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3030B -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3030B
CN112303030B CN201910687059.5A CN201910687059A CN112303030B CN 112303030 B CN112303030 B CN 112303030B CN 201910687059 A CN201910687059 A CN 201910687059A CN 112303030 B CN112303030 B CN 112303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inlet
shell
silencing
muff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70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3030A (zh
Inventor
郑强
于成龙
谈凌杰
李亚东
王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70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3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3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3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04D29/664Sound attenuation by means of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消声器包括:外壳;进气管,设于外壳内,围设出进气消音通道,且设有连通进气消音通道的进气作用孔;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套装在进气管的外侧壁上,并包覆进气作用孔;出气隔板,设于外壳内,并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围设出与进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的出气消音通道。本申请避免了出气管的设置,且使得出气消音通道与进气消音通道形成并排分布的形式,缩短了消声器的轴向尺寸,因而缩小了消声器的体积,简化了消声器的结构,使得消声器在布置空间上具有优势;同时极大提高了吸声材料的利用率,在材料成本及工艺成本上具有优势。

Description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声器及包含该消声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阻性消音器对高频段噪音(1000Hz以上)能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但是,由于阻性消音器对高频的消音效果主要通过声波与多孔吸声材料的作用实现,而吸声效果正比于声波与消声器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该接触面积,传统的消音方式一般通过增加消音管路长度、增加消音回路数或加大消音管路径向尺寸来实现,这样的方式势必带来消声器整体尺寸的增加和结构的复杂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消声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进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围设出进气消音通道,且设有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的进气作用孔;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套装在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上,并包覆所述进气作用孔;出气隔板,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围设出与所述进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的出气消音通道。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消声器,在外壳内只设置进气管,利用出气隔板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围设出出气消音通道,因而避免了出气管的设置,且使得出气消音通道与进气消音通道形成并排分布的形式,缩短了消声器的轴向尺寸,因而缩小了消声器的体积,简化了消声器的结构,使得消声器在布置空间上具有优势。同时,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及出气消音通道流动时,均能够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使得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能够起到消音效果,从而极大提高了吸声材料的利用率,在材料成本及工艺成本上具有优势。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消声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出气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出气消音通道的出气作用孔,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包覆所述出气作用孔的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
出气隔板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在出气隔板上设置出气作用孔,由于间隙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因而出气消音通道内的声波可以穿过出气作用孔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音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包括侧部挡板,所述侧部挡板的截面呈U形,所述侧部挡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相接触,使所述侧部挡板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一部分之间围设出所述出气消音通道,且所述侧部挡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出气隔板包括侧部挡板,侧部挡板的截面(垂直于出气消音通道的轴线的方向的截面)呈U形,且侧部挡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相接触,则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一部分封盖侧部挡板的U形开口端,从而形成与进气消音通道并排分布的出气消音通道,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并有利于消声器的尺寸小型化;且侧部挡板设有出气作用孔,侧部挡板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出气消音通道内的声波能够通过出气作用孔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吸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侧部挡板及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方向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侧部挡板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侧部挡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相抵接;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剩余部分、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外壳之间围设出二级消音腔,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有连通所述二级消音腔的二级消音联通孔,所述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包覆所述二级消音联通孔。
