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295B -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295B
CN112005295B CN201980002806.5A CN201980002806A CN112005295B CN 112005295 B CN112005295 B CN 112005295B CN 201980002806 A CN201980002806 A CN 201980002806A CN 112005295 B CN112005295 B CN 112005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ata
signal
display devic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28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5295A (zh
Inventor
魏雪琴
聂春扬
戴珂
李瑞莲
朱立新
闫冰冰
杨燕
黄文杰
洪青桦
孙伟
刘蕊
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05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5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66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the matrix divided into s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8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collection of electrodes in groups for n-dimensional addres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2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communicating data to the pixels by means of a curr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包括:分别向栅线(120)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L)(S501);分别向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栅线(120)的信号输入端(127)到远离信号输入端(127)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栅线(120)交叉的并依次间隔排布的M条数据线(130)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栅线(120)的信号输入端(127)的第一条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S502)。该驱动方法可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Description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1月25日递交的第201910074232.4号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以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通常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过阵列基板上的电极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从而实现显示功能。
通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对应的栅线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数据线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像素电极相连。通过向栅线输入扫描信号,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分时的方式驱动该显示器进行显示。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包括:分别向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远离信号输入端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从而可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各所述栅线包括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分别向所述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分别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所述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N组数据线组,在各所述数据线组中,向各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相同,沿所述栅线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随着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确定各所述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以及将所述整体延迟时间均分为N份,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第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y=(n-1)×TCLK/N。所述n为正整数,且1≤n≤N。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各所述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满足以下公式:
TCLK=(2j×Tj+2j-1×Tj-1+…+22×T2+21×T1+20×T0+k)×2t;
其中,t为信号时钟周期,k为补正基数,T0、T1、T2.....Tj取值范围是1或0,j的取值范围为4-8,k的取值范围0-10。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j的取值为4,6,或8。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条数据线加载所述数据信号,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使用所述N个源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N组数据线组。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多条栅线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条第一栅线和多条第二栅线,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显示器件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栅线的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显示器件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被配置为加载同一时序的所述栅极信号。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相连。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所述多条栅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各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栅极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所述数据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还包括:
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
