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8371B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8371B
CN112038371B CN202010845793.2A CN202010845793A CN112038371B CN 112038371 B CN112038371 B CN 112038371B CN 202010845793 A CN202010845793 A CN 202010845793A CN 112038371 B CN112038371 B CN 112038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plicing
layer
sub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57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8371A (zh
Inventor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57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83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061 priority patent/WO2022036843A1/zh
Priority to US17/264,859 priority patent/US2022039942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038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8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角落拼接部设开孔并在开孔内填充由填充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同时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设置导光层;本发明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避免褶皱现象的发生,还能实现角落拼接部的正常发光。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件,因其窄边框、制成重量轻、可卷曲以及易于携带等诸多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如今针对手机等移动设备特殊而新颖的设计层出不穷,“全面屏”设计成为时代主流。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两边曲面显示设计,该设计新奇美观,且更容易实现“全面屏”效果。然而,针对四边弯曲以及实现弯曲边缘显示的技术,还未见产品。如能实现上述四边弯曲以及弯曲边缘显示的设计,全面屏效果将更会为突出,屏占比将大幅度提高,实用性及美观性得到提升。可见,柔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的四边曲面显示,更是显示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图1为常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若以现有常规显示面板进行四曲面显示,则需要沿着图1中所示的弯折线X和弯折线Y轴线位置开始,形成曲面,那么在弯折线X和弯折线Y的交接位置(即四个圆角处)的显示区11或非显示区12会出现“褶皱现象”。该“褶皱现象”不仅会导致圆角区失去显示功能,而且由于应力无法释放,该交接位置处的膜层容易出现剥离(Peeling),导致封装失效,水氧入侵,最终失去功能性。此外,上述四个圆角处也无法实现正常显示功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实现四面曲面显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角落拼接部设开孔并在开孔内填充由填充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以及设置导光层,能避免褶皱现象的发生,还能实现角落拼接部的正常发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部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外围的至少一角落拼接部,所述角落拼接部包围所述平面区的一个拐角,在所述角落拼接部内设有一贯穿所述显示面板上下表面的开孔,所述开孔沿着远离所述平面部的方向穿过所述角落拼接部,并且所述开孔内填充有由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并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一导光层,所述导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并覆盖所述显示区。
进一步,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导光层的表面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并且,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除所述角落拼接部以外的区域。
进一步,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部外围的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第二曲面部分别位于所述拐角的侧边处并分别与所述角落拼接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角落拼接部还部还包括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所述第一拼接子部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拼接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曲面部连接;所述第二拼接子部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和所述拼接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曲面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拼接子部内设有VSS走线;所述第二拼接子部内设有VSS走线和GOA走线。
进一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其中:所述第一边框区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的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边框区内设有VSS走线和GOA走线;所述第二边框区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的远离所述中心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边框区内设有VSS走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本申请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贴合衬底,所述贴合衬底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显示面的一侧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拼接件与所述贴合衬底的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导光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导光层。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触控功能层,所述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光学胶层。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偏光层,所述偏光层位于所述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触控功能层。
本发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所述角落拼接部内设置开孔,使得所述显示面板(例如,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的弯折应力不会落在显示区或边框区,而是落在Panel外侧,因此在模组段进行曲面CG(盖板)贴合时,避免了角落拼接部内褶皱现象的发生;
(2)通过在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分别设置VSS走线或GOA走线,能减少边框区走线数量,减少边框区的宽度;
(3)通过在开孔内填充由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以及导光层配合,能对显示区发出的光进行传导,使得角落拼接部能正常发光,营造出四边曲面理想显示效果;
(4)本发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及具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结构合理,可以实现弯曲边缘显示,从而能实现柔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的四边曲面显示,还能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常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拼接状态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显示模组的平面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2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拼接状态截面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1,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1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12。