该方案在侧部挡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由于第一刚分班和第二隔板均与外壳相抵接,提高了出气隔板在外壳的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的稳定性。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外周壁与外壳之间具有距离,即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外周壁与外壳之间均不接触,这样,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剩余部分(即除了参与围设出气消音通道的那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与外壳之间也限定出一定的空间,该空间的两端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封闭,因而第一隔板、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剩余部分、第二隔板及外壳之间围设出封闭空间,记为二级消音腔。由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二级消音联通孔,因而出气消音通道内的声波可以依次穿过出气作用孔、间隙、二级消音联通孔进入进入上述封闭空间内,进而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被部分吸收,由于该封闭空间没有出口,故而没有被吸收的声波会穿过二级消音联通孔重新进入间隙甚至进入出气消音通道内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被部分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声波会再次穿过二级消音联通孔进入二级消音腔内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如此循环往复。因此,二级消音腔的设置,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消声器的消音效果,并充分利用了消声器的内部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还包括底部挡板,所述底部挡板围设出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且所述底部挡板的开口端与所述进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及所述出气消音通道的进气端相连,以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消音通道。
出气隔板还包括底部挡板,底部挡板围设出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的开口端的面积相对较大,因而能够与进气消音通道以及出气消音通道形成对接,既连通进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又连通出气消音通道的进气端,从而实现进气消音通道与出气消音通道的连通,保证气流和声波可以顺畅流动。同时,底部挡板的设置,使得出气挡板整体形成L形结构,构思和设计较为巧妙。
值得说明的是,消声器中的气流流向和声波流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具体由使用场景的需求决定。比如:气流和声波均由进气消音通道流入,由出气消音通道流出;或者,气流由进气消音通道流入,由出气消音通道流出,声波由出气消音通道流入,由进气消音通道流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挡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底部挡板上设有所述出气作用孔。
底部挡板与外壳之间也具有间隙,则底部挡板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也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且底部挡板上也设有出气作用孔,则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与出气消音通道之间过渡时,也能够穿过出气作用孔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发生作用,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声器的消音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还包括弯曲呈U形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内边缘与所述底部挡板的开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隔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相连;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支撑板,所述第三隔板抵靠在所述限位支撑板上。
出气隔板还包括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弯曲呈U形,第三隔板的内边缘与底部挡板的开口端相连,不会遮挡底部挡板的内部空间,保证了气流和声波的顺畅流动;第三隔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相连,保证出气隔板的完整性;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支撑板,第三隔板抵靠在限位支撑板,提高了出气隔板在外壳轴向方向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限位支撑板也呈U形,与第三隔板的形状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三隔板止抵配合,并将所述第三隔板抵压在所述限位支撑板上。
在进气管的出口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三隔板止抵配合,保证了进气管与出气隔板的相对稳定,利用固定板将第三隔板抵压在限位支撑板上,既保证了出气隔板的轴向稳定性,又无需安装螺钉等结构,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隔板为一体式结构。
将出气隔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既提高了出气隔板各部位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出气隔板的使用可靠性,又省去了出气隔板各部位之间的装配工序,提高了消声器的装配效率。当然,出气隔板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同样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一端敞口,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形状适配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的进气端的进气孔和连通所述出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的出气孔。