其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和s均小于等于M。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为Δt,所述Δt等于所述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开关器件关断时间与所述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开关器件关断时间的时间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m≠s,向所述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所述第二时间,向所述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所述m=s,在第一帧时向所述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所述第二时间大于在第二帧时向所述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各所述栅线包括信号输入端,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栅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向所述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至少一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延迟驱动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源驱动器在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N组数据线组,所述至少一个源驱动器包括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条数据线加载所述数据信号,所述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驱动N组数据线组,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随着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所述源驱动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
其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和s均小于等于M。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延迟驱动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源驱动器在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所述延迟驱动器包括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被配置为输出数据传输控制信号;
所述源驱动器还包括预留寄存器,所述预留寄存器被配置为响应所述数据传输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正极性数据信号或所述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以使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一种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显示器件的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延迟叠加的模拟效果图;
图4为一种显示器件的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的波形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上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的波形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对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延迟的补偿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1为Oxide面板正负极性数据信号的波形图;
图12为Oxide面板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3为理想的数据信号与靠近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4为理想的数据信号与远离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5为衰减的数据信号与靠近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6为衰减的数据信号与远离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衰减的数据信号与远离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图;
图18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随着显示器件的分辨率不断的提高,4K显示器件(4K分辨率的显示器件,4K分辨率可包括4096×3112、3656×2664等多种标准)在显示市场上日趋饱和,8K显示器件成为了各大厂商的研究热点。例如,8K的分辨率达到7680×4320的像素尺寸,是4K分辨率的4倍,从而能够带来细腻的高品质画质。
另一方面,大尺寸显示器件成为8K分辨率技术的热门载体。然而,大尺寸、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存在面板充电率问题。以8K分辨率大尺寸的显示器件为例,一行像素的开启时间只有3.7μs,而实际有效的像素充电时间则更少,并且显示器件的分辨率越高,单位面积内所要驱动的像素则越多,从而导致显示器件的整个面板无法有效充电。通过调整充电时间的方法,因受限于充电时间短的问题,在8K分辨率、大尺寸的显示器件上效果有限。对于一些功耗较大的图片,极易产生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显示器件的整个面板上的各个像素的充电能力均一性最大化,以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研究中,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显示器件的信号线(例如,栅线和数据线)因阻抗会产生信号衰减和延迟。图1为一种显示器件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显示器件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100、栅驱动器200和源驱动器300。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栅线和数据线;栅驱动器200可为GOA(Gate On Array)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上,并且可设置在显示器件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以使得驱动栅线上的信号可从显示器件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向显示器件的中部传播;源驱动器300可为覆晶薄膜(COF)。图1示出了数据线上信号延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数据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数据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即远离源驱动器300的部分上的信号会产生延迟。图2示出了栅线上信号延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栅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即远离栅驱动器200的部分上的信号会产生延迟。
图3示出了一种显示器件的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延迟叠加的模拟效果图。如图3所示,当栅线的信号延迟与数据线的信号延迟叠加后,栅线上远离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一端上的信号和数据线上远离数据线的信号输入端的一端上的信号会不匹配,导致充电时间不足,从而产生充电不足。如图3所示,图3中的三角区域Block分屏现象和Mura不良较为明显。图4示出了一种显示器件的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如图4中线1所示,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如图4中线2所示,由于栅线的阻抗等因此,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会产生延迟和变形,当栅线上的信号的电压大于一定的值(例如,V0)才能打开薄膜晶体管,从而导致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时间小于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时间。当通过源驱动器向数据线输入如线3所示的数据信号时,该数据信号与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面积大于该数据信号与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面积,从而导致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比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短,充电效果差异较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驱动器以及显示器件。在该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各栅线包括信号输入端,该驱动方法包括:分别向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该栅线交叉的M条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从而可使得数据线上的信号可匹配栅线的信号衰减和延迟,从而一方面减小距离栅线的信号输入端较近的数据线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另一方面增加距离栅线的信号输入端较远的数据线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提高,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驱动器和显示器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上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的波形图。