这里对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类型不做限定,其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还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量子点电致发光(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这里对边框区120的数量也不做限定。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小柔性显示面板1的边框,一般显示面板仅需设置一个边框区120即可满足要求。例如,以柔性显示面板1为矩形为例,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边缘区可以弯折至显示区11的背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可以为四个边缘区均为弯折至所述显示区11的背离所述显示面一侧的四曲面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可显示画面,且显示的画面可被用户实际观看到。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区11包括一平面部110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110外围的第一曲面部111、第二曲面部112和角落拼接部113。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包围所述平面部110的一个拐角(或者称,角落),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分别包围所述拐角的两个侧边。或者说,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分别位于所述平面部110的相邻侧边处,所述角落拼接部113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相交位置处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平面部110可以呈平面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平面部110可以具有多个侧边和多个拐角。具体地,所述拐角可以为一圆角。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所述平面部110的形状,也未限定所述110的拐角的数目或形状,还未限定所述平面部110的侧边的数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部110为一四角皆为圆角的矩形,此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可以为四曲面显示面板。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曲面部111位于所述平面部110的外围并沿所述第一弯折线X朝向所述显示区11的非显示面一侧弯折。具体地,所述第一曲面部111为曲面状或弧面状。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曲面部112位于所述平面部110的外围并沿所述第一弯折线Y朝向所述显示区11的非显示面一侧弯折。具体地,所述第二曲面部1121为曲面状或弧面状。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角落拼接部113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相交位置处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平滑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曲面部111、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依次平滑连接构成一平滑弧面结构。
具体地,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呈平滑曲面状或弧面状,并且所述角落拼接部113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同向弯曲。也就是说,所述角落拼接部113也弯折于所述显示区11的非显示面一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内具有一开孔101、第一拼接子部1131、第二拼接子部1132以及填充于所述开孔内的拼接件7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开孔101贯穿所述显示面板1的上下表面,并沿着远离所述平面部110的方向穿过所述角落拼接部113。或者说,所述开孔101沿着远离所述平面部110的方向将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分为两个子部,即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第二拼接子部1132。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第二拼接子部1132的朝向所述平面部110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开孔101位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第二拼接子部1132远离所述平面部110的一侧。
很显然地,通过设置所述开孔101能使得所述第一曲面部11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112的弯折应力不会落在显示区11或边框区12,而是落在Panel外侧,因此在模组段进行曲面CG贴合时,避免了褶皱现象的发生。
如图3所示,在所述显示面板1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第二拼接子部1132之间的开口区域102即为展开状态的所述开孔101。或者说,所述开口区域102即为后续用于形成所述开孔101的去除区域或蚀刻区域。也就是说,在所述显示面板1的制作过程,需要去除所述开口区域102,以形成后续所述开孔101。
如图3所示,所述开口区域102沿着远离所述平面部110的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靠近所述开口区域102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内设有VSS走线131。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112朝向所述开口区域102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与所述第二曲面部112连接。此外,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内设有VSS走线131和GOA走线132。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分别与所填充于所述开孔101内的拼接件70连接。
通过在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布置VSS走线131和GOA走线132,能减少边框区12走线数目,从而能减少外围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内未设置发光器件20,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内设置有VSS走线131和GOA走线132、封装层40、像素定义层30和挡墙50。而发光器件20并未布置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或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内。
如图4所示,所述拼接件70填充于所述开孔101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相接触。
很显然地,通过设置所述具有导光性能的拼接件70,能对显示区11发出的光进行传导,使得角落拼接部113,尤其是开孔101处,能正常发光,营造出四边曲面理想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拼接件70由所述导光材料形成。所述导光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等。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由导光材料形成的所述拼接件70可以单独地形成,也可以由形成所述导光层60的步骤中获得。
如图2所示,所述边框区12包括第一边框区121和第二边框区122,其中所述第一边框区121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111的远离所述平面部110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边框区内设有VSS走线131和GOA走线132;所述第二边框区122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112的远离所述中心部111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边框区122内设有VSS走线131。
并且,所述VSS走线131在所述第一边框区121、第一拼接子部1311、第二拼接子部1312和第二边框区122内连续延伸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所述边框区12的具体数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12环设在所述显示区11的外围并包围所述显示区1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12也可以仅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1的一个侧边处。
具体地,所述边框区12的GOA走线132包围所述显示区11。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包括依次层叠的阵列基板10、发光器件20、像素定义层30、封装层40、挡墙50和导光层60。
具体地,所述开孔101由所述封装层40依次延伸至所述阵列基板10,所述开孔101内填充有由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70。
如图3所示,所述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层绝缘层以及层叠于所述多层绝缘层之间的多层金属层和半导体层。
其中,所述多层绝缘层可以包括缓冲层、栅极绝缘层及层间绝缘层和平坦层。所述多层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及源漏极金属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层金属层还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层。
具体地,多层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多层绝缘层之间的多层金属层和半导体层可用于构成薄膜晶体管。该多个薄膜晶体管及金属走线均避开所述开孔101的切割区域及切割周边区域而制作形成。
具体地,所述薄膜晶体管能用于开关或驱动的薄膜晶体管。本发明并未限定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类型或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显示需求更改或选择。