外壳一端敞口,便于在外壳内装配进气管及出气隔板等部件,进而降低消声器的装配难度;在外壳的敞口度端设置形状适配的端盖,利用端盖来封盖外壳的敞口端,既能对消声器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又保证了消声器的外观完整,且便于实现上述二级消音腔的方案,以提高消声器的消声效果;端盖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保证了消声器可以正常进气和出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与所述进气管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端盖与进气管形成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且实现了端盖和进气管的同步安装,进一步简化了装配工序。具体装配时,可以先将出气隔板放入外壳内,直至第三隔板抵靠在限位支撑板上,然后将进气管插入外壳内,直至固定板与第三隔板相抵,此时端盖恰好封盖外壳的开口端,将端盖与外壳固定连接即可。当然,端盖与进气管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及所述外壳上的限位支撑板将所述出气隔板压设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利用端盖及限位支撑板将出气隔板压设固定在外壳内,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来固定出气隔板,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在端盖与外壳之间设置密封垫,提高了消声器的密封性,确保消声器内的消音腔室与外部环境的隔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消声器的消声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与所述端盖中的一个上设有连接柱,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使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在外壳与端盖中的一个上设置连接柱,另一个上相应设置连接孔,利用紧固件与连接柱及连接孔的配合来固定外壳与端盖,有效保证了端盖与外壳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可靠性。可选地,连接柱设置在外壳上,数量为多个,沿外壳的开口端的周向分布,外壳靠近开口端的部分加厚,使得外壳外侧壁上形成台阶,连接柱设置在台阶部分,这样提高了外壳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孔向外延伸形成进气凸起;和/或,所述出气孔向外延伸形成出气凸起。
进气孔向外延伸形成进气凸起,便于消声器的进气端与其他结构相连。
出气孔向外延伸形成出气凸起,便于消声器的出气端与其他结构相连。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机体设有风机;所述消声器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所述消声器的出气消音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风机的入口,所述消声器的进气消音通道的进气端连通外界环境。
具体地,风机高速旋转时,吸入气流,气流由消声器的进气孔进入进气消音通道,然会经出气消音通道由出气孔进入风机,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在风机运行过程中,风机入口会向外辐射噪声,声波由消声器的出气孔进入出气消音通道,经进气消音通道及进气孔排出。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及出气消音通道流动时经历一次消除,过程中也会进入二级消音腔进行二次消除,因而由进气孔排出的声波的高频成分较少,起到了较好的消音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该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也可以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为洗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气管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出气隔板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出气隔板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装配后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装配后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与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在安装本申请的消声器之前风机入口向外辐射噪声的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在安装本申请的消声器前后风机入口向外辐射噪声的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对比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消声器,1外壳,11限位支撑板,12连接柱,13二级消音腔,2进气管,21进气作用孔,22固定板,23进气消音通道,3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4出气隔板,41侧部挡板,42第一隔板,43第二隔板,44第三隔板,45底部挡板,46出气作用孔,47出气消音通道,48二级消音联通孔,5端盖,51进气孔,52出气孔,53进气凸起,54出气凸起,55连接孔,6密封垫,7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200风机。
其中,图7和图9中的箭头示意声波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消声器100,包括:外壳1、进气管2和出气隔板4。
具体地,进气管2设于外壳1内,围设出进气消音通道23,且设有连通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作用孔21,如图2所示;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套装在进气管2的外侧壁上,并包覆进气作用孔21,如图7和图9所示;出气隔板4设于外壳1内,并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围设出与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相连通的出气消音通道47,如图7和图9所示。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100,在外壳1内只设置进气管2,利用出气隔板4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围设出出气消音通道47,因而避免了出气管的设置,且使得出气消音通道47与进气消音通道23形成并排分布的形式,缩短了消声器100的轴向尺寸,因而缩小了消声器100的体积,简化了消声器100的结构,使得消声器100在布置空间上具有优势。同时,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23及出气消音通道47流动时,均能够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发生作用,使得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能够起到消音效果,从而极大提高了吸声材料的利用率,在材料成本及工艺成本上具有优势。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出气隔板4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出气隔板4上设有连通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作用孔46,如图3和图4所示,间隙内填充有包覆出气作用孔46的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如图7和图9所示。
出气隔板4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在出气隔板4上设置出气作用孔46,由于间隙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因而出气消音通道47内的声波可以穿过出气作用孔46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发生作用,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音效果。
具体地,出气隔板4包括侧部挡板41,侧部挡板41的截面呈U形,如图3、图4和图9所示,侧部挡板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相接触,使侧部挡板41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一部分之间围设出出气消音通道47,且侧部挡板41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