如图5所示,该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120和多条数据线130,各栅线120包括信号输入端127,多条数据线130沿栅线120的延伸方向排列,如图6所示,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2。
S501:分别向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长度”是指栅极信号的持续时间。
S502: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该栅线交叉的M条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进行开启时间比较的数据线是对应多条栅线中的一条数据线;即,向多条栅线中的一条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时,沿该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该栅线交叉的M条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如图7所示,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如图7中线1所示,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如图7中线2所示,由于栅线的阻抗等原因,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会产生延迟和变形,当栅线上的信号的电压大于一定的值(例如,V0)才能打开薄膜晶体管,从而导致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时间小于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时间。当通过源驱动器向数据线输入如线3(通常的数据信号)所示的数据信号时,该数据信号与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面积大于该数据信号与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上的信号的有效充电面积,从而导致栅线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部分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比栅线上远离信号输入端的部分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短,充电效果差异较大;而当通过源驱动器向数据线输入如线4(本公开的数据信号)所示的数据信号时,该数据信号相对于线3所示的数据线延后第二时间,即相对于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可使得数据线上的信号可匹配栅线的信号衰减和延迟,从而增加距离栅线的信号输入端较远的数据线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提高,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均指时间段,而非某时刻。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多条数据线130可划分为N组数据线组135,即,多条数据线130包括N组数据线组135。在各数据线组135中,向各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在各数据线组135中,向各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互相之间没有延迟。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随着与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与信号输入端的距离的增加,栅线上的信号的延迟也逐渐增加,因此通过将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随着与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可进一步提高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从而进一步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驱动方法还包括:确定各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以及将整体延迟时间均分为N份,N组数据线组中第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y=(n-1)×TCLK/N,从而使得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随着与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的量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从而进一步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例如,N的取值可为24,即数据线130包括24组数据线组135;此时,24组数据线组135的第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y=(n-1)×TCLK/24。其中,n为正整数,且1≤n≤N。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各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满足以下公式:
TCLK=(2j×Tj+2j-1×Tj-1+…+22×T2+21×T1+20×T0+k)×2t;
其中,t为信号时钟周期,k为补正基数,T0、T1、T2.....Tj取值范围是1或0,j的取值范围为4-8,k的取值范围0-10。
在该驱动方法中,随着T0、T1、T2.....Tj的取值不同,可获得不同的整体延迟时间,并通过上述驱动方法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从而可根据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得到Block分屏现象和Mura不良较弱的T0、T1、T2.....Tj的值。另外,由于T0、T1、T2.....Tj的值可用一个二进制的数值来表示,因此便于进行计算和存储。另外,补正基数k可保证该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具有一个最小的补正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影响栅线上信号延迟的因素较多,并且不同显示器件的具体参数不同,采用上述公式计算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仅需要调节j值便可便利地进行计算,因此具有简单、有效等优点。
例如,当显示器件为8k分辨率75寸的显示器件时,k的取值范围可为4-6,又例如,k=5。
例如,上述的信号时钟周期t的取值范围可为5-10μ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k、t的具体取值范围可根据显示器件的具体参数确定,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取值范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j的取值为4,6,或8。当j的取值为4时,计算量较小,当j的取值为8时,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较大,适合对较大尺寸和较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进行计算并且效果较好。
例如,如图5所示,该显示器件包括N个源驱动器300,被配置为向多条数据线130加载数据信号,驱动方法包括:使用N个源驱动器300分别驱动N组数据线组135。由此,每个源驱动器300向各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互相之间没有延迟,不同源驱动器300数据线130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不同,从而可降低各源驱动器300的计算压力。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器件还包括多条栅线120和多条数据线130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140,各像素单元140包括薄膜晶体管150,薄膜晶体管150的栅极151与栅线120相连,薄膜晶体管150的源极152与数据线130相连。从而,栅线120上的栅极信号可打开薄膜晶体管150,使得数据线130上的数据信号可从薄膜晶体管150的源极152流向薄膜晶体管150的漏极153,并加载在像素电极(未示出)上。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栅极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数据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
例如,如图5所示,多条栅线120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条第一栅线121和多条第二栅线122,第一栅线121的信号输入端1217位于显示器件的第一边缘161,第二栅线122的信号输入端1227位于显示器件的与第一边缘161相对的第二边缘162,对应设置的第一栅线121和第二栅线122被配置为加载同一时序的栅极信号。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栅线121和第二栅线122也可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第一栅线121和第二栅线122可独立计算整体延迟时间,也可分别计算整体延迟时间。
