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217A -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217A
CN112002217A CN202010946851.0A CN202010946851A CN112002217A CN 112002217 A CN112002217 A CN 112002217A CN 202010946851 A CN202010946851 A CN 202010946851A CN 112002217 A CN112002217 A CN 112002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emit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6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2217B (zh
Inventor
李响
吴超
吴雪萍
周南栋
何钰康
曾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68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2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拼接式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灯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第一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其中,第一发光区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区包括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与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不同;光学膜片;补光区,沿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由于本申请将第一发光元件作为背光源、将第二发光元件作为补光光源,因此侧发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能够照射至补光区,从而提高灯板拼缝处的亮度并消除暗线,改善了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Description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Mini LED芯片是一种芯片尺寸在100μm×100μm左右的LED芯片,因其具备亮度高、节能、可局部调光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Mini LED作为显示设备中的背光源。
目前,受限于制作工艺,Mini LED产品均是打件成小尺寸的灯板。为了实现大尺寸Mini LED背光,只能将多个小尺寸灯板进行拼接。但是,相邻灯板的拼接位置处存在曲翘、裁切黑边等问题,进而会使拼接形成的大尺寸背光的拼接位置处产生暗线,并导致拼接位置与正常发光区域的亮度不一致,严重影响了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能够消除相邻灯板拼接处的暗线,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包括:
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所述灯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区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不同;
光学膜片;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且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
补光区;至少部分补光区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区之间;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补光区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区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包括光学膜片、补光区和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其中,灯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第一发光区中的第一发光元件作为背光源,第二发光区中的第二发光元件则用于补光。由于本申请中将相邻两个灯板的拼接处设置为补光区,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因此侧发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能够照射至补光区,进而提高了灯板拼缝处的亮度,并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一种AA’截面图;
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凸起部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凸起部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一种BB’截面图;
图9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10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BB’截面图;
图13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图14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CC’截面图;
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为图16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沉槽的一种俯视图;
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一种AA’截面图。请参见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100,包括:
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10,灯板10包括第一发光区S1和第二发光区S2,第一方向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平行;其中,第一发光区S1包括第一发光元件L1,第二发光区S2包括第二发光元件L2,第一发光元件L1的出光方向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方向不同;
光学膜片20;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光学膜片20位于灯板10靠近出光面的一侧,且光学膜片20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10在出光面的正投影;
补光区30;至少部分补光区30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区S1之间;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30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S2在出光面的正投影。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100为直下式,即光源位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正下方。其中,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是指背光模组100中与显示面板相接触的表面,由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将射向显示面板。
可选地,拼接式背光模组100包括补光区30以及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10,该灯板10被划分为第一发光区S1和第二发光区S2,第一发光区S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一发光元件L1,第二发光区S2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二发光元件L2,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平行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发光元件L1和第二发光元件L2均可以为Mini LED。由于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30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S2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以及相邻两灯板10之间的拼缝,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发光区S1中的第一发光元件L1作为背光模组100的光源,而利用拼缝两侧的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进行补光;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元件L1的出光方向为灯板10指向光学膜片20的方向,而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则应到达相邻两灯板10之间的拼缝处,以提高灯板10拼接处的亮度并消除暗线,进而改善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的方向,灯板10靠近出光面的一侧还设置有光学膜片20。可选地,光学膜片20包括反射片、导光板、扩散板和增亮膜(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上述各个膜层的配合,能够将点光源阵列转换为一个亮度均匀的面光源,有利于保证背光模组100出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给出了第一发光元件L1及第二发光元件L2的一种排布关系,并不代表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实际尺寸和数量。当然,第一发光元件L1及第二发光元件L2在灯板10上的排布方式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排布方式,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的排布方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见,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中,将相邻两个灯板的拼接处设置为补光区,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因此侧发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能够照射至补光区,进而提高了灯板拼缝处的亮度,并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拼接式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背板40,背板40包括凸起部41,凸起部41包括反射材料;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背板40位于灯板10远离光学膜片20的一侧,且凸起部41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发光区S2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之间;