出气隔板4包括侧部挡板41,侧部挡板41的截面(垂直于出气消音通道47的轴线的方向的截面)呈U形,且侧部挡板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相接触,则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一部分封盖侧部挡板41的U形开口端,从而形成与进气消音通道23并排分布的出气消音通道47,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并有利于消声器100的尺寸小型化;且侧部挡板41设有出气作用孔46,侧部挡板41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出气消音通道47内的声波能够通过出气作用孔46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吸收。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出气隔板4还包括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隔板42、侧部挡板41及第二隔板43沿外壳1的周向方向依次相连,且第一隔板42远离侧部挡板41的一端及第二隔板43远离侧部挡板41的一端均与外壳1相抵接;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外周壁与外壳1之间具有距离,使得第一隔板42、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剩余部分、第二隔板43及外壳1之间围设出二级消音腔13,如图7和图9所示,且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上均设有连通二级消音腔13的二级消音联通孔48,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包覆二级消音联通孔48,如图7和图9所示。
该方案在侧部挡板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由于第一刚分班和第二隔板43均与外壳1相抵接,提高了出气隔板4在外壳1的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的稳定性。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外周壁与外壳1之间具有距离,即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外周壁与外壳1之间均不接触,这样,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剩余部分(即除了参与围设出气消音通道47的那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与外壳1之间也限定出一定的空间,该空间的两端被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封闭,因而第一隔板42、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剩余部分、第二隔板43及外壳1之间围设出封闭空间,记为二级消音腔13。由于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上均设有二级消音联通孔48,因而出气消音通道47内的声波可以依次穿过出气作用孔46、间隙、二级消音联通孔48进入进入上述封闭空间内,进而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发生作用被部分吸收,由于该封闭空间没有出口,故而没有被吸收的声波会穿过二级消音联通孔48重新进入间隙甚至进入出气消音通道47内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发生作用被部分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声波会再次穿过二级消音联通孔48进入二级消音腔13内与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发生作用,如此循环往复,如图9所示。因此,二级消音腔13的设置,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消声器100的消音效果,并充分利用了消声器100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出气隔板4还包括底部挡板45,如图3和图4所示,底部挡板45围设出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且底部挡板45的开口端与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及出气消音通道47的进气端相连,如图7所示,以连通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与出气消音通道47。
出气隔板4还包括底部挡板45,底部挡板45围设出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的开口端的面积相对较大,因而能够与进气消音通道23以及出气消音通道47形成对接,既连通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又连通出气消音通道47的进气端,从而实现进气消音通道23与出气消音通道47的连通,保证气流和声波可以顺畅流动。同时,底部挡板45的设置,使得出气挡板整体形成L形结构,构思和设计较为巧妙。
值得说明的是,消声器100中的气流流向和声波流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具体由使用场景的需求决定。比如:气流和声波均由进气消音通道23流入,由出气消音通道47流出;或者,气流由进气消音通道23流入,由出气消音通道47流出,声波由出气消音通道47流入,由进气消音通道23流出。
进一步地,底部挡板45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如图7所示,底部挡板45上设有出气作用孔46,如图3、图4和图7所示。
底部挡板45与外壳1之间也具有间隙,则底部挡板45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内也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且底部挡板45上也设有出气作用孔46,则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23与出气消音通道47之间过渡时,也能够穿过出气作用孔46与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发生作用,被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声器100的消音效果。
进一步地,出气隔板4还包括弯曲呈U形的第三隔板44,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隔板44的内边缘与底部挡板45的开口端相连,第三隔板4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42及第二隔板43相连;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支撑板11,如图5所示,第三隔板44抵靠在限位支撑板11上,如图7所示。
出气隔板4还包括第三隔板44,第三隔板44弯曲呈U形,第三隔板44的内边缘与底部挡板45的开口端相连,不会遮挡底部挡板45的内部空间,保证了气流和声波的顺畅流动;第三隔板4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42及第二隔板43相连,保证出气隔板4的完整性;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支撑板11,第三隔板44抵靠在限位支撑板11,提高了出气隔板4在外壳1轴向方向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限位支撑板11也呈U形,与第三隔板44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进气管2的出气端设有固定板22,如图2所示,固定板22与第三隔板44止抵配合,并将第三隔板44抵压在限位支撑板11上,如图7所示。