例如,如图5所示,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栅线121和第二栅线122可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整体延迟时间TCLK,并且与第一栅线121交叉设置的数据线130可分为N/2组数据线组,与第二栅线122交叉设置的数据线130可分为N/2组。此时,可将整体延迟时间TCLK均分为N份,与第一栅线121交叉设置的N/2组数据线组中第n1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y1=(n1-1)×TCLK/N,与第二栅线122交叉设置的N/2组数据线组中第n2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y2=(n2-1)×TCLK/N。
图8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中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如图8所示,N的取值可为24,即数据线包括24组数据线组;此时,从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方向上,与第一栅线交叉设置的N/2组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可分别为:0、TCLK/N、2TCLK/N、…(N/2-1)TCLK/N;从第二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方向上,与第二栅线交叉设置的N/2组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可分别为:0、TCLK/N、2TCLK/N、…(N/2-1)TCLK/N。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对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延迟的补偿效果示意图。如图9所示的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形成的延迟补偿区域刚好可与图3所示的栅线和数据线上信号延迟叠加的三角形区域匹配,从而可实现整个显示器件内像素单元的充电率或充电效果的均一性的最大化,进而改善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的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的斜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斜率的大小可根据源驱动器的驱动能力决定的。斜率越高,第二时间的大小就越大,具体可根据显示器件的数据线的阻抗大小来决定。另外,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为连续的,也可为不连续的曲线,可以是斜率一致的直线也可以是斜率有变化的曲线或者折线,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数据线组的第二时间的变化曲线可根据显示器件的栅线上的信号变化情况进行变更。
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器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驱动器700包括至少一个栅驱动器200和至少一个源驱动器300;栅驱动器200被配置为向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源驱动器300被配置为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远离信号输入端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从而可使得数据线上的信号可匹配栅线的信号衰减和延迟,从而增加距离栅线的信号输入端较远的数据线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提高,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驱动器还包括延迟驱动器600,被配置为使得源驱动器300在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沿该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栅线交叉的并依次间隔排布的M条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也就是说,在该驱动器中,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可采用通常的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通过增设延迟驱动器600使得源驱动器300在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沿该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栅线交叉的并依次间隔排布的M条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小于第一时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多条数据线包括N组数据线组,至少一个源驱动器300包括N个源驱动器300,被配置为向多条数据线加载数据信号,N个源驱动器300被配置为分别驱动N组数据线组,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N组数据线组中的第二时间随着与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
本公开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上述任一种驱动器,从而可使得整个显示器件中沿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布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的均一性提高,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显示器件可为电视机、电脑、导航仪、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相册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显示器件的分辨率为超高清(UHD),例如分辨率大于等于4K*2K。又例如,该显示器件的分辨率大于等于8K*4K。此处4K*2K表示拥有3840×2160的物理分辨率,8K*4K表示拥有7680×4320的物理分辨率。
以上示例说明了通过延迟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以消除因充电不均导致的Block分屏现象和因充电率不均所造成的Mura不良。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输入数据信号开始时间的延迟可以是指,对除最靠近栅极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以外的所有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开始时间都进行延迟,也可以只对除最靠近栅极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以外的部分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开始时间进行延迟,而另一部分不进行延迟。
然而,申请人发现,数据信号分为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针对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如果进行相同的延迟,仍然可能存在充电不均的现象。具体如下。
图11具体示出了Oxide面板正负极性数据信号的仿真波形图,图中上半部分曲线均为正极性数据信号的电压波形,下半部分曲线均为负极性数据信号的电压波形,p1表示靠近源驱动器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波形,p2和p3均分别表示远离源驱动器的两条不同列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波形,可以看出靠近源驱动器的数据线的信号近似为方波,而远离源驱动器的数据线信号已失真变化为近似正弦状波形,越是远离源驱动器的数据信号波形失真越严重。图12具体示出了Oxide面板栅极信号的波形,其中曲线L1表示靠近栅驱动器的栅线信号,曲线L2表示远离栅驱动器的栅线信号,可以看出栅极信号波形在传输中也会发生失真从而变化为弧形波,在TFT关断阶段,由于栅极信号衰减,其电压变化呈逐渐下降的曲线状。
对于TFT而言,其关断的条件是栅极信号电压Vg与数据信号电压Vs差小于Vth,即Vg-Vs<Vth,此时TFT关断,否则开启。由于Vth通常约为0~1V,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以Vth为0V为例进行说明。当Vth=0V时,也就是说,当栅极信号电压Vg减小至小于数据信号电压Vs时,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就会关断。
以图13中所示的理想的方波数据信号为例,在靠近栅驱动器处,栅极信号L垂直或近似垂直下降,此时栅极信号电压Vg应在接近同一时刻减小至正极性数据信号电压Vs和负极性数据信号电压Vs,也就是说,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会在图中栅极信号L和正极性数据线信号P’的交点a处关断,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会在图中栅极信号L和负极性数据信号P”的交点b处关断,a点和b点对应同一时刻,即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是同时关断的。
