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0617A -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 Google Patents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0617A
CN112030617A CN202010795353.0A CN202010795353A CN112030617A CN 112030617 A CN112030617 A CN 112030617A CN 202010795353 A CN202010795353 A CN 202010795353A CN 112030617 A CN112030617 A CN 112030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witch
sliding
rai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53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0617B (zh
Inventor
刘皓
罗震
朱洪志
李宁
姜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53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0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0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0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0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0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02Tongues; Associated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道岔包括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尖轨转换装置包括:连接件,用于定位;支撑结构,与连接件连接;拉杆,包括滑动端和连接端,滑动端与支撑结构滑动连接,连接端用于与第一尖轨或第二尖轨连接;其中,连接件成对设置,拉杆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本发明通过驱动拉杆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一尖轨和/或第二尖轨实现轨道的切换,且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道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菱形交叉道岔一般由两股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道岔的两个尖轨的转换连接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尖轨转换连接设备可以实现两个尖轨的同时转换。当菱形交叉道岔由两股不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时,道岔的两个尖轨的转换连接位置不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则现有的尖轨转换连接设备无法解决两个尖轨的转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尖轨转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道岔。
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用于道岔,道岔包括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尖轨转换装置包括:连接件,用于定位;支撑结构,与连接件连接;拉杆,包括滑动端和连接端,滑动端与支撑结构滑动连接,连接端用于与第一尖轨或第二尖轨连接;其中,连接件成对设置,拉杆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件可与岔枕进行定位连接,用于固定尖轨转换装置的位置。支撑结构连接到连接件上,用于滑动支撑拉杆,当拉杆的一端与第一尖轨进行连接时,通过驱动拉杆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一尖轨靠近第一基本轨,或带动第一尖轨远离第一基本轨,实现轨道的切换。两个连接件可分别连接到两个岔枕上,使两个连接件对称设置,拉杆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使拉杆在拉动第一尖轨时,能够保证尖轨转换装置的稳定性。同样地,当拉杆的一端与第二尖轨进行连接时,通过驱动拉杆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二尖轨靠近第二基本轨,或带动第一尖轨远离第一基本轨,实现轨道的切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与连接件连接;衬套,与支撑板连接;其中,滑动端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支撑板和衬套。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主要由支撑板和衬套构成,支撑板与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呈90°进行垂直连接,以保证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支撑板主要起到对连接件的连接作用和对滑动端的支撑作用,具体地,支撑板内开设有支撑孔,滑动端可伸入支撑孔内与支撑孔滑动连接。为了保证支撑孔对滑动端进行支撑时的结构稳定性,可扩大支撑孔的长度,因此,可通过在支撑板上增设一个衬套来实现,使滑动端贯穿支撑孔和衬套,具体地,衬套内设有滑动孔,滑动孔与支撑孔相互贯通,使滑动端能够在滑动孔和支撑孔内滑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衬套包括:衬套板,与支撑板连接;第一凸出部,设于衬套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板面上;滑动孔,贯穿衬套板和第一凸出部;其中,衬套板与支撑板相互贴合,滑动端与滑动孔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延长支撑孔的长度,同时又不会增加支撑板的整体厚度,可以在衬套板的一面设置第一凸出部,滑动孔贯通衬套板和第一凸出部。衬套板与支撑板的远离连接端的一面相互贴合,使结构更紧凑,衬套板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支撑板进行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对衬套板进行维修等维护工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滑动孔为矩形孔;其中,滑动端具有立方体杆状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滑动端在拉动尖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至少滑动端设置为立方体杆状结构。当然,也可以将拉杆的整体结构设置为立方体杆状结构。相对应地,滑动孔、支撑孔均设置为矩形孔,以使得滑动端与能够与滑动孔、支撑孔滑动配合连接。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衬套还包括:第二凸出部,设于衬套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板面上;其中,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孔,第二凸出部伸入支撑孔内,滑动孔贯穿第二凸出部、衬套板和第一凸出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衬套板与支撑板进行连接时的结构更加稳定,在衬套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伸入支撑孔内,且第二凸出部与支撑孔卡接。