在进气管2的出口端设置固定板22,固定板22与第三隔板44止抵配合,保证了进气管2与出气隔板4的相对稳定,利用固定板22将第三隔板44抵压在限位支撑板11上,既保证了出气隔板4的轴向稳定性,又无需安装螺钉等结构,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出气隔板4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
将出气隔板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既提高了出气隔板4各部位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出气隔板4的使用可靠性,又省去了出气隔板4各部位之间的装配工序,提高了消声器100的装配效率。
当然,出气隔板4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同样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外壳1一端敞口,如图1和图5所示,外壳1的敞口端设有形状适配的端盖5,端盖5上设有连通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端的进气孔51和连通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端的出气孔52,如图7所示。
外壳1一端敞口,便于在外壳1内装配进气管2及出气隔板4等部件,进而降低消声器100的装配难度;在外壳1的敞口度端设置形状适配的端盖5,利用端盖5来封盖外壳1的敞口端,既能对消声器100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又保证了消声器100的外观完整,且便于实现上述二级消音腔13的方案,以提高消声器100的消声效果;端盖5上设有进气孔51和出气孔52,保证了消声器100可以正常进气和出气。
可选地,端盖5与进气管2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端盖5与进气管2形成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且实现了端盖5和进气管2的同步安装,进一步简化了装配工序。具体装配时,可以先将出气隔板4放入外壳1内,直至第三隔板44抵靠在限位支撑板11上,然后将进气管2插入外壳1内,直至固定板22与第三隔板44相抵,此时端盖5恰好封盖外壳1的开口端,将端盖5与外壳1固定连接即可。当然,端盖5与进气管2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端盖5及外壳1上的限位支撑板11将出气隔板4压设固定在外壳1内。
利用端盖5及限位支撑板11将出气隔板4压设固定在外壳1内,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来固定出气隔板4,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端盖5与外壳1之间还设有密封垫6,如图1和图7所示。
在端盖5与外壳1之间设置密封垫6,提高了消声器100的密封性,确保消声器100内的消音腔室与外部环境的隔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消声器100的消声效果。
其中,外壳1与端盖5中的一个上设有连接柱12(如图5所示),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55(如图2所示),紧固件穿过连接柱12与连接孔55,使端盖5与外壳1固定连接。
在外壳1与端盖5中的一个上设置连接柱12,另一个上相应设置连接孔55,利用紧固件与连接柱12及连接孔55的配合来固定外壳1与端盖5,有效保证了端盖5与外壳1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连接柱12设置在外壳1上,数量为多个,沿外壳1的开口端的周向分布,如图5所示,外壳1靠近开口端的部分加厚,使得外壳1外侧壁上形成台阶,连接柱12设置在台阶部分,这样提高了外壳1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进气孔51向外延伸形成进气凸起53,如图7所示。
进一步地,出气孔52向外延伸形成出气凸起54,如图7所示。
进气孔51向外延伸形成进气凸起53,便于消声器100的进气端与其他结构相连。
出气孔52向外延伸形成出气凸起54,便于消声器100的出气端与其他结构相连。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声器10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声器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衣物处理设备的机体设有风机200;消声器100与风机200的入口相连,且消声器100的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端连通风机200的入口,如图10所示,消声器100的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端连通外界环境。
具体地,风机200高速旋转时,吸入气流,气流由消声器100的进气孔51进入进气消音通道23,然会经出气消音通道47由出气孔52进入风机200,保证风机200的正常运行。在风机200运行过程中,风机200入口会向外辐射噪声,声波由消声器100的出气孔52进入出气消音通道47,经进气消音通道23及进气孔51排出,如图7所示。声波在进气消音通道23及出气消音通道47流动时经历一次消除,过程中也会进入二级消音腔13进行二次消除,因而由进气孔51排出的声波的高频成分较少,起到了较好的消音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该风机200可以为离心风机200,也可以为贯流风机200或轴流风机200。
在上述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为洗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波轮洗衣机上应用了一款高速离心风机200,通过风机200产生的压力带动水流翻滚,从而起到洗涤衣物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严重的噪音问题。
通过分析,该风机200噪音的辐射路径主要包括:风机200入口向外辐射的噪声和透过风机200外壳1(隔声罩)向外辐射的噪声。前期已在风机200外壳1的隔音上进行了充分设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当仅有风机200工作时,风机200外面采用双层隔音壳体,在距洗衣机正前方1m处的麦克风测得的噪声也达到了62dBA(声压级)。一般波轮洗衣机脱水最高噪声在60dBA(声功率级)左右,换算为单麦克风噪音在50dBA(声压级)左右,所以需要针对风机200入口向外辐射的噪声源进行消声处理,以降低洗衣机的运行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具体欲通过设计入口处外接消音器的方案来达成目标,如图10所示。
在风机200入口处外接消声器100之前,风机200入口向外辐射噪声的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如图11所示。从图11可知,风机200出口处噪声基本是一个宽频噪声,且主要在相对高频段(1000Hz以上),传统的阻性消声器100对该高频噪音能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但是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阻性消音器对高频的消音效果主要通过声波与多孔吸声材料的作用实现,吸声效果正比于声波与消音器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该接触面积,传统的消音方式一般通过增加消音管路长度、增加消音回路数或加大消音管路径向尺寸来实现,这样的方式势必带来消音器整体尺寸的增加和结构的复杂化。
2)传统的消音方式由于结构的原因,声波与多孔吸声材料接触面通常只有一面而没有充分利用到背面的接触面积,吸声材料利用率下降,消音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阻性消声器100,在提升传统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基础上,简化消音器结构、缩小消音器整体尺寸并且提高吸声材料的利用率,确保项目所需消音器在消音效果、材料成本、工艺成本及布置空间上的优势。该消声器100具体包括如下结构:
端盖5;固定板22;进气管2;出气孔52;进气作用孔21;端盖密封胶垫(即密封垫6);底隔板(即第三隔板44);二级消音腔隔板(即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出气通道挡板(即侧部挡板41);出气通道底部挡板45(即底部挡板45);出气作用孔46;二级消音腔联通孔(即二级消音联通孔48);消音器外壳体(即外壳1);外壳1隔板(即限位支撑板11)。
