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0287B -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0287B
CN112030287B CN202010933045.XA CN202010933045A CN112030287B CN 112030287 B CN112030287 B CN 112030287B CN 202010933045 A CN202010933045 A CN 202010933045A CN 112030287 B CN112030287 B CN 112030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ver
channel
roving frame
cans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30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0287A (zh
Inventor
王勇
饶金海
武名虎
杨金鹏
刘晓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zisuo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amb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amb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amb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30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0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0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0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0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0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05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 D01H9/00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for c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与方法,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1排供换筒通道上,其中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N为大于0的整数;S200,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其中一排供换筒通道Ni的条筒内棉条使用完毕时,供换筒通道Ni上条筒内棉条和与其连接的绕卷断开,并将第N+1排的供换筒通道的条筒内棉条与刚才断开连接的绕卷相连接;S300,供换筒通道Ni上使用完毕的空条筒通过连接通道输送至空筒回流通道,并将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Ni上。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粗纱机的开机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简化了调度步骤,缩短了整个换条筒的时间。

Description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输送、暂存以及换筒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输送、暂存以及换筒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纺织的工艺流程分为纺纱和织造两大部分,其中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条卷、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粗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牵伸和加捻。其来料是从并条机下口出来的盛在条筒中的棉条,产品为卷绕在筒管上的粗纱。粗纱机的特点是一次集中上料,上料前需要人工扯头,上料后需要人工接头。目前绝大多数的棉纺车间粗纱机用棉条的上料都是通过人工换条筒。操作工人先将一批满条筒放置到要更换的空条筒附近,然后将与空条筒内棉条的连接扯断,再与满条筒的棉条接头。
公告号为CN2103411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棉纺并条粗纱的快速供料系统,其中记载了一种给粗纱机供料的方式,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性地将条筒在并条机和粗纱机之间的流转整体考虑,形成一套有机的系统,能够实现棉条的集中上料,以及空满条筒的缓存,解决粗纱机多品种或者换品种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一次上料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粗纱机处理完一批棉条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粗纱机的开机率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将自动化输送技术与粗纱机上下料特点相结合,设计出一种能够用于粗纱机的条筒输送、暂存以及换筒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输送、暂存以及换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设置于并条机和粗纱机之间,所述粗纱机包括多排绕卷机构,其中,所述条筒送换装置包括供换筒通道、连接通道以及空筒回流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接所述供换筒通道以及空筒回流通道,所述供换筒通道为多排,并,所述供换筒通道的排数比所述绕卷机构的排数多一排。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筒回流通道、多排所述供换筒通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通道竖向连接在所述空筒回流通道以及多排所述供换筒通道的一端。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筒回流通道相对所述供换筒通道远离所述粗纱机。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换筒通道连通所述并条机的满条筒出口,所述空筒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并条机的空条筒入口。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一排所述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与一排所述绕卷机构的绕卷对应相连接,多出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暂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1排供换筒通道上,其中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N为大于0的整数;
S200,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其中一排供换筒通道Ni的条筒内棉条使用完毕时,供换筒通道Ni上条筒内棉条和与其连接的绕卷断开,并将第N+1排的供换筒通道的条筒内棉条与刚才断开连接的绕卷相连接;