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包括:底板,用于定位;连接板,与底板连接,并用于与支撑结构进行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板可用于与岔枕进行连接,以使得尖轨转换装置固定位置。连接板可与底板成直角状态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板与支撑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可靠,方便。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用于使连接板与支撑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防转条,设于连接板上,用于防止紧固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等第一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对连接件进行维修等作业。为了防止第一紧固件在锁紧后发生转动,在连接板上可设置防转条,保证了连接件与支撑结构之间进行连接时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板的结构稳定性,还设置有筋板,筋板对称设置为两个,筋板可设置在底板和连接板之间。
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道岔,支撑于岔枕上,其特征在于,道岔包括:第一滑板,连接于岔枕的一端;第一尖轨,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第二滑板,连接于岔枕的另一端;第二尖轨,与第二滑板滑动连接;任一实施例中的尖轨转换装置;其中,尖轨转换装置沿轨道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第一尖轨连接,另一个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第二尖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拉杆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一尖轨沿第一滑板滑动,以靠近第一基本轨,或带动第一尖轨远离第一基本轨,实现轨道的切换。同样地,通过驱动拉杆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二尖轨沿第二滑板滑动,以靠近第二基本轨,或带动第二尖轨远离第二基本轨,实现轨道的切换。尖轨转换装置沿轨道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第一尖轨连接,另一个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第二尖轨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通过两个尖轨转换装置同时实现两个尖轨的转换,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另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因此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道岔还包括:绝缘连接组件,设置为两个;其中,两个绝缘连接组件分别设于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两个绝缘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绝缘连接组件可用于实现连接件与岔枕连接时的绝缘性,以保证操作尖轨转换装置时的安全性能。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绝缘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板体,设于连接件的一端;第一绝缘套管,设于第一板体内;第二板体,设于第一滑板的端部或第二滑板的端部;第二绝缘套管,设于第二板体内;绝缘板,设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第二紧固件,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一绝缘套管、绝缘板和第二绝缘套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绝缘套管、绝缘板和第二绝缘套管,实现了绝缘连接组件的绝缘性,可用于实现连接件与岔枕连接时的绝缘性,以保证操作尖轨转换装置时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菱形交叉道岔的线型示意图之一;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菱形交叉道岔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相关技术中的菱形交叉道岔的线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道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道岔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两股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的菱形交叉道岔;102':转换连接位置;100":两股不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的菱形交叉道岔;102":第一位置;104":第二位置。
其中,图4至图1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道岔,100:尖轨转换装置,110:连接件,112:底板,114:连接板,116:第一紧固件;118:防转条;119:筋板;120:支撑结构,122:支撑板;1222:支撑孔;124:衬套;1242:衬套板;1244:第一凸出部;1246:滑动孔;1248:第二凸出部;130:拉杆,132:滑动端,134:连接端,200:第一尖轨,300:第二尖轨;400:第一滑板;500:第二滑板;600:绝缘连接组件;610:第一板体;620:第一绝缘套管;630:第二板体;640:第二绝缘套管;650:绝缘板;660:第二紧固件;670:绝缘垫圈;20:岔枕;102:第一基本轨;104:第二基本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由两股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的菱形交叉道岔100'的线型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道岔的两个尖轨的转换连接位置10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此时通过现有的尖轨转换连接设备可以实现两个尖轨的同时转换。由两股不相同轨距的轨道交叉构成的菱形交叉道岔100"的线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道岔的两个尖轨的转换连接位置不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为第一位置102"和第二位置104",很明显地,第一位置102"和第二位置10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现有的尖轨转换连接设备无法解决两个尖轨的转换。
综上所述,本申请需要解决由两股不同轨距的轨道构成的菱形交叉道,两侧的尖轨的牵引位置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进行同时转换的技术问题。
下面参照图4至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100和道岔10。