如图1所示,该新型阻性消声器100由进气管端盖组件X(即一体式的进气管2与端盖5)、密封端盖密封胶垫、出气隔板组件Y(即一体式的出气隔板4)及消音器外壳体组成,密封端盖密封胶垫确保消音腔室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如图7和图9所示,进气管2与多孔吸声材料B(即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共同构成了进气消音通道23,出气通道底部挡板45、出气通道挡板、多孔吸声材料B(即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及多孔吸声材料A共同构成了出气消音通道47;二级消音腔隔板、多孔吸声材料B与消音器外壳体共同构成了出气二级消音腔13;通过固定板22将底隔板固定于外壳1隔板实现进气管端盖组件X、出气隔板组件Y与消音器外壳体的装配固定。
声波通过一系列进气作用孔21、出气作用孔46分别实现与多孔吸声材料B、多孔吸声材料A的作用。气流通过二级消音腔隔板上一系列二级消音腔联通孔实现出气消音通道47与出气二级消音腔13之间的相互流动。
离心风机200旋转时产生的噪音从消声器100出口(即出气孔52)进入进口(即进气孔51)传出,声波在消声器100内的消音主路径为:出口->出气口->出气消音通道47->进气消音通道23->入口,如图8所示。同时,声波的二级消音路径为:出气消音通道47->多孔吸声材料A->二级消音腔联通孔->出气二级消音腔13->二级消音腔联通孔->多孔吸声材料A->出气消音通道47,声波在出气消音通道47与出气二级消音腔13的流动如图9所示。
首先,从风机200入口辐射出的声波由出气口进入出气消音通道47,通过与多孔吸声材料A和B的作用对声音高频成分进行消除,声波进入进气消音通道23与多孔吸声材料B作用对声音高频成分进行进一步消除,同时声波经过二级消音腔联通孔进入出气二级消音腔13,并在出气二级消音腔13与出气消音通道47之间往复流动,与多孔吸声材料B和A作用对声音高频成分进行进二次消除。该消音器设计的优点如下:
本消音器只需一根进气管2,通过增设出气隔板组件Y结构,避免了出气管的设计但却构成了出气消音通道47来进一步对声波进行高频消音作用,相比于增加出气管路设计的消音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势。
该消音器的进气消音管道、出气消音管道和出气二级消音腔13三个腔室同时利用了多孔吸声材料B的内、外表面消音,该设计对多孔吸声材料的接触面进行了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吸音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对消音效果及消音器整体尺寸小型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二级消音腔联通孔的设计,出气消音通道47增加了出气二级消音腔13,进一步对声波高频成分进行消减,提升了消音器的消音效率,同时充分利用了消音器内部空间。
对增加了消声器100后的风机200入口向外辐射的噪音进行检测,得到使用消声器100前后的噪音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对比图如图12所示。其中,每一列挨在一起的两个条状结构,左侧的代表入口未加消音器,右侧的代表入口增加消音器。入口未加消音器的噪音为62.4dBA,入口增加消音器的噪音为50.2dBA。由此可知,通过该阻性消音器对声波中高频成分的充分作用,该洗衣机风机200入口处的噪音下降了12dBA以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消声器,产生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出气隔板组件Y结构,构成出气消音通道的设计,避免增加出气消音管路,消音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对多孔吸声材料的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吸音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对消音效果及消音器整体尺寸小型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出气二级消音腔的设计,进一步提升出气消音通道的整体消音效果,充分利用了消音器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进气管(2),设于所述外壳(1)内,围设出进气消音通道(23),且设有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作用孔(21);
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内侧套装在所述进气管(2)的外侧壁上,并包覆所述进气作用孔(21);
出气隔板(4),设于所述外壳(1)内,并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外侧围设出与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相连通的出气消音通道(47);
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与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并排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出气隔板(4)上设有连通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作用孔(46),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包覆所述出气作用孔(46)的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包括侧部挡板(41),所述侧部挡板(41)的截面呈U形,所述侧部挡板(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相接触,使所述侧部挡板(41)与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一部分之间围设出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且所述侧部挡板(41)与所述外壳(1)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还包括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所述第一隔板(42)、所述侧部挡板(41)及所述第二隔板(43)沿所述外壳(1)的周向方向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一隔板(42)远离所述侧部挡板(41)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隔板(43)远离所述侧部挡板(41)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1)相抵接;
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1)之间具有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隔板(42)、所述第一吸声材料填充层(3)的剩余部分、所述第二隔板(43)及所述外壳(1)之间围设出二级消音腔(13),且所述第一隔板(42)和所述第二隔板(43)上均设有连通所述二级消音腔(13)的二级消音联通孔(48),所述第二吸声材料填充层(7)包覆所述二级消音联通孔(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还包括底部挡板(45),所述底部挡板(45)围设出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且所述底部挡板(45)的开口端与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及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的进气端相连,以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挡板(45)与所述外壳(1)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底部挡板(45)上设有所述出气作用孔(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还包括弯曲呈U形的第三隔板(44),所述第三隔板(44)的内边缘与所述底部挡板(45)的开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隔板(4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42)及所述第二隔板(43)相连;