S300,供换筒通道Ni上使用完毕的空条筒通过连接通道输送至空筒回流通道,并将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Ni上。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的使用完毕时间保持一时间间隔。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初始满条筒内棉条的长度不同。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中,满条筒由并条机的满条筒出口输送至各排供换筒通道。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00中,空条筒通过空筒回流通道输送至并条机的空条筒入口。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空条筒或满条筒采用气动驱动、电机驱动或液压驱动的方式驱动。
上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0中,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排供换筒通道上,并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后,多个满条筒输送至第N+1排供换筒通道上暂存。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供料方式,不仅提高了粗纱机的开机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简化了调度步骤,缩短了整个换条筒的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的步骤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
20:并条机
30:粗纱机
100:供换筒通道
200:连接通道
300:空筒回流通道
101至106:供换筒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的结构简图。纺纱工艺中,粗纱机用的棉条一般是从上道工序的并条机出来,来料是盛满棉条的条筒,以下简称“满条筒”。满条筒喂料给粗纱机之后可能会剩一些尾纱,依然称之为“空条筒”,图中实心箭头为满条筒的流动方向,空心箭头为空条筒的流动方向。
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10设置于并条机20和粗纱机30之间,将并条机20生产工艺完成的满条筒输送至粗纱机30的上料区,并将使用后的空条筒输送至并条机20入口处以供并条机20使用,以此循环供料。
其中,粗纱机30包括绕卷机构(图未示),绕卷机构为多排。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10包括供换筒通道100、连接通道200以及空筒回流通道300,连接通道200连接供换筒通道100以及空筒回流通道300,供换筒通道100也为多排,并,供换筒通道100的排数比绕卷机构的排数多一排。
本发明中,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与一排绕卷机构的绕卷对应相连接,由于供换筒通道100的排数比绕卷机构的排数多一排,故多出一排的供换筒通道,多出的这一排供换筒通道用于满条筒暂存。于正在工作的某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使用完毕时,操作人员将该供换筒通道上的空条筒内棉条末端扯断,并连接多出的这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满条筒的棉条接头,极大缩短了集中换筒的时间,显著提高了粗纱机的开机率,进而提高的经济效益。
详细来说,多排供换筒通道100之间平行设置,多排供换筒通道100与空筒回流通道300之间平行设置,连接通道200竖向连接在空筒回流通道300以及多排供换筒通道100的一端。多排供换筒通道100上的使用完毕的空条筒通过连接通道200汇流到空筒回流通道3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供换筒通道100为六排,分别为供换筒通道101至106,供换筒通道101至106之间平行设置,并供换筒通道101至106设置于粗纱机30的一侧。空筒回流通道300平行于供换筒通道101至106设置。
其中,空筒回流通道300相对供换筒通道100远离粗纱机30而设置于供换筒通道100的外侧,即空筒回流通道300临近供换筒通道106设置。供换筒通道100离粗纱机30更近,有利于工作。
供换筒通道100连通并条机20的满条筒出口,空筒回流通道300连通并条机20的空条筒入口。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1排供换筒通道上,其中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N为大于0的整数;
S200,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其中一排供换筒通道Ni的条筒内棉条使用完毕时,供换筒通道Ni上条筒内棉条和与其连接的绕卷断开,并将第N+1排的供换筒通道的条筒内棉条与刚才断开连接的绕卷相连接;
S300,供换筒通道Ni上使用完毕的空条筒通过连接通道输送至空筒回流通道,并将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Ni上。
本申请中,每次只需停工粗纱机30的一排绕卷机构,其它排绕卷机构正常运行。且,该排绕卷机构停工的时间仅为操作工人上料前人工扯头,上料后人工接头的时间,不包括满条筒上料至指定上料区的位置的时间,最大程度缩减了停工时间,有效提高了开机率。
上述步骤S100中,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排供换筒通道上,并与粗纱机30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后,多个满条筒再输送至第N+1排供换筒通道上暂存。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中,供换筒通道101至105与粗纱机30的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后,多个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6上暂存。
上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的使用完毕时间保持一时间间隔。即同一时间内仅有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使用完毕,保证每次仅停工粗纱机30的一排的绕卷机构即可。
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初始满条筒内棉条的长度不同。例如,供换筒通道101上满条筒内棉条长度最短,并供换筒通道101至供换筒通道105上满条筒内棉条长度依次增长,直至供换筒通道105上满条筒内棉条长度最长。工作时,供换筒通道101上满条筒内棉条最先使用完毕,并,供换筒通道101至供换筒通道105上满条筒内棉条依次使用完毕,进而可使与供换筒通道101至供换筒通道105相连接的绕卷机构依次停工更换。后续再输入各供换筒通道的满条筒的长度等长即可,以保证该时间差一直存在。
所述步骤S100中,满条筒由并条机20的满条筒出口输送至各排供换筒通道100。所述步骤S300中,空条筒通过空筒回流通道300输送至并条机20的空条筒入口。
另,空条筒或满条筒采用气动驱动、电机驱动或液压驱动的方式驱动,本发明没有限制。
以下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粗纱机工作时需要将一定数量的满条筒(通常每台机器需要200个满条筒)喂料,上料时候还需要将空条筒撤走,保证满条筒的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粗纱机30的绕卷机构为五排,供换筒通道100的位置为六排,分别是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以及106。空筒回流通道300平行并临近供换筒通道106设置,连接通道200设置于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106以及空筒回流通道300的一侧,并连接通道200联通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以及106这六个通道到空筒回流通道300。