实施例1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用于道岔10,道岔10包括第一尖轨200和第二尖轨300,尖轨转换装置100包括:连接件110、支撑结构120和拉杆130,连接件110用于定位。支撑结构120,与连接件110连接。拉杆130,包括滑动端132和连接端134,滑动端132与支撑结构120滑动连接,连接端134用于与第一尖轨200或第二尖轨300连接。其中,连接件110成对设置,拉杆130位于两个连接件110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110可与岔枕20进行定位连接,用于固定尖轨转换装置100的位置。支撑结构120连接到连接件110上,用于滑动支撑拉杆130,当拉杆130的一端与第一尖轨200进行连接时,通过驱动拉杆130的滑动端132可带动第一尖轨200靠近第一基本轨102,或带动第一尖轨200远离第一基本轨102,实现轨道的切换。两个连接件110可分别连接到两个岔枕20上,使两个连接件110对称设置,拉杆130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使拉杆130在拉动第一尖轨200时,能够保证尖轨转换装置100的稳定性。同样地,当拉杆130的一端与第二尖轨300进行连接时,通过驱动拉杆130的滑动端可带动第二尖轨300靠近第二基本轨104,或带动第一尖轨200远离第一基本轨102,实现轨道的切换。
实施例2
如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支撑结构120包括:支撑板122和衬套124,支撑板122与连接件110连接;衬套124,与支撑板122连接;其中,滑动端132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支撑板122和衬套124。
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20主要由支撑板122和衬套124构成,支撑板122与连接件110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呈90°进行垂直连接,以保证支撑结构120的结构稳定性。支撑板122主要起到对连接件110的连接作用和对滑动端132的支撑作用,具体地,支撑板122内开设有支撑孔1222,滑动端132可伸入支撑孔1222内与支撑孔1222滑动连接。为了保证支撑孔1222对滑动端132进行支撑时的结构稳定性,可扩大支撑孔1222的长度,因此,可通过在支撑板122上增设一个衬套124来实现,使滑动端132贯穿支撑孔1222和衬套124,具体地,衬套124内设有滑动孔1246,滑动孔1246与支撑孔1222相互贯通,使滑动端132能够在滑动孔1246和支撑孔1222内滑动。
实施例3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衬套124包括:衬套板1242、第一凸出部1244和滑动孔1246,衬套板1242与支撑板122连接;第一凸出部1244,设于衬套板1242远离支撑板122的一侧板面上;滑动孔1246,贯穿衬套板1242和第一凸出部1244;其中,衬套板1242与支撑板122相互贴合,滑动端132与滑动孔1246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延长支撑孔1222的长度,同时又不会增加支撑板122的整体厚度,可以在衬套板1242的一面设置第一凸出部1244,滑动孔1246贯通衬套板1242和第一凸出部1244。衬套板1242与支撑板122的远离连接端134的一面相互贴合,使结构更紧凑,衬套板1242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支撑板122进行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对衬套板1242进行维修等维护工作。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滑动孔1246为矩形孔;其中,滑动端132具有立方体杆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滑动端132在拉动尖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至少滑动端132设置为立方体杆状结构。当然,也可以将拉杆130的整体结构设置为立方体杆状结构。相对应地,滑动孔1246、支撑孔1222均设置为矩形孔,以使得滑动端132与能够与滑动孔1246、支撑孔1222滑动配合连接。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衬套124还包括:第二凸出部1248,第二凸出部1248设于衬套板1242靠近支撑板122的一侧板面上;其中,支撑板122上设有支撑孔1222,第二凸出部1248伸入支撑孔1222内,滑动孔1246贯穿第二凸出部1248、衬套板1242和第一凸出部1244。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衬套板1242与支撑板122进行连接时的结构更加稳定,在衬套板1242靠近支撑板122的一侧板面上设置第二凸出部1248,第二凸出部1248伸入支撑孔1222内,且第二凸出部1248与支撑孔1222卡接。
实施例6
如图7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连接件110包括:底板112和连接板114,底板112用于定位;连接板114,与底板112连接,并用于与支撑结构12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板112可用于与岔枕20进行连接,以使得尖轨转换装置100固定位置。连接板114可与底板112成直角状态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板114与支撑结构120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可靠,方便。
实施例7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连接件1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16和防转条118,第一紧固件116用于使连接板114与支撑结构120进行可拆卸连接;防转条118,设于连接板114上,用于防止第一紧固件116转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20与连接板114之间通过螺栓等第一紧固件116进行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对连接件110进行维修等作业。为了防止第一紧固件116在锁紧后发生转动,在连接板114上可设置防转条118,保证了连接件110与支撑结构120之间进行连接时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板114的结构稳定性,还设置有筋板119,筋板119对称设置为两个,筋板119可设置在底板112和连接板114之间。
实施例8
如图4、图5、图6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岔10,支撑于岔枕20上,道岔10包括:第一滑板400、第一尖轨200、第二滑板500、第二尖轨300和任一实施例中的尖轨转换装置100,第一滑板400连接于岔枕20的一端;第一尖轨200,与第一滑板400滑动连接;第二滑板500,连接于岔枕20的另一端;第二尖轨300,与第二滑板500滑动连接;其中,尖轨转换装置100沿轨道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尖轨转换装置100的拉杆130与第一尖轨200连接,另一个尖轨转换装置100的拉杆130与第二尖轨30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拉杆130的滑动端132可带动第一尖轨200沿第一滑板400滑动,以靠近第一基本轨102,或带动第一尖轨200远离第一基本轨102,实现轨道的切换。同样地,通过驱动拉杆130的滑动端132可带动第二尖轨300沿第二滑板500滑动,以靠近第二基本轨104,或带动第二尖轨300远离第二基本轨104,实现轨道的切换。