但由于远离栅驱动器的栅极信号具有衰减,因此远离栅驱动器的位置处,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并非同时关断。如图14所示,在远离栅驱动器处,栅极信号L因为衰减而具有斜坡,此时栅极信号L先降低到与正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a点,此时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然后栅极信号L降低到与负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b点,此时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才关断,由图可知,a点对应的时间早于b点对应的时间,即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早于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
同理,以图15中所示的失真后的数据信号为例,在靠近栅驱动器处,栅极信号垂直或接近垂直下降,此时栅极信号电压Vg应在同一时刻减小至小于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Vs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Vs,即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是同时关断的,也就是说,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会在图中所示的栅极信号L和正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a点处关断,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会在栅极信号L和负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b点处关断,a点和b点对应同一时刻。
对于失真后的数据信号,在远离栅驱动器的位置处,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也并非同时关断。如图16所示,在远离栅驱动器处,栅极信号L因为衰减而具有斜坡,此时栅极信号L先降低到与正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a点,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然后栅极信号L降低到与负极性数据信号P”相交的b点,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才关断,a点对应的时间早于b点对应的时间,即正极性数据对应的TFT早于负极性数据对应的TFT关断。
可见,栅极信号的衰减会导致正极性数据对应的TFT早于负极性数据对应的TFT关断。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示例都是以Vth为0V时进行的说明,当Vth不为0V时,例如,Vth为1V时,意味着Vg-Vs<1V时,TFT就会关断,也就是说,栅极信号电压降低至比数据信号电压略大时,TFT就会关断。对应图13-16的波形,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是在栅极信号L和正极性数据信号P’交点a之前的位置关断,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也是在栅极信号L和负极性数据信号P”交点b之前的位置关断。但正极性数据对应的TFT的关断时间仍然早于负极性数据对应的TFT的关断时间。此处不再赘述。
对Oxide面板进行仿真实验得知,在图16所示的远离源驱动器的位置处,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的时间大约在1.8μs,而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的时间大约在2.2μs,二者关断的时间差Δt约为0.4μs。
同理,其他显示面板,例如a-Si显示面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早于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对a-Si显示面板进行仿真实验,在远离源驱动器的位置处,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时间约在1.8μs,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时间约在2.5μs,正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关断时间差Δt大约为0.7μs。
由于正极性数据对应的TFT早于负极性数据对应的TFT关断,因此会导致负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长长于正极性数据信号,从而引起像素显示效果不一致。尤其对于高频显示技术而言,充电时间极为宝贵,0.4μs-0.7μs的充电时间差异会大幅降低像素的充电效率,影响高频显示效果。
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的翻转模式,在列翻转模式下,接收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像素列充电时间短,而接收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像素列充电时间长,当上一行像素结束扫描而开启下一行像素扫描时,会出现上一行正极性数据所对应的像素已经关断,而上一行负极性数据所对应的像素还未关断,使此处像素显示发生异常。在帧翻转模式下,对于同一个像素而言,上一帧正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间短,而下一帧负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间长,由此也会导致显示异常,影响显示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驱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即在该方法中,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还包括:
向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
其中,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均小于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和s均小于等于M。
具体而言,本申请使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后延迟的时间大于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后延迟的时间,即,将负极性数据信号相对于正极性数据信号延迟输入数据线,由此缩短了负极性数据充电时间,使正负极数据信号充电时长保持一致,抵消了充电时间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都表示一个时间段。其中,第三时间可以等于0,也可以大于0,由于第二时间大于第三时间,因此第二时间必然大于0。也就是说该方案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对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进行延迟(即第三时间=0),只对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进行延迟(即第二时间>0),第二种情况是,对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都进行延迟(即第三时间>0,且第二时间>0),只是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相对于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迟更多(第二时间>第三时间)。以下,以第一种情况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参考图17,以衰减后的数据信号为例,示出了相对于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将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后延迟的波形图,图中上方曲线P’为正极性数据线信号,下方曲线P”为负极性数据线信号,弧形曲线L为远离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信号。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正极性数据信号输入开始时间不变,将负极性数据信号相对于正极性数据信号整体向右平移Δt1的时长(即第二时间-第三时间=Δt1),就可以缩短正负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长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Δt1需要小于一个数据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否则意味着负极性数据信号向后延迟的过多,在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前,TFT已经关断,导致没有对像素进行充电,引起显示异常。