以下以其中一种容易理解的用法来举例说明。
1)初始状态下将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这五个通道,每个通道上满条筒内棉条长度有所差异,以保证这五个通道上条筒内棉条用完的时间之间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假定这批条筒需要更换的时间顺序依次为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上的条筒,并能够保持一定时间间隔;
2)操作人员完成供换筒通道101、102、103、104、105这五个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接头工作;
3)粗纱机30开始工作,此时将满条筒输送到供换筒通道106,供换筒通道106成为暂存通道;
4)供换筒通道101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1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6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一次的换筒;
5)供换筒通道101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1,供换筒通道101成为暂存通道;
6)相似地,供换筒通道102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2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1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二次的换筒;供换筒通道102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2,供换筒通道102成为暂存通道;
7)供换筒通道103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3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2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三次的换筒;供换筒通道103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3,供换筒通道103成为暂存通道;
8)供换筒通道104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4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3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四次的换筒;供换筒通道104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4,供换筒通道104成为暂存通道;
9)供换筒通道105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5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4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五次的换筒;供换筒通道105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5,供换筒通道105成为暂存通道;
10)供换筒通道106上条筒内棉条用完,操作人员暂停粗纱机30上对应这一排的卷绕机构,将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与供换筒通道105上条筒内棉条断开,然后将供换筒通道105上条筒内的棉条与该排卷绕机构的绕卷相连接,之后恢复关闭的粗纱机30的该排卷绕机构继续工作,完成第六次的换筒;供换筒通道106上的空条筒经过连接通道200、空筒回流通道300回到并条机20入口处,同时,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106,供换筒通道106成为暂存通道;
11)至此,供换筒通道101至106均完成一次换筒,之后重复上述过程,完成粗纱机30的条筒暂存和换筒,实现粗纱机上料。需说明的是,通过初始设置保证棉条换批的节拍,后面再输送的满条筒内棉条长度保持定长即可。
本发明通过暂存换筒的方式,将条筒整个换完一次的时间有效缩短,提高了设备开机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助力棉纺企业降本增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设置于并条机和粗纱机之间,所述粗纱机包括多排绕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筒送换装置包括供换筒通道、连接通道以及空筒回流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接所述供换筒通道以及空筒回流通道,所述供换筒通道为多排,并,所述供换筒通道的排数比所述绕卷机构的排数多一排;
其中,一排所述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与一排所述绕卷机构的绕卷对应相连接,多出一排的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暂存,当其中一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使用完毕时,该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和与其连接的绕卷断开,并将条筒暂存通道上的条筒内的棉条与刚才断开连接的绕卷相连接,各所述供换筒通道依次成为条筒暂存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回流通道、多排所述供换筒通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通道竖向连接在所述空筒回流通道以及多排所述供换筒通道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回流通道相对所述供换筒通道远离所述粗纱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换筒通道连通所述并条机的满条筒出口,所述空筒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并条机的空条筒入口。
5.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1排供换筒通道上,其中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N为大于0的整数;
S200,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其中一排供换筒通道Ni的条筒内棉条使用完毕时,供换筒通道Ni上条筒内棉条和与其连接的绕卷断开,并将第N+1排的供换筒通道的条筒内棉条与刚才断开连接的绕卷相连接;
S300,供换筒通道Ni上使用完毕的空条筒通过连接通道输送至空筒回流通道,并将满条筒输送至供换筒通道Ni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条筒内棉条的使用完毕时间保持一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绕卷的N排供换筒通道上的初始满条筒内棉条的长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满条筒由并条机的满条筒出口输送至各排供换筒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空条筒通过空筒回流通道输送至并条机的空条筒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条筒或满条筒采用气动驱动、电机驱动或液压驱动的方式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00中,多个满条筒输送至N排供换筒通道上,并与粗纱机的N排绕卷机构的绕卷一一对应连接工作后,多个满条筒输送至第N+1排供换筒通道上暂存。