尖轨转换装置100沿轨道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尖轨转换装置100的拉杆130与第一尖轨200连接,另一个尖轨转换装置100的拉杆130与第二尖轨300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通过两个尖轨转换装置100同时实现两个尖轨的转换,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另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因此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尖轨转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9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岔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道岔10还包括:绝缘连接组件600,绝缘连接组件600设置为两个;其中,两个绝缘连接组件600分别设于连接件110的相对两端,两个绝缘连接组件600分别与第一滑板400和第二滑板50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连接组件600可用于实现连接件110与岔枕20连接时的绝缘性,以保证操作尖轨转换装置100时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10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岔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绝缘连接组件600包括:第一板体610、第一绝缘套管620、第二板体630、绝缘板650和第二紧固件660,第一板体610,设于连接件110的一端;第一绝缘套管620,设于第一板体610内;第二板体630,设于第一滑板400的端部或第二滑板500的端部;第二绝缘套管640,设于第二板体630内;绝缘板650,设于第一板体610与第二板体630之间;第二紧固件660,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一绝缘套管620、绝缘板650和第二绝缘套管640。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绝缘套管620、绝缘板650和绝缘垫圈670,实现了绝缘连接组件600的绝缘性,可用于实现连接件110与岔枕20连接时的绝缘性,以保证操作尖轨转换装置100时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11
如图4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转换装置100和道岔10,尖轨转换装置100包括拉杆130、支撑板122、底板112、防松螺母及开口销等,支撑板122上设置衬套124、紧固螺栓、紧固螺母、弹簧塾圈及开口销等,衬套124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螺母及开口销固定在支撑板122上。底板112上设置绝缘板、绝缘垫圈、绝缘套管、螺栓、螺母、平垫圈及开口销等,连接板114、防转条118、筋板119设置在底板112上,拉杆130为方拉杆,连极端134设置有u型结构,滑动端132为方形通杆结构,连接端134通过螺栓、防松螺母及开口销与尖轨上的接头铁连接,方形通杆端穿过支撑板122并在衬套124中滑动。支撑板122通过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及开口销固定在连接板114上,同时螺栓的头部安装于防转条118的一侧,用防转条118防止螺栓锁紧时转动。第一滑板400和底板112通过绝缘板、绝缘垫圈、第一绝缘套管620、螺栓、螺母、平垫圈及开口销等进行连接,同时底板112通过岔枕螺栓固定在岔枕上。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拉杆130滑动连接于支撑结构120上,对第一尖轨200或第二尖轨300进行驱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操作。
2.解决了由两股不同轨距的轨道组成的菱形交叉道岔,上侧的尖轨与下侧的尖轨的牵引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进行转换的技术问题。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尖轨转换装置,用于道岔,所述道岔包括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转换装置包括:
连接件,用于定位;
支撑结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拉杆,包括滑动端和连接端,所述滑动端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尖轨或所述第二尖轨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成对设置,所述拉杆位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衬套,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端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
衬套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衬套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上;
滑动孔,贯穿所述衬套板和所述第一凸出部;
其中,所述衬套板与所述支撑板相互贴合,所述滑动端与所述滑动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孔为矩形孔;
其中,所述滑动端具有立方体杆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还包括:
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衬套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上;
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孔,所述第二凸出部伸入所述支撑孔内,所述滑动孔贯穿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衬套板和所述第一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底板,用于定位;
连接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用于与所述支撑结构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用于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防转条,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用于防止所述紧固件转动。
8.一种道岔,支撑于岔枕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包括:
第一滑板,连接于所述岔枕的一端;
第一尖轨,与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连接;
第二滑板,连接于所述岔枕的另一端;
第二尖轨,与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尖轨转换装置;
其中,所述尖轨转换装置沿轨道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所述第一尖轨连接,另一个所述尖轨转换装置的拉杆与所述第二尖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连接组件,设置为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绝缘连接组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绝缘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板体,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