进一步地,当Δt1=Δt时,也就是说当负极性数据信号相比正极性数据信号延迟的时间等于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时间与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TFT关断时间的时间差(即前述的Δt)时,负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长和正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长相等。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控制数据线输入正负数据信号的不同开始时间,消除因TFT关断时间差异导致的正负极性数据充电差异,保证了均匀稳定的显示效果。尤其对于高频显示技术而言,在每一行扫描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正负极性数据的充电效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m≠s时,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三时间,且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即表示对不同列的数据线分别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该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可以用于调节数据极性相反的两部分子像素的充电时间,这两部分子像素可以是包括位于不同列的第一部分子像素和第二部分子像素,也就是说,该显示驱动方法可以用于列翻转模式的显示驱动,以达到对不同子像素的充电时间的调节。在传统驱动方式中,在同一时刻,数据线向第一部分子像素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向第二部分子像素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第一部分子像素TFT关断时,第二部分子像素的TFT还未完全关断,由此导致两部分子像素充电效果不一致,显示效果不均匀。本实施方式可以延迟向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整体的输入时间,使第一部分子像素的正极性数据信号与第二部分子像素的负极性数据信号充电时间一致,由此保证两部分子像素的充电效果一致,进而保证显示效果一致。
第一部分子像素和第二部分子像素可以是依次交替排列的形式,也可以是第一部分子像素和第二部分子像素单独分区域设置的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列与列之间数据极性相反时,采用该驱动方法可以保证数据极性相反的列与列之间的显示效果一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子像素、第二部分子像素仅用于对子像素进行划分,二者和正极性数据信号、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互换,即,第一部分子像素接收负极性数据信号,第二部分子像素接收正极性数据信号。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m=s时,表示对同一条数据线先后分别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和负极性数据信号,即在第一帧时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第二时间大于在第二帧时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该显示驱动方法还可以用于帧翻转模式的显示驱动。具体而言,源驱动器在第一帧时向一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在第二帧时向该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在传统帧翻转驱动方式中,由于第一帧和第二帧的数据极性相反,TFT关断的时间差会导致同一子像素在两帧内充电时长不一致,造成亮度不均,显示效果不佳。本实施方式可以延迟在第二帧时向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使第一帧时的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充电时长与第二帧时的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充电时长保持一致,由此使得两帧内的数据信号充电效果一致,进而保证显示效果一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帧、第二帧仅用于对时间进行划分,二者和正极性数据信号、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互换,即,第一帧向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第二帧向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的两种实施方式中,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延迟都是整体延迟,即整列子像素的负极性数据信号的输入时间整体向后延迟,或整幅画面所有子像素的负极性数据信号的输入时间整体向后延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显示面板,栅极信号也会存在相对的延迟,进而影响Δt的大小,所以为了确保Δt的可调范围能够同时覆盖多种面板,应使预留的移位寄存器的可调范围大于1.5μs。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不延迟,只延迟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为例进行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正极性数据信号也进行延迟时(即第三时间>0),只要能保证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相比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又进一步延迟(第二时间>第三时间),也能达到消除充电时间差异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显示控制方法,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源驱动器300被配置为分别向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三时间,且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驱动器700还包括延迟驱动器600,被配置为使得源驱动器300在沿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相对于向最靠近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三时间,且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所示,延迟驱动器600包括时序控制器610,时序控制器610被配置为输出数据传输控制信号;源驱动器300还包括预留寄存器310,预留寄存器310被配置为响应数据传输控制信号控制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以使向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三时间,且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具体而言,在TFT驱动电路中,时序控制器610用于向源驱动器300输出规定有数据信号时序的数据传输控制信号,源驱动器300响应该数据传输控制信号对数据信号向数据线输入的开始时间进行延时处理,以使数据信号按照预设的时序输入数据线。修改时序控制器中负极性数据或正极性数据的输入时间,并进一步设置相应的寄存器用于对数据进行锁存和延时,即可实现数据信号的延迟。
为了减少耗用的资源量,可以利用源驱动器中设置的预留寄存器310来实现对数据信号的调整。具体而言,通常源驱动器会设置部分预留寄存器310,以在特定情况下对其进行扩展。本实施方式可以利用源驱动器300中预留的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数据延迟或提前,移位寄存器可以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使寄存的数据依次左移或右移,从而实现信号延迟或提前。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预留寄存器310为八位移位寄存器。例如,在4Gbps的带宽条件下,每一个字节会有2package(5ns)的变化,由此该八位移位寄存器可以调节的正负极性数据充电长差Δt的范围可以达到1.2μs,完全能够满足对a-Si显示面板和Oxide显示面板的调节,不仅实现信号调节的目的,也无需额外设置单独的寄存器,该方式仅占用内部预留的1-byte的寄存器即完成了设定,不需要增加新的功能IP,耗用资源量较少,减少了设计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源驱动器300内部还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电路、锁存器电路、D/A变换电路,以及伽马校正电路等,用于输出数据信号,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示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采用非晶硅液晶显示面板或金属氧化物液晶显示面板的装置,由于这两种显示面板的正负极充电效果不一致的问题较明显,如前所述,时间差Δt在0.4~0.7μs,因此,上述显示装置能达到更理想的显示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液晶面板,例如低温多晶硅(p-Si)显示面板、单晶硅(c-Si)显示面板等,只要存在由于正负极数据信号关断时间差导致的充电时长不一致的问题,均可以采用本公开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公开对于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该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各所述栅线包括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分别向所述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
