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0652A -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0652A
CN114740652A CN202210062215.0A CN202210062215A CN114740652A CN 114740652 A CN114740652 A CN 114740652A CN 202210062215 A CN202210062215 A CN 202210062215A CN 114740652 A CN114740652 A CN 114740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distance
backlight module
gap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22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0652B (zh
Inventor
王鑫
杨凡
张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22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0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0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至少两个灯板、扩散板及光调节结构;其中,至少两个灯板设置于背板的一侧,至少两个灯板中相邻的两个灯板间具有间隙,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珠;扩散板设置于至少两个灯板的远离背板的一侧;光调节结构设置于扩散板的远离背板的一侧,光调节结构在至少两个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间隙,且至少部分覆盖至少一个灯板上的至少一个灯珠,光调节结构配置为增加间隙内的光线强度。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Mini LED(Mini Light-Emitting Diode,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由于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尺寸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尺寸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中。相关技术中,大尺寸LCD显示的背光模组多由多块Mini LED灯板组成,而在多块灯板的组装过程中,相邻灯板的连接处存在间隙,且由于灯板的尺寸公差及灯板组装时的对位公差等因素,会导致相邻灯板的间隙处产生阴影,从而影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中相邻灯板间间隙处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至少两个灯板,所述至少两个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灯板中相邻的两个灯板间具有间隙,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珠;
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灯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光调节结构,所述光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光调节结构在所述至少两个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间隙,且至少部分覆盖至少一个灯板上的至少一个灯珠,所述光调节结构配置为增加所述间隙内的光线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调节结构包括呈条状的多个调节单元,所述多个调节单元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垂直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排列。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调节单元呈三棱柱状,且三棱柱的侧面与所述扩散板的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和/或
至少一个调节单元呈四棱台状,且四棱台的底面或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调节单元的相靠近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为24μm 至100μ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呈三棱柱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扩散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至11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基材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表面的第一增亮膜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二基材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表面的第二增亮膜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及所述第二基材层为一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增亮膜层与所述第二增亮膜层为一体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灯珠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第三距离为L2,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0mm至3mm,所述第三距离为5mm至8mm,且L≥2L1+2L2+W。
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灯珠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第三距离为L2,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3mm至5mm,所述第三距离为5mm至10mm,且L≥2L1+L2+W。
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5mm,且L≥2L1+W。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调节组件沿所述间隙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灯珠的发光角度为130°至16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膜材层及第一棱镜层,所述量子点膜材层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棱镜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膜材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层,所述反射膜层设置于所述灯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反射膜层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灯珠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灯珠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灯板、扩散板及光调节结构,其中,至少两个灯板设置于背板上,且至少两个灯板之间具有间隙,灯板上具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珠。扩散板设置于灯板上,扩散板用于将灯板上的多个灯珠的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光调节结构设置于扩散板上,且光调节结构在灯板上的投影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之间的间隙,并且部分或全部覆盖至少一个灯板上的至少一个灯珠,由此,至少一个灯珠产生的光线便可入射至光调节结构内,然后经由光调节结构的折射或反射,可以使得光线进入间隙内,使得间隙的光线强度及亮度增加,从而改善相邻的两个灯板间的间隙处产生的阴影,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灯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调节单元中的一种光线传播路径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为改善显示面板中相邻灯板间的间隙处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背光模组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提供光源。