如图4所示,所述阵列基板10在环绕所述开孔101的外围或周边位置处设的设置有挡墙50。可选的是,所述挡墙50可以与所述像素定义层同30层设置。可选的是,所述挡墙50也可以与所述多层绝缘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同层设置。这样在制作沉积阻水层时,无机的阻水层会与挡墙形成防水氧的堤坝结构。即本实施例中的挡墙50的作用是可以作为堤坝,阻挡水氧,防止发光器件20受到水氧的侵蚀。
具体地,所述挡墙50位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或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的朝向所述开孔101处。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
如图4所示,所述像素定义层3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10的表面上,并具有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用于限定所述发光器件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至少部分区域填充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1131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1132。
在具体实施时,例如,可以涂覆诸如聚酰亚胺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的光敏有机材料,然后可以执行曝光工艺和显影工艺以形成像素定义层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印刷工艺)由聚合物材料或无机材料来形成像素定义层30。
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器件2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10形成有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一侧,在所述显示区11内,所述发光器件20更具体地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所述发光器件20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1的除了所述角落拼接部113以外的区域。也就是说,所述角落拼接部113内并未设置所述发光器件20。
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器件20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阵列基板10上的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
其中,所述阳极针对每一发光器件20独立的设置。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像素开口暴露所述阳极。
在阳极的由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区域上形成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由用于产生红色光、蓝色光或绿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
其中所述阴极针对所述发光器件20共同设置的阴极层,所述阴极层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像素定义层30、挡墙50和所述阵列基板1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可以针对每一发光器件20单独地形成。
如图4所示,所述封装层40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20上并覆盖所述阵列基板10所述发光器件20,从而防止湿气或其它外部污染物的渗透进入到阵列基板10和发光器件20中。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40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20的所述阴极层上。
具体地,所述封装层40延伸至所述开孔101处。例如,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40覆盖所述阴极和所述阵列基板10。
具体地,所述封装层40可以包括交错层叠设置的多个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在具体实施时,无机封装层可以包括诸如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铪、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绝缘材料,并且可以通过例如化学气相沉积(CVD)形成。有机封装层可以包括聚合物类材料。聚合物类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和聚乙烯。
如图4所示,所述导光层60设置于所述封装层40上并覆盖所述封装层40。
具体地,所述导光层60的形状与所述显示面板1的相匹配。
具体地,所述导光层60具体覆盖所述显示区11。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光层60由所述导光材料形成。所述导光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所述导光层60的具体结构或材料。例如所述导光层60可以为单层膜层结构,还可为多层层叠的膜层结构。
图5为本发明所述显示模组的平面图,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截面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1。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的具体结构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贴合衬底2、第一光学胶层3、触控功能层4、偏光层5、第二光学胶层6和盖板7。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导光层60上并覆盖所述导光层6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的形状匹配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1。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的材料可以是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OCA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粘胶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的优点,具有上述粘弹性。
如图6所示,所述触控功能层4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背离所述导光层60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或者说,所述触控功能层4通过所述第一光学胶层3贴附于所述导光层60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触控功能层4可以为常规的用于触控的功能膜层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所述偏光层5设置于所述触控功能层4的远离所述导光层60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触控功能层4,并且所述偏光层5的形状与所述导光层60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位于所述偏光层5上并覆盖所述位于所述偏光层5。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的材料可以是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OCA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粘胶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的优点,具有上述粘弹性。
如图6所示,所述盖板7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的背离所述偏光层5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或者说,所述盖板7通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贴附于所述偏光层5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盖板7为由全透明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形成的单层或者多层层叠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7为柔性盖板。所述柔性盖板包括柔性衬底及层叠于所述柔性衬底一面的硬化薄膜层。所述柔性衬底可以为PI、COP或PET等高分子材料,其厚度一般不超过50μm,以保证所述柔性盖板有较好的弯折特性。所述硬化薄膜层为沉积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个面上的一层薄膜结构,其厚度一般不超过10μm。通过所述硬化薄膜层能够增强所述柔性盖板的强度,实现所述柔性盖板的防摔、耐磨以及防水等特性。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7为四边曲面盖板,即所述盖板7的四个侧边处均为曲面状。四曲面盖板能用于制备四曲面显示屏或四曲面显示设备。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盖板7还能采用其他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部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外围的至少一角落拼接部,所述角落拼接部包围所述平面部的一个拐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落拼接部内设有一贯穿所述显示面板上下表面的开孔,其中所述开孔沿着远离所述平面部的方向穿过所述角落拼接部,并且所述开孔内填充有由导光材料形成的拼接件;
所述角落拼接部还包括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所述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的朝向所述平面部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开孔位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之间,所述第一拼接子部和所述第二拼接子部分别与填充于所述开孔内的拼接件连接;