凸起部41包括第一截面41a,沿背板40指向光学膜片20的方向,第一截面41a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第一截面41a所在的平面与背板40垂直,且与第一方向平行;
沿第一方向,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与凸起部41中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交叠。
本实施例中,背板40包括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灯板10之间的凸起部41,该凸起部41包括反射材料。由于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与凸起部41中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交叠,因此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能够照射至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并由反射材料反射至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从而提升相邻灯板10之间拼缝处的亮度。
进一步地,凸起部41还包括第一截面41a,且沿背板40指向光学膜片20的方向,第一截面41a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即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为一斜面。可以理解的是,若沿背板40指向光学膜片20的方向,第一截面41a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则第二发光元件L2所发出的光线到达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之后,会被反射材料反射至远离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进而使补光区30内的亮度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设计方式能够确保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传输至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从而减小补光区30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截面41a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背板40共面。
具体而言,上述凸起部41的第一截面41a可以为等腰三角形,由于等腰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其两个侧边与背板40之间的夹角完全相同,即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两个表面与背板40之间的夹角也是相同的。因此,当拼缝两侧的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分别到达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两个表面时,反射后的光路也大致相同,如此能够提升补光区30内第二发光元件L2的光源均匀性,并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图3和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AA’截面图。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41的第一截面41a还可以为等腰梯形或弧形。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截面41a为等腰梯形或弧形时,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两个斜面也能够将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反射至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从而提升补光区30的亮度。本申请对第一截面41a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凸起部41具备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两个斜面即可。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凸起部的一种局部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凸起部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可选地,等腰三角形的侧边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40°-50°。
请参见图5,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截面41a为等腰三角形时,若等腰三角形的侧边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θ过小,则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被反射后,大部分反射光线都集中在补光区30的最中间位置,这会使得补光区30中部与边缘的亮度差异过大,进而影响补光区30的补光效果。反之,如图6所示,若等腰三角侧边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θ过大,则反射后的光线又会集中在补光区30的边缘位置、甚至部分反射光线会进入第一发光区S1,此种设计方式不仅会降低补光区30的光源均匀性,也无法实现对相邻灯板10的拼缝位置处进行有效补光。因此,本实施例将等腰三角形的侧边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θ设置为40°-50°,如此可以使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在反射后均匀地分布于补光区30中,从而消除小尺寸Mini-LED灯板10拼接产生的暗线,也有利于提升补光区30中的亮度均匀性,并进一步提升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
示例性地,等腰三角形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40°、45°或50°。
另外,沿垂直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凸起部41的高度可以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的高度相同,这样,凸起部41朝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能够更多地接收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并且也不会增加背光模组100的厚度,有利于满足用户的薄型化需求。
本实施例中,反射材料为白漆或银。
具体而言,凸起部41靠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包括反射率材料,如白漆或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此能够将更多地光线反射至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不仅提高了第二发光元件L2的光线利用率,也可以提升补光区30的亮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背光源的整体亮度。
示例性地,高反射率材料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在凸起部41靠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喷涂白漆、银等反射材料,此种制作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凸起部41的反射效果,也兼顾了工艺难度。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凸起部41靠近第二发光元件L2一侧的表面粘贴反射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一种BB’截面图,图9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可选地,请参见图7-9,灯板10包括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主体部101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平行,延伸部102与主体部101相交;
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延伸部102位于主体部101远离背板40的一侧,且第一发光元件L1位于主体部101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第二发光元件L2位于延伸部102靠近凸起部4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L1和第二发光元件L2位于灯板10异侧。在组装灯板10时,将灯板10沿平行于边缘且朝向靠近光学膜片20的方向弯折,形成包含第一发光区S1的主体部101及包含第二发光区S2的延伸部102。此时,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发光元件L1位于主体部101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第二发光元件L2则位于延伸部102靠近凸起部41的一侧。由图7和图8可知,第一发光元件L1的出光面朝向灯板10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而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则朝向凸起部41,通过凸起部41中反射材料对光线的反射,能够显著提升灯板10拼接处的亮度并消除暗线,从而改善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可选地,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之间的夹角为90°。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弯折灯板形成延伸部,延伸部可设置用于补光的第二发光元件,与另外设置补光灯板的方式相比,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也更有利于节约成本。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10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0和图11,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至少四个灯板10,至少四个灯板10两两对角设置;