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1、至少两个灯板2、扩散板3及光调节结构4。其中,至少两个灯板2设置于背板1的一侧,至少两个灯板2中相邻的两个灯板2间具有间隙21,灯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珠22。扩散板3设置于至少两个灯板2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光调节结构4设置于扩散板3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光调节结构4在至少两个灯板2上的正投影覆盖间隙21,且至少部分覆盖至少一个灯板2上的至少一个灯珠22,光调节结构4配置为增加间隙21内的光线强度。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背光模组10中,背光模组10用于为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提供光源。背光模组10包括至少两个灯板2、扩散板3及光调节结构4,其中,至少两个灯板2设置于背板1上,且至少两个灯板2之间具有间隙21,灯板2上具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珠22。扩散板3设置于灯板2上,扩散板3用于将灯板2上的多个灯珠22的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光调节结构4设置于扩散板3上,且光调节结构4在灯板2上的投影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之间的间隙21,并且部分或全部覆盖至少一个灯板2上的至少一个灯珠22,由此,至少一个灯珠22产生的光线便可入射至光调节结构4内,然后经由光调节结构4的折射或反射,可以使得光线进入间隙21内,使得间隙21的光线强度及亮度增加,从而改善相邻的两个灯板2间的间隙21处产生的阴影,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背板1也就是显示面板的后壳。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背板1的两侧或四周可朝向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弯折以形成多个弯折部11,多个弯折部11可共同形成容纳空降,将灯板2、扩散板3等光学部件置于容纳槽内。至少两个灯板2可以固定于背板1上,且至少两个灯板2拼接形成整个灯板以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其中,相邻的两个灯板2之间的间隙21也就是相邻两个灯板2之间的拼接缝隙。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每一灯板2上均可以设置有多个灯珠22,多个灯珠22均匀分布于灯板2上。灯珠22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灯珠22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灯珠22的发光角度为130°至160°。具体的,至少一个灯珠22的发光角度与灯珠22的种类以及以灯珠22用作背光的芯片的种类相关。例如,0620芯片中灯珠22的发光角可以为130°至140°。0915芯片中灯珠的发光角度可以为150°至160°,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灯板2可以呈矩形。第一方向X可以垂直于间隙 21的延伸方向,具体的,当间隙21沿灯板2的长边方向延伸时,第一方向X 平行于灯板2的短边方向,当间隙21沿灯板2的短边方向延伸时,第一方向 X平行于灯板2的长边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光调节结构4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在灯板2 上的投影可分别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上的最靠近间隙22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灯珠22,从而使得相邻两个灯板22上的灯珠产生的光线可经由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进入,并经由光调节结构4折射至间隙21内,进一步提高间隙21处的亮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灯板2上的多个灯珠22呈阵列分布,光调节结构4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的投影可分别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中靠近间隙21 设置的至少一列灯珠22。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调节结构4包括多个呈条状的调节单元41,多个调节单元4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间隙22的延伸方向,且多个调节单元41沿垂直于间隙22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X排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调节结构4可以包括多个调节单元41,多个调节单元41沿第一方向X排列为至少一排,每一调节单元41可呈长条状并沿间隙21的延伸方向延伸。此外,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X 上,多个调节单元41中位于最外侧的至少一个调节单元41在至少一个灯板2 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至少一个灯珠22。由此,至少一个灯珠22产生的光线可进入位于最外侧的调节单元41内,然后经由最外侧的调节单元41折射进入与其相邻的调节单元41,直至将光线传输至位于间隙21上方的一个或多个调节单元41内,从而改善从而改善相邻的两个灯板2间的间隙21处产生的阴影,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多个调节单元41中沿第一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调节单元41在灯板2上的投影可分别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上的一个或多个灯珠22,由此,可使得相离两个灯板2上的灯珠22产生的光线可经由位于两侧的调节单元41同时向中间折射,从而将光线传输至位于间隙21上方的一个或多个调节单元41内,进一步提高间隙21处的亮度。
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调节单元41的相靠近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为 24μm至100μm。也就是,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调节单元41之间的距离为 24μm至100μm。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调节单元41呈三棱柱状,且三棱柱的侧面与扩散板3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和/或至少一个调节单元41呈四棱台状,且四棱台的底面或顶面与扩散板3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单元41可以呈三棱柱状或四棱台状,且三棱柱状调节单元41的侧面与扩散板3的表面贴合,四棱台状调节单元41的底面或顶面与扩散板3的表面贴合。当调节单元41位三棱柱状或四棱台状时,如图3 所示,调节单元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呈倾斜状,光线能够更好的经由调节单元41的侧面进入调节单元41,从而使得调节单元41更好的对光线进行折射,使得光线折射至间隙21内,增加间隙21的亮度。
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单元41呈三棱柱状,调节单元4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侧面411、第二侧面412及第三侧面413,第一侧面411与扩散板3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第二侧面412与第三侧面413之间的夹角为90°至110°。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以调节单元41呈三棱柱状为例,对光线由灯珠22传递至调节单元41后的传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如图4所示,调节单元41包括第一侧面411、第二侧面412及第三侧面413,其中,第一侧面411用于与扩散板3的表面贴合设置。光线30由第一侧面411下方入射至调节单元内,其中,部分光线30以大致垂直于第一侧面411的方向进入调节单元41,经由调节单元反射后重新由第一侧面411射出。部分光线30倾斜进入调节单元41内,一部分部分光线30经过一次折射后由第二侧面412射出,另一部分光线经过二次折射后由第三侧面413射出并进入相邻的调节单元41内,从而进入间隙21内,增加间隙21处的亮度。此外,由图4可知,经由第二侧面412及第三侧面413射出的光线使得调节单元41处的光线亮度增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单元41包括第一基材层414及覆盖于第一基材层414表面的第一增亮膜层415。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材层414的形状与调节单元41的形状大致相同,及第一基材层414可呈三棱柱状或四棱台状。第一基材层414用于对入射至调节单元41内的光线进行折射,改变光线的传输路径。第一基材层415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PVC (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塑料等。第一增亮膜415覆盖于第一基材层414的表面,以对由第一基材层414折射的光线进行增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扩散板3包括第二基材层31及覆盖于第二基材层31的表面的第二增亮膜层32,第一基材层414及第二基材层31为一体结构,和/或第一增亮膜层415与第二增亮膜层32为一体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扩散板3可以为包含第二基材层31及第二增亮膜层32等结构的复合扩散板。第二基材层31与第一基材层414的材料及用处可以相同,且第二增亮膜层32与第一增亮膜层415的材料及用处也可以相同。第一基材层 414及第二基材层31为一体结构,第一增亮膜层415与第二增亮膜层32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调节单元41可以为扩散板3的一部分,基于此,调节单元41可通过对扩散板3中第二基材层31及第二增亮膜层32进行挤压形成凸起而得到,结构简单且工艺复杂较低。