CN202010933045.XA 2020-09-08 2020-09-08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Active CN112030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045.XA CN112030287B (zh) 2020-09-08 2020-09-08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045.XA CN112030287B (zh) 2020-09-08 2020-09-08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0287A CN112030287A (zh) 2020-12-04
CN112030287B true CN112030287B (zh) 2021-06-08

Family

ID=73584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3045.XA Active CN112030287B (zh) 2020-09-08 2020-09-08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0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5774A (zh) * 2021-06-10 2021-09-07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及应用于其的条筒输送方法
CN115369529A (zh) * 2022-09-30 2022-11-22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机空满棉条筒快速交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023A (ja) * 1992-10-07 1994-05-06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のケンス切り換えシステム
JP3144118B2 (ja) * 1993-02-10 2001-03-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紡機におけるスライバ継ぎ方法
JP3321935B2 (ja) * 1993-11-01 2002-09-0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粗紡機におけるスライバ継ぎシステム
JPH07126937A (ja) * 1993-11-02 1995-05-1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ケンスのスライバ端検出装置
CN210341181U (zh) * 2019-05-09 2020-04-17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棉纺并条粗纱的快速供料系统
CN110331483B (zh) * 2019-06-27 2021-08-17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0287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0287B (zh) 用于粗纱机的条筒送换装置以及条筒送换方法
CN109911707B (zh) 服务机组的运行方法
CN107447303B (zh) 具有多个工位和一个抽吸装置的纺纱机
CN112030286B (zh) 并条粗纱系统以及用于该并条粗纱系统的条筒输送方法
CN101372775A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
USRE34170E (en) Spinning unit piec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feed spools
CN110093691B (zh) 纺织机运行方法和纺织机
CN107400943A (zh) 一种纺织机及操作该纺织机的方法
CN111519290A (zh) 条筒自动运输系统、运输方法和纤维条喂入和接头方法
CN212688290U (zh) 一种梳棉、并条和精梳的物料自动输送循环系统
CN111910305A (zh) 用于棉纺并条粗纱的快速供料系统
CN111910307A (zh) 用于棉纺并条粗纱的快速供料系统
CN111824860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筒管存储和输送设备
CN115380137A (zh) 用于分开从纺纱筒传送到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纱条的方法
CN109234862B (zh) 在气流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大量纺纱进入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13443524A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和用于操作所述纺织机的方法
CN112301477A (zh) 用于粗纱机条桶自动输送的条桶排列、操作方法
JPH06166920A (ja) ラップ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14645346A (zh) 用于运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纺纱机、特别是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方法
US11702770B2 (en) Spinning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adjacently arranged workstation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pinning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adjacently arranged workstations
CN213113652U (zh) 条筒自动运输系统
CN110055634B (zh) 一种棉纺物流输送系统
CN113355774A (zh) 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及应用于其的条筒输送方法
US2022034843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xtile machine producing cross-wound packages, and a textile machine producing cross-wound packages
CN213059678U (zh) 预末并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No.1 Jiaochangkou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120

Patentee after: Beizisuo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Room 302, building 8, No.1 jiaochangkou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RIAMB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