 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12233637B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0314928U (zh) 消声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9165849U (zh) 螺旋出风构件和应用其的电吹风
CN220619470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03030B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828898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设备
CN114526267B (zh) 风机和油烟机
CN204877600U (zh) 汽车消声器
CN212615238U (zh) 蒸煮设备及其消音组件
CN216393871U (zh) 一种低噪声食品加工机
CN112568750A (zh) 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18038567U (zh) 消音器组件和冰箱
CN219778516U (zh)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