进一步的,调节单元41还可以通过在扩散板3上依次涂覆第一基材层414及第一增亮膜层415形成。调节单元4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沿垂直于灯板2的方向上,扩散板3与灯板2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灯板2包括最靠近间隙21的第一灯珠221,及与第一灯珠2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222,第一灯珠 221的中心与灯板2靠近间隙21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灯珠221的中心与第二灯珠222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第二距离为L1,第三距离为L2,间隙21 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多个调节单元4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第一距离为0mm至3mm,第三距离为5mm至8mm,且L≥2L1+2L2+W。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距离为H,第一距离H为沿图5中竖直方向上,灯板 2的上表面与扩散板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L1为第一灯珠221的中心或灯芯至灯板2靠近间隙21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第三距离L2为第一灯珠221 与第二灯珠222的灯芯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灯珠221及第二灯珠2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第一灯珠221及第二灯珠222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排灯珠中的相邻两个灯珠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调节单元4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也就是光调节结构 4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长度L与第一距离H及第三距离L2相关。第一距离H处于0mm至3mm的范围内时,第二距离L1与第三距离L2及间隙宽度W满足上述公式关系,也就是,光调节结构4在灯板上的投影覆盖间隙21及至少三个灯珠22。基于此,三个灯珠22能够产生足够的光线进入光调节结构4内,并经由多个调节单元41的折射进入间隙21内,提高间隙亮度。具体的,光调节结构4的一侧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中,任一灯板2上的三个灯珠22。或者光调节结构4的一侧覆盖一个灯板2上的两个灯珠,另一侧覆盖另一个灯板2上的一个灯珠。再或者,如图5所示,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分别覆盖两个灯板2上的一个半灯珠,即在灯板2上完全覆盖一个灯珠22,且覆盖与该灯珠22相邻的另一个灯珠22的中心处,从而使得光线可均匀的由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进入,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到达间隙21处,进一步提高间隙21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L=2L1+2L2+W的情况下,等于表示大致等于,也就是L可以略小于2L1+2L2+W。更具体的,等于可以表示L与2L1+2L2+W之间可以存在约±10%的误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沿垂直于灯板2的方向上,扩散板3与灯板2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灯板2包括最靠近间隙21的第一灯珠221,及与第一灯珠2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222,第一灯珠 221的中心与灯板2靠近间隙21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灯珠221的中心与第二灯珠222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第二距离为L1,第三距离为L2,间隙21 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多个调节单元41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第一距离为3mm至5mm,第三距离为5mm至10mm,且L≥2L1+L2+W。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距离为H,第一距离H处于3mm至5mm 的范围内时,第二距离L1与第三距离L2及间隙宽度W满足上述公式关系,也就是,光调节结构4在灯板上的投影能够覆盖间隙21及至少两个灯珠22。基于此,两个灯珠22能够产生足够的光线进入光调节结构4内,并经由多个调节单元41 的折射进入间隙21内,提高间隙亮度。具体的,光调节结构4的一侧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中,任一灯板2上的两个灯珠22。或者如图6所示,光调节结构4 的两侧分别覆盖两个灯板2上的一个灯珠,从而使得光线可均匀的由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进入,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到达间隙21处,进一步提高间隙21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L=2L1+L2+W的情况下,等于表示大致等于,也就是L可以略小于2L1+L2+W。更具体的,等于可以表示L与 2L1+L2+W之间可以存在约±10%的误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沿垂直于灯板2的方向上,扩散板3与灯板2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灯板2包括最靠近间隙22的第一灯珠221,及与第一灯珠2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222,第一灯珠 221的中心与灯板2靠近间隙22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为L1,间隙22 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多个调节单元41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第一距离大于5mm,且L≥2L1+W。
进一步的,,第一灯珠的中心与第二灯珠的中心间第三距离L2可以大于 10mm。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距离为H,第一距离H大于5mm时,第二距离L1与间隙宽度W满足上述公式关系,也就是,光调节结构4在灯板上的投影能够覆盖间隙21及至少一个灯珠22。基于此,灯珠22产生的光线能够进入光调节结构4内,并经由多个调节单元41的折射进入间隙21内,提高间隙亮度。具体的,光调节结构4的一侧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中,任一灯板2上的一个灯珠22。或者如图7所示,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分别覆盖两个灯板2上的半个灯珠,即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分别覆盖至两个灯板2上一个灯珠22的中心处,从而使得光线可均匀的由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进入,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到达间隙 21处,进一步提高间隙21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L=2L1+W 的情况下,等于表示大致等于,也就是L可以略小于2L1+W。更具体的,等于可以表示L与2L1+W之间可以存在约±10%的误差。