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支撑板(11),所述第三隔板(44)抵靠在所述限位支撑板(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端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三隔板(44)止抵配合,并将所述第三隔板(44)抵压在所述限位支撑板(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隔板(4)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一端敞口,所述外壳(1)的敞口端设有形状适配的端盖(5),所述端盖(5)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端的进气孔(51)和连通所述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端的出气孔(5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5)与所述进气管(2)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5)及所述外壳(1)上的限位支撑板(11)将所述出气隔板(4)压设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5)与所述外壳(1)之间还设有密封垫(6)。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与所述端盖(5)中的一个上设有连接柱(12),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55),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柱(12)与所述连接孔(55),使所述端盖(5)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51)向外延伸形成进气凸起(53);和/或
所述出气孔(52)向外延伸形成出气凸起(54)。
16.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机体设有风机(200);
所述消声器与所述风机(200)的入口相连,且所述消声器(100)的出气消音通道(47)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风机(200)的入口,所述消声器(100)的进气消音通道(23)的进气端连通外界环境。
CN201910687059.5A 2019-07-29 2019-07-29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112303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7059.5A CN112303030B (zh) 2019-07-29 2019-07-29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7059.5A CN112303030B (zh) 2019-07-29 2019-07-29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030A CN112303030A (zh) 2021-02-02
CN112303030B true CN112303030B (zh) 2022-10-18

Family

ID=7432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7059.5A Active CN112303030B (zh) 2019-07-29 2019-07-29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30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846A1 (de) * 1992-02-19 1993-08-25 LEISTRITZ AG & CO. Abgastechnik Abgasschalldämpfer für Dieselmotoren insbesondere von Nutzfahrzeugen
TWM314254U (en) * 2006-12-25 2007-06-21 Share Win Industry Co Ltd Horizontal type exhaust pipe
CN202707195U (zh) * 2012-07-13 2013-01-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辅助消音器
CN202946223U (zh) * 2012-12-25 2013-05-22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消音器
CN203547838U (zh) * 2013-11-01 2014-04-16 哈尔滨艾瑞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多芯共振式消声器
CN205559018U (zh) * 2016-04-12 2016-09-07 天津市昇鼎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器
CN107218255A (zh) * 2017-07-31 2017-09-29 合肥上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用复合式消音器
CN207420981U (zh) * 2017-10-23 2018-05-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及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030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3030B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1979705B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1622990A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2233637B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KR20100063452A (ko) 소음기
CN111041796A (zh) 一种烘干风道降噪结构、热泵洗干一体机以及烘干机
CN212841780U (zh) 集烟罩和吸油烟机
CN211534186U (zh) 干手机
CN211397814U (zh) 一种消音器
CN111288655A (zh) 一种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2177982A (zh) 降噪风道及燃气热水器
CN209875570U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5523772U (zh) 进气结构和热水器
CN219778516U (zh)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WO2000020737A1 (fr) Machine a usiner a moteur du type contenant une enveloppe a faible bruit
CN215832203U (zh) 热水处理设备
CN214314883U (zh) 电机消音器、电机装置和足式机器人
CN211975112U (zh) 一种便携式静音变频发电机消声器
CN109340193B (zh) 导流风道、气流驱动件以及油烟机
CN215832202U (zh) 壳体组件和热水器
CN216409066U (zh) 一种适用于集成灶的消声装置
CN210314928U (zh) 消声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2254394B (zh) 降噪板、冰箱
CN211815066U (zh) 一种烘干风道降噪结构、热泵洗干一体机以及烘干机
WO2022183741A1 (zh) 降噪电机组件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