分别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所述显示器件进行显示,
其中,沿所述栅线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分别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还包括:
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
其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和s均小于等于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N组数据线组,
在各所述数据线组中,向各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相同,
沿所述栅线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随着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确定各所述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以及
将所述整体延迟时间均分为N份,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第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y=(n-1)×TCLK/N,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且1≤n≤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各所述栅线的整体延迟时间TCLK满足以下公式:
TCLK=(2j×Tj+2j-1×Tj-1+…+22×T2+21×T1+20×T0+k)×2t,
其中,t为信号时钟周期,k为补正基数,T0、T1、T2.....Tj取值范围是1或0,j的取值范围为4-8,k的取值范围0-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j的取值为4,6,或8。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条数据线加载所述数据信号,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N个源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N组数据线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多条栅线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条第一栅线和多条第二栅线,
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显示器件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栅线的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显示器件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被配置为加载同一时序的所述栅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所述多条栅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各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所述数据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为Δt,所述Δt等于所述负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开关器件关断时间与所述正极性数据信号对应的开关器件关断时间的时间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m≠s,向所述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所述第二时间,向所述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m=s,在第一帧时向所述第m条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所述第二时间大于在第二帧时向所述第s条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的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14.一种显示器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各所述栅线包括信号输入端;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所述驱动器包括:
至少一个栅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向所述栅线输入长度为第一时间的栅极信号;以及
至少一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器件进行显示,
其中,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所述源驱动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或负极性数据信号;
其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其中m、s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还包括:
延迟驱动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源驱动器在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在与所述栅线交叉的M条所述数据线中,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其中M、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小于等于M。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N组数据线组,所述至少一个源驱动器包括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条数据线加载所述数据信号,所述N个源驱动器被配置为分别驱动N组数据线组,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N组数据线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随着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还包括:
延迟驱动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源驱动器在沿所述栅线的信号输入端到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端的一端的方向,相对于向最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第一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延迟驱动器包括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被配置为输出数据传输控制信号;
所述源驱动器还包括预留寄存器,所述预留寄存器被配置为响应所述数据传输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正极性数据信号或所述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以使向第m条所述数据线输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二时间,向第s条所述数据线输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开始时间延后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且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小于一个数据信号周期内的有效电平时长。
CN201980002806.5A 2019-01-25 2019-12-04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Active CN112005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42324 2019-01-25
CN201910074232.4A CN111489710B (zh) 2019-01-25 2019-01-25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驱动器以及显示器件
PCT/CN2019/123036 WO2020151375A1 (zh) 2019-01-25 2019-12-04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295A CN112005295A (zh) 2020-11-27
CN112005295B true CN112005295B (zh) 2022-06-21

Family