进一步的,第二距离L1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根据第三距离L2设定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L1=(L2-1)/2。此外,第二距离 L1还可以为0.5mm至1mm等。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光调节组件4沿间隙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间隙21的延伸方向。光调节结构4呈对称设置,使得光线可分别由光调节结构4的两侧进入,从而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到达间隙21 处,进一步提高间隙21的亮度。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还包括量子点膜材层5及第一第一棱镜层6,量子点膜材层5设置于扩散板3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第一棱镜层6设置于量子点膜材层5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量子点膜材层5用于将由灯板2中的多个灯珠22产生的蓝光转换为显示面板需要的白光。第一棱镜层6用于增加由扩散板3及量子点膜材层5中透出的光线的亮度。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二棱镜层7,第二棱镜层7覆盖于第一棱镜层6上,用于对背光模组10的光线进一步增亮。其中,第一棱镜层6可以为0°棱镜层,第二棱镜层7可以为90°棱镜层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膜层8,反射膜层8设置于灯板2的远离背板1的一侧,且反射膜层8上设有与至少一个灯珠22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灯珠22置于至少一个通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反射膜层8覆盖于灯板2上,且灯板2中的多个灯珠22可经由反射膜层8上的对个通孔裸露出来,避免反射膜层8对多个灯珠22产生遮挡。反射膜层用于对灯珠22产生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得光线能够更多的进入灯板上方的扩散板3中,减少光线的浪费,增加光线的透过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前框40,前框40与背板1 连接,前框40用于容纳固定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20。其中,前框40与背板 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0及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阵列基板20位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其中,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10中,背光模组10用于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背光模组10包括至少两个灯板2、扩散板3及光调节结构4,其中,至少两个灯板2设置于背板1上,且至少两个灯板2之间具有间隙 21,灯板2上具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珠22。扩散板3设置于灯板2上,扩散板3用于将灯板2上的多个灯珠22的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光调节结构4设置于扩散板 3上,且光调节结构4在灯板2上的投影可以覆盖相邻两个灯板2之间的间隙21,并且部分或全部覆盖至少一个灯板2上的至少一个灯珠22,由此,至少一个灯珠22产生的光线便可入射至光调节结构4内,然后经由光调节结构4的折射或反射,可以使得光线进入间隙21内,使得间隙21的亮度增加,从而改善相邻的两个灯板2间的间隙21处产生的阴影,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画屏、广告屏、电子纸等。由于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显示面板所具有的全部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至少两个灯板,所述至少两个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灯板中相邻的两个灯板间具有间隙,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珠;
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灯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光调节结构,所述光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光调节结构在所述至少两个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间隙,且至少部分覆盖至少一个灯板上的至少一个灯珠,所述光调节结构配置为增加所述间隙内的光线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节结构包括呈条状的多个调节单元,所述多个调节单元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垂直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调节单元呈三棱柱状,且三棱柱的侧面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和/或
至少一个调节单元呈四棱台状,且四棱台的底面或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调节单元的相靠近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为24μm至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呈三棱柱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背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至1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基材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表面的第一增亮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二基材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表面的第二增亮膜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及所述第二基材层为一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增亮膜层与所述第二增亮膜层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灯珠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第三距离为L2,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0mm至3mm,所述第三距离为5mm至8mm,且L≥2L1+2L2+W。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灯珠的中心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第三距离为L2,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3mm至5mm,所述第三距离为5mm至10mm,且L≥2L1+L2+W。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灯板的方向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灯板相靠近的两侧表面间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灯板包括最靠近所述间隙的第一灯珠,及与所述第一灯珠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中心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L1,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多个调节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5mm,且L≥2L1+W。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节组件沿所述间隙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灯珠的发光角度为130°至16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膜材层及第一棱镜层,所述量子点膜材层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棱镜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膜材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层,所述反射膜层设置于所述灯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反射膜层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灯珠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灯珠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