并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一导光层,所述导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并覆盖所述显示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导光层的表面上的多个发光器件;
并且,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除所述角落拼接部以外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部外围的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
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第二曲面部分别位于所述拐角的侧边处并分别与所述角落拼接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拼接部还包括第一拼接子部和第二拼接子部,所述第一拼接子部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拼接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曲面部连接;
所述第二拼接子部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和所述拼接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曲面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子部内设有VSS走线;所述第二拼接子部内设有VSS走线和GOA走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其中:
所述第一边框区位于所述第一曲面部的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边框区内设有VSS走线和GOA走线;
所述第二边框区位于所述第二曲面部的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边框区内设有VSS走线。
7.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贴合衬底,所述贴合衬底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显示面的一侧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拼接件与所述贴合衬底的表面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导光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导光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触控功能层,所述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光学胶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偏光层,所述偏光层位于所述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并覆盖所述触控功能层。
CN202010845793.2A 2020-08-20 2020-08-20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038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5793.2A CN112038371B (zh) 2020-08-20 2020-08-20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CT/CN2020/123061 WO2022036843A1 (zh) 2020-08-20 2020-10-23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264,859 US20220399425A1 (en) 2020-08-20 2020-10-23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5793.2A CN112038371B (zh) 2020-08-20 2020-08-20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371A CN112038371A (zh) 2020-12-04
CN112038371B true CN112038371B (zh) 2023-02-03

Family

ID=7358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5793.2A Active CN112038371B (zh) 2020-08-20 2020-08-20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9425A1 (zh)
CN (1) CN112038371B (zh)
WO (1) WO2022036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9706B (zh) * 2020-12-21 2022-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230061339A1 (en) * 2021-03-23 2023-03-02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242334B (zh) * 2021-04-02 2023-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曲面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EP4330766A1 (en) * 2021-06-25 2024-03-06 Apple Inc. Backing films for displays with curved surfaces
CN113539097B (zh) * 2021-07-15 2023-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下支撑结构、四曲屏及移动终端
CN113835557B (zh) * 2021-09-24 2023-07-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88269A (zh) * 2022-06-28 2022-10-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预制件、柔性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2319A (ja) * 2013-01-07 2014-07-17 Panas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4808843B (zh) * 2015-04-03 2018-03-2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JP7029894B2 (ja) * 2017-07-11 2022-03-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03929B1 (ko) * 2018-02-23 2022-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272876B (zh) * 2018-11-21 2020-12-11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显示系统
CN111161644B (zh) * 2020-01-03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加工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1326073A (zh) * 2020-04-03 2020-06-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99425A1 (en) 2022-12-15
CN112038371A (zh) 2020-12-04
WO2022036843A1 (zh)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8371B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6556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8413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防窥膜、显示装置
US919666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075688A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64260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19012098A (ja) 表示装置
CN111916474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015468A (ko) 표시 장치
WO202324595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102562A (ko) 표시 장치
KR102009331B1 (ko) 표시 장치
JP2011054424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色フィルター
KR20210113503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11350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91856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5005386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342191B2 (ja) 表示装置
CN11186410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48979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3223465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01050A (ja) 有機el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220041261A (ko) 표시 장치
KR20170079156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10077822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