第一绝缘套管,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
第二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滑板的端部或所述第二滑板的端部;
第二绝缘套管,设于所述第二板体内;
绝缘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第二紧固件,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套管、所述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套管。
CN202010795353.0A 2020-08-10 2020-08-10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Active CN112030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5353.0A CN112030617B (zh) 2020-08-10 2020-08-10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5353.0A CN112030617B (zh) 2020-08-10 2020-08-10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0617A true CN112030617A (zh) 2020-12-04
CN112030617B CN112030617B (zh) 2022-06-07

Family

ID=7357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5353.0A Active CN112030617B (zh) 2020-08-10 2020-08-10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06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909A (zh) * 2022-03-14 2022-04-12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信号道岔原位换装参数预调施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1442Y (zh) * 1996-12-05 1997-09-03 赵正平 铁道岔转辙装置
CN101918261A (zh) * 2008-01-03 2010-12-15 施维哈克股份公司 铁轨岔道中的转换装置
CN202164512U (zh) * 2011-06-23 2012-03-14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套轨区段道岔转辙装置
CN204959484U (zh) * 2015-03-30 2016-01-13 北车(北京)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轨距套线道岔
CN206456377U (zh) * 2016-12-23 2017-09-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分动式顶杆装置及轨道转辙系统
CN207403755U (zh) * 2017-11-14 2018-05-25 胡正国 一种轨道道口自动扳道机
CN209456810U (zh) * 2018-11-07 2019-10-01 宝鸡中铁宝桥天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转辙器
CN211689684U (zh) * 2019-10-29 2020-10-16 西安晶海中德铁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尖轨的加热融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1442Y (zh) * 1996-12-05 1997-09-03 赵正平 铁道岔转辙装置
CN101918261A (zh) * 2008-01-03 2010-12-15 施维哈克股份公司 铁轨岔道中的转换装置
CN202164512U (zh) * 2011-06-23 2012-03-14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套轨区段道岔转辙装置
CN204959484U (zh) * 2015-03-30 2016-01-13 北车(北京)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轨距套线道岔
CN206456377U (zh) * 2016-12-23 2017-09-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分动式顶杆装置及轨道转辙系统
CN207403755U (zh) * 2017-11-14 2018-05-25 胡正国 一种轨道道口自动扳道机
CN209456810U (zh) * 2018-11-07 2019-10-01 宝鸡中铁宝桥天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转辙器
CN211689684U (zh) * 2019-10-29 2020-10-16 西安晶海中德铁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尖轨的加热融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909A (zh) * 2022-03-14 2022-04-12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信号道岔原位换装参数预调施工方法
CN114312909B (zh) * 2022-03-14 2022-05-10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信号道岔原位换装参数预调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0617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0617B (zh) 尖轨转换装置和道岔
CN208219393U (zh) 无缝式空轨轨道梁伸缩装置
CN210394988U (zh) 一种跟端防爬器
CN112140944A (zh) 一种c型轨可快速拆装绝缘底座装置
CN116240756A (zh) 重载铁路更换钢轨或道岔无损联结装置
CN110126881A (zh) 一种道岔锁死装置
CN201068155Y (zh) 一种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
CN211340226U (zh) 轨道电路绝缘系统
KR20110080822A (ko) 철도분기기용 철관연동장치 및 연동방법
CN114808559A (zh) 一种减振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CN220785781U (zh) 一种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
CN210975392U (zh) 道岔机构及轨道系统
CN20974158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速铁路轨道
CN111705555A (zh) 第一钢轨与第二钢轨的连接结构
CN104480807A (zh) 一种道岔转辙器
CN220450587U (zh) 一种铁路轨道护轨垫板
CN218880455U (zh) 一种基本轨伤损加固部件
CN219240155U (zh) 一种全断面冻结绝缘接头
CN217869733U (zh) 一种复式交分道岔结构
CN217997678U (zh) 一种减振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CN217869734U (zh) 一种转辙器跟端弹性可弯的三开道岔
CN216972984U (zh) 一种组合道岔
CN204343110U (zh) 一种道岔转辙器
CN219772565U (zh) 一种重载铁路更换钢轨或道岔无损联结装置
CN201343049Y (zh) 块式外锁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