1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062215.0A 2022-01-19 2022-01-19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740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2215.0A CN114740652B (zh) 2022-01-19 2022-01-19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2215.0A CN114740652B (zh) 2022-01-19 2022-01-19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652A true CN114740652A (zh) 2022-07-12
CN114740652B CN114740652B (zh) 2024-01-09

Family

ID=8227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2215.0A Active CN114740652B (zh) 2022-01-19 2022-01-19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065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134A (zh) * 2022-09-14 2023-01-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5657366A (zh) * 2022-09-26 2023-01-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531A (en) * 1996-01-29 1997-08-26 Rainbow Displays Inc. Tiled, flat-panel display having invisible seams
WO2009016950A1 (ja) * 2007-07-27 2009-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188777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283745A (zh) * 2018-11-29 2019-0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13758A (zh) * 2019-02-02 2019-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488533A (zh) * 2019-08-02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1208673A (zh) * 2020-01-17 2020-05-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2002217A (zh) * 2020-09-10 2020-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161179U (zh) * 2020-06-05 2020-12-15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CN215449820U (zh) * 2021-05-21 2022-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531A (en) * 1996-01-29 1997-08-26 Rainbow Displays Inc. Tiled, flat-panel display having invisible seams
WO2009016950A1 (ja) * 2007-07-27 2009-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188777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283745A (zh) * 2018-11-29 2019-0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13758A (zh) * 2019-02-02 2019-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488533A (zh) * 2019-08-02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1208673A (zh) * 2020-01-17 2020-05-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212161179U (zh) * 2020-06-05 2020-12-15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CN112002217A (zh) * 2020-09-10 2020-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449820U (zh) * 2021-05-21 2022-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134A (zh) * 2022-09-14 2023-01-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5657366A (zh) * 2022-09-26 2023-01-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652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89219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9618682B2 (en) Optical sheet an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478188B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US9341766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10194344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조명 시스템
US905365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20120134179A1 (en) Mosaic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KR10194814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2019005284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90812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98259B2 (en) Deform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352530B2 (en) Lens,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apparatus
CN114740652B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880136B1 (ko)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28357B1 (ko)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488619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20004702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2005262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809571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83231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75846A (ko) 표시 장치
KR10194814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92362B1 (ko) 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814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813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