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位于第二发光区S2之间的凸起部41在背板40上的正投影为十字型。
具体地,当背光模组100由至少四个灯板10拼接而成时,每个灯板10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区S1和两个第二发光区S2,且两个第二发光区S2应当设置于所在灯板10与相邻灯板10的拼缝处。组装过程中,将灯板10沿平行于边缘且朝向靠近光学膜片20的方向弯折,形成包含第一发光区S1的一个主体部101、以及包含第二发光区S2的两个延伸部102。可选地,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位于第二发光区S2之间的凸起部41在背板40上的正投影为十字型,即四个灯板10的四角接缝位置O也设有凸起部41。由于凸起部41包括反射材料,因此能够通过反射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来提高四角接缝位置O的亮度,避免出现暗区,从而在多个灯板10拼接组成背光模组100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出光品质。
图12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BB’截面图,图13所示为图7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可选地,请参见图7、12-13,背板40还包括第一沉槽42;灯板10包括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主体部101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平行,延伸部102与主体部101相交;
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延伸部102位于主体部101靠近背板40的一侧,延伸部102与第一沉槽42的侧壁接触,凸起部41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沉槽42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内,第一发光元件L1位于主体部101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
沿第一方向,第二发光元件L2位于延伸部102靠近凸起部4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L1和第二发光元件L2位于灯板10同侧。在组装灯板10时,将灯板10沿平行于边缘且朝向远离光学膜片20的方向弯折,形成包含第一发光区S1的主体部101及包含第二发光区S2的延伸部102。如图12所示,弯折后形成的延伸部102与第一沉槽42的侧壁相接触,第一发光元件L1的出光面朝向灯板10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而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则朝向凸起部41,通过凸起部41中反射材料对光线的反射,能够显著提升灯板10拼接处的亮度并消除暗线,从而改善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可选地,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之间的夹角为90°。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也可以由至少四个灯板10拼接而成,灯板10的具体结构仍然如图12所示,组装过程中只需将各个灯板10沿平行于边缘且远离靠近光学膜片20的方向弯折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为图14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的另一种BB’截面图。可选地,请结合图14及图15,拼接式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背板40,背板40包括第二沉槽43,灯板10包括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主体部101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平行,延伸部102与主体部101相交;
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背板40位于灯板10远离光学膜片20的一侧,延伸部102位于主体部101靠近背板40的一侧,第一发光元件L1位于主体部101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第二发光元件L2位于延伸部102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且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朝向第二沉槽43的侧壁的法向;
其中,第二沉槽43的侧壁与第一方向的夹角α为锐角,延伸部102与第二沉槽43的侧壁接触。
具体地,背板40包括第二沉槽43,第二沉槽43的侧壁与第一方向形成小于90°的夹角α;灯板10包括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延伸部102靠近光学膜片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发光元件L2。由于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面朝向第二沉槽43的侧壁的法向,因此,本实施例能够通过调整第二沉槽43侧壁的倾斜角度来改变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方向,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能够直接进入补光区30,从而提高相邻灯板10之间的亮度,并消除暗线。
可选地,第二沉槽43的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40°-50°。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二沉槽43侧壁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光方向密切相关。若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过大,则第二发光元件L2所发出的大部分光线都会集中在补光区30的中间位置,这会使得补光区30中部与边缘的亮度差异过大,进而影响补光区30亮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若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过小,那么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又会集中在补光区30的边缘位置,从而导致相邻灯板10拼接处的暗线无法被消除,降低了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二沉槽43的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40°-50°,既能够确保第二发光元件L2的出射光线均匀地分布于补光区30中,以消除小尺寸Mini-LED灯板10拼接产生的暗线,也有利于提升补光区30中的亮度均匀性,并改善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
示例性地,第二沉槽43的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40°、45°或50°。
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7所示为图16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沉槽的一种俯视图。如图16-1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至少四个灯板10,至少四个灯板10两两对角设置;灯板10包括拼接区P,拼接区P位于同一灯板10上相邻两个第二发光区S2之间;
其中,拼接区P包括第一斜面M1,第一斜面M1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方向,第一斜面M1靠近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包括第三发光元件L3,第三发光元件L3的出光面朝向对角设置的灯板10的第一斜面M1。
具体而言,背光模组100可以包括至少四个呈阵列排布的灯板10。为避免上述四个灯板10的四角接缝位置与其他区域亮度差异过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板10中还设置有拼接区P,其中,拼接区P包括第一斜面M1,第一斜面M1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在第一斜面M1靠近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设置第三发光元件L3,能够利用第三发光元件L3的出射光线对四角接缝位置进行补光,从而避免出现暗区,即使在多个灯板10拼接组成背光模组100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出光品质。
进一步地,第一斜面M1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40°-50°。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斜面M1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40°-50°时,能够保证第三发光元件L3所发出的光线均匀分布在四个拼接区P中,避免因光线集中在四个拼接区P的中心或边缘位置而导致背光模组100的亮度不均,不仅保证了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品质,也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第一斜面M1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可以为40°、45°或50°。
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如图18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包括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为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包括光学膜片、补光区和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其中,灯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第一发光区中的第一发光元件作为背光源,第二发光区中的第二发光元件则用于补光。由于本申请中将相邻两个灯板的拼接处设置为补光区,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补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区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因此侧发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能够照射至补光区,进而提高了灯板拼缝处的亮度,并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所述灯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区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不同;