ID=7173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4232.4A Active CN111489710B (zh) 2019-01-25 2019-01-25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驱动器以及显示器件
CN201980002806.5A Active CN112005295B (zh) 2019-01-25 2019-12-04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4232.4A Active CN111489710B (zh) 2019-01-25 2019-01-25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驱动器以及显示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2111B2 (zh)
EP (1) EP3916712A4 (zh)
CN (2) CN111489710B (zh)
WO (1) WO2020151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1729B2 (en) * 2019-12-13 2022-11-15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Source driver that adjusts a timing of outputting of pixel data based on a length of a source lin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10148473A (ko) * 2020-05-28 2021-1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20230360579A1 (en) * 2020-12-04 2023-11-09 Hefei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06340B (zh) * 2021-02-24 2022-07-26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补偿布线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570997A (zh) * 2021-07-30 2021-10-29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122997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9050A (ja) * 1998-03-13 1999-09-24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置
TW444184B (en) * 1999-02-22 2001-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iving system of an LCD device and LCD panel driving method
KR100796787B1 (ko) * 2001-01-04 2008-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게이트 신호 지연 보상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패널 및 방법
JP2003162262A (ja) * 2001-11-27 2003-06-06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パネル駆動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40009102A (ko) 2002-07-22 2004-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표시 장치
KR20070065701A (ko) * 2005-12-20 2007-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4869706B2 (ja) * 2005-12-22 2012-02-0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CN101398584B (zh) 2007-09-27 2010-08-1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CN103198803B (zh) * 2013-03-27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的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电路及驱动控制方法
CN104361878B (zh) 2014-12-10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371896B1 (ko) * 2015-06-29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26444B1 (ko) * 2015-07-08 2021-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825803B (zh) * 2016-05-06 2018-1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80018889A (ko) * 2016-08-09 2018-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06205540B (zh) * 2016-08-31 2019-0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改善显示亮度均一性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器
CN106200057B (zh) * 2016-09-30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07507594B (zh) * 2017-09-21 2020-06-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295A (zh) 2020-11-27
EP3916712A4 (en) 2022-10-12
CN111489710A (zh) 2020-08-04
WO2020151375A1 (zh) 2020-07-30
US11322111B2 (en) 2022-05-03
EP3916712A1 (en) 2021-12-01
US20210201838A1 (en) 2021-07-01
CN111489710B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5295B (zh)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器件
US10741139B2 (en) Goa circuit
US73273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80497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55295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80374447A1 (en)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data sour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288912B (en) Driving method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6161777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1482184B2 (en)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463035B (zh) 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WO2019200820A1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453411B2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51566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駆動方法
US2014034029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4646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090085849A1 (en) Fast Overdriving Method of LCD Panel
CN105448250B (zh) 显示器的栅极驱动方法及驱动模块
JP459793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WO2023024169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装置
US10360866B2 (en) GOA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312535A (zh) 雙閘極液晶顯示面板驅動結構及驅動方法
US20200143763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462187B2 (en)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33493A1 (zh) Goa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816110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