光学膜片;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且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的灯板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
补光区;至少部分补光区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区之间;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补光区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区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反射材料;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且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区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截面,沿所述背板指向所述光学膜片的方向,所述第一截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截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凸起部中朝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一侧的表面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所述背板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为白漆或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相交;
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还包括第一沉槽;所述灯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相交;
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沉槽的侧壁接触,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沉槽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至少四个所述灯板,所述至少四个灯板两两对角设置;
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位于第二发光区之间的凸起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十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二沉槽,所述灯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相交;
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沉槽的侧壁的法向;
其中,所述第二沉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沉槽的侧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5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至少四个所述灯板,所述至少四个灯板两两对角设置;所述灯板包括拼接区,所述拼接区位于同一灯板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区之间;
其中,所述拼接区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对角设置的灯板的第一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40°-50°。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所述的拼接式背光模组。
CN202010946851.0A 2020-09-10 2020-09-10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002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851.0A CN112002217B (zh) 2020-09-10 2020-09-10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851.0A CN112002217B (zh) 2020-09-10 2020-09-10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217A true CN112002217A (zh) 2020-11-27
CN112002217B CN112002217B (zh) 2023-05-30

Family

ID=7346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6851.0A Active CN112002217B (zh) 2020-09-10 2020-09-10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2217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3390A (zh) * 2021-03-09 2021-05-2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91964A (zh) * 2021-03-29 2021-06-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3327515A (zh) * 2021-05-26 2021-08-3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516922A (zh) * 2021-07-27 2021-10-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4203069A (zh) * 2021-12-29 2022-03-1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03058A (zh) * 2021-12-29 2022-03-1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53029A (zh) * 2021-12-21 2022-03-29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67261A (zh) * 2021-12-22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4265237A (zh) * 2021-12-22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578617A (zh) * 2022-02-28 2022-06-0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27771A (zh) * 2022-03-14 2022-06-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77917A (zh) * 2022-03-11 2022-06-2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740652A (zh) * 2022-01-19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67230A (zh) * 2022-05-0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967238A (zh) * 2022-07-2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44949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97758A1 (zh) * 2021-12-02 2023-06-0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103051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312269A (zh) * 2023-02-15 2023-06-23 深圳壹视光电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及图像补偿方法
WO2023201814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414A (ja) * 1990-03-06 1995-01-31 Univ Hangzhou 電子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システム
JP2004151511A (ja) * 2002-10-31 2004-05-27 Nippon Leiz Co Ltd 導光体
TW200916907A (en) * 2007-10-08 2009-04-16 Opti Temporal Tech Dev Co Ltd Structure for eliminating the dark seam line of backlight module
CN201651946U (zh) * 2010-05-11 2010-11-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3953893A (zh) * 2014-04-17 201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单元、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JP2014235212A (ja) * 2013-05-31 2014-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TW201539403A (zh) * 2014-04-01 2015-10-16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拼接式顯示裝置
US20150362657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creen frame elimina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13758A (zh) * 2019-02-02 2019-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591361U (zh) * 2019-04-24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模组
CN110488533A (zh) * 2019-08-02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0501844A (zh) * 2019-08-27 2019-11-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1208673A (zh) * 2020-01-17 2020-05-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210666266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1237589U (zh) * 2019-12-30 2020-08-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414A (ja) * 1990-03-06 1995-01-31 Univ Hangzhou 電子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システム
JP2004151511A (ja) * 2002-10-31 2004-05-27 Nippon Leiz Co Ltd 導光体
TW200916907A (en) * 2007-10-08 2009-04-16 Opti Temporal Tech Dev Co Ltd Structure for eliminating the dark seam line of backlight module
CN201651946U (zh) * 2010-05-11 2010-11-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JP2014235212A (ja) * 2013-05-31 2014-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TW201539403A (zh) * 2014-04-01 2015-10-16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拼接式顯示裝置
CN103953893A (zh) * 2014-04-17 201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单元、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150362657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creen frame elimina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13758A (zh) * 2019-02-02 2019-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591361U (zh) * 2019-04-24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模组
CN110488533A (zh) * 2019-08-02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210666266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110501844A (zh) * 2019-08-27 2019-11-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CN211237589U (zh) * 2019-12-30 2020-08-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终端设备
CN111208673A (zh) * 2020-01-17 2020-05-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3390A (zh) * 2021-03-09 2021-05-2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91964B (zh) * 2021-03-29 2023-02-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2991964A (zh) * 2021-03-29 2021-06-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3327515A (zh) * 2021-05-26 2021-08-3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516922A (zh) * 2021-07-27 2021-10-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3516922B (zh) * 2021-07-27 2023-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WO2023044949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97758A1 (zh) * 2021-12-02 2023-06-0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103051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53029B (zh) * 2021-12-21 2023-12-12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53029A (zh) * 2021-12-21 2022-03-29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65237A (zh) * 2021-12-22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67261A (zh) * 2021-12-22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和拼接显示装置
WO2023124338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03069A (zh) * 2021-12-29 2022-03-1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203058A (zh) * 2021-12-29 2022-03-1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740652B (zh) * 2022-01-19 2024-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0652A (zh) * 2022-01-19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78617A (zh) * 2022-02-28 2022-06-0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578617B (zh) * 2022-02-28 2023-10-1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77917B (zh) * 2022-03-11 2024-03-19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677917A (zh) * 2022-03-11 2022-06-2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627771A (zh) * 2022-03-14 2022-06-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27771B (zh) * 2022-03-14 2024-01-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01814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754880B1 (en) 2022-05-06 2023-09-12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967230A (zh) * 2022-05-0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774800B1 (en) 2022-07-26 2023-10-03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4967238B (zh) * 2022-07-26 2023-0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67238A (zh) * 2022-07-2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6312269B (zh) * 2023-02-15 2023-09-15 深圳壹视光电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及图像补偿方法
CN116312269A (zh) * 2023-02-15 2023-06-23 深圳壹视光电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及图像补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217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2217B (zh)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1013532B1 (ko) 도광판
KR101676872B1 (ko) 광학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628366B1 (ko) 광학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19927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CN10961375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906847B2 (en) Optical film and back 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US8398286B2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510618A (zh) 背光模組
US840579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285963B (zh) 背光模块
US7220042B2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CN114924344B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JP2005243533A (ja) 面状照明装置
TWI528085B (zh) 背光模組
CN11494586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2303240A (zh) 直下式背光模組及其顯示器
KR20030091194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니트
US11119267B2 (en) Reflective shee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2391395B1 (ko) 광학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표시장치
CN11575546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833543B (zh) 發光模組
CN21901674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82797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047704B1